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迅速汉化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迅速汉化

楼主:海旻2016  时间:2020-06-15 10:37:26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迅速汉化

1333 年(元统元年)的科举,始于春季,最终的殿试结束于当年的阴历九月,年轻的皇帝(元顺帝)刚从上都返回大都不久。②这是在元朝统治下第一次举行的允许各民族人士参加的科举考试,显然体现了对科举兴趣的增加以及高等教育的推广。那年考中进士的人名单保存至今。③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50名汉人的平均年龄比50名非汉人的年龄要大一些,平均岁数分别为31岁与28岁。此外,92%的汉人已婚,而非汉人已婚的则是74%。有趣的是,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士跟汉人结婚的比率很高:其中,母亲为汉人的占58%,而已婚的那些人中近70%是娶汉人为妻。不论民族成分如何,每个中式者授予的第一个官职均是职位差不多的地方官。在非汉人名单上名列榜眼的叫余阙,河南人(译者注:元庐州人,今安徽合肥),其祖先是不出名的唐兀人。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这类出身不显赫的非汉人青年来说,科举最可能成为通向名誉和富裕的途径。后来余阙成为一位出色的地方官与改革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才气的诗人,精通汉族文学,他的著述保存至今。①

因此,1333 年进士题名录恰逢其时地表现了一定时间内反映元朝官僚机构特征的一些缠结在一起的分裂与融合情况:制度化的民族不平等以及与此并存的普遍通婚现象;征服民族在吸收它所占领的土地上被统治人民的道德观念、文学传统以及行政管理传统;汉族上层则主动、积极地介入了统治他们的外族王朝。

——剑桥中国史(元史)

楼主:海旻2016  时间:2020-06-15 10:37:26
帝(忽必烈)欲使孟頫与闻中书政事,孟頫固辞,有旨令出入宫门无禁。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多所裨益。帝问:“汝赵太祖孙耶?太宗孙耶?”对曰:“臣太祖十一世孙。”帝曰:“太祖行事,汝知之乎?”孟頫谢不知,帝曰:“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
《元史列传/赵孟頫》

忽必烈打算重用赵孟頫,提拔他进中书省,赵孟頫坚决推辞,忽必烈下旨,赵孟頫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两人谈论政治,乐趣甚多。忽必烈问:你是赵匡胤的后代,还是赵光义的后代?赵孟頫说自己是赵匡胤的后裔。忽必烈问,你知道赵匡胤的事迹吗?赵孟頫说不知道。忽必烈说,赵匡胤治理国家,有很多可取之处,这些我全知道。

可见忽必烈很善于学习,努力汲取前朝的统治经验,而且,忽必烈心胸宽广,古来未有,前朝皇族的后裔,也提拔重用,毫无提防之处。反之,满清统治者是多么的阴暗、残忍,但凡明朝的皇室、宗藩,统统消灭,斩草除根。清人有评论说,元世祖度量弘广,为历代帝王之最,可谓中肯。
楼主:海旻2016  时间:2020-06-15 10:37:26
@黑老虎之迷 2017-12-25 13:12:27
你是蒙古鬼子?
-----------------------------
不是~!我喜欢蒙元是赞赏其自由、开放的统治风格。
楼主:海旻2016  时间:2020-06-15 10:37:26
作者:洗兵大秦海上波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贴些新资料,关于“元朝基层组织中有没有蒙古人”,以及可能的“初夜权”原形

首先,蒙古人和色目人一般不愿意,或者不允许编入农村基层组织

《元典章》“至元十年三月, 大司农司又奏:探马赤军等军户推避不肯入社, 又不肯存留义粮, 亦不肯与诸人一体开兴水利”——探马赤军不肯编入农村

《元典章》“若将本管蒙古军人却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其各处管民官司备知卑府见蒙古军数, 又缘本管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与公不便, 若将本管蒙古军人另行为社, 令见设本管奥鲁官一体劝谕农事, 似为相应”

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而且为了防止泄露蒙古人军力,“ 其各处管民官司备知卑府见蒙古军数”,所以蒙古人是“另行为社”的

因此基层基本是没什么蒙古人当汉人村长,什么灶王爷之类的

另外关于初夜权原型,《烬余录》中原文可是“鼎革后,编二十家为甲,以北人为甲主,衣服饮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尽者又不知凡几。……鼎革后,城乡遍设甲主,奴人妻女,有志者皆自裁. ”

以北人为甲主
以北人为甲主
以北人为甲主

这个北人是指什么人,大家应该都清楚

镇江路十万六十五户,蒙古二十九户,录事司二十三户,丹徒一户,丹阳三户,金坛二户

蒙古户1:3450汉户

这个比例怎么当甲主?

这么讲

第一,蒙古人不是解放军,有没有道德水平低下(准确来说很多人的确道德水平不高,因为文化水平也很差,甚至文化水平高的干这种事也不稀奇)的蒙古人在辖区瞎搞,那是基本上有的。

第二,蒙古人也不是隔壁蝗军,更不是八旗大爷,没那么大控制力去到处强奸汉人新娘,如果汉人到了蒙古人多的要靠摔死头胎来维护血统的地步,那元朝也不会死的那么快了。

这大元蒙兀国要是有那么多十夫长百夫长去管理几十户汉民,几百户汉民,那基本也是皇权下乡甚至下村了。

诺,这里就有人认为大元可以做到皇权下村的。

实际上大元某些时候都皇权不下省了,基层组织崩溃,不然也不会被后世某些人说政治宽容。

不管事当然宽容

河南行中书省范孟端一个汉人小吏带着四五个同伴杀光了全省蒙古色目高官,关闭了黄河漕运,这元朝居然还发现不了......更别提派蒙古人深入广大地方去执行初夜权了。

“与其党霍八失等约曰:「我冬至日应直省,汝四人当以黄腊为丸弹状佩之,称圣旨劫铺马,乘昏夜入河南省台中堂坐定,唤当值掾吏来传圣旨,我则佯应之曰:『诺。』有河南廉访使段惟德,致仕在家,即传圣旨召之,使居省中权事。余省官呼入者,汝皆传圣旨槌杀之。凡发号令,惟听我施行。如此,大事必成,可以得志,富贵可共也。」已而皆如其言。

是日,省宪官置酒,皆醉于家。于是平章月鲁不花、左丞劫烈、理问金刚奴、郎中完者秃黑的儿,都事拜住、总管撤思麻、监司秃满、万户完者不花等唤入,皆若使听圣旨然,即以铁骨朵自后槌死,弃尸后园。

(伪)称圣旨除(范)孟端为河南都元帅,拘收大小衙门印,自佩平章发兵虎符,调兵守城,把诸街巷中,人不得往来;封闭黄河大江渡船,使南北毋通,发各道兵来听调。孟端在省祭祖,去杞县祭祖坟。经五日久,用金鼓押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凡若干人,斩於市。”

说白了,元朝的管理体制

褒义说法叫做无为而治,

贬义说法叫做无政府主义,

而底层蒙古人,不要说初夜权了,连别给汉人甚至南人当奴隶都要元朝皇帝下命令。

《大元圣政国朝典》:回回、汉人、南人典卖蒙古子女为驱者,诏书到日, 分付所在官司应付口粮收养,听候具数开申中书省定夺。

“比闻蒙古诸部困乏,往往鬻子女于民家为婢仆,其命有司赎之还各部。”

这大元的基层蒙古人都能给南人当奴隶了,还初夜权?

随便转点大元治下蒙古族屁民的生活资料

《元史》:辛亥,检核诸王兀鲁带部民贫无孳畜者三万七百二十四人,人月给米二斗五升,

月给米二斗五升,那是得自卖为奴,

岭北戍士多贫者,岁凶相挺为变......晋王也孙铁木儿所部民,经剽掠灾伤,为盗者众。

海注:关于蒙元初夜权这个流传甚广的谣言纯属胡言乱语!钱穆引用《烬余录》上面那段话,大加发挥,后来钱穆的《中国政治得失》一书流传甚光,此谣言随成定论。实荒谬之甚也。
楼主:海旻2016  时间:2020-06-15 10:37:26
作者:洗兵大秦海上波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贴些新资料,关于“元朝基层组织中有没有蒙古人”,以及可能的“初夜权”原形

首先,蒙古人和色目人一般不愿意,或者不允许编入农村基层组织

《元典章》“至元十年三月, 大司农司又奏:探马赤军等军户推避不肯入社, 又不肯存留义粮, 亦不肯与诸人一体开兴水利”——探马赤军不肯编入农村

《元典章》“若将本管蒙古军人却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其各处管民官司备知卑府见蒙古军数, 又缘本管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与公不便, 若将本管蒙古军人另行为社, 令见设本管奥鲁官一体劝谕农事, 似为相应”

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蒙古军人自来不曾与汉儿民户一同入社

而且为了防止泄露蒙古人军力,“ 其各处管民官司备知卑府见蒙古军数”,所以蒙古人是“另行为社”的

因此基层基本是没什么蒙古人当汉人村长,什么灶王爷之类的

另外关于初夜权原型,《烬余录》中原文可是“鼎革后,编二十家为甲,以北人为甲主,衣服饮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尽者又不知凡几。……鼎革后,城乡遍设甲主,奴人妻女,有志者皆自裁. ”

以北人为甲主
以北人为甲主
以北人为甲主

这个北人是指什么人,大家应该都清楚

镇江路十万六十五户,蒙古二十九户,录事司二十三户,丹徒一户,丹阳三户,金坛二户

蒙古户1:3450汉户

这个比例怎么当甲主?

这么讲

第一,蒙古人不是解放军,有没有道德水平低下(准确来说很多人的确道德水平不高,因为文化水平也很差,甚至文化水平高的干这种事也不稀奇)的蒙古人在辖区瞎搞,那是基本上有的。

第二,蒙古人也不是隔壁蝗军,更不是八旗大爷,没那么大控制力去到处强奸汉人新娘,如果汉人到了蒙古人多的要靠摔死头胎来维护血统的地步,那元朝也不会死的那么快了。

这大元蒙兀国要是有那么多十夫长百夫长去管理几十户汉民,几百户汉民,那基本也是皇权下乡甚至下村了。

诺,这里就有人认为大元可以做到皇权下村的。

实际上大元某些时候都皇权不下省了,基层组织崩溃,不然也不会被后世某些人说政治宽容。

不管事当然宽容

河南行中书省范孟端一个汉人小吏带着四五个同伴杀光了全省蒙古色目高官,关闭了黄河漕运,这元朝居然还发现不了......更别提派蒙古人深入广大地方去执行初夜权了。

“与其党霍八失等约曰:「我冬至日应直省,汝四人当以黄腊为丸弹状佩之,称圣旨劫铺马,乘昏夜入河南省台中堂坐定,唤当值掾吏来传圣旨,我则佯应之曰:『诺。』有河南廉访使段惟德,致仕在家,即传圣旨召之,使居省中权事。余省官呼入者,汝皆传圣旨槌杀之。凡发号令,惟听我施行。如此,大事必成,可以得志,富贵可共也。」已而皆如其言。

是日,省宪官置酒,皆醉于家。于是平章月鲁不花、左丞劫烈、理问金刚奴、郎中完者秃黑的儿,都事拜住、总管撤思麻、监司秃满、万户完者不花等唤入,皆若使听圣旨然,即以铁骨朵自后槌死,弃尸后园。

(伪)称圣旨除(范)孟端为河南都元帅,拘收大小衙门印,自佩平章发兵虎符,调兵守城,把诸街巷中,人不得往来;封闭黄河大江渡船,使南北毋通,发各道兵来听调。孟端在省祭祖,去杞县祭祖坟。经五日久,用金鼓押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凡若干人,斩於市。”

说白了,元朝的管理体制

褒义说法叫做无为而治,

贬义说法叫做无政府主义,

而底层蒙古人,不要说初夜权了,连别给汉人甚至南人当奴隶都要元朝皇帝下命令。

《大元圣政国朝典》:回回、汉人、南人典卖蒙古子女为驱者,诏书到日, 分付所在官司应付口粮收养,听候具数开申中书省定夺。

“比闻蒙古诸部困乏,往往鬻子女于民家为婢仆,其命有司赎之还各部。”

这大元的基层蒙古人都能给南人当奴隶了,还初夜权?

随便转点大元治下蒙古族屁民的生活资料

《元史》:辛亥,检核诸王兀鲁带部民贫无孳畜者三万七百二十四人,人月给米二斗五升,

月给米二斗五升,那是得自卖为奴,

岭北戍士多贫者,岁凶相挺为变......晋王也孙铁木儿所部民,经剽掠灾伤,为盗者众。

海注:关于蒙元初夜权这个流传甚广的谣言纯属胡言乱语!钱穆引用《烬余录》上面那段话,大加发挥,后来钱穆的《中国政治得失》一书流传甚光,此谣言随成定论。实荒谬之甚也。
楼主:海旻2016  时间:2020-06-15 10:37:26
就凭元帝国不搞文字狱,高度对外开放,完全允许人民言论、著述、结社、集会自由,就应该列入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王朝之一。

楼主:海旻2016

字数:442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7-12-25 04:12:41

更新时间:2020-06-15 10:37:26

评论数: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