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白话《金刚经》:盘点释迦牟尼在经文中揭示的惊心秘密

白话《金刚经》:盘点释迦牟尼在经文中揭示的惊心秘密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前几年,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个悲剧,一个少年在自家的小区门口,遇到一个“报复社会”的人,他被那个人捅了好多刀,在他奄奄一息的躺在母亲怀里的时候,他费力的问出了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他说,“妈妈,我没做坏事,也不认识他,他为什么要杀我?”这个问题让他的妈妈瞬间情绪崩溃,她回答不了儿子的这个问题,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个悲剧事件也一度让我难过不已,尤其是看到那个少年至死都想不明白那个“为什么”的答案,更是让我伤心难过。同时,我也想,这个“为什么”的答案是什么。

有一年,某天晚上我坐出租车的时候,不慎将自己的钱包落在了出租车上,这件事当时让我很是低落,钱和证件的丢失都会带给我很多麻烦,但没想到的是一两天以后,有乘客通过我钱包中朋友的名片找到我的朋友,再通过我的朋友婉转联系到我,将钱包归还给了我。

我很感激这位杨先生,即使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但当时我不由的感叹过: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

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有天晚上我坐出租车付钱的时候,不慎将我钱包里一叠钱带出来掉在了座位下,刚下车后我就发现了,于是赶紧招呼刚刚起步的司机停车,结果司机迅速的加大油门离开了,我跟在后面边跑边喊,然而司机并没有理会,在前一个路口加速转弯便走了,由于当时灯光昏暗,没看清楚车牌号,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事后,我又难免的陷入了失落,明明看到了我掉钱,看到我在后面喊,还加速跑了,我又在想,人心怎么可以这么坏?

其实在当时,我通过这两件事情得出了两个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观念”,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直到后来受到我老师的启发,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懂得的道理,可能都是偏执之见!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两种截然相反的道理却都能够得到无数人的簇拥呢?

为什么有许多人都说“好人有好报”,但也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说法呢?

以上的道理,你相信哪一个?如果你相信“好人有好报”,你会对“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个说法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其实,不论你相信的是哪一个,我们都能找到无数的例子来举证,但或许极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会这两种相反的道理看上去也成立?事实上,是没有什么人真的去关心真相的。

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人性的一个弱点,这个弱点我们可以称为“攻击和保护机制”。

通常,人们遇到和自己相左的观点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保护自己的观点,近而会通过攻击相左或是对立的观点来保护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人们听了对方的举证似乎无可驳斥,多数人仍然会一边感到迷惘,一边继续保护自己相信的观点,然后继续忙着攻击对方的观点。


然而,从古至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小就接受着这些“带着偏执之见的道理”成长起来的,同时,自己也在通过不同的经历得出一些偏执的道理,这些偏执之见被我们自身所吸收,成为构建起自己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础,然后以自己的三观,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这样的偏执之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它是我们许多烦恼和痛苦的根源。

有人给你说,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你相信了这个道理,你努力种地二十年,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你会因此而痛苦吗?你会怎么想呢?你是不是会想“难道是我还不够努力吗?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穷?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到什么时候?老天为什么会这样对我?……”

有人对你说,苦尽才会甘来,然后让你相信了,你现在所受的苦就是为了后来的“甘来”,每当自己想着要去改变这种“痛苦”的时候,你又听到一些人说当年自己如何吃苦如何奋斗最终苦尽甘来的传奇经历以后,又让你坚定了继续吃这些“苦”。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社会环境、资源人脉、自身的努力、努力的方向,做事的方式等等都是构成“成功”的纬度,你抓着其中一个就认为自己得到了“成功”的秘诀,得到了成功的法门,那么等待你的,最可能的或许是“努力的失败”。

也没有人告诉过你,正是因为你有了“苦尽甘来”的这种思想,才让你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你错过了“重新选择”(有时候放弃是给了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的机会,反而让自己的人生“苦不尽,甘不来”。

这个世间,有“善”自然就有“恶”,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会遇到“有善意”的人,自然,也会遇到“有恶意”的人,这是一个概率事件,如果我们不曾听过或是不曾相信“人性本善”的“道理”,或许这个少年会在他妈妈怀里的时候,说的话可能就会完全不同,他可能会说,妈妈,我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个被偏执和恶意控制了思想的人,如果我活不了,你们要好好生活。如果他说了这样的话,或许会减少父母因此事带来的思想上的偏执,改变少年的父母以后的人生轨迹。

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少年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如果他不曾听过或是不曾相信“人性本善”的“道理”,他或许会有更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极有可能会躲过这一劫。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为什么”,都是能找到答案的,虽然同一个“为什么”的答案都会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只要我们对“人性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更多的认知,我们就能够减少这些“为什么”带给我们的纠结、烦恼和痛苦。

而在《金刚经》中,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发现和运用“人性和自然的规律”。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我是谁?


我以前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在初醒的某个瞬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然后记忆瞬间汹涌而来,我瞬间恢复“正常”,也不以为意,开始日常的起床洗漱……

但有一天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到底是谁?我在做什么?细细回想和分析自己初醒时那种瞬间涌现的记忆,是自己经历的无数事情,是伴随自己经历的各种情感情绪,是自己一个一个不同的“身份”。

从我有自我的意识那一刻起,我“自然而然”的有了父母的孩子,哥哥的弟弟,大伯的侄子等等各种身份。

慢慢的随着我的成长和各种行为的增加,我的身份越来越多,XX的朋友,XX的同学,XX学校的学生,XX公司的员工,还有乘客、顾客、患者等等。

我思考得比较多的是,这些“身份”就是我吗?还是我就是这些“身份”?我在别人的眼中是谁?这个问题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中经常会出现在我心里,始终迷迷糊糊的,找不到答案。

有时候我也会告诉自己,管它呢?想这么多干嘛?该吃吃该喝喝的多好?然而伴随这种想法而来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猪”这种动物。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许多行为的根源,都是在找“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当初冒出研究《金刚经》的念头,或许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仍然是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金刚经》中有我需要的答案吗?

没有的,《金刚经》中没有我要的答案。

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金刚经》去发现寻找这个答案的方法。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理想与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有段时间很流行,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很多人都说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因为许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与自己的理想海天相隔,至死无以实现。

但事实是除了那些不切实际完全没有概率去实现的“梦想”以外,所有的“理想”没有实现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舍弃”了它。

在佛门中,往往将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是目标,称之为“发愿”,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可以将其当成是自己给自己庄严的承诺,诺不轻许,不论是对自己或别人,只要承诺了,那就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愿),否则,心魔将会由此而生,成为自己提升修为的障碍。

这就像我们平时答应了别人的事一样,在自己没去做或没做好这件事的时候,看到这个人的时候心中往往会生出“歉疚”的情绪来,这种情绪让人心不安,心不安则容易滋生杂念,多则迷乱。

而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许多人都不以为意,认为自己的梦想,我想改就改,想丢就丢,没什么影响,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这样的观念,正是我们“活得不如意”的关键原因之一。

这其实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会很尊重别人的话, 那就错了,就如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其实是不懂得爱别人的。

在《金刚经》的第三品中,即表达了这个意思: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爱自己和爱别人都是没有分别的。

在我离家求学的多年中,我父母尤其是我母亲一直嘱咐我,让我照顾好自己,就是对他们的孝敬了,我当时是不太明白的,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后,我才知道我能够照顾好自己,父母的对我的牵挂就不会那么多,对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如果我没有照顾好自己,生了病或是惹了事,都会给他们带去麻烦和许多的焦虑,所以不爱自己,其实也是不爱父母的表现。同样的,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也是如此。

古来许多高僧们,在“发愿”以后,大多数都用自己大半生或一生的时间去努力追求“圆满”,这是“实现自己人生意义的一种”,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理想”这个事物的精髓。

我们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行动。

如果理想是春天,而现实是冬天冰封千里的寒冰,我们应当学习的是流转世间的“阳气”,不急,不弃,不求大,最终自然会迎来春暖花开。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自己参加过的许多“婚礼”来,一对新人遵循各种习俗完成婚礼仪式,这些仪式感的意义或许并不在婚礼本身,而是通过这些特定的仪式感,让双方重视和懂得尊重这个婚姻关系,共同去经营好婚后的生活。

所以,我们在确定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可以像佛门中发愿的仪式一样,设置一个仪式,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对自己的尊重之心,或许会让我们在想要放弃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信心。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目标与途径


你最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最不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你每天做的事情有哪些是在为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有哪些是在为脱离自己最不想要的生活而努力的?


我曾经在一家企业工作了多年,然而多年的工作并没有让我的收入有多少改善,为此并没有少烦恼和迷茫,为什么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改善。直到我开始思考上面的四个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这些年来做的事情并没有明白的目标,自然也没有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过。

或许有人说你做好自己的工作自然会有提升啊,不能算是没有努力吧?那么我想问有许多农民一辈子都在种地,也做好了种地这个“工作”,为什么他一生中物质条件都没有改善呢?

没有明确目标的劳作,往往是极其缺乏效率的,对自己的提升自然也是作用有限。

后来我离职后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一个项目,我们设置了明确的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开始进入实际运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以后,项目仍然失败了。

我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很长一段时间也苦思不出原因所在,直到一个朋友问我这个项目的一些细节的时候,我方才想到,原来我直到项目终结都没有意识到,我那时候每天做的事情和实现我们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哪里,或许欠缺实现目标的途径,也是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我也想了更多,有多少时候,我都把途径当成了目标?当时我设计了很多的优惠活动,最初希望的是通过这些优惠活动吸引到更多的用户,然而这些活动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但我却因为优惠活动带来的“销量”而忽略了最初那个“吸引用户”的目的,从项目整体来看,都是做的无用功。

就像那个当初一心想要让家人过得更好的朋友一样,一直努力提升自己,努力赚钱,结果当他赚到更多的钱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努力的目的,离了婚找了另外的对象……

在《金刚经》第五品中,有段话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这段内容何尝不是在说,如果当我们太过执于“实现目标的途径”(身相)的时候,往往会失去自己的“如来”(最初的目标)。

就像上面那个人努力赚钱的人,他“努力赚钱”这件事,只是一个“表相”,是他“想要家人过得更好”的体现。而正是因为他过度的执于“努力赚钱”本身,最终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初心”。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规律与规则



其实人们的许多烦苦根源在于对规律的认知不足。

许多人在自己弱小得如同春天的小幼苗的时候,却总是想着做一些大树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有许多人自身能力特别强,资源也很丰富,足以让他得到更好发展的时候,却仍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下不了决心更进一步,以致错失良机。

人类作为大自然当中的一员,与世间万物一样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往往当我们背离发展规律的时候,许多的烦恼和苦痛就会如影随形。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个人视“人之初,性本善”为真理,那么当他遇到一个“恶”人的时候,他则会陷入痛苦和迷茫,而且久久不能自拔。

然而鲜有人去思考,“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否真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天道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这个世界上每年都有无数人被洪水或是大海夺去生命,我们能因此说水是恶的吗?能说这些人是恶的吗?每个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说是水孕育了万物,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不会有任何生命。

上面这段话看似毫无价值,但事实上许多人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带给自己许多烦苦和迷茫而不得解脱,甚至因此得出更多偏执的“道理”,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的远离自然规律。

只有当我们真正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会懂得,我们遇上的许多的困境和苦难,都是世间的常态,就如同树木到了寒冬一样,只有我们懂得去向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去学习在不同 的境况下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才能够如同它们一样,更加长久的存在下去。

所以说,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其实是自然规律,而我们学习自然规律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

在《金刚经》的第十二品中,佛祖说,“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金刚经》描述的是大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包括人在内的世间所有的生灵,都应该敬畏大自然,懂得从大自然中去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去减少我们的苦痛,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们还需要知道的一点是,规律是永远无法全面认知的,如果看了以上的内容,有人得出了“我要去探索出所有的自然规律”这样的念头,仍然是偏执的,就像现代物理学中不断的去探索物质最小的结构一样,是走错了方向。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好自己懂得的少数规律就能够很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

有人一生只坚持了一个 “尽量不要给自己和别人增加麻烦”的原则,虽然这个原则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但却是符合人性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不论他做会什么事,都以此为行事原则,也能够很好的过好自己这一生。

所以,除了学习了解自然规律以外,想要减少自己和他人的烦苦,更重要的是需要给社会或是自己建立一些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的规则。

规则是对规律的一种运用,如同现在许多世界性组织建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规则,都是为了保护各个物种之间和谐共生的规则,当然也包括一些保障人或动物的各种权利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律法规在内。

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的规则是能够有助于事物发展得更好,让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的一大保障,因此不管在任何领域,其实都应该有相应的规则配套,以防止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灾难。

比如核武器在被开发出来以后,如果没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规则的约束,那么核武器极有可能成为灭亡人类的根源,包括现在的基因研究和人工智能同样如此。

在进入互联时代以后,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快,但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完善的一整套科学伦理规则,那么科技发展越快,离人类的灭亡也会越快。


关于规则,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规则往往是会被人为扭曲的,当多数规则的制定权被少数强权者所掌握的时候,这些规则往往会被篡改成为维护少数人的工具,这时候人们则不应该再“执于”规则本身,而是应当以遵循自然和人性规律为首。

在《金刚经》第二十六品中,佛祖有句偈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放在这里来看,则可以理解为,如果我们执于“规则”这个“名相”则往往会忽略规则的本质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运用,从而让我们被一些假相所蒙蔽。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二.怎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金刚经》


《金刚经》的名气很大,但许多人都认为深奥难懂。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在故弄玄虚,为什么不直接写得明明白白,让每个人都能看懂呢?

那么我想说的是,在前几千年中,“地球”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则,这个规则我们可以理解为:“让一部分人先悟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规则?

其一,两千余年以来,在人类发展史中,人们的贪痴妄念越发的深重,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直接简单的就了解学习到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那未必是一件好事。

就如同给了一个心智只有几岁的孩子一把刀也一样,他完全认识不到这把刀会给自己或是他人带来什么危害。当他拿着这把刀恣意挥舞的时候,旁边的人或许都会害怕受到伤害而避开他,然而这样的反应却极有可能让他因此而滋生更多更大的恶念,给他人带来更多的灾难。

就如同当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人们对一些物质的规律了解得越来越多以后,许多人却因为滋生恶念,将其运用在武器开发上,走上一条通过损他而利己的路。


其二,即使能够将佛法(事物的发展规律)写得明明白白,让每个人都能够看懂,它也流传不了多久时间,或许在几百年后,早就被那些“研发和使用武器”的人篡改得面目全非了,因为在他们的贪妄之下,他们是不会允许有人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这些规律找到替代他们或是打败他们的方法的。



有人为一件事情感到异常的纠结,有朋友告诉他,你可以去看看《金刚经》,他回答说,我不信佛!一句话,往往就关上了一扇可能打开他内心的门。在他的心中,佛学=教=宗教=怪力乱神,所以《金刚经》=宗教书籍,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所以自然而然的排斥拒绝。

佛学中一直有一句话,说“佛度有缘人”,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有部分人是和佛法有缘,而有部分人是没有缘的,而是指那些能够很好的消弱贪痴妄念的人,自然能够理解更深层次的“佛法”。

所以我们说,与“佛”有没有缘,其实并不在于“佛”,而在于自己。更何况,所谓人人皆佛,自己就是佛,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自度有缘人”,换个顺序更好理解:“有缘人自度”。放下自己心中的成见,不去盲目排斥任何一个事物,这是我们能够看到更广阔更全面世界的基础。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其次,从文字内容上来说,想要读懂《金刚经》也需要明白,因为两千多年以来语言文字以及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更全面的了解这些变化,才有可能更深刻的去还原经文本意。在这里我也将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给大家:

1. 不要将佛门后人写的其他经书中的字义词义等同于经文中的一些字义词义
2. 尽可能多的去了解佛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发展
3. 尽可能的去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古文的字词背景特点
4. 尽可能的多看不同人不同版本的经文注解,不轻易下结论。
5. 不要苦究经文中的字面意思,更多的去发现其中的对比、比喻、暗喻等修辞手法
6. 尽可能的不要以我们此前对佛学佛教的观点作为出发点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要随时保持空杯心态,尽量不站在自己所积累认知的角度上去解读《金刚经》,因为前面说过我们所懂得的道理,其实大都是偏执之见。

那如果有人又说,照你这么说,不站在自己认知的角度,就能够读懂《金刚经》吗?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说明上面的内容他还没看懂。

这个世间的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有可能黑的对面还是黑,所以我们还得去掉非此即彼的固定思维。

如果不站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虽然说还是读不懂《金刚经》,但至少,我们有了读懂它的可能性,我们会更容易思考分析得出答案,我们要如何去读懂《金刚经》。


正如《金刚经》中所说,“法无定法”,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的方法,现在我所解读的《金刚经》也只不过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的参考,最终,答案都应该由自己自行思考分析而得来。

我不是佛门中人,不是道门中人,也并非修行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市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市民版”的《金刚经》,权当是大家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调味品,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上一些,不喜欢的朋友,还是吃自己习惯的味道就好的。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金刚经》第一品的内容看似很简单,却隐含了许多的深义在其中。

我们从整体内容上来看,第一段说佛祖在给门人弟子及信众们讲法;第二段说佛祖到了吃饭的时候换好衣服去城里挨家挨户的乞食;第三段说吃完乞讨来的饭食以后回到住处,收好衣服,清洗干净,放好座垫开始静坐。


从这三部分内容描述上来说,我想说的是,这里其实已经讲透了“学习之道”。


学为虚,习为实。我们生活中的学习往往是在老师讲完课以后,布置作业让大家去做。讲的部分是“学”,做的部分是“习”。


一个人重学不重习,往往会显得虚妄,这里说的虚妄主要是说“似懂非懂”,看似学会了懂了,其实没懂。


我曾经也是自认为很聪明的人,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确实很容易就听懂了,那些数学公式的原理、求证思路等等往往我都能够很好的理解,但由于我比较贪玩,所以往往很少去做那些习题,结果在后来考试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的题我都做不出来,这是缺少“应用”所致,只有我们将那些公式通过不断的去做题以致能够做到灵活运用的时候,那才是真懂。


如果一个人重习不重学,往往会走许多弯路。这里说的弯路,我们可以理解为事倍功半,是以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或物质作为代价而得来的不与之成正比的成果。


曾经有一次我半夜的时候饿得难受,就去厨房找吃的,发现什么现成食物都没有,,饿得难受的我看到厨房里的面粉和葱以后,想起自己曾经吃过的香喷喷的葱油饼,馋得不行,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但我把面粉倒好,葱准备好以后,我发现我并不会做,于是只有自己摸索着做。当我把和葱和面和好做成一个瓶然后放进烧好油的锅里炸以后,我很快就发现饼的表面补炸焦黄了,捞起来等温度合适的时候迫不急待的咬了一口,却发现外面焦糊了但里面却是生的,带着极大的挫败感和饥饿感我扔掉了饼……


如果,我是学习过葱油饼的做法,我就不会浪费这些自己这么多的时间和食材,这些成本都是可以通过“先学”来避免的。


所以《金刚经》的一开头就在说,佛祖在说法教学,其次又说,佛祖通过乞食的方式去实践和应用,最后是完成实践以后回来,静坐思考自己在“学”或“习”哪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修正的,让自己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好,有所精进。


学习之道,是虚实之道的一种体现,虚实之道也称之为阴阳之道。许多人都在说“佛道同源”,这个说法其实是对的,不论佛学还是道学,所讲所述均不离阴阳之道。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个世间,有许多的信息,往往随时传递媒介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变得面目全非。

大家所熟知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中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立齐天表木可直通上天等等这些玄之又玄的神话曾经让许多人疑惑不己。一方面,从历史考究上来说,女娲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另一方面,后人所纪录的关于她的故事却让人难以置信,最终这些杂乱的信息下,许多人往往对女娲这个是否真实存在过也产生了怀疑。

事实上,所谓的女娲补天事件的真相,是女娲重新修订了历法,将此前由伏羲所制定的太阳历重新修订,产生了太阴历。

太阳历,本来是伏羲通过观察太阳运行所创立的历法,所以称之为太阳历,它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个月分为36天,一年合计360天,大家会发现,这个历法是有问题的,每年比实际少了五天,所以用的时间越长,误差就越大,在人们认为是冬天的时候,天气已经变得暖和了,在人们认为还没有到讯期,放心到河边打猎的时候,却被洪水的到来淹死了许多人。

于是女娲决定重修四时,重定四极,这里的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极是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女娲的方法和伏羲不同,她采用的观察月亮,他们发现,每一次寒暑易节,圆月会出现12次,这12次的天数加起来,是365天。因为这个历法是观测月亮得来的,所以被称之为太阴历,一年12个月,每月30天,另有5天,作为过年,这也是历法中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来由来。

当时,女娲为了测四时,定四极,她在山顶上按照伏羲的身高(以示对伏羲的尊重和纪念)立了一个石柱(称之为齐天表木),又在这个柱子的旁边,立了四根柱子,分另代表东南西北,并将五种不同颜色的土铺在地上,分另代表东西南北中。

这四根石柱,被后世说成女娲断螯足以立四极;五种不同颜色的土,被说成女娲炼五色土以补苍天;而“齐天表木”四个字,“表木”原本是古代用于计量用的石柱,“齐天”则是指此物能够感应上天时间的变化,被后世说成是一个可以通往上天的梯子。



那么为什么这些信息会在几千年后被曲解得面目全非呢?这些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有许多人没有做到“如是我闻”这一点,许多人出于自己的贪妄之心在其中掺杂了自己的私意或是虚构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进去,以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它本来的面目全然不现。

因此,在《金刚经》中,第一句话便是“如是我闻”,意为作者是在客观描述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并未被自己加工和夸大,以示其客观真实。

佛法之说,在乎“真”,贵在“实”,在《金刚经》中,这一句话也不无告诫之意,旨在告诉传播弘扬佛法的人,“真”与“实”是基本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若是有不知而言知,应当知道,这是一个人的虚荣贪妄之心已重,开始主导自己的行为的表现,这将会使得佛法本意被曲解,犹如我们所说的女娲补天的内容一样,本意难现,进入后人所说的“末法时代”。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段话中隐含了以下这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背景”:佛祖当时的社会地位极高,影响力极大。有门人弟子专门为其搭建的佛堂,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听他讲法。当时佛祖是受国王供奉的,其地位相当于“大国师”级别的,而当时听他讲法的多为王公贵族。

这一点,从“衹树给孤独园”可看出,祇树和给孤独均为当时的贵族土豪,他们共同为佛祖建造了佛堂,这个佛堂被称为“衹树给孤独园” (又有言说园有树为祇陀太子所施,故称衹树)。

这个背景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背景,那么之后的许多内容都容易被误解,甚至会得出与佛祖的本意完全相反的理解。

其中,被曲解到完全背其本意的内容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苦修”二字。

佛祖的本意是不要“禁欲苦修”,但千年以来,离世禁欲苦修却成了佛门主流,实在是与佛祖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说没有根据,佛祖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他说一个人不能执着于吃穿,要清贫朴素,要吃得了苦。

然而这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才会导致后世的理解完全背其道而行之。

因为佛祖当时是受到国王的供奉的,而且他当时的第一批弟子学生其实大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他们被集中起来专业学习的时候,午餐都是在一起吃的,而且都是吃的简餐,结果饭菜送来了以后这些官二代富二代对饭菜的质量和味道极不满意,大家都说这里吃的比家里的饭菜有差距。

于是,后来讲法的时候佛祖就对他们说,一个人不能只念着口舌上的享受,应该学会和适应过清贫的日子,能够吃得了苦。

但是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这里佛祖所说的清贫并非是真清贫,苦也并非就是真的苦,而是要他们学会过上最普通和基本的生活。

意思就是你不要老是拿王宫贵族的生活标准去奢求你生活中的一切。

所以说,佛祖当时说的清贫和苦,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是让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们降低他们对物质上的标准和要求,做到和普通老百姓一样。

但后世却把这个重要的背景给忽略掉了,只是单单的强调吃苦,说是遵照佛祖的本意,但却从来不知道佛祖的本意,不是要让人去吃苦,反而是要减少世间的诸般苦。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以佛祖当时的地位,他需要去乞食吗?且不说他自己“贵族”的身份,根本不愁吃穿,就以他当时的“大国师”级别的社会地位,他若是想吃山珍海味也会有无数人愿意排队给他送来,所以乞食并非为食,目的在于“化缘”。

现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的“化缘”等同于“佛门人士的乞讨行为”,但最初“乞食”只是“化缘”的一种方法。


化缘化缘,化出因缘。


通过乞食这种方式,来建立和他人沟通的机会,达到传播佛法智慧,相机度化的目的。

之所以选择“乞食”这种方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三个字:效率高。

如果我们希望和一个陌生人更好更深入的沟通交流,更有效率的要领在于“把握更多的人性规律”。

从人性上来说,一个人往往天生就有两种心理,一种是“对弱者的帮助和保护”,另一种是“基于自我利害关系(安全)而产生的对未知事物(包括陌生人)的防备”。

“对弱者的帮助和保护”这种心理,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良知”中的一种。

良知是为类一种不需要后天学习的先天道德观念,因此也被称之为“天赋良知”和“天理”。《孟子》中有句话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说有些人们不用学习自然就会的技能,如同饿了知道进食,困了睡觉,自件反射般的躲避危险灾害等等,是一个人的天然技能,叫做良能;有些人们不用学习自然就有的道德观念,就如同有些人看到一些老人或小孩有不便或危险,即使没受过“社会道德教育”也会自然而然的去帮助他们一样,这叫做良知,是一个人的内心对自然规律所产生的“天然认同”。

而“乞食”这种方式,则会激发出人的其中一种“良知”,用今天的话来说,这种良知就是“敬畏生命,尊重自己生命,敬重他人的生命,怜惜他物的生命”。

而正是这种良知的激发,会让人减少我们前面所说的“基于自我利害关系(安全)而产生的对未知事物(包括陌生人)的防备”,从而增加双方沟通交流的效率和深度。

如果,佛祖不以乞食的方式去“化缘”,而是直接跑上前去对一个人说,“我能给你讲讲佛法吗?这可以让你帮助你减少和远离烦苦。”这就像我们现在在街上,突然有一个人过来对我们说“你听过安利吗”一样,往往再没有进一步沟通的机会就被我们拒绝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它激发出了他人的人性中“基于自我利害关系(安全)而产生的对未知事物(包括陌生人)的防备”的这个心理。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关于"著衣持钵",现在有些群体在吃饭前会有一个仪式,有些群体的仪式是祭祖;也有部分宗教人士会在饭前对”上帝“进行祷告;还有一些比如偏远或元始一些的部落,在杀死自己的猎物以后,也会在猎物前进行一个仪式,感谢这个动物带给自己食物,祈求这个动物灵魂得以安息往生。

或许有许多人会对这些”仪式“嗤之以鼻,认为毫无必要,浪费时间,那是因为,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些方式的背后,是人们保持和增加自己”良知“的一种方式。这种良知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敬畏生命,尊重自己生命,敬重他人的生命,怜惜他物的生命”。

餐前祭祖是为了提醒我们,我们的先辈和祖辈为了让后代的我们的生命得以持续发展,是以损耗自己生命为代价的,这是一个不能够否认的事实,有子女的人会体会更深,自己生命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其实都花在了下一代身上,从良知上来讲,这是他们对他人的生命敬重和怜惜的体现,我们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这种行为的敬重,也是增强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更好的保持和增加自己的良知。

同样的,不论是一些宗教人士或是一些部落的人餐前的仪式,都是在感恩那些为了他物付出自己生命的人或动物,这些仪式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事实上,一个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只要有足够大的威胁或诱惑,做事往往是没有底线的;一个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的群体,做事往往也是没有底限的,不论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几年来国内先后发生了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毒疫苗事件,虐待儿童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不是人们对生命敬畏心的丧失而造成的。

但人们发现,无论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加重监管和刑罚力度,这类的问题仍然会层出不穷,因为这些方式都是针对表象去解决问题,就像修剪街头的绿化植物一样,剪一次要不了多久,又会有杂乱的枝叶长出来。

在尼泊尔,有一个叫尼瓦尔族的传统婚礼中有个独特的风俗,一个尼瓦尔族女孩,通常会经历三次”婚礼“,在她们从二三岁到进入青春期,必须举办一次少女婚礼,结婚对象是一种当地的水果叫贝尔果,婚礼结束后,父母会用一块红布将“新郎”裹好,让女孩们珍藏在身边。从此,贝尔果将成为她们最忠贞的“丈夫”。

尼瓦尔族女孩们的第二次婚姻,是嫁给“太阳”,它的形式是举行一个“窑居”的仪式。

“窑居”举行时间是在女孩子的月经初潮时。女孩们必须在一间没光的屋子里待上11天,由家中年长的女性将食物递能进来。其间不得外出,也不能与生人见面,尤其是男子。女孩们必须独自面对恐惧和寂寞,直到第12天的早上,走出“小黑屋”,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饰,去向象头神行礼拜。

在尼瓦尔人看来,这些从黑暗中走出的女子,完成了一次神圣的净化之旅。此后,她们将以成年女性的身份,去迎接人生中的第三次婚姻,与男子结为夫妇。

其实不论是”嫁给坚果“还是”嫁给太阳“的仪式都只是一个形式,或许制定这些习俗的人的本意,是要让通过这些仪式让这些女孩们懂得相信自己和爱自己,在当时那个极度不尊重女性权利的社会环境中,女人遭遇挫折和苦难的概率远远大于男人,只有让更多的女性懂得自己相信自己和爱自己,才能够让她们更好的去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挫折和苦难,给自己更多重新选择的机会,而这一切的根本都是让她们懂得去敬畏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嫁给坚果“和”嫁给太阳“都只是一个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

同样的,佛祖之所以在”食时“要”著衣持钵“,一方面是体现自己对”食物“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体现自己对做”化缘”这件事情“用心和认真”的态度。

所以说,对于一个不断出现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毒疫苗事件,虐待儿童事件的群体,其实讲再多的大道理,设置再严格的刑罚都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基础的是通过仪式感去培养和唤醒人们的敬畏之心。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次第乞已”主要体现的是“无分别心”。


如果我们曾经因为自己种种的遭遇而报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可曾想过,“上天”的公平是什么?站在“大自然”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大自然”对待所有的生灵都是公平的,不会偏私于任何一种生灵,即使是一个物种灭绝,人与其他生灵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荼毒施害,“大自然”也绝不会干预,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在我们眼中的“不公平”,才是更广阔意义上的“公平”。

“次第”二字,是在说佛祖的“无分别心”。他在乞食的过程中,不论是富是贫,不论地位高低,均一视同仁,无有分别。传播佛法智慧,若是因人而异,那是他仍然没有脱离利害之心(功利之心)的表现。

对于人而言,都有“趋利避害”之心,这是写进人的基因中的,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以之为常。一个人想要发展自己,想要获得更多的名利,无可厚非,符合人性,也符合自然之道,就如同一颗种子,发芽之初,它开始努力的吸收更多的能量,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然而,当这种趋利避害之心太过的时候,往往便会被人所诟,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趋利避害之心太过的时候,他的行为往往会具备一个特征,即: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权利。

如果在工作中,有人和你存在岗位晋升的竞争关系,你去努力争取这个岗位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是通过破坏对方的工作业绩或是形象来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是趋利之心太过了,在佛学中,称之为贪念过盛。

所以,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无分别心的时候,才会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的符合“自然之道”,才能够去抑制和减少自己的贪念,让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和客观的传播佛法智慧。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经》全文一共仅五千余字,因此整篇经文文字极为精简扼要,每段内容均有其意义所在。在吃过饭以后,佛祖仍然极其用心的收好自己衣服和饭钵,将脚清洗干净,开始静坐。

你有没有一件事开了头但没有做完的事情?

你有没有一些需要你去做但没有去做的事情?

你有没有去思考过这两种情况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曾经想写一本书,在心里零零散散的想了近一年,每当自己闲下来想要清静的时候,这个念头总是会在自己心里闪现,然后思维发散,各种念头纷沓而来,让我无法入静。修行的精进,以清静为本,而这件事情,已经让我难以获得更多的清静,于是自己开始动笔,在开始写作以后,反而这些杂念大为减少。

写作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过很多次想要放弃,每当停笔时间长了一些,上面说的情况就又会重现,最终我花了数月时间完成了写作,将这件事画了一个句话,和此事相关的杂念大大减少。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会影响我们的内心的清静,杂念纷飞,而“未完之事”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

你吃过了饭,但是懒得洗碗,放了一天又一天,当你每次看到或是想到水槽里的没洗的碗的时候,它往往会让你生出烦燥的情绪来,堆积得越久,越会让你烦燥的情绪加重。我曾经有一次回家以后觉得没事做很无聊却又心烦意乱情绪低落,走到厨房看到放在那里一两天没洗的碗更觉得烦燥,于是干脆动手去把碗洗了,当洗完碗以后却意外的发现自己心情好了不少,细想之下,就去把堆着没洗的衣服洗了,卫生打扫了,房间收拾了。

做完这些事情以后,感觉有些累,但心里却是非常放松了,这种放松的状态让我有了开心的感觉,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的许多烦恼,其实都是源自于一些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或是没做完的事情。

有人说《金刚经》比较啰嗦,不句精炼,比如这些吃完了乞来的饭,收好衣钵,洗好脚等这些话完全没有必要。那么事实上,这些内容都是非常有深义的,也非常有必要,在说了“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后接着说了一句“敷座而坐”,一方面,是在说做完做好一件事以后,再去做下一件事,才会让我们接下来做的事情更有效率,尤其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是“静坐”的时候,更显得有效率。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敷座而坐”意为铺好自己的座垫后,开始静坐。这四字其实还有些不为人知的背景在其中,它其实已经道出了佛门中“打坐”的起源以及最初的目的。


佛祖在自己的一次远行归来的途中,无意发现“乞食”是一个很好的和他人建立沟通的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佛法智慧的机会,因此后来他也让弟子们都去“乞食”,希望门人弟子通过这样方式能够更方便更广泛的去影响到大众。

然而,在这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门人弟子乞食回来以后,大都在谈些与“乞食”相关的问题,都在说这家的羊肉好吃,那家的饼做得外焦内嫩,要不就是没乞到食走累了回来就睡觉,完全都忘记了乞食的目的。

于是,他严肃的教育门人弟子说:“你们都过于注重表相了,乞食只是一个形式,它的目的是让你们通过这个形式更有效率的去传播佛法智慧,你们的行为是执于表而失其里了。”

后来佛祖要求大家,在乞食回来以后,都不要过多讨论吃的,也不要什么都不做就去睡觉,大家都需要坐下来潜心思考,自己今天都帮助什么人解决了什么问题,都有什么收获,自己应该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等等。

事实上,“打坐”最初的源起和目的就是这么简单,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和自省,总结之后应该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言辞和行为。

后来,后世的诸多门人弟子,在打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或多或少的具备了一些“异于常人”的能力(这些能力此后被形象化细分为眼通、耳通、身通、意通等神通),以至到了千百年后的今天,许多人打坐其实都已经是奔着“神通”去的了。



那么,佛祖知道打坐到一定程度会让人产生“神通”吗?知道的。

但为什么佛祖对“打坐的好处”只字未提?

概是因为,佛祖深知“大道无能”。


什么是“大道无能”?

众人皆知修习佛法,需消解自身的贪嗔痴妄之念,其根不除,六根不净,自乱心神,心神自乱,自然魔生。

但是想要得到“神通”这样的心念,本就是自身的“贪妄”之心起的妄思,而想要自己的佛法精进,本就是要消解自己的贪妄之心。

如果让人产生了打坐入定多久以后就能够得到什么神通,那样反而会减弱他明心知“道”的努力。

另一方面,如果佛祖给人说了打坐入定能够获得什么神通这样的话,必然会被后人无限放大解读,反而使得众人生出贪、痴之念,这些念头与打坐入定的目的是相反的,反而会对打坐入定的效果起到消弱的作用。

因此,想要获得更高的佛法智慧,我们如果抱着一个特定的目的(获得神通)去打坐,从长久来说,反而会成为其人境界提升的“障碍”。所以说我们尤其需要看清看明,“神通”只是“打坐”修行的副产品,应作如是观。

如此来看,佛祖的知而不言,才是更高的智慧。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作者:最近有点点郁闷Lv 8 时间:2019-08-29 00:00:33
楼主的解读不知真伪,但给我感觉挺有深度,挺有道理的。

------------------------------------------------------------------
谢谢支持。欣赏您的态度,我们可以把任何的《金刚经》解读都当成是看事物的一个角度或一个方面,不“实信”不排斥,才有可能更全面的了解经文的深意。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学习之道,应四象四方,学者,虚中之虚,虚中之实;习者,实中之虚,实中之实。

比如老师教授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此为虚中之虚。

不要认为知道了这个道理,就是懂得了。之所以称之为虚中之虚,是因为此时我们对这个道理的认知是非常非常浅薄或说是虚无飘渺的。

在老师教授了我们道理以后,布置了作业,让我们通过做题或是实践从各个纬度去“印证”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对这个道理的理解才能算得上是“入门”,此为虚中之实。

那么,什么是“实中之虚”?如果我们通常在自己日常的生活或工作的各种事情中都能够看到这些事情背后是否适宜这个“道理”作为指导和处理原则的时候(即我们能够看到各种“表相”背后的规律,并能够顺应规律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才称上是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是“实中之实”,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自己日常的生活或工作的各种事情的时候,自己心中“没有”这个道理, 而自己的行为总能够自然而然的契合这个道理的状态。就像那些真正精通五笔输入法的人,往往都是记不住字根的,或者说他们已经不需要再去记字根了,但对于五笔的初学者来说,字根是绕不开的必学的基础。

“实中之实”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金刚经》中所说的“虚空”或“无相”,也如同《道德经》第十四章中所说的“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一样,这是学习之道的高级境界,即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最终“复归于无物”。
楼主:新理砖家  时间:2020-03-05 13:21:22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楼主:新理砖家

字数:62290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27 23:35:41

更新时间:2020-03-05 13:21:22

评论数: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