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荀子》卷23性恶篇诗解7途人积善可以为圣

《荀子》卷23性恶篇诗解7途人积善可以为圣

楼主:琴诗书画情易医  时间:2020-08-15 15:58:00
《荀子》卷23性恶篇诗解7途人积善可以为圣

题文诗:

途之人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禹之所以,

为禹者也,以其能为,仁义法正.必有可知,

可能之理,然途之人,有可以知,仁义之质,

有可以能,法正之具,如是然其,可为禹明.

今若以为,仁义法正,固无可知,可能之理,

然则虽禹,不知仁义,不能法正.将使途人,

无可以知,仁义之质,无可以能,法正之具.

然则途人,内不可知,父子之义,外不可知,

君臣之正.今则不然,途之人者,内可以知,

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如是然其,

可以知质,可以能具,在途人明.今使途人,

以可知质,可能之具,本夫仁义,可知之理,

可能之具,可为禹明.今使途人,伏术为学,

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不息,

则通神明,参于天地.故圣人者,人积而致.

至积真情,情真义深,义正神清,不得不圣.



【原文】
“涂之人可以为禹<1>。”曷谓也?
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2>。将使涂之人固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而固无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邪?然则涂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义,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今不然,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3>,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4>,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5>,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6>。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注释〕

<1>涂:通“途”。涂之人:路上的人,指普通老百姓。 禹:指圣贤之人。 <2>唯:通“雖”。即使。 <3>本:掌握。夫:那。可知之理、可能之具:当作“可知、可能之理”。 <4>伏:通“服”。 <5>加日:累日。县:同“悬”,维系。 <6>参:崇拔,立于。

〔译文〕

“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为禹。这话怎么解释呢?”

回答说:一般说来,禹之所以成为禹,是因为他能实行仁义法度。既然这样,仁义法度就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质,而路上的普通人,也都具有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都具有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具;既然这样,他们可以成为禹也就很明显了。如果认为仁义法度本来就没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质,那么,即使是禹也不能了解仁义法度、不能实行仁义法度了。假如路上的人本来就没有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本来就没有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具吧,那么,路上的人将内不可能懂得父子之间的礼义,外不可能懂得君臣之间的准则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现在路上的人都是内能懂得父子之间的礼义,外能懂得君臣之间的准则,那么,那些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具,存在于路上的人身上也就很明显的了。现在如果使路上的人用他们可以了解仁义的资质、可以做到仁义的才具,去掌握那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质的仁义,那么,他们可以成为禹也就很明显的了。现在如果使路上的人信服道术进行学习,专心致志,思考探索仔细审察,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积累善行而永不停息,那就能通于神明,与天地相并列了。所以圣人,是一般的人积累善行而达到的。

楼主:琴诗书画情易医

字数:1422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20-08-12 00:19:21

更新时间:2020-08-15 15:58:00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