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诸神的旅程——上古诸神的故事》,重新解构中国上古神话,寻求出版

《诸神的旅程——上古诸神的故事》,重新解构中国上古神话,寻求出版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这是本人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间所做文章,花了无数的精力。只希望能够系统整理中国上古神话,打造《神话博物馆》等文旅项目,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坚持了如下原则:
1、内容全面
从三皇五帝时期各类神话人物,历数出生、配偶、功绩、后嗣、兄弟等人生轨迹及家世渊源。
2、立足正史
本书不过多讨论佛教神话及道教神话,力图以先秦诸子史籍及《二十四史》等正史的记载为依据,力图字字均有依据,而不流于臆测。
3、相互参照
由于中国神话的特点,重框架而严重缺乏细枝末节。因此本书参看对照了大量的南方少数民族神话故事集。探求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意图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接下来会以每日一贴的方式逐步上传,总计140多万,寻求出版中。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第一章 盘古开天
第一节 混沌创世
一、七窍出而混沌死
一觉醒来,混沌开始咬自己的尾巴。
祂转过头死死的盯着自己的尾巴,随时准备进攻,而尾巴还在一摇一摆勾引着祂,祂拼命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圆圈,却怎么都咬不到,像一只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混沌患上了强迫症。
它看起来像狗,但身上披着长长的毛;祂长着眼睛,可是什么都看不见,所以走起路非常不方便;祂长着耳朵,可是什么都听不到,但奇怪的是,祂对周遭的事物动静又清清楚楚;祂像一只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没有面目,却知道唱歌跳舞。祂没有嘴巴,却能说话。
祂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看着像熊但又没有爪子;祂有肚子,但肚子里却没有心、肝、脾、胃、肾等内脏器官;祂有肠子,可以肠子却是直的,吃多少拉多少,无所谓消化。
所以,混沌是无相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同时也是腹语技能加持者。
混沌很苦恼,祂没有想到没有开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于是祂开始放任自己,学会了自我叛逆。
对于那些有德行的好人,它会过去顶他们、撞他们;对于那些凶恶的坏人,它却过去跟随他们、顺从他们。后世管人类中的这种坏家伙们叫作“坏蛋”,大概就是从混沌这里来的。
混沌终于咬上了自己的尾巴,他觉得有趣极了。
直到他再次遇到了倏、忽两位兄弟。
倏本来统治着南海,忽统治着北海,混沌则统治着中央。混沌的身体与宇宙、自然是一样的,他能够从中得到生存的活力。混沌渐渐有了思想,但却不知道该去想什么,他拥有着巨大的力量,也不知道应该用这力量来做什么。没有白天与黑夜,没有时间的概念,一切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寂寞,更不知道生活了多久,因为混沌中只有它自己,它自得其乐的不停生活着。
那个时候世界多辽阔,天神多寂寞。南海天帝倏和北海天帝忽经常约会见面。一个从南方来,一个从北方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约会地点就定在中央。
中央就是混沌的地盘。
我的地盘听我的,混沌非常友善,不仅慷慨地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相会,而且还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他们,令倏、忽非常感动。
倏、忽来中央愈加勤快了,恨不得把中央地盘当成自己的家。
这一天,南海天帝倏和北海天帝忽商量:“我们是否应该为混沌做些什么。来报答祂待我们俩的深情厚谊吧。”两位天帝思来想去,中央天帝混沌什么都不缺,只缺七窍,所以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正常的听、说、吃饭和呼吸。倏、忽下定决心,要为混沌凿出这七窍来。
混沌本来也很羡慕倏、忽二人有手有脚,有眼有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愿意模糊我的眼睛。但混沌的家族流传着古老的诅咒,他的父亲中央天帝帝鸿就曾经警告过他:如果混沌拥有七窍,这个世界就会发生灾难。
祂怕,祂怕自己的家族遭受无妄之灾。
不知道多少次了,南海天帝倏和北海天帝忽一再劝说,混沌心思起伏,暗暗下定决心,决定接受倏、忽做整形手术的建议。
南海天帝倏和北海天帝忽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把凿子,对着混沌圆滚滚的身体,照着自己的模样,开始凿了起来。
原来倏、忽二帝是雕刻师傅。
跟女娲造人一样,倏和忽给混沌开窍也用了七天。
第一天,混沌的一只眼睛凿开了;第二天,另一只眼睛也被凿开了。混沌睁开眼睛,他从没看过这个世界,高兴地叫道:“这个世界多么美丽!”
第三天、第四天倏和忽用凿子为混沌凿开了两个鼻孔。混沌深深地呼吸,他从没有闻过一丝气息,高兴地叫道:“这个世界多么清新!”
第五天、第六天倏和忽用凿子为混沌凿开了两只耳朵。混沌静静地聆听每一个声响,他从没有听过一点声音,高兴地叫道:“这个世界多么动听!”
倏非常兴奋地对混沌说道:“没有骗你吧,我们已经为你凿出六窍,世界也没发生什么灾难啊!”
忽对混沌说道:“再帮你凿开一张嘴,你就和我们一样了!”
在这关键时刻,混沌的脑海里有那么一刻闪过父亲帝鸿的警告,但这也仅仅是一瞬而已。
混沌心急如焚:“快!赶快凿出嘴,我就可以品尝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倏和忽说道:“好!明天我们就为你凿出一张嘴!”
混沌说道:“我真希望明天马上到来!”
第七天很快就到了,倏和忽耗费一整天的工夫,终于要帮混沌凿出一张嘴。混沌六天没有合眼了,终于耐不住困意,睡着了。
倏擦拭着脸上的汗:“还剩最后一下,你就可以尝遍天下的美味!”
“快些啊!”混沌头脑昏昏欲睡中催促着,“我都等不及了!”
倏用力凿了最后一下。
这一下,改变了整个世界。
混沌彻底从睡梦中醒来,祂是饿醒的,七天来,祂没有吃过任何东西,感觉已经到了饿死的边缘,祂的嘴越张越大,见什么吃什么。
倏和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混沌一口吞下去,再接着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每一座山川都被混沌吞吃下去,混沌哭泣着,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嘴,最后把自己都吞掉了,世界真的遇到灾难!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混沌忘记父亲帝鸿的一再警告,终于酿成弥天大错。
人们常常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更相信自己眼睛听到的,混沌做了个很好的示范,睁开眼睛看世界看到不仅仅是蓝天白云,也有可能是灾难。
上古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神兽,叫作饕餮。这则神话故事中,混沌跟饕餮一样,都以贪吃出名。但饕餮却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祂的身体被自己吃掉了,最后把自己也吃掉了。
饕餮生而贪吃,而混沌开窍贪吃,也许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后果就是让自己继续混沌下去,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等最终恶果酿成,却无力改变。
高潮之后,就是虚无。七窍生而混沌死,混沌在自己最兴奋的时刻把自我吞噬,高潮只在倏忽之间,而后留下一爿虚无的世界。
一切又“复归于无极。”整个世界清静了。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二、混沌无相
“七窍出而浑沌死”的故事最早记载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与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所指的“混沌“也可被称为“浑敦”、“浑沌”、“帝鸿”、“帝江”。
混沌神话在古代文献中有多个,而不是一个,研究者基本都是取的《庄子》中的那个窝言,确认这个离言是古代神话转换而来的,但还有三个混沌神,即《山海经》、《左传》、《神异经》中的混沌神。
《庄子》中的浑沌其形象接近《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帝江: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山海经》认为帝江是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
在《山海经》表述的“浑敦”诸多特征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状如黄囊”、“赤如丹火”、“无面目”等外在的形象特征和色彩特征,而往往忽视“识歌舞”这一构成其潜在内涵的本质特征。
有关“识歌舞”的记载,《山海经》中出现了十多次,除了“浑敦”外,“识歌舞”大都属于凤鸟等瑞鸟瑞兽的专属特性。
《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鹿蜀鸣叫的时候就像人们在唱民歌,在归山上有种野兽,名叫䮝,擅长旋转起舞: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兽焉,其状如羚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䮝,善还,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䴅,是善惊,其鸣自詨。
晋代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一书中亲自为它站台:
䮝兽四角,马尾有距,涉历归山,腾崄(yan)越岨(qu),厥貌惟奇,如实旋舞。
鹿蜀善歌,䮝兽旋舞,我们无法判断混沌兽如何唱歌跳舞,但当是让人赏心悦目。再看《山海经》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山海经·海内经》: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山海经·海外西经》: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
《山海经》诸如此类的记载还有数处,我们再看“鸾鸟自歌,凤鸟自舞”都分布在何处?
《山海经·大荒南经》中的“臷民之国”,“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臷民不纺线不织布,却有衣服穿;不种庄稼却能有收获可供吃喝。这里有能歌善舞的鸟,鸾鸟自由歌唱,凤鸟自由跳舞。百兽群居,百谷所聚。
《山海经·海内经》中的“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灵寿实华,草木所聚”,有名的神女素女便出现在这里。这里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种谷物都自然生长,不论冬夏都可以播种。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跳舞,灵寿朩到时开花,草和树成堆地生长。各种各样的鸟兽,成群结队地在这里栖息。这里的草啊,不论冬夏都不会枯死。
这都是些什么地方,不正是“人间乐园”吗?
鹿蜀善歌,䮝兽旋舞;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好一幅安乐祥和的生活画卷。而“混沌”兽亦“识歌舞”。
可见,在《山海经》中,混沌与鹿蜀、䮝兽、鸾鸟、凤鸟一样,皆为祥瑞之兆。可是到了《左传·文公十八年》中,却变成了“掩义隐贼,好行凶德”: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左传》接着说:
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混沌变成了四凶之一,由《山海经》中的善变成了《左传》的中恶,《说文解字》中解释说:
浑,乱也;敦,怒也;乱而易怒无知至极,谓之浑敦。
《史记·五帝本纪》中延续了《左传》的记载: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汉代《神异经·西南荒经》进一步描述了混沌的身体构造,仍然秉持混沌“恶”的一面:
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
混沌有眼睛却看不见。无法移动,有两只耳朵却无法听见,有人知往,有腹部却没有五脏六腑,有肠子却是直的并不弯曲,(吃下的)食物径直通过;高尚的人走向它它会抵触他;恶人便会听从他的指挥。上天让它这个样子,名叫混沌。所以后世据此说称是非不分的人为“浑沌”。
这几个混沌与《庄子》中的混沌神不同,这些不同的混沌神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都源自古代混沌创世神话吗,是同一个神吗?如果是.何以有如此不同的形象?如果不是,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迄今为止,尚未有一种研究令人信服地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何意混沌的认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恐怕与其“无面目”有关。人类对所有生物物种的认知,最直接的评介往往是它“长什么样”?“长什么样”又往往从“面目”说起,然后才会涉及到身高身材等特征,如果有人“无面目”,就变成了一种极为恐怖的事,混沌的形象演变当是如此。
老子《道德经》中曾说: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无面目”似与道家所言“无相”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已逐步把“混沌”概念哲学化了。《庄子》中,混沌本来没有面目,却被“倏”、“忽”二帝为了凿出面目凿死了。哲学化的混沌,由具象的神灵演变为一种抽象的紫昧无序的初始状态。这是一种最初的完整状态,后来的一切均由此生成,是宇宙万物之母。《道德经》中对表示字宙万物之本的核心概念“道”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对这种状态及其性质的描述,《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宇宙生自混沌,《列子·天瑞篇》把混沌称为“浑沦”: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夺。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时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垺,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淮南子》也有类似记载:
《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
《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
高诱注曰:“皆未成形之气也,皆无形之象也。”讲述的是同样的意思,即宇宙生自混沌,而“太昭”、“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等皆为混沌的别名。
人类万物亦诞生于混沌之中,《淮南子·诠言训》说: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
《淮南子·诠言训》把人类等万物的来历说的明明白白,但过于简单,到了三国吴人徐整《三五历记》的记载中,人类的始祖盘古直接生成于鸡蛋似的浑沌状态中: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混沌死了,祂的身体化成一团元气,这团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第二节 盘古开天
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他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无论是鸡还是蛋,这两者都必然是一直存在着的。他说:
如果曾有一个最初的人,那他必定是无父无母而降生——这是违背自然的。蛋能孵出鸟,然而鸟类不可能诞生自一枚最初的蛋,不然一定还得有一只最初的鸟去生下这枚蛋。
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有一个先天的设定,就是存在一种叫作“鸡”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永恒不变的,任何东西要么是鸡,要么不是鸡。以此出发,当然不可能有最初的鸡或者最初的蛋,二者一定是永恒的循环。
史蒂芬·霍金和克里斯托弗·兰根曾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而争执,虽然该问题因达尔文的进化论而丧失了重要性:世上必须先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卵或者一个能孵出鸡的蛋。
更多的科学家倾向是蛋。如诺丁汉大学基因学专家布鲁克菲尔德教授说,动物出生之后,体内的基因物质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动物的基因如果要转变,只有在胚胎阶段才有可能。简单地说,如果鸡是从某种鸟类演化而来的话,必定是在那只鸟生下来的蛋产生基因变化,才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只鸡”,按照这样的推论,应该先有蛋。
混沌死后,世界复归混沌。
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
“天帝混沌如鸡子”,这时的世界是一团不大的混沌,大致像鸡蛋那样,是接近椭球状的。但此时的混沌已非彼时的混沌,这是时空观念觉醒了的混沌。
时间开始了。
不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从这团混沌里孕育出了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盘古。
这个盘古长着蛇的身体。
《三王历》就明确记载盘古的形貌,“盘古龙身人首,首极东西,足极东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开目成昼,合目成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叱声为雷霆。”《五运历年记》中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
不管是龙还是蛇,都是卵生动物。
鸡蛋也就变成了蛇卵。
随着时间的推移,蛋壳里面的“蛋清”和“蛋黄”逐渐发生了变化,慢慢地出现一个身影,而这个身影在黑暗中不断地吸收宇宙中的能量,不断地成长着。这个身影便是盘古大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盘古的身体不断地增长,逐渐的,蛋壳所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苏醒过来。这时,他发现自己置身于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身体被束缚,精神也倍感压抑,周围没有一丝光亮,不能忍受束缚的盘古决心冲破这个“大鸡蛋”。渴望冲出黑暗的盘古使出浑身解数,奋力地挣扎着,却依旧不能破除坚硬的蛋壳。
混沌中无所依仗,除了他自己,一切都是无形的。盘古便拔下一颗牙齿变作了一柄利斧。
有人说盘古拔下的是虎牙,因为虎牙最具攻击力,复合开辟神斧的特性。也有人说拔下的是门牙,因为门牙切断功能最强。
不管是虎牙还是门牙,总之利斧横空出世了。
按《三五历记》的说法,盘古利斧阔三万三千多丈,光是斧柄就有三千三百丈粗,长度更是达到了六万六千丈,除了盘古之外,估计非一般凡人所能拿动。如果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利斧阔110公里,斧柄11公里粗,长度220公里。按照钢材密度7.85g/cm3,其重量都达到4000多亿万公斤!
后人总结说,盘古利斧和轩辕剑、东皇钟、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和女娲石,统称为上古十大神器。盘古利斧在上古神兵利器中排名第一,也是最巨大的兵器,除了盘古能舞动外,无人可拿得动。
盘古用力挥出利斧,混沌一下子被劈成了两半。
破壳重生了!
混沌中那些清澈的、轻灵的、阳刚的物质往上升,变成了天;那些混浊的、沉厚的、阴柔的物质往下沉,变成了地。
身居其间的盘古每日与天地之中的精华交流、碰撞,自身也在急剧发生着各种变化,越来越强大。
刚刚分离的天和地很不稳定,看起来随时有重新合为混沌的危险。盘古便站在天地之间,双脚踏着大地、双手拖住天空,做起了天地间的支撑。
天每天向上升高一丈,地每天向下增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每天长高一丈。就这样一日不停歇地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体变得极长。天地间的距离,达到了九万里,再也不会合拢了。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一个一万八千年。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
伟大的盘古完成了自己第二阶段的使命,虽然劳累,但非常欣慰。于是,他放下双手,倒在地上死去了。
盘古从诞生到去世,享年五万四千年。这五万多年,盘古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为我们撑起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天空。
不过,盘古并不是真的过度劳累而死,更不是要离开这个他亲手创造的世界,事实上,他是要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完成他第三阶段的使命:垂死化身,创造万物。
盘古倒下后,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呼吸变成了风云,声音变成了雷霆,目光变成了闪电,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他的头和四肢化为了巍峨的山岳,头颅化为东岳,肚腹化为中岳,左臂化为南岳,右臂化为北岳,足踝化为西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和各种地貌,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胡须非常多,全部化作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地上的草木;他的牙齿和骨头化为金属和玉石,他的精髓化为珠宝,他的汗水化为了雨水和湖泽……甚至,盘古的精气神还留在世间,化为了不同的天气:当他高兴的时候,天空就会晴朗无云,当他发怒的时候,天空就会阴云密布。
等眼睛化做日月星辰之后,盘古把自己的眼泪藏起来,还有自己的两根头发也藏起来,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当有熊国的国君少典从一个小山丘经过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盘古的眼泪。
这一天天空长虹贯日,气象万千,祥瑞祥和,人类第一个民族伏羲一族诞生了,所以伏羲称为人祖,意思是人类始祖。人类始祖经过了若干年后,其中一个民族少典就有了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轩辕黄帝。
直到现在,民间仍流传着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歌》:
盘古开天地,造山坡河流,划州来住人,造海来蓄水。
盘古开天地,分山地平原,开辟三岔路,四处有路通。
盘古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因为有盘古,人才得光明。[ 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著,《壮族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
随着盘古身化大地,他的兵器开天利斧却在天地间失去了踪迹,谁也不知道那把神斧去了哪里?
有人说神斧被之后战神蚩尤所得,有人说被刑天所得,也有人说开天过后随盘古的肉身一样化为三大先天至宝:太极图(为老子所用)、盘古幡(为原始天尊所用)、混沌钟(东皇太一所用)。
神斧已不在江湖,江湖却到处流传着神斧的传说。
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海岸轮郭非常相似等资料,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并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即谓盘古大陆。
盘古大陆的英文名是“Pangaea”,你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否会耸然一惊,为什么这么巧?难道是西方人根据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大神来命名的这块大陆吗?自然不是。
“Pangaea”一词源自希腊文,意为整个陆地。翻译成“盘古大陆”,自然是中国的翻译者根据我们的历史传说而译出来的,比较有本土味道。其实它还有“联合古陆”、“泛大陆”的译名。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二、宇宙之蛋
2013年10月30日日出时分,和一年中的大多数清晨一样,北京城一片灰蒙。从香山顶向东望去,地标性建筑钉子塔和盘古七星酒店依稀可见,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对这种空气能见度下降、天空仿佛蒙上一层烟尘的天气并不陌生,人们称其为雾霾。但是在几年以前,雾霾一词还没有大规模流行之前,人们更多地把这样的现象叫成晨雾。雾和霾本不是一种物质,合二为一的叫法却特别容易被公众所接受。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14年10月16日,上海PM2。5浓度从凌晨起一路飙升,早8时全市平均浓度达152。9微克/立方米,实时空气质量等级达到重度污染,上海浦东陆家嘴高楼群湮没在一片灰暗之中。在今天的认识中,我们能快速判断出照片中为雾霾天气,确切地说是霾天,因为空气内部密度均匀,且看不到明显的边界,颜色呈现出橙灰色。在查阅众多的文献后我们看到霾通常被称为灰霾,从大气物理学角度讲,灰霾是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和氮氧化物吸收或散射太阳光,导致视觉障碍的一种大气光学中低能见度现象(其能见度小于10公里)。
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预计还将维持4天,直到21日后半夜才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19日夜间将进入此轮雾霾最严重的时段,将影响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20世纪后期,科学家通过采集南北极的冰芯、海底的沉积物,来研究有历史记载之前的全球气候状况。他们发现,大约距今7.5万年前有一个时期,全球气温和海水温度都骤然下跌,大气中的硫酸含量却高得吓人。硫酸盐气溶胶正是组成雾霾的主力,那时候既一没工厂二没汽车尾气,哪来这么重的雾霾?
地层中的火山灰公布了答案。这些火山灰出现在在南亚、东南亚、阿拉伯海和中国南海的沉积层里,其中印度中部的一处火山灰沉积有6米厚,而马来西亚的一处沉积厚达9米!
到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确定那座七万五千年前喷发的超级火山,就位于今天多巴湖的位置。测算表明,当时多巴超级火山喷出的火山灰等固体物质,足有2800立方公里,差不多是20世纪最著名火山喷发——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一千倍。这也是近200万年来,地球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
滚滚落下的火山灰,几乎让整个东南亚在几天内陷入死寂。火山喷出的烟尘和硫酸小液滴,则飘入了大气层,直到把整个地球裹得严严实实,挡住了阳光,过了很多年才逐渐落尽。超级火山喷发后,亚洲大片地区连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漆黑如夜。更可怕的是,可能在一连好几代人的时间里,亚洲的人类都在无休无止的雾霾中度过一生,从没见过太阳和月亮!
无极混沌世界的形成,是否是超级火山喷发后的自然现象,我们不得而知。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独立研究出了类似的膨胀宇宙说。由于宇宙一直在膨胀,所以它在过去某一时刻会体积非常小而密度非常大,这东西被勒梅特称为宇宙蛋。他还提出,宇宙一直在膨胀,并且是从过去的一次超级爆炸开始的。今天的星系就是宇宙蛋的碎片,而星系相互退行,就是很久以前那次爆炸的回波。
贵州省东南部的清水江、雷公山地区苗族民间传唱一部古歌,其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
太古时候,还没有地,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人。但是有一只神兽,叫修狃。这只神兽有一个蛋叫“申狃蛋”,申狃蛋里孕育着个高脚儿盘古,盘古出生时猛一踢蹬,蛋壳裂作大小相同的两瓣。
那两块小薄板儿太轻了,风一吹来,微微颤抖。这时候,来了两只神鸟,一看:唉呀妈呀,这玩意儿老可爱了,我喜欢!于是乎就吻了又吻、抱了又抱,渐渐的就长成了厚咚咚的两大块。
有两个神人也来凑热闹,拍拍压压的,渐渐的就长成无边无际的两大块,但是却紧紧地粘叠着,耗子钻不进、巴掌插不入。此时,那个从申狃蛋里蹦出来的盘古一斧头将它劈开,把上块擎上去。这就成了天和地,叫做盘古开天劈地。”
在神话学中,鸡子的说法叫“宇宙蛋”,或是“世界蛋”。《苗族古歌》中流传的神话说明,盘古就诞生在申狃蛋中。创世神盘古是卵生的,鸟类才是卵生动物,人类起源于飞鸟的说法就由此而来。
《苗族古歌》包括《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造日月》四首歌。歌中唱道:“最古年份远悠悠,在那最初古时候,是个申狃蛋生的。”又唱:“申狃蛋生高脚崽,高脚崽崽力气大,给他取名叫盘古。”并明确申狃是一只鸟的形象:“修狃是个英雄汉,喙子大的像碓杆,头上高高两只角,脚杆粗大如仓柱,鞋子宽大像撮箕。”[ 燕宝整理译注,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社规划小组办公室编, 《苗族古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版]
在另一则《苗族古歌》中又唱道:“我们看古时,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天地万物的产生问题。接着说,云雾生下两只巨鸟,一只叫乐啼,一只叫科啼。是乐啼和科啼孵出了天和地。可是,“天刚刚生来,天是白色泥;地刚刚生来,地是黑色泥:”“天刚刚生来,像个大撮箕;地刚刚生来,像张大晒席?”是神人剖帕用巨斧将天地劈开:“剖帕是好汉,打从东方来,举斧猛一砍,天地两分开。”接着,一位名叫府方的神人出现了:“府方老人家,脚杆有九节,手臂有八双,能吃九篓鱼,能吃九槽粑,嘴巴咬死马,腰杆硬像钢,来把天一顶,来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来,风才来回吹,鸟才自由飞,雨才往下降,树才往上长,人在地上住,再不弯腰杆。”
在《妹榜妹留》和《十二个蛋》中,讲述枫树生蝴蝶,蝴蝶生了十二个蛋,十二蛋义孵出姜央、雷公、老虎、水龙等,提出蝴蝶是人类、兽类和神的共同母亲的猜想。
不单是中国的盘古神话,希腊神话中也有宇宙蛋的记载:
太初茫茫之时,世界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混沌”状态:太阳尚未出世,月亮也没诞生,大海、陆地、天空纠结在一起,混作一团——陆地尚不坚固,海洋还未起波,天空也没有光明。
可是在这一团混沌之中,大海、陆地、天空彼此冲突着,冷热软硬干湿轻重互相斗争。斗争到了一定时候,逐渐地,变化出现了,这些原始物质开始分化:大地和天空被一道地平线分割为二,陆地和海洋互相区别,清虚之气和浑浊之气开始脱离。世界乱糟糟的面貌改变了,形成了初步的秩序,彼此能够和谐相处了:轻的部分上升为瓦蓝的苍穹,在最髙的地方找到了它们的安身之处;沉重的部分聚集在一起,成为沃黑的大地;大地和天空之间是无所不在的空气;回旋流动的水泛起了波涛,将陆地环绕了起来;而在地下的最底层,则是一个最为黑暗的地方,叫做塔耳塔洛斯。
就在天地分开形成海洋陆地的时候,从一片混沌之中出现了开天辟地的天神欧律诺墨。祂长发飘飘、赤身裸体,在天地尚未形成的宇宙混沌之中,找不到任何立足之点,于是祂用手一挥,划分出天空和海洋。祂立在叠浪起伏的波涛之上翩翩起舞,并顺着一股强劲的南风,向前方飞过去。飞到爱琴海上空,女神欧律诺墨渴望能够控制自己的方向,就在急速旋转之中,随手抓住了擦肩而过的北风。
一阵揉搓,北风在祂充满神力的手中变成了一条河流似的蜿蜒盘旋的大蛇俄菲翁。这个时候的大蛇俄菲翁浑身冰冷、僵硬。女神欧律诺墨抓起大蛇一阵狂舞,大蛇在祂的手中弯来折去,获得了热量。它的身体变得暖和了,就慢慢地新陈代谢,见风就长,皮肤渐渐地变为燃烧的火焰色。它盘绕起身体,在女神的胸脯上纠缠了一圈,扭动着身子和女神结合。
有孕的女神摇身变成了一只白色的轻捷的鸽子,在波涛上伏窝,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产下了一枚光闪闪的宇宙卵。女神命令这只大蛇在这枚卵上盘旋七次,随后宇宙卵一声轰响,裂成两半裂为两半的宇宙卵在波涛之上翻滚了一阵之后,万物都诞生了:日月星辰、大地山河、草木植物出现在世界上。随后,女神又创造了一对巨人,一男一女。
完成了创世业绩之后,欧律诺墨带着俄菲翁在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安家。他们两个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之后,俄菲翁就不满足了。他自恃功高,以为创世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才是真正的创世主,女神应该听从他的命令。这让女神欧律诺墨十分恼火,两个人就搏斗起来。在剧烈的打斗之中,欧律诺墨眼疾手快,一腿后撩,脚后跟踢中俄菲翁的头。
不一会儿,俄菲翁的头肿成了一个葫芦包。他的牙齿也被踢掉了,从空中落到了地上。斗输了的俄菲翁只能接受失败的结果,被发配到了大地上最黑暗的洞穴——塔耳塔洛斯居住。他跌落的牙齿落入了尘土之中,并慢慢发育成长,成为大地上的第一批人类。这群人类始祖都从土里生出,生活在女神为他们创造的世界里。
耶鲁大学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宇宙大爆炸之后的6亿至9亿年前,宇宙存在一段神秘的混沌时空,这时期的宇宙几乎完全不透明,大量的氢云弥散着整个宇宙。当第一代星系出现后,宇宙的黑暗时期终于度过,我们迎来了可见光。
这个发现与我国古代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类似,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盘古创造了世界,那时候的世界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盘古开天辟地后,宇宙混沌黑暗慢慢地分离了,出现了蓝天和陆地。
虽然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似乎仅涉及地球,因为其中有蓝天和陆地,但是宇宙中却没有蓝天和陆地,有的是弥散的氢气云和各种天体。盘古在黑暗混沌中苏醒,却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开天辟地。
我国的传说与目前天文学的观测有些“雷同”,耶鲁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所领导的科学小组利用哈勃望远镜发现,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7亿年左右出现了大量的微型星系,这些星系直径不大,但在宇宙的透明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前宇宙学理论认为大爆炸之后的宇宙仍然是黑暗的,宇宙中物质需要经过再电离的过程才能被可见光所见,这是宇宙中气体的一次重要相变。
重子物质成为氢的形式后,氢气体的电离使得宇宙变得透明,宇宙原生的氦也经历过相同的相变让宇宙时空变成如今的模样。因此氦再电离和氢再电离过程非常重要,如同盘古开天辟地的作用,让宇宙从混沌变成如今的透明时空。
哈勃望远镜的出现让科学家彻底认识了我们的宇宙,同时科学家开发的引力透镜法使我们可以观测到大爆炸数亿年的天体。引力透镜法是利用前景星系的强引力形成透镜,扭曲背景天体光线,实现放大,如同宇宙的放大镜。
引力透镜法发现的数百个遥远星系不仅非常小,而且亮度非常微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认为正是这些矮星系的出现,让再电离过程进行下去,宇宙混沌时空终于消失了。
宇宙第一代恒星形成并发光后,再电离过程使得星系周围比较稀薄的气体电离,这就像混沌被打散一样,恒星发出的高能光子使得电离区不断扩大,直到覆盖整个宇宙。这个过程似乎应验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在宇宙星系演化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则藏地神话说:
太极之初,有一个由五种宝贝形成的蛋。后来蛋破裂了,从中生出一个英雄来。这位英雄具有狮子的头,象的鼻子,老虎的爪子。他的脚象刀一样锋利,毛发象剑一样坚硬。头上长着两只犄角,犄角中间栖息着鸟王大鹏。
这则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很可能是图腾崇拜的混合体,是氏族联盟或氏族融合的标志。与汉族《山海经》中所描绘的各种奇形怪状的人物属于同一个类型。它同时还表达了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希望变得勇武有力如狮虎等猛兽,手脚坚硬锋利似刀剑,以便更有利于生存斗争的思想愿望。
《山海经·海外南经》亦曾记载一个消息:“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又说:“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 说:“羽民,羽飞不能远,其人卵产,去九嶷四万里。”
卵生跟胎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需要在母体中孕化,受精几天后就可以脱离母体,蛋体中已经提供了足够它生长到出生的养料。就像普通禽鸟的蛋,最外层的蛋壳起到保护作用,中间的“蛋清”就是受精卵的自带营养囊,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水分,中间的“蛋黄”就是成熟的卵子,受精成功就可以孕育出生命。
据此,盘古的神话告诉我们,那个举世闻名的悖论迎刃而解:世界上到底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当然是先有蛋!甚至,世界在最初的时候,就是一枚宇宙蛋!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高山族的神话《始祖的传说》中,跟明确说明人是由圆蛋变成的:
传说,我们百宛人是由两粒蛋变成的。
以前,在一座高山上,有两粒蛋,因为风吹、日晒、雨淋,两粒圆圆的蛋变得光洁光洁的,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
一天,有一只猫和一只狗因觅食来到山顶,看见这两粒光洁闪亮的圆蛋十分漂亮,就围着圆蛋兜圈子,并且日夜守护着,不让它们受到别的野兽的侵害。
猫很喜欢这两粒蛋,天天对着它们“喵呜喵呜”地叫着,也不时用爪子轻轻地去抓它们、摸它们,晚上还抱着一粒蛋睡觉;狗也很喜欢这两粒蛋,天天对着它们“嗷呜嗷呜”地叫着,也不时用爪子轻轻地去抓它们、摸它们,晚上也抱着一粒蛋睡觉。
日落月起,月落日升,两粒圆蛋一天天地变黄了,变大了,也变得更亮了,映着太阳与月亮的光辉,熠熠闪闪,叫人看了就喜欢。
不久,就在同一天同一个时辰,两粒蛋像花蕾一样缓缓地绽开了,从里面走出两个胖娃娃来——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
猫与狗高兴了!它俩围着两粒圆蛋兜圈子,摇着头,摆着尾,“喵呜喵呜”和“嗷呜嗷呜”地叫着表示祝贺!
说也怪,这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见风就长,长得很快、很快……两个人的脸都是红扑扑的,长着毛,还有尾巴,很像山里的猴子。他俩跟着猫和狗在地上爬,学着走路,也跟着一起去找吃的东西。
在猫和狗的养护下,两个小孩很快就长大了。他俩先学着直起身子采果子,又学着站起来走路,慢慢地就不再爬行了。时间一久,两人的尾巴变短了,身上的毛变少了,手脚也变得更灵活了!但红红的脸上依旧毛茸茸的,还是像个猴子。
在大山的森林里,两个孩子长大了,他俩想学讲话,但是猫和狗不会说话,它们不会教呀!
怎么办呢?
于是,他俩就听森林里的鸟叫,学着鸟讲话哩!
森林里有好多好多的鸟,但他俩最喜欢听两种鸟的叫声——
一种鸟叫:“鸠谷、鸠谷。”
一种鸟叫:“普纳雷、普纳雷。”
他俩就给自己起了名字,男的叫“普纳雷”,女的叫“鸠谷”。以后这也成了我们祖先的名字。
因为猫与狗保护了我们的祖先,所以我们对猫与狗都很敬重,都很爱护它们:不能打,也不能杀,更不能吃,死了就用白布或麻袋包起来葬在土里。据说,这个风俗就是这样来的,并且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三、盘古寻踪
盘古是古史传说中的创世主神,但这一大神出现的时代甚晚,一般认为是在三国时吴人徐整所作《三五历纪》中才出现的,在此以前,既不见于考古文物,又不见先秦文献。接着在南北朝梁任所著《述异记》以及清马《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中均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然而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到宋刘恕作《通鉴外纪》,胡宏作《皇王大纪》,罗泌作《路史》,盘古才成为位于三皇五帝之前、人类开天辟地的先祖。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首见于《三五历纪》,三国时期原吴国太常卿徐整弃官游历至桐柏,为当地盛传历史久远的创世大神盘古开天辟地之说所吸引,遂作《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以记载。此二书为目前所知记载盘古开天辟地之说最早的古文典籍。但二书均已散佚,仅部分段落存于后来的类书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唐代欧阳询所编《艺文类聚 ·卷一· 天部上 》援引说:
徐整《三五历纪》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唐澄观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二引《三王历》(或为《三五历》之误)描述的更为详尽,也同时提出质疑,认为“盘古事迹近为虚妄”:
案三王历云。天地浑沌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主于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亦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年。然后天地开辟。盘古龙身人首。首极东西。足极东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开目成昼。合目成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叱声为雷霆。盘古死。头为甲。喉为乙。肩为丙。心为丁。胆为戊。脾为已。胁为庚。肺为辛。肾为壬。足为癸。目为日月。髭为星辰。眉为斗枢。九窍为九州。乳为昆仑。膝为南岳。股为太山。尻为鱼鳖。手为飞鸟。爪为龟龙。骨为金银。发为草木。毫毛为凫鸭。齿为玉石。汗为雨水。大肠为江海。小肠为淮泗。膀胱为百川。面轮为洞庭。韦昭同记曰。世俗相传为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八万岁乃死。然盘古事迹近为虚妄。既无史籍难可依凭。但是古来相传虚妄耳。
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从《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广博物志》援引的资料来看,首次明确提出盘古“龙身人首”或“龙首蛇身”的外貌特征,这显然是后人附会的产物。
清代马骕《绎史》卷下引《五运历年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至少到清代,《五运历年纪》仍然是学者们可以读到的书籍,是故《绎史》与《广博物志》记载表述各有详尽。
东晋时期,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对盘古的描述则多了“仙”气的描述,《枕中书》有云:
《真书》曰:昔二仪未分,瞑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涬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结,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
葛洪是援引《真书》中“盘古开天”记载,并没有说明与《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有无关系。至于葛洪的《枕中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提出质疑说:
考隋、唐、宋艺文志但有《墨子枕中记》及《枕中素书》,而无葛洪《枕中书》。此本别载《说郛》中,一名元始上真众仙记,而《通志》所列《元始上真记》无众仙字,似亦非此书。书中说多谬悠。若称太昊氏治岱宗山,颛顼治恒山,祝融氏治衡霍山,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治华阴山,尧治熊耳山,舜治积石山,禹治盖竹山,汤治元极山,武王为田极明公,汉高祖、光武为四明宾友之类,已属不经;至谓元始天尊与太玄玉女通气结精,遂生扶桑大帝、九天玄女,诞妄尤甚。又在真灵位业图诸书之下,其出后人伪撰无疑也。
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云:
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则盘古亦自有种落。昉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按照任昉《述异记》的记载,文中有“秦汉间俗说”,“先儒说”,“古说”,“吴楚间说”等几种说法,有人据此认为盘古神话最早当在秦汉时期。但刘屹以清人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子部·小说家类》(三)中所认为今本《述异记》是中唐以后人所伪托的,又引中岛长文氏所认为今本《述异记》应为中唐至北宋初形成,并说今本《述异记》有可能对盘古的记载源于中唐不知撰人的《灌畦暇语》:
旧说盘古氏之死也,头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又云: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又云: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又云:喜则为晴,怒则为阴。老圃曰:“信斯言也,则是盘古氏未死以前,未有海岳、江河、草木于下也;未有日月、风云、雷电于上也;未有晦明、阴晴于中也。然则盘古氏何所运其想而生?何所植其足而立?何所注其耳目而为视听?何所取其甲子而为春秋?为说如此,是谓汪洋大海,而不近事之情。无已,则假为之词,犹之可也。其意若曰: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始也。覆焘祏袒广大,虽不可以为量,要其大形,实无以异于一人之身。岳海之辽绝,亦尻背之间耳。故曰:无已,则假为之辞,犹之可也。”
明代周游《开辟衍绎》记载:
化成一物,团圆如一蟠桃样,内有核如孩形,于天地中滚来滚去;约有七七四十九转,渐渐长成一人,身长三丈六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巨口,遍体皆毛;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而混茫开矣,即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
周游《开辟衍绎》附录《乩仙天地判说》又说:
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路史·前纪一》罗苹注:
代(世)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九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韬·大明》云:“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固之谓也。按《地理坤鉴》云:“龙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事具徐整《三五历纪》及《丹壶记》。至唐袁天纲推言之《真源赋》,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暗,云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元丰九域志》:“广陵有盘古冢、庙”,殆亦神假者。《录异记》成都之庙有盘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
历代学者研究盘古神话,大都依据上述大家所记录的资料。关于盘古神话的来源,历来是学术界最有争议的难题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系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在《追问盘古——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中总结说:
由于史料的缺乏和研究方法、视角及依据资料的不同,对于盘古神话的来源及演变等问题,一直是聚讼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位专家学者,在不同时期的论著中,其观点亦不尽相同,多种说法兼而有之。归纳起来,主要有南方(华南)说、中原说、苗蛮说、外来说四种观点。在同一种观点之中,又有若干不同的意见,譬如在“南方说”中,又有少数民族说、俚僚说、壮族说、苗蛮说或盘瓠说;在“中原说”中,则有源于伏羲、女娲、土地神(社神)、烛阴或烛龙等多种说法;而在“外来说”中,有印度说、北欧说、北美说和巴比伦说等等。
持盘古神话起源于南方(即华南两广地区)的观点,以茅盾、袁珂先生为代表。茅盾是现代中国神话研究的先驱,在1929年世界书局出版的《中国神话研究ABC》一书中。论及盘古神话起源时,通过对三国时期徐整《三五历纪》中有关盘古神话记载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
徐整是吴人,大概这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当时就流行在南方(假定是两粤),到三国时始传播到东南的吴。如果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又假定是南方两粤地方的神话,则汉文(帝)以后始通南粤,到三国时有神话传到吴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汉时与南方交通大开,征伐苗蛮,次数最多;因战争而有交通,因此南方的神话传说也流传过来了)。……我们现在的神话是北中南三部民族的混合物,所以我们的片断的开辟神话也是混合物。始创天地的盘古神话,本发生于南方,经过了中部文人的采用修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现存可信的材料为徐整《三五历纪》的记载。
茅盾进而认为,后来的一些著作(指南朝时任昉《述异记》)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有盘古地名、祭祀盘古的庙宇及活动等,“也帮助我们想象盘古的神话本产生于南方而渐渐北行的。”所以说,茅盾先生是第一位通过对三国时期徐整《三五历纪》有关盘古神话记载的分析与研究,精辟地阐明盘古神话起源于南方(两粤)以及盘古神话北传的过程与原因的学者。
袁珂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神话学家,他在专著《古神话选释》中注释任昉《述异记》所载的“桂林有盘古氏祠”时云:
桂林,秦置郡名,约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部地方。其后三国吴也设桂林郡,治所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其后南刘所置桂林郡,治所也在这里。此处所说的桂林,即指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
又说:
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介在岑溪县和容县之间,还有一个小镇,就叫“盘古”。
在解说盘古神话时,引刘锡蕃《岭表纪蛮》:
瑶族称盘古为盘王。每逢天旱,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且抬盘王的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
还说:
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再加上经典中哲理的成分和自己的推想,才塑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盘古,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老祖宗。
袁珂先生则是我国第一位通过对南朝人任昉《述异记》中有关“桂林有盘古祠”的记载的研究,指明昔“桂林盘古祠”在今广西象州县;但是他认为三国时徐整《三五历纪》中有关盘古神话的记载是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
但不管《述异记》是否任昉所著,其文所称“桂林有盘古祠”,则是是迄今所见有关盘古庙的最早记载。在今广西象州县城南部18公里处有一个妙皇乡,妙皇原名庙皇,意为庙中之皇。庙皇因境内有一座高楼山,山顶上有一盘古大庙而得名。高楼山海拔932米,是象州、武宣两县境内最高的山峰。高楼山南侧有一个村,叫盘古村。全村有三个自然屯,190多户,1100多人,全部是壮族。该村原来的居民全姓盘,大约在明清之际,其他姓氏的居民搬来后,有一部分盘姓居民搬走,有一部分改从覃姓。该村旁现有一座盘古庙,是在明代从高楼山上搬下来的。2005年,象州县有关部门派人上山考察,找到了盘古庙遗址的石头墙基。我们认为,任昉《述异记》中关于“桂林有盘古祠”的记载指的可能就是这座盘古大庙。
《三五历纪》只是比较早的记录“盘古开天”神话的,却不是最早记载“盘古”的古籍,最早提到盘古的是应劭《风俗通义》。应劭在《风俗通义》里没有提到盘古开天,却有狗父人母的神话,本于应劭《风俗通义》的《后汉书·南蛮传》云: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都,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乃吴将军头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盘瓠。……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壮族著名民间文艺家蓝鸿恩先生不仅赞同茅盾、袁珂先生的观点,而且还明确提出盘古神话是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一一壮族先民俚僚的神话。蓝鸿恩从茅盾评述中推论盘古神话属于珠江流域壮族先民俚僚的神话,认为:
茅盾虽不说盘古盘瓠同源,但他见《述异记》里称南海有盘古墓,桂林有盘古庙,认为是两粤民间传说。如果以此推论,此时两粤土著居民,当是俚僚,因苗、瑶尚未南下到两粤地区,当是土著民俚僚的神话了。
另外,湖南省的一些学者根据沅陵新发现的文化遗存及信仰习俗,认为沅陵县是盘古神话的起源地,当地的“五溪蛮”是盘古神话的始创民族。
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盘古神话起源于苗瑶民族,清朝末年的苏时学和夏曾佑是最先提出盘古神话源自苗族说的学者。夏曾佑曾于辛亥革命后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在他所著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有云:
今按盘古之名,古籍不见,疑非汉族旧有之说,或盘古盘瓠音近,盘瓠为苗蛮之祖;……故南海独有盘古墓,桂林又有盘古祠。不然,吾族古皇并在北方,何盘古独居南荒哉?
他由此断定,汉民族把南方盘瓠神话误袭为己有。苏时学著《瑶山笔话》一书时,据《后汉书·南蛮列传》记载的盘瓠传说,认为“盘古乃盘瓠之音转”。后来许多学者也多持此“音转”之说。
但实际上,其实,盘古与盘瓠神话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性质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在内容上,盘古是由“卵”演变而成,具有开天辟地、繁衍人类之功,死后的肢体及器官化生为世界万物,被后人奉为创世始祖(人文始祖);而盘瓠神话则是说汉代时高辛帝畜有一只五彩毛的奇犬,名曰“盘瓠”。时有犬戎人寇,屡伐不克,高辛帝乃诺以重金厚赏与美女,召募克敌者。盘瓠应召,以神奇之力,衔回犬戎之将吴将军首级,消除了犬戎之患。辛帝之女为践父王之许诺,嫁与盘瓠。盘瓠负帝女走人南山石室,三年生育六男六女。其儿女长大后相互婚配,繁衍后代,被瑶苗民族奉为始祖。其次是在神话的性质上,盘古属于人文始祖类,而盘瓠则属图腾类,是南方瑶苗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二者各有渊源,内容、质态或神性皆不相同,故不能混为一谈。
主张盘古神话由国外传人者也不乏其人。其中有源于印度说、北欧说或北美说。持源于印度说者以明代人马欢、民国时的屠考贤、日本人高木敏雄、徐松石、吕思勉及近人何新等先生为代表。其主要根据是盘古神话的主题与佛教《吠陀经》,尤其是《厄泰黎雅伏婆尼沙坛》记载的有关梵天(Brahma)的宇宙化生情节颇为相似;并且认为:
印度是世界上神话传说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中国自古以来就同印度民族有过文化接触和文化交流;……云南僮(壮)族和黔西苗族所居的地方,自古为中印交通孔道之一。
印度佛教早在东汉时期已传人中国,在印度佛教《厄泰黎雅伏婆尼沙坛》《小乘涅槃论》《摩登伽经》等经文中也有类似盘古开天辟地等内容的神话故事:
古婆罗门教中有一位大创世神,他是诸天的最高之神、众神之神,也是宇宙万物的创造神,名叫“Brah.ma”。这个神在中原地区的汉译佛经中,一般译作“梵摩”、“梵天”,简称为“梵”。但此字的另一种音译,则恰近于“盘”,或“盘古”。
据此认为中国的盘古神话应是由印度传人的。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盘古神话是从北欧、北美等地传到中国的。
更多的学者认为盘古创世神话源于中原。清代马骕在《绎史》中就感叹说:
盘古氏名起自杂书,恍惚之论、荒唐之说耳!作史者目为三才首君,何异说梦?
以闻一多、顾颉刚、王晖为代表的主张中原说,主要是从史籍记载的伏羲、女娲和盘古的形象、神话的内容以及训诂等考究,认为是伏羲、女娲神话在先,而后演变为盘古神话。
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河南省桐柏县文联 的马卉欣发现桐柏县以及相邻的泌阳县内,有不少的盘古文化遗存,包括盘古山、盘古庙、盘古碑、盘古井以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盛大的盘古庙会,民间还流传盘古滚磨成亲的传说,于是萌生了对全国各地流传的盘古神话及盘古庙进行调查的计划,从1988年到1989年,历时九个多月,先后对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青海、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市民间流传的盘古神话及其庙宇进行了考察,收集的资料和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盘古之神》一书。马卉欣认为:
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中的盘古神话取材于中原的桐柏。因此,盘古神话的起源地应是河南桐柏一带。
上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张振犁教授在讲授民间文学课时,从学生收集的民间故事中发现大量依然流传在民众口头的古典神话故事。鉴于此,张振犁带领学生在1982年至2000 年近20 年的时间里,先后10 多次到全省神话蕴藏的重点地区的23 个县、市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了活态的“中原神话群”。搜集了许多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洪水遗民和盘古兄妹婚造人神话。通过对这些盘古神话的研究,出版了《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认为盘古神话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河南一带。2017年,在张振犁93岁高龄之时,集数十年的心血倾注而成的《中原神话通鉴》一书出版。《中原神话通鉴》(全四册)计174万字,393幅图片,800多篇民间神话故事。书中内容以一故事一评论的独特形式,集中展现了数千年来中原神话的丰富性。
上述几种论点,各有各的道理。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陈建宪在《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盘古神话再探》因此点评说:
对神话的起探研究来说,我们常用的一些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目的。例如,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文献学方法,因为神话产生于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作品被记录到文献上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它与神话实际产生的时间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时差。我们也不能按一般常识,将一个神话作品看作是不可分别的整体,去追溯它的起源。因为神话作为一种口头文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的情节向复合情节发展。在一个具有两个以上情节的神话中,各个情节发生的时间常常有先有后。此外,在神话起源研究中,主人公的姓名也不是那么要紧,因为同样的故事,当它们流传到别的时代或别的地方时,人们常常会将其附会到他们更为热悉的人身上去。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四、臭气熏天来开天
盘古作为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盘古遗迹和传说。盘古及盘古庙的传说与故事一直延续到今天,老幼皆知。尤其是在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创作中。盘古神话非常之多而且流传久远,在中国盘古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盘古文化的地图分布。
在中国版图上,盘古的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域跨度很大,民族信众众多,几乎到处都有盘古的痕迹。不仅有历史记载,而且有民间传说;不是有庙宇,就是有村落、山脉,姓氏,以及如今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盘古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以及信仰的深刻影响。
根据中国各地盘古遗迹情况,我们列了一个表,以作比较:
序号 省 市 县 乡镇 遗迹 民俗
山 河/水/井 庙 其他
一 河北 沧州市 青县 盘古镇 盘古潭 盘古庙 盘古墓盘古沟 青县盘古庙会
二 河南 南阳市 桐柏县 桐柏山 盘古井 盘古庙 盘古船等 中国盘古之乡
三 河南 安阳市 林州市 太极山
四 河南 焦作市 沁阳市 盘古山 盘古井 盘古庙 盘古墓 中国盘古圣地
五 河南 新乡市 辉县 上八里镇 关山 盘古河
六 陕西 延安市 宜川县 集义镇 盘古山 盘古庙
七 黑龙江 大兴安岭地区 塔河县 盘古河
八 湖南 衡阳市 耒阳市 三架乡 盘古庙
九 湖南 怀化市 沅陵县 盘古乡 盘古洞
十 广西 来宾市 兴宾区 良塘乡 盘古山 盘古庙 盘古洞 盘古国区域
十一 广西 桂林市 盘古祠 盘古墓
十二 广西 柳州市 盘古庙
十三 广东 广州市 花都区 狮岭炉山 盘古庙 盘王龙诞
十四 广东 茂名市 信宜市 洪冠镇 盘古庙
十五 广东 惠州市 惠阳区 盘古宫
十六 广东 深圳市 龙岗区 盘古庙
十七 江西 赣州市 于都县 盘古山镇 盘古山 盘古祠
十八 江西 湘潭市 湘乡 盘古保
2008年6月7日,盘古神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广州花都的盘古王诞2007年入选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盘古神踪”入选“花都八景”,花都被广东省文联授予“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在2010年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和“中国盘古王文化研究基地”,2015年,盘古王诞被列入了第六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首次升格为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
《路史》引自唐《地理坤鉴》云:“淮安盘古庙。”淮安,古郡名,桐柏县于隋、唐时为淮安郡所辖,治所在今桐柏县固县镇。这是古籍中出现的关于“盘古庙”最早的记载。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盘古庙。至今依然保存。自古以来有庙就有祭祀活动,因此可以得知,盘古的祭拜在民间十分红火,延绵不断。
在许多民族口头文学里,有各种各样关于盘古的传说,这些盘古神话演绎的情节有所不同,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宇宙观、死亡观以及民族同源观。各地流传的诸多“盘古兄妹”的故事,大概就是陈建宪教授所认为的“当它们流传到别的时代或别的地方时,人们常常会将其附会到他们更为热悉的人身上去”。
在南方民族里,就有思索天地日月是如何形成的神话。流传于傈僳族的创世神话则与盘古开天神话相反:
在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世界是一团混混沌沌的气体,就象甑子里的蒸气一样飘浮不定。
天神看着这单调混沌的世界,决定派男女二神去开天辟地。
造地的女神左思右想,想出来用梭子织地的好办法,但造天的男神自己却拿不出主意。他看女神织的地经纬分明,平坦整齐,而且还有一个湖泊和一片片树木,也照着女神织大地的办法去织天。但是,梭子到了男神的手中,却不听使唤。他本来想在天上织一些美丽的图案,却织出了一些谁也无法看清的东西,只见天上到处是一团一团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云和雾。
女神聪明勤劳,总是不停的织。日日一天过去了,有一天,天神把男女二神叫到一块儿,准备把天地合拢。可是,任凭天神使多大的力气,也无法把天气合在一块儿。原来,造天的男神经常偷懒,常常放下手中的活计四处游玩,而且贪吃贪睡,把织天的事丢到一边,这样,造出来的天就比地短了好长一段。
天神十分着急:如果让男神重新织一块田,那要等多长时间啊!他围着地看来看去,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一把抓住大地的筋脉猛力一拉,大地真的缩小了,变成了皱巴巴的一块,高的地方形成了高山峻岭,低的地方形成了河流、峡谷。这样,天和地总算勉强凑在一起了。
……
在那时,天与地之间的距离很近,天上和地下的人可互相往来,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到天上。地上的人到天上多了,宁静的天界嘈杂起来,正常的秩序被打乱了,而且人们吃起饭来不知饱足,于是天神把凡人统统赶回地面,而且派了一个差官来告诉人们:‘用金碗、银筷,三天吃一顿饭。’这个差官粗心大意,误传为:‘用土碗、篾筷,每天吃三顿饭。’从那以后,一日三餐的习惯就一直延续下来。由于人们吃得多了,屙的屎也就多了起来,臭气一直熏到天上,天神就把天升高。由此,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人就不能随意到达天界,天上人间成了两个世界。[ 赵晶选编,《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版。]
这个故事中,天地本来是分开的,后来由于男神和女神织就天与地,天神进行合拢。之后由于臭气熏天,天神无奈又把天地分离了。这则故事可以说看到了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世界状况。之所以没有流传开来,恐怕与其不雅有关。
在珞巴族的创世神话中,有着同傈僳族类似的记载:
很早以前,世上只有天和地,天是空空的,地是秃秃的,除了他们外,其他什么东西也没有。天和地商量:“我们一个子孙也没有,那怎么成呢?我们结婚吧!”天不断地求情,地终于答应了,于是天就降到地上,与地紧密地贴在一起。
天地结婚后,生了许多孩子,如太阳、月亮、星星,各种动物、植物和珞巴族的祖先阿巴达尼,还有各种乌佑。
孩子渐渐长大了,但天和地总是挨得这么近,使他们无法生活。于是大家推选金足地育跟天父、地母说情,请他们离开一些。天父终于同意他们的要求,离开了地母。
就在这个时候,地上刮来一股强风,把天吹得慢慢向上飘,天就带着分给他的孩子太阳、月亮、星星、云、雷和电等一起走了。山原来是不高的,他分给了地母。但当他见到天父离开时,急急追上去,想同天父一起走,但走了几步,又舍不得地母,追到半空后就不走了,因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天父离开地母时,十分伤心,眼泪扑簌扑簌地掉下来。他流的眼泪,就是雨。
这则故事中,天地分离是因为天父、地亩可怜其子女才分开的,其过程远没有盘古手持神斧开天辟地来的惊天动地,富有反抗精神。
布依族有与开天辟地有关的神话《力戛撑天》,其梗概是:
太初年代,力戛率领众人撑开了天地,为了不再使天再靠拢,他拔牙当钉把天钉牢,牙齿变成了满天星斗。他又挖出自己的眼睛,右眼化为太阳,左眼化为月亮。力戛在天上劳累了九九八十一天,精疲力竭而死去。”
这里力戛跟盘古的传说几乎一致,区别在于力戛是带领大家一起把天撑开,而盘古则是独自一人完成了这项壮举。
我们再来看流传在瑶族的《造天地》神话传说:
宇宙原本是无边无际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不知是什么时候,东方飘来一朵乌云,随着一声雷响,乌云颤栗着化成雨水,雨水滴到最后,剩下一团黑黑的东西,事儿拉长,时而缩短,在空中翻滚飘荡。
原来,这是一朵不寻常的乌云,它又经过几万年的孕育,生下世间第一个男人石加。
石加出世后,没有父母,没有伙伴,孤独极了,正义在空中飘来飘去,一天,他身边出现一朵美丽的云彩,多情地缠在他身上,不久,石加竟从胳夹窝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玉皇帝,二儿子取名盘古皇。
娃娃见风长,两个儿子出世没多久,就都长得像父亲一样高达了,但是他们虽然是同吃一个奶长大的,可是性格一个像狗,一个像猫。玉皇帝贪玩,整天在外面游荡,父亲稍不注意,他便驾着白云飞走了。
一天,父亲哪一个鸡蛋给盘古皇,说:“我生你们一场,没有什么留给你们,你们那这个鸡蛋创世界吧,创了世界万物后,每年上交一点税给我就行了。”
所以,现在献饭祭神,就是给石加上税。
盘古皇接过鸡蛋,按照父亲的指点,把鸡蛋李在冰柱上,一刀 劈成凉拌,说来也怪,拳头大小的鸡蛋一分开就迅速的长大,一眨眼竟然大得看不到边际,一边上升,一边下沉,盘古皇一步跳进两半鸡蛋中间,用头使力一顶,把上面一般顶上高空,变成了天,用脚往下用力踩,就变成了地。
盘古皇分了天地,哥哥回来了,玉皇帝剑盘古皇造了天地,就要和弟弟争天地,盘古皇老实,天、地任由哥哥选择,玉皇帝有心计,他对盘古皇说:“长兄在上应要天,弟弟在下应要地,我在天管天,供给你雨水你在地治地,每年上一点税给我,我再交给父亲。”
所以,三十晚上献饭祭玉帝,玉皇帝吃一半,交一半给父亲石加。
盘古皇经过一万八千年的艰苦创业,造出了一块比天大十几倍的地,玉皇帝只顾享乐,忘了造天,等他看到地比天大,才慌了神,连忙用手把地搓拢起来,才使地出现了山脉。
玉皇帝把地搓拢后,盘古皇不再造地了,他围绕着地球走一圈,看天是蓝的,只有几块白云,地是黄的,一片沙漠。他喘一口气,地上的尘土就漫天飞舞,把天空污染得一派混沌,分不清天地。他一咬牙,把左眼取下来,做成太阳,把右眼取下来做成月亮,拔下牙齿舂碎洒向天空,变成星星,取下睫毛洒向大地变成树林、草木。取下肝脏丢在地上就变成湖泊、海洋,取下肠子丢在地上就变成了江河,抽出筋络变成小溪当他把这些都取出后他死了,白骨变成了石头,身上的肉变成了万物生灵。
盘瓠、盘王及盘古三者关联密切,但三者并不完全等同,盘王非盘古,亦非盘瓠,这是瑶族学界许多前辈对盘古、盘瓠、盘王文化的研究成果。在瑶族的这则神话故事中,盘古皇与汉族的盘古死状倒是一样。
茅盾据此认为盘古神话较晚才传到北方,是因南方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加上交通不便的原因,还有就是在文化上对邻近小民族的鄙视。他说:
和南方的交通,盛于汉代,那时中国本来的(汉族的)文化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鄙视邻近的小民族,南方的神话当然亦不为重视,虽然民间也许流传,但随即混入土著的原始信仰中,渐渐改变了外形,终于化为莫名其妙的迷信习俗,完全失却了神话的意义了。
茅盾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属于南方民族的神话,产生于南方少数民族而后渐渐北行的见解在我国神话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把盘古神话的发源地推断为两粤,两粤即今岭南的广东、广西地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的“南海有盘古氏墓”中的南海,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这样的神话传说还流行在白族、壮族、苗族、侗族、彝族中间,足见盘古开天地传说的传播之广响之大。壮族神话《米洛甲》中开天辟地的故事:
从前天地没有分家,先是在宇宙中旋转着一团大气,渐渐地越转越急,最后变成一个圆蛋。这个蛋中有三个蛋黄。
后来这个蛋爆开分为三片。一片飞到上面成为天空;一片下地底成为海洋;留在中间的一片,就成为我们中界的大地。
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
中界的大地上,长起一朵花,中间长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我们壮族的始祖。后世人叫她米洛甲;因为有智慧,所以又叫米洛西。
那时,螟蛉子向天上飞去,地下留的是拱屎虫。一个造天,一个造地。拱屎虫勤快,造的地很宽;螟蛉子很懒,造的天很狭小。到天盖地的时候,盖的老不严。于是,米洛甲把大地一抓起来,把地皮扯得鼓涨起来。这回天地盖得严实了。但大地上鼓起来的地方,就成为山坡高地,凹下去的地方,却成为深壑裂缝,于是就成河流湖海。
米洛甲见大地毫无生气,便想造起人来。她撑开两脚,站在两个大山上,突然吹来一阵风,觉得尿很急,便洒一泡尿,尿湿了土地。她便用手把泥土挖起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很多泥人,用乱草蒙盖起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打开蒙盖的乱草一看,这些泥人便活起来了。
活着的人乱跑乱跳,叫也叫不住他们。米洛甲便到树林里采集很多洋桃和辣椒,向人群中洒去。这些活着的泥人便来抢,结果抢到辣椒的便是男人,抢到洋桃的就是女人。于是,这宇宙间才有男人和女人。
这个神话传说中,宇宙是由屎壳郎推动的,之后才蛋碎开天。后来人们常说,人一定要有“尿性”,大概从米洛甲这里来的。
之后屎壳郎的故事流传到埃及,屎壳郎名称实在不雅,于是改名“圣甲虫”,并被封为神“卡布里”,负责掌管运送太阳,每天太阳在他的推动下越过天空,又进入地下世界,第二天又再次升起,担负起了昼夜交替的重任。
2005年10月31日,专家组在融安县大将镇东潭村盘古庙采访时,77岁的歌师覃能良(初小文化)就当场唱了盘古化生造天地山川的“壮欢”(壮族山歌),并书写给专家组。摘录如下:
盘王无父又无母,长期成长混沌中;呼呼在内睡着觉,经历十万八千年。
十万八千年才醒,睁开二眼雾纷纷;闷得苦恼心发火,扳斧一劈天地分。
劈开混沌一声响,漠糊散尽现光明;全身气力全用尽,不知费了几多心。
又过十万八千年,天地成为大洞然;人畜鸟兽木水草,粮果结合样样全。
天高离地九万里,地皮万丈也不薄;神仙在天人住地,地下全盘是鬼窝。
盘王全身都是宝,呼出口气变风云;显眼成电泪变雨,声音出口变雷鸣。
月亮太阳双眼变,头发就是满天星;花草树木汗毛变,骨头就变成石金。
手足变山又变地,血液全部变江河;全身筋脉就是路,肌肉变土变山坡。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故事卷》中收集了一则流传于民间的,由一位生活于乡村的文盲老妇人口述的盘古神话:
老早老早时光,天地混沌,只有一条缝。不知啥时候,天外飞来一只火红火红的大鸟,在天和地的合缝处,下了老大老大的一个蛋。过了许多许多年,这个大蛋成了精灵,孕育成了一个盘古。为啥叫他盘古?因为他在蛋里双手抱着,双腿屈着,象是盘住整个身架,所以叫盘古。
盘古在蛋里渐渐大起来,受不了啦,用嘴把蛋壳慢慢啄破,脱出来了。盘古长得很怪:驼峰似的头顶,大鸟样的嘴鼻,肩背上还有一对翅膀,双手双腿都老长老长。他把啄碎的蛋壳全吃进肚里,于是见风就大,脚踏着地,头顶着天,还是伸不直腰。他嫌天地之间的合缝太窄了,就用头向上顶,用脚向下蹬,用双手向左右推。他顶一顶,天高一丈;蹬一蹬,地陷一丈;推一推,左右各宽一丈。盘古呢,还在见风大。他仍然脚踏地,头顶天,没法子伸直腰。他不甘心,继续顶呀,蹬呀,推呀,如此一万八千年,天就极高,地就极深,盘古把天和地真正分开了。但是,盘古的气力已经用尽,不久就死了,所以讲盘古活了一万八千岁。盘古死后,他的灵魂飞到天上,变成了雷公。他的身体的各部分,分别变成了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
这则传说不仅填补了见之于文献记载的哪些盘古神话中的不少空白,如关于盘古的形貌、盘古灵魂的归宿等,而且从语言,形象、结构等要素量,较之前者更多地保留着原始神话应有的稚拙、古朴、神秘和野性。
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仫佬族曾流传着《天是怎样升高起来的》的传说中更是说的直白:
从前天很低,竹子因为被天挡住,没法往上长,顶端只好往下弯。习惯了,直到现在还直不起来。
由于天太低了,人们随便搭两三把搂梯就可以到天上去玩。有个叫达伙的青年,几乎每天都到天上去一趟。
一天,达伙又搭着梯子到天上去。玉皇大帝见了,问道:“达伙,你们凡间人没有事干吗,怎么天天到天上来玩?”
“是啊,我们整天闲着没事做,所以都想上天来玩。”达伙回答说。
“那么,你们吃什么呢?”玉皇大帝又问。
“我们吃树叶和竹笋。”达伙说。
玉皇大帝听后,想了想说:“这样吧,我给一包东西你带回去,分给大家拿到地里去种。记住,要回到地上才能打开。”达伙点了点头,急忙返回人间。
达伙从楼梯上下来,刚到一半,心想:玉皇大帝给我这一包不知是什么东西?于是便偷偷地打开来看。谁知刚刚一打开,便刮起了风卷走飞散了,麵了地上。也长出很多青草来。达伙见了,不知如何是好,便又架着搂梯到天上去 何玉皇大帝。他把自己如何不听话,回到半路偷偷打开来看,被风把那包东西刮走飞散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听了,笑着说:“不要紧,吹散了就算了。 现在地上长的是玉米、禾苗和青草,以后你们看到那结 黄色颗粒的是稻谷。这些东西可以吃,比你们吃树叶子好万倍。那些青草可以喂牛马。往后,你们有空就到地里去除草,到山上去割草,又保护庄稼,又可以养牛养马,不要整天到天上来游玩了。”
达伙听了,高兴得连忙叩头道谢。回到家里,便把玉皇大帝的话告诉人们。
谷子黄了,男女老少就去收回来,但却不知这东西怎么吃。
达伙又上天去问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说:“要把外面那层谷壳去掉,煮熟了,才能吃。”说完就叫磨坊仙子带达伙到磨坊去看神磨磨谷。磨坊仙子叫达伙把萝筐里的谷子撮到磨盘上,对神磨轻轻吹了一口仙气,神磨就飞快地转动起来。眨眼间,就磨出了很多白米。
达伙要向磨坊仙子把神磨借回去用用,磨坊仙子说:“这是神磨,不能借,借给你也不会用。你们凡间有的是竹子和泥巴,你们可以用竹片和泥巴冲成磨笼,两个人推磨,照样可以磨出米来。玉皇大帝说,往后你们可以每天吃三餐饭。”
达伙从天上下来,叫人们去砍竹子,破成竹片,又挑回泥巴,按照磨坊仙子教的方法,做成了磨笼。
磨笼做成了,人们纷纷挑谷子来磨。达伙便叫两个后生推磨。不一会儿,就磨出了雪白雪白的大米。人们高高兴兴地把大米煮成白米饭,又甜又香。大家边吃边 问“达伙呀,这白米饭太好吃了,往后我们多久吃一餐呀?”
达伙说:“磨坊仙子讲了,玉皇大帝叫我们一天吃三餐。”
从那以后,人们就会做膺笼磨谷了,一天吃三餐饭,谁知磨坊仙子把话传错了,原来玉皇大帝规定凡间人和天上神仙一样,三天吃一餐。这磨坊仙子把三天吃一餐说成了一天吃三餐。人们吃的餐数多了,屙的也多了,大地上到处是屎尿,臭气熏天。
一天,玉皇大帝正在召集众仙在宫廷议事,忽然 股臭气扑来,臭不可闻,玉皇大帝忙掩着鼻子,“哪来这股臭气,令人作呕!”
众仙子说:“一定是凡人搞什么鬼。”
玉皇大帝听了,忙派人把达伙叫上来问。
达伙到了天上,玉皇大帝一问,才知道是磨坊仙子把话讲错了,不禁勃然大怒,把磨坊仙子按倒在地,重重打了七十二大板,并罚他到人间来做—个拱屎虫,把人们屙在地上的屎吃棹,吃不完的,还要挖洞埋到土里去。随后,又封达伙到夭上做磨坊仙子,并把天升高。
从此以后,人们就再也不能到天上去玩了。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五、盘古兄妹
徐整在《五运历年纪》详细描述了盘古“垂死化身”的情形:
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这种“垂死化身”的神话情节,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母题。在中国,除盘古外,满族神话《天宫大战》中的阿布卡赫赫,布依族神话《力戛撑天》中的力戛,拉枯族史诗《牡帕密帕》的厄莎,云南楚雄彝族的民间史诗《阿卜多莫石》中的阿卜多莫石等等,都有身体化为宇宙万物的母题。
化生母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神话母题,是起源神话的重要母题之一。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朱卿在《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化生母题探析》中把化生母题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神物化生型、神兽(畜)化生举、神人化生型、先祖化生型、碎胎化生型。
神物化生型在五种类型中相对较为普遍,神物的类型也相对多样,如景颇族宁贯杜平整天地的工具、基诺族的葫产、苗族的枫树等。景颇族的《目瑙斋瓦》由序歌、天地的形成、平整天地、洪水、宁贯杜娶亲、目瑙的来历和大地上的生活七个章节组成,万余行诗句行云流水般从开天辟地吟唱到人们取火、找水、打刀、制土罐等生活场景,景颇族始祖用瑰丽奇特的想象阐释着天地万物的来历,以口头吟诵的方式记录了一个纯朴的远古时代。当英雄宁贯杜在听闻自己的父母死后,扔掉手中平整天地的工具化成了山、峡谷和激流:
丢下的蔽天的大锤,推倒的打地的铁砧,变成了诗东崩岭山;掉下的量天的标杆,变成了深深的峡谷;留下的丈地的绳索,变成了汹涌的激流。
在广西壮侗语诸民族中有关盘古神话之一是“碎胎化生创世”传说,与徐整的“垂死化生创世“说可谓相似乃尔,说明两者之间必有密切关系。
我们同时注意到,在中国各地流传的诸多盘古神话故事中,有很大一个比例是讲述盘古兄妹故事的。先看一则流传河南沁阳地区的盘古兄妹成婚的神话:
一天晚上,兄妹二人正在草棚前乘凉,从天上的东南方向徐徐飘来一朵白云,只见金光闪闪,越来越近,渐渐看清上面站着一位身穿长袍、头戴红缨帽的大将军,兄妹吓得战战兢兢,跪到地上不敢抬头。惊恐之间。听来人说:“我乃石狮,被玉皇大帝召回后,在天庭诉说你兄妹之事,玉帝非常高兴,使我再次下凡帮你兄妹成婚,繁衍后代,重创人类,主宰世上万物。”
盘古生气地说:“让我们兄妹成亲,断难从命!”
石狮子说:“盘古啊!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没有不死之树,没有不朽之花,没有长生不老的人,更无不败之家、万物都得生生死死,新陈代谢,天地之间只有你兄妹二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配,子孙满堂。我看你兄妹成亲吧!不然的话,人类就得断绝。”
又道:“世上大理有经传,认定死理有缺陷。为人若无长打算,落得老年后悔难。”
盘古认为石狮子说的似有道理,便说:“石狮子相劝是良言,打破常规很重传。生下儿女膝下站,到老孝敬靠儿男。”
“兄妹结婚世上丑,何必苦苦劝不休。哥哥同意我不愿,何必惹我皱眉头,”妹妹表示反对。
“我奉玉帝敕旨来说合,此事天意难违,违者不祥。”说罢,石狮子上天宫复命去了。
第二天一早,狮神手托两扇青石磨,到盘古山顶按落云头说:“玉帝命我把石磨交给你们兄妹二人各一扇,你们分别站在东西两山山顶听我招呼一齐放手,把石磨滚往山下,一直滚到天下的中心,两扇磨盘若合在一起,你们就成亲,若合不在一起,任由你们。”盘古兄妹心中想,两崩磨盘相距这么远,滚下去各自要经过很多沟坎,想使两扇磨合在一起很难,再说怎么滚到天下的中心去呢?没有这么巧的事,就勉强同意了。
中午,盘古兄妹各托一扇磨,分别站在东西两个山头,石狮子在山下高声喊道:“放!”盘古兄妹一齐放手,两扇磨顺着山沟向前滚,一直滚到汝南境内的天中山下,“咣当”一声两扇磨正好合到一块。盘古兄妹知道这是天意,也就只好同意成亲了。
从此兄妹二人在天下之中生活起来,子孙兴旺。
类似盘古兄妹成婚的这种兄妹婚神话在中国各个民族都有较多的神话传说,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王宪昭专题研究过这种现象,他在《中国多民族兄妹婚神话母题浅析》有过一个统计:

王宪昭一共搜集搜集到含兄妹婚母题的神话455篇,其中北方地区民族7篇,西北地区民族9篇,西南地区民族163篇,华南地区民族90篇,东南地区民族101篇,汉族85篇。并把兄妹婚神话母题类型分为三种:一种是一般背景下兄妹自然成婚,而盘古兄妹成婚就属于第一种类型;还有就是人类再生背景下的兄妹婚;另外一种是其他背景下的兄妹成婚。
人类再生背景下的兄妹婚,这类神话的基本叙事环节是,原来世界上已经存在人类,一场世界性的灾难使这些人类濒临灭亡。在这种背景下,人类通过婚姻的方式使自身得以重新繁衍。人类再生的情况非常复杂,包括洪水型人类再生、天塌地陷型人类再生、干旱天(山)火型人类再生、瘟疫型人类再生等等。从目前我们见到的各类人类再生型神话叙事内容看,约80%属于洪水型人类再生。在这些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中,大都把兄妹婚作为核心母题,其中又以伏羲女娲兄妹婚的神话传说居多。
其他背景下的兄妹成婚,这种类型所设置的兄妹婚发生的背景,一般属于特殊人物的安排或个体特殊原因背景下的兄妹婚。
有意思的是,在流传于广西环江毛南族地区神话《盘兄和古妹》中,“盘”与“古”是两个人:
俗话说:盘古盘古,古不离盘,盘不离古。我们毛南人的盘古,要从土地和雷公打仗讲起。
远古的时候,管理大地的神名叫土地,是一个善良的老公公。管理天上的神名叫雷公, 脾气很暴躁,有生命的东西都怕他。因此百草、百木、百菜、百果,百鸟、百兽、百虫、百鱼,统统逃到地上来了。地上万紫千红,热热闹闹;天上的只有云雾风雨,冷冷清清。雷公责怪土地骗走他的宝贝,要和土地打一仗,夺回这些东西。他带十万天兵天将,个个手拿着大铜锤,气势汹汹地杀来。土地也不示弱,率领十万地兵,砍树木做盾牌奋勇迎战。
头一仗,地兵的木盾牌经不起铜锤捶,被打碎了很多,土地大败。雷公把土地园里的灵芝、蟠桃、玉桂等等仙草仙果仙树抢到天上。
土地的十万兵将,换上了牛皮盾牌,再打第二仗。双方交锋,雷公用九牛二虎三熊四蟒的力气,想一锤捶碎土地的盾,二锤砸烂土地的脑壳。不料牛皮盾越捶越板,弄得雷公腰酸手麻,土地却越打越猛。雷公眼见要败,急忙喷出神火,土地用牛皮盾牌护身,牛毛纷纷着火烧掉。土地连忙退兵。雷公见土地手中还有盾牌,不敢穷追,也收了兵。
第三仗,是一场恶仗。雷公用一万天兵拿刀,一万天兵拿斧,一万天兵拿矛,一万天兵拿锤, 一万天兵拿火,一万天兵吹风,一万天兵准备抢东西,剩下三万天兵做卫队,这三万卫队穿着雷公一样的白衣白裤,用赤石粉染成像雷公一样的大红脸,让土地分不清谁是真雷公, 好在混战中乘机杀死土地。 七路天兵,红橙黄绿青蓝紫,各拿一色旗,中央是卫队,拿着银旗。
土地探得雷公的战法,叫地兵全都穿上黑衣服,拿着黑旗在大地上操练。雷公在天上看了地兵操练,把地兵的杀法一一记在兵书上。晚上,土地叫十万地兵,每人刮一大包锅底灰藏好,单等打仗时用。天亮了,雷公帯着天兵杀下来,土地叫地兵统统埋伏在岩洞里。天兵横冲直闯,不见地兵。雷公大怒,以为地兵都藏在草丛树林里,就叫拿风的天兵猛刮风, 想把草丛树木刮平。这时,土地叫地兵趁机出洞撒锅底灰,十万包锅底灰被大风一搅,顿时天昏地暗,雷公卫队的银旗染成黑旗,白衣白裤也全染黑了。七彩兵听到地兵的喊杀声,错把天兵卫队当黑衣黑旗的地兵来砍杀。天兵卫队在天昏地暗中看不清,也以为地兵打来, 拼命用大刀阔斧抵抗。对打对杀了好一阵,雷公才知中了计,连忙唤来一阵大雨,冲洗掉卫队身上和旗上的黑锅灰。
雨过天晴,雷公一看,天兵早死了一大半。这时,雨水早冲掉了天兵卫队脸上的赤石粉,只剩雷公一个神是红脸。土地忙叫地兵把雷公团团围住打。雷公丢了卫队,人少敌不过人多,便被活捉。土地晓得雷公是条龙,得水会生力,就把雷公用铁链锁在石头柱子上, 让毒日头晒得他龙鳞脱落,浑身酥软没有力气。雷公望见老树洞里有水,向老树讨水喝,老树吱吱喳喳不答应。他望见古庙旁有水池,又向古庙讨水喝,古庙也默默不作声。雷公气得记在心里:有朝一日得上天,定要劈断老树,劈倒古庙。所以现在大树、古庙容易挨雷劈, 就是这个缘故。
不知过了多久,雷公见盘和古兄妹俩走来,忙装出笑脸说:“侬啊!你看我的皮都晒裂了,口渴得要死,你们拿点水给我喝吧!”盘哥和古妹见他很可怜,回家用葫芦瓢装来半瓢水,刚要递给雷公喝,忽然转身说道:“雷公公啊,土地爷爷交代过,谁把水给你喝就要挨砍手的! 我们怕呀!”
“侬啊! 如果真这样,我就不喝了。你把水倒了可惜! 我都晒得热死了,你就喷几口水在我身上让我凉一凉吧! 给我喝水的人才挨砍手,你只喷几口水,土地爷爷是不砍手的。”
盘哥和古妹听了,觉得有道理,你一口,我一口,轮流把水喷在雷公身上。一得水,雷公顿时浑身有了力气,挣断铁链就上天。才升上几丈,他又落到盘和古兄妹身边,取下两颗被土地打松了的牙齿交给他们说:“侬,拿这西颗葫芦籽回家去种,种出来的葫芦可是个宝贝,遇了灾难,可以进去藏身。”说完就飞上天 。
土地饮完庆功酒大睡三天,醒来时古妹对他说:“爷爷,雷公公回家去了!”说完,手捧着雷公的两颗牙齿,递到土地面前:“雷公公还给我们两颗葫芦籽,说种下去会长出宝贝来。”土地一看,看出这是两颗雷公的牙齿,晓得大事不妙,嘱咐盘、古兄妹赶快拿葫芦籽去种,自己去叫众人伐木造排,躲过灾难。
盘、古兄妹种下的葫声一天长三尺,三天长一丈,四天开银花,五天结了两个葫芦。打败天兵、捆绑过雷公的人不信雷公还敢再来,没有一个听土地的话。土地一天一夜跑了十万里,进了百万家,都没有人肯去砍树扎木排。
不久,天突然变了,大雨下了六十天,消水洞变成了出水洞,出水沟变成了进水沟,消纳江河的大海,向江河倒灌咸水。鱼龙虾鳖进了大街,猪马牛羊落进水底。盘、古兄妹想起雷公公的话,砍下一个葫芦,装了很多糯米糍粑进去。土地爷爷游水过来了,也砍下一个葫芦,装满人间金银珍宝。洪水淹没了村庄,盘、古兄妹不知漂到什么地方去了。洪水淹过了高山顶,尖尖的岩石碰穿了土地坐的葫芦,葫芦进了水,慢慢下沉。土地忍痛把金银珍宝全都丢下水去。所以后来土地变成了穷光蛋,没有大庙住;龙王却成了大富翁,因为龙宫里藏有土地丢下的千珍万宝。洪水把盘、古兄妹坐的葫芦漂到山尖尖上,岩石也刺破了葫芦底, 古妹忙用糍粑补上;盘哥爬出葫芦口,扯来浮在水面的金竹和白藤,破成细蔑给葫芦编了一个套子。这个方法一直传到现在,毛南人装东西的葫芦外面,总用竹蔑编个套子来保护。
洪水整整淹了三百六十天才退去。盘哥和古妹走出葫芦,他们在大地上转呀转,看到月亮圆了缺,缺了圆,圆圆缺缺三十六次,可是一个人也没有碰见。一天他们碰到土地爷爷。土地爷爷的衣服早已破破烂烂,胡子也垂到肚脐了。
土地爷爷见盘哥生得腰圆膀粗, 成了一个壮实的后生哥,古妹长得丰满动人,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笑眯眯地说:“侬呀, 现在天下都没有人了,你们就结为夫妻吧!”古妹一听,羞得低下头,用力一推,把土地爷爷推进了古树下的小石洞里。所以后来毛南人总是把土地神放在古树下的小石洞里。
土地爷爷说:“你不信我的话就去问松树吧!松树生在高山上,哪里有人没有人他都望得见。”
古妹戴了一顶雨帽遮羞,爬到高山去问松树。松树揺摇头,摆摆手说:“世上没有别的人了,你们成亲吧!”
古妹羞得满面通红,抓住松树,把它的叶子撕得像头发丝一样,又用刀边砍边咒它:“砍一蔸死绝一蔸!”松树痛得要命,挨一刀就流一行泪。古妹左砍右砍,震得松果纷纷落下来,打得古妹的雨帽全是密密麻麻的洞眼。所以现在松树砍一刀就流松脂,砍一蔸就死一蔸,不再发新枝,叶子也像头发一样变成一条条了。竹蔑粽叶编的雨帽, 也编成一格一格的。
古妹走到大河边,碰见一只乌龟,问道:“我和盘哥能不能成亲?”乌龟晓得古妹怕羞, 讲“能”会挨打,就说:“你们各在我的前面烧一堆艾吧,如果火烟各不相干,就不能成亲;如果火烟相交,你们应该成家。”盘、古兄妹找来两捆湿艾,各烧一堆,一下子浓畑滚滚直升天上,风吹浓烟绕做一团。古妹一看,眼泪也急出来了,双手捂住脸跑上去,狠命把火堆吹燃, 不让烟打绕,可是烟还打绕了。所以现在妇女恨透了烧湿草生柴,,一见它冒烟,就要把火吹燃。古妹见乌龟慢慢爬走了,恨得追上去拿起石头就打,打得乌龟壳裂了许多伤痕,直到现在还是那样。
古妹还是不肯和盘哥结婚,低头说道:“今天太阳好,我们去玩一会儿再讲吧。”盘哥只好跟着她走了一山又一山,爬上树去给她摘了很多好吃的野果,到崖边给她采了很多美丽的山花。古妹吃了甜果眯眯笑,拿了香花笑眯眯。 盘哥唱道:
豆角开花朵朵鲜,
同技共叶两相连;
盘、古共根不成对,
芝麻开花脸背脸。
古妹放声答道:
豆角开花朵朵鲜,
同枝共叶两枝桠
同枝共叶各结籽,
豆子同根不共家。
这时,天上飞来了一对斑鸠,斑鸠落在大树上咕咕咕叫得好欢乐。盘哥心里一动,又唱道:
山上斑鸠叫咕咕,
一唱一答紧相连。
一窝生来配成对,
不管东来不管西。
古妹没有歌答了,又走上山去,见有一盘石磨,说:“我们各滚半边石磨,如果滚到山下合了起来,我们就合起来。”说完一推,半边石磨骨碌碌滚下山脚,“嘭”的一声跌进河里去了 。 盘哥一推另半边石磨,骨碌碌沿着原路往下滚去,“嘭”的一声也落到水里了。盘哥下了山,连忙脱了衣服跳到河里去捞,古妹站在岸边看。盘哥捞了很久,石磨的踪影也找不着,只摸着一只很大的蚌。乌龟游过来,叫盘哥把这只大蚌搬上岸给古妹看,那时天色已晚了,古妹看不清楚,只见盘哥费了很大劲左翻右滚也分不开它,以为是石磨合在一起了,只好答应和盘哥结婚,但又提出不拜天地,同房不同床,不给天地知道。
第二天,古妹到河边去挑水,看见水里有一只大得像石磨一样的蚌,晓得盘哥左翻右滚叫她看的不是石磨,气得她把大蚌丢上河滩,撬开蚌壳让日头晒。所以现在毛南人新房里铺两张床,那河滩上常有一些半边蚌壳,传说就是古妹撬开的呢!
盘哥和古妹结婚三年,还没有生娃崽,就用泥捏成人崽,叫乌鸦衔去丢。盘哥和古妹捏泥人,捏了七七四十九天,乌鸦衔泥人,整整衔了十九年。从此,不论是垌场和村庄,山上和河边,都有了人烟。用黄泥、白泥、红泥和各种各样泥土捏成的人仔,就成了三百六十行各种各样的人,一代一代传到现在。[ 毛南族关于洪水泛滥,兄妹结婚神话,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文本说盘兄和古妹是两个神。有的文本说两兄妹是伏羲兄和女娲妹。有的文本说盘即伏羲,古即女娲。有的文本说兄妹生下肉团,分割掷于四方而成人类。有的文本说以泥造人。又有古歌《创世歌》,叙唱洪水起因不是雷公土地之战,而是民众悬赏射日,格射日后,民众只顾各自犁田而不奖赏射日英雄格。盘和古送狗给格,格用狗耙田,狗落泪吠天,天降暴雨。格种出葫芦,盘和古躲进葫芦避洪水劫难,结婚育人。]
而流传于河南西华县的传说中,称呼盘古为盘古,称呼女娲为胖姑娘。西华有着大量的盘古女娲传说,仅创世传说就有《盘古开天地》、《盘古盘姑兄妹俩》、《女娲补天》、《抟土造人》、《世上为啥有残疾人》、《人为啥有“表情”》、《女娲造六畜》、《奉作高媒》、《造笙簧》等诸多民间传说。此处还有《盘古寨的传说》、《盘古井》、《女娲城故事》、《土檀树》、《女娲献宝救穷人》、《金马驹》、《女娲显灵救皇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于民间。《盘古开天》是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就是一个大混沌,分不清哪儿是天边,哪里是地角,也分不清上下左右,没有日月星辰,也没有风雨雷电,没有花草树木,更没有五谷禾苗。在这个混沌里,有两种气,叫着“阴”和“阳”,年长月久,两种元气各自结成了人形,阳气结成的人颜色重了些,身上多了一点什么,叫盘古,阴气结成的人,颜色白些,身上少了什么,叫盘姑,他俩不知道饥渴,也不觉得寒冷,不吃五谷,不穿衣服,靠吸收天地精气过活,却力大无比。”
兄妹俩在混沌里孕育了很久很久,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俩人在多时间的朦胧中烦了,忍不住想打开混沌,盘古用手一抓,抓来一只神斧抡起来奋力一挥,只听“当”的一声巨响,混沌破裂,一些轻而清的东西飘飘上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坠然下落,变成了地,天又轻又清,飘飘摇摇离开了,盘古用手支撑住飘飘摇摇的天,盘姑看看高大的盘古,再看看自己娇小的身体,心想,你撑天,那我来开地吧。
盘古就用头顶着清天,用脚踏住浊地,一天增高一丈,又一个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升得极高极高。……
还流传有很多经歌,其中一首《补天经》这样唱道:
盘姑是女娲,女娲是盘姑。手托金山上金山,上了金山来补天。
补住天来还不算,日月星辰全没光。制好星星和月亮,制好太阳照四方。
站到中皇山往下看,世界全都没人烟。
树木禽兽全都没,五谷杂苗也没全,叫俺盘姑作了难。
老祖中皇山,离天三尺三,飞鸟难过,猛兽莫攀。
眼含热泪下中(皇)山,下了中山还得干。
制了五谷田苗生,制下黄河通东赢;制下大道还得有人走,制下小道还得有人行。
三年满来五年圆,五年头上才制全,女娲美德人间传。
盘古终于从孤零零的一位创世神,变成了有老婆有孩子,有着七情六欲的邻家大哥形象。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六、盘古古国
《述异记》卷上说南海有盘古国,有盘古石墓:
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则盘古亦自有种落。
那么,南海在哪里?是不是今天的南海所在?盘古国今在何处?盘古石墓又在哪里?什么墓竟然有“三百余里”?
我们先来分析古南海。《山海经》中又南海国,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另有一南海国名是汉初刘邦分封的东南方诸侯王国之一。因历史记载简略,知之者甚少,故成历史谜案。但经过地方史专家多年研究、梳理,仍可隐约看出南海国端倪。
南海国的国王名叫织,是百越部落人,原为闽越国的南武侯。公元前195年,被汉高祖册封为南海王。班固《汉书·高帝纪》载:
(十二年三月)诏曰,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
这说明同属越王勾践后裔的织,与兄弟无诸、摇一样,因有功于汉室,于公元前195年3月受封为王。
后来南海王织发兵反叛汉朝。汉朝的淮南王刘长遣兵攻打南海国,南海王织投降。刘长将南海国的臣民全部迁往上淦(今江西省樟树市附近)。从此以后,南海王织被降为庶人,南海国灭亡。《汉书·严助传》载,淮南王刘安上书文帝称:
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淮南王刘长)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
民国三十一年版《长汀县志》卷一《地理志·建置》记载:
今武平县地在汀潮赣之间,盖即当日南武侯地而汉封之曰南海者也。
该志是目前唯一发现明确记载南海国封地疆域的地方史志书,为揭开纠缠史学界多年的“南海国封地之谜”具有积极意义。
那么,南海国是否就在今福建武平县境内?虽然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武平境内有10处秦汉遗址、9处疑似与南海国有关的地名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这些遗址上共出土了800多片古陶片,其中1片已被确认为汉代宫廷器物残片。但缺乏更进一步的直接证据证明武平县即为古南海国核心区域。
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销南海郡,十年(590年)将原治所在地番禺县改置南海县。
那么作为南朝时期的《述异记》, 所记载的“南海”,到底是位于福建武平县的南海国?抑或位于广东地区南海郡所在地?
在广州市花都区(旧称花县),有一座气势奇特的盘古王山,郁郁苍苍的山麓上有一座盘古王庙,它不仅是盘古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远近闻名的庙宇,历年香火不绝。在清代,“盘古烟霞”已是“花县八景”之一。
关于盘古王山和盘古王庙的来历,花都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陈棣生认为,花都区所辖的狮岭镇、梯面镇、花山镇一带在古代都是瑶族的居住地,瑶民的先祖将盘古作为始祖崇拜,在狮岭镇的炉山山麓建起了盘古庙,每年在盘古的生日(农历八月十二)举行“盘古节”庆祝活动。
在“盘古节”上,民间艺人跳起曼妙的盘古王舞,向盘古王致敬。而节庆的高潮,莫过于扣人心弦的“抢花炮”。据说哪个村的人拾到花炮,盘古王就会庇佑那个村的全体村民平安、顺意。
到了明朝弘治年间,官兵征讨瑶族人,盘古庙被焚毁,“盘古节”等民俗活动也被迫中止。
直到约300年后的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当地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的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邱毛松认为:这里便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于是每天在这里施医,游说周围的人去参拜,“盘古王”渐渐远近闻名,人们还重新修建了盘古庙,香火很盛。最后,炉山终于改名为“盘古王山”,一年一度的“盘古节”庆祝活动也恢复了,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整个南海郡所辖的珠江三角洲,除花都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盘古的遗迹或传说。清远至今还有“青榄海”的地名,清远、广州人都管过江为“过海”。
花县流传的民间故事,也透露了有关信息。叶春生教授的《岭南风俗录》收录这么一段故事《花县狮岭的盘古王诞》:
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是广州郊区花县狮岭地区的盘古王诞,它与其他地区流行的十月十六为盘古诞有所不同,略志于下
据说从前花县紧靠大海。有一天,一对中年夫妇带着3个男孩从北边逃难而来,男的姓冯。到了花县狮岭,他们再也走不动了。那时狮岭北部的海边上住着一户靠种植打渔为生的夫妇,还带着3个女孩,生活虽不富足,看见冯家落难,十分同情,便留他们住了下来。两家人勤勤恳恳,男耕女织,不觉过了几年光阴。孩子们都长大了,冯家3个男孩和本地住家的3个女孩结了婚,各自生儿育女,日子越过越快。
一天,突然从海面上刮来一股鬼缠风(龙卷风),顿时飞沙走石,乌天黑地,一条恶龙张牙舞爪出现,说这两家人婚配犯了天条,要把他们淹死。那冯家原来是拜盘古王的,遇到危难,便向盘王求救。说也怪,呼救声刚落,半空中便跳下了一个手拿板斧的巨人,将恶龙劈成两截。但海水并未退去,盘古王就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了横亘几十里的山脉,挡住海水,这就是今天的花山山脉。不久,又来了一头狮精,说是恶龙的拜把兄弟,要替恶龙报仇,把冯三兄弟都咬死了,剩下的孤儿寡母躲进了山洞。就在这危急关头,盘古王又出现了,并请来了他的弟弟仙古王和他的妹妹仙姬娘,他们奋力把狮精按在地上,使之不能动弹,天长日久,狮精变成了一座山,它就是现在的狮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3位救命恩人,设坛祭拜,在炉山上建了盘古神坛,在更鼓山上建了仙古王神坛,旗岭上建了仙姬娘庙,一直保存至今天。
八月十二日,是当地传说中盘古王的生日。人们从八月十日起便开始张灯结彩,表示庆祝。解放前,往往还要从省市请来粤剧名斑,演大戏,闹花灯,抢花炮,整整闹上五天五夜。当地群众,一般在八月十一日夜,就到山场上去露宿,等待交子时辰的到来。时辰一到,便赶到盘古王庙烧头香,虽有几分迷信色彩,但实际上是人们对先祖恩人的崇敬与怀念的一种表现。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读到,“从前花县紧靠大海”,“狮岭北部的海边上住着一户靠种植打渔为生的夫妇”,这个故事可以旁证:花县、狮岭在南海中。[ 曾祥委,《盘古之魂葬花都——古南海、盘古国、盘古墓考》,载《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1卷第4期]
那么,花都是否就是盘古国的核心区域所在?曾祥委在《盘古之魂葬花都——古南海、盘古国、盘古墓考》中援引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说:
诸瑶率盘姓,有三种:曰高山,曰花肚,曰平地,平地者良。岁七月十四拜年,以盘古为始祖,盘瓠为大宗。非盘姓者,初本汉人,以避赋役潜窜其中,习与性成,遂为真瑶。
再接合《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收集的瑶族过山文书,里面有大量瑶族居住在“南海”的记载,得出结论珠江三角洲就是古盘古国所在,花县、狮岭就在盘古国的核心地区中。
2010年,陈棣生在中国盘古王文化高峰论坛上,提出《述异记》中记载的“南海中盘古国”就位于花都,这一提法得到不少与会专家的认同。今广东的瑶族聚居在连南、乳源、连州等粤北地区,还保留着祭祀盘古的盘王节。
回过头来再看,如果《长汀县志》记载非虚,那么任昉的《述异记》里提到的“南海”不是指当时的南海郡,指的是今天的华南地区。
按照这种设定,可以把“南海”区域范围扩大,我们发现,在三国时期吴国所属的桂林郡所辖地带,也就是现在的广西来宾市一带,共有盘古庙28座。而且在广西来宾市,各地都盛行祭祀盘古诞辰庙会活动,如演盘古戏、唱盘古歌等。这跟《述异记》所记载的“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不谋而合。
此外,在来宾市兴宾区和秦代桂林郡郡治所在地贵港市等十几个县市,有许多“以盘为姓”的壮族居民,并有纯盘姓的壮族村落。这里民间不仅盛传各种版本的盘古故事、盘古歌谣、戏曲,而且冠以“盘古”之名的事物随处可见,形成了群落性的地名文化景观。
覃乃昌等人合著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详细论述过这个问题,他们经过实证考察发现,花都瑶族流传的盘古神话中并没有“垂死化生创世”之说,而广西壮族盘古神话中有“碎胎化生创世”说,其内涵与盘古的“垂死化生创世”极为相似。
以上调查证明,《述异记》中记载的“盘古国”的各种要素和特征,与广西来宾流传至今的鲜活民俗文化形式相互印证。那么,史称“桂林”的广西来宾,应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享有“盘古国”之誉,也应当是名副其实的。由此专家们判断,《述异记》中所说的盘古国极有可能就是广西壮族人所建。
再看《述异记》中记载的“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这句话有两大奇怪之处,一是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家族墓葬,竟然绵延三百余里?何以后人再无其他文献记录?二是“追葬盘古之魂”。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墓葬形式,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几种常见方式,也有衣冠冢等虚拟墓葬,但“追葬盘古之魂”是如何的一种葬法?况且盘古垂死化身,身体各部位化为山川万物,又何来墓葬一说?
古人的生命观,人由阴阳二气组成,阴为魄,阳为魂,人生在世,合魂魄于体,人死则魂魄分离,魄随身骸入于地,演为坟墓崇拜;魂气归于天,民间引魂附于祖牌,演为祠庙崇拜。墓祭魄,祠祭魂,为古之定制。盘古墓何以葬盘古之魂?大概是先民遥寄哀思罢了。再说,“亘三百余里”的大坟墓,也决非人力所能造的,只有高山大岭才可能作为盘古墓的象征。
因此清代陈徽言有《盘古墓辨伪》提出质疑说:
任昉《述异记》篇首载盘古之死,语皆荒诞不经。又云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考之志乘,一说两广洞蛮多传为盘瓠,后或讹为盘古,盖指昉所言为盘瓠墓也。予不以为然。《太平寰宇记》载赵陀墓自鸡岭以北,连岗属岭。《水经注》亦云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陇茔可谓奢大。今会城禺山相传为赵陀所葬处,是所云尔者,实佗之墓也。至称亘三百余里,虽未必尽然,然与佗因山为坟之奢大若相符合。昉之言,要亦极形其大耳。后有访古者,当想象得之。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七、盘古王表
据四川盐亭县天垣地区远古传说:治水成功之后,约公元前2045年,大禹来到盘古王的诞生之地天垣盘垭村,在盘母石旁立下一方经他多年考证的王表龟碑,记下了从盘古到他大禹四千多年间中华帝王的更代情况,即后人称的《盘古王表》[ 王德奎,《“绵阳第一碑”与盘古王表石》,载《文史杂志》2000年第02期]。依据发掘于四川盐亭天垣盘垭村盘古王表龟碑记载的故事:
上古,越裳氏派使者送帝尧一巨大神龟,当下帝尧按照典礼款待使者,并且深深致谢,大加犒赏。那个神龟,命专司其职的司官,捧养到宫沼里。事出越南文献《金履祥纲目前篇》“唐尧戊申五载越裳氏来朝献神龟”。
越裳氏使者动身回越南后,帝尧才叫人将那神龟取来,放在一个极大的场所供人观赏,使龟体可以尽量的发展。后来命史官,将那龟背的文字,照样录出来。抄录的时候,很不容易,因为看不清楚,只能一人爬在龟背上,且看且报,一个人再抄录,足足搞了大半日,才把全文录毕,呈与帝尧。帝尧一看,只见上面所写的是:
天地初分之时,盘古生于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曰:盘古氏开辟天地,盖首出御世之人也。又曰:浑敦氏。
盘古氏后有天皇君,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兄弟一十三人,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 玄、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其年岁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铿,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兄弟各一万八千余年。
地皇君后共有十纪。
其一曰九头纪。是曰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 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其二曰五龙纪。人皇氏厌倦尘事,乃授篆于五姓。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曰五龙氏,乘云车而治天下,治五方, 司五岭,布五岳。
其三曰摄提纪。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
其四曰合雒纪。共有三姓,教民穴居,乘蜚鹿以理。
其五曰连通纪。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
其六曰叙命纪。共有四姓,驾六龙而治。
其七曰循蜚纪。共有二十二氏,首曰钜灵氏、次曰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 钩陈氏、黄神氏、拒神氏、犁灵氏、大騩氏、鬼騩氏、弁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以上皆穴居之世也。
其八曰因提纪。共有十三氏,首曰辰放氏,是为皇次屈。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至辰放氏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发乇首以去灵雨,而民从之。命之曰衣皮之人,传四世;次曰蜀山氏,传六世;次曰 豗傀氏,传六世;浑沌氏,傅七世;东户氏,傅十七世;皇覃氏,传七世;启统氏,传三世;吉夷氏,传四世。儿蘧氏,传一世;猪韦氏,传四世;其第十一曰 有巢氏,教民栖木而巢,以避禽兽之害,又刻木结绳以为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挛领着兜冒以贲体,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瘗之,传二世。十二日燧人氏,
作钻燧,教民取火以为熟食,又教民范金合土以为釜,又立传教之台而师道以起,兴交易之道而人情以遂,故亦曰遂皇氏,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陨邱、 傅四世。十三日庸成氏,传八世,共为六十八世。
其九曰禅通纪。共有十六氏,首曰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四目, 生而能书,实创文字,天为之雨粟,鬼为之夜哭,万古文化由此起。柏皇氏继之,以木纪德,居于皇人山,传二十世。中皇氏继之,居于嶅山。一曰中央氏,传四世。
大庭氏继之,都于曲阜,以火为纪,号曰炎帝,传五世。栗陆氏继之,愎谏无道,有贤臣曰东里子,不能用而杀之,天下叛之,传五世而亡。昆连氏继之, 一曰厘连氏,又曰厘畜氏,亦无道,传十一世。轩辕氏继之,始作车,伐山取铜以作刀货,传三世。
赫胥氏继之,亦曰赫苏氏,传一世。葛天氏继之,始作乐,八人捉(牛介)投足掺尾叩角而歌八终: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曰遂物,四曰奋縠,五曰敬天 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临万物之极,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传四世。宗卢氏继之,亦曰尊卢氏,传五世。祝诵氏继之,一曰祝和,是为祝融 氏,作乐名属续,以火施化,号赤帝,都于郐,传二世。
昊英氏继之,传九世。有巢氏继之,教民编槿而庐,葺雚而扉,塓涂茨翳以 蔽风雨,是为有房屋之始,亦曰古皇,传七世,权臣为变而亡。朱襄氏继之,其时多风,群阴閟曷,乃命其臣士达作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令曰来阴,传三世。阴 康氏继之,其时阴多滞伏,民气壅闭,乃制为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传三世。无怀氏继之,传六世。太昊伏羲氏继之,姓风,以木德王,都于陈,教民佃渔畜 牧,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制嫁娶,造琴瑟,以龙纪官。女娲氏继之,云姓,一曰女希,是曰神媒。神农氏继之,姓姜,以火德王,都曲阜,初艺 五谷,尝百革,制医药,始为日中之市,以火纪官,传八世。
其十曰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后改姓姬,字 曰玄律。
那龟文到这个地方就完了,后面却还有一行,叫作:自开辟以来,至黄帝有 熊氏元年,共二百七十五万七千七百八十年。
按照何拔儒的统计,《盘古王表》记载上古世系表如下:
五方区系:约公元前8000~前6390年:东、南、西、北、中,五方都分布有原始氏族社会。
法天法地:约公元前6390~前6210年:盘古→天皇→地皇→人皇→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
叩向自身:约公元前6210~前5770年:巨灵氏→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巨神氏→犁灵氏→大隗氏→鬼隗氏→掩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
重铸烟火:约公元前5770~前5070年:辰放氏(有四代)→蜀山氏(有六代)→虺傀氏(有六代)→儿遽氏→希韦氏(有四代)→有巢氏(有两代)→燧人氏(有四代)→庸成氏(有八代)。
立足山海:约公元前5070~前4170年:浑沌氏(有七代)→葛天氏(有四代)→女娲氏→伏羲氏→赫胥氏→东户氏(有十七代)→皇覃氏(有七代)→启统氏(有三代)→吉夷氏(有四代)。
城邦之美:约公元前4170~前3150年:仓帝史皇氏→柏皇氏(有二十代)→中皇氏(有四代)→大庭炎帝氏(有五代)→粟陆氏(有五代)→昆仑氏(有十一代)→西陵氏(有五代: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
跃起中原:约公元前3150~前2698年:轩辕氏(有三代)→祝融氏(有两代)→昊英氏(有九代)→有巢氏(有七代)→朱襄氏(有三代)→阴康氏(有三代)→无怀氏(有六代)→炎帝[有八代:姜石年(神农氏,公元前3217~前3078年)、姜临魁(公元前3077~前2998年)、姜承(公元前 2997~前2938年)、姜明(公元前2937~前2889年)、姜宜(公元前2888~前2844年)、姜来(公元前2843~前2796年)、姜里 (公元前2795~前2753年)、姜榆罔(公元前2752~前2698年)]。
大同王土:约公元前2697~前2208年:黄帝公孙朂(有熊氏,公元前2697~2598年)→姬少昊(金天氏,公元前2597~2514年)→姬颛顼(高阳氏,公元前2513~2436年)→姬夋(喾帝,公元 前2435~2366年)→姬挚(公元前2365~2358年)→姬放勋(伊祁放勋、陶唐氏、祁尧、唐尧,公元前2357~2258年)→姬重华(姚重华、妫重华、虞舜,公元前2255~2208年)。
夏王朝:公元前2205~前1767年:姒文命(夏后氏、大禹、夏禹、禹王,公元前 2205~前2198年)→姒启(公元前2197~前2189年)→姒太康(公元前2188~前2160年)→姒仲康(公元前2159~前2147年)→ 姒相(公元前2146~前2119年)→[寒浞篡夏(公元前2118~前2080年)]→姒少康(公元前2079~前2058年)→姒抒(公元前 2057~前2041年)→姒槐(公元前2040~前2015年)→姒芒(公元前2014~前1997年)→姒泄(公元前1996~前1981年)→姒不 降(公元前1980~前1922年)→姒扃(公元前1921~前1901年)→姒廑(公元前1900~前1880年)→姒孔甲(公元前1879~前 1849年)→姒皋(公元前1848~前1838年)→姒发(公元前1837~前1819年)→姒履癸(夏桀,公元前1818~前1767年)。
楼主:申不害2018  时间:2019-09-12 22:53:30
第一章 《盘古开天》载完,谢谢各位

楼主:申不害2018

字数:4294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9-09 07:43:41

更新时间:2019-09-12 22:53:30

评论数: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