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经济论坛 >  面对可能要到来的可怕滞涨,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可能要到来的可怕滞涨,我们该怎么办?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从种种迹象来看,目前的中国甚至说全世界可能要进入的可怕的滞涨时期了。为什么滞涨可怕呢?光看看这两个字估计就让你有些不寒而栗了。滞,就是停滞,什么停滞呢?经济发展停滞。经济发展停滞,就意味着收入停滞,甚至下降,更悲剧的就是失业。胀,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你想想,物价不停地上涨,而你的收入不仅没上涨,而且还下降,甚至悲剧的失了业,你说可怕不可怕?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下,先来说说通货膨胀。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的定义。书呆子弗大师说,通货膨胀无论怎么讲都是货币现象。书生嘛,很多时候也是屁股决定脑袋,他是货币学派大师,自然要用货币的因素去解释了。但是,不是说他拿了诺贝尔奖就代表他的观点就是对的。当然,咱作为一个业余的经济学爱好者,书都没看几本,也不敢跟人家叫板。不过,这个世界是自由的嘛,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我又不搞学术研究,也不靠这个吃饭,所以,就以业余爱好者的角度谈一谈通货膨胀的问题,谈错了也不怕丢饭碗哈。
窃以为,通货膨胀的核心就是价格,而决定价格的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内因是什么呢?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当然是供求关系了,供求决定价格嘛。从内因上讲,价格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因此,通货膨胀同样也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怎么决定呢?通货膨胀嘛,自然是价格上涨的现象。怎么样才能引起价格上涨呢?自然是需求大于供给了。怎样才能需求大于供给呢?也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旺盛,一方面是供给不足。所以,可以这样讲,从价格的内因上讲,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不懂得话,后面我再继续讲。
下来再讲讲外因,首先我们要明白,价格是个相对量,而不是一个绝对量。什么意思呢?我们想一想,价格是怎么规定的?是不是由货币规定的?那货币又是什么?也是一个商品啊。因此,可以这样说,价格就是由一件特殊的商品的价值所规定的数字量。那问题就来了,这个特殊的商品的“生产数量”是不定的。生产的多了,自身的价值就降低了,那这样相对而言其他商品(非货币商品)的价值是不是就高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弗里德曼说的其实是对的,只是仅限于外因而已,以偏概全了。
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通货膨胀由三个因素决定,或者说有三种类型: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货币超发型。那我问一个问题,你觉得眼下的通货膨胀是什么类型呢?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个人觉得,眼下的通货膨胀是货币超发和成本推动的复合型。先是货币超发引起的,这几年的M2都是两位数高速增长,尤其是前两年,流动性泛滥成灾。制造了一波股市的牛市和股灾后,加上巨额的救市资金,终于引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牛市。这场房价大涨的浪潮从深圳打响第一枪,然后向帝都和魔都扩散,之后带动沿海一二线城市跟涨,最后终于掀起了滔天巨浪席卷全国三四五线城市,直至现在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可以说,由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货膨胀率先在房地产领域打响了第一枪,但是显然这还没完。
应该是从前年开始吧,一个很陌生的词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到现在已经是尽人皆知,这个词就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其实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大家都熟知的去产能,去什么产能呢?去的当然是落后产能了。但是另一个方面大家可能都忽略了,还有一个加产能,加什么产能呢?自然是先进的产能了,这就是转型升级。但是,两个一比较就知道转型升级要比去产能难得多,所以,在供给侧改革这块,去产能进行的轰轰烈烈。行政性命令似乎还不够,为了加快进程,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新政也登上了历史舞台。今日的中国,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搞环保是十分有必要的(先不说矫枉过正的一刀切问题)。但是,这里要明白,现在的环保行政还有一项功能,就是以环保的名义加速去产能步伐。如果说对付大型企业的落后产能是采用严格的行政的命令的话,那么针对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企业,不得不说,环保则是非常好的比行政命令还管用的方法。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没有人么?算了,吃饭去先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于是,在行政命令的管控下,在环保新政的打压下,供给侧去产能快速推进,供给量快速下降。同时,在流动性泛滥引发的投机炒作下(主要是期货市场),基础的大宗商品价格疯狂暴,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生产资料的快速上涨,一场由成本大幅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呼之欲出。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滞胀这一词应该来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由于中东战争的影响,中东的阿拉伯国家集体大幅提高石油价格。石油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当时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大的多,从而在短期内大幅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成本,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生产资料成本的大幅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而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了重大打击。经济不景气,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类感受到了滞胀的可怕。
经济不景气,就要量化宽松,印钱放水。可是,放水又会引发更严重的通胀。要消除通货膨胀,就要加息,加息企业经营更加困难,经济更不景气。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就是滞胀的可怕之处。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中国这次可能的滞胀跟之前西方国家尤其是石油危机的滞胀有很大区别。我们这次更多的是主动为之,他们的是被动迎之。我们的是缓慢型的,他们的是突发型。我们这是非核心生产资料的上涨,比如化工品等,他们的是核心品石油的大幅上涨。石油是工业之母,其影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当时对石油依赖那么严重的情况下。不同的情形,造成的后果和应对措施自然不同,我后面再细谈,这里先谈下我们这次滞胀的起因和特征。
第一个,房价的大幅上涨引发的要素价格上涨,这里主要是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地价和房价到底谁带动的谁,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房价和地价都起来了。这样就势必造成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厂房也好(影响相对较低些),办公楼也好,商铺也好,都推升了生产成本。其次,高房价带来的人力成本也大幅上升,这个好理解,人们无论是买房还是还月供支出都大幅提升,自然要要求更高的薪酬待遇了。这一点从华为搬离深圳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个,加速去产能,无论是行政命令,市场化,还是环保新政,结果都是减少了供给量,在需求量没有较大变化甚至有所提升情况下(主要依赖性政府固投和房地产),引发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当然,这个大幅上涨是在之前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的反弹,对企业和经济发展来说,其实是好事,关键在于度的把握。现在的关键就是是否能传导至下游生活资料领域,这是滞胀的关键,后面再继续详述。
第三个,基础生产资料尤其是石油没有较大的幅度的上涨,生活资料没有较大幅度上涨,这就很具有中国特色了。如果,生产资料的大幅上涨没有引发生活资料额大幅上涨,那滞胀就不会发生,反而是经济回暖的标志,这就是我一直在本帖强调的是可能到来的滞胀,而非已经确定或发生的滞胀。
这样的起因和特征,就给了我们充分运作的空间和时间。运作的好,经济回暖,转型成功。运作不好,陷入可怕的滞胀。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运作的好不好,接下来的几年,都会有苦日子过,只是后者更艰难前者稍好些罢了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现在的判断难点在于是经济回暖还是滞胀,支持前者的依据是各个传统企业利润大幅暴增,工程机械销量,海运指数也都大幅反弹。支持后者的论据是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民众收入止步不前,民间投资和失业率不太乐观,各项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攀升,物价指数蠢蠢欲动。
大变革时代,情况自然非常复杂,个人觉得前者的概率有五六成,后者的概率有四五成。至于那些喊通缩的,都洗洗睡吧。
为什么前者的概率稍高些呢?这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经济体系。我们的经济体系是市场和计划双轮运行体制,这种体制尽管也有一些弊端,但是好处是不言自明的。别的不说,按照经济规律,像中国这样生产严重的情况,要是放在西方那些以自由经济为纲的体系下,早就爆发经济危机了,估计还不止一轮。但是,在中国,由于政府强大的调控和资源配置能力,基本可以说化解了这场重大的经济危机。那对于可能的滞胀,政府还有能力化解吗?手段当然是有的,但是过程可能比较难受些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之前的帖子里也说过,眼下的世界经济不景气,有生产过剩的情况,但更多的是供需资源错配。在传统需求这块,发达国家包括中国,是有萎缩的情况。但是,也有很多地方需求很强劲,但是被认为的消灭了。比如中东和北非,由于连续发动了希拉里,利比亚和叙利亚战争,造成了社会动荡,难民成灾。这些地区的需求就被消灭了,但是,不是说就不存在,只要结束战乱,需求立马就起来了。还有一些地方是由于需求未被激发,比如中亚,东南亚,南美和非洲,这些落后的地方。需求也是存在的,但是经济太落后,没有被激发。另外,也有一些需求坍塌了,比如委内瑞拉,巴西这些。由于经济或政治原因,造成了局势动荡,需求短时间内迅速坍塌了。你能说这些地方没有需求吗?看看委内瑞拉人民那望眼欲穿的眼神,别说方便面了,就是地沟油他们也抢着吃。针对这些需求存在而无法满足的情况怎么办呢?这就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老百姓富裕起来后的高端需求无法满足,这一点在中国变现的非常突出,从那些操蛋的国人跑到小日本买马桶盖就可以看出来。你说没有需求吗?为何苹果从1到7卖的火到爆?为何中国的手机和汽车消费连年新高?所以说,不是没有需求,是因为你无法满足需求。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转型升级的意义所在。
解决了这两点,滞胀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不少,问题是有那么容易么?显然没有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说到成本推动型通胀,很多人可能没印象,简单说就是物资奇缺,供给根本上需求引发物价大幅上涨。比如,现在的委内瑞拉经历的就是这样的通胀。我们几十年前的粮票时代也是这样,之所以没有引发恶性通胀主要是用计划经济进行了管控,对物资进行强行分配。当然,后面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虽说也是成本推动型,倒不是因为物资奇缺,原因上面讲过了。经济局势越危机的时候,政府的计划经济干预政策就越有必要越有效。因此,可以肯定,即便未来发生了滞涨,甚至更严重的危机,我们的国家也会比其他国家好的多。所以,那些说赚钱移民的,你确定你的选择是明智的?大乱之时,尤其是极端主义和右翼势力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恐怕没有比中国更安全的地方。看看灯塔国美帝,黑白之争正在进行,你确定黄种人就能置身事外?弄不好会成为黑白之争的牺牲品,类似于二战时德国对犹太人一样。或者小一点,类似于98年华人在印尼的遭遇一样。当然,这些只是比喻,也许不会这么夸张,但作为牺牲品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通胀与房价的关系,是通胀引发了房价上涨,还是房价上涨引发了通胀?作为吃瓜群众我们也不必这么较真,只要知道房价是和通胀正先关就行。通过过去几十年的观察可以发现,房价的涨幅应该要比(真实的)通胀高,但也不是高的太多。2000年之前中国经历过几次大的通胀,主要跟经济改革引发的混乱有关。那么2000年后,尤其是加入WTO后,经济开始步入正轨,这之后引发了两次较大的通胀(当然,跟之前比差远了),使物价上了两个大台阶。
一个是06、07年,主要是由于需求旺盛引发的,叠加货币超发,引发了经济过热,造成了较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了一个台阶。那时候我还在上学,记得刚上学时,02、03年路边一碗面大概三块钱,到07年基本到了五块左右,物价涨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样子,房价也差不多,但幅度比通胀稍小。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胀。
二个是10、11年,主要是由于货币超发引起的,原因就是08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全世界的大放水。我们中国也不例外,搞了四万亿投资。这个四万亿投资的问题,很多人在喷,但客观讲利远远大于弊。当然,客观上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通货膨胀,两三年内物价
又涨了百分之七八十。这时候路边的面,从五块六块涨的八块九快的样子。这次的物价由于基数比较高,幅度到没上一次的大,但是房价的涨幅就比物价高了。因为房价有一个杠杆作用,对货币最敏感,这几年一线的房价有一倍以上,二三线也有个百分之六七十的样子。这是货币超发型通胀
那么到了现在,物价似乎又到了新的突破阶段,这次的因素毫无疑问是由成本推动引起的,相对于前两个可能在幅度上会小些,但我感觉物价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的。目前生产资料已经开始大幅上涨,生活资料中的非食品商品也已经开始涨了。连空调、手机、电视这些电子产品都开始涨价了,食品领域能幸免吗?
这里需要知道的是,物价一旦上了台阶,就很难再下来了。所以,那些盼望房价大跌的恐怕要失望了。关于房价的问题,我在另一帖《我来告诉你真实的房市》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77742-1.shtml有详细的论述,感兴趣的可以去参阅。通胀的问题基本上就这些,下来说一说停滞和失业的问题。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经济停滞的问题,前面也说过,主要是需求和供给错配。先不说战乱地区的需求消灭和欠发达地区的需求未激活问题,这些毕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在当前的情况下,需求的确是萎缩的,主要集中在传统需求这块。需求萎缩情况下,供给量还那么大,自然是造成了严重的过剩,这是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
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时代趋势的大变引发的创造性破坏,这是在过往的时期不曾遇到的。我们的时代面临什么大变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对本已过剩的实体产业造成了更大的冲击。这里面很显著的就是电商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电商尽管提高了效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在客观上却实实在在地造成了线下商业的冲击。一是对中间环节的商业组织的淘汰,很多做批发、零售的商业企业面临电商的冲击陷入亏损和倒闭的境地。二是恶性竞争压低了工业企业的利润,也对国家的税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创造了新的庞大的就业,但是对整体的就业水平还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当然,我这里不是批判互联网+,创造性破坏本就是残酷的,再残酷也必须要接受。
下来更大的冲击就是人工智能。现在还只是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但很多自动化机器已经可以极大地替代人工了。一个简单的生产烟花炮竹的自动生产线,就可以淘汰90%的人力,效率提升了很多,成本还节约了不少。类似还有其他很多智能制造的机器,正在加速替代人工。比如,特斯拉的无人工厂,全是机器一个人都没有。富士康也要启动大规模的机器换人了,很多沿海的省市也都是大规模鼓励机器换人。这还只是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到了高级阶段,淘汰的人可能就更多了。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代替人工很有必要,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无法阻止,对人类来说终归也是好事。但是,中短期内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却是巨大的。机器确实比人力更有效率,但是你如果把人工都淘汰了,这些人失了业就没有收入,你用机器生产的产品又卖给谁呢?失业会造成需求更严重的萎缩,机器的高效率生产会带来更多的商品供给,这样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不是就更加突出了?
所以,现在的就业情况面临着去产能的淘汰和机器换人两大因素的巨大冲击,未来的收入和失业问题可能会越发严重,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再卷入通货膨胀,那滞胀就毫无疑问地发生了。
这也是我判断未来可能发生滞胀的最大依据所在,现在的关键就是创新创业带来的新就业和收入能否覆盖失业和收入下降以及通胀水平。能覆盖经济就进入新的景气周期,不能就进入滞胀。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关于环保的问题,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前面讲过,去产能有三个方法:一个是市场化淘汰,产品价格暴跌,逼的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破产,行业得到重新整合。比如前几年的草甘膦、太阳能,以及这几年的煤炭、钢铁等。连续几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消灭了不少过剩产能。但是,光市场化也不行,有些大企业实力强,就是亏钱也能扛得住,于是,国家只能用行政命令来主动要求大企业压缩产能,或者通过兼并重组来整合资源。不过,还有一些企业,比如一些个体户小作坊和小企业,它几乎没有任何环保设备,税收上也做些动作,成本压的很低。市场化方法消灭不掉,行政方式也看不上,用环保的方法倒是不错,不达标的直接关停。
当然,环保不光是去产能的手段,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要像变得国强民富,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搞工业化。而发展工业化必然会造成污染,时间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不污染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现代化。很多人怀念过去的蓝天白云,但是代价就是国弱民穷,很多被环保忽悠的富国强国,比如巴西、南非、阿根廷等也一下子变得贫穷和动荡。因此,对于环保必须要辩证的看待,在工业化的时候不能以环保的民意去工业化。但是,当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的时候,加强环保是必要的,这除了去产能外,其实也是倒逼产业升级,把资金向无污染的新兴产业驱赶。
这就好比一个人,过去很穷,为了赚钱什么脏乱差的活都干,但当富起来之后就需要提高工作的档次,不能还去血汗工厂、黑煤窑了。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工业化,基本已经实现工业现代化了,国家强大了,民众富有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这两年,雾霾已经席卷大半个中国,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除了雾霾,还有食品安全问题,饮水问题等等,总不能把赚来的钱都去贡献医院吧。况且,这些制造污染的产业,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落后的过剩的行业制造的。所以,环保必须要搞,而且很有必要从严搞。因此,环保问题其实很简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但是,必然和从严并不意味着要一撸到底,要一刀切,应该要有主次之分。重点对污染严重中大型企业治理,他们是污染大户,实力也比较强,可以有钱上环保设备。对那些小企业,尤其是轻污染企业,应该要给予一定的过渡期,不能一刀砍死。现在的环保有扩大化运动化的趋势,不仅对中小工业企业,对个体户的养殖也强力干预。而且干预的方式简单粗暴,像几年前的城管一样,引起了不小的民愤。
环保是一个好经,可惜被下面的人给念歪了,甚至在个别地方成了创收的工具,过去门可罗雀的清水衙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肥差,不得不让人愤慨啊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但是不管怎样,环保新政,无论是增加环保设备,还是关停去产能,都在客观上增加了生产成本,成为制造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开始,重点讲解下国家对滞涨的应对措施,分析下滞涨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个人在滞涨情况下该如何应对的问题,我想这些才是关键。顺便再分析下,今后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国家真的是要用国企去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代替民企消灭民企吗?当然不是的,国企和民企都有各自的使命和空间,国家从没想过也不可能去消灭民企,原因后面我们再详谈。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得益于楼里朋友的提醒,发现文章中写了别字,这里说的是滞胀,不是滞涨。不过,也有的地方把这两个词当同样的意思解释的,大家知道就行了,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先说说国进民退的问题吧,这个目前争议也比较大。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国企合并浪潮。应该是从十八大之后吧,国家开始了国企合并浪潮,尤其是央企之间的合并。很多人看不懂,这不是开倒车吗?以前是搞分开经营,石油,电网,电信,电厂,钢厂等等,为了鼓励竞争,做大做强,不都是一分为二,甚至分三分四吗?现在又往回合并是几个意思?否定以前国企改革的思路吗?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以前的国企改革,是朱总在位时的大动作,当时的问题是国企竞争力底下,包袱重,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改革就需要竞争,而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是不能让民企参与的,况且民企也没那个实力。怎么办?只能大而化之,一分为二,在内部之间竞争。这个改革从结果来看,是非常正确的,大大提高了国企之间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因为,每个企业内部都有绩效考核,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尽管很美国的大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但是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质的变化。很多企业越做越好,不仅国内做的好,即便在国际市场上有拥有很大的竞争力。
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又变化了,以前是增量市场,大家可以在竞争中互相进步。现在也是存量市场,因为这些国企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治理机制,竞争力也很强了,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比如,举个例子,电信,移动和联通之间,各自有各自的考核制度,那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开始蚕食对方的市场。你建个基站,我也建个基站,他也建个基站,这就形成了资源浪费。不仅在内部市场上,在外部市场也是这样。为了投标一个项目,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一个集团公司下面的子公司也相互竞争,这样损失的就是国家。如果把这些同业化严重的企业进行合并,或者互相参股,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不仅内部之间可以形成资源高效分配,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也可以抱成一团,共同对付国外的竞争对手,形成多赢的局面。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合并了会不会又回到以前的老路呢?没有竞争是不是效率就下来了呢?当然不会,因为现在的国企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独立运营,不会回到过去大锅饭的状态。况且,现在面临的是情况是,国内是存量市场,国外是增量市场,资源整合后的合并可以做大做强做精,不仅能更好地做好国内市场,也能更好地做好国外市场。
这就是国企合并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为了建立经济体制双轮运行的新秩序,是长远的目标,这个后面再重点讲解,但目前的原因主要是这方面。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先接着把国企的事实说完,前面说了国企合并,第二个方面就是国企混改。
国企混改和第一点国企合并是相辅相成的,有人担心国企合并后竞争力会下降,上面说过因为国企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竞争力这块会继续保持。但毕竟少了竞争对手,没以前那么有危机感了,怎么办?这就是国企混改的意义。
吸引民企进入,可以更加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民企不同于国企,它考虑的是赚钱,是效率,是市场,在这一块要比国企有优势。国企则有资本,有资源,有背景。双方优势互补后,就会使得国企在相对垄断下还能保持更强的竞争力。这就是国企混改的意义所在。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最后一个就是国企挤压民企空间这方面,无论是去产能也好,还是环保新政也好,很多人说是国企在挤压民企生存空间,把民间资本赶尽杀绝,这种看法太片面了。
前面说过,未来的中国要建立双轮运行新秩序,这个新秩序是什么呢。就是国企搭台,民企唱戏,市场为主,计划为次的阴阳互补的经济新秩序。这个怎么理解呢?
首先,在传统行业方面,国企优势巨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中国工业化的逐步造成,传统产业面临这生产过剩、利润微薄,污染严重这三座大山的压力。尽管有这样的压力,但是这些传统产业也不能淘汰掉,很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产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旦放弃,或者转移到其他国家,我们就面临着实业空心化的风险。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运行,也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就业,这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即使利润微薄也要做,而这些产业大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民营资本没实力也不愿参与。尤其是在环保压力下,国企更有实力承担环保成本。所以,在这些产业,未来都会由国企所主导,民企会被逐渐地被挤压出去。国企主导下,将会以计划经济为主,结合市场经济的形式来运行。不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国家安全和民生为导向经营,这些都是民企所无法做到的。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利润,民间资本会进来吗?你要知道国企内部也是分不同的产业或产品的,民间资本参与的当然是盈利稍高的产业了。比如,中石化要混改,首先拿出的是便利店,而不是加油站,就是这个道理。采油炼油跟油价关系很大,很容易形成亏损,但是便利店生意就比较稳定,且也能发挥民企优势。于是,就可以拿便利店的利润来弥补油气这块的亏损。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实际中要复杂一些。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就要血压升高了,这不就是把民企赶出市场吗?这样搞的话,那民企怎么办?都国有化吗?当然不是了,民企还有更好的去处,且听我细细道来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前面说过,传统产业未来将会由国企主导,是主导,不是全部占有啊,一些有实力的民企也会占部分少部分市场,但无关大局。那民企怎么办呢?民间资本去哪里呢?
前面说到供给侧改革时,提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传业去产能,一方面是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前者将由国企主导,那后一方面就会由民企主导了。所以,从传统产业挤压出来的资本,都会在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下进入新兴产业。在新兴产业这块,毫无疑问都是民企主导。比如,现在如日中天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小米,以及后来者滴滴,大疆,摩拜等等,几乎都是由民企主导的。
民企是以利润为导向,机制灵活,效率高超,对新技术新模式非常敏感,能够及时地抓住新的趋势和商机,在创造性这一块,恐怕是国企远远不及的。那么,在转型升级下,在创新创业战略下,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大有可为。缺资本,也可以混改啊,民企可以进国企,国企也可以进民企啊。国企进民企最大好处就是,作为战略投资者,可以利用资本和资源等优势,大力支持民企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具体经营上,由民企团队主导,国企资本做好后勤就行了。缺技术,可以搞军民融合啊,国家可以把在军事、航天等方面掌握的顶级技术拿出来跟民企合作啊。没市场,国家可以给政策啊,可以搞政府采购啊。华为怎么起来的,当年没有政府采购早死了。这样,由国家和国企作为后盾,民企可以冲在创新创业的最前面,全力搞好转型升级新战略,如此,未来中国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在新兴产业方面,则由民企为主导,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营模式。这样的话,国企和民企是不是就可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了?这就是中国经济未来双轮运行的新秩序。
看懂了这个趋势,你是不是就对当下发生的大事豁然开朗了呢?要赚大钱,必须要看对趋势跟对趋势,否则逆势而为只能落得个人财两空的悲惨下场。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未来的中美对决,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与美国的私人资本之间的对决。现在的布局不光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也是为了将来的大决战。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时间:2020-04-02 11:39:50
卧槽,编写那么一大段文字居然没保存找不到了,额

楼主:潜龙一生在渊

字数:21869

帖子分类:经济论坛

发表时间:2017-08-30 02:18:13

更新时间:2020-04-02 11:39:50

评论数:26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