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说说唐诗的那些故事

说说唐诗的那些故事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不第后赋菊
唐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非常喜欢唐诗,唐诗有奇丽的句子,和诗人一腔的豪气,自信的风度。年少时读唐诗时就曾经疑惑,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才写出这样美的文字,为什么唐诗之后再无唐诗。可能是当时年少不懂事,就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其实从宋代开始就开始倒退了。从老赵家杯酒释兵权,砍断中华民族的一支臂膀,加强皇权开始,汉唐将成为历史,屈辱将成为主流。从名垂千古的名臣,风流人物,到大清帝国举国成家奴。直到今天站起来的中国人还不停的问:为什么我们抗战时汉奸多?其实答案显而易见,大清既然需的是奴才而已,既然是奴才,可以是你大清的,也可以是日本人的。奴才么,总不是找个主子而已!
不淡屈辱,还是想想荣光,毕竟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看看我们的大唐有怎样的荣光。看一个朝代是否伟大,还是看留传下来的文化。唐诗是这个世界的传奇,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和国家象大唐一样留下这么灿烂的文化。唐诗,是空前而绝后。
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千年之后还有那么多让人一读就内心激动而叹服的句子,充满了人生哲理而又绝美如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们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怎么会如此的风流潇洒!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他们志存高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们从容自信:天生我材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们内心高贵无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理想,他们渴望青历留名。在战场上他们有百倍的勇气和决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们的离别是豁达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就是唐人,这就是自信,潇洒,从容,而又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直到千年后的今天,每当读起他们的诗句,仍然让人心情激荡,恨不得早生千年与他们为伍。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
而这些的终结,源于黄巢。一个不第的秀才。靠一首不第菊花诗为人所知。一个连《唐才子传》都没上的人终结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他爸爸是一个盐商,放在现在也是一个土豪。但黄巢同学却少有大志,也想成为姚崇宋璟一样的一代名相,可以千古留名。并且黄巢同学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传他五岁能诗。所以对考取功名也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结果却事于愿为。屡次落地。黄巢的水平我们现在无从所知。盐商家庭应该也不算差。按唐未的那个官史腐败的大环境,竟然没考上,也算是个稀罕事。
黄巢从黄小先生开始考,一直考到黄老先生也没考上。可能是一次又一次被黑暗了,所以老黄同学终于对这个社会失望了。变得怒气冲天。一般人受了天大的委屈也就嚎两嗓子,就结束了,自己安慰自己,天下也就这样。但老黄可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想起自己满腔的志向无法实现,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抱国无门啊。显然盐商加盐帮老大终于死了心了。写下这样一首诗来表示自己的不平凡!
菊花,在黄巢之前也只是文人对风骨的自比。傲霜嘛。表示自己不屈服于命运,能抗打击,并能开出金色的花朵。但到了黄巢这里,画风就变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种冲天的杀气磅礴而出。
黄巢能剑出鞘,惊鬼神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大唐的末路。大唐后期国家极度腐败。官员横惩暴敛。有才华的人晋升无门。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公元875年55岁的黄巢终于走到了创业路上,他造反了!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被他画上了句号。即使大唐落幕,在历史上也落的极其文雅: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大唐的结束,让后世的人惋惜不已。但大唐的开始,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中国在朝代上能称得上大的,应该只有三个,并且仅有三个:大秦,大汉,大唐。其余的皆有不足。
天可汉李世民雄才大略,气度恢宏,心怀天下,礼贤下士!有识人之能,有用人之明。这才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大唐。李世民把他的自信,潇洒,优雅注入了大唐的血脉,礼遇魏征,三请马周,广开言路。
大唐的繁荣强盛在这里就不细说了,毕竟我们是来谈唐诗的。李世民写过很多首诗,留存的也有八十多首。但这首比较有代表性。
萧瑀也是一代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六次为相,六次被罢免。但李世民为什么就把这首诗赠给他呢?
其实李世民也是无奈啊。萧瑀人非常有才,并且出身高贵,他爸是皇帝,南朝粱明帝萧岿,更牛的是九岁被封新安郡王,姐姐是隋炀帝杨广的妃,老婆是孤独皇后娘家兄弟的女儿,儿子取的是李世民的公主。
所以萧瑀肯定眼皮子不是一般的高,那是高到泰山顶上去了,并且跟李渊那是一起玩大的,老婆同是孤独一门。所以出身能入萧瑀的没几个,至于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人根本入不了他的发眼,在萧瑀眼里那简直是八代贫农。所以经常在朝堂上一激动恨不能上去揍人家。那长孙无忌也不是吃素的,一搞就打起来了。萧瑀几次被太宗勒令闭门思过就是这个原因,一闭门,宰相没了!
萧瑀还有个著名的缺点,就是直,勾通能力差。没办法,谁让人家出身皇族,从不用低三下四。杨广时代萧瑀屡次劝谏,弄得杨广大为恼火,所以就记在心中。等到匈奴围雁门关,杨广被堵在里面,萧瑀进谏赦免高丽,匈奴退兵。杨广突然反悔,认为萧瑀进谏有误,让他当场滚蛋到边关做太守。所以有才华的人在危险的时候出主意也要看清楚领导,否则事做成了反而没功劳!
在李渊手下干时,萧瑀还是一个直字。李渊还算大度,被萧瑀扣的圣旨也就算了,按萧瑀的意思办。甚至在立太子的事上,萧瑀认为立李世民李渊还深以为然。可见不是一般的信任。
李世民这首诗赠萧瑀未尝没有安抚之意。告诉萧瑀您是在疾风中不倒的劲草啊,当年你始终站在我这一边,不管长幼,只知为国取贤。乱世之中才能显出您的忠诚之心。板荡是指当年的周厉王之乱。意思就是您萧瑀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不畏艰险的大忠臣。那些勇夫哪里知道什么是大义。只有您这样的智者才会有仁义之心。
实际上是李世民也拿他没办法了。这样捧萧瑀,让他不要和长孙无忌他们打架斗殴。这就是李世民,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劝说自己的大臣,给萧瑀面子。比某些朝代的帝王强多了,张口就是充军,闭口就是抄家。萧瑀做为历史上刚正不阿的名臣,碰到李世民真是他的幸运。
大唐更因为李世民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开挂时代。初唐四杰:王㪍,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开始如流星突起,划破三国两晋以来乌黑的夜空。中国的诗词进入到一个无比光辉灿烂的时刻!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㪍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是谁,现在已经无从可考。我们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这首诗是王㪍送给他的。这首诗的成就有多高,只能说非常高,五言律诗中少有的压卷之作。
蜀州是哪,今成都边上的崇州。在哪相送。长安。这时的大唐,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始在唐高宗的治理下。不用说,国力肯定是天下第一。所以此时的唐人,那真的是自信满满。虽然从长安到蜀州交通不便利,虽然知己要离开,虽然沿途有个把强盗之流。但大唐因为有了王㪍,便一扫以前的哭哭啼啼,凄惨伤心的状态,大唐的送别,开始有了豁达自信的心态。
王㪍和杜少府站在大唐的城楼之上,看三秦大地的风光,那也是感慨万千。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此时的王㪍因为那篇著名的《檄英王鸡》文而名满京师。不过这不是一个好名。传说唐高宗李治先生看到这篇檄文后,拍着大腿连声叫:歪才,歪才!让王㪍直接从沛王府滚蛋。
王㪍毕竟是王㪍,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中国历史上的绝顶天才之一。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反而潇潇洒洒的去给好朋友送别。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送别好友,王㪍的心情还算不错,站在高高的长安的城楼之,看三秦天地的壮丽山河,当时可能没有空气污染。在阳光中的薄雾轻沙中能看到岷江的五个渡口(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也就是蜀地。王㪍有千里眼啊。
杜少府同学可能有点不太高兴,因为蜀道难啊,交通不便利,以后进一次京不知等到猴年马月了。王㪍就劝他:兄弟你看,我们伟大的祖国多少强大,我们的领导人多么英明,再看山河大地是如此的壮丽。我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要辅佐君王,开疆拓土,要勤政爱民,青史留名!既然选择做官,就要做一个好官,既然是想做好官,在哪不能做。
杜少府听了王㪍的肺腹之言。也觉得只要是为国为民,对的起自己是个读书人。远点怕什么。可还是有点情绪不高。
王㪍就继续劝:兄弟呀,你我同是孔孟的学生。又心怀天下,心意相通。即使在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所见所想。没有必要在要在各奔东西的路口,做小女儿哭泣状吧,好歹都是七尺男儿,不要辜负大好春色!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这首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每次一读此文仿佛自己多了一股潇洒之气,觉得自己有种飘然而升的感觉。
《诗境浅说》: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
初唐四杰正是靠这一首诗,打开大唐的气象。而王㪍也开始他如流星般的开始!
王㪍,《唐才子传》介绍,六岁能文。十六岁及第。想想后来写菊花诗的黄巢考了大半生,真是人比人 气死人啊。所以天才的路,不是一般人能走的。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初唐四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早慧。也就是都是神童。王㪍是其中的佼佼者。王㪍六岁能写文章,我们六岁拼音还认不全。
九岁,王勃写出《指瑕》一书,专门指出颜师古注《汉书》的谬误,颜师古唐初的经学家呀。九岁的王㪍干出了这样的大事。
十岁通六经、十一岁跟随名医曹元学医、十五岁上书宰相,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这才是真正开挂的人生。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展拳脚做了斗鸡界的先锋,为沛王做了《檄英王鸡》什么是檄文:百度的解释是:檄文 [xí wén]
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再加上年少得志后不知收敛,所以很快就被人告到高宗李治那里。说王㪍带着皇子们不务正业,玩斗鸡。荒废学业。所以王㪍就悲剧了,被赶出沛王府。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王㪍被赶出沛王府之后,就突然觉得兴趣索然。想想也是,才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搁现在还在读高中昵。所以年轻人脾气一上来,干脆屁股一拍,索性不做官了。老子出去散散心!
去哪呢,杜少府在蜀州呢,去蜀地吧。好歹有一个诸葛亮墓在那儿呢!
孔明在历代读书人的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倒不是佩服孔明的学识。而是刘备的三顾茅庐。这是历代读书人心中的梦想。
哪个读书人不是自负有经天纬地之才,哪个读书人不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哪个读书人不想辅佐名主开疆拓土,青史留名!既然有这么高的才华,当然希望君主能给予应有的尊重,给足面子,才半推半就的出山,然后一遇君王便化龙!总不能如二八倾城倾国的少女,不顾脸面的倒追男生吧。
所以每一个读书人都想碰到一个自己的刘备,象诸葛亮一样。诸葛亮最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是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报答!
王㪍未必看得起孔明的才华,但决对羡慕孔明的君臣风云聚会。王子安那是天才,并且还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据《唐才子传》记载:王㪍精通儒道佛三家,王㪍活的年纪虽小,但书读的太多。据说过目不忘,还专门研究了易经,写了十卷书。所以说王㪍有经天纬地之才,一点都不过!
王子安游蜀地三年,也去了孔明的墓前,历史上说写了大量的诗文。估计不是传世的名篇。该见的见了,该想的想了,该写的写了,应该是该玩的也玩了。三年时间,见到了蜀地的奇山俊水,风土人情。也结识了一批朋友。王子安想明白了,也可能气消了,认命了。想等到象孔明那样的三顾茅庐是不可能的。中国最能礼遇人才的天可汉李世民已经去世了。李治,那是不可能来请他。象刘邦那样的创业者,也是打不赢了才拜韩信为帅,用完了赶紧杀。为什么呢,因为韩信才能高,刘邦不放心呢。更何况王㪍的才华,李治再投胎三次也赶不上。
李世民手上有那么多牛人,是因为李世民牛啊。所以王㪍想明白了就要认命。为什么,人家掌握资源,人家是垄断公司,你不进去,想名垂青史,门都没有。所以李治不怕你跑。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爱来不来。想学孔明,当时是三家啊,要搞清楚。所以小王同学未进公司,已经心里发苦,已经可以看到自己的职业天花板了。李治的水平。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问好雨情,周末愉快!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小王同学兴致不高的回到长安,裴行俭、李敬玄同典选事,闻王勃文名,又数次召用,但王勃耻以文才受召,作文述志,结果触怒了裴行俭,被斥为“才名有之,爵禄盖寡”。第二年,王勃听友人陆季友说虢州多药草,最后䃼了个虢州参军,专门去虢州找草药,研究医学。至于为什么找药草,小王同学自从跟随曹神医研究长生之后,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开始炼些丹药。
丹药有没有炼成,这个无从可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小王同学犯了大事了,他杀了人。入了犾。
刚刚二十岁出头的文弱书生王㪍杀了逃跑的官奴曹达。我有点无法想象。王㪍不是李白类型的呀,虽然传说他们两个都是被上仙接走的。李白是豪侠啊“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王㪍不是,并且王㪍也是因为动了侠义之心,藏了逃跑的官奴曹达,后怕被发现,杀人灭口!也就是说先做侠客,后做穷凶极恶之人。
这不符合逻辑。杀人不是杀鸡。王㪍杀个鸡都未必下得了手。何况杀人。无论如何,王㪍是被定罪杀人了,并且还关了起来。其父受牵连被贬交趾令。
这下王㪍同学是真害怕了。人,不到死亡的关头是不会考虑人生的。因为感觉还有大巴的时间可以浪费。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具体王家做了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但这次李冶出手了。被判死刑的小王同学遇到大赦。直接被放出来了。小王同学这次没有愤愤不平的寄情山水,而是格外珍惜这劫后余生。“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宏富的时期。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王㪍这次杀人案,新旧《唐书》均有记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
小王同学虽然九死一生的活下来了,但也连累了其父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却以儒家的礼法为标尺。
所以王㪍一出狱,谢绝了朝庭的起复重用,开始南下去看望他的父亲。这段时间对王㪍来说,是劫后余生,对父亲的愧疚。所以一路上他是不停的反思自己,也低调了很多。
但对中国文学来说,特别是对唐朝人来说,是一个灿烂的开始,因为千古绝唱《腾王阁序》并诗马上就会横空出世,并且光照千秋。中国历史上也是仅有的一篇华丽到极致而又感人肺腑大气磅礴的诗及序文。包括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此时南下的王㪍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狂傲不可一世。也许是年轻,也并没有意志消沉。有一句话:如果你不开心,就出去散散心,如果你感到迷茫,就多看看书。此时的小王同学就是这样的。
王㪍从洛阳沿运河一路南下。从北到南,看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并同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他想给人生找到答案,或者有一个方向。以前的王㪍是直接奔着大唐的宰相去的。无论是马周,还是褚遂良,王㪍自认都有的一拼,更何况唐太宗李世民不惜一切代价得到人才的决心和美名早已名扬天下。远远超过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广告效应。应该说王㪍的自信,也是与之有很大关系的。是一个开放社会应有的风范和优越感。王㪍相信,只要有才,有名,肯定会成为一代传奇。如魏征。
李世民维护魏征,的确是千古佳话。但问题是,魏征多,但李世民不多呀。特别是唐代,象王㪍,李白都是奔着魏征去的。有人会说李白,你怎么不去考科举。以李白的材和名,他想的是皇帝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去考,多丢面子。绝世美女倒追男生。我呸。但可惜的是,一统天下的后世君主。早己没有富一代的谦躬之心,聚人才的渴望。富二代,哪个不是飞扬跋扈,优越感十足。漫说没有识人之名。就是有,也认为我是天皇贵稩,我怎么会求你,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不好找么。一存这样的心态,迟早要败完家业。人才,就是重要。
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占绝对的垄断地位,是人才的唯一出路。所以王朝延续了,中华民族倒退了。人才,也只能在乱世的时候悬花一现,所谓的盛世,是人才的坟墓。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再到南北朝。中国人的智慧象烟花一样灿烂。也象烟花一样短暂!
无论王㪍想的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现实。所以他只有认命,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更何况飞将军李广还是自杀,死在一代名君的汉武大帝时期。所以就算是自己如庄子讲的游在车辙小坑里的小鱼,也只能平静的等着太阳把水晒干,然后干死的那一刻。有时候,你是无能为力的。就象他自己。满腹经纶,旷世的才华,几乎差点死在监狱里。
我觉的以王㪍的聪明和自负,他当然明白自己在中国文化中的份量。可以说,王㪍未必怕死,但他绝对后怕,做为一个立志改变两晋以来文风的人,什么都没做就死了。他肯定不甘心。仅仅一首《杜少府之任蜀州》远远不够,王㪍想的更多。他要为后世树一个标杆,他要开创一个灿烂的大唐,《洛神赋》算什么。司马相如的空洞无物。此时的王㪍已经彻底想通了,也想明白了。也许在某个江风渔火对愁眠的夜晚,他对着一江春水,淡淡的笑了,笑的如此从容自信,笑的如此开心。王㪍就是王㪍,我没有官,还有才。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报负,我还不能施展自己的一腔才华,天地算什么,君王又如何,还不是挡不住岁月无情,秦皇汉武的功业何在,万里长城何在,还不如诸子的一篇文章。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历史记住了这一年,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年秋天,王㪍来到南昌。
这一路,不知道王㪍是怎么走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㪍同学的眼界开阔了。见过黄河的奔腾,走过长江的壮丽,看过洞庭的烟波浩淼。这与三秦大地,洛阳城边是截然不同的风光。
黄土高原的冬日荒凉,华北平原的枝条乱舞,一片荒凉。江南的风和日丽,草木丛郁。小王同学肯定有不同的感概。也只有让小王见到,才会出千古名篇,如果让我见了也只是会说:啊,到处是绿色!
来到南昌,恰逢九九重阳。都督阎伯舆恰好也把腾王阁重修好。好像是等着他来。但其实不是,是想让他女婿孟学士一展才华。
中国古人喜欢修腾王阁,黄鹤楼这样的观景台。还不是因为当年没有高楼大厦,最高不超过两层。而观景台都修在风景秀丽之处,站山看水,登高望远。这也是有钱任性。当年交通又不发达,不能随便收门票。不是有钱,成本都收不回来。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楼修好了,可以登高远眺。又恰逢秋高气爽,九九重阳节。阎都督那是分外高兴,再加上又有一个才高八斗的女婿,那真是今儿真高兴呀!所以阎都督决定大宴宾客。
历史对这一段记载的非常清楚,但对王㪍的入场却有不同说法。有说王㪍是不请自来就是想混顿饭。有的说是老阎跟小王的爸爸老王有旧,所以请小王来的。如果是这样,那老阎是属于没事找抽型的。你找名满天下的王㪍来,那不是摆名了拆女婿的台么!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场合。王㪍不可能不来。九九重阳节,可以登高望远。又有一群文人骚客。这决对是王大才子的后花园呢。出身高贵的王㪍那绝对是Party Boy,虽然最近感伤了,低调了。但这是骨子里的基因。所以弄张门票还不是手到擒来。老阎肯定不知道王㪍到南昌,否则绝对会防火防盗防王㪍,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
更何况老阎还秉着作弊做到底的精神,给所有人都打了招呼。所谓智者千虑还必有一失。更何况老阎这种上了年龄,智令皆昏的老榆木疙瘩。这么好的景,这么好的季节,这么好的朝代,老天爷都蓄势待发了,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了,你老阎敢玩这出,你是谁,不就是一个老官僚么,从夏商周到秦汉,南昌多少你这样的老官僚。王㪍只有一个,腾王阁序也只有一篇。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不管怎样,名满天下的王㪍就这样静悄悄的来了。酒也喝了,景也观了。但是没有以往众星捧月的排场,也没狂傲一世的嚣张。我没去过腾王阁,所以不能想象有什么样的景色。腾王阁站在贑江边上。在金秋季节,肯定是风景如画。我曾经在雨天登上黄鹤楼。感受到了黄鹤楼只是一个渡口,每一寸土地的离别之意,所以才有崔颢,李白们的依依不舍。
无论阎都督怎么想,王㪍只是一个过客。他还要向南,去交趾去看他的父亲。所以对王㪍来说,也只是一个驿站,一个可以离别的地方。只是没有离别的人,所以小王同学没有那么多的伤感。其实喜欢一个城市,只是喜欢那个城市的人而已。所有,离别才如此伤感。
王㪍没有离别的感概,有的只是人生的感悟。以前自信满满的时候,也许他从未在角落里如此细致的观察过别人。他看到满面春风到处寒暄的老阎同志,是不是以前也是这种姿态!看来呀,什么时候都有人得意,只不过是不同的人而已。总会有摔倒的那一天。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风舞啊,本来是是写着好玩,这有听众就有压力了!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名篇肯定会有故事,说不定会有神灵加持。而名篇如果先抑后扬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突出主角的伟大。很不幸,老阎头这次就是被嘲笑的对象。但老阎头即使在最后还是有涵养的。人家还是封建时代的都督,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
最近湖南株洲的一个派出所副所长出了名。因女儿被老师罚站,竞然直接冲到校园抓走女教师,关了七个小时。
我看到,当扬无语了,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其一:想抓谁就抓谁,国法何在,生活在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战战惊惊,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得罪他被抓。
其二:人家女老师罚站是为了教育你孩子,怎么不知好歹,狗屁不通。
其三:这种混蛋怎么混进了人民警察队伍,这是比土匪还牛的人啊,谁提拔的,怎么会做这么大的恶。
相比之下,阎都督看到王勃同学这么不识让,最多也就是气的找个尿遁离场。没有叫士兵把这个不开眼的王八蛋抓起来。
王勃真提笔,是真提笔。从第一次被逐的愤愤不平,到这次杀人事件。从良心上讲,大唐还是非常爱才的。无论真假,事已经成了。从李世民释放死刑犯回家过年开始。就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光辉的榜样:人不可轻杀,那是一条人命,脑袋掉了,再也长不回来了。是真正的为人着想。
更何况王勃,李白这样的人。杀了,就再也没有了。那是上天对大唐的眷顾!
所以王勃是感激的,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愤愤不平,心中仍然充满美好,希望。所以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真正的以德服人,不是靠特务,军队统治人民。
心怀感恩的任何人都有话说,更何况是绝世天才的王勃,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的文人骚客。又是我名动天下的时候了。叫老爹你好好看看,你儿子绝对是不会给你丢人的。
从周围人和阎老头的举动就可以知道,他们不认识王勃这个人。只听说王勃之名。以为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而己。
老阎头也是可爱,躲起来生气。你不是相信你女婿才高八斗么。还怕一个不知名的小子。真实的状态是,可能没有八斗才,顶多也就是一斗半斗。否则老阎头不会不放心到这种地步。多好的平台,多好的时机,就这样浪费了。估计管家看他的样子都会肚子里好笑。
老阎头还是有点不放心,对肚子里偷笑的管家说:去,看看那王八蛋写了什么。
楼主:塞北豪客  时间:2018-12-22 15:40:37
王勃的诗句,那真是庄子的名句: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羊角风。读《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飘起来。而《腾王阁序》那是飞起来,那是对仗工整,排比宏大。朗朗上口,开篇即气势不凡,视野开阔,从地到天,从山到湖。

楼主:塞北豪客

字数:10206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0-18 19:23:02

更新时间:2018-12-22 15:40:37

评论数:3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