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艺术之旅及其它(更新)

艺术之旅及其它(更新)

楼主:Aaa111a1  时间:2019-10-31 15:30:54
逐渐有空看看过去写的东西,发现如今反而写不出当年水平,在网上再发一次以作留念。



艺术之旅及其它之一:人云亦云的艺术之旅

此次欧洲之行,我走的是一条艺术之旅。

虽说这一次旅行不是冲着艺术而来,但就我而言这次走的确实是一条艺术之旅。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当今现代派后现代派新潮的艺术成果,在旅途中触目皆是。

是的,我并不是冲着艺术而来,我对沿途的各种艺术也没有可能仔细去欣赏,说实话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审美观往往因人知识构成不同而形成差异,不可能所有的艺术品都为世人所普遍接受,有些评价反差很大,有些根本就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更有些也许要等上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为人们所认识。

我没有能力去欣赏,只能人云亦云,在走马观花中看到多少是多少。当然,我知道这其中不少是艺术品,因为很多作品我在书报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并在艺术史话语中得到定评。这些被广泛宣讲阐释的所谓经典,当然也是我“熟悉”的艺术品。因为学识修养所限,我对艺术的认识也只能建立在人云亦云之上。

欣赏艺术要有艺术的准备,这是专业知识的准备,更是艺术精神的准备!记得我读过林达的《带一本书到巴黎》,林达带的那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加上知识准备充足,所以他对巴黎的典故如数家珍,对巴黎之行能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我此行除了走马观花,没有其它目的,还带什么书呢。可是没有书的旅行,就像没有头的苍蝇。是啊,自然界里赏心悦目的景色可以凭感觉寻觅,精神上的赏心悦目只有在不断印证过程中才能获得,没有这方面准备的旅行只能是人云亦云!

这次首站是德国。我们从歌德的故乡法兰克福转机到汉堡,当夜就下榻在易北河畔的Carat,这是个其貌不扬的Hotel。Carat跨过易北河大桥就到,门面不大,里面也显得很实在,其装饰布置让我感到欧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好像没有受到时差的影响,我还是按照规律,在当地时间早上6:30左右起来了。出了大门,天色依然很暗,欧洲的白天似乎来得特别迟,大概是纬度高的原因吧。眼前的易北河黑黝黝一片,显得非常肃穆,非常辽阔。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曾进行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部反映战争的小说,是雷马克写的,叫《西线无战事》,叙述了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个学生兵离家上战场经历。这部作品中有关河流的几个片断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些片断伴随着温馨的家庭,平静的生活,在惨烈的战争场面外增添了些许情趣,些许温暖,些许美好,从而更加反衬了战争的残酷和暴虐。正是这部小说,第一次使我产生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记得徐迟有篇报告文学中叙述这么一件事,米开朗琪罗有幅描绘某战役的图画,整个画面是混战的场面。而达芬奇也画了反映同个战役的图画,画面选取了一个凝固的刹那,士兵正在湖中洗浴,敌人突然冲过来,号角立即吹响,士兵们有的已经纵身上马,有的正从水中跑向岸边,他们显得敏捷,沉着,英勇。所以评论家认为这位秀美的佛罗伦萨人画得更好。(我曾看到过相反的版本,两个大师刚好换了个位,本文不想就此进行考证)。由此可见,水在文学艺术中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陪衬和一种寄托。

从眼前的易北河,到我们后来经过的莱茵河、塞纳河等,都曾被文学艺术家们融入他们的作品。我不知道,在欧洲到底有多少文学艺术作品涉及到水,包括海洋和河流,应该是不可胜数吧。从《荷马史诗》一直到《西线无战事》,从古希腊的雕塑到欧洲现代派艺术,爱琴海、塞纳河等等江河湖海,哺育了无数伟大文学艺术作品,从而构成了欧洲文明的基础。确实,历史学家往往也是从爱琴海开始叙述欧洲文明的历史,虽然同样会提到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埃及和阿拉伯文化的渗透,可是在著书立说中言必称希腊毕竟已经成为一个传统。

生命之水浸润了艺术,艺术之水灌溉了世界大地。我想如果问我希腊的有关问题,除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士多德等,最能让我形象直观感受到的就是各类雕塑,如世人皆知的《维纳斯》、如经常在奥运会片子看到的《掷铁饼人》等等艺术作品。其实艺术就是孕育和普及文明的有效途径。

对大众来说,更能直接感受到的也是艺术。我们所知道的欧洲文明起始迄今,在雕塑、绘画及建筑中都有丰富多彩的展现;而那些史诗和著名文学作品,也都在艺术领域里得到形象生动的诠释。以我的感觉,欧洲文化的力量对中国人而言也是直接体现于它的艺术。艺术既是支撑欧洲文明的基点,又是照耀欧洲文明的亮点。

楼主:Aaa111a1  时间:2019-10-31 15:30:54
之二 教堂的影子

我们的欧洲之旅从德国一个小镇基尔开始。
当白天来临时,触目德国的建筑艺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教堂的尖顶了,那构造,那雕饰,会马上让人感到你真的开始了艺术之旅。在欧洲,每到一个城市,其中的大教堂总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建筑,而在偏远乡村,最醒目的建筑肯定也是教堂。我们一路行着看着,眼前似乎老在晃动着教堂的影子,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晕车晕船后的感觉。可否这样说,要了解欧洲建筑艺术就去教堂吧。
我们行程安排似乎也有这个意思,几乎每到一地,都要上一次教堂。有人做过形象的对比,现在出外旅游,在中国是看庙,到欧洲就是看教堂。不可否认,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和各个领域,你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民情社会发展,还真的必须同时了解当地的宗教知识。
不过,与中国庙堂不同的是,欧洲教堂的艺术特征更加浓郁。正像著名雕塑家罗丹在《法国大教堂》一书中提到的,“就我而言,当我谈及大教堂,我想到的是当今我们法兰西的全部村庄,想到的是往昔祖先们的才华;想到的是今天和从前我国女子的美。”到大教堂就是去寻找美,“无论何处,教堂都很美。”
在一个没有西方宗教背景的旅行者感觉中,我想美的愉悦应该来自那些艺术家的创造吧,因为欧洲的教堂里集中了大量著名艺术家的传世杰作。此次欧洲之行因时间关系,很多书中介绍过的著名大教堂没有列入行程;有些教堂就是进去了,也是匆匆穿过,无法一一细细品味其中的艺术品;更有些教堂收藏的艺术品要定期开放,像我们这等走马观花者除非运气特好,很难一睹芳容。尽管如此,可我一直有在教堂中穿行的感觉,虽然当时我在麻木中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留在记忆中有关教堂的印象既混沌一团,又支离破碎。但多少天之后,那些闪光的碎片会不时从记忆中泛起,心中涌动着美的愉悦……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教皇的大本营。其门口的广场和柱廊就是著名艺术家贝尼尼的作品,这是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那柱廊就像作怀抱状的双臂,从教堂两边伸出来,好像要热情地拥抱每位进入广场的子民,仿佛在传递着一个神圣的声音:“上帝保佑你。”
我是从雕塑作品《阿波罗和达芙妮》里知道贝尼尼的。在神话中,小爱神丘比特用追求爱情的箭射中阿波罗,而把拒绝爱情的箭射到河神的女儿达芙妮身上,于是出现阿波罗狂热猛追达芙妮的场面,(我想许多爱情片中男追女跑的场面就是从这里学来的。)惊恐万状的达芙妮请求父亲帮忙,在阿波罗就要抓住她的刹那,达芙妮溶进了月桂树,阿波罗只能望树兴叹。贝尼尼的雕塑撷取的就是头戴桂冠的阿波罗正要触到达芙妮的瞬间。俊男靓女,舞蹈般的造型,这个雕塑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真美呵,当年我看到雕塑的图片后被深深吸引了,所以印象深刻。这次我没能看到贝尼尼的这尊雕塑,但当看到他为大教堂设计建造的广场和柱廊,那熟悉的艺术风格一下引起了我美好回忆。
还是在圣彼得大教堂,我看到了倾慕已久的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这也是我先从图片里认识的作品,这个雕塑造型简练,圣母抱着死去的基督哀伤地坐在那儿,洁白的石雕打磨的如此细腻光滑,把圣母痛不欲生的心理和怀抱中基督绵软的身躯如水银泄地般地展现出来,这种哀悼是神圣的纯洁无暇的。我曾为雕像内容和形式的高度一致而惊叹不已,不过此次我在教堂里看到真实的雕像后,觉得图片更美,我想可能图片的中心就是雕像,而在宏伟的教堂里,各种艺术品争相辉映,雕像因只在一个局部,缺少背景烘托,视觉感染力自然要打折扣。(看来摄影艺术对美感的传递是不可忽视的。)
有人说,“西方雕刻与西方绘画的如花吐艳,彩色镶嵌玻璃窗的创造,均以各自的光彩而使罗曼建筑艺术更加完美、辉煌;这三种艺术既成为建筑物的特征,又是建造它的法则。”确实,教堂建筑艺术是有一定规则的,这些规则实际上体现了艺术家对宗教的认识。按解说,哥特风格是从罗曼风格中发展过来的,而按罗曼原则建造的一切教堂,如果俯瞰的话,可以发现教堂平面都呈十字形。我发现我们所到教堂基本没有脱出这个规律。
从罗曼艺术到哥特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上帝认识的变化,人们往往把崇敬的心灵反映在形式的变化上。教堂建筑越来越繁复无比,各种技术艺术累积叠加,那些教堂的立面都做了精细的设计和加工,或镶嵌名贵珠宝,或雕塑精美浮雕。如佛罗伦萨洗礼堂前青铜浮雕《天国之门》,两扇大门就是由10块浮雕组成。在AC米兰和国际米兰队所在的米兰市里有个圣.玛丽亚教堂,这座典型的哥特风格建筑,从外面远远望去,教堂顶上大大小小尖塔如雨后春笋般地密密麻麻伸向空中,就像正要发射的地对空导弹一样。我们无法进入教堂,因为达芬奇的传世巨作《最后的晚餐》就创作于这个教堂旁边的修道院餐厅墙壁上。要进去看的话,必须预约,还要限时限人。所以我们只能在外面不住地拍照,不知谋杀了我们多少菲令。这样的建筑形式复杂,(当然这也促进技术工艺的发展),建造周期漫长,我们这次所到的有两个大教堂都是穷两代主教之力,花上百十年时间才完成。
我原先对中世纪的认识在旅行中悄悄地在改变。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我们经常把从西罗马灭亡到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称为黑暗的千年,这其实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可我们要看到,那时艺术家们把人的期望用艺术的形态寄托在神的崇拜上,所以在形式上创造了如此辉煌的艺术。同时,也因为崇拜的限制,那时的艺术形态无法体现人的复杂情感,也只能就形式而形式。
必须承认,在教堂里寻找美,你要有宗教情怀。在欧洲,宗教本身就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四大支柱之一,不说那些用虔诚的艺术去歌颂宗教的艺术家们,即便是以弘扬理性精神的启蒙主义领袖人物伏尔泰内心也不缺乏宗教情感。有人分析,从保护宗教能够维系人心的道德功能这个意义上,伏尔泰才说:“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个上帝”。我想有了宗教情怀,也许我会对艺术家们的创造有更深领悟。
就说巴黎圣母院吧,久闻大名了。还是雨果,还有那部经典《巴黎圣母院》。如今人们不但可以从小说中来了解,还可以通过歌剧、舞剧及电影等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到巴黎圣母院也仅仅是为了印证小说给我们的感受。
来过多次的朋友从摄影角度建议我们看教堂后门,说教堂的正门不如后面漂亮。可我感到,从正门看,教堂还是很雄伟的,象个城堡。正像雨果在小说中描写的:“确实很少有别的建筑比得上它的前墙那么漂亮。那三个挖成尖拱形的大门道,那一排有28位穿着旧的绣花长袍的君王的神龛,正中间有个巨大的玫瑰花饰圆窗洞,…最后是钟塔…整体的宏伟中各各协调…虽然拥挤却不混乱”。不过对这些我们因不懂好处所在,竟没有顾及细细欣赏,就迫不及待地推开大门冲进教堂。教堂就是教堂,在金碧辉煌的陈设里,两边摇曳闪烁着点点烛光,管风琴正在鸣响,唱诗班的余音在颤动的光线中袅袅离去,前边的座位上已经陆续开始有人就坐,除了我们,许多人是来享受心灵的宁静的。
我想起了我的同学,他现在已经是法国公民了,当年他还在大学读书时,一次看了《巴黎圣母院》的原版电影后对我说,电影很好看,只是语速太快了,很多都听不懂。不过有个词印象很深,当波西米亚姑娘爱斯美拉达给那个敲钟人伽西莫多喝水时,貌丑心善的伽西莫多凝视着少女脱口而出:“Beautiful”!从此,这个词也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也许这辈子再不会忘记了。所以当我步入巴黎圣母院时,我本能的脱口而出:“Beautiful”!
我们没有时间去分享教堂内那庄严的宁静,很快出来转到了教堂后面。果然如朋友所说,后来建造的典型歌特式建筑的高高尖塔直插云间,非常壮观,宁静的塞纳河沿着圣母院后广场缓缓流过,好一幅静物风景画。当年为了三色旗的高高飘扬,多少人曾浴血奋战这里,当时一段事迹已经化入德拉克洛瓦和雨果等人的艺术作品。今天我在河边看到,在这里云集的也是搞艺术的,有不少书摊和街头画家,或给人画,或出售自己还是谁画的作品。当然不用再去反映时代风云了,可这不也正折射着时下的风尚呢。
不管怎样,我们到此一游了。回望这次教堂之游,让我想起《圣经》。起初我是把《圣经》当故事读的,后来我是当历史读的,这次《圣经》中有关知识帮我匆匆地翻阅了教堂。一部《圣经》衍生出多少文学艺术作品,而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把《圣经》带到世界的角角落落。从这个意义上说,那大大小小的教堂已经成为欧洲艺术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楼主:Aaa111a1  时间:2019-10-31 15:30:54
之三 这就是佛罗伦萨

“这就是佛罗伦萨?”当我们在亚诺河边的一个小广场,等着导游时,我环顾四周,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广场,石块铺就的路面,沿河护栏是用红砖砌成,河边的路灯也是根据大仲马、巴尔扎克作品改编的影视中见到的那种形状。这里确实很不现代,钟摆好像仍停留在古代的哪一天。
这就是佛罗伦萨!在700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可是意大利星罗棋布的小邦中最大和繁荣的手工业、商业、文化中心,据史载早在1115年这里就取得了自治权。马基雅维里,一位以著作《君主论》而闻名于世的政治家对佛罗伦萨有过很高的评价,他在《佛罗伦萨史》中把这个小镇描绘成“活的有机体”。
我搜寻记忆中最早得知佛罗伦萨的来源,是的,来自徐志摩的散文和诗歌,我读过徐志摩的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和诗歌《翡冷翠一夜》。有人认为,翡冷翠这个译名非常传神,远胜于现存的名字。
佛罗伦萨是以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而闻名于世,而我对文艺复兴的认识是从三位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作品中开始的。他们的作品一反中世纪泯灭人性的做法,艺术表现由神向人转化。早在几十年前,我就购得介绍三大师的有关书籍,对他们的代表作也耳熟能详,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和《末日审判》,拉斐尔的《圣母》系列及《雅典学院》等等。
我们沿着石块小路穿街走巷来到了君主广场,这是这个小镇最有代表性的中心地带,周围有旧宫、兰吉凉廊和海神喷泉等,不远处还有主教座堂、乔托钟楼和洗礼殿等。来到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关在笼子里的《大卫》雕像,我们赶了过去,有人已经在调整焦距准备留影了。导游一句话就像盆冷水直浇下来:“这是仿制品!”“真倒兴致。”当然聊胜于无,就拍几张吧。
广场里的石雕铜雕不可谓不多,真像是一个露天雕塑博物馆。有些青铜雕像尽管铜锈斑斑,可艺术的魅力丝毫不减。我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切里尼的雕塑《帕尔修斯》吗,在兰吉凉廊里。这个雕塑最早是在《艺术世界》杂志中看到的,当时就感觉美。这是一个取材于希腊神话的作品,说的是宙斯的儿子帕尔修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杀死蛇发女妖梅杜萨的故事。塑像选取帕尔修斯杀死梅杜萨后的瞬间,只见他左手高举着女妖的头颅,右手拿着刀,足踏女妖的尸体,一付洋洋自得的样子。我惊叹的是如此血淋淋的画面却被切里尼塑造的如此优美,化残忍为欣赏,就连滴下来的血珠都成了精美的装饰。我拍了几张照,就是取不好景,因为雕像在高高的座台上,很难用近景完美的表现。(在这里我再次深切的感到摄影艺术的魅力,当年在《艺术世界》杂志看到的那张图片拍的真好。)
在佛罗伦萨看到的雕塑,总的感觉是直追古希腊,不仅是刻意的模仿,而且是经验的超越,因为这些雕塑作品题材关注范围更广泛,表现手法更圆熟,传递的信息内涵更多样。稍有经验的人,谁也不会把两个时代的作品混淆,即便是非常单纯的作品,如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系列。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它不是简单的回归,它是带着对人性重新思考后的反映,它是人文意识觉醒的标志。可以说,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文明的基础,人性的光芒从此穿透中世纪的黑暗,指出走向理性的新路。
我联想起比文艺复兴早约500年在中国开始的古文运动,这场运动是唐朝韩愈起的头,完成于宋朝诗文革新运动。古文运动是对六朝以来骈文走向泛滥,形式主义甚嚣尘上的一种反动,提出要直追先秦散文传统。从表面看,似乎与文艺复兴有类似,其实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文艺复兴是回归人间,而古文运动则是要文以载道,为传扬儒学而服务。形式的变化更替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内在人文理念的变化,这个问题不解决,新瓶还会装旧酒。
更重要的是,文艺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不仅仅是艺术的复兴,它还包括古学的复兴方面,使人们知道圣经以外还有大量希腊拉丁古学,阿拉伯文化。其代表人物彼特拉克也在佛罗伦萨人,他研究收集整理古书古文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方言文学的产生方面,其代表人物就更多,英国先是乔叟,后有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拉伯雷等等,但是最早的还是在佛罗伦萨,有但丁、薄伽丘、马基雅维里;还有科学的兴起和知识工具的进步等等方面。而中国的古文运动发展却是归万源于一统,最后并未有助社会的进步。
虽然文艺复兴包含了这么多方面,在这里我只能谈谈自己的艺术感受,因为我正在走的是一条艺术之旅。不过此行中有一个伟大的名字不能不提,他就是但丁。在我长知识的时期,我不知道三杰,不知道佛罗伦萨,可是我知道但丁,尽管那时我还没看过他的《神曲》。因为恩格斯曾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那个时期伟大导师的话我们必须记住。
但丁所处那个时代,佛罗伦萨长期陷于党派斗争,但丁也卷入其中。1302年但丁被放逐后再也没有返回过自己的故乡,他的大多数重要作品都是在流亡中写成的。但丁去世后,佛罗伦萨一些名人联合签名,要求把他的墓迁回故乡,因当政者不同意而作罢。据说这份签名书还保留着,上面有米开朗琪罗的名字。我去看了但丁的故居,正在维修。传记中曾提到但丁出身低微,但我看到其故居很大,有三层楼。在故居附近还有但丁的塑像,可我没看到,不过我感到有没有纪念物毫无意思,因为这座城镇竟然有眼无珠,把一个伟大的人物,自己的儿女驱逐出城。说句偏激的话,它还有什么脸面去用但丁的故居来为自己遮羞呢!当然世上这样的城市也不仅仅是佛罗伦萨一个。
正是有了但丁,正是但丁的《神曲》,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后来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始我读的《神曲》是王维克的散文译本,(王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老师),后来读的是朱维基诗体译本,这两个译本中都有插图,比如多雷、波提切利的。那些美术作品对我了解但丁,了解《神曲》帮助很大。要知道《神曲》诞生至今,根据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何止这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神曲》插图集就收了400多幅作品,有素描、木刻、铜版画、油画和各种雕塑等等。其故乡的艺术家中,米开朗琪罗的《末日审判》就明显受到《神曲》的影响,波提切利更是为《神曲》配了100多幅图画。
我所崇敬的两位艺术大家德拉克洛瓦和罗丹,根据但丁的《神曲》创作出传世经典。如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被格罗称为:“连鲁本斯也为之失色”的大型油画《但丁与维吉尔在地狱》;还有罗丹的巨型雕塑《地狱之门》,其中的著名雕塑《思想者》就位于《地狱之门》上方,有人说那就是但丁,我没有查证过。还有一位给但丁配过画的著名画家就是乔托,他与但丁同时代,是他在艺术中率先革新,虽然他的画作基本都是宗教题材,但已经从对神性的辉煌的渲染,转向人性的情感体现,注意人的意识,反映人的理念,成为文艺复兴中艺术兴盛的先驱者。乔托的代表作《犹大之吻》是圣经历史画杰作之一,但丁对他的评介甚高,在《神曲》中专门提到乔托的成就。虽然乔托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艺术表现的形式,但以三杰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继承和光大了乔托的理念和技艺,走出了一条人文艺术的新路。可惜这次我们只能远远遥望乔托设计建造的乔托钟楼,而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的乌菲奇博物馆里的乔托原作。
在佛罗伦萨没看到的艺术品岂止乔托一人,我们好像碰到一个怪圈,你想看的,你在经验中熟悉的,就是看不到,好像满街跑的都是叫不出名字的认识人,好生尴尬,虽然有些意外之喜也是你事先不曾预料的。除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在卢浮宫里看到外,三杰的其它代表作几乎都没看到,还有其它这个时期的艺术大家作品,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春》等。资料表明作品就在佛罗伦萨,就是没有看到,因为我们没有参观任何一个博物馆,或是博物馆没开门,或是没有时间,或是导游自己也不甚明了。尤其是藏有三杰原创和波提切利等人作品的乌菲奇博物馆(Offce,亦称为公务大厦博物馆),真是可惜,都到门口了,而且还有很多时间。
在佛罗伦萨一个被称为米开朗琪罗广场的高地上,矗立着《大卫》的青铜雕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或留影,或购物。山坡边可以俯视整个佛罗伦萨,放眼望去只见红黄色基调的房屋重重叠叠,亚诺河从中蜿蜒而过,那些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著名建筑点缀其间,这其中就有但丁、乔托、薄伽丘等人的故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居可是原汁原味的,不像我们这里很多都是推倒重来的仿制品。我想是否正是由于这里保存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的原生态,所以她至今仍充满了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魅力。真的不能用通过破坏古迹遗存而搞所谓现代化来认识“现代”二字。
我读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写的《从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书中有两幅他自己画的在米开朗琪罗广场上俯瞰佛罗伦萨全景的插图,看过后一直印象很深。我感到,精美的艺术所传递的感受有时是文字难以启达的,更何况就我来说,有黄永玉的画在前,我对佛罗伦萨真的不知道怎样描述了。
楼主:Aaa111a1  时间:2019-10-31 15:30:54
图片一直没整理出来,太懒了!
楼主:Aaa111a1  时间:2019-10-31 15:30:54
之四 激情的巴黎

到巴黎一般都会到凯旋门一游。
凯旋门是法国的一个标志,一个象征,就像中国的天安门一样,我们在影视或图片里看到法国的一些重大活动都以它为背景。凯旋门是当年为了表彰拿破仑和他的军队的武功,仿照罗马时期的凯旋门而开建的,整个建筑庄严而雄伟,隆重而热烈。在凯旋门周围是个名为星形广场的圆形大广场,以广场为中心,有12条大道呈放射状通向巴黎各街区,其中有一路通往香榭丽舍大道,如果从空中俯瞰凯旋门,就像是放着光芒的殿堂。同样感觉的建筑我国的天坛算一个,但是天坛是层层圈起来的,呈封闭状态,而凯旋门是开放的,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着,这是否也算中西哲学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呢!
当我来到真实的凯旋门下,却没有产生高山仰止的感觉。因为我被吸引了,被其中的艺术吸引了,确切地说,我是被吕德创作的浮雕《马赛曲》吸引了。围着凯旋门我浏览着这里的浮雕和纪念物,在吕德创作的《马赛曲》下,我再也不想离开了,我久久地凝视着,凝视着。《马赛曲》分上下两部份,上面是一个女神,她在呐喊,她在呼唤,她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我看见下方的人们行动起来了,一位老者正号召组织率领人们上路,其中有他的孩子,那个裸体的年青人。
类似的画面让我联想起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画面上也是一位女神,是自由女神!她高举着三色旗,正率领人们前进。在她身旁是个小男孩,他坚定地跟着女神,双手挥动着手枪,正向着胜利迈进,画面前方有位受伤青年抬头用渴望的眼神仰望着三色旗,仿佛在汲取新的力量,远景还可以隐约看见巴黎圣母院顶上飘扬着共和的旗帜……,整幅画流动着一股令人激动,令人昂扬,令人激情奔放的感觉。当年我第一次看到它的图片时,心灵就受到雷击般强烈的震撼,此前我还从未就读画而这样震惊过感动过。为了找到更好的画,我到书店,到图书馆,写信询问朋友,我得到了尺寸更大的画,还购买了有关德拉克洛瓦的书籍和画作。这次我在卢浮宫里终于见到了这幅画,虽不知道陈列的是否真迹,但它足以让我再次激动,再次震撼,再次浮想联翩。要知道我们是跑着参观卢浮宫的,在这幅画前我却驻足停留久久不忍离去。
这幅画的背景我是后来知道的,1830年7月法国人民爆发了反对王朝复辟的革命,和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街垒之战,当时德拉克洛瓦亲眼目睹了这场革命,他看到一位青年女子在街上高举着三色旗,他看到一个叫阿莱尔的少年为了把三色旗插到巴黎圣母院后面塞纳河桥上而英勇献身。他无法按捺激愤的心情,当时就画了很多速写,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自由领导着人民》。我蓦然想起雨果写的《悲惨世界》,里面也写了个小男孩,名叫阿诺什。这个阿诺什后来也出现在街垒战中,他也曾挥动手枪英勇无比和敌人战斗。两者肯定有什么联系!德拉克洛瓦于1830年创作了这幅油画,而雨果于1860年完成《悲惨世界》,尽管他在创作这部小说的周期中法国又爆发了几次革命,我想雨果无疑是用同一事件作为背景的,而且受到了德拉克洛瓦画作的影响,就在阿诺什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有艺术史学者认为,德拉克洛瓦的画受到雨果小说的影响,不知他的观点出处何在。)
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回到了吕德的《马赛曲》前。耳畔仿佛扬起《马赛曲》雄浑的旋律,那熟悉的亲切的旋律,里面流动着久违的《国际歌》的音符,还有,还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风格。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幅雕像图片时,就有股子热血沸腾的感觉,如今我幸运的站在这尊原作浮雕前,我凝视着,我思考着,吕德的这个浮雕仅仅表现的是开始是出发;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表现的是结果是向往;还有雨果笔下的小阿诺什,在激烈的街垒战中他是那样的英勇,又是那样的乐观,他在战斗中唱着歌儿,第一段时,他躲过了一颗子弹,唱第二段时,他又躲过了,在唱第三段时,他倒下了……。我为这些作品而激动,不仅因为他们都是浪漫主义的缘故吧。我的思路一下从纯粹的欣赏飞了出去,记得当年著名学者陈寅恪就和吴宓感叹过,“西洋各国中,以法人与吾国人性习为最相近。其政治风俗之陈迹,亦多与我同者。”文化大革命后,也有学者比较中法两国大革命形态后得出类似的观点。
为了阐释法国对中国的影响,不少学者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专题研究,我就读到过朱学勤写的《道德理想国的覆没》一书。从许多书中似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启蒙主义的影响,无论是法国还是中国都一样。当年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掀起的启蒙运动,本来应该开创一个理性的时代,但后来收获的却是狂热和激烈,可能这一切是冲破愚昧的必需。启蒙影响不到百年,法国和世界都变得轰轰烈烈,雨果吕德德拉克洛瓦等浪漫主义开始盛行。而中国的情形是怎样的呢,听听一位老人的话吧,巴金在他的《随想录》这样写道:他站在卢梭的雕像前,“我想起五十二年前,多少个下着小雨的黄昏,我站在这里,向‘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作家,倾吐我这样一个外国青年的寂寞痛苦。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了安慰,学到了说真话。”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让人还原于人,让人认识了自己,那么启蒙运动让人明白了人生而是平等的。所谓不平则鸣,要冲破威权的枷锁,要争取说话的权利,于是革命就成为必然。在这个趋势中,依靠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进行统治能维持长时间呢,法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我们的艺术之旅不仅仅是在领悟艺术之美,这里面也点点滴滴渗透着人文的内涵,播洒文明的种子本来就是艺术应有之责。好了,不扯远了,看来还是那句老话,艺术反映时代,时代造就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对你感染力大小,也就反映了时代在你生活中的累积程度如何。具体到我,也就是我对人云知之到多少,我才能顺着说出自己点滴的感受。
我的目光又聚焦在《马赛曲》上,我不想记住什么,我只想说,我曾看到过什么。

楼主:Aaa111a1  时间:2019-10-31 15:30:54
之五 速写中的特写

在旅途中,当那连绵的青山,蜿蜒的河流,绿色的森林和广袤的田野草原在车窗前快速闪过,我感到就像用镜头在取景一般。若是把那些瞬间加以凝固,再镶嵌在画框里,不就是一幅幅精美的风景画吗。好像哪里看到过的?我想起柯罗、米勒等著名风景画家的画,到底是巧夺天工,还是风景如画,真的很难分清,艺术灵感应该来自和谐的自然环境中。我听到不少人感叹,说欧洲人擅长油画,特别讲究色彩的变化,是那里的自然所致;而中国画传统水墨,与中国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这话不无道理,这次出来走马观花,视觉效果和国内是不一样,长期的居住环境使我对颜色已经不甚敏感,此行对颜色有了一种重新认识。当然我觉得绘画方式里面还有哲学的原因,欧洲哲学讲究精确,而中国哲学讲究中庸。模糊哲学成了很多国人为官为人的处世原则,用这样的理念来指导绘画,还不混沌一片,墨色淋漓……,虽说墨分五色,墨有七彩,但其中的感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鉴赏者自己心里明白。
在卢浮宫里,我领略了源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的艺术创造之美。那是个阴雨霏霏的日子,我们从卢浮宫广场入口处,那个由华裔建筑家贝聿明设计的金字塔内进入了这座艺术宫殿。记得在《达.芬奇密码》这本畅销书中,有一段对卢浮宫的描写和我所看到的很相吻合,“在极宽大的广场对面,宏伟的卢浮宫正面在巴黎的天空映衬下像个城堡一样矗立着。卢浮宫形如一个巨大的马掌,它是欧洲最长的建筑,其长度比三个平放的对接起来的埃菲尔铁塔都要长。”书中写道:“尽管要想好好地欣赏馆藏的653,000件艺术品估计需要五天,大部分游客都选择一种被兰登称作‘轻型卢浮宫’的不完全游的方式急匆匆地去看宫里最有名的三样东西蒙娜丽莎、米罗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阿特.布奇华德曾骄傲地说他曾在五分五十六秒内就看完了这三大杰作。”我们确实是被安排这样走的。一个曾来过的女同行就骄傲的说她用五分钟就跑遍了卢浮宫,于是我们就跟着她跑。
我们在达芬奇的画前跑过,在鲁本斯的画前跑过,在安格尔、柯罗、马奈的画前跑过,飘一眼溜一眼,没有停下脚步。尽管如此,在匆匆,匆匆中,在卢浮宫里,我还是产生了美不胜收的感觉,那无比深厚的人类文明精华。在几件心仪已久的作品前,我没有赶时间,还是稍做停留,我想重温过去激动的感觉。如象前面提到的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着人民》,还有米洛的《维纳斯》等等。在胜利女神雕像前,我仔细地观察石雕上衣衫的线条,过去在图片中看到雕像时,曾为女神身上那薄如蝉翼飘舞的轻纱赞叹不已,要知道这是石雕呀。但是在卢浮宫,由于灯光的原因,我感觉不到曾经有过的那种轻灵,而且把我本来想上去摸摸的念头也打消了。(我开始妒嫉那摄影艺术了,如果发挥的好,它能展示艺术的最好一面。)
在《蒙娜丽莎》前,面对脸上永远挂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我注视着她,她也注视着我。我想的是,你并不美丽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你呢。她就会告诉你,因为我的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据报载,1900年前蒙娜丽莎还远没有现在有名,只是不多的精英分子才对“她”有所了解。到了1911年8月21日清晨,一个意大利人,卢浮宫油漆匠温琴佐.佩鲁贾偷了这幅画,从而使这幅画一夜成名,举世皆知。其实人们对这幅画的好奇不止这些,比如对达芬奇这幅画的模特是谁?以及由此而来的达芬奇本人经历之谜许多人都很感兴趣。因为了解这些情况对于理解画家创作动机,理解作品会很有帮助。就象大家了解了拉斐尔圣母画的模特是他的女友,对他画中的圣母充满温情和光彩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一样。
我看到了达维特的油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这是幅巨制。我停下了脚步,达维特和德拉克洛瓦、席里柯他们不同,他是属于古典主义的。但是我对他的画确实喜欢,无论是反映古典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还是表现现实的《马拉之死》,都曾深深地感动过我。记得我看到《马拉之死》的图片后,就有一种莫名的激情在心头燃烧,马拉是雅各宾党领导人,因为有皮肤病,每天要泡在浴缸治病,但是当时他肩上担子很重,所以他在治病时还坚持工作,刺客就利用他治病工作时刺杀了他。达维特和马拉是战友,马拉被害后他饱含悼念之情画了这画,可惜这画不在卢浮宫。
可谁会想到,革命党人的达维特会成为拿破仑的御用画家,并倾其所有才华为拿破仑歌功颂德,这幅画更是达到了顶点。这幅画的背景是,1804年拿破仑为了证明他实行帝制的合法性,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专程到巴黎圣母院为他加冕,可是他在现场霸道地抢过皇冠自己戴上。达维特的画巧妙地避开了这个令人难堪的场面,选取了拿破仑为约瑟芬皇后加冕的片断。拿破仑处于画的中心,前面跪的是约瑟芬,身后是教皇,周围有头有脸的人物多达百个,整个场面十分壮观。这幅画中心突出,人多而不乱,艺术水平相当高。
由于审美观的不同对艺术的欣赏每个人也不同,同样,对于自己的描写对象,艺术家们会在作品里泄露自己的看法。达维特对拿破仑的态度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表达出来。同样对待拿破仑,在滑铁庐,这个拿破仑战败的地方,艺术家(我不知是谁)塑造了一个很小的拿破仑全身雕塑,立在一个高高的座台上。我想这也表达了艺术家们的一个看法,这不是对失败者的一种贬低,而是对失败者的一个纪念。其实欧洲人在艺术方面的处理和我们的理解不同,比如他们对英雄的塑造也不会用高大全的形式。在布鲁塞尔,有个小尿童于连的塑像。他可是比利时的大英雄,当年他用尿浇灭了侵略者想炸毁全城而埋设的炸弹导火索,挽救了城市,自己却不幸中箭而亡。这位受市民尊敬的小英雄的塑像也就半米高,选的是正在撒尿片刻,对我们来说可是不雅观的造型,而比利时人却非常认可,现在来这里的游客也很认同,纷纷拍照留念。
从达维特讴歌的对象的转变,到英雄形象塑造的不同,我感到从艺术领域里面也传递着一个人文信息,即多元化的并存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必需。从文艺复兴冲破中世纪神性的束缚,到启蒙运动提倡人生而平等,人文的内涵指向已经是尊重人的方方面面,艺术的多元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的选择多元化,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呢!
可要认识这一点并不容易,哪怕他自己是艺术家,也是文明的传播者。比如埃菲尔铁塔,这个300米高的铁塔1889年出现在艺术之都巴黎后,就曾引来作家莫泊桑,作曲家古诺等一大批文化人的联名反对,说它是“俗不可耐的,可憎的阴影,乱七八糟的高塔。”人们对这座铁塔的惊奇,怀疑,甚至从美的角度加以反对,就因为它与传统的纪念碑建筑截然不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离奇建筑。但作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巴黎具有很强的包容之心,它不因为自身已拥有的被艺术史话语认可的经典艺术而排斥异类。事实证明了巴黎的选择,100多年过去后,铁塔和凯旋门一样成为巴黎标志性的建筑,而且日益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的欢迎。
还有就是罗丹,当年法国的文学家协会在左拉的提议下向他预订《巴尔扎克》的塑像,准备做为巴尔扎克纪念碑之用,可是当罗丹历经七年完成塑像后,有些人对罗丹的创新不能接受,用所谓的审美观来否认罗丹的艺术创造。虽然左拉、德彪西等人为罗丹辩护,但是罗丹没有和那些人争论,他退回了订金,把塑像拉回自己别墅的花园内。在罗丹逝世20年后,巴黎人隆重热烈地举行了《巴尔扎克》塑像落成典礼,而文学家协会后来请人雕塑的那个平庸的巴尔扎克像已无人问津,罗丹的《巴尔扎克》却名垂青史。
记得中国一位著名画家当年在法国学艺,他对从古希腊以来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艺术作品赞赏备致,而对于后来出现的印象派、抽象派等现代派艺术极近排斥。他没有想到的是,也就在若干年之后,这些艺术也能成为经典,在法国还专门建有印象派美术馆。这些派别注重对光线、颜色和线条的研究,他们并不在乎具像的逼真,而是竭力想表达一种色彩的感觉。从传统的审美观出发,这些离经叛道的技艺确有可指摘之处。你可以不喜欢这种表达,但你必须承认这种探索的精神符合艺术真谛。如今马奈、莫奈、塞尚、德加和马蒂斯等人的作品在卢浮宫里和任何其它经典相比都毫不逊色,更不用说梵高、毕加索等作品的天价拍卖了。而梵高活着时怎么也想不到身后之名的,在世时他穷困潦倒,一生仅卖出一幅画,还是他兄弟导演的自买自卖。若是活到现在,一幅画就能让多少个梵高衣食无忧一辈子。
对艺术的认识不是一阵子的事,维护艺术的探索和发展却是文明的长远要求。
在巴黎,在卢浮宫,我想的比我看到的要多,而且我这种走马观花似的看根本不算是欣赏,你没有心境,你没有心情,你更没有做艺术欣赏的准备,你只是为了满足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的一种虚荣,因为你到过卢浮宫或者你到过哪里!也许这不能怪你,或者说即使你已有了这方面的素养和知识构成,可作为一个旅行者,因时间限制,你只好感慨人在江湖之无奈:“逝者如斯夫”。
我看到有一个报道说,因为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卢浮宫里导游小册子里有英文、日文的,就没有中文的。如果我们看到在那里有一些亚洲人很虔诚地听导游讲解,在一件一件艺术品前仔细欣赏时,一般就可确定他们不是中国人。在卢浮宫里所见所闻,我发现这个报道基本属实。难道这也是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吗!
虽然对旅行者来说,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只要大家都说好,只要现在的艺术权威给予了定评就行了,既然人云那我亦云。可一圈下来,真的感到不应这样匆匆,因为要把外在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首选要培养人的心智,即人的健康心态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人的本义。靠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满足形式,哗众取宠是无法培养人文精神的。我们重视技术,重视形式,却故意忽略,或根本不想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这其实既做不好统一,亦无法有个性的选择。但又奈何呢?

楼主:Aaa111a1

字数:14845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0-08 04:00:59

更新时间:2019-10-31 15:30:54

评论数: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