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中庸》讲义(八):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讲义(八):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楼主:严思  时间:2019-09-18 13:57:44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导语:“善”是绝对的,是逻辑上在先的,只能以“善”为中心来定义“恶”,缺失了“善”,便是“恶”。体会出善与恶之间关系的不对称性,就会明白,以君子为参照来观察小人,可以追本溯源,找出病根。君子能读懂小人,小人却读不懂君子,“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君子如何做心性功夫,如果从小人的视角切入,是难以理解的。


————————————

朱子曰:“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


冷与热、大与小、多与少,两种属性互为相反,可以说“冷”的反面是“热”,也可以说“热”的反面是“冷”,是对称的。但善与恶,君子与小人,其中蕴含的“相反”,呈现出不对称性。例如,儒家说阴阳,就不同于道家、阴阳家说的阴阳,阳为“一”,为君子;阴为“多”,为小人。以茶壶(一个)与茶杯(多个)来解说阴阳,虽然意象粗糙了一些,但毕竟把阴阳之间的主从关系给表达出来了。


程子曰:“故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言吉凶,皆先吉而后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后非”。


所谓先善而后恶,“先后”,实则是说“本末”,应结合《大学》首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句去解读。或者说,“先后”主要不是体现为时间意义上的前后次第,而是逻辑意义上的本末关系。


孟子落在“性”上说人之性善,“善”是绝对的,逻辑上在先的。凡是说“恶”,必然是落在“迹”上,“恶”不是本性,不具有独立性,而是体现为“善”之缺失。善与恶之间,必须体会出内外本末这层意思。孟子曰:“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又曰:“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阳明先生答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传习录》34条)。不能复其本体,缺失了“善”,即表现为“恶”。要问什么是“恶”,“恶”即是“不善”。


向着“善”回归,百虑一致、殊途同归,能全得至善之本体,到了“至善”处,就是“一”,不分内外人我,就能体会到万物一体之仁。背离了“善”,行恶有多种多样,“恶”有大有小,就呈现出“多”。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善与恶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不对称性,从中体会出内外本末这层意思,那么,只能以“善”为中心来定义“恶”,缺失了“善”,便是“恶”。而不能以“恶”为中心来定义“善”,如果认为“不恶”即是“善”,则未能尽“善”之本义。这意思如果落在心性功夫上说,这个“善”只能从自家心性上生发出来,“择乎中庸,得一善”,而不能从外面袭取而来。


把善、恶之间关系不对称性这个问题搞明白,读《大学》诚意章就不会落在“身”上来解这个“独”,从而避免把“慎独”解浅。


以君子为参照来观察小人,可以追本溯源,找出病根,把小人德性缺失的那一面给充分展现出来;如果以小人为参照来审视君子,君子德性之圆满,是无法得以展现的。《中庸》末章说:“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心上功夫微妙至极,难以言表,君子如何做心性功夫,如果从小人的视角切入,是难以理解的。


《大学》诚意章对举君子之“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与小人之“自欺”(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这个“自慊”为大本,是逻辑上在先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小人被欲望做了主宰,在利益的驱使下做了坏事,内心不能及时察觉,或偶然察觉了也不能克治,显然,《大学》诚意章是以“自慊”为参照来认识“自欺”,把小人身上的病痛看得明白。


“健康”体现为圆满无缺,先有“健康”,然后才能诊断出各种疾病,而不能从“疾病”反推出“健康”。但是,后世学者读《大学》诚意章,恰恰从小人的病痛切入,来理解君子如何做心性功夫,把“主”与“从”这个逻辑关系给颠倒了,既没有看清小人的真正病痛是“自欺”,也没有体会出“君子必慎其独也”的真正涵义。


他们的思路是这样的:根据“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认定小人表里不一、文过饰非,一人独处与有人在场时耍两面派,小人在监督压力下表现得规规矩矩,好于独处时的肆无忌惮,迫使小人做出改变的动力在外而不在内。再根据君子与小人相反,认为君子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遵循道德规范,在一个人独处时与有人监督情况下一样自觉。



这就把“慎独”解浅了,没有认识到功夫必须由自家心体上做起来,把“独”从大体之“心”下降到小体之“身”。如此解读“慎独”,是非善恶的标准在外而不在内,在人而不在我。如此做诚意工夫,究其本质,是“他律”而非“自慊”,从躯壳起念,不晓得头脑,如阳明先生指出:“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之所深辟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读《中庸》二章,自然就联想到《大学》“诚意”章,“中庸”与“自慊”,“君子而时中”与“君子必慎独也”,意思非常接近,只是《中庸》心性功夫更入于精微。《大学》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中庸》云“小人而无忌惮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一种说法。


《中庸》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读懂了《大学》诚意章,就知道后面这个“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下一个“反”字。孔子开示子路:“由!知德者鲜矣”。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小人不识中庸,如何能反中庸?小人不能行中庸,也不能反中庸,他们的头脑中连“中庸”这个概念都没有,更不会出现“反中庸”这个主观的想法。


所谓小人反中庸,只是以君子之德性来审视小人具有的病痛,相对于“君子中庸”而言“小人反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被欲望、习气驱使而肆无忌惮,灭天理而穷人欲,从君子行中庸这个视角而判定“小人反中庸”。


后一句“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也认为应该增补一个“反”字。王肃、程子为后一句增补一个“反”字,说明他们没有读明白,前一句为何下一个“反”字。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又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系辞》云:“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从功夫论这个角度上说,小人不知“中庸”,因而不能行中庸。但从本体上说,“中庸”是大本与达道,充塞于天下,天覆地载,无所不包,小人虽然不能行中庸,但须臾不离中庸。加一个“反”字,“百姓日用而不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这层意思就没有了。


楼主:严思

字数:2660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9-18 06:29:24

更新时间:2019-09-18 13:57:44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