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 修订版

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 修订版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江湖深似海 寻常不见底 泪痕漫评《水浒》


第一章 智取生辰纲 黑道白道就是无间道
第一节 为什么要智取生辰纲
第二节 什么人会劫生辰纲
第三节 上次生辰纲被劫 为什么破不了案
第四节 强盗本色 欺软怕硬

第二章 智取生辰纲 大家都官僚谁也别笑谁
第一节 办事砸锅的杨志
第二节 成了坛三爷的杨志
第三节 闭着眼睛 都可以破的案子
第四节 真案 假案
第五节 打死也不能破的案子
第六节 官僚主义害死人
第七节 超级无间道 遇到了不上道
第八节 梁山 一个虚幻的理想的社会
第九节 生辰纲可能是梁中书做的假案吗

第三章 晁盖的上位 团队合作的意义
第一节 草包晁盖
第二节 晁盖最初的江湖地位
第三节 刘唐出场后 为什么一直不说话
第四节 不着调的刘唐
第五节 风云聚会 团队的作用

第四章 从来不冲动的林冲 现实的无奈
第一节 无奈的选择
第二节 小胳膊难拧大腿
第三节 开始冲动的林冲
第四节 戏剧性的转折
第五节 孤立的林冲
第六节 棒打洪教头
第七节 林冲在劳改营
第八节 百忍成精 脱胎换骨的林冲


第五章 宋江与花荣 大哥只是一个传说
第一节 人们为什么都崇拜哥 因为哥就是一个传说
第二节 宋江是如何收服花荣的 有个不能说的故事
第三节 宋江前传 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第四节 花荣是宋江的台柱
第五节 宋江在清风山的地位
第六节 大哥就是这样潇洒

第六章 宋江与柴进、武松 走出传说的大哥
第一节 黑道、白道、无间道 全怕不上道
第二节 宋江是如何征服柴进的
第二节 武松出场前后的惊人巨变
第三节 宋江是如何把武松教育成材的
第四节 宋江为什么能让武松发生巨大的转变
第五节 世上没有完美的出牌策略
第六节 虽然走出了传说 大哥依然还是一个传说
第七节 人们为什崇拜宋江 难道大哥真的只是一个传说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第七章 宋江是如何掘到第一桶金的 大哥不是传说
第一节 天生当大哥的人
第二节 大哥的第一桶金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第三节 强盗的逻辑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第四节 大哥是如何赚钱的
第五节 面子是什么
第六节 大哥是如何花钱的
第七节 《水浒》与现代武侠小说相比

第八章 宋江与秦明 魔刀一出鞘 杀气惊煞人
第一节 可怜、可悲的秦明
第二节 可怜、可恨的秦明
第三节 大哥是恶魔
第四节 南下梁山泊

第九章 宋江与李俊 大哥一出手 谁也看不懂
第一节 宋江为什么要当囚犯
第二节 搞笑的英雄救美
第三节 大哥一出手 谁也看不懂
第四节 大哥再出手 人们还是看不懂
第五节 大哥死活就是不出手
第六节 宋江是如何征服戴宗的

第十章 宋江与李逵 人以国士待我 我以国士报之
第一节 未遇识货人 一副饿死鬼投胎样
第二节 无人敢用的超级战车
第三节 战车一起步 就是差点车毁人亡
第四节 江湖人的面子
第五节 狐假虎威的戴宗
第六节 大哥是我的骄傲 大哥是我生命的意义
第七节 彼若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第八节 浔阳楼赋诗

第十一章 大闹江州 魔刀再次出鞘 大哥就是大哥
第一节 左右为难的戴宗
第二节 晁盖、吴用盘算
第三节 江州 劫法场
第四节 宋江是如何收服李俊等人的
第五节 宋、晁第一次暗战
第六节 摘下面具的大哥
第七节 宋江是如何收服欧鹏的
第八节 宋江的权力是如何维持的


第十二章 宋江与晁盖 谁是梁山的真正大哥
第一节 宋、晁第二次暗战
第二节 梁山的双头政治
第三节 宋江、晁盖第三次暗战
第四节 进退失据的晁盖
第五节 九天玄女娘娘下凡
第六节 宋、晁暗战的余波

第十三章 超越无间道 三打祝家庄
第一节 不上道的祝家庄
第二节 宋江为什么会兵败祝家庄
第三节 无处不在的无间道
第四节 扑天雕李应
第五节 雪上加霜的祝家庄
第六节 宋江对三庄的处理
第七节 云遮雾罩的登州系
第八节 小弟领着大哥混

第十四章 继续超越无间道 百尺竿头何去处
第一节 雷横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第二节 朱仝、柴进逼上梁山
第三节 梁山好汉为何不好色
第四节 梁山应该何去何从
第六节 鲁智深的江湖地位
第六节 晁天王命丧曾头市
第七节 晁天王的遗言

第十五章 卢俊义落草
第一节 卢俊义在梁山的地位
第二节 好像弱智的卢俊义
第三节 拓宽无间道
第四节 卢俊义的对招
第五节 后院起火
第六节 比黑道还黑的白道
第七节 心成死灰的卢俊义
第八节 被梁山彻底征服的卢俊义

第十六章 亢龙有悔 巅峰之上是什么?
第一节 梁山的新纲领
第二节 反招安派 为什么底气不足
第三节 梁山为什么要招安
第四节 梁山的前途在哪里
第五节 艰苦、漫长的谈判
第六节 走向没落的梁山

第十七章 漫评鲁智深 我们并不渴望所谓的公平
第一节 拳打镇关西
第二节 鲁达大闹五台山
第三节 修成正果的二爷
第四节 性欲的升华

第十八章 漫评武松 市井社会的恩恩怨怨
第一节 三贞九烈潘金莲
第二节 西门庆 怎能一个坏字了得
第三节 武松的出牌策略
第四节 施恩的江湖路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第一章 智取生辰纲 黑道白道就是无间道


第一节 为什么要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用了不少笔墨,写了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但是,许多人常常会感到疑惑。因为他们总觉得,以晁盖等人的实力,用得着智取吗?因为用武力强夺,不是一样可行吗?更主要的是,智取会留下许多线索(因为报案的人,会详细描叙他们的样子),如果力取,把他们全杀了,官府还拿什么破案呢?
于是,他们就认为,施耐庵这样写生辰纲,只是为了红火热闹,因为这种描写,一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我以为,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既没有吃过猪肉,也没有见过猪跑。总而言之,没有犯过罪,也没有研究过犯罪。

对一笔钱财,有机会偷,却去抢,更想杀光人去抢。这叫什么事?

如果你是一个办案人员,碰到这种罪犯,肯定会觉得,这个罪犯不是精神有问题,就是智力有问题。因为,正常人绝不可能这样作案。虽然现代武侠、穿越小说中的人,大都会这样想问题,并会这样做。

就好像有人问:“你想剪指甲,桌上有一把剪指甲刀,还有一把切菜刀?你选择哪一件工具。”如果你回答:“当然是选切菜刀,因为切菜刀顺手。”肯定会把人惊得两眼发直,因为,这绝不是正常人的回答。
人们听到你这种回答,肯定会觉得,你不是心智有问题,就是在和大家开玩笑。因为,这绝不是正常人的想法。

一个人,只要稍有点犯罪经验,或是看过一些犯罪心理学。就会知道,吴用的选择完全正确。

一个人,想犯罪,先得学会给当事人面子,更得学会给警察面子。如果连这也不懂,还犯什么罪?如果连这也不懂,就算偶然能得手,肯定也随时会被枪毙的。
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了。
如果,有人进你家偷了十万块钱,你是什么感觉?
如果,有人进你家抢了十万块钱,你是什么感觉?
如果,有人进你家抢了十万块钱,还把你家人捅死了,你是什么感觉?

如果,有人进你家偷了十万块钱。你到警察局报案后,过了一段时间,还没有破案,也许你会到警察局再催一催。但是,等一段时间后,你自然就会自认倒霉了。而且社会舆论也会很快平息。
如果,有人进你家抢了十万块钱。你肯定,不会这样轻易自认倒霉。总而言之,你最少也得去警察局闹个三五次,甚至十几次,最后才会自认倒霉,而且社会舆论也不会轻易平息,因为人们都会想,这样的社会,让人太没有安全感了。警察是干什么的?
如果,有人进你家抢了十万块钱,还把你家里人捅死了。你上警察局报案,警察局不给你破案,你也会这样轻易了结吗?换作谁,不折腾个鸡飞狗跳,绝不算完。当然了,社会舆论更不会轻易平息,因为人们更会想了,这样的社会,让人实在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了。警察难道什么事也不干?

蔡太师也是这样想问题的。
如果生辰纲是被盗窃的(押送的人被迷倒)。蔡太师,相对就容易接受。到时,官府受到的压力就会比较小。
如果生辰纲是被人抢的,并且押送人员被砍伤,蔡太师听到后,相对就会难以接受。到时,官府受到的压力,自然就会比较大。
如果,有人公开抢了生辰纲,还把押解的人全部杀了。蔡太师听到后,自然就更难接受了。到时,官府受到的压力就更大了。

警察压力的大小,通常就决定着破案的几率大小。如果警察的压力非常小,就是非常简单的案子,甚至警察闭着眼睛也能破的案子,通常也破不了。如果警察的压力非常大,就是非常复杂的案子,就是警察挖地三尺才能破的案子,通常也总能破了。
一个人作案时,就懂得考虑怎样省事,怎样少留线索。却不考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他作案,作得再巧妙,恐怕也是难逃法网的。
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一个案子,如果高层非常重视(影响比较大,比较恶性),那这个案子,通常总是能破的。因为层层压力下来,到时作案的人,就会无处藏身。

如果你是警察局长。有一天,某个案子高层非常重视,总而言之,破不了这个案子,轻则扒你的警皮,重则还要法办你。你会怎样做?
你肯定会用各种方法,把辖区内的黑白两道全部通知到。总而言之,给我面子,就帮我把案子结了。如果逼着我,不计代价的破案,到时误伤了谁,也别怪我不客气。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作案者是本地人,自然随时会被抓出来。如果各地的警察局长,甚至更高级别的人,都这样干。作案的人,还能逃出法网,那叫有鬼了?因为,这等于黑白两道,同时下了通缉令。

白道、黑道,通常就是无间道。
如果没有什么事,白道也懒得和黑道计较,甚至还会哥俩好。问题是,如果黑道一点也不给白道面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好像一个所谓的黑道大哥,在某地称王称霸,如果有一天没长眼,惹毛了某个高干子弟,会是什么结果?你以那个大哥,还真是什么大哥吗?

比如,黄金荣在上海滩一直很风光。后来,与卢永祥的公子,发生了冲突。结果是什么?你以为,黄金荣还真是什么大哥?

一声令下,就拉出一千号,全副武装的小弟。对白道大哥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至少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白道大哥,那是多的去了。
一声令下,就拉出一千号,全副武装的小弟。对黑道大哥而言,肯定是一件难事。至少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黑道大哥,是非常罕见的。

他们之间,如果井水不犯河水,什么都好说,如果双方真的火并起来,谁输谁赢,还用说吗?既然如此,黑道不给白道面子,还想混社会,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所以,白道、黑道都怕不上道的人。
现实中,许多案子,从金额上讲,从影响上讲,并不是什么大案子。换而言之,当事人、警察,都未必会把它当成事去处理。就算当事人,把它当个事,警察也未必把它当成个事去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案子,就是线索比较多,甚至警察都知道是谁做的案子,也会稀里糊涂的结束。

问题是,碰到心智有问题的人,那就坏事了。因为本来很小的一个案子(也许只是几千块钱的事),因为本身是当事人都不敢声张的案子(比如某个贪官家被人偷了几十万块钱)。他一干就成了恶性案件(因为闹出了好几条人命,而且手段极其恶劣、残忍)。到时,警察想不重视,也不行了;因为,当事人的亲人(或社会舆论,甚至高层),都会揪住这件事不放的。
更主要的是,如果这种恶性案件经常发生,政府怕毁了自己的形象,警察局长怕丢了警皮。于是白道、黑道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就会暂时结束。因为,整个白道都会想了,不给黑道点颜色,他们还真以为这个社会没人管了。于是,黑道朋友肯定也会骂了,是哪个不上道的人?干了这种不着调的事,闹得大家都跟着受害。

所以,晁盖等人,在考虑劫生辰纲时。自然是能智取就智取,能不伤人命,就不伤人命。因为,作案的方法越温柔,蔡太师就越容易接受;蔡太师越容易接受,官府承受的压力就越小;官府承受的压力越小,这个案子被破的几率就越小;关键是,就算案子破了,也可以通过无间道的原理化解它。

晁盖为什么敢劫生辰纲呢?主要是因为,上次的生辰纲被人劫了,案子却稀糊涂的结束了。

如果刘唐对晁盖说,“去年的生辰纲让人劫了,案犯全被官府抓住杀了头。”你说,晁盖听到这种话,还敢劫生辰纲吗?肯定不敢了。因为干这种事,实在太危险了。

如果刘唐对晁盖说。“去年的生辰纲让人劫了,案子虽然没有破。但是,因为这件事,有一个知府、三个知县、五个捕头、十几个都头被撤了职、充了军。把案发地,折腾的差点挖地三尺。。”你说,晁盖听到这种话,还敢劫生辰纲吗?肯定也不敢。因为干这种事,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但是,晁盖一听刘唐说。上次生辰纲被人劫了,案子却稀里糊涂的结束了。顿时就食指大动。因为这种结果,让人难免会觉得,劫生辰纲一点也不危险。

上次生辰纲被劫,为什么会稀里糊涂的结案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个案子好说不好听。蔡太师过个生日,女婿就给他送十万贯,大大小小的官员加起来,一共得给他送多少礼啊?这种东西,让人劫了,蔡太师自然不想大肆生张。就好像一个贪官,让人偷了几百万,他怎么好意思,大肆声张呢?
第二、这个案子的性质,并不恶劣。换而言之,押送生辰纲的人,并没有死伤。所以,蔡太师自然不值得逼着下面人破案。

因为蔡太师催的不太急。所以,下面的官员、官差,自然就大玩无间道了。换而言之,不要说他们根本破不了这个案子。就是破了这个案子,也会和强盗玩哥俩好的。

第二次生辰纲案发后,蔡太师拿撤职威胁知府,知府拿充军威胁何涛。宋江、雷横、朱仝还拿这个案子,送人情呢!如果蔡太师不逼着知府破案,就更不用说了。

晁盖这次劫生辰纲,从方法上,是给蔡太师留了足够的面子,并没有用太恶性的方法。但是,从作案时机的选择上,显然也没有给蔡太师留面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有人到你家偷了十万块钱。你到警察局报案,警察并没有积极破案。你刚刚自认倒霉。几个月后,又有人到你家偷了十万块钱。你肯定会觉得,这社会,还让不让人活了?你自然不会善罢干休,社会舆论也不会轻易平息。因为,这种事的出现,会让所有的人,都感觉缺乏安全感的。
蔡太师也是这样想的。有骗子、有贼、有强盗,那是避免不了的。但是,骗子、贼、强盗嚣张到这种地步,就是另一回事了。于是,蔡太师遂下了死命令。这种事,虽然好说不好听,但是如果不给黑道点颜色,蔡太师岂不是成了冤大头,谁见都想宰一刀。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第二节 什么人会劫生辰纲

上次的生辰纲,是什么人劫的。从书中的线索,我无法推论出,到底是谁干的。
但是,我至少可以推论出一件事。案犯应该是业余的,专业的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为什么呢?因为专业的贼,不会干这种事。

就拿这次生辰纲来说。郓城县附近几百里,真正的职业犯罪分子是谁?真正穷凶极恶的、胆大包天的犯罪分子是谁?显然是王伦啊!人家,一听生辰纲,是不是也会这样,激动的要死要活?显然不会的。因为蔡太师的东西,谁敢动啊? 甚至一听有人劫了蔡太师的东西,人家还会主动与这些人划清界限。为什么?白道、黑道、那就是无间道啊!一个人,连这种事都整不明白,还混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奇怪了。王伦还算真正的职业犯罪分子,还算得上穷凶极恶、胆大包天?你是在开玩笑吧!
说这种话的人,通常都喜欢意淫《水浒》、意淫社会。因为,一个人只要认认真真看《水浒》,一个人只要睁着眼睛看社会,就绝不会说出这种话。
王伦不算真正的职业犯罪分子,算不上穷凶极恶、胆大包天。您老兄就能算得上?

先看看履历。
王伦一伙,靠什么吃饭的?劫道、抢劫啊!别的营生,他们都不会。一个靠这种营生吃饭的团伙,还称不上职业犯罪团伙?
王伦一伙,身上背着多少条人命案?少说也得有近千条吧!因为,无论谁上梁山,都先得纳一份投名状,你以为投名状就是写一张纸,那是出去随便找颗人头回来。这样一个犯罪团伙,还称不上穷凶极恶?
王伦一伙,是靠什么占据梁山的?我可以告诉大家,绝不是因为王伦上面有人,而是人家拿命博出来的。换而言之,是因为官府,根本不敢招惹王伦,所以王伦才能独霸梁山。王伦可以把官府打得,与他井水不犯河水,光明正大的经营犯罪业务。还称不上胆大包天?
如果王伦,都当不起职业犯罪、穷凶极恶、胆大包天这三个词形容,现在的黑道大哥,恐怕都是安善良民了。

王伦为什么不敢劫蔡太师的东西?原因太简单了。
蔡太师是什么人?人家那是白道几大巨头之一。而蔡太师,也一直非常给王伦面子,不但容许王伦独霸某个地方,挂牌经营犯罪业务,而且还从来不跟他收税。
蔡太师容许王伦挂牌经营犯罪业务,绝不是因为蔡太师怕王伦。事实上,蔡太师随手拔下根腿毛,都比王伦胳膊粗。王伦一共就七八百个弟兄;蔡太师和人家大哥(皇帝),仅在京城附近,就有八十万弟兄。你说他们,能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蔡太师不整王伦,是因为蔡太师也懂的,白道、黑道,就是无无道,所以,只要能过的去,他就懒得不计代价的整王伦。如果王伦不识实务,非要和蔡太师叫号,到时蔡太师玩命整王伦,王伦能扛住?

晁盖现在还没有上道,所以不懂这种道理,等他当了强盗。自然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在宋江那种超级大佬出现前,黑道对白道的态度,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轻易招惹对方。缺钱,都找老百姓要啊!黑白两道相互火并,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官兵和强盗,通常总是井水不犯河水。因为,大家在欺负老百姓时,都非常有两下子。相互打架时,谁心里也没谱,就算有谱,也知道那是付出代价的。而欺负老百姓时,他们都心里都非常有谱,而且都也知道,通常总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晁盖?晁盖当强盗后,也是这副德性!只要官府不追着打他,他什么时候打过官府?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相对王伦而言,劫生辰纲时的晁盖等人,还都是良民。晁盖等人在劫生辰纲前,杀过人、和官府公然对抗过吗?没有!
事实上,也只有这种人,一听到生辰纲,才会兴奋的要死要活。并且说着说着,就真去干了。

因为,他们不是职业罪犯,所以他们作案的整体思路,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作案的细节就有问题了。
吴用虽然是个人才,但是人才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第一次作案,考虑不周全也情有可原。

这个案子,最主要的错误是,蔡太师刚丢完十万贯生日礼物,还没有真正缓过劲来。晁盖他们就又给蔡太师来了一下,于是蔡太师气得,当时就不管不顾了。总而言之,这种案子虽然好说不好听,但是蔡太师不发威,人们肯定会以为蔡太师是病猫。

看到蔡太师真的生气了,于是知府急忙破案。很快就有证人出来说,案发前一天,在案发现场附近,见到晁盖、白胜形迹可疑。你说这案子破得,简单不简单?
如果不是因为,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晁盖一伙,恐怕当时就全交了粮本。

我们总觉得,晁盖他们大败何涛、黄安等官兵,所以非常了不起。问题是,随便拉出一个公开挂牌劫道的强盗,都曾干过类似的事。因为,不经历这个过程,官府绝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公开挂牌劫道。
事实上,晁盖等人,直到大败两股官差、官兵后,才能与王伦等人相提并论。换而言之,他们直到此时,才真正入道了。而到了那时,晁盖等人再听到生辰纲之类的东西,还会热血沸腾吗?不会了!

没事抢个普通人,没事到乡村收点保护费(借粮)多省事,为什么非要和白道大哥作对呢?白道、黑道,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在城里欺负老百姓,我在山下欺负老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黑道虽然成天嚷嚷劫富济贫、也嚷嚷杀贪官污吏。但是,他们最常做的事,就是欺负老百姓。白道虽然成天嚷嚷代表老百姓利益,虽然成天嚷嚷维护社会治安,但是,他们最常做的事,也是欺负老百姓。
晁盖真正当强盗后(白道愿意承认他们的地位,愿意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后),害过几个官员?可以说,一个也没有!害过的老百姓有多少?恐怕不计其数了。因为上千号黑社会成员,天天吃的、喝的、玩的、乐的,从哪里来?你以为,他们也会展开大生产运动?

本来呢,晁盖想当强盗,直接上梁山不就得了吗?但是,因为他那种不着调的行为(劫生辰纲),遂惹出近千条人命(黑白两道因此大火并)。这千人命,都该死吗?我们通常读者,看惯了各种意淫的故事,所以一看官兵甲、官兵乙、官差甲、官差乙、喽罗甲、喽罗乙,就总以那是道具,或是死有余辜,或是死就死了。但是,你我普通人,有几个不是这种人?
死了近千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官兵、官差、喽罗),蔡太师少了一根毛吗?没有!社会因此有点转变吗?当然有了,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坏了。
当人们,为梁山壮大感到兴奋时。为什么不想想,梁山越壮大,老百姓越倒霉。梁山好汉,都是吃什么饭的?都是靠抢老百姓的东西,吃饭啊!晁盖上梁山后,主动杀过哪个贪官,杀过哪个污吏,杀过哪个地主恶霸,还不是靠成天就欺负老百姓吃饭?人们看到这种犯罪集团壮大了,人们竟然会感到说不出的兴奋,你说怪不怪?
就好像一群羊,因为痛恨狼,所以看到豺越来越多,竟然会感到无比的高兴。真是连个基本的生活常识也没有了,狼是吃羊的,豺也不是吃草的。

事实上,强盗比官府还坏,在梁山没有强盗前,阮氏兄弟代表的渔民,还敢到梁山水泊打鱼,但是梁山有强盗后,阮氏兄弟也不敢到梁山泊打鱼了。
晁盖之时,自然也不会允许普通渔民进去梁山水泊打鱼。因为,强盗就是强盗,官府自然不咋地,但是你指望强盗,会比官府更代表老百姓的利益,你可真是找对地方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第三节 上次生辰纲被劫 为什么破不了案


生辰纲第一次被劫,肯定是因为押解生辰纲的人,总认为,蔡太师的东西,谁敢劫?所以,在安保工作上,就大咧咧了。于是,让几个业余罪犯,瞅了空子。
生辰纲第二次被劫,则是因为梁中书,错把杨志那种端不上台面的人,当成了人物,所以让杨志任着性子胡来。结果又让几个业余罪犯瞅了空子。最后杨志一甩手当了强盗,梁中书只能自认倒霉了。(关于这一点,我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不多说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既然说,上次劫生辰纲的人,肯定是业余的罪犯。为什么这个案子会破不了?
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办案人员最头疼的就是业余罪犯。因为,这种人做了案子,如果碰巧了,那就是标准的无头案。
从白道方面去讲,他们很难锁定嫌疑人;因为,这种人通常都也没有案底。而从黑道方面讲,这种人也不归他们管;因为,这种人通常都不是黑道中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中国人,也可能是外国人;可能是古代人,也可能是现代人。但是,故事的内容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当白道大哥遇到棘手的案件时,常常会求助于黑道大哥。
在这些故事里,通常都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人,丢了一件非常重要的物品。于是,上面责令警察局长,务必把这个案子破了。
对于这种案子,黑道大哥总是乐于帮助白道大哥的。因为,不帮助白道大哥破这个案子,可能会惹得白道采取报复性的措施。
因为,这种案子是白道、黑道联手破案。所以通常总会很容易破获的。

但是,这个案子,如果是一个业余罪犯所为。而且又碰得比较巧,恐怕就会变成无头案。你别看黑白两道联手办案,这种案子也破不了。为什么呢?
一个业余的犯罪份子。做下这种严重的案子,(惹得黑白两道集体行动),他肯定会吓得半死,然后赶紧把赃物扔到下水道,再然后,就是听天由命去了。
为什么业余犯罪分子,会这样做呢?如果是道上的朋友,自然会得到某种承诺,交出东西,什么事也不追究了;更主要的是,道上的朋友,通常也信这种承诺。但是,一个业余的犯罪分子,通常无法得到这种承诺,就算通过曲曲折折的渠道,得到这种承诺,他也不敢相信的。最后,他除了毁掉相关东西,然后听天由命,不会有别的选择。
警察遇到了高层非常关注的案子,又碰到了这种不上道的人,恐怕只有自认倒霉了。

那种说坏不坏的人,一碰正经事,动不动就会干这种糊涂事。
比如西门庆一听错睡了武二哥的嫂子、打了武大(西门庆最初不知道,武大是武二的哥哥),马上就动了杀人灭口的念头。西门庆为什么能产生这种念头,是因为他坏、他狠?绝不是的!西门庆会做出这种选择,与业余罪犯,一听犯了大案子,第一个念头就是把罪证毁了,然后听天由命一样。
真正的罪犯,是绝不会动这种愚蠢的念头。因为,前面的事说到天上,也不是死罪,后面的事,那怎么说也是死罪。更主要的是,你面对的不是普通人,人家绝不会善罢干休的。

西门庆,把他放到好人堆里,他自然是个坏人;如果把他放进坏人堆里,他显然就是一个好人。
至于潘金莲,就更很难说是坏人,如果她后来,没有一着急做出傻事,我们实在很难说她是坏人。就好像一个人,出于巧合,顺手牵羊偷了一个引起高层重视的物品。如果到此为止,从情理上、法理上,都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自首,判上几年肯定顶住了。但是,他一着急,把这个贵重东西扔到了下水道,彻底毁了。除非别让人破了案,破了案,肯定得枪毙他。
潘金莲也一样,背夫偷情,在什么年代,也不是大事,但是伙同奸夫,谋杀亲夫,这在什么时代,也是大事了。无论情、无论理,她也死有余辜了。

我们看看,真正的坏人,遇到类似的事,是会怎样干的。
比如,宋江故意把秦明一家害死了(相比而言,出于误会,睡了别人嫂子,打了人别人哥哥,还叫个什么事啊),如果宋江就西门庆那种水平,肯定也会把秦明杀了,因为秦明是出名的硬茬,他肯定不会善罢干休的。但是,宋江那是真正的坏人。所以,宋江竟然跪在地上求秦明原谅,后来还要和秦明成为好朋友、好兄弟。如果西门庆也有这种手腕,不要说武松不会杀他了,武松和他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也有。
什么叫坏人?这才叫坏人!

西门庆跟宋江相比,那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西门庆那种级别的坏人,我们生活中常见(哪条街,没有几个这种坏人),但宋江这种坏人呢?几百年恐怕也就出一个。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第四节 强盗本色 欺软怕硬

梁中书最初说:“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军监押着车,每辆车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后来又说:“凭地时,多着军校护送去就便了。”
梁中书这个方法,自然是可行的。
如果这种方法都不可行,那大宋帝国的赋税、钱粮,恐怕没有几毛钱能押到帝国都城了。因为,都会让强盗半路给抢光了。
如果真是这样,当时的白道大老板(皇帝),岂非早就大呼小叫了起来,于是针对全国的打黑,早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问题是,帝国都城还一片繁华,皇帝还悠哉悠哉的以为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呢。从这层意义上,当时的强盗,恐怕也就敢欺负个老百姓。

从这层意义上,生辰纲上次被劫,就是因为几个业余罪犯,一时头脑发热干的。
最初,梁中书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认为派官兵护送,就可以避免被劫(因为大贼不会、也不敢动这种东西,小贼也没有本事动这种东西)。虽然派兵护送这种东西,有点好说不好听,但是这种东西,一再被人稀里糊涂的劫走,更是好说不好听。
但是,如果这样押解生辰纲,还能显出杨志啥功劳?于是杨志就危言耸听了。顿时把梁中书给吓住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按梁中书的方法。生辰纲一进郓城县境内,郓城县令肯定得派雷横、朱仝去护送出境,因为这种东西,在郓城县附近丢失了,郓城县令,肯定是不想干了。虽然,按理说没人敢劫这种东西,但是上次不是就让人劫了吗?为了防止万一,郓城县令也不敢大意啊。一看蔡太师的生辰纲大张旗鼓的过境,各地官员恐怕都是这种想法。
如果晁盖看到,护送生辰纲的阵势这样大,还敢劫吗?估计是不敢的。从这层意义上,晁盖等人能得手,就是因为杨志那种奇怪的护送方法,给他们留下了空子。

梁中书虽然也知道,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 但因为出身在上层社会(至少没有在底层江湖经验)。所以,一听杨志的咋唬,也不就敢这样做了。
当然了,梁中书不坚持自己的意见,也是因为这样护送生辰纲,有点好说不好听。因为,高级官员过个生日,女婿就给送十万贯生日礼物;还动用军队押送。这也太夸张了吧!

具体到某个强盗,可以挂牌子经营犯罪业务,通常都是因为白道给他面子。如果他抢蔡太师的东西,那不是逼着白道收拾他吗?
真正的强盗(只要能拉出百十号兄弟),绝不会没事招惹蔡太师的。为了区区十万贯珠宝,就去惹蔡太师?那不是脑子进水了,又是因为什么?
珠宝这种东西,水分大的去了,说值十万贯,能卖五六万贯钱也不错了。如果成了贼赃,能换两三万贯钱也不错了,弄不好,连一万贯钱也换不出来。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所谓,当时的黑道会不给蔡太师面子,那不过是他们说大话罢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队士兵,押着生辰纲,走到清风山下。清风山的王矮虎敢抢吗?许多人,肯定认为王矮虎敢抢,但实际上,王矮虎肯定不敢抢。如果王矮虎有这种胆子,就不配当强盗了。一个人,连这种头大眼小的事,也分不清,还能当强盗?
我们许多人,都看惯了各种意淫社会的故事,所以总认为,强盗真是什么英雄好汉。其实,强盗最信奉的一句话就是,“欺软怕硬”。而且是,见了软的往死欺负,不欺负死不算完。见了硬的就叫哥哥,不行叫爹,再不行就叫爷爷。
有人,也许会说,你说得太刻薄了。堂堂江湖好汉,既然敢做强盗,哪有你说的这么不堪。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清风山的强盗,最初把宋江抢到山上,要干什么?要挖宋江的心肝,做醒酒汤。
宋江有什么错?什么错也没有!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宋江,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欺负宋江没事。除此,还需要理由?他们这种行为,还不算见了软的,往死里欺负,不欺负死不算完?
后来,一听这个人是宋江。马上就跪在地上叫大哥,并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给拿钱。他们这种行为,还不算见了硬的,就跪在地上叫哥哥?

因为,人们总觉得,宋江是一个老实人,所以,这个例子似乎不太明显。那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明显的例子。
王英抢了刘高的老婆,当时就要对这个女人霸王硬上弓。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刘高比较软,而且刘高与花荣不和。所以,王矮虎才敢强行要搞刘高的老婆。刘高的老婆让人抢了,刘高急得又跳又叫,但是,只能派出几十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凭刘高这两下子,自然吓唬不住王矮虎。
这样的刘高,王矮虎自然说欺负就欺负。也许有人会说,王矮虎怎么可能知道,刘高与花荣有矛盾。说这种话的人,实在太外行了,如果王矮连这种事都不知道,还咋当强盗呢?

说一个最简单的事实。王矮虎等人手下,也不过三五百个喽罗。青州附近有多少军队?最少也得有个三五千吧!青州境内,知名将领有花荣、秦明、黄信,哪一个不比王矮虎等人厉害。如果王矮虎,连个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的道理也不懂,靠什么生存?如果他们,连自己附近军官的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还当什么强盗呢?早就都让杀头了。

如果大家不信我前面说的话。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王矮虎抢了一个女人,一问这个女人,原来人家是花荣的老婆。王矮虎还敢强行搞这个女人吗?肯定不敢了。
我想,王矮虎一听对方是花荣的老婆,肯定当时就会跪在地上连说,误会、误会。更会请出燕顺等人,一块儿把这个女人奉为上宾。然后,送个女人离开,还得给这个女人,拿上一大笔钱。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得太夸张了吧!

花荣为什么不一心剿灭王矮虎等人?原因很简单。因为,花荣一心剿灭清风山,清风山自然扛不住。问题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甚至杀敌三千,自损一万。
既然如此,我们自然知道了。如果没有太大的矛盾,官兵是愿意与强盗和睦相处的。因为,真的打开了,对谁也没有好处。问题是,如果强盗一点面子,也不给官府留,非要逼着他们打仗呢?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花荣的老婆,让清风山抢了。当士兵把这个消息报告给花荣,会是什么结果?花荣肯定气得大叫,但是花荣不是刘高,他肯定能点大批人马,总而言之,不给清风山贼寇点颜色看看,他就不叫花荣!
如果花荣的老婆,被王矮虎抢去糟蹋了,花荣却只能哭着、喊着,毫无办法。那花荣还叫花荣吗?
如果怨结到这个份上。大家觉得清风山的强盗,会面对什么样的后果?

《亮剑》中一股土匪,在大英雄李云龙的势力范围附近横行多年,大英雄李云龙也一直懒得收拾这股土匪。但是,有一天这股土匪二当家不长眼,把大英雄李云龙的帖身警卫给打死了。结果呢?那还用说,大英雄李云龙冲冠一怒,那些土匪当时就吓得面无人色了。于是,他们赶紧拿着二当家的人头向李云龙求饶,问题是,事以至此,李云龙绝不会善罢干休的。

黄金荣在上海滩横行霸道,好像谁也不敢管他。问题是,如果黄金荣真的惹了白道大哥,黄金荣能算老几?所以,黄金荣打了卢公子,当时就吓傻了。
王矮虎等人在清风山耀武扬威,好像谁也不敢惹他们。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惹着白道大哥。如果王矮虎敢把花荣的老婆糟蹋了,就凭燕顺等人那两把刷子,肯定当时就会吓得面无人色。到时,他们肯定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赶紧拿王矮虎的人头向花荣求饶。问题是,事到如此,他们怎样做,花荣也不会善罢干休的。

大家总认为,王矮虎等人,肯定什么人也不怕。那是因为,大家看了许多意淫社会的故事。其实,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其实,所谓的强盗,如果连个欺软怕硬都不懂,还怎么当强盗?

既然,清风山的强盗,连个花荣都不敢碰,还靠什么敢碰蔡太师呢?
我们还可以想象。当地的强盗,一直与官府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无间道,本来玩的好的好。突然有一天,王矮虎等人分不清头大眼小了,竟然把蔡太师的东西抢了。大家觉得,当地的强盗,与当地的官府,还能和平相处吗?
如果蔡太师、青州知府,共同给花荣、秦明下了死命令,如果不能剿灭这股草寇,就撤他们的职,甚至法办他们。这两个人还敢和强盗玩无间道吗?显然是不敢了。凭王矮虎那点本事,如果把花荣、秦明惹得发了狂,真能打了两个回合?恐怕一个回合也抵挡不了。
后来,宋江、花荣已上了清风山,王矮虎等人一听秦明亲自率军来攻打,都吓得脸色苍白。有宋江、花荣在旁边罩着,王矮虎等人,都这副德性。如果没有宋江、花荣在旁边罩着呢?

我这里,是用清风山举例。其实具体到哪个山头上,也是如此的。因为,江湖好汉信奉的就是,弱肉强食。

我们看看李逵,在寿张县坐衙时的观点。
李逵道:“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了他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枷号在衙门前示众。”李逵起身,把绿袍抓扎起,槐简揣在腰里,掣出大斧,直看著枷了那个原告人,号令在县门前,方才大踏步去了。

李逵这是什么逻辑,自然是强盗的逻辑。总而言之,弱肉强食天经地义。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复枯声网友:

看得出来 楼主喜欢用设问反问 网络中这样很有气势 但真正成书 这种句式还是要慎用 要讲究不用则已 一用就让读者震撼 经常性的用设问反问 一来可能让部分读者有逆反的情绪 二来可能冲淡了楼主想要颠覆读者以往认识的那种效果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点浅见 楼主斟酌

============================

我理解你的意思,也非常认同你的意思。只是,这似乎是积习难改了。

至于说到文字功底,估计是没有什么明显突破。
我修订,主要是以删减为主,一共删了二十来万字。另一方面,是把从前有争议的、或是不成熟的观点,作了适当的修改。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感谢bj303、枯声、神惊志、mememevvv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二章 智取生辰纲 大家都官僚谁也别笑谁



第一节 办事砸锅的杨志

杨志,这个人,恐怕只有李逵,能与他相比。因为,他们都是天生当马仔的脑袋。
如果让他们独当一面,再小的事,恐怕也会弄砸锅的。就算偶尔能干件漂亮事,也是因为他们命好。因为,杨志、李逵这种人,都是标准分不清头大眼小的人。别人顺顺能办的事,一到他们手中,马上就完全走样了。

杨志投胎投的好;所以显得他比李逵强点,如果杨志出身差点,那跟李逵恐怕就是一个模子托出来的。

杨志出身世家,所以他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而且接触到的人,多少也是有模有样的人。李逵出身底层,所以他从小就不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更主要的是,以他那种性格,平常接触的人,恐怕不是地痞就是赌鬼,所以也很难学出个好来。

李逵做事没谱,那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杨志的没谱,在杀牛二时,也表现了出来。受到牛二骚扰时,杨志一刀就把牛二捅翻了,更过去又补了好几刀。

书中原文是这样写的,“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

杨志那是高手。如果杨志有点理性,随便伸出一条胳膊,就能把牛二打得跪地求饶。但是,杨志却是一刀把牛二捅翻了。这本身就证明,杨志做事时,一点儿谱也没有。很小的一件事,有着很多种方法解决,他一解决,就摊上了人命官司,如果因此给牛二偿了命,你说杨志死得冤不冤?
但是,杨志这次没谱的行为,却让人觉得他像一个英雄。因为牛二是当地一害,杨志把他杀了,人们自然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于是,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认为杨志是个英雄。

杨志从出场到现在,那种办事没谱的样子,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
杀牛二的事,虽然可以证明杨志做事一点谱儿也没有,但毕竟是一件为当地除害的行为,而且也可以解释为杨志有血性。甚至,单纯的看这个故事,我也会觉得杨志是个英雄。
但是,杨志的故事,却并没有到此结束。

杨志从一出场,就是一副落魄不得志的样子。所以,杨志看起来,也一直是人五人六的。
但是,杨志一当官,那种小人嘴脸,就开始彻底展现出来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杨志,和梁中书说话,永远恭恭敬敬、彬彬有礼、斯斯文文,看不到一点失礼的样子。因为,梁中书是他的上司,他必须得把梁中书侍候舒服了。

在押解生辰纲的途中,杨志唯独和老都管说话,有点好头脸,却也是一副带理不理的样子。因为老都管的地位,比他高多了,但老都管,并不是他的上司。所以,杨志才懒得把老都管当回事。

杨志和两个虞侯说话,就没有什么客气的了。因为,两个虞侯最多只能算他的同事。所以,杨志自然懒得和他们好好说话。
两个虞侯走的有点慢了,又对杨志的安排感到有点不理解。于是就说:“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得走不到,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走?正是好歹不均匀。”这话问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事实上,所有的军汉,都提出过同样的问题。杨志开口就是:“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和同事好好说句话,就这么难?给同事好好解释一下,就这么难?

当然了,杨志对这两个虞侯还是客气的。因为,这两个好赖也算他的同事。对那些军汉,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因为,军汉只是杨志的下属,杨志和他们说话,自然可以随心所欲了。
书中是这样写的:“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

我们总觉得,杨志的同事、下属,不积极配合杨志的工作,是这些人的错。问题是,你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同事、上司,你愿意积极配合他的工作吗?因为,面对这种小人嘴脸的同事、上司,你不拆他的台,也够给他面子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随便拿出一个人,处于杨志的位置,听到手下的士兵叫苦叫累。肯定会这样说的:“弟兄们,此次责任重大,万一有了闪失,你我谁也承担不起。希望大家多担待点。就当给我杨志面子,现在辛苦点,只要到了东京,杨志一定让大家彻底舒服、放松几天。总而言之,想吃、想喝、想玩,杨志请客!”
如果不够,肯定又会说一段:“我杨志,在梁中书手下,刚干了不长时间,也没有什么心腹弟兄,现在咱们一块出途跋涉,这是缘分。我杨志有一天发达了,绝不会忘了弟兄们。总而言之,跟着我混,我绝不会让你吃亏的。”

我想,如果杨志这样干工作。大家虽然辛苦,也肯定会没有什么怨言的。

杨志,为什么不说这种话呢?这种话,很简单啊!
当士兵们,对老都管报怨时。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老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而杨志呢?对军汉们,那是开口就骂,闭口就打!从整段内容中,看不到一点鼓励、安慰军汉们的内容,更看不到一点理解军汉们的意思。甚至有军汉说了,就是中书大人亲自押解,也容我们说句话吧,哪能像你这样,一句话不合,就是藤条劈头盖脸打人呢?更有军汉说了,这简单就是不把我们当人看。
如果,你跟着杨志押解生辰纲,你会怎样看待这个上司呢?

杨志,为什么一路上,要这样凶巴巴的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想把功劳全占了。总而言之,士兵们没有功劳,虞侯们没有功劳,老都管也没有什么功劳。全是我的功劳!因为,他们都不懂事,如果不是我坚持己见,严厉督办,肯定办不成这件事。

在杨志心目中,那些和他一块行动的士兵,就是一些苦力,就是一些让他踩着上位的石头,他才懒得把一丁点功劳分给他们。而老都管、虞侯,就是一些分享他功劳的废物。所以,他也懒得把一丁点功劳分给他们。

作为一个官员,如果就报着这种欺下媚上的态度,不愿意把一点汤水给人分的想法。上司交给他十件事,如果他能办成一件事,那也得碰运气。因为,所有的下属、同事,肯定都会有意无意给他拆台。有时候,顺顺能办的事,最后都会变得磕磕碰碰,一步一个坎。我甚至怀疑,杨志上次把花石纲押丢了,也跟他这种工作方法有关。
高俅说,十个押解花石纲的人,都顺利的押了回来,就你把东西给押丢了?
如果单纯这样的一件事,如果我们没有见到杨志在押解生辰纲时的表现。我们也可以把它归于杨志命不好。但是,从他押解生辰纲时的表现去看,一个官员让他负责一件事,那真是找对人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我想,随便找一个人处于杨志的位置。都会考虑士兵们的利益。换而言之,走一段相当于从今天北京到开封的路,拿着众多物品,不选择用汽车、火车,这情有可原,因为当时没有这种东西。但是,选择用马车、驴车不算奢侈吧,选择用马驴、马驮,不算奢侈吧。再退一步,选择用手推车,不算奢侈吧。
那样漫长的路,在暑伏天,让人挑着担子赶路,也真亏杨志敢想。所以当杨志催赶着士兵快走时。士兵就说了,“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 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
这种抱怨,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最次也可以选择用车推着生辰纲呀。用车子推生辰纲,可以让士兵们的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而且,几个小买卖人,推着车子赶路,也是很正常的事。你想,强盗装个卖枣的贩子,还推着好几个车呢?杨志他们推上几个车,有什么不可以的。
如果杨志一行,也推着几个车,或是赶着几头驴、马,杨志犯得着与士兵一路磕磕碰碰吗?

而且武松替阳谷县令,往东京汴梁押解私货时,也是推着车的。
我们看原著:“那四个跟了武松就厅前拜辞了知县,拽扎起,提了朴刀,监押车子, 一行五人离了阳谷县,取路望东京去了。 ”
阳谷县令的私货,肯定没有十万贯。但是,这是知县计划买官用的钱,估计也不会少于一万贯。
所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县令让武松押解私货时。武松也像杨志那样把困难说是比天大吗?没有!关键是,武松把货丢了吗?也没有!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如果杨志那种作法,真可以保证押解任务的隐密性。也算个事!问题是,四个掌柜(一个老都管、两个虞侯、一个杨提辖),什么东西也不拿(最多只是背个小包袱),十一个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赶路,这本身就是离奇的事。
说他们穷吧(只是小商小贩),为什么会有四个闲人,穷人哪舍得这样浪费人力?说他们有钱吧,为什么挑着一大堆东西走远路,既没驴、马,也没有车?无论哪个客栈的老板、伙计、过客,遇到这样一群人住店,肯定也会感到奇怪。

而杨志一路装神弄鬼的样子,更让这群人变得不伦不类了。因为,挑担子的人(十一个士兵)都是怨声载道,拿藤条的人(杨志)一路上非打即骂;这是正常的小商贩出门的样子吗?更主要的是,大暑伏天,人家都是趁凉赶路,就他们顶着日头赶路。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我们看原著: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乘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这样一群人,如果你在客栈看到这样一群人,你觉得他们像普通小商小贩吗?

“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卑休絮烦。 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而且在整个押送过程中,杨志更是一直装神弄鬼。
暑伏天,早晨四五点天就大亮了,晚上八点多,太阳还没有下山。正常人都是趁凉走路,杨志却是八点多才出发,顶着太阳赶路,晚上六点多就又休息了。
想隐蔽自己的行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众化。正常人怎么样,你就怎么样。而杨志呢?却非把自己一行人,弄得神秘兮兮、不伦不类。这不是传说中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又是干什么?

真正的问题是,生辰纲是什么时候被劫的?大中午被人劫走的。
这本身就证明,强盗劫道没有具体时间。所谓顶着日头赶路就安全,那完全是杨志的膻想。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按理说,杨志管理这十来个人,并不困难。
因为,他的权限非常大。因为,梁中书亲自吩咐,大家都必须听从他。所以,老都管身份比他高多了,一路也从来不敢顶撞他,都是按杨志的吩咐办事。只是最后,老都管实在看不下眼了。才温和的劝了他几句。“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老都管这样说杨志,那是因为,杨志当时把军汉都打急了。书中这样写的,“杨志拿起藤条,劈头盖脸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总而言之,藤条劈头盖脸的打人,已不起作用了。
杨志在押解生辰纲时的种种表现,本身就证明,他缺乏最基本的管理能力。因为,一个营长级别的军官,梁中书又亲自授权他负责此次行动,老都管也从来没有干涉过他的行为。最后,竟然连十一个士兵,都能管的硬挨藤条,也不服从他命令。这得多大的本事啊?总而言之,人才啊!

老都管说,他在蔡京那里当奶公时,见过的军官无千无万。大约就是说,像你杨提辖这样管理士兵的军官,我可真没有见过。不是老都管没见过,恐怕谁也没有见过。因为,一个人只要有最基本的管理经验,就绝不会这样简单、粗暴的管理下属。

我实在奇怪,凭杨志这种管理能力,如果领兵上战场,真能打了仗?堂堂一个营长级别的人,梁中书直接授权管十一个士兵,最后竟然能管的,谁也不听他的地步?真是人才啊!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杨志出身官二代,大宋政府,一直对他非常好。最初杨志失职跑路,依然还有一担金银财宝,仅手中的刀,就值三千贯(这还是贱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杨志失职跑路后,等到政府大赦,愿意好好当一个老百姓,杨志的还是有钱人。但是,杨志官二代的身份丢了,所以一直很失落。于是,他挑着一担财宝去买官了。很不幸,钱花光了,官也没有买到(或是买回来)。于是,杨志就觉得,高太尉太坏了。自己白花了一担财宝,却没有买到一个官,大宋政府太腐败了。

后来,杨志一着急,就成了杀人犯。但是,因为被杨志杀的人,是当地一害。所以,当地的百姓、官员,都认为杨志是个英雄。梁中书也因此,认为杨志是个人物。于是继续给他官当,并给他继续上进的机会。但是,杨志却依然是一副不可救药的样子,于是走着,走着,就当了强盗。

社会的确不公平。但是处于杨志的位置,实在不应该有这种感觉吧。如果社会这样对待一个人,他还觉得社会不公平。那他天生就是一个当强盗的脑袋。
社会怎样对你,才叫公平?你以为,你是太阳,整个社会就得围着你转?不围着你转,就叫不公平!一个人,如果就这样想问题,他不当强盗,那真是屈才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总而言之,什么责任、什么义务,他都不愿意承担;什么规则、戒律,他都不愿意遵守。
高俅不愿意让杨志官复原职时,是这样说的。“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高俅的说话,非常有道理。
首先,十个人干着同样的活,九个都顺利完成了,就你一个人没有完成。这本身就证明你的能力有问题。
其次,就算你没有完成任务,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是你命不好)。你出事后,一掉头就跑路,这算什么事?

梁中书当杨志是个人物。而杨志在押解生辰纲时的表现,依然还是老样子。总而言之,押解途中,顺顺的路不好好走,就是蹦蹦跳跳的出邪招。更关键的是,出事后,杨志还是一甩手,跑路了!
杨志,你有点责任感吗?杨志还真的没有!

从这层意义上,高俅还真比梁中书有知人之明。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1-14 02:37:01
感谢yuh26、无尽的恋、panry_kay鼓励与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二节 成了坛三爷的杨志


生辰纲被劫了。这事大吗?说大,很大;说小,也就是小事一桩。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自然是大事。以杨志的背景而言,实际上很难称得上是大事。只是杨志,天生长了一个当马仔的脑袋,所以当时就连东南西北也找不到了。

生辰纲被劫后。杨志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事不怨我,全是这帮无能的手下、无能的助手坏了事。接着,就是一咬牙,一跺脚,先想到自杀,后来走着走就着,就当了强盗。
其实呢,才是多大点事?一个有担当的人,拥有杨志的背景。肯定第一个念头就是,事已经发生了,追究谁的对谁错,已没有意义了。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被劫的东西追回来。而且,从理论上,杨志应该可以追回这些东西的。

如果杨志有担当。肯定会先检讨一下自己的错误,然后再想着如何把事情摆平。
而且,生辰纲被劫,很难说是谁的工作失误造成。如果说到责任,杨志、十一个士兵、两个虞侯、一个老都管都有责任。

最初士兵们想喝酒,但是杨志不同意,他们也不敢买。老都管被士兵们说动了,也不敢擅自作主,还是去请示杨志(按理说,老都管比杨志地位高,从这层意义上,老都管并没有干涉杨志行使权力),最后,杨志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没有问题,所以士兵们才敢买酒喝的,而杨志最后也忍不住喝了一些。

如果一个有担当的军官,面对这种结果,是绝不会把责任全推给别人的。因为,最后拍板决定的人就是他。更主要的是,把士兵们管的全部消极怠工,最后试图向士兵们妥协的人,同样也是他。
再往深了说,如果他们推着几个车,牵上几匹驴马,自然可从旅店、饭店,带上足够的酒水,哪用得着在荒山野岭买来路不明的酒水。这本身就是杨志考虑不周的结果。

如果杨志有担当,那等自己手下醒来后。他的第一句话,应该就是,“我们今天算是栽了!都怪我考虑不周,所以害得大家一块受牵连。”
作为官员,最需要的就是有担当。换而言之,出了大事,马上先把责全揽过来。只有如此,你的手下才会发自心底的尊敬你、愿意替你卖力;而且更会纷纷检讨自己的错误。
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官员,真的出了大事(处于杨志的位置),你就是把责任全部推给手下,你也跑不了关系。这种人情,不送白不送。
杨志,显然没有这种担当。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50260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09-01 17:15:00

更新时间:2021-01-14 02:37:01

评论数:21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