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直指人心:做一个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

直指人心:做一个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01,谈“好人坏人”,有无必要?

有些人会说,只有儿童才会把“好人坏人”挂嘴上。————其实,这种说法恰恰是一种幼稚且糊涂的观点。

好与坏,就是“是与非”,就是“善与恶”。明辨好坏,就是明辨是非、明辨善恶,这恰恰是成年人该有的素质。试想如果一个人好坏不分、是非不明、善恶混淆,那恐怕会很糟糕。这种人又可分两种,一种是无恶不做者,可称之为真小人;另一种呢,则是伪君子,又称为“乡愿”,其特征跟真小人一样,也是善恶不分,见到行善的也叫好,见到做恶的也叫好。所以,乡愿,又叫做“老好人”。

无论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其危害都是非常之大的。由此可见明辨是非、明辨好坏是多么重要。所以孟子才讲,“无是非之心者,非人也”。也就是说,从孟老的角度看,那些认为“只有儿童才谈论好人坏人”的人,已经不是人了。

02,不害人,是做“好人”的底线

那么,如何定义“好人”的概念呢?我认为,有两条标准线,一条是底线,一条是上线。一般来说,只要能达到底线标准,就算是好人了。如果能在达到底线的同时又达到上线标准,那用传统文化的概念讲,该叫“圣贤”。

哪两条标准线呢?底线:不害人;上线:利人。

有人会说,能不害人就算好人?这个标准是否太低了?————表面看这个“底线”的标准好像有点低,似乎很容易就能达到,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个标准其实并不低。

不害人,用古语讲,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⑴。如果自己不想要的却要强加给别人,那就是害人。比如自己不想吃地沟油,却搞出地沟油给别人吃;自己不想吃毒大米,却搞出毒大米给别人吃;自己不想打假疫苗,却造出假疫苗给别人打.......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不想用也不敢用,却卖给别人用,这种现象各行各业应该很普遍了。

这都是失去了底线的行为,这都是违反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的人,这都是“害人”的人。正因为有太多的连底线标准都达不到的人,所以才会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毒大米”等等不胜枚举的恶劣事件发生。

可见,“不害人”的底线标准看似很低,其实并不低,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人,恐怕很多。

03,利人的,未必都是好人

需要注意的是,要成为好人,“不害人”的底线是关键,而“利人”的上线并不是关键。有人会说,“利人”的肯定是好人,不需要“不害人”的底线。换言之,他们认为,凡是“利人”的,肯定同时具备了“不害人”的标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举一个例子来反驳这种认识。比如有一个贩毒的人,赚了很多钱,然后他用这些钱去资助失学儿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那么请问,这个人能算好人吗?显然不算。因为他违背了“不害人”的底线,贩毒本就是“害人”,所以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在用“害人”之所得来“利人”,这实在算不上好人。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希特勒,他为了德国人的利益、为了德国的“生存空间”而大肆侵略他国,从德国的角度看,他显然是在“利人”(利于德国人)的,但他通过荼毒他国人民来“利人”,这显然跟上面那个用贩毒所得来资助失学儿童的行为一样,都是“用害人之所得来利人”,换言之,用祸害一部分人的手段来利益另一部分人,如果这也算好人的话,那么所有的黑社会都是好人,所有的犯罪团伙也都是好人。显然,这是荒谬的。

庄子讲,盗亦有道。一个强盗头子,也是利人(利于其犯罪团伙)的,但不能称之为“好人”,因为他是用害人的方式利人的。

利人者未必是好人,根源在于只谈“利人”而不谈“不害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很容易陷入不择手段以谋利的境地,不择手段的行为则必然包括运用不义手段谋利的行为,因此最终导致人人皆以“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态度行事,人与人之间的互害就不可避免了。

关于“利人、利己”这样的功利性观念,在近代哲学史上也有过具体的阐述,比如英国哲学家边沁等人的“功利式道德”⑵的概念,就是这样的概念,其根本问题也是忽略了“不害人”的底线。

孟子是很讨厌别人“言必称利”的,他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何必曰利”,什么利人啊、利己啊,孟老听到这个就反感,“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是他老人家的回答。

04,做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

人是观念的动物。准确地说,人是受观念驱动的动物,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判断以及行为模式。因此“做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这个问题,也由于不同的观念而产生不同的解读。

人类自古至今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是“以义为本”的价值观,一种是“以利为本”的价值观。所谓“利”,指的是利益,一般特指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财色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所谓“义”,指的是“道义”,一般指非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仁义道德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从哲学角度看,这两种不同价值观所依据的宇宙观、本体论也是完全不同的⑶。)

以义为本的人认为,对于人类而言,追求道义是终极目标,而利益只是手段。而以利为本者相反,他们认为利益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义之类的玩意儿只是人类为了获取利益而虚构出来骗人的,所以只是一种手段。

如上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害人),是做好人的底线,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是儒家“仁”的含义之一⑷,而“仁义礼智信”,又是道义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由此可知,好人,就是符合道义的人;坏人,就是违反道义的人。

所以两种不同价值观对于“做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的问题所得出的判断是截然相反的。

持有“以义为本”价值观的人,由于做好人(即符合道义的人)就是他的目的,因此他不会由于利益的得失而改变做好人的初心。也就是说,当做好人得不到利益之时,当只有做坏人(即违反道义的人)才能获取利益之际,他会舍弃利益而坚持做好人。

从终极追问⑸的角度看,这种人,就是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

相反,持有“以利为本”价值观的人,由于做好人(即符合道义之人)只是其获取利益的手段,由于利益才是他的目的,因此当做好人得不到利益之时,当只有做坏人(即违反道义的人)才能获取利益之际,他会抛弃做好人的手段而选择做坏人的手段。

从终极追问的角度看,这种人,就是可以“无恶不作、丧尽天良”的人。

结论

由此可知,只有“以义为本”者,才是真好人,才是真君子。

“以利为本”者把做好人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一种“计谋”,计谋就是骗人的把戏,所以这种“好人”是伪装出来骗人的假冒伪劣产品。

而事实上,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当前的很多“以利为本”者都会高调宣扬“动物哲学”,鼓吹人类社会跟动物世界一样都是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丛林社会之类的调调,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他们自己作为弱者(毕竟强弱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被强者蹂躏时,他们是否会感谢蹂躏他们的强者?因为那些蹂躏他们的人恰恰是在践行他们宣扬的价值观嘛。我相信,这些鼓吹动物哲学的人显然也是鼓吹“被强奸时要主动享受强奸”这样的毫无底线、荒谬绝伦观点的人吧?

毕竟这种毫无底线的人(如果这也能算是“人”的话)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一切,包括灵魂与肉体,象历史上的汉奸如秦桧、吴三桂之流,都是这种人。这种人多了,人类社会就真的变成动物世界了。

可见,如果以利益为目的而以道义为手段,那么必然会经常的丧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害人)之底线,如果太多的人都失去了这个底线,如果太多的人都为了利益勇做坏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易毒而食的互害型社会的形成就不可避免了。

孟子讲,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自伐,就是互害。可见,“以利为本”的价值观,必然导致国家陷入自伐甚至人伐之境地,实为祸国殃民之大害也,这也是中国文化为什么始终坚持“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义本利末”价值观的原因。

所以,做好人(即符合道义之人),必需成为目的,而不能作为手段。

备注:

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定要符合普遍性与天然性、正常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欲”与“不欲”的,都是绝大多数人天然(如孟子所言“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而普遍拥有的一些正常的欲求,比如人都“欲”(即想要)健康,“不欲”(即不想要)失去健康;人都“欲”(即想要)发财,“不欲”(即不想要)破财;人都“欲”(即想要)有尊严的生活,“不欲”(即不想要)被伤害的生活,等等,这都是人类天然且普遍拥有的欲求。

一些个别的或者病态的情况不属于此列,比如一个被虐待狂患者,不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去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因为他不是普遍的和正常的。

⑵在西方哲学界,与边沁的“功利式道德”(即手段式道德)相对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道义式道德”(即“目的式道德”)。后者跟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理念接近。

⑶以义为本者依据的宇宙观是“有意志论”的宇宙观,以利为本者依据的是“无意志论”宇宙观。

“有意志论”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以及人类的产生是超自然意志的产物,而且人类的特性与宇宙产生之因是有必然联系的,所谓“天命之谓性”,因此人类应该依据超自然意志所设定的规则去生存,这些规则就是“道义”。道义高于生命。

“无意志论”宇宙观则认为宇宙以及人类的产生没有任何超自然的意志,一切都只是偶然,宇宙的产生是偶然,生命的产生是偶然,人类的产生(他们认为是“猴子变人”)也是偶然,因此人世间没有任何值得遵守的规则,生存就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所以人可以为了生存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生存高于一切。

⑷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⑸终极追问,是指把问题推向极端之后提出的问题,比如,“如果遵守道义就要死,违反道义、胡作非为才能活,当仅有这两种选择时,这时候该怎么做”?————这就是终极追问。

对此,不同价值观的人答案也是不同的。以义为本的人对此的回答,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死亡事小,失节事大”,是“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等。

而以利为本的人回答完全相反,具体就不必说了,正文已有阐述。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找作家朋友 2020-05-30 15:18:27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于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

说得好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林浦老者2018 2020-05-31 05:24:20
答标题。。做一个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
人天生各种毛病有,人们做坏事不被人知道,就是好人或假好人,在人们看来就是好人, 手段与目的都为掩盖自己是坏人服务的。。。
-----------------------------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说的“假好人”也就是伪君子,显然是很累的,因为——只要有了一个谎言,就要生出无数个谎言去维护这个谎言,一环套一环的去编造“剧情”,累不累?

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那些要整天撒谎也就是要一环套一环的去编造“剧情”的小人(即伪君子),是很累的。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完美心球 2020-05-31 19:29:55
做一个好人,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是一个更高的目的。
假如人人正心,世界就是天堂!
-----------------------------


嗯,作为理想很美好。但现实还是骨感的。好人毕竟少数。——虽然人皆可为尧舜、虽然人皆有佛性。但毕竟多数迷失深重。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完美心球
另,说佛家“虚无”也谬。佛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非善恶分明,何来“虚无?”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浮涛按剑

阳痿儿啊,虽然你既有阳痿又有肝癌,但你还是要挣扎着多给金爷顶顶帖子啊,哈哈哈,来,这帖也是金爷的,你阳痿肝癌,别耽误顶帖子,快来,阳痿儿、肝癌儿^_^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Leo浪神 2020-07-18 19:37:14
你说你这个题目吧,还xxxx是手段还是目的,你们家手段不是服务于目的的?你自己给自己立了一个白痴的标题,内容不用看也知道菜!果然!你说了一千字,八百个字跑题!楼主你连小学生作文都不及格嘛?你几年级毕业的呀?至于你说的那些道理,就连一般水友都能驳你,你自己说菜不菜,我都懒得评论你啦
-----------------------------

儿啊,又来找抽了?你金爷抽的手疼,你那脸不疼么?哦忘了,你还有脸吗?哈哈^_^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这位 @Leo浪神 ,恰恰就是本文所要抨击的那种利益至上的货色,可以说,牠们,就是这个社会堕落的源头:地沟油、毒奶粉、毒疫苗、毒大米、奸商、贪官、毒星(吸毒的 明星)、男盗、女娼......人类社會的一切龌龊之事,都是这种人干出来的!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由此可知,只有“以义为本”者,才是真好人,才是真君子。

“以利为本”者把做好人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一种“计谋”,计谋就是骗人的把戏,所以这种“好人”是伪装出来骗人的假冒伪劣产品。

而事实上,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当前的很多“以利为本”者都会高调宣扬“动物哲学”,鼓吹人类社会跟动物世界一样都是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丛林社会之类的调调,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他们自己作为弱者(毕竟强弱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被强者蹂躏时,他们是否会感谢蹂躏他们的强者?因为那些蹂躏他们的人恰恰是在践行他们宣扬的价值观嘛。我相信,这些鼓吹动物哲学的人显然也是鼓吹“被强奸时要主动享受强奸”这样的毫无底线、荒谬绝伦观点的人吧?

毕竟这种毫无底线的人(如果这也能算是“人”的话)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一切,包括灵魂与肉体,象历史上的汉奸如秦桧、吴三桂之流,都是这种人。这种人多了,人类社会就真的变成动物世界了。

可见,如果以利益为目的而以道义为手段,那么必然会经常的丧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害人)之底线,如果太多的人都失去了这个底线,如果太多的人都为了利益勇做坏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易毒而食的互害型社会的形成就不可避免了。

孟子讲,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自伐,就是互害。可见,“以利为本”的价值观,必然导致国家陷入自伐甚至人伐之境地,实为祸国殃民之大害也,这也是中国文化为什么始终坚持“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义本利末”价值观的原因。

所以,做好人(即符合道义之人),必需成为目的,而不能作为手段。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无涯无涯亦无涯 2020-08-08 18:41:37
是本能。
-----------------------------
动物才靠本能活着。人与动物是不同的。人禽之辨,你可以了解下。

现在的唯物论者,统统把自己等同于动物,可笑。^_^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发个球 @迟飞的鱼

利益至上的歧途!

利益至上,是近代西方产生的一种低俗思想,为害匪浅。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讲究的是“重义轻利”、“仁义至上”。那么为什么中国文化从来不讲“利益至上”?

理由很简单,一旦利益至上了,就必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也就必以不义的手段谋利,而不义的手段多是害人的手段,且由于“敬人者仁恒敬之,害人者人恒害之”的道理,因此以不义手段谋利的人由于处于不断害人的过程中,也就自然处于不断被人所害的过程中,同时由于这种以不义手段谋利的行为本身也是“失道”的行为,——“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因此以不义行为谋利的失道者最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是大概率事件,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可见,持有并且践行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毁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从来不讲“利益至上”相反却始终强调“仁义至上”的根本原因。

中国自古讲究义利之辨,“义”一定要高于“利”,也就是必须以“义”导“利”,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利”的存在,换言之,若没有“义”的制约,如果人人利益至上,那么就只能重复动物级别的残酷斗争的循环,如此最终谁也别想得到“利”!

当一个人以不义手段谋利之际,他是在害人,因此在他害人的同时必然遭受来自他人(包括法律)的伤害。而当一个社会中的多数人都以“不义”的手段去谋利之际,也就是大家相互残杀、相互迫害之时,而互害、互杀就只能是自我毁灭。——一个互害互杀的归于快速毁灭的社会就像一艘快速沉没的破船,还有什么“利”会存在呢?

互害、互杀的社会,也就是“自伐”的社会,孟子曰,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其实,一个互害自伐的社会,不必等到人伐,自己就把自己毁灭了。五十多年前曾发生过的那种全社会、全方位的互害,那是人类社会互害的巅峰时刻,连父母与子女以及夫妻兄弟姐妹之间都开始了残酷的互害!在那样一种互害的氛围中,还有什么“利益”可言?什么阶级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统统完蛋!!!

可见,互害的社会,就是自伐的社会,也就是自毁的社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使然,即便是打着人民利益或者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的旗号!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所以,道义至上,才是王道。利益至上,只能是贼道。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ewen09436 2020-08-22 12:53:53
你是那个恰恰哥吧
-----------------------------
???不知道啥恰恰哥的,你们追捧的“偶像”对我而言只是“呕象”——呕吐的对象。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直中说禅 2020-08-22 16:48:40
目的,是自己的好坏人。
手段,是别人的好坏人。
懂???
-----------------------------

能像个正常人那样说话吗?目的、手段,是好坏人?梦话。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人是观念的动物。准确地说,人是受观念驱动的动物,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判断以及行为模式。因此“做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这个问题,也由于不同的观念而产生不同的解读。

人类自古至今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是“以义为本”的价值观,一种是“以利为本”的价值观。所谓“利”,指的是利益,一般特指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财色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所谓“义”,指的是“道义”,一般指非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仁义道德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从哲学角度看,这两种不同价值观所依据的宇宙观、本体论也是完全不同的⑶。)

以义为本的人认为,对于人类而言,追求道义是终极目标,而利益只是手段。而以利为本者相反,他们认为利益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义之类的玩意儿只是人类为了获取利益而虚构出来骗人的,所以只是一种手段。

如上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害人),是做好人的底线,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是儒家“仁”的含义之一⑷,而“仁义礼智信”,又是道义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由此可知,好人,就是符合道义的人;坏人,就是违反道义的人。

所以两种不同价值观对于“做好人是手段还是目的”的问题所得出的判断是截然相反的。

持有“以义为本”价值观的人,由于做好人(即符合道义的人)就是他的目的,因此他不会由于利益的得失而改变做好人的初心。也就是说,当做好人得不到利益之时,当只有做坏人(即违反道义的人)才能获取利益之际,他会舍弃利益而坚持做好人。

从终极追问⑸的角度看,这种人,就是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

相反,持有“以利为本”价值观的人,由于做好人(即符合道义之人)只是其获取利益的手段,由于利益才是他的目的,因此当做好人得不到利益之时,当只有做坏人(即违反道义的人)才能获取利益之际,他会抛弃做好人的手段而选择做坏人的手段。

从终极追问的角度看,这种人,就是可以“无恶不作、丧尽天良”的人。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以利为本者,就是利益至上者。

以义为本者,就是道义至上者。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o^)/
楼主:程咬黄金1  时间:2020-09-26 22:55:00
为“立言”而发帖

有人会说,你的帖子看的人极少,为什么还要写?或者,为什么要一周才发一次言,这样岂不更显冷清?

其实,老夫上网之目的与众不同,非为吸眼球凑热闹,实为“立言”而已。――何来此说呢?

中国文化讲究“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

其中最重要者,实为“立德”(这与物质主义者认为“三不朽”中最重要的是“立功”不同)。何也?

因为这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四辨之学”(人禽之辨、义利之辨、王霸之辨、华夷之辨)了。

――其中,“义利之辨”,实为“人禽之辨”、“王霸之辨”与“华夷之辨”的基础。

中国文化与夷狄“文化”之别,即在于此。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之别,亦在于此。

具体而言:中国文化,重义轻利。夷狄文化相反,重利轻义。

义,是“德”之范畴。故重义即重德,重德需立德。

因此可以说,正是为了有别于禽兽与夷狄,中国的古圣先贤们才会坚定不移地把“立德”作为基本追求,――毕竟,若无此而单追求“立言、立功”的话,则强盗土匪们也能做到。――比如希特勒写过《我的奋斗》,这算立言;希特勒征伐四方,也算立功。

可见,中国文化的“三不朽”是以“立德”为基础的。

“立德”即“破心中贼”,“立功”则是“破山中贼”。于阳明而言,立德(破心中贼)难于立功(破山中贼)。但于众而言,则立功实难于立德。毕竟于众而言,立德尚有机会,立功则全无机会。

而德虽可立,却非短期能立,乃为毕生追求,至死方休。

由是观之,“三不朽”中可短期而立者,惟“言”耳。

此即老夫上网之目的只为“立言”的原因。

既然上网只为“立言”,那么暂时有没有人看就无所谓了。毕竟“立不朽之言”者,是不计较一时之短长的,――来日方长,历史才是最终的裁判者。

楼主:程咬黄金1

字数:7781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0-05-30 23:05:02

更新时间:2020-09-26 22:55:00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