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连载】《说不尽的古文观止》:有历史故事的文章很好看

【连载】《说不尽的古文观止》:有历史故事的文章很好看

楼主:未晓斋主  时间:2020-05-29 23:52:19
接下来,春秋早期最滑稽的一出戏便上演了。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颍考叔在哪里挖的隧道,怎么挖的隧道我们暂且不说。就说郑庄公进入隧道之后见到了武姜,居然对他的老娘唱开了:“来到隧道中,心里乐融融。”
武姜也是个聪明人,懂得就坡下驴的道理。见到郑庄公之后,十分配合地跟郑庄公一起走出了隧道,出来之后武姜也唱开了:“走出隧道外,心里多畅快。”武姜从此被解除软禁,心里能不畅快嘛。
这段场景诞生了“其乐融融”和“融融泄泄” 这两个成语,这都是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快乐和谐景象的词语。
不过,他们母子二人真的这么和谐吗?
武姜被郑庄公流放,应该讲她对郑庄公的厌恶之情是有增无减,但为了自己能安享晚年,还是要继续扮演一个慈母的角色。另一方面,郑庄公为了稳定民心,也必须扮演一个孝子的角色。两个人之间表现得热闹欢喜,但实际上都十分做作。一场装模作样、握手言和的闹剧终于看似欢喜地收场了。
文章最后一句,“遂为母子如初”,字面意思上好像是说郑庄公母子二人和好如初。但是,“如初”这个词放到郑庄公和武姜身上,就值得深思了。
所谓的“如初”就是他们两人回到最初的关系。还记得这篇文章开头那段吗?说的就是武姜自打庄公出生就厌恶他,也就是母子二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和,这就是他们最初的关系状态。
郑庄公去隧道中见武姜,放武姜出来,只是两人合演了一出稳定民心的好戏,但是庄公心里的真实想法应该是:咱俩从前怎样,以后还是怎样吧。
不过,两人之间的力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郑庄公此时已经储备了足够的政治和军事资本,即将成为一代雄主,大有号令天下的气势,而武姜已然身老,小儿子流亡异乡,她再也没办法作一些非分之想。两人再次回到最初的那种两相厌的状态,但已经是事过境迁,今非昔比。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左丘明写这段故事,居然能以“初”字开始,又以“初”字结尾,文章结构之精巧,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最后,左丘明就颍考叔帮郑庄公解围这件事情做了一番评点。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这里的“君子曰”,是整部《左传》的一个特色,在一些值得评点的事件最后,左丘明都有这样的一段借君子之口,表明自己思想观点的文字。后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借鉴了这样一种方式,《史记》中也多有“太史公曰”的字样。
这句话中“施及庄公” (施读如易) 的“施”,解释为影响、延及的意思。
左丘明对颍考叔帮郑庄公解围这件事情评价道:“颍考叔的孝行真是纯粹啊。他不仅自己敬爱孝顺母亲,还能影响到庄公。”
接下来,左丘明引用《诗经》里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匮,匮乏、缺少的意思。锡,通“赐”,赐予的意思。这里的“类”字,不是通常所谓“类别”的意思。“类”在这里要解释为“善”(这是朱熹的观点),解释为好处或福气的意思。
所以,左丘明的意思就是:《诗经》中说,孝子是不会穷尽的,上天会永远让他们赐给我们福气。所谓的孝子,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类人吧!
的确,颍考叔的孝行是有力量的,能给庄公带来好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关于左丘明的这段评价,我想特别聊聊“纯孝”这个词。我认为左丘明是在借颍考叔的纯孝,来讽刺郑庄公的行为。颍考叔的孝顺是不参杂任何东西的,很纯粹。言下之意就是,郑庄公表现出来的孝就值得思考了。也许颍考叔真的感化了郑庄公,但是郑庄公的孝不可能做到像颍考叔那么纯粹。这么多年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又哪里能生出孝心来呢?
讲到这里,《郑伯克段于鄢》的全部内容就都讲完了。仔细体会一下,我们应该可以感到这出故事看似是兄弟之争,其实暗地里有不少母子之间的争斗,最后左丘明又以母子之间的结局来收尾,可以说非常完整。
左丘明虽然在这篇文章当中没有明写共叔段母子合谋的场面,但我们能想到的是,共叔段的很多行为应该是在武姜的策划和怂恿下进行的,可怜的共叔段也许只是武姜的一颗棋子罢了。
我们如果来评价这段故事,不能讲庄公多么地用心险恶,本身武姜和共叔段就是无理之争。郑庄公只是用了一些权谋,让他们自己暴露出来,给百姓一个出师有名的理由罢了。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而“正名”的思想,正是孔子一直强调的。
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左丘明把这段故事放在《左传》的开篇进行大肆铺陈呢?只是刚好在隐公元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左丘明把它详细阐述了出来吗?我认为没这么简单。
这是左丘明的有意安排,这篇文字在《左传》中起到了开宗明义的作用。
之前我们讲过,《左传》有着很强烈的儒家思想,特别重视君臣礼法,它既然是《春秋》的“传”,必然也跟《春秋》的思想有相关性,也是在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所以,《左传》里蕴含的思想同样是希望能建立起一个崇尚礼制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然而,春秋时期又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拿什么来反映礼崩乐坏呢?“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刚好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在文章中,左丘明通篇没提一个“礼”字,但我们能时刻感受到几个主要角色,武姜、共叔段甚至是郑庄公的种种非礼行为。由于“非礼”,所以引来了各种争斗,而争斗是动乱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只要人人安分守己,天下就能获得太平。可是,春秋乃至战国时期的现实情况是周天子与诸侯争,诸侯国君与大夫争,大夫与家臣争,于是导致天下动乱。而这天下大乱的始作俑者,就由这篇故事而开端。
所以,正是因为“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的特殊意义,历来对《左传》中这篇文章的研究者众多。而且,大家对郑庄公究竟是善是恶,向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非常欣赏他,有人非常厌恶他,我们的讲述中虽然也对郑庄公有不少的分析,但其实的确很难将郑庄公这个人说得非常明白。 我这里权且抛砖引玉,希望能给您一些新的思考。
另外,似乎更难说得明白的是春秋这段久远的历史。但这也许就是历史的真正可爱之处,越是说不太清楚的故事,越会引来数不清的关注者。关于春秋这段历史的话题,我们永远都说不完。
同样,《古文观止》当中横跨几千年的历史,咱们也还有很多话要聊,一部说不尽的《古文观止》,好戏才刚刚开始。
楼主:未晓斋主  时间:2020-05-29 23:52:19
周郑交质 /《左传·隐公三年》
【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楼主:未晓斋主  时间:2020-05-29 23:52:19
之前咱们提到过,《左传》跟《春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左传》中有一些文章是“无经之传”,也就是这些故事只在《左传》当中能见到,在《春秋》经文中是没有记载的。《周郑交质》就是一篇没有对应《春秋》经文的传文。
关于“周郑交质”这件事情,孔子在《春秋》中并没有特别强调,但左丘明认为此事非常重要,因此特意将其记录下来。不过,在文章中,左丘明对这件事情叙述得非常简要,更多的是发表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观点。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周郑交质”的篇名在《左传》当中是不存在的,这是历代选本在编选的时候整理提炼的,二吴在《古文观止》当中进行了沿用。
那么,这个篇名该如何理解呢?
“周”是周朝,具体而言,参与这件事情的人是周平王。周朝最早的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洛阳。镐京在西,洛阳在东。因此,史书上把周朝之前定都在镐京的这段历史称为西周,迁都洛阳之后的历史称为东周。
“郑”是郑国,具体指的是我们上一篇讲过的郑庄公。“交质”就是交换人质的简称。所以,《周郑交质》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周平王和郑庄公相互交换人质的故事。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周平王不是天子吗?郑庄公虽是一方诸侯,按周朝的规矩,那也还是臣子啊。君臣之间居然要交换人质,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原文中找找答案。
这篇文章字数不多,主要分为两段,前半部分讲的是“周郑交质”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半部分是左丘明针对这件事情发表的评论。
文章一开始,左丘明就交待清楚了周平王和郑庄公之间的人物关系。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这句话很好懂,就是说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二人,先后都担任过周平王的卿士。
所谓的卿士,一般解释为执政大臣,类似于后来的宰相一职。但是,在周代,卿士是朝廷要员的通称,不是具体官职。
那么,周代可以被称为卿士的官职有哪些呢?有专家认为,司马、司徒和司空这样的职位都可称卿士。
据史料记载,郑武公父子担任的是正是周天子的司徒一职,因此他们自然就是周平王的卿士了。卿士的权利如果按照清代的散文大家姚鼐的解释,“治国则谓之卿,治军旅则谓之士,卿而有军行者是曰卿士”,能被称为卿士的官员实际上掌握着周天子的军政大权。
也就是说,郑武公父子二人成为周天子的卿士之后就有了双重的身份,他们既要管理自己的封地,也要协助周天子管理天下的军政。
为什么左丘明要在“周郑交质”这件事情的开头写下这句话呢?这其实是为整个事件作出的一个铺垫。
开篇的这一句不过短短十个字, 但背后却有一段非比寻常的历史。比如周平王是如何得到王位的?他为何要东迁洛阳?郑武公又是如何有机会担任周平王卿士的?这里面其实都大有文章,我们就来仔细说说。
周平王,名叫姬宜臼,原本是西周最后一任天子周幽王的太子。但因一个女人的出现,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这个女人就是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提到这个女人,我们也许都会想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都说西周因褒姒而亡,但恐怕真有些冤枉她了。我们能看到的很多朝代更替的历史都特别喜欢让女人背锅。实际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褒姒最多只能算是西周灭亡的一个导火索罢了。
周幽王有两位著名的夫人,一位是周幽王的正宫王后申后,也就是姬宜臼的母亲,是西申国君的女儿。另一位就是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褒姒为幽王生了另一个儿子,名叫伯盘。褒姒恃宠而骄,在周幽王的耳边吹尽了枕边风,要他立自己的儿子伯盘为太子。结果,周幽王竟然真的废嫡立庶,不仅废掉了姬宜臼的太子之位,而且废黜了申后的王后之位,改立褒姒为王后。申后性情刚烈,一气之下带着姬宜臼逃回了西申。
于是,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伯盘被正式册立为太子。申侯觉得周幽王对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太过无情,一怒之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拥立姬宜臼为新的周天子。
这一下,可惹恼了周幽王。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的春天,周幽王带着新任太子伯盘召集以郑国和虢国为首的一些诸侯在太室山盟誓,随后在这年的秋天兴兵讨伐西申,要申侯交出姬宜臼这个自立为王的逆子。
申侯对周幽王的王者之师丝毫没有恐惧,那是因为他手中握着一张非常厉害的王牌,这就是史书上提到的犬戎一族。犬戎跟西申人的关系很亲近,亦敌亦友地相处了很多年。后来,西申跟部分犬戎人渐渐同化,因此这里的犬戎也被称为“申戎”。申戎的战斗力就是申侯敢跟周幽王对立的最大信心。
所以,这一仗下来,周幽王被犬戎打得节节败退,直到退到了骊山,他也就因自己的莽撞葬送了西周的命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跟太子伯盘都被犬戎杀死在骊山脚下,犬戎顺势便攻入了被称为“宗周”的镐京城中,随即天下大乱。
一时间,各路诸侯蠢蠢欲动,都想在这乱世当中谋得一些好处。当然,这些诸侯都很明白,此时直接称王非明智之举,那将遭到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于是,他们便退而求其次,通过拥立新天子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这在后来汉代的历史中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
那么,谁最适合被扶持上新的周天子之位呢?据史料记载,这时的周王室有两人最符合新天子的继任条件,一个是已经在申侯支持下自立为王的姬宜臼,另一个是周幽王的弟弟,姬宜臼的叔叔姬余臣。这两人便成了诸侯当时争抢的香饽饽。
在这场争夺战中,有两个诸侯渐渐展露出强大的能力,一个是晋国的国君晋文侯,另一个是虢国的国君虢公翰。姬宜臼被晋文侯立为新的周天子,是为周平王。姬余臣被虢公翰也立为新的周天子,史称周携王。此后就进入了周代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并立”时期,这段时间长达二十一年,一直到晋文侯带兵攻占虢国杀死了周携王而结束。
在这二十一年里面,作为有叛逆杀父之名的周平王能跟叔叔周携王抗衡,那是因为晋文侯帮助他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就是象征王权的“九鼎”。九鼎就是用青铜所铸的九个大鼎,代表天下九州,据说从夏朝开始九鼎就是传国宝器。谁拥有了九鼎,就代表着谁拥有了天下。
象征王权的九鼎通常被安放在都城当中,但是在犬戎攻入镐京的时候,九鼎却早就不在镐京城内了。这是因为早在西周初年的时候,周成王就已经打算迁都洛阳,并提前让周公旦在那里建起了成周城,先行将九鼎安置到了洛阳。
所以,晋文侯抢在周携王前面控制了九鼎,让周平王在洛阳即位,顺便借着这次机会完成周王室的祖宗心愿,迁都洛阳。于是,这才有了周平王东迁洛阳的说法。
当然,关于这段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的历史还发生了很多故事,我们在这里先不多讲。不多讲的原因是讲不清楚,讲不清楚的原因是史料不明。为什么史料不明?因为真实的历史被坐上王位的周平王动了手脚。历史永远是胜利者写的,所以我们今天能知道的这段东西周嬗变的历史真相非常有限。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晋文侯为代表的一些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周平王背负上了弑父杀叔的骂名,也因此让周平王落得个王位得来不正的名声。而且,正是因为周平王得位不正,后来才导致了周王室对诸侯的约束能力越来越弱。于是,也就为“周郑交质”的发生奠定了前提条件。可以说,正因为周平王“不君”,那郑庄公后来做出的“不臣”之举就不算什么了。
说起来,周平王作为东周的第一任天子,其实当得非常窝囊。从他的“平”这个谥号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逸周书》上讲,“治而无眚(读如省)曰平”,就是说他在位时期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历史对他的评价也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周平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720年,长达五十一年。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周平王主要依靠两个诸侯国的扶持,一个是晋国,另一个便是郑国。不过,说是扶持,其实周平王这一生的命运实际上饱受这两大诸侯的控制,早期被晋国的晋文侯控制,晚期被郑国的郑庄公控制。
从前面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晋文侯是因为帮助周平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从而进入了政治中心。那么,郑国势力又是因怎样的机会进入了周平王的权利中心呢?这就要从当年周幽王与犬戎之间的那场战争说起了。
当时,郑国的国君乃是郑桓公,他是郑武公的父亲,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名姬友,他是周宣王姬静的同父异母弟弟。周宣王即位之后,便将郑桓公封为伯爵,让他建立了郑国。周宣王驾崩之后,周幽王即位。在周幽王八年,郑桓公被任命为司徒,以卿士的身份协助周幽王执政。三年后,在那场跟犬戎的骊山之战中,郑桓公以身殉国。随后犬戎杀入了镐京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面对被犬戎霸占的镐京城,郑桓公之子姬掘突(即郑武公)非常想攻入城内,手刃这些杀父仇人。这跟晋文侯的意图是一致的,他也想收复镐京。因为他知道,光得到洛阳的九鼎还不够,还要得到存放在镐京城王室宗庙当中象征王权的礼器。不能得到这些礼器,王权也是不稳定的。只有攻下了镐京,得到了这些宗庙礼器,周平王的王位才彻底安稳了。
所以,郑武公为报父仇,晋文侯为了能让周平王顺利坐稳王位,都有意向犬戎发起攻击,夺回镐京城。而且,在当时除他们两人之外,一同加入这场收复镐京战役的其实还有秦襄公和卫武公两人。他们都非常聪明,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对周平王出手相助,自然也是可以在这场战争中分得一些自己的利益。
于是,面对已经得意忘形的犬戎兵马,晋文侯联合郑武公、秦襄公和卫武公组成四国联军一起打了犬戎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赶出了镐京。最后,这几大诸侯可以说都实现了自己的利益所得。晋文侯坐稳了像当年周公一样的卿士之位,得到了“代天子征伐不臣”的大权。秦襄公则被册封为诸侯,后来在帮助周平王彻底平定犬戎之患后,得到了周室的“龙兴之地”。卫武公虽说没有得到非常多的好处,但也得到了爵位的提升。
而郑武公因为有着国仇家恨,在这场收复镐京的战役中,他表现得无比英勇,最后也是他率先攻破了镐京城门,赶到宗庙当中,抢出了那些宗庙礼器,可以说是厥功至伟。因此,周平王很感谢郑武公,让他世袭其父亲的司徒一职,和晋文侯一起辅助自己理政。
随后,郑武公主动请求做的一件大事,就让他坐稳了卿士之位。这就是搬运护送那些宗庙礼器东迁洛阳。
郑武公现在的身份从官职来讲是辅政大臣,从血缘关系上来讲,他算是周平王的叔叔。由郑武公来完成搬移宗庙礼器的任务,可谓是名正言顺,连晋文侯都不好反对什么。但其实,这件事的背后有郑武公更重要的盘算。
楼主:未晓斋主  时间:2020-05-29 23:52:19
郑武公主动提出搬运护送那些宗庙礼器东迁洛阳,其真实的目的是想借护送宗庙礼器这件事情,完成父亲郑桓公的遗愿。
郑桓公在生前,眼见周幽王昏庸无道,便开始为自己谋后路。要立足,就要有地盘,郑桓公不满足于自己的那块小小的封地,想找一块大一点的地方作为郑国的立国之基。最后,郑桓公找到的这个地方我们之前提到过,那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中共叔段所在的京城。
不过,“京城”这个称谓是后来郑武公定下来的。最初,这里还只是虢国与郐国之间的一块地方,那时还不是郑国的封地。郑桓公看中这里之后,凭借自己是周幽王卿士的身份,向虢国和郐国的国君借用了这块地方,把家人和财产安置到了这里,史称“桓公寄孥”。
等到郑武公有了这次护送宗庙礼器东迁的机会,他便向周平王提出需要郑国的百姓来帮忙一起护送搬运。于是,在将这些宗庙礼器护送到了洛阳之后,郑武公便用武力灭掉了虢国,强占了他父亲看中的那块地方,并且把这里当作郑国的国都来建设和发展,取名为京城。
有了立国之基之后的郑武公,大肆开疆辟土。这一下,便招来了同为辅政大臣的晋文侯的不满,他向周平王请求收回郑武公的一部分封地。
面对晋文侯的强势,郑武公明白,晋国立国时间已经数百年,自己的郑国才立国不过几十年,在国力上还不是晋国的对手,现在能做的只有忍让。于是,无奈之下,郑武公只好放弃发展京城,把国都又迁到了新郑。
郑武公死后,郑庄公即位为郑国的第三任国君,也继承了父亲在周朝的司徒一职。可以说,自从郑庄公继任之后,郑国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在这之前,虽说是郑武公和晋文侯共同辅佐周平王,但明显晋文侯处处压制着郑武公,这两人也斗了一辈子。
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周平王是完全被晋文侯所左右的。直到周平王二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之后,郑武公不久也离开人世,接下来在长达二十六年的时间,周王室的大权旁落到了郑庄公手中,郑氏一家独大,权倾朝野。
无论是晋文侯还是郑庄公,他们都高举着尊王的旗帜,却大肆发展了自己诸侯国的势力。对于这一点,周平王的内心其实是多有抗拒的。
之前有郑武公牵制晋文侯,可如今似乎无人能牵制郑庄公。而且,我们从这篇文章的历史时间上也能看到,鲁隐公三年刚好是“郑伯克段于鄢”之后的两年,这时的郑庄公在平定了共叔段的叛乱之后,郑国内部获得空前的发展良机。更重要的是,郑庄公正值壮年,但周平王已经年迈。他非常担心逐渐强大的郑国对周王朝的威胁。虽然自己一生受制于晋国和郑国,但他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过多受制于郑庄公。
于是,周平王想找一个人来制衡郑庄公。此人就是虢国的国君,名叫姬忌父,史书上多称呼他为“虢公忌父”。
所以,左丘明接下来写道:

王贰于虢。

贰,就是生出二心、心不专一的意思。
所谓的“王贰于虢”,就是说周平王不再信任郑庄公,开始打算分政给虢公忌父了。
之前我们在“郑伯克段于鄢”当中讲过,郑庄公自从继任为新的郑国国君之后,就一直忙于处理郑国的内乱。按照规定,他既然继承了郑武公的卿士身份,就应该去洛阳辅佐周平王。可是二十多年来,他几乎很少去到周平王身边。所以,这也刚好给了周平王一个分权给虢公忌父的理由。
那么,周平王为什么会想到用虢公忌父来制衡郑庄公呢?这里就有必要跟您说说虢国的历史了。
早在西周初年,王室大规模分封同姓诸侯。周文王的异母弟弟虢仲被分封到了“制地”建国,也就是今天河南荥阳市境内,史称东虢。周文王的同母弟弟虢叔被分封到了“雍地”建国,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宝鸡一带,史称西虢。东虢在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所灭,也就是我们在“郑伯克段于鄢”也中提到了那个东虢国,当时的国君是虢叔。西虢后来为避外族入侵,一部分国民一开始东迁到了今天山西的平陆一带,史称北虢。后来北虢被晋国所逼,又渡河南迁到了今天河南三门峡一带,史称南虢。另外,那些当年没有随着西虢东迁的国民,史称小虢。这就是“虢分五虢”的由来。
顺便说一下,那个被灭国的东虢国君虢叔跟文王弟弟虢叔不是一个人,只是都是叔字排行而已。从虢国的众多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王之弟虢仲的后世子孙中有叫虢叔的,文王之弟虢叔的后世子孙中也有叫虢仲的,这都很正常。
虢国的“虢”字,字形中有虎,这个字的意思是双手搏虎。据史书记载,虢国的军队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称呼,叫做虎贲军。这个称呼后来汉代也有在用,通常指的就是天子的近身卫戍部队。
早在当年武王伐纣的时候,虢叔和虢仲所指挥的军队就是主力军,后来他们成了诸侯之后,东虢和西虢的主要职责就是捍卫周王室的安全。从东虢和西虢的封地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两处刚好是进出周王室京畿之地的两道大门。所以,东、西二虢在当时众多的诸侯当中,地位非同小可,是历代周王室所依赖的重要诸侯力量。东虢被灭后,周王室就基本只能仰仗西虢这一支的力量了。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就可以明白,正因为虢国特殊的使命和身份地位,所以周平王才会想到找虢公忌父来制衡郑庄公。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书上解释说虢公忌父是西虢的国君,但据周平王在位的时间推算,这时的西虢应该已经东迁,所以准确地说虢公忌父应该是北虢或者南虢的国君。
周平王有意分权给虢公忌父,有霸主气质的郑庄公当然不会这样任人宰割。
文章当中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拉开了周郑交质的序幕。文章中写道:

郑伯怨王。

郑伯,就是郑庄公。他可不是吃素的,虽然自己不在周平王的身边,但是他早就在朝廷安插了自己的眼线。周平王打算分政给虢公忌父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其实,前面我们说过,郑国跟现在的周王室,亲戚关系很近。周平王和郑庄公可以算是堂兄弟,郑国就像当年的虢国跟西周王室一样,是最亲近的诸侯。
虽然虢国也是姬姓国,但总没有郑国跟周平王之间的关系亲近,所以郑庄公对周平王有些怨恨。于是,他连忙驱车前往洛阳来找周平王理论。
我们看,左丘明的用字非常精炼,周平王的“贰”和郑伯的“怨”,都是非常明确的心理活动,一个心有猜忌,一个心生怨恨。而且,左丘明先写了王的“贰”,后写了郑伯的“怨”,也就说明了是周平王不信在先,郑庄公便无礼在后。总之就是周郑双方没有信任可言,这也提前预示了“周郑交质”的结局。
那么,年迈的周平王见到前来洛阳质问的郑庄公是怎么回答的呢?

王曰:“无之。”

周平王知道如今的周王室还有赖于郑国的支持,不好当面跟郑国闹翻。于是当郑庄公说明来意,问起为什么要分权给虢公忌父时,他也只能向郑庄公示好,连连摆手说,“没有没有,哪有这种事情。”一副小孩子做错事怕打的样子。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周平王究竟跟郑庄公有着怎样的对话,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想象,郑庄公见到周平王,也许说了类似下面的话。
郑庄公对周平王说道:“微臣听说陛下您打算让虢公来辅政。我的才能的确不如虢公,既然陛下有意让虢公来辅佐您,就请您允许我辞去司徒一职,好给虢公腾位子。”
郑庄公这是拿辞官来吓唬周平王。他心里很清楚,他敢辞,虢公却未必敢接。郑庄公深知,虢公忌父的势力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目前还不敢因此事得罪自己,所以他有恃无恐。
周平王一听郑庄公这样说就有点慌了。于是,周平王也许这样说道:“哎呀,真是误会啊。寡人知道爱卿你之前抽不开身来我这里,便打算让虢公帮忙管几天而已。爱卿多虑了。”
郑庄公当然没那么好对付,他肯定是再三坚持,要辞官而去。
这一下,让周平王非常尴尬了。他很清楚,没有郑庄公和郑国势力的扶持,周王室也许就不那么安稳了。但现在局面已经有一些被动,要想留住已经心有怨恨的郑庄公,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周平王接下来也许说了这样的话。他问郑庄公:“爱卿要怎样才肯答应留在寡人身边呢?”
周平王的这一问,让郑庄公开创了春秋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郑庄公给周平王的答案是:您让我留下也可以,但是需要让您的太子去郑国当人质。为了公平,我也可以让我的世子来您这里当人质。这样我们以后就可以建立深厚的信任,真正休戚与共。
本来也许只是郑庄公一个试探性的提议,但没想到周平王居然接受了。天子要任用臣子,要获得臣子的忠心,居然要用答应交换人质来作保证,这真是天大的笑话。礼崩乐坏的时代,再次在郑庄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也证明,东迁之后的周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诸侯的势力凌驾于周天子之上,周天子也只能是任人宰割。所以,《三字经》上就说,“周辙东,王纲坠”,周朝自从东迁洛阳,所有的礼法纲常就都没有了。
周郑交质的结果就是周平王将太子姬狐送去郑国做人质,以表明自己对庄公没有想法,而郑庄公将自己的儿子姬忽送去周王室做人质,表明自己对周平王没有怨言。
讲到这边,我们需要注意一件事情,左丘明在文章中先说周平王送人质去郑国,后说郑国送人质去周王室。这里的先后次序就反映了一个问题,的确可能是郑庄公逼迫周平王做出人质交换的决定的。你送人质到我郑国,我才会象征性的送人过去,否则免谈。这可真的是欺人太甚啊!
以上的这些内容,就大概是周郑交质的由来。周郊交质这件事,在春秋史上可以看作一件标志性的事件,开启了后面质子外交的先河。
自此以后,质子事件屡见不鲜,不管是出于互求信任、罢兵议和,还是乞求援助、或者要胁土地,它都成为诸侯外交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到了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质子事件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著名的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楚顷襄王、赵孝成王、燕太子丹等人都曾做过质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质子都像秦始皇那么幸运。别说回国继承王位了,质子们有的甚至客死异乡,有的终身软禁,日子过得非常凄苦。
就说这周平王的太子姬狐,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个质子就没那么好命。他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其实原本他不是太子,太子是他的哥哥姬泄父,但姬泄父英年早逝,因此太子之位才落到了姬狐头上。可好日子没过几天,郑庄公一来,他就可怜地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质子。
这个“周郑交质”的事件也让周平王在即将走向自己人生终点的时候,留下了最耻辱的印记。他一死,周郑双方的关系又开始发生了变化。
楼主:未晓斋主  时间:2020-05-29 23:52:19
周王朝和郑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周平王的去世,又迎来了不一样的形势。原文写道: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崩,是帝王去世的专用称呼。
鲁隐公三年,《春秋》中记载:“三月庚戌,天王崩。”
周平王在公元前720年的三月二十四日驾崩了。
周平王死后,太子狐终于可以回国即位,可刚回国还没来得及即位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姬狐的具体死因我们不得而知。最后,他的侄儿,也就是前太子姬泄父的儿子姬林登上了王位,是为周桓王。
这句话中的“畀”(读如避)现在比较少见,意思为给予。
年轻气盛的周桓王其实是个愣头青,看不清当下形势,一心想重振周王室的威风,极力想摆脱郑庄公的控制,打算把国政分一部分给虢公忌父来处理。在这里,周王室再次表现出了对郑庄公的不信任。
这句中的“将”字用得非常妙,突显了周桓王此时还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跟下文当中郑庄公的迅速举动形成了对比。
那么,郑庄公面对周王室的不信任,他做出了什么无礼的举动呢?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郑庄公得知周桓王刚继位就又要分权给虢公忌父,十分恼怒,这次他决定不再跟周王室玩质子外交这些虚的东西,直接命令祭仲带兵去抢了周天子地盘上种的粮食。
周天子的地盘跟郑国地盘是接壤的,祭仲他们到温县这个地方抢粮非常方便,抢了就跑。当年的秋天,郑庄公又派祭仲带兵去抢了周王室国都洛阳附近的粮食。
郑庄公让祭仲这样做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看作是他给周桓王的两次警告。庄公的意思就是:你个黄毛小子,给老夫小心点,我能派人轻而易举地过来抢你的粮食,也能过来占了你的土地。
这就是摆明的耀武扬威啊,郑庄公的霸主气质再也藏不住了。
经过这样两次警告之后,周桓王虽然稍稍打消了让虢公忌父来辅佐自己的念头,但是也更加对郑庄公记恨在心了。
所以,在此后的桓王三年(公元前717年),当郑庄公首次来洛阳朝见周桓王的时候,周桓王任性地没给郑庄公好脸色看。这一下,可再次惹恼了郑庄公。
周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郑庄公竟然跟鲁国私下达成了“郑鲁易田”的交易。具体来说,就是鲁国拿洛阳附近的“许田” 跟郑国换了 “祊”(读如崩)这个地方。
这里,有必要解释下“祊”和“许田”这两块地方的来历。
许田,临近郑国,本是当年周成王赐给鲁国开国之君周公的一块领土,主要是方便后世的鲁国国君来朝见的时候有一个过夜留宿的地方。祊,在鲁国境内,但不属于鲁国领土,它是郑国国君陪同周天子去山东祭祀泰山的时候沐浴更衣的地方。所以,郑鲁易田就是私下达成的扩大诸侯国土的行为,这完全就是对周天子君权的一种藐视。
于是,周桓王在这一年随即让虢公忌父进入了朝廷,以右卿士的身份辅政。此后,郑庄公拒不上朝。周郑之间彻底闹翻,所以接下来周郑之间的关系就是:

周郑交恶。

从最初的“周郑交质”到如今的“周郑交恶”,最后直接演变成了后来的“周郑交战”。这场战争在春秋历史上非常有名,史称繻葛之战(繻,读如需),因繻葛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因此也叫长葛之战。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也就是在虢公忌父进入朝廷五年之后,周桓王觉得没有郑庄公来辅政,虢公似乎也没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因此便产生了彻底打击掉郑庄公嚣张气焰的想法。他首先一个动作就是将郑庄公清除出了朝廷,废除了他的司徒一职,同时废掉了他的左卿士的身份。紧接着,周桓王便亲自带兵,联合陈国、蔡国和卫国三国的军队来讨伐郑国。
显然,周桓王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面对战斗力几乎保持全胜的郑庄公,他丝毫没有胜算。而且,从长葛的位置来看,这里紧挨郑宋两国的边缘,可以看出这是郑庄公故意诱敌深入的结果。
从一开始,郑庄公就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最后,周桓王不仅在这场战争中输了,更令他感到耻辱的是,居然被郑国的大将祝聃放箭射中了自己的肩膀。我们应该可以想到,如果没有郑庄公授意郑国将领对周桓王可以射但不可杀的话,凭祝聃的本事应该是可以取周桓王性命的。
郑庄公的目的就是让周桓王颜面扫地罢了。经此一战之后,郑庄公声威大振,郑国成为了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
可以说,东周如果要振兴,依靠着强大的郑国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因为周王室和郑庄公双方之间的不信任,最后导致了周郑交恶甚至交战,东周失去了最后的振兴机会。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失去郑国的扶持是导致周王朝后来更加衰弱的重要原因。这也许就是左丘明为什么要在《左传》中特别记录下这件事情缘故吧。
另外,我们从文章在“交质”和“交恶”两件事情的表达上,可以发现左丘明写得非常高明。讲“周郑交质”是先提交质的结果而后说明如何交质,讲“周郑交恶”是先叙事情的原委而后下交恶的结论。
接下来,左丘明针对“周郑交质”的事情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见解。之前的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叙事比较多,评论较短。但这一篇左丘明叙事较少,评论较多。
让我们听听左丘明是怎么看待这件春秋时期的标志性事件的。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左丘明一开口便说中了周郑交质这件事情注定只会是一个笑话。
这里的“中”,通苦衷的“衷”,内心的意思。也就是说,相互之间的信任,如果不发自内心由衷地信任对方,就算彼此交换自己的儿子做为人质也是没什么用的。
接下来,左丘明说了一段自己对于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精辟见解,他说: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所谓的“明”,就是不欺瞒,光明正大,双方之间开诚布公。所谓的“恕”,就是推己及人,相互体谅对方。
左丘明认为,双方按照这样的明恕之道去行事,才是真正的由衷之信任。而且,双方之间以礼相待,用礼法来约束彼此的行为,虽然彼此没有交换人质,但又有谁能离间得了双方的关系呢?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这八个字,其实正是孔子作《春秋》的基本纲领。
紧接着,左丘明用了一段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道: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萍、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荐”和“羞”都是进献的意思。
左丘明这段话的意思是:只要双方确实能有诚信,哪怕是一些很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祭祀进献鬼神,也都可以用来进献王公贵族。
那么,都有哪些不起眼的东西呢?
比如涧、溪、沼、沚之毛。
毛是野草的意思。哪里的野草呢?涧,就是山涧。溪,就是小溪。沼,就是沼泽。沚,就是水里面的小块陆地,也叫做沙洲。这些地方附近长的野草,都是很不起眼的。
再比如萍、蘩、蕰藻之菜。
菜是野菜的意思。哪一类的野菜呢?萍,就是浮萍。蘩,就是白蒿,一种可以入药的野草。蕰藻,就是水藻。这三类东西既是野草,当然也可以是野菜,总之都长得不怎么样,很不起眼。
不起眼的东西还有筐、筥(读如举)、锜(读如齐)、釜之器。
器就是器具。哪些器具呢?筐和筥是一类,是竹制器具,形状方的叫筐,形状圆的叫筥。另外,锜和釜是一类,是铁制器具,有支架站脚的叫做锜,没有支架站脚的叫做釜,总之都是铁锅而已,这些也都是非常普通的东西。
还有最后一类东西也很普通,叫做潢汙、行(读如航)潦(读如老)之水。
所谓潢汙之水,就是池塘里的积水。大池塘叫潢,小池塘叫汙。所谓行潦之水,就是路边的积水。无论是潢汙还是行潦,里面的水都是不太干净的水。
以上这些东西,要么普通,要么不是很好。但只要我们有诚心,又怕什么拿这些来祭祀进献给祖先、鬼神或者是王公贵族呢?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也能感到左丘明真的是一个君子,他能以小见大,心底洒落坦荡。
紧接着,他又更进一步来评论周郑交质这件事情,他说:

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祭祀进献可以如此,又何况是两国之间的君子缔结两国的邦交这件事情。只要双方恪守诚信,双方以礼相待,又何必用人质来做保证呢?
言下之意,人质可比那些野草野菜、工具器皿和池中污水贵重得多了。没有诚信,再贵重的东西,跟那些不起眼的东西是一样的,没有价值和意义。有了诚信,即使是一根野草,也能缔结两国的邦交,何须用人为质?更进一步来说,只要双方之间有诚信在,有礼仪在,根本用不上任何的东西来做质押。
这句当中的“行之以礼”和前面的“要之以礼”相呼应,都是在强调周郑交质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周之不信和郑之无礼。而且,我们看左丘明这里用了“二国”的说法,这也是在强调平王东迁之后的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跟诸侯国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件事情当中,周和郑就像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一样,弄得“君不君,臣不臣”,十分荒唐可笑。
在评论最后,左丘明又引用《诗经》中的篇目来强调自己的观点。他提到:

“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我们应该知道《诗经》有所谓的《国风》、《大雅》和《小雅》之分。
在《国风·召南》中,有《采蘩》和《采蘋》两篇,在《大雅》中有《行苇》和《泂酌》(泂读如窘)两篇,这四篇诗的含义,都是在说明忠信之道的。
为什么左丘明特别指出这四篇诗呢?我们挑《采蘩》和《采蘋》来看看就可以知道答案。
《采蘩》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到哪里去采白蒿?在沼泽旁和沙洲。白蒿采来做什么?公侯拿去祭祖先。到哪里去采白蒿?在那深深山涧中。白蒿采来做什么?公侯宗庙祭祀用。
您看,这不就是在说可以拿白蒿这样不起眼的东西来祭祀祖先嘛。
另外,《采蘋》中怎么写的呢?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采蘋》也说得很明白: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路边积水旁。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锜与无足釜。
这几句诗,基本上描写的就是妇女用筐和筥把采集的野菜提回来,用锜和釜来烹煮好之后,献给神明举行祭祀的情景。
您看,这些内容不就是左丘明前面说的那几句排比吗?另外,《泂酌》这首诗其中就有表明行潦之水堪有大用的内容。而《行苇》这首诗比较长,这里不多讲,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讲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孝道和礼仪,要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左丘明提到这首诗刚好从侧面也说明了周郑原本是兄弟之邦,但干出这些事情来,也是失礼、不忠、不信的表现。
从这篇《周郑交质》当中,我们的确能看出左丘明的非凡写作功力。文章不长,但说事评点简明扼要、有理有据,几句排比句有如排山倒海的气势,说服力非常强。
最后,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质”这个字,从《说文解字》来说,“质从贝”,而贝壳据说是较早用来交易的财富之物,所以“质”原本就有财富或者利益的意思。
其实,也只有利益才是人或国家间关系的第一要素。从本性来看,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所有的关系,都是平衡利益的产物。
所以,周郑之间,一弱一强,相互交质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且缺乏基本的诚信,无法以礼相待,那周郑交恶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实力永远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人如此,国亦如此。周王室衰微,实力不及诸侯国,所以只能委曲求全,否则连名义上的君王都没的做了。这也是东周时期天下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

楼主:未晓斋主

字数:5986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5-21 19:05:49

更新时间:2020-05-29 23:52:19

评论数: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