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荀子》卷1劝学篇诗解6至学全善至知真情

《荀子》卷1劝学篇诗解6至学全善至知真情

楼主:琴诗书画情易医  时间:2020-06-10 23:57:26
《荀子》卷1劝学篇诗解6至学全善至知真情
题文诗:
百发失一,不谓善射.驾车千里,跬步不至,
不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谓善学.
君子致学,学固专一.一时出焉,一时入焉,
途巷之人.从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
全善尽之,然后学者.君子知夫,不全不粹,
不足为美,诵读贯数,思索通义,设身处地,
为人处世.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
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
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
至知真情,真情至好,至好非好,目非五色,
耳非五声,口非五味,心非自利,利遍天下.
权利莫倾,群众莫移,天下莫荡.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是谓德操.德操至情,然后能定,
定而能应,能定能应,是谓成人.天见其明,
地见其光,君子贵全.至全至能,至能至精,
至精至诚,精诚所至,通天达地,通古达今.
【原文】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1〕,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2〕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3〕。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4〕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5〕。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6〕。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7〕。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注解】
〔1〕一:纯一,专一。
〔2〕涂:同"途",道路。
〔3〕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都是荒淫无道之主。跖(zhí):传说春秋末年的一个大盗。
〔4〕诵数:诵说。这里指只能诵说其文,不能通知其义。
〔5〕"目好"四句:这几句中的"之"都作"于"解,表示胜于的意思。
〔6〕德操:守道不变之情操。
〔7〕成人:即前文所言"全之尽之"之学者。
【译文】
射一百支箭,有一支没射中就不能叫善射。驾车行千里,而差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善御。学者为学,而不能尽知其伦类,不能专一于仁义,就不能叫善学。学,就是求其专一。一会儿出、一会儿进,那就不过是一般人了。从善者少,从不善者多,就是桀、纣、盗跖之流了。完全、彻底地学善,才可以称得上是学者。君子知道不全不纯不足以为美,所以诵说经典,以求贯穿其大义,研读思索以求其精旨,设身处地,以古人所做的事情为楷模,而求其所处之法,根除一切害道之事,以保持学之所得。

楼主:琴诗书画情易医

字数:1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6-10 23:39:33

更新时间:2020-06-10 23:57:26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