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聊聊地摊文化

聊聊地摊文化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最近国家提出了重开摊贩经济的建议,这个在年轻人已然形成的网购消费习惯下,可能会有一些有意思的观念碰撞。当然,根据一些数据,中国14亿人口中,网民可能只有2亿,所以这个摊贩经济,依然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摊贩经济一直都没消失过,不说偏远地区固定日子的赶集,就是大城市中,地摊经济也是到处可见。贴膜的,卖手套袜子的,卖蔬菜瓜果的。昨天我还在淮海路上看见一人,拿一根棍子,挑了只大龟在卖。以前玩网络游戏,认识个《鸡毛飞上天》的编剧。从鸡毛换糖走街窜巷式的流动经营,到摆摊式的固定经营,再到小商品商场化集约化,然后到今天的网络销售。这期间的脉络清晰有趣,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轨迹与理念,呈现出不断的新旧交替。以前有个词叫倒爷,现在还有了黑倒爷。

南方管流动小贩叫走鬼,这是卖东西的。上海上世纪80年代有种叫打桩模子,是站街换外汇,倒腾各种票证的。在更早的时候,我小时候,见最多的是挎一篮子鸡蛋来换粮票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小商品交易依然不能禁绝。我有个长辈,说以前坐飞机从成都到上海,带的蔬菜水果多了,有被视作投机倒把的可能。这是特殊时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说起地摊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农历“三月三”。各种吃食,各种杂耍,小孩子是最喜欢了。宋人笔记中说起“三月三”,还是男女青年发春的好日子。今天在湘西等地,依然有集会对歌相亲的习俗。前阵子看见个视频,李伯祥老师跟街头撂跤。想想,如果重开地摊经济,一些传统的玩意可能会复兴。古彩戏法啊,糖人面人啊,唱大鼓啊,马大师的五连鞭啊。这些乐趣都是在网络上无非获得的。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我小时候赚钱,卖过牙膏皮,卖过鸡黄皮,卖过蝉蜕,卖过铜线。还跟着小伙伴一起去车站摆摊,租小人书,一分钱一本。这应该是学龄前干过的事,长大了脸皮反而薄了。赚的钱最大的开支就是买连环画,一个是节省下来的早餐钱,一个就是这种收入。可惜,现在一本都没留下来。

五六岁的小孩子摆书摊,租书看的却很多是大人,这也挺有趣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是看了我的连环画成材的。远的比如吕蒙,比如赵普;近一点的石达开,李云龙,李元芳。有很多将领,他的指挥技术,都是从《三国》学的。所以如果你想像一下,几个大人蹲在地上,捧着小人书,围着一个小孩子请教,也不要奇怪。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中国人总是擅长将神圣元素世俗化,乃至商业化。
各种神仙纪念日,就是摆摊好日子。渐渐,商业元素消解了纪念性质,而随着新的商业模式的推出,一些传统便面临彻底消失。

上海的龙华庙会,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庙会,是会有个抬神,游神的仪式的。后来神像也被打破了,庙会作为一种纯商业模式还存在。人们的观念,也从祭祀到消费,悄然发生了变化。

按照传统,这样的日子是有一定的仪式,有专门的服饰。到我们拿个时候,年轻人没有这个概念,穿着牛仔裤,拿着羊肉串一路走一路逛,而路边播放的,是野花不要采之类的港台歌曲。

集会,是商品交流的平台。伴随新鲜商品的进入的,是新的风潮,新的思维。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蛤蟆镜,喇叭裤,录音机,这些在银幕上的东西,一夜之间走进了年轻人的现实生活。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现在有个问题,科技的进步,将地域差价抹去了,当然,奶粉可能还是限购的。

还有一个,信息不透明产生的利润期也可能严重缩水。比如曾今有段时间,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快钱,但是一盆花卖上万。再比如马未都几块钱收的什么大清青花龙纹大盘。很多年前我在美院门口,看那些学生摆摊卖画,真是仨瓜俩枣的钱。在北京,一个专门经营青年画家的场所,画得很好,很细致的大幅工笔,才几百块钱。所以别羡慕张晓刚一幅画卖到快近千万,能混出头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就算混到顶尖,前两年柯洁还抱怨,收入不够还房贷。当然,他的房子在北京,不是大兴。

挣钱,有挣快钱的,奇货可居,用古董盘子忽悠人卖猫,或者酒托卖红酒,或者诉说一番后开始卖茶叶。还有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个营生,赚一些薄利。

以前有很多烟纸店,赚的就是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差价,在大规模资本挤压下,先挂了一批,再在网络营销下,又挂一批。现在很多商业模式,都是走从商业到销售的直销,减少中间环节,压缩成本。

不过这事有利有弊,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收益的。但对上游厂家而言,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以前甚至有报道说长虹卖一台显示器,利润是一块钱。那样无疑是竭泽而渔,别说投入资本研发了,连生存都难。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儿童节,发点小伙伴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在欧洲,会有跳蚤市场,在一些公园等地方,露天卖一些旧东西。仨瓜俩枣的钱,往往能淘到好东西。比较可气的是,近些年文物热,结果把几百年钱卖给老外的外销瓷又给一件件买回来了。

我见过一个北欧的老外,拿个明代的青花大碗,在底下掏了个洞,拿来做台灯的灯罩,说实话,挺能废物利用的。

地摊文化,其中包含了人跟人之间的直面交流。如果是狼烟北平那种时代,跟你蹲地上讨价还价的,真就可能是贝勒,格格。有时候买卖的,未必是一件东西,而是一种情怀。正如前些年报道,有个山里的老人,每天把菜放在一个地方就走了,而买他菜的,自觉地取货,放钱。上海也有人搞爱心无人销售的,有卖报的,有卖水的,也有卖衣服的,大多数人会自觉照价付款。

人的素质总是在提高,以前刚有公交无人售票那阵,常会弄出一堆游戏币,现在应该好多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老家的“三月三”,可能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比春节还要热闹。
当然,那时候还是小孩子,不知道这个是古代上已节,更不知道在宋人笔下,男男女女约了,可以直接去河边啪啪啪。

我记忆里的“三月三”,首先是吃,什么梅花膏,海棠膏,各种糖果,蜜饯。吹糖人的,赌糖豆的。小时候嘴馋,当然,也得有本钱,牙好胃口好。那年纪,一口钢牙,人参果一口吃五个不知道长啥样。

其次是各种杂耍,卖膏药的,卖大力丸的。还有马戏团,搭大棚表演的。我爱看卖大力丸的,一则不用买门票,二则年纪还小,还不需要买神油回家。跑码头的,总是很多套话,讲老半天才开始表演。劈石头,钢枪扎喉,吞宝剑之类。反正我爱看这些,表演完还不走,跟着看他跟人推销大力丸。相比之下,耍猴的就不地道,小孩子的钱也要。现在想想,那些人都不容易,风餐露宿。想起打虎将李忠,抠抠索索摸出几两碎银子,现在非常理解了。

人再大点,就对穿敢兴趣了。新潮的服饰,总是在这个时候扎堆呈现。这时候就嫌钱少,别说现在买件阿玛尼风衣上万块,那时候一件地摊货尼龙布衣服,只要标香港货,能卖上百块,要知道80年代初,工资才几十。

几十年没过过“三月三”了,其实也不是没时间,就是因为懒。前些年问起老家的堂兄弟,说“三月三”早就没以前那么热闹了。也许,有些东西还是留存在记忆中比较好。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0-06-07 10:24:54
如果哪天抛家舍业,去做个风餐露宿的人也是挺有趣的。

旅行跟流浪的区别在于,旅行是有线牵着的,跑再远,也摆脱不掉牵挂。体会不到那种一点背负都没的放松。

试想,一个流浪汉,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明天早餐有没有。就是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风景,其实只在心里。

今天六一,我许个愿望:我要有个儿子,我就从小教他卖大力丸。

楼主:地下丝绒

字数:232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6-01 19:35:28

更新时间:2020-06-07 10:24:54

评论数:4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