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越中三杰:徐渭、陈洪绶、张岱

越中三杰:徐渭、陈洪绶、张岱

楼主:messiyun  时间:2019-09-13 14:47:13
越中三杰:徐渭、陈洪绶、张岱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他是中国17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画家,被誉为“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在绘画种类、数量、成就上,是可以匹敌徐渭的存在。

中国花鸟画从唐代到南宋,采用工笔写生着色。南宋时,出现以墨代色的工笔花鸟画。明代时,唐寅等人用采用活泼洒脱的水墨写意技法。明代后期,写意花鸟画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徐渭,在明代的画坛上具有承前启后、自创一格的独特地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是明代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与别号白阳山人的陈复道齐名,并称“青藤白阳”。他擅长画山水、人物,尤长于大水墨写意花鸟画。徐渭师法林良、周之冕、陈浮,融合前人泼墨、破墨、积墨、简笔、写意手法,挥毫泼洒,随意点染,其画面水墨交融,淋漓酣畅,气势豪放,充满了激情,充分表达了他孤傲不群的个性和激昂郁愤的思想感情。徐渭所绘物像意态生动,简括精炼。作画立意新颖奇特,不落俗套。徐渭豪迈潇洒、泼辣豪放的画风,打破明代画坛陈陈相袭的陋习。徐渭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作花卉借助大写意的水墨技法,突出地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质,尤其是他画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娄题材的作品,更是将他的痛苦借着淋漓的笔墨在纸上宣泄无遗,一诗一画,才情纵逸,意境莫测。晚明以来,陈洪绶、朱耷、石涛、郑板桥及至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深受他的影响,郑板桥刻一方“青藤门下走狗”印章钤于自己的作品上,齐白石更以首“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诗表达对他无以复加的崇拜之情,流风遗韵,至今不衰。
徐渭《驴背吟诗图》



明代,绍兴境内画家众多,在表现手法上均有所创新,其中“青藤画风”影响深远。徐渭擅长花鸟画,兼能山水、人物,画笔放纵,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成法。其画不求形似而求生韵,笔简意浓,常“无法中有法”,“乱而不乱”,特别是大写意花卉,任情而发,率性而行,恣肆狂放,别树一帜,开创一代画风,被后世尊为“青藤画派”,对朱耷、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均产生巨大影响。有《墨葡萄》、《牡丹蕉石图》、《墨牡丹》等作品传世。唐肃善画山水,亦擅长梅石,著有《丹崖画谱》。陈录之墨梅、松竹、兰蕙,笔致儒雅。商喜之人物、花木,追摹宋人笔意;画虎得其勇猛之势,人多重之。刘世儒画梅取法王冕,曾周游名山幽谷,遍访梅花之奇,王思任谓其画梅八十年,可与僧仲仁相媲美,著有《雪湖梅谱》。沈襄以画梅、竹著称,尤善墨梅,枯润别具天趣,人言其“霜枝雪干,风骨峻嶒,自是清华之笔”,著有《小霞梅谱》。张学曾善山水,所作苍劲秀丽,萧疏简远。姚允在善山水,笔墨遒劲,为时人所重;人物亦精工秀丽,摆脱浙习,另辟门庭,有《娇红弱柳图》等。王思任之山水淡远空润,林木森秀,其钩皴山石,格高韵远,能以少许胜人多许。祁彪佳、祁豸佳、祁熊佳兄弟亦善画,其山水、花卉或笔力挺拔,气势淋漓,或随意点染,风韵自具。明末清初,陈洪绶寓居会稽,擅画人物、仕女、花鸟、山水,所作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细劲清圆,善于表现人物内在精神;花鸟草虫,钩勒精细,色彩清丽;山水画构图别辟蹊径,富有装饰意味。曾作《水浒》、《西厢记》等绣像插图,经名工木刻,均为版画之精品。其弟子曾益画设色花鸟,幽妍可爱;兼工兰竹、梅花,多以秃笔迅扫,自写胸臆。此外,童朝仪、陈鹤、诸清臣、朱南雍、茅宠、张葆生、赵仲容、祝天祥、薛仁、叶璠及女画家吴小坤、金筠、李因、范元坤、傅道坤、孟蕴等在当时亦均有画名。
青藤书屋
曾称榴花书屋,在城区前观巷大乘弄。为明代徐渭诞生地及读书处。徐渭故世后40余年,陈洪绶曾慕名到此居住。屋亦由此而成我国绘画史著名“青藤画派”发祥地。乾隆《绍兴府志》载:“青藤书屋,《旧志》:在府治东南一里许,前明徐渭故宅。”明董瑒《青藤书屋记》曰:“书屋在县治南,有巷名观巷,右即其址。正德辛巳徐山人生于是,青藤其所手植。”徐渭二十一岁,入赘潘克敬家后,即离开故宅。去世40年后,即崇祯六年(1633),青藤书屋归山阴进士金兰据有,不久,陈洪绶来此居住。陈离去后,归潘氏所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施胜吉从潘姓处购进此屋。乾隆五十八年(1793)陈无波又向施氏购得,直至绍兴解放。1955年前后,陈氏后裔将全部书屋及屋旁园地捐献国家,乃作文物加以保护。“文化大革命”中,书屋曾遭到严重破坏,青藤遭伐,屋宇被占。1979年冬至1980年经全面整修,基本恢复旧观。

陈洪绶(1599~1671),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今浙江诸暨)人,明代著名的人物画家。陈洪绶的作品既重视形体的夸张,又重视神情表达的含蓄,表现手法简洁质朴,强调用线的金石味。自幼时即有绘画天赋,开始师从蓝瑛,于思宗崇祯年间奉诏进京作画,有机会观摩皇室藏画,技艺大增。明亡,出家为僧。他绘的《水浒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描图,是明清间复制板画的精品。他的《屈子行吟图》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形容憔悴、行吟泽畔、爱国忧民的心理状态。陈洪绶晚年作画,夸张变形,有的人物画,躯干伟岸,衣纹挺劲,但面目怪异,全身比例失当,大约反映出他身处乱世痛苦变态的心理。明代的人物画发展至明末陈洪绶,一改软弱俗媚的画风,陈洪绶的作品风格有一定的历史转折性意义,使明代画坛平淡无奇的人物画顿起高峰。

张岱精于鉴赏,陈洪绶作为张岱的堂妹夫兼好友,二人关系非凡。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就是在张岱的督促下完成的。张岱评价徐渭、米芾风格:
跋徐青藤小品画
唐太宗日:“人言魏徵崛强,朕视之更觉妩媚耳。”崛强之与妩媚,天壤不同,太宗合而言之,余蓄疑颇久。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太宗之言,为不妄矣。故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再跋蓝田叔米山
画米家山者,止取其烟云灭没,故笔意纵横,几同泼墨。然不知其先定轮廓,后用点染,费几番解衣盘礴之力也。昔之善书者,谓“忙促不及作草书”,正须解会此意。
跋可上人大米画
天下坚实者空灵之祖,故木坚则焰透,铁实则声宏。可一师最喜宋画,每以板实见长,而闲作米家,又复空灵荒率。则是其以坚实为空灵也,与彼率意顽空者,又隔一纸。

陈洪绶自画像《醉愁图》



网络上一般将其说明为“陈洪绶绘张岱像”,这是一个误会。
先看一下画上面的题词:
画上款云: 复丧地数千里,其尚复言及此事耶!心幸局外薄田可耕,第虑红巾白梃 于吴越为盗粮也。此皆尚有数日酣饮,定过我兄。朱家兄弟各道旨嘱笔致怀。 宗老、燕老法兄各为弟道意。平老社兄,我教小弟洪绶。
这副画是陈洪绶的自画像。倒是确实和张岱有关系。
陈洪绶的一生有两幅自画像作品传世,其一为这幅《醉愁图》,大约作于1627年,绢本设色,为《父子合册》的第一页。
画中陈洪绶,卧于蕉叶上,一脸愁容, 烂醉如泥,左手依靠于书籍上,右手边一只大陶瓮盛酒,一只豆上放着佛手。
画上的题语是写给友人张岱的一份短札,其弟字宗子 (宗老)、族人张燕客(燕老),及朱家兄弟(指朱集庵三兄弟)都是陈洪绶的好友(亲戚)。
在各地起义军踊起,千里国土已经沦丧,陈洪绶与友人借酒消愁,担心国家安危。并将个人近几年的丧妻之痛与仕途的不顺,一并刻画了出来。


陈洪绶《花鸟草虫册》

明陈洪绶《花鸟草虫写生册》共十二开,绢本设色,分绘茶花蝴蝶、桃花蛱蝶、萱花蜗牛、牡丹蛱蝶、蔷薇蝴蝶、紫菊蝴蝶、竹禽、水仙竹叶、古槐双禽、红果草虫、奇石、梅石等景物,款署:“溪山洪绶写于榕醪山馆”册前有签条“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看篆楼珍藏,药房书签”。

《幽篁水仙》



《幽篁水仙》一开写水仙一株,后有疏篁一丛。一株水仙烂然绽放四花,花朵被刻意的夸大,犹为饱满,水仙叶片肥厚,设色明艳,花瓣用粉涂染。疏篁枝叶干燥而略见虫眼,最后用极锐利细劲之笔写出叶子的尖端,保留了绢的底色,轮廓外用淡花青晕染,突出了竹叶的劲挺英姿。二者一荣一枯,相映成趣。如此表现既突显主题又能呈现出他所追求的“拙雅见古”的气息。

《丛竹戴胜》



戴胜的冠羽变成了蓬松的细毛,小红嘴取代了修长尖细的喙,眼圈以黄、绿、红、黑、蓝五色环绕,在古今花鸟作品中绝不多见,创意大胆却并丝毫不觉得突兀,新奇而言之成理。戴胜鸟忠贞不渝的习性,也象征画主人的品质。

《桃花蝴蝶》



桃花与水仙一样用了夸大的手法表现花苞的饱满,花蕊长短不一,均匀分布,顶端用墨点点出;

《梅花》



梅干与红果树干同样虬曲,梅瓣饱满圆润,老莲深谙宋代华光和尚、杨无咎画瓣的圈法,此法难在一笔写出,毫无懈怠,老莲的圈瓣不仅圆劲,其线条更因向背厚薄而变换着粗细与力度。


陈洪绶人物画:

陈洪绶 阮修沽酒图

要说陈洪绶可爱纯真的一面,那就是喜欢搞怪,就算是画男子,也给男子头上或手上等部位添几朵花,就连水浒中的插画也不例外。【宋人有男子头上插花的风俗】
他的画就如他的人,一样的怪诞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明 陈洪绶 米颠拜石图

他所画的人物,体格高大,造型怪诞,令人捧腹。陈洪绶虽然好色,却仍旧风骨秀耸,更是每一次感情的迸发伴随着艺术的转变与升华。晚年则更炉火纯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诞、变形,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在“化”境中不断提炼。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引人瞩目的一代大师。直到近代,他的作品还受到鲁迅的极力推崇。

陈洪绶 执扇仕女



喜好女色,这是古代许多放浪文人的通病,据说陈洪绶是“生平好妇人,非妇女在从不饮;夕寝,非妇人不得寐”。好色,也成为他艺术的催生剂。
陈洪绶画名响亮之后,有一个怪脾气,只要歌妓向他求画,他总是爽快应允。当时人们曾传,“人欲得其画者,争向妓家求之”。
清军入关时,陈洪绶在浙东被掳,“急令画,不画。刃迫之,不画。以酒与妇人诱之,画。”酒和女人,在陈洪绶看来并不有伤他的自尊和人格。
陈洪绶是张岱的堂妹夫。他与张岱在杭州断桥边饮酒赏月,结果又惹来一段风流韵事。其中的细节在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录着:
岸上有女郎命童子致意云:“相公船肯载我女郎至一桥否?”余许之,女郎欣然下,轻纨淡弱,婉瘗可人。章侯被酒挑之曰:“女郎侠如张一妹,能同虬髯客饮否?”女郎欣然就饮。移舟至一桥,漏二下矣,竟倾家酿而去。问其住处,笑而不答。章侯欲蹑之,见其过岳王坟,不能追也。
酒后失态,跟踪女郎。这情景,活脱脱像现在的男生追女生,但放在古代,且已年过四十,陈洪绶的胆子也确实够大的了。

陈洪绶《屈子行吟图》



《屈子行吟图》是明代人物画家陈洪绶的代表作之一,而它亦是历代屈原画像中经典之作。其利落大方的线条以及上锐下丰的夸张造型的艺术表现使屈原深沉傲岸的神态和孤高清倔的气质跃然画面,达到了传其神韵的艺术效果。而陈洪绶于《屈子行吟图》中的屈原形象上亦寄寓了自身对世事的愤慨和人生前途的悲悯,既表达了其对屈原人格情怀的个人领悟,又抒发了其未及弱冠的年少孤愤。
画中屈原正吟歌于汩罗江畔。他髯髯垂须,神色刚毅,高冠广袖,身佩长剑,昂首遥视,又愁眉锁眼,面容憔悴,忧郁寂苦,踽踽独行。为了准确地表现屈原的傲骨和精神气质。这幅图通过古树野花、顽石曲径的简明勾勒,以及大块空白天地的随意铺设,形成荒寒凄凉、萧瑟幽寂的深山古道意境,有效地渲染了屈原流放独行的艰难处境。


鲁王先到张岱的不二斋和梅华书屋,坐在张岱的古物木犹龙上,躺在张岱书房的床榻上,和张岱畅谈了一段时间。然后出来坐到宴席上,并且在御座旁设置了两个席位,命令张岱和陈洪绶陪着他喝酒,颇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几人兴致盎然地谈笑就像交往已久似的。鲁王的酒量很大,已经喝了半斗酒了,还把一个大的犀觥盛的酒一饮而尽。可陈洪绶就不行了,他喝不动了,就在鲁王的面前呕吐。过了一会儿,摆放了一个案几,让陈洪绶画画,陈洪绶醉得连笔都拿不稳了,鲁王看到,也就不让他画了。戏曲表演结束后,又表演了十几出饶戏,鲁王起来又换地方,后来又喝了半斗酒,脸上已经有了醉意的晕红了,这才坐到辇车上,两个官员搀着他,已有点走不动了。张岱一直把鲁王送到里巷之外,鲁王命令手下官员传旨说:“爷今天大喜,爷今天高兴极了。”张岱觉得他们君臣能够不拘礼节地如此相处,鲁王对他,真是礼遇特殊了。

《客有言余为徐文长后身者作诗咈之》
张岱
其二十
尝怪友朋间,火攻何太急。
亡友陈章侯,或是沈嘉则。
这也是张岱假设自己是徐渭转世的调侃之语,若自己是徐渭转世,那么自己的朋友陈章侯(陈洪绶)或许就是沈嘉则转世。沈嘉则即沈明臣,徐渭好友,与徐渭同为胡宗宪幕僚。


读《水浒牌》
张岱的朋友画家陈洪绶曾经在民间流行的酒令牌子上刻画水浒英雄形象。共有四十张。在张岱的眼里,所有的这些版画都是标准的古代英雄容貌、服装、头盔、铠甲、器械。但这组版画却不能一般看待,它们是陈洪绶用来表现自己的学识和见解的。看版画,那些被唤作“宋江”、“吴用”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好像你一呼唤,他们就会应答,只因为英雄的忠义之气,勃郁茂盛,就流贯于笔墨之间。这组版画的诞生与张岱息息相关。他受姑苏的周孔嘉请求,然后催促陈洪绶,经过整整四个月才完成。张岱写了篇短文,叙述了作画的因由。
读《彭天锡串戏》
彭天锡是明末清初昆曲表演艺术家。他出身富家,醉心戏曲艺术,常为一出戏而破费家资数十金。与冯梦龙、张岱、祁彪佳、虞来初、陈洪绶、柳敬亭等为友,多次在杭州与张岱、曾鲸、陈洪绶等串演本腔戏。

读《陈章侯》
崇祯己卯(1639年)八月十三日,张岱就陪着他的季祖南华老人张汝懋在西湖的画舫中饮酒,还未等月亮出来,便打道先回。一起的,还有他的朋友画家陈洪绶。看着外面,已是月光澄澈,想到光射水面、水天清碧的情景。陈洪绶带着一种颇为惆怅的语气对张岱说:“这么好的月色,难道我们甘心钻被窝吗?”张岱听了,让仆人拿出家里酿的一斗多酒,叫了一艘小划船,再次来到断桥。陈洪绶就在船上独自饮酒,不知不觉已有醉意了。船只经过玉莲亭时,张岱的四叔呼船靠岸,拿出产自塘栖的蜜桔让张岱吃。这个时候的陈洪绶显得极为落拓不羁,就躲在船上对着月亮狂叫。就在这时,忽听到岸上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相公的船,能不能把我载到一桥呢?”张岱答应了。女子欣然登上船,月光下看去,显得轻丽淡弱,婉丽可人。这个时候的陈洪绶看到女子,猛可里来了精神。就带着酒意施展开他对女子搭讪的高超本领。他把自己比作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虬髯客,把那个女子比作是侠女红拂女。邀请那个女子喝酒。女子不客气,也不做作。就在船中与陈洪绶对饮开来。到了一桥时,已是二更了。两人已经把船上的酒饮了个净光。问那女子的住处,女子酒量可人,仍然清醒地不回答。陈洪绶兴致未减,想跟在她后面查寻她的去处。结果月色之下,只见那个女子轻烟般漫过岳王坟,再也看不到影子了。

陈章侯
崇祯己卯八月十三,侍南华老人饮湖舫,先月早归。章侯怅怅向余曰:“如此好月,拥被卧耶?”余敦苍头携家酿斗许,呼一小划船再到断桥,章侯独饮,不觉沾醉。过玉莲亭,丁叔潜呼舟北岸,出塘栖蜜桔相饷,畅啖之。章侯方卧船上嚎嚣。岸上有女郎,命童子致意云:“相公船肯载我女郎至一桥否?”余许之。女郎欣然下,轻绔淡弱,婉嫕可人。章侯被酒挑之曰:“女郎侠如张一妹,能同虬髯客饮否?”女郎欣然就饮。移舟至一桥,漏二下矣,竟倾家酿而去。问其住处,笑而不答。章侯欲蹑之,见其过岳王坟,不能追也。

不系园
甲戌十月,携楚生住不系园看红叶。至定香桥,客不期而至者八人:南京曾波臣,东阳赵纯卿,金坛彭天锡,诸暨陈章侯,杭州杨与民、陆九、罗三,女伶陈素芝。余留饮。章侯携缣素为纯卿画古佛,波臣为纯卿写照,杨与民弹三弦子,罗三唱曲,陆九吹箫。与民复出寸许紫檀界尺,据小梧,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使人绝倒。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章侯唱村落小歌,余取琴和之,牙牙如语。纯卿笑曰:“恨弟无一长,以侑兄辈酒。”余曰:“唐裴将军旻居丧,请吴道子画天宫壁度亡母。道子曰:‘将军为我舞剑一回,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脱缞衣,缠结,上马驰骤,挥剑入云,高十数丈,若电光下射,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惊栗。道子奋袂如风,画壁立就。章侯为纯卿画佛,而纯卿舞剑,正今日事也。”纯卿跳身起,取其竹节鞭,重三十斤,作胡旋舞数缠,大噱而罢。


绍兴县志:
张尔葆
张尔葆(1575~1645),是张岱二叔、陈洪绶的岳父。名联芳,号二酉,尔葆是其字,明山阴人。生而头向左仄,父母以大锤绾髻上,坠其右。读乡塾,令书僮侍读,持香伺左,头稍左仄,则敲其额,半年而正位。
自幼喜习古文,多阅古画,十六、七岁即善写生,弱冠有画名,为舅父朱石门所喜,与沈石田、李长蘅、董思白诸大家齐名,其婿陈洪绶师其技法。好古玩,精鉴赏,家藏尊罍卣彝,名画法锦不下千万。好女色,姬侍盈前,故其姪张岱谓其“亵越之太甚者”。
曾官孟津县令。因孟津有城无壕,辄掘壕以固城,民甚称许。任6年,迁扬州司马,分署淮安。督理船政,深得史可法赞誉,委以漕事,无不立成。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陷河南,淮南告急,尔葆练乡勇守清江浦以自卫。后病卒于任。《嘉庆山阴县志》等有载。


张岱
张岱(1597~1689),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居士,明清间绍兴山阴人。出身数代通显仕宦家庭。曾祖父张元忭隆庆五年(1571)状元,官翰林院侍读;祖父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任广西参议;父亲张耀芳,晚年出任山东兖州鲁王府右长史。凭借家世通显和富裕,张岱前半生过着游山玩水、落拓不羁之生活。
岱生而聪颖,6岁时,祖父带他去见文坛名人陈继儒,陈公骑一角鹿,客游钱塘,听说张岱善对,就指屏风上《李白骑鲸图》诵出上联:“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命岱属对,岱不假思索对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继儒大奇,称为“小友”,因负盛名。少习举业,因应试两次均名落孙山而放弃科举。曾漫游浙、苏、鲁、皖等省,交结朋友,“大江以南,凡黄冠、剑客、缁衣、伶工,毕聚其庐”。平生好美婢,好蛮童,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好诗词,好作史,兴趣广泛。
顺治二年(1645)清兵进入杭州。鲁王监国绍兴,岱以布衣上书,历诉马士英误国害民之罪,要求立斩马之头颅生祭弘光。次年六月清兵攻陷绍兴,张岱转避嵊县西北山中,从事《石匮书》修订工作。不久徙居山阴之项里,至顺治六年(1649)九月才搬回绍兴城内。因故居易主,遂卜居卧龙山脚下之快园,直至去世。
明清易代,家道中落,入清以后40余年中,张岱生活极其艰苦,自己虽已年老,仍参加舂米、担粪劳动,依然保持豁达性格,以坚韧不拔之毅力从事著述。历史著作有《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和《史阙》,成绩卓著。还有散文著作:《琅擐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有明于越三不朽名贤图赞》等。康熙二十七年卒,年九十三。《嘉庆山阴县志》有载。
陈洪绶
楼主:messiyun  时间:2019-09-13 14:47:13

《醉愁图》










《醉愁图》是陈洪绶的自画像。画中的他一脸愁容,眉头紧锁,嘴角下耷,斜倚于芭蕉叶上。左靠书籍,右侧酒瓮相随,前方的豆中盛放佛手。题跋书,此画作于明朝末年国土丧失之时,加之仕途不顺又痛失爱妻而借酒消愁。

《品茶图》

《品茶图》,绘两人相对而坐,似是一主一客。蕉叶铺地,主人坐于其上,旁置茶炉壶具,炉中炭火正炽。客人坐一怪石上,又以一方奇石为琴台,古琴已收入锦缎琴套中。此时,琴弦歇,茶正熟,两人手持茶盏,四目相视,正闻香品啜,耳边琴声犹在。此中乐趣,引人遐思。

《乔松仙寿图》

陈洪绶曾以卖画为生,也曾奉诏进宫廷作画,明朝灭亡后他出家当了和尚,不久又还了俗。从他的自画像看来,其实更像是一种心情记录。如他三十八岁的自画像《乔松仙寿图》,当时正值春天,他身着长袍,作拱手状,立于古松下,身后是他的侄子。这一时期,叔侄两人到处游玩,饱览山川秀色,心情非常愉快。

《夔龙补衮图》

《夔龙补衮图》是陈洪绶的代表作之一。画中仕女,造型奇特,头大身小,头部与身体比例极不协调,全无传统观念中的端庄秀雅,而是憨态可掬、无拘无束。这与他夸张的人物画法不无关系。陈洪绶所作人物画,有“高古奇骇”的特点,不重形似而取意。他所创立的人物图式振兴了当时颓废的人物画坛,为人物画发展注入了清新而强烈的气息,因而,其人物画不仅在我国人物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阮修沽酒图》

仙风道骨,衣袂飘飘,鬓上簪花,绘魏晋高士之风,自有其放浪形骸之雅意。
楼主:messiyun  时间:2019-09-13 14:47:13
明 陈洪绶 乔松仙寿图 轴



设色画。苍松红树。白石清泉。一道者方袍朱履。步松下。童子簪花。携壶榼而从。
自题:莲子与翰姪。燕游于旁作二点终日。春醉桃花艳。秋看夫容色。夏踬深松处。暮冬吟雪白。事事每相干。略翻书数则。神心倍觉安。清谭写松石。吾言微合道。三餐岂愧食。乙亥(西元一六三五年)之春。洪绶自识。钤印二。陈洪绶印。章侯。
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楼主:messiyun  时间:2019-09-13 14:47:13
陈洪绶自画像

1.《醉愁图》
是陈洪绶的自画像。画中的他一脸愁容,眉头紧锁,嘴角下耷,斜倚于芭蕉叶上。左靠书籍,右侧酒瓮相随,前方的豆中盛放佛手。题跋书,此画作于明朝末年国土丧失之时,加之仕途不顺又痛失爱妻而借酒消愁。
自题:复丧地数千里,其尚复言及此事耶!本心幸局外薄田可耕,第虑红巾白梃起于吴越为盗粮也。此皆尚有数日酣饮,定过我兄。朱家兄弟各道旨嘱笔致怀。 宗老、燕老、法兄各为弟道意。平老社兄我教,小弟洪绶。



粮:仍疑为粮。粮 草书异体字






2.《乔松仙寿图》
自题:莲子与翰姪。燕游于旁作二点终日。春醉桃花艳。秋看夫容色。夏踬深松处。暮冬吟雪白。事事每相干。略翻书数则。神心倍觉安。清谭写松石。吾言微合道。三餐岂愧食。乙亥(西元一六三五年)之春。洪绶自识。钤印二。陈洪绶印。章侯。
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设色画。苍松红树。白石清泉。一道者方袍朱履。步松下。童子簪花。携壶榼而从。

陈洪绶曾以卖画为生,也曾奉诏进宫廷作画,明朝灭亡后他出家当了和尚,不久又还了俗。从他的自画像看来,其实更像是一种心情记录。如他三十八岁的自画像《乔松仙寿图》,当时正值春天,他身着长袍,作拱手状,立于古松下,身后是他的侄子。这一时期,叔侄两人到处游玩,饱览山川秀色,心情非常愉快。


3.《品茶图》
“老莲洪绶画于青藤书屋”


《品茶图》,绘两人相对而坐,似是一主一客。蕉叶铺地,主人坐于其上,旁置茶炉壶具,炉中炭火正炽。客人坐一怪石上,又以一方奇石为琴台,古琴已收入锦缎琴套中。此时,琴弦歇,茶正熟,两人手持茶盏,四目相视,正闻香品啜,耳边琴声犹在。此中乐趣,引人遐思。
此画题款:“老莲洪绶画于青藤书屋”,这是他晚年常用的款识。关于青藤书屋,熟悉书画史的人自然不会陌生,这是另一位才子画家徐渭的旧居。陈老莲之父与徐渭相友好,老莲晚年即寄居在这位“病奇于人”的前辈画家故宅里。其时陈洪绶因为看透了朝局的腐败无望,士人皆“谋身而不及国”,所以拂袖而归,在青藤书屋中吟诗作画,不久,明王朝也就随之覆灭了。在为其绘画的光辉所掩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陈洪绶晚年真实的心境:
《青藤书屋示诸子》
竹匝我书屋,藤蟠我佛屋。
无酒索人饮,无书借人读。
乱世无德人,无可邀天福。
天或诱小喜,大灾而从速。
老人微惧焉,前途得无促。
佛法路茫茫,儒行身陆陆。
酣身五十年,今日始知哭。
对于现实的无奈和自身去就得迷茫一览无余,佛也儒也,已不能应对现实世界残酷多变,分裂颓废的精神和强烈清醒的意志成为晚明士人内心共通的特质。也正和此画所表现的意境息息相通,甲申国变之后,陈洪绶作画多署“老迟”,则此画之具体创作年代,或在归乡之后、国变之前。
楼主:messiyun  时间:2019-09-13 14:47:13
为什么说徐渭的崛起,改变了明代书法发展的方向?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开始北伐,并攻占北京,逐步把元朝统治者驱逐出中原,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是很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依然有着元代风气的影响,其中书法方面的影响依然很大。
元代书法总体上是以赵孟为核心的“复古主义”书风,追求晋唐风韵,书法风格温和典雅,秀润古典,精致细腻,学习书法者也以王公贵族或达官贵人为主,追求笔墨精到,是一种文人的雅玩,一种唯美主义和精致主义的延续,这种书法风格一直延续到明朝初年。
赵孟本身即是宋代贵族之后,在元代又位极人臣,成为元代书坛的领袖人物,其书法端庄艳丽,静雅纯熟,在当时就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其书法影响下,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书法家皈依其门下,形成了以赵氏为宗的庞大的书法流派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初年赵体书法笼罩全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柔美的书法风格经历过一段时间以后,无疑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一种书法风格发展到了极致,就是它开始衰落的时候,赵孟的书法风格也一样,一部分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文人,开始厌倦这种千人一面的书法风格,并逐步探索自己的书法道路。
实际上,赵孟所构建起来的“复古主义”书法,早在元代就已经有了反叛者,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粗头乱服”的杨维桢,其为人便不拘礼法,虽为进士,却拒不做官,隐居山水间,性格桀骜不驯、清高倔强,自号“铁笛道人”。杨维桢的这种桀骜不驯,通过他的书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杨维桢书法信手拈来,不追求既定的法则,因形造势,顺其自然,直抒性灵,毫无矫揉造作之气,将书法和其性格完全融合起来,打破传统既定的法则,突出自我的“个性”,将书法创作的主题,由书法本身的技法和规则,转向了作者本人,更加突出“人”的重要性。
这完全是对赵孟“复古主义”书法,那种精致地技法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叛,一个精熟流美,一个率意任性,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假如说赵孟的书法是一块精雕细琢的良玉,那么杨维桢的书法则更像经历过自然和时间洗礼的古董,一个鲜明、一个厚重,一个柔美一个壮美。
相对于赵孟的精致,杨维桢的书法无疑是浪漫的,给元代的复古主义书法带来了一丝新意,让我们看到了表现主义的端倪,对于明代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书法起到了启迪和先导作用。一个新的书法时代即将到来。
到了明代的中晚期,赵孟的“复古主义”书风逐渐式微,一方面由于明代的思想统治更加严酷,知识分子所能够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小,因言获罪者屡见不鲜,文人士大夫无法表达心中志气,只能够把注意力转向书法、绘画艺术,在艺术里尽情表达,以获得发泄的出口。
另一方面,尤其是在中国南部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明代程朱理学的禁锢,人们开始自觉的希望摆脱这种枷锁,艺术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而知识分子无疑是这种思潮的先行者,此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绘画艺术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徐渭。
徐渭在明代中叶的崛起,可以说改变了明代书法发展的方向,是明朝“表现主义”书法的代表,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书法时代,其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在,他在诗词、书法、绘画上都卓有成就,徐渭明确反对理性的浪漫主义书风,称赵孟书法“其似算子,率俗书不可信也”。
和杨维桢一样,在性格上徐渭也是一位狂放不羁者,他自幼聪慧,却8次参加乡试不中,胸中郁闷难以言表,如果说“杨疯子”是假疯,“癫张醉素”是佯装,那徐渭可以说是真疯了,他曾经9次自杀,杀妻入狱,可见已经佯狂至极。
但是高明的艺术家往往都有着悲惨的人生,西方的绘画大师梵高也是一样,正是由于这种人生经历,无处发泄,都倾注于书法绘画艺术,才让徐渭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上的反叛者,一位书法艺术家,他打破了明朝既定的“赵孟复古主义”书法风格,开辟了一种新的表现主义书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徐渭之所以能够成为明代表现主义书法的先行者,不仅仅是因为其个人的境遇,和他的个人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他的书法自由表现和表达的基础,还是其深厚的书法基本功,50岁之前的徐渭,对于王羲之、王献之以及宋代书法的学习,为其后来的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书法虽然看似随心所欲,不遵循一定的结构和章法准则,却无不来自于对于传统的学习,徐渭自己对于他的书法也是非常自信的,认为自己的“书法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但无论如何,元代赵孟影响下的明代书法已经逐渐开始走了出来,到了明代中叶,尤其是到了徐渭这里,彻底被其浪漫主义书风所打破,走向了表现主义,无论徐渭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他都以自身的境遇和在艺术上的努力,给明代书坛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后,表现主义书法逐渐成熟,出现了一大批表现主义书法大师,如王铎、张瑞图、傅山、倪元璐等等。笔墨淋漓、大字连绵也成为书法家书法家追求的新的趣味。














楼主:messiyun

字数:1130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9-10 18:13:47

更新时间:2019-09-13 14:47:13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