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诸法无行经》笔记

《诸法无行经》笔记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8-29 13:02:48
《諸法無行經》筆記
◇ 春風秋水


諸法無行經[1]卷上
姚秦[2]龜茲[3]三藏[4]鳩摩羅什[5]譯[6]

如是我聞[7]:
一時[8]佛[9]在王舍城[10]耆闍崛山[11]中,共大比丘僧[12]五百人俱,菩薩[13]九萬二千人,其名曰:眾德莊嚴菩薩摩訶薩[14]、師子[15]遊步菩薩、光無障淨王菩薩、高山頂自在王菩薩、愛喜淨光菩薩、光蔽日月菩薩、妙淨鬚菩薩、身出蓮華光菩薩、梵自在王音菩薩、遊戲世師子王音菩薩、金色淨光威德菩薩、柔軟身菩薩、金色相莊嚴身菩薩、十光破魔力菩薩、諸根威儀善寂菩薩、德如高山菩薩、天音聲菩薩、法力自在遊行菩薩、山德淨身菩薩、妙德菩薩摩訶薩,如是等九萬二千人。

笔记:
[1]《诸法无行经》:后秦鸠摩罗什法师所译佛教经典,共二卷。异译本有:隋代阇那崛多译《诸法本无经》三卷、宋代绍德等译《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三种译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此三者皆收载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经,《说文》卷十三“糸部”:“經,織也。”段注:“織從絲也。‘從絲’二字依《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六補。古謂橫直爲衡從。《毛詩》云‘衡從其畝’是也。字本不作‘縱’。後人妄以代之。……織之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经”的本义是织布机上的纵线。《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论衡·量知》:“恒女之手,纺绩织经。”
“經”作書名,起於戰國。最早的經書是《墨經》。《墨子》有《經》上、下篇,《經說》上、下篇。《經》的文字很簡單,《經說》是對《經》加以解釋、說明的文字。儒家之書稱“經”,始於《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 《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爲久矣。” 東漢班固 《白虎通義·五經論》釋“經”爲“常”,即常道。謂經典之言爲永恒不變的道理,並與五常倫理相聯係,曰:“經,所以有五何?經,常也;有 ‘五常’之道,故曰‘五經’。《樂》仁,《書》義,《禮》禮,《易》智,《詩》信也。”其實,漢代《樂》已亡佚,西漢所置“五經博士”有《春秋》而無《樂》。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Sutra, (Sanskrit: “thread” or “string”) Pali sutta, in Hinduism, a brief aphoristic composition; in Buddhism, a more extended exposition, the basic form of the scriptures of both the Theravada (Way of Elders, 上座部) and Mahayana (Greater Vehicle) traditions.
[2]姚秦:即后秦,是十六国之一。公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称王,两年后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国号秦,史称后秦。《十六国疆域志》载其全盛时“南至汉川,东逾汝、颖,西控西河,北守上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一部分地。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共历三主,凡三十四年。
[3]龟兹(qiū cí):古代西域城郭国。汉属西域都护府,唐为安西四镇之一,又称屈支、苌先、曲先、库车,今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库车县,设立县级库车市)。龟兹国最盛时相当于今天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汉至南北朝都城称延城,唐称伊逻庐城,为今库车东郊皮朗古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汉使傅介子至龟兹,杀匈奴使者,龟兹始归属汉。
“龟兹”一词最初见于《汉书》,《汉书》所记有两处“龟兹”:一是“西域传下”(《汉书》卷九十六下)之“龟兹国”;二是“地理志”(《汉书》卷二十八下)之“龟兹”,为上郡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北。《水经·河水注》:“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后汉书·张奂传》: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安定属国都尉“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东汉末废。
据说,龟兹读作qiū cí,源自宋代。宋代丁度等编撰的《集韵》于第四卷(平声四)“尤第十八”韵下专列“龜”字,音“祛尤切”,释文为“龟兹:西域国名。”《韵会》(即元代熊忠《古今韵会举要》)亦从之。明代《洪武正韵》认为其读作“驅尤切。音丘。龜兹,漢縣名。”颜师古注解《汉书·地理志》:“應劭曰:‘音丘慈’。師古曰:‘龜茲國人來降附,處之於此,故以名云。’”并在《汉书·西域传》之“扜彌國”注解道:“師古曰:‘龜,音丘。茲,音慈。’”
在史籍中,有关龟兹地区早期居民的人种和族属状况,没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一个谜团。从1980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多处墓葬遗址中挖掘出100多具保存完好的古代人类遗体,其中年代最早的距今已有4000多年,大约公元前2000年。据研究,他们大多属于白种人(高加索人种),这些白种人生活的早期正当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的阶段,比通常我们所认识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时间要早2000年左右。
英语称“龟兹”为Kucha,并将“龟兹语”转写为Kuchean,认为它是吐火罗语(Tocharian)的一种方言。《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认为Kucha的汉语拼音是Kuqa,说龟兹语属于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区别于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
需要注意的是,汉译佛典中一些梵文的音译词可能转写自龟兹语,亦即这些汉译语词并非由梵语原本直译而来。
[4]三藏: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即三藏法师(Tipitakacariya)。又作三藏圣师、三藏比丘,略称三藏。
[5]鸠摩罗什(梵文Kumarajiva,公元344—413年):一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后秦僧人,佛典翻译家。据《出三藏记集》卷一四、《高僧传》卷二等,父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父名鸠摩罗炎(Kumarayana),母名耆婆(Jiva),龟兹王妹。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中观学派。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每至讲说,诸王长跪高座之侧,令什践其膝以登焉”。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吕光破龟兹,以龟兹王女妻罗什。前秦太安元年(385)至凉州。后秦弘始三年(401)后秦主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经,待以国师之礼,并以使女十人,逼命受之。不住僧坊,别立廨舍。常于众前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从弘始三年至十一年的八年内,与弟子共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译经总数说法不一,据《出三藏记集》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作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自佛教输入,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经文“多滞文格义”,“不与胡本相应”,鸠摩罗什所译,义皆圆通,“众心惬服,莫不欣赞”。译文流畅,多具文采,而内容或时有增减,是佛典意译的最大代表。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为三论宗所依主要经典;《成实论》流行于江南,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所依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与庐山慧远交友,有关教义问答,被辑为《大乘大义章》。另有《维摩经注》,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资料。据传,弟子三五千,著名者数十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睿,称“什门四圣”。——任继愈 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76页。
[6]译:《说文·三上·言部》:“譯,傳譯四夷之言者。从言,睪聲。羊昔切。”○张舜徽说,唐写本《玉篇》譯字下引《说文》“传四夷之语也”。段注:“傳四夷之語者。依李善、徐堅訂。《方言》(卷十三):‘譯,傳也。’《王制》曰:‘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译”最初只指翻译少数民族语言的人。《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译”用为动词时,意为翻译。西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8-29 13:02:48
[7]如是我闻:佛经开卷语。意谓:“我是这样听说的。”“如是”,指经中的佛语;“我闻”,为说经者自言。《佛地经论》卷一云:“‘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问如是。”相传释迦牟尼逝世后,佛弟子结集三藏,由阿难诵经,故诸经开头都有此四字。古印度佛经原无写本,全凭师徒口耳相传,此为开场白,以后有写本后,仍然沿用,以取信于众。《法华文句》卷一上:“如是者,举所闻之法体;我闻者,能持之人也。”据鸠摩罗什、僧肇解释:“如是”是“信顺辞”,令学者信顺不疑;“我闻”则为避免竞执,不起诤乱(《维摩诘经·佛国品注》)。——任继愈 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79页。
《大智度论》卷一:“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
问曰:若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无有吾我,云何佛经初言‘如是我闻’?答曰:佛弟子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譬如以金钱买铜钱,人无笑者。何以故?卖买法应尔故。言我者亦如是,于无我法中而说我,随世俗故不应难。……
问曰:闻者云何闻?用耳根闻耶?用耳识闻耶?用意识闻耶?若耳根闻,耳根无觉知故不应闻。若耳识闻,耳识一念不能分别,亦不应闻。若意识闻,意识亦不能闻。何以故?先五识识五尘,然后意识识;意识不能识现在五尘,唯识过去未来五尘。若意识能识现在五尘者,盲聋人亦应识声色。何以故?意识不破故。答曰:非耳根能闻声,亦非耳识,亦非意识。是闻声事,从多因缘和合故得闻声,不得言一法能闻声。何以故?耳根无觉故,不应闻声;识无色无对无处故,亦不应闻声;声无觉亦无根故,不能知声。尔时,耳根不破,声在可闻处,意欲闻。情、尘、意和合故耳识生,随耳识即生意识,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声。以是故,不应作是难。虽闻声,佛法中亦无有一法能作、能见、能知。” 《大智度论》卷第二开头即是“释初品中总说如是我闻”。
[8]一时:在那一时候,有这么一个时候。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所说般若经共分四处十六会。四处指佛说法的四个场所,即:王舍城灵鹫峰、舍卫国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舍城竹林精舍。十六会指在这四处所说的十六次法。
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佛教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
《大智度论》卷一:“问曰:佛法中数、时等法实无,阴、入、界所不摄故,何以言‘一时’?答曰:随世俗故有‘一时’,无有咎。如画泥木等作天像,念天故礼拜无咎。说‘一时’亦如是,虽实无‘一时’,随俗说‘一时’,无咎。”
[9]佛:梵名Buddha,巴利名同。又作佛陀、佛驮、浮陀、浮头、没驮、步他、馞陀、复豆、浮屠、浮图等。意为觉者、知者。觉包含三义:即自觉、觉他(使他人觉悟)、觉行圆满。据称,凡夫三觉全无;声闻、缘觉二圣只是“自觉”;菩萨自觉觉他,但觉行尚未圆满;唯佛三觉俱全,大彻大悟,故成为大乘佛教修行解脱的最高果位。小乘以阿罗汉为最高果位,也无多佛思想,故他们所说的“佛”一般只用于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这里的“佛”系指释迦牟尼。《后汉纪·明帝纪下》:“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
《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以“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佛陀”三名,“明诸佛同等”。鸠摩罗什注:“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觉也。见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梦,故言觉也。”又注:“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说,故名如也。诸佛以安隐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隐去,此佛亦如是去。”又注:“佛陀,秦言觉也。凡得道名为觉。觉有二种:一、于四谛中觉;二、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则非真觉。”据此,“佛陀”即以“遍”、“如”、“觉”三名,说明其体性,并即以此三名区别于“二乘”对佛陀的认识。二乘以觉知“四谛”为佛陀,大乘以觉知一切法为佛陀,故名之为“遍”;此觉知与真如一致,故名之为“如”;觉知一切法并度脱众生,故除自觉亦在觉他,觉无有尽,故曰“真觉”。
《大智度论》卷二:“佛功德无量,名号亦无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复有名多陀阿伽陀,云何名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复名阿罗诃,云何名阿罗诃?阿罗名贼,诃名杀,是名杀贼。”
[10]王舍城:梵文Rajagrha(Rājagṛha (modern Rājgīr, Bihār state, India),英译是Rajagriha),音译“曷罗阇姞利呬城”、“罗阅揭梨醯”、“罗阅祇”、“罗阅”等,是初期佛教的传教中心之一,乃佛教圣地。古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都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特那县拉杰吉尔(Rajgir),有新城、旧城之分。旧王舍城为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建都之地,四周有鞞婆罗跋恕山、萨多般那求呵山、因陀世罗求呵山、勒那山、萨簸恕困直迦钵婆罗山等五座山,佛经称为“灵山”。新王舍城系频婆娑罗之子阿阇世王所建,它在灵山五峰之外,距鞞婆罗跋恕山约两公里,规模小于旧城。释迦牟尼经常在此进行传教活动;释迦牟尼逝世后,弟子们曾经在此举行第一次结集。
《大智度论》卷三:“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王舍城。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住。……怜愍众生故,住王舍城。”
[11]耆阇崛(qí shé kū)山:梵文Grdhrakuta,音译“姞栗陀罗矩吒”,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灵鹫山”、“鹫头”、“鹫峰”等。《大智度论》卷三:“耆阇名鹫,崛名头。”因“山顶似鹫”,山中多鹫,故名。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所以许多佛教传说与之有关。
《大智度论》卷三:“问曰:何以名鹫头山?答曰: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因名之为鹫头山。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啖之,还在山头,时人便名鹫头山。是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耆阇崛山于五山中最胜故。云何胜?耆阇崛山精舍近城,而山难上,以是故杂人不来;近城故,乞食不疲。以是故,佛多在耆阇崛山中,不在余处。”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8-29 13:02:48
[12]大比丘僧:由大和尚们组成的僧团。“大”谓道高德众,非小德劣器,能为天王大人所恭敬者。“比丘”,梵文音译。又译“芯刍”、“备刍”、“比呼”等。意译“乞士”、“乞士男”、“薰士”等。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人。其含义有三种:(1)乞士,即外乞食于世人以养色身,并为世人种福;内乞法于如来,以资慧命,并明己之真性;(2)怖魔,即魔闻生怖;(3)破恶,即精勤修习,破除诸恶,尤其是贪、瞋、痴三恶。众,也称“合”、“和合众”、“和合僧”、“法众”等,音译“僧法”、“僧伽”、“僧企那”等,意即僧团。一般需四人以上。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是“理和”,即皆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是“事和”,表现在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一般所说的僧伽有两种,一是比丘僧伽,一是比丘尼僧伽,合称“二部众”、“二众”。此外还有所谓“四僧伽”,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合称“出家四众”。
比丘(梵文Bhiksu),又作“苾刍”、“苾刍”、“煏刍”、“备刍”、“比呼”等,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侣。《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个含义:乞士(靠乞食为生)、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一词语义中之杀贼、应供、无生等三义,合称为“因果六义”(比丘为因,阿罗汉为果)。比丘、比丘尼所持戒之条数,依律而有异。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说。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Bhikku, (Pāli), feminine bhikkunī, Sanskrit bhikṣu, or (feminine) bhikṣuṇī, in Buddhism, one who has renounced (宣布放弃) worldly life and joined the mendicant (行乞的) and contemplative (冥想的) community. The term bhikku comes from a verbal root meaning “to beg.” Thus, a Buddhist monk or nun is marked primarily by his or her practice of poverty and nonattachment (不执著于) to the material world.
“僧”是“僧伽”(sagha,或译“僧法”、“僧企那”)之略称。《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大乘义章》卷十:“住圣菩萨,单一无侣,只不成僧。”(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order, traditionally composed of four groups: monks, nuns, laymen, and laywomen.)后也可指个别僧人,《僧史略》下:“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
按,佛经一般都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其中序分又分通序和别序两类。所谓通序即诸经相通一致,皆需具备的内容,一般包括“如是”、“我闻”,以及说法的时间、法主、处所、听众等六种要素,佛家称其为“六成就”。在“如是我闻”至“五百人俱”这节经文中,“如是”为“信成就”,指阿难之信;“我闻”为“闻成就”,指阿难所闻;“一时”为“时成就”,指说此诸法无行经之法的时间;“佛”为“主成就”,指说法之主;“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处成就”,指说法的地点;“共大比丘僧五百人俱”为“众成就”,指闻法之众。除了宗教意义外,它所交待的时间、地点、人物三大要素,也符合现代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佛初说经时本来没有此序,后来弟子们结集佛语时才增加进去,故也称“经后序”。加上这个序分,具备以上六种条件,才能证明经文的真实可信,所以也称之为“证信序”。
《大智度论》卷二:“佛般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尔时,阿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尼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首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佛告阿难:……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林中。何以故?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般涅槃时亦教称是语。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后世佛经皆以这种格式开卷。因其系承佛遗教,故也称之为“遗教序”。
还须说明的是,佛教界认为这段经文包含四种意义:其一为“遵佛嘱”,即遵从佛临入涅槃时关于经首格式的嘱咐。其二为“断众疑”,因为在结集经藏时,阿难高升法座,众生颇感其像如佛,遂起三疑:一疑佛重起说法,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为断此疑,阿难开口便称“如是我闻”等语,以示其承佛加被,而非是佛。其三是“息诤论”,即是说阿难与众弟子德业齐等,他要升座宣说教法,若不推从于佛,恐怕会引起不服或争论。有了这段文字便明确指出了所宣教法乃亲闻于佛而非自作。其四为“异外教”,即区别于外道经初用语,成为佛经特有的统一格式。《法华文句》卷一:“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卷一:“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13]菩萨: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之略,全称“菩提萨埵”,亦作“菩提索埵”、“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等;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等;亦称“开士”、“高士”、“大士”、“正士”、“始士”、“法臣”、“法王子”、“广大萨埵”、“最胜真子”、“大法师”、“大福”等。《大智度论》卷四:“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如偈说: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翻译名义集》卷一引僧肇释“菩提萨埵”云:“菩提,佛道名;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大乘经典多称其崇奉的“菩萨”为“菩萨摩诃萨”,即“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梵文Bodhisattva-mahasattva)、“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简称“摩诃萨埵”(Maha-satt-va)、“摩诃萨”,意译“求道之大心人”、“大菩萨”等;与小乘“菩萨”之主要区别,在于不但自利(成佛),而且“利人”(教导他人觉悟成佛)。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Bodhisattva, (Sanskrit), Pali bodhisatta (“one whose goal is awakening”), in Buddhism, one who seeks awakening (bodhi)—hence, an individual on the path to becoming a buddha.
[14]摩诃萨:梵语音译之略,全称“摩诃萨埵”,意译“大菩萨”。“摩诃”意为“大”,“萨埵”意为“众生”、“有情”。《大智度论》卷五中说:“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为摩诃萨埵”。旧译作“大心”、“大众生”;新译作“大有情”,意即有作佛之大心的众生。佛家认为,大菩萨应具备七个条件:一是具大根,谓其在无量无边劫以前就供养三宝,作了许多功德,已于无量千万数佛前种下善根;二是有大智,即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而不着众生之相;三是信大法,即能信般若波罗蜜之法;四是解大理,即了解众生本来是佛,实相般若不离众生之心;五是修大行,即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及一切善行,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六是经大劫,即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极长的时期),悲智双运,行愿不退;七是求大果,即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15]师子:即狮子。《汉书·西域传上》:“〔乌弋〕有桃拔、师子、犀牛。”狮子,属于食肉目猫科,体大雄壮,身毛呈棕黄色,尾端生丛毛。雄狮颈部有长鬣。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Lion, (Panthera leo), large, powerfully built cat (family Felidae) that is second in size only to the tiger. The proverbial “king of beasts,” the lion has been one of the best-known wild animals since earliest times. Lions are most active at night and live in a variety of habitats but prefer grassland, savanna, dense scrub, and open woodland. Historically, they ranged across much of Europe, Asia, and Africa, but now they are found mainly in parts of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8-29 13:02:48
《法华文句》卷一:“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卷一:“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
上面句子改为:
《法华文句》卷一:“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卷一:“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楼主:春风秋水

字数:10545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8-18 23:31:48

更新时间:2020-08-29 13:02:48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