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酒仙榜|酒默 · 扬雄

酒仙榜|酒默 · 扬雄

楼主:南湖野客  时间:2020-05-01 11:00:20
鬼叔 编撰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叀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这是汉代辞赋家、思想家扬雄所作的一篇短小精悍之赋文《酒箴》,大意是:你就像是一个瓶子,悬挂在井口之上,居于高处,面临深渊,动一动就会有危险。美酒从不装进瓶里,只会是满肚子的清水。你被绳子系在那里,不能左右摇摆,一旦晃动而触碰到了坚硬的井壁,就会撞击得粉碎,掉落到黄泉里,身体化为尘泥。你的用处也就是汲水而已,远不如酒囊幸福。酒囊虽然看起来肚大而滑稽,但它是装酒的,经常被借来借去买酒用。有时候还被视作贵重之物,坐着皇家的车子,出入于宫廷内院,在公门府衙里奔走往来。当然,这与酒并无关系,酒是没有过错的。

汉赋的最大功用是讽谏和劝勉,扬雄在这篇文章里,借水瓶和酒囊两样事物,比喻了社会上两种不同的人。水瓶是用来从井里打水的,陶制的东西通常很脆弱,稍有不慎,碰到井壁的砖石,就可能粉身碎骨。酒囊却不同,虽然样子看起来很可笑,但因为是用来装酒的,却处处受欢迎,境遇不一般,甚至于可以在皇宫、官府里往来穿行。老实勤恳地待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人,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免不了遇到麻烦甚至危险,在复杂的社会中可能碰个头破血流。而善于阿谀逢迎、投机钻营的人,却左右逢源,混得风生水起,甚至于升官发财,博取到非同一般的社会地位。扬雄借物喻人,对这样的现实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和辛辣的批判,文章虽短小简促,但文笔犀利,意味深长。不过,对于爱酒的扬雄,少不了为酒正名,他要讽刺的是酒囊,酒并无过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少而好学,博览群书,通晓文字,研究义理,潜心于学问而终成大家。据说扬雄口吃,不能够快速讲话,于是也养成了静默沉思、无欲无求、平易宽和的性格。扬雄曾拜严君平为师,学习黄老之术。严君平本名庄遵,字君平,后来汉书中讳汉明帝刘庄的名字,于是将其改为严遵。严君平晚年隐居在平乐山,设馆授徒及著述于此,是玄学的启蒙人物。平乐山也叫横山,严君平授徒的场所被称为“横山读书台”。严君平宣讲老庄哲学四十年,还成功地预言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据说扬雄上山拜师时,行过跪拜礼,依照规矩给老师献上了十条腊肉,严君平却摆手不收:“罢了罢了!我这里不讲这些礼数的!”因为严君平主要讲授的是道家学问,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教诲焉”是孔子说的,所以严君平的意思是,这种儒家的拜师礼并不适合这里。但是扬雄却坚持道:“惠王济民,本无相犯,兼之则中庸之道也。”严君平听了扬雄的话,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见地,于是正式收他为徒。扬雄住进了横山,从学严君平八年,终成一代大儒。

学成下山,扬雄游历京师长安,被大司马兼车骑将军王音召为门下史。后来因同乡杨庄的推荐,汉成帝命他随侍左右。扬雄很喜欢屈原的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语言华美和情感真挚,但是他不大赞同屈原投水的举动,认为君子应当顺势而为,机遇到了就有所作为,若命运乖舛就蛰伏退隐,何必要自绝于世呢!这个人还挺古怪的,他从《离骚》里摘出一些句子,逐句予以反驳,写在竹简上投入江水中,用这样的方式哀悼纪念屈原。扬雄对司马相如极其崇拜,喜爱相如赋的瑰丽典雅、宏伟奇崛,常常揣摩,每次作赋都刻意效仿。元延二年正月,扬雄随汉成帝前往甘泉宫,作《甘泉赋》讽谏成帝的铺张;三月,成帝祭祀出游,“眇然以思唐虞之风”,扬雄作《河东赋》,劝告其“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十二月,成帝又外出田猎,扬雄作《校猎赋》,讽谏天子不应当如此奢侈靡费。第二年,成帝又组织了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致使民间的农业生产大受影响,扬雄作《长杨赋》再行劝谏。可惜他遇到的这个汉成帝是个荒淫昏乱的家伙,扬雄苦口婆心的讽谏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

扬雄后来授黄门侍郎,修书于天禄阁。王莽当政时,曾与扬雄同为朝臣的刘歆、甄丰都做了上公。后来王莽代汉自立,搞了一些神神叨叨的所谓天授神权的符命,他想禁绝将来别人也学他的做法,而刘歆之子刘棻和甄丰之子甄寻就是奏献符瑞之事的人。王莽于是罗织罪名杀了甄丰父子,刘棻则被流放到了边远之地,并下令凡是这个案子牵扯到的人,立即收捕系狱,不必奏请。一时间京城里人心惶惶,许多与甄、刘两家有瓜葛的人被不问青红皂白就逮捕下狱了。当时扬雄在天禄阁上校书,办案的使者来了,声称是来抓扬雄的,扬雄担心不能逃脱,便直接从阁上跳下自杀,结果没死成。这件事引起京城哗然,王莽听到后惊奇道:“扬雄一向不参与这种事,怎么会在此案中?”于是暗中派人查问原因,原来刘棻曾经跟着扬雄学写过奇字,因为扬雄精通训诂学。而对于刘棻的这个案子,其实扬雄并不知情,王莽于是下诏,对扬雄不予追究。

扬雄跳楼,不禁令人想起他年轻时曾质疑过屈原投江,认为那样的举动很傻。看来人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处境,或者是不是置身其中,对自己的想法有很大的影响。扬雄命大,自杀却没死成,他原本也不喜欢与王莽搅在一起,于是以年老病残之身,引退罢职。但是后来他又被王莽召为大夫,也是身不由己啊!扬雄在朝廷供职数十年,不得升迁,当的又是个穷官,所以家境一向贫寒。扬雄年少时嗜书,年纪大了好酒,常常把自己就喝醉了,他不善于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因此也没什么人到他家里来。但是因为扬雄有学问,偶尔也有人来向他请教,来学习的人每次都带着美酒佳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资费,扬雄很喜欢,只要有酒喝他便愿意讲授学问,这便是“载酒问字”的典故。钜鹿人侯芭常常跟随扬雄左右,系统学习了扬雄的学术成果。扬雄七十一岁时去世,侯芭为他修建了坟墓,并守丧三年。

陶渊明《饮酒》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王安石《扬雄》: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
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
扬子出其後,仰攀忘贱贫。
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
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
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
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
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南湖野客评曰:扬子云,卜居成都,室鄙陋而笃其志;穷究坟典,字艰涩而掘其意。反离骚以吊灵均,仿赋辞比爱相如。一朝得在圣躬左右,文章锦绣,讽谏无用;常年匍匐天禄台阁,曾经旧僚,咸为三公。汉祚半殂之时,不显达未尝坏事;新朝篡立之后,肯低调实能保命。可叹者,子云何以惊恐而投阁;所幸者,王莽尚能明辨而宽赦。志存澹泊,潜心学理,讷于口齿宣语,长于典籍通儒,纳客析僻字,闭门阅金经。子云不擅亦不喜与人交,安于贫贱,看淡死生,偶有来访者,载酒问道,解得一时口腹之欲,引为快事。爱静默,溺圣学,尝自嘲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廷;惟寂惟寞,守德之宅。”酒仙榜奉邀上座,号为「酒默」。

参考文献: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

楼主:南湖野客

字数:279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4-30 23:39:38

更新时间:2020-05-01 11:00:20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