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大别山居

大别山居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山居读书之论中国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心情很不爽,不能怪天涯,大环境如此。不说了。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晶莹剔透的冰。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周末把鱼塘做了围网,主要是怕小孩子去玩落水,虽然现在还没有灌水,但是防患于未然还是必须的,并且做了围网就可以随时灌水了。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这个是户外厕所一角,厕上看书其实很不错,可以忘我,当然主要是忘记气味,虽然是卫生厕所。图片所现并无不尊。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是挂壁吗?自酿的酒。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贯通的大桥,虽然设计包括前后上路的拐弯抹角让人以为是脑残,但是却提供了一个俯瞰小镇的不错的角度,也好。当然希望桥不要出事,包括前后上桥的拐弯路。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雾中山居。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2021年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2021年计划读完12本长篇文学作品,平均每月一本;读完4本非文学类著作,平均每个季度一本;读若干短文集子,这个就是随性随心的了。如果可能的话在鱼塘边自建一个小木屋。元月份已经读完了基辛格的《论中国》;近两天应该能读完徐则臣的《北上》;农历年前应该能读完余华的《兄弟》。有说读有些小说很虐心,我难道有自虐倾向,常常读得泪流满面,所以有时候读书只敢一个人在封闭的房间读,不敢在有他人的地方读,怕流泪人笑话,哈哈哈哈哈。还有就是找个机会爬山,周边一千米以上的山爬一座;五一或者十一走一下2020年国庆计划的沈从文的湘西之路;有友说暑假一起走一下318朝圣之路,不过上海到我们大岳西帝国的一段就不走了,也希望能成行。还有吗?想到再说希望都实现。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读的小说是《北上》,318计划是《西行》。到时候成行就《西行漫记》一下。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西行若有约的可以吱一声一起走啊。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短文集子目前在读《鲁迅全集》第一册读完了大半,准备将整个的全集过一遍。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今日立春。
立,在这里应该是立刻立时刚好的意思吧,引而伸之就是开始了。但是在我们家乡立春常常唤作打春,打这儿起也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春就是春意开始萌动的时候。
以前研究过四柱预测学,其实也就是算命卜卦,排八字的年月日时的四柱八字中的干支纪年,就要有一个明确的一年开始的日期,在某段时期(好像是宋以前)的算命卜卦就是以立春日作为一年的开始,也就是说庚子年已经在昨天(2021年2月2日)结束了,自今日开始进入了辛丑年。大约是宋代命理大师邵雍才改为从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或者我记反了)。不过也影响不大,因为立春也总在春节的前后几天,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吧,没具体研究过,但是还是有很少人正好在立春和春节之间出生,这个算命时就应该注意了。
忆江南·立春(歪诗一下)
立春日,万物始更新。草木仿佛发青芽,鸦鹊正在奏乐音。
早晨看到树木上一群鸟,用手机远摄了一只,就是下面这只,不知道是什么鸟,它们很喜欢吃猫耳刺树的红果子,猫耳刺也就是前面图片中的构骨树。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静心阁主人 2021-02-03 15:57:21
新一年的开始确实应该从立春日开始算起。
-----------------------------
新春大似年,确实如此。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山居读书之北上
千年运河的百年历史。
运河吸引了意大利人,意大利人糅合了几家中国人,世事沧桑,意大利人中国化了,几家中国人也四处分散生息繁衍,但是其血脉里流淌着运河滋养的精神,然后冥冥之中又聚到了一起。书中说历史需要虚构,但是也许真的有这种冥冥之中的肉体和精神的杂糅、融合,繁衍、延续,流淌、轮回和重逢呢!书读的时间很长看完的时候前面的内容都模糊不清了,读完之后也就上面的总体感受吧,当然和作者要表达的可能并不一样。
想复述一下书中两个人的死,一个小波罗的死,一个马思意的死。
1901年来中国寻找弟弟费德尔的小波罗受伤感染破伤风濒临死亡,在他知道要死亡的时候,他冷静的安排了自己的遗物和后事。——“我知道,中国人对遗物比较忌讳,所以我想在它们成为遗物之前,就作为礼物送给各位。”“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跟了我多年,没有个去处我心里不踏实。”“万一撑不到,不为难的话,请将我葬在通州的运河边上;随便哪个地方,务请在运河边上。拜托了!”小波罗眼泪流下来,表情却是微笑的。身着黑衣的死神正爬向他额头。他用尽此生最后的力气握住谢平遥的手,他说:“兄弟。”——小波罗是来寻找弟弟的,作为外国人,官府指定了陪伴翻译和护送,又顾请了几个运河船夫,自扬州沿运河北上,但是并没有找到。而他的弟弟费德尔因为热爱运河在1900年就随侵华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队来到中国,在小波罗寻找且濒临死亡的此时费德尔应该已经脱离了军队,恋上了秦如玉,慢慢融入了运河,融入了中国,后来改名了非常中国化的名字马福德,也就是后来马思意的祖父,1930年代日本入侵害死了秦如玉,马福德持枪孤身进入日本军营杀死十余日本兵为秦如玉报仇,不幸被一漏网日本兵枪杀。
马思意是马福德的孙女,出生于1930年代,上户口时名字被写成了马思艺,活了80多岁,已经自己感觉活得足够久,再活下去很累了。为了某种纪念和申诉,在临死前坚决的将名字改回马思意。因为活得足够长经历足够多,已经看淡了死亡,所以在某次腿伤后坚定的不愿意住院医疗,而是回到家中等待死亡的降临,主动的等待并以一些行为譬如形如绝食的方式加速死亡的到来,作者详细的描述了马思意临死前的各种语言思想行为以及死亡的过程。——“姐弟俩过一会儿摸一下母亲的身体。从脚开始往上凉:脚趾,脚踝,小腿,膝盖,大腿,胯,小腹,腰,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胸脯——凉到胸脯心脏就已经不工作了。//天将破晓时,张家湾有一只鸡开始叫。姐弟俩看见母亲脖子突然挺起来,嘴大张,连出了两口气,然后脖颈落到枕头上。母亲去世了。”——人生如此,人生不过如此。死亡是自然最伟大的发明,是值得敬畏的且顺从的,但是绝大多数人总是幻想着长生不老,这是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思想啊。其实人不能决定生,但是应该可以决定死,安排死,有理解有尊严甚至有自己参与的仪式感的死。而不是毫无质量苟延残喘的活着。当然安排死并不是随意轻易放弃生命,生命也是伟大的,因而要坚强顽强的活,并且尽可能达到甚至超过一定范围内的平均寿命。
“世上诸般事情都可以分担,唯有疾病等少数几样,多亲密的也爱莫能助。”“对死应该跟对生一样决绝,对生应该跟对死一样坦荡。”这也是书中两句给了我一些印象的话,而前段时间的某天隐约梦到父亲死前的状态且好像还有交流(我很少做梦,近期却模糊的好像做过几次梦,想记录一下,却又很恍惚,只得罢了)。父亲是因为肺气肿晚期而去世的。父亲去世前一个多月被病症折磨着,现在想来还是心痛不已泪流满面,看着那种大脑思维清晰但是无法正常呼吸满足氧气供应的憋闷导致的痛苦,真是心如刀割但是却毫无办法,无能为力爱莫能助的感觉真是让人撕心裂肺,那一刻甚至多么希望能够实施安乐死啊,虽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显得大逆不道。父亲临终前当夜我在医院的空病床其实是睡着了,大侄子也就是父亲的长孙值守,凌晨大约三点多侄子告知爷爷去世了,立即奔到病床边,唤来医生,医生也确认正在死亡,我和哥哥强压悲痛抬起父亲的身体放平(因为病中的父亲一直是半躺着的状态),我清晰的听到父亲喉咙发出一下吞咽的声音,我想这应该是父亲真正的咽气了。“父,我带你回家!”灵车来了,我们将父亲抱上车,车子载满悲伤在山路弯弯曲曲的行驶,大约一个小时到了老家房子的岭下,“父,我们到家了。”真是不甚唏嘘啊!父亲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是一个相对同时代人算是见多识广的人,是一个公正无私乐于助人的人,记得我小时候邻里之间如果发生纠纷都是请父亲裁决,父亲还接济过好多个黄泛区来这里乞讨的人甚至成为好朋友,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所以在家乡比他高一辈的(跟孩子喊)和平辈的喊他孩二哥,小一辈的喊他孩二老,孙辈的喊他孩二爹,孩这个字是童心未泯的意思,读á(不是普通话读法,这个á用标准音标读还是没有我们当地方言的那种韵味,赣方言怀岳片),应该是有一个字来表达这个意思但是却找不到只好如此了。这种称呼既概括了父亲的童心童趣又亲切的表达了人们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父亲的去世不仅他的子女感到悲伤不舍,邻居们也很多感到在生活中恍若缺失了一部分快乐,“父亲的去世,是他活动区域内一个时代的终结……斯人逝矣,公山垂白首;音容宛在,榜河鸣悲音。”父亲去世后我每次离开故乡的老屋,总有一些凄凉和伤感。以前每次离家老父都默默地跟在后面送行,间或叮嘱两句,而自此以后此情此景已永远不再。这又让我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句子:“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虽然角度不一样。不过我现在终于把风烛状态的老屋改建了,余生应该此心安处吧。母亲的去世更早,母亲是二次中风去世的,所以不像父亲那样被病痛折磨得没有人形毫无尊严。母亲二次中风发生在晚饭间,听闻消息我立即从县城赶回老家,大约夜里十点多,到家后看到母亲还是比较平稳的,稍作休息,陪伴着母亲,应该是子夜时分,母亲很平静的停止了呼吸,我攥着母亲的左手,母亲的左手小指在我手心轻轻的划动了一下,然后再没有任何动静,无论我怎样大声呼唤着妈妈。我在家兄弟姐妹是老小,母亲小指的划动可能是对我的不放心吧。在父亲去世三年后,依据本地风俗,父母合葬了,立了碑,碑后篆刻了铭文:至善双亲,生于民国,廿又七年,适逢乱世,颠沛流离,生活苦难,失恃年少,失怙弱冠;尊兄携弟,性格乐观,辛勤劳作,共克时艰;生儿育女,恩同海山,谆谆教导,朴实勤俭,于事努力,与人为善;双亲一生,胸怀广宽,睦族敬宗,德被乡间,惠及远方,堪为典范;慈母范氏,含辛茹苦,六十六年,古稀又八,黄泉路上,双亲再见;今岁安葬,涕泪涟涟,儿女哀思,无以复言,撰文勒石,以志永传。自己撰写的铭文很粗糙,主要是没有古文功底,一些措辞甚至只是自己想当然的使用,可能在行家眼中会是笑话,但是主要目的为寄托哀思,也就如此吧。
一段时间觉得对死亡应该有所研究,但是并没有。记录一下想到的,和北上并无太大关系。
好吧!
(一下是父亲去世时当天的天气和公界山的影像)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大别居士 2017-08-31 17:27:40
振动夯实。
-----------------------------
@重庆De夏天 2021-02-06 14:06:58
墙体不用打钢筋混凝土立柱吗?这样屋顶现浇不会把墙体拉坏?
-----------------------------
谢谢关注,关于建筑问题帖子中应该都有解释。目前已经住了几年,虽然粗糙简陋但却也算有其鲜明特色吧,主要是自己做着玩的,所以很多地方呢可能存在考虑不周,不过还算不影响居住。如果下次做可能相对更美好一些吧。人对希望的看法总是比现实更美好,所以人生才更有意义,生活才有奔头。嗯,好像如此。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梅花开了一朵,还是很喜庆应景的。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总把新桃换旧符,祝福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大吉!用最传统的方式祝贺新年,手写春联替换去年写的春联,甚至鸡窝都写了春联,这也是老传统,虽然现在没人再写了;然后用自己捣的浆糊来糊春联,真厌恶用胶布粘春联。我觉得我是传统文化的遗老遗少,但是好像还不够格。好吧,但是也只能这样子因为所处环境和自己能力以及才能等等原因吧,所以也无需责怪别人吧。或者改变或者适应,当然还有第三者自娱自乐,一定要守住初心。。。。。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这个牡丹应该能开出来吧!


楼主:大别居士  时间:2021-03-25 22:31:56
今日雨水。
春雨贵如油。春天已来,雨水渐渐多起来了,气温也在开始慢慢升起来了,虽然还不稳定可能还有返春的情况,但是小草和树木都在萌生着绿意。语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雨水的时令就是七九八九的时候,前几天就看到一处池塘边的垂柳正在吐着新绿,万条垂下绿丝绦,如果有薄薄的雾,杨柳炊烟很有味道的。再过几天燕子就可能回来寻找旧时的踪迹了。
忆江南-雨水
天青色,烟雨斜柳风。
草色遥看近却无,紫燕归来寻旧踪。
今天天气真好,完全没有雨水的迹象,如果按照传统的说法,今年可能不太风调雨顺。不过现在科技发达,并不会成为灾害。
发芽的是芍药,很好!




楼主:大别居士

字数:105733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7-04-26 06:27:00

更新时间:2021-03-25 22:31:56

评论数:15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