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淮海大战从创意到成型,粟裕功不可没

淮海大战从创意到成型,粟裕功不可没

楼主:我是温靖邦  时间:2020-04-13 20:50:57
淮海大战从创意到成型,粟裕功不可没(《大逐鹿》第二部之一节)
温靖邦
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仍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扎根大别山,与蒋军白崇禧二十多万大军周旋。针对白崇禧的“向心合击”战术,刘伯承采取了“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将敌牵到外线。以小部牵制大部,以大部消灭小部”的深富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战术,即先拖散敌人,然后分而歼之。如此与豫皖鄂边区的陈谢大军、豫皖苏边区的粟裕大军互相配合,经略中原,成为牢牢钉在蒋介石背上的芒刺,使其寝食难安。
蒋介石是顽固相信“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墨守成规不识变通的纸上谈兵之徒,所以他无论如何艰难也要把刘伯承驱逐出大别山,或消灭、或赶出中原。否则他就睡不着觉。
但他同时也从一年多来大量损兵折将换得了一些宝贵的教训:千万要防范共军对国军主力的引诱和分割,任何时候都须把部队牢牢扣成一台机器,决不贪图一时的小胜而须臾分散。重点进攻山东时这个战术本来推进得很好,可后来张灵甫急躁冒进,以致太阿倒持,给了粟裕机会。创剧痛深啊!蒋介石学精灵了。他为了对付刘伯承、陈谢、粟裕三支互为声援的大军,调集国军优势兵力于中原战场,在徐州陆总和国防部长九江指挥所之下,设置八个绥靖区以加强防御重要的点、线;以六个机动兵团对共军实施进攻,避实就虚,在各个战略要点之间往返驰援。
刘、陈(赓)、粟三路大军虽遥相呼应,毕竟是分开作战,急切之间很难统一行动。如此分开作战,各自兵力有限,与蒋军交手时只能瞅小的收拾。而在蒋介石的“机器”战术下,很难找到分散的“零件”。中原战局就这样僵持下来了。双方势均力敌,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粟裕苦苦思索怎样改变这种僵局。
最高统帅毛泽东也在作这样的战略思考。
粟裕的结论是:“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方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粟裕将这一思考,拟成一份短电发给中央。
毛泽东的结论是:从中原战场上抽调部分主力,渡长江南下,威胁兵力十分空虚的宁沪杭地区。那一带除了是国民党的老巢,还是财赋所出之区,蒋介石不可能不从中原抽调主力回援。如此,则中原僵局可破,蒋军在回援江南过程中亦可频频出现我军可以利用的战机。
在这个过程中,1947年12月,粟裕指挥华野兵伐中原的部队和陈赓、谢富治兵团,发动平汉路战役,轻易吃掉了蒋军三万两千人。这更坚定了他关于集中中野(刘伯承)、华野、陈谢兵团打大歼灭战的思考。
毛泽东的思考也在趋于成熟,而且已具体到准备让粟裕率三个纵队下江南创建新区;华东军区部队、华野留下的部队以及当前中原战局则交给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负责(陈毅已较长时间一直在中央“以备咨询”)。
恰值此时,大别山的刘伯承急电中央告急,称处境十分困难,请求友邻部队赶快设法“调走”部分蒋军以减轻压力。陈诉中原野战军减员甚多,“部队极不充实,弹药亦渐感困难。如无友邻协助,至少将(敌)十一师调走,(因为此刻我军)部队集结均发生困难。”(页末注:江苏省委党史办编《粟裕年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中野的危局,促使毛泽东加快部署袭扰江南的步伐。他电令粟裕,率华野三个精锐部队十万人渡江南进,做出兵伐宁沪杭的姿态,“兴风作浪”,“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至少吸引敌军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页末注:逄先知《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页。)
如何解决大别山困局,粟裕的看法与毛泽东相反;他仍坚持认为三路大军统一指挥,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甚至特大歼灭战才是根本解困之道。
粟裕牢记当年毛 的教导,没有全局意识,就不能做好局部工作,多年来总是把自己所负责的局部,放到战略全局去考虑。他现在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山东战场就困扰着他了。孟良崮战役以后,蒋介石吸取了张灵甫冒进的教训,加强了原定的各部紧紧靠拢,严禁独自冒进的大军运动策略,华野部队再没有找到打歼灭战的机会。粟裕想,随着战争的发展、敌我力量的消长、敌人行动策略的变化,我军要想打破僵局,一块零件一块零件地蚕食已无机会,只有整块吃掉一台又一台的大机器,也就是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行;而要如此,单靠一个方面军显然不行,必须集中更大兵力并统一指挥。中原战场目前的困局更坚定了他的看法。
粟裕执笔写就了一份比此前发出的短电详尽得多的电报稿,约一千四百多字。但却没有发出去,反复斟酌修改之后,交给他的直接领导饶漱石看。
一份一千多字的电报,饶漱石看了一个多钟头,眉头深深锁住了。最后,担心地看着粟裕说,你的意见,我没有把握;但是我看得出来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对立的。我想,可不可以暂缓拍发,再作深入思考。以后如果确认自己的意见没有错,那时再发给中央。这样可以吗?
粟裕接受了饶漱石意见,把电报稿放进了公文包。
12月10日,毛泽东致电粟裕(并告刘邓),只几十个字。电文肯定了粟裕主张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的意图、部署;同时明确指示“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如敌集中强有力兵团向你们攻击,仍宜避开,别求机动。”(页末注:《毛泽东军事文集》卷四,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43页。)这显然否定了粟裕关于打大歼灭战的主张,也隐含了中央要坚持华野出兵袭扰江南的意图。
1948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粟裕率华野司令部和四个纵队,集中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休整,开展中央规定的新式整军运动。
在这个阶段,应当如何打破中原战略僵局,他有了较多空闲进行更深入缜密的思考。从起草那份一千四百多字长电那天算起,过去四十多天了,中原战局没有大的改善,大别山处境更加困难了。面对蒋介石更为集中的兵力,华野、中野、陈谢兵团依旧分开行动,连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的机会也越来越找不到了。粟裕反复思考,下了决心。1948年1月22日,他在原电报稿后加上十六个字:“管见所及,斗胆直陈。是否有当,尚盼裁示。”然后交给机电室即发中央。
电报是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1日为“子”,22日为“养”,故史家称这份电报为“子养电”。
毛泽东没有回复“子养电”的主张,却另发一短电催促他做好奔袭江南的准备。
这态度其实很明确了。
三天后,粟裕复电毛泽东,重申“子养电”的观点,将他的建议进一步深化。他认为,在近一段时期内,将中原战场的中野、陈谢兵团、华野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打几个大歼灭战是可能的。诚能如是,必将改善中原整体局势,加速解放战争进程。
毛泽东召集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粟裕的建议。最后的结论是坚持中央原来的决定,粟裕仍须积极准备率领三个甚至四个精锐纵队到江南翻江倒海,相机创建新区,以吸引中原敌军回援宁沪杭。为了不挫伤粟裕积极性,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复电语气委婉,有点谆谆教诲的味道,还略含讨论之意。
粟裕读了毛泽东的复电,又去向饶漱石汇报。
饶漱石捧着这份很短的电报研究了半天,最初双眉紧锁,后来眉舒目展,吁了一口气。他认为,毛 坚持原决定,是因为我军三个纵队下江南确实是个杀手锏,乃兵书上所谓“攻其必救”;宁沪杭受到威胁,蒋介石不调兵拱卫是不可能的。而最能有效、快速增援江南者,只有九江指挥所、徐州陆总所属的中原部队,其他地方远水不解近渴。但是, 也定然看出了你建议在中原打一两个大歼灭战同样具有一定道理,这从他电报的语气可以看得出来。我建议我们一方面遵照中央决定积极做好三个纵队下江南的准备,一方面你再把暂缓过江而先在中原打一两个大歼灭战的设想进一步考虑得完善些,把留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可能性、好处想透,然后继续向 禀报。不用有什么顾虑,大胆阐述自己的主张,毛 从谏如流,我相信最后会采纳的。
三个月后,他再次致电中央,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与中野、陈谢兵团合作,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他强调,如此则可以迅速改变中原僵局。为让毛泽东认同自己的观点,他在电报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远景。他说,如果中央同意自己的建议,那么打完第一个歼灭战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与刘邓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页末注:《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356页。)
这份电报发出之后,距事实上的“第一个歼灭战”不过两个月(即以攻占开封为重心的豫东战役,一口吃掉蒋军十万人);距“第二个歼灭战”仅五个月(即攻占济南,一口吃掉蒋军十万五千人);距淮海大战仅七个月。粟裕在电报中的“预计”不久竟全部成为现实。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粟裕这份电报事实上成为淮海战役最早的战役方向与战场设想了。
粟裕一再致电坚持自己的观点,引起了毛泽东的深思与重视。他不能不自省是不是轻视了我军当下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能力?他决定命粟裕到中央来,当面详谈他的战略理由。
4月21日,毛泽东致电饶漱石、粟裕以及刚从中央回华东军区的陈毅,叫他们到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城南庄开会,商量战略问题。
4月25日,毛泽东致电西柏坡的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提议召开书记处会议,议题包括华野的战略方向问题。
粟裕在城南庄刚住下来,马上就去见毛泽东。他想早一点探得毛泽东对自己建议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江青正在院子里扫地。见粟裕走来,向他敬了个军礼,说:“粟总好!”
粟裕赶忙还礼说:“江青同志好呀!”
毛泽东听到粟裕来了,马上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大步走出屋子。在院子里迎到了粟裕。毛泽东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走出门迎送,今天是一次破例了。
粟裕赶忙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激动地说:
“ ,终于见到您了!”
毛泽东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脸上灿然笑着,说:
“欢迎你呀,粟裕同志!”又细细打量粟裕,深情地说:“十七年了,十七年没有见面了呀!没有什么大变化,就是老了一点,毕竟步入中年了嘛。”
“是的,十七年不见了,时间好快呀! 身体很好,精神健旺,华野的同志们知道了会很高兴的!”
“华野打了那么多漂亮的大胜仗,我和中央都很高兴!回去以后向华野全体指战员问好,说我和中央很想念他们呀!”
“我一定传达 的厚意!”
“华野同志们从七战七捷以来,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功勋,声名远播中外,连斯大林、杜鲁门都为之啧啧称奇呀。这当然首先要归功于流血流汗的广大指战员,但是没有你粟大将军的神机庙算也是不行的!”
“粟裕今天如果也有尺寸之功的话,那是得益于 当年的教导啊!”
“啊?此话过了吧?哈哈哈。”
“在龙江书院 给我们讲,练兵首先练政治,要把‘支部建在连上’;在天子栋 给我讲‘十六字诀’,粟裕终身受益啊!”粟裕说起当年事,不禁心驰神往,感慨良多。
“啊,都过去二十年了,你还记得那么清楚!”毛泽东也动了感情。拉起粟裕的手往屋里走。“别光顾说话,我们进去吧。”
“解放战争开始以来, 发给我的每一份电报我都抄录在专门的本子上,常常对照相关的战役,仔细阅读、琢磨,每一次都有收益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 的教导,就没有粟裕啊!”
毛 哈哈大笑起来,不断摇头摆手。“言重了,言重了!粟裕同志太谦虚了嘛!”
在用作办公室的小屋子里坐了一个多小时,江青操持的家宴开始了:一大碗红烧肉、一大碗辣椒炒鸡块、一大碗炖羊肉,外加小米饭和河北特有的地瓜烧酒。
第二天,饶漱石、陈毅、粟裕参加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
毛泽东说:“这次把华东军区的三位领导同志请来,主要是希望详细听听粟裕同志的意见。粟裕同志进步很快,不负中央所望,指挥了不少成功的战例;而且一直在第一线,最了解部队情况,最了解战场实际,所以最有发言权!中央决策应该多听听你的意见,杜绝闭门造车之弊!”
朱德笑嘻嘻说:“粟裕同志,不用客气,你就再‘斗胆直陈’一次嘛!”
朱德打趣的话,引得在场的书记们都哈哈哈笑起来;在场的工作人员也都一个个忍俊不禁,翕开了嘴巴。
粟裕看了看几位书记,说:“我最担心的是自己偏居一隅,不了解全局,干扰了中央决策,影响了大局,那怎么得了!”
毛泽东摆了摆手,微笑道:“你思考了几个月,我相信一定有真知灼见,大胆说出来,不要有顾虑,不要有保留!什么‘斗胆直陈’;直陈是很好的,‘斗胆’就言重了!”
大家又笑了。
粟裕也笑了,感到轻松了许多。
粟裕接过工作人员送上的指示杆,站到壁挂式地图前,向书记们陈述他的思考。
他首先详尽地汇报了华野三个纵队渡江南下的各项准备;然后讲他几个月来反复思考的暂不过江,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建议。
五位书记都在认真地倾听, 有时还往面前的本子上记一点什么。军委的三位文员则各自在大记录本上笔不停挥地记录粟裕的每一句话和后来别人的插话。
粟裕第一次参加这样最高层的会议,经历这样的场面,最初有点紧张,拘谨,后来也就适应了。他说话不疾不徐,吐字清楚,尽量少用湖南土音,恰到好处地借用地图配合自己的讲解,大家听得很清楚。
他说,中央去年12月会议的决定我举双手拥护。我们当前的一切思考、一切运筹、一切行止,都是为了贯彻中央会议精神,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尽快实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目标!
毛泽东微微笑了一下,他明白粟裕的良苦用心。粟裕首先强调这个大前提、总目标,是为了说明军委的分兵南进决策和他粟某人提出的暂缓渡江,在中原打一两个大歼灭战的主张,都是为了贯彻中央12月会议精神。
毛泽东的猜测当然不会有误。粟裕接下来开始分析、比较两种战略,哪一种更有把握加速战争进程,实现中央的战略目标。
粟裕认为,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协同全国战场彻底打倒蒋介石,中野、华野、陈谢兵团还须同蒋军展开几次大的较量,消灭其数十万人、上百万人,这个目标才可能实现。当前,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正在成熟。在中原战场上,华野有十个主力纵队、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约莫四十万人,还有十多万地方武装;加上中野、陈谢兵团,兵力是足够的。只要统一指挥,集中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我们是办得到的。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便于敌人驰援;但是这种便利如今是敌我“咸共有之”。我们有三百两美制“道奇”大卡车、六百多辆苏制吉尔大卡车,转兵也可与敌人一比高下;特种兵纵队的坦克速度也不差。敌人虽然在中原集结重兵,而重要的点和线的防守成了他们沉重的包袱,致使其机动兵力减少了很多。我军可以充分利用敌人这一弱点,设法调动敌人,创造歼敌战机。华野在中原新创的解放区在华东局精心经营下,基础十分扎实,又背靠山东、晋冀鲁豫老解放区,能够及时得到人力物力支持,前线部队可无后顾之忧。这些都是我军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有利条件。
如果我三个纵队南进江南,确可调动中原敌军回援;但是调动不了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军。
这时,军委副 、军委参谋长周恩来神情冷峻地插话问道:“为什么?”
粟裕愣了一下才回答周副 的诘问。敌人这四个军(整编师)战斗力强于蒋军所有部队,是中原敌军骨干。其中五军、十八军是蒋介石嫡系,机械化程度很高,到江南水网地区难以发挥优势,蒋介石不太可能调这两个军回防江南;七军和整编四十八师是桂系,白崇禧好不容易把它们调到自己身边,决不会同意蒋介石将它们调出九江指挥所序列。如果调不走敌人这四支主力部队,我三个纵队又离开了中原,则中原战场势难组织打大歼灭战,战争进程也可能因而放缓。
周恩来又插话,“江南乃国民党财赋所出之区,宁沪杭——特别是南京,又是他们的老巢,命脉所系!我华野三个纵队十万之众渡江南进,又是声名赫赫的粟裕统率,国民党高层、蒋介石不慌乱是不可能的!以蒋介石性格,老巢周围突然有三只猛虎逡巡,他还会去考虑什么江南水网优势难以展开吗?恐怕他会把中原至少三分之一部队调回江南来,否则他就得考虑暂时离开南京了!至于粟裕同志上次提到的大军南下,后勤接济困难的问题,我想指出的是,我军以往曾有多次无后方作战,不也闯过来了吗?最近的战例是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也是无后方作战,最后也站住了脚跟嘛!我提出这些疑问,决不是否定粟裕同志的主张,乃是抛砖引玉,希望粟裕同志、同志们打开思路,作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
粟裕说,周副 指教得很对。我也担心自己看问题陷于一隅之见,会干扰中央的重大决策。我只是把自己的隅见坦陈中央,供中央选择、决定。至于中央命令作好下江南的准备,我们已经完成,只待中央一声令下,就可出发!
最后,粟裕放下了指示杆,向在场的领导们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
“ ,各位首长,我汇报完了。”然后回到了座位。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阜平老荫茶。
会议室没人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五大书记和列席的饶漱石、陈毅、聂荣臻都各自在思考华野三个纵队过江与不过江两种策略各自的优劣。
毛泽东吸完一支烟,把尚燃着的烟头权当火媒点燃了另一支烟,深吸了一口,徐徐吐出烟雾。他也沉闷了好一阵,这会儿才瞅着粟裕说:
“你说的大歼灭战,能有……预计能有多大的规模?我是说,一仗能消灭多少敌人,你有没有个粗略的估计?”
提出这个问题,粟裕觉得有门。抑制着兴奋,站起来说:
“报告 ,我的估计,一仗应歼敌十万、二十万,还可以更多!”
毛泽东招手示意她坐下,和颜悦色地叫他自由讨论问题,不必太拘谨。
“能够像你粟裕同志说的那样,在长江以北大量消灭蒋军主力,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可以减少我军远途奔袭江浙可能付出的代价,何乐而不为呢?可是……”
会场上又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周恩来小声对毛泽东说:“要不,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讨论吧?”
毛泽东瞅了他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说:“好吧。”
周恩来宣布休会半小时,书记处同志留下。
毛泽东补充了一句,小姚(饶漱石)也留下。
书记处继续开会。
研究的过程中,书记处四位书记都认为毛泽东主张华野三个纵队下江南,就像一柄利刃刺入敌人心脏,敌人不手忙脚乱是不可能的,不慌忙从中原抽调大军回防是不可能的。一旦如此,种种战机也就出现了,何愁中原僵局不能打破呢?所以坚持主张照毛泽东原定方略进行。
毛泽东摇了摇头,苦笑道:“无论下江南也好,留在中原打大型歼灭战也罢,都要由粟裕来指挥!他这个司令官对下江南不乐意,总想在中原一两口吃成大胖子,你勉强让他去干,主观能动性不容易发挥,不好!”
周恩来问道:“换将如何?”
毛泽东瘪嘴摇了摇头,“谁来换?事实已经证明,军事上陈毅不行!其他同志能在军事上超过粟裕的,除了林彪,我还没有看到!何况粟裕是我们从最基层培养起来的将领,政治上过硬,军事上天资过人,正应该让他挑更大的重担,经更大的风雨,决不可换!何况他坚持的中原大歼灭战也不无道理,优势也不会太逊于江南扰敌!”
朱德说:“ 说得对,主将心里有疙瘩,勉强他去干,积极性毕竟差一些;我们不妨顺他一口气,就依他的主张,留在中原打空前规模的大仗!把中野、陈谢、华野的实际指挥权都交给他!”
毛泽东拍了一掌桌子说:“老总说得对,我们就顺他一口气,让他们打一两仗,看看再说!”
饶漱石趁热打铁,望着毛泽东说:“ ,陈毅在华野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军事责任,而粟裕的职务也一直是副职,这个可不可以有所调整?”
刘少奇点头说:“小姚说得对!”
毛泽东沉吟了一下,说:“陈毅到中原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如何?华野的司令员、政委由粟裕继任吧!”
周恩来眉头深锁,望着毛泽东说:“ 呀,这个……再斟酌一下吧?”
毛泽东说:“唔。恩来,我知道你的顾虑!问题在于,个人情绪,必须服从革命利益,我想陈毅同志会想得通的!怎么样,就请你去向他解释一下中央的苦心好不好?”
休会结束,再次开会。
毛泽东待大家陆续进场坐定以后,笑嘻嘻瞅着粟裕,说:
“粟裕同志,怎么样,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吗?”
粟裕站起来,望着毛泽东,说:
“中央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坚定不移地执行,保证完成好;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分兵南进不如在中原集中兵力打大仗优势多!”
“好!既有坚定的党性,又不唯上,难能可贵!这就是粟裕!”毛泽东由衷地赞美道。“现在请恩来同志宣布中央的决定!”
周恩来说,书记处反复研究,当面听取了粟裕意见,也征求了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同志意见,决定同意粟裕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参加在黄淮地区歼敌。
书记处扩大会结束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找粟裕谈话。
毛泽东对他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定不移服从中央的原则性做了充分肯定,说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就是要树立和发扬这种精神。中央要求你们在中原地区用8个月以内时间歼敌十二个旅。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中央征求了华东局意见,决定对华野的领导班子做重大调整。具体而言就是陈毅同志、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不回华野了;今后华野由你负责,接任司令员兼政委。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坦言。
粟裕大吃一惊,马上提出异议,要求陈毅不调离华野。
毛泽东问他理由是什么?
他说不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就只坚持要求陈毅不脱离华野。
毛泽东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与朱德、周恩来当即商量,然后决定:陈毅原职暂且不免去,但必须到刘邓那里工作;粟裕以代司令员代政委身份主持大计。

楼主:我是温靖邦

字数:833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0-07 22:12:03

更新时间:2020-04-13 20:50:57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