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置之不理还是等闲争论?

置之不理还是等闲争论?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20-12-11 21:36:01
多年以前,报纸上讨论过一个问题:笔墨官司是笔墨打还是法院打;那时我写过一文参加讨论,说,还有第三种方法。举的例是抗战期中,钱穆先生《国史大纲引论》在报上发表,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赞许的有,反对的也有,反对的有用笔墨批评攻击的,也有扬言要法律解决的。但是钱先生当时,并没有应战反驳,只是继续自己的工作,很快把《国史大纲》全书完成推出。几十年后,李埏先生一篇回忆纪念文里谈到这件事,他说当年先生说,一篇文章能引起人注意,应当说是好事,,如果文章发出,没有什么反应,那才不好。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是正常事,不需要一一回复一一辨明的,还举了王安石劝杜醇的话来说明。王安石他这样说:夫圣与贤,非君子所恤也,适于义而已矣。不适于义而唯谤是恤,是薄世终无君子也。唯先生图之。这样劝杜醇不要太计较别人的谤,不要花很多精力去和别人争个不休。

中华书局近出版《钱穆致徐复观信札》一种,其中有一封信就也谈到这个问题。那是一九五五年的一封信,信中讲到徐先生写了一篇驳殷海光先生的信,钱先生信里这样说“兄驳殷海光一函尚未见到。弟意最好省去此等闲争论,只求在自己一面更深入,更广大,别人的暂置不理,静待第三者来批判。我们必信及社会自有公论一真理,然后才能安身立命。若果信得及此一真理,则真可百世以俟而不惑,又何必急待争辩乎?”就是劝徐先生不要急于去争一日之短长,可以信及社会自有公论这一真理。 。

进一步,钱先生还说道“苟从反面说,则真有索解不得之苦。弟在此教书,亦深感其苦。学生笔记总怕看,看了便减少上堂兴趣,因所讲深处,学生总不领会,便上堂有索然扫兴之心情,只有少看学生笔记,反而觉得自己讲得有精彩”。同样道理,对别人意见与我相异,亦只有置之一旁,不闻不问,此非深闭固拒,能多看古今大著作,自能日有长进,何必理会薄俗妄论乎! 以上例子,都是说学者对自己的观点和著作,若自有信心,就不必多和别人争辩,乃至可以对他人看法不闻不问,置之一旁。钱先生自己这样做了,还用以劝人。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20-12-11 21:36:01
《钱穆致徐复观信札》此书才出,恐怕不易多见

楼主:毕明迩

字数:84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11-30 22:31:50

更新时间:2020-12-11 21:36:01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