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茄子

茄子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8-01 21:01:01
身边的90后朋友经常在菜场买菜时犯难。不知买可买哪种食材,这些很多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独生子女出身,一旦为人父母,便要开始学“洗手作羹汤”。对于从小生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的他们,一向五谷难分,稻粟难辨。买菜做饭的俗务,确实于他们有些为难。苏州人讲究的“不时不食”,于他们似显深奥。还不如说“该吃萝卜吃萝卜,该吃茄子吃茄子”。因为无论南北方,在非大棚化的菜园里,萝卜都是冬季菜蔬的主力军,茄子也是夏天蔬菜的代表。

茄子是夏天最大众化的家常蔬菜之一。一身紫袍,如头盔的茄柄带刺是茄子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正如宋朝人写的“青紫皮肤类宰官”,很贴切的说清了茄子的形象。近年品种略有改良,茄子的也变身为圆球型或绿袍身等多种形象。但无论哪种品种,茄子都在夏天的菜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茄子生命周期能持续整个夏天。从清明育苗起,待立夏后茄苗长至筷子长度移苗分栽后,不久便开出浅紫色的花,花落果结蒂,茄果肉身在酷夏的煎熬中慢慢延长,随着如头盔的茄柄的浅刺越来越硬,那头盔和茄身的衔接处,倒像一圈翠色围脖越来越宽,茄子也在成长中逐渐变成熟,夏天的茄子摘一茬又生一茬,几乎从不间断。直至持续到秋天。甚至可以熬到下霜时。待到俗话说的“霜打的茄子—蔫了”时,茄子的生命才算终结。

茄子这南方皆产的物种,在江南被雅名为“落苏”,而北移到了到了东北,被列为鲜物。初夏的茄子与新收的土豆搭配刚摘的青椒共烹出所谓的“地三鲜”。这算是从寒冬回暖后,黑土地里出来的第一茬鲜物。在文学作品中对茄子多有述及,除了最知名的《红楼梦》里的那道传说的茄鮝,还有吃货袁大才子的《随园食单》里的“茄二法”。关于茄鮝,曹雪芹用浓墨重笔,借凤姐的口娓娓道来这茄鮝的繁琐做工。贾家这国公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自然是有资本食不厌精的炮制如此费物费时的茄鮝。但如果正如刘姥姥那舌尖本能的回应,这几乎无茄子味儿的茄鮝,已经食失本味儿,从某种角度说,未必是最好的加工方式。


而袁大才子在《随园食单》里详细地记录了茄子的加工“吴小谷广文家,将整茄子削皮,滚水泡去苦汁,猪油炙之。炙时须带泡水干后,用甜酱干煨,甚佳。卢八太爷家,切茄做小块,不去皮,入油灼微黄,加秋油炮炒,亦佳。是二法者,俱学之而未尽其妙,惟蒸烂划开,用麻油、米醋拌,则夏间亦颇可食。或煨干作脯置盘中。”这袁大才子记录的茄子加工和今天的酱烧茄子和凉拌茄子似乎大同小异。

今天关于茄子的做法很多,无外乎荤作和素作。若素作,当以凉拌茄子为多。隔水蒸烂,手撕长条。再将鲜辣椒炭火烤焦,和蒜一起捣成泥,最后拌入茄泥。或者直接用红油蒜泥等调料拌蒸后的茄子,这是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暑夏开胃菜品之一。

若要荤作,方法很多。比如油闷或红烧时用各类酱和生抽等调理,比如两片茄子夹肉馅挂浆油炸的茄盒,比如川菜鱼香系列主打菜品—鱼香茄子,还比如东北的铁锅炖鲶鱼加茄子,比如铁板烤炙…我还记得祖母曾经有道私房茄子,将夏天菜园里过多的茄子采收后,切长条过热水快速汆过,在暴日下晒干,揉上盐后收入坛中腌制。待冬天缺少蔬菜时,取出炒五花肉。她们那代人一生以节俭为信仰,算是总结出来的在物丰时调节物缺时节的生活经验。但无论哪种,茄子都是吃油的菜,需重油。

多年前一年轻同事在饭局上曾感慨:茄子虽好吃,但忒费油了。就是这一句感慨,引起旁边的上海阿姨啧啧赞叹:伊这小姑娘,噶会过日子呢!

楼主:夜雨宿巴山

字数:1365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7-22 19:52:05

更新时间:2020-08-01 21:01:01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