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志愿军唯一女俘杨玉华的传奇人生

志愿军唯一女俘杨玉华的传奇人生

楼主:挑战者2018  时间:2020-12-18 09:03:39
我们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共有两万多人被俘,但仅有一名叫杨玉华的女兵被送入战俘营并最后遣返。她的被俘及战俘营的经历引起很多猜测与联想,有些说法相互矛盾,而其本人从未提及当时的经历。本文结合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还原杨玉华这段经历及之后的人生。
一、被俘之迷
上世纪80年代,第一部反映志愿军战俘事迹的纪实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曾轰动一时,其中叙述了一段传闻:五名被俘的志愿军女兵被美国大兵拖入帐蓬中集体强暴,女兵们不甘凌辱拼死反抗,其中一人还夺枪自卫,美军恼羞成怒竟残忍的向志愿军女兵射击,四名志愿军女兵中弹身亡,只有一名年龄最小的女兵被其他人压在身下得以幸免。这篇纪实文学所叙述的故事带有传说性质。后来,人们得知确有一名被俘的志愿军女兵叫杨玉华,于是很自然的联想到了纪实文学中的故事。但是,这种猜测被与杨玉华在战俘中的战友们所否定,并称所谓强暴之说子虚乌有。归国战俘张泽石在其《我的朝鲜战争》中这样回忆:七月底一天,他被美军叫去,为一名新到的女战俘登记,张泽石书中没有直接说出这个女俘的姓名,而是叫用小丫称乎,但很明显此人就是杨玉华。她告诉张泽石:自己因病没能跟上突围的队伍,躺在担架上被俘。因她头发剪得很短,又穿男军装,敌人没有看出是女兵,因此在医院病好后就女扮男装照看被俘的伤病难友。两个月后被发现是女的,就被送进女俘营。小丫还对张泽石说,和她在一起的还有三个女护士,但敌人一来全被冲散了,不知下落。
当事人言之凿凿,差不多算定论了。但是,我还是在一些资料中看到了不同的说法:原志愿军文工团员胡一山曾在板门店参加了遣返战俘的接待工作,在一本《相逢相思在战场》的回忆集录中,她记述了一段与杨玉华见面的过程。朝鲜停战后,胡一山被抽调参加遣返战俘的接待工作,在1953年8月9日,迎接了被遣返归来的杨玉华。杨玉华回到亲人的怀抱,禁不住失声痛苦,向胡一山哭诉了被俘时一些经历。其中写道:“她(杨玉华)哭着告诉我们,当时他们卫生营五个女同志被俘后被关在一块,那四个战友先后遇难或不忍凌辱自杀,嘱咐她要活着回去,告诉祖国人民我们没有给祖国人民丢脸…讲到这,她已泣不成声。”这段回忆不禁让人想起前面的那段志愿军被俘女兵遭美军强暴的传说,两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吻合。
另一有个佐证,是军旅女作家于劲所写的另一部反映志愿军战俘的纪实文学《厄运》,这本书中,引用了一名叫骆玉荣的战俘的证词。骆玉荣在被俘后投敌,接受美国特务训练,并空投我军后方刺探情报,不久被抓获。他在供词中提到了杨玉华,是这样讲的:“杨玉华一来就说:‘我是与敌人坚决斗争被俘的,今天,我宁愿饿死也绝不吃敌人的一顿饭。’杨玉华绝食三天,她只是哭,一见到中国人,就用手将脸捂住,痛哭不已。她说:‘我没有脸见中国人了,唯有一死。’……180师的张泽石、曹友劝她,她才吃了一点。G-2(美军战俘营审讯机关)将她调到审查室时,她只是往桌上一扑痛哭,一句话也不讲。G-2拿来一堆巧克力糖、口香糖放到她面前,她将这些东西扔在地上,大骂起来。临走时,美国人让她把那些东西带走。车到七所(女俘营)门前,杨玉华把那些东西全扔到水沟里。听战俘杨某某、陈某某说,杨玉华被俘时共有五名志愿军女同志,在反抗美军兽行夺枪当场被打死四名,仅活下来杨玉华一名。”
结合这些资料,我认为五名志愿军女兵反抗美军暴行的传说,可能就是杨玉华的真实经历。而张泽石等难友的说法,也许是出于保护这位小妹初衷。其实,媒体记者在采访杨玉华的战友时就发现:“对这个健在的战俘营女难友,这些老人就像大哥哥呵护一个弱小的妹妹,生怕会惊吓到她。”
二、战俘营之迷
虽然杨玉华本人对被俘后这段经历从未提及,但是,从归来战俘包括张泽石等人的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到不少杨玉华的片断。
她的朝鲜女难友。据张泽石回忆,当他送杨玉华进入女战俘营,一下子就被朝鲜女难友包围起来,七嘴八舌地用半通不通中国话问她,一位带着大队长袖标的女同志抱着小杨说:“小妹妹受苦了,你就跟着我们吧。”说完还对张泽石说:“我原来是四野文工团员,去年才调到朝鲜人民军,我会照顾她的。”就这样,杨玉华成为这批女战俘群体中的一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杨玉华与朝鲜姐妹朝夕相处,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她学会了很多朝鲜歌曲,她也教朝鲜女同志学唱了很多中国歌曲。她们待杨玉华如妹妹,她也同战友们一起与战俘管理当局抗争。1951年8月15日,朝鲜女战俘纪念祖国光复日,美军进行制止并用催泪弹进行弹压,结果女战俘全体绝食抗议。美军士兵因为杨玉华是中国人,所以专门给她打了一碗饭,结果杨玉华当场将米饭打翻,气得美国兵煽了杨玉华一巴掌。志愿军战俘都十分感谢朝鲜战友对小丫的照顾与关怀。感谢他们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敬佩她们那不屈的斗争意志,凡是路过那一区铁丝网的战俘无不引颈探望,看看她们那美好的身影。
她的歌声。1952年春季,美军开始对志愿军战俘进行强制甄别,管理当局支持反共战俘对战俘营进行控制,通过刺字、殴打甚至杀戮手段,强迫战俘选择去台湾,由此在战俘营内部发生了残酷斗争。为了反对美军强制甄别,为了反抗反共战俘的打压与迫害,以及争取更多战俘回国权利,志愿军战俘中的共产党人和进步分子在釜山各收容所建立了统一的地下组织--抗美援朝同盟会,杨玉华当选为地下组织的敌工委员,并积极参加到反甄别反迫害的斗争中。
3月底,与女战俘营相邻的第11收容所发生了战俘抗议斗争。原来,战俘中反共分子一度控制了这个战俘营,他们对其他战俘进行刺字殴打等迫害活动,还公然杀死一名要求返回祖国大陆的战俘。于是,大批战俘在共产党人的组织下进行了静坐绝食抗议,要求脱离反共分子的控制。为支援他们的行动,相邻的女俘营在铁丝网边搭了一个两米高的台子,杨玉华站在台子上,向战友们喊话和唱歌,东方红、解放区的天、跟着毛泽东走等,朝鲜女难友们则站在铁丝网前,和她一起唱歌。连续五天的抗议过程中,杨玉华的歌声始终伴随着凄风苦雨中的难友,鼓舞他们坚持斗争。有的战俘激动得放声大哭,他们喊道:“感谢小杨,感谢朝鲜姐妹们。”美军管理当局最终答应了战俘们的要求,允许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机构,脱离反共分子的迫害。这样,共产党人取得了胜利,就确保了第11收容所600多名战俘选择返回祖国大陆。随后,4月中旬起第三收容所的志愿军战俘发起反甄别斗争,美方于4月24日进行了武力镇压,造成战俘死伤140多人,但剩下的180多名同志仍选择返回祖国大陆。在这十多天的日子里,相邻女俘营的杨玉华仍然用歌声陪伴鼓舞着自己的战友,她的嗓子喊哑了,但仍然几乎整天站在铁丝网边呼喊与歌唱。
期间,一些反共分子跑到铁丝网外,对杨玉华叫骂与羞辱,有的人脱掉裤子露出下体,污言秽语。这丑恶的一幕曾让杨玉华一度要呕吐。这一切不禁令人感叹,都是中国人,都曾是志愿军,为什么有的人变得如此不堪与肮脏。但是,战友们的鼓励与支持,让她继续坚持站在高台上,放飞自己的歌声。最后,那几个反共分子无趣的提起裤子溜走了。
在战俘营中,歌声一直伴随杨玉华,直到被遣返之日。1953年8月8日,这批女战俘被押上火车开往板门店,战俘们在车上继续高歌。美军于是向车厢内丢催泪弹,杨玉华扑上去将催泪弹扔出车厢,但双手被烧伤。(下图是当时媒体报道)


杨玉华的战友这样评说:“两年半的战俘生涯,结束了她的少女时代,在黑暗、残酷的战俘营,她看到和体会到常人一生无法看到和体会到的丑恶与痛苦。”
三、归国之迷
朝鲜战争结束后,杨玉华遣返回国,与众多归来的战俘一样,她在昌图接受了审查。结束了昌图的审查,她回到四川重庆老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有关志愿军女战俘的故事被世人提及,有些媒体关注起这个默默无闻的女人,此时,杨玉华已满头花发步入晚年了。这几十年她都经历了什么?
实际上,杨玉华在退休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86年从重庆万盛区实验小学退休。杨玉华个人感情婚姻生活也充满波折,杨玉华朦胧的初恋发生在战俘营,她倾心的对象就是战俘难友张泽石。因为张泽石懂英文,因此被美军找来给杨玉华登记,并送她去女俘营。张泽石对杨玉华说:“你要勇敢、坚强,要好好向朝鲜大姐学习,学 鲜话,学朝鲜歌,将来带回祖国去。”张泽石决心要全力爱护这个十七岁的小妹妹。于是,他时常借带队去女俘营掏粪看望杨玉华,给她以鼓励。杨玉华的心中,产生了对张泽石的朦胧的感情。后来张泽石被送到巨济岛战俘营,离开了釜山。杨玉华托人送给张泽石一封折成三角的短信,信中一个坦露了一个少女纯真而又羞涩的情感。信中写道:“隔开我们的大海是那么宽阔,我…想念我的外婆。”不过,张泽石在国内有未婚妻,直到回国及以后的岁月里,张泽石对杨玉华始终保持着兄长般的关爱,在他的自传回忆录中,一直称杨玉华为小丫,从未说出她的真名。
在战俘营,其实不少人对杨玉华有好感,有的还千方百计托人送信。其中就有一名叫曹友的战俘。他与杨玉华接触较多,也给了她很多鼓励与帮助,回国后,曹友表白了自己的感情。但被杨玉华拒绝了。曹友的爱是真诚的,这份感情扎根于曹友心中,铭刻一生。以后曹友成了家,给自己的女儿也起名叫玉华。他后来对采访者说:“我一生都爱着她,和她一起被俘的李某某告诉我,说她被美国兵……但我致死都认为她是最好的同志,最美的女人。”
人生的无奈,往往在于最值得珍惜却被放弃。杨玉华后来选择了另一名在战俘营中的难友结了婚。此人在战俘营中表现较好,既英俊又有才,吹拉谈唱均在行。双方有共同的经历,应该能够相互理解与体贴,这本应是志同道合的婚姻。没想到的是,丈夫表面潇洒的背后,却是心胸狭隘与性情偏执。妻子在战俘营中的遭遇,成了这个丈夫的心病,他神经质般虐待妻子,在外玩弄女人,但杨玉华为了孩子始终忍辱负重。后来,丈夫因为乱搞女人被判刑劳改,她们的婚姻也破裂了。以后,杨玉华重新建立了家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退休后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四、她的光荣
尽管杨玉华曾遭遇坎坷与不幸,尽管她晚年如此平凡与安静,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在志愿军的队伍里,曾有这样一位美丽坚强的少女。这是也她的一段光荣的经历。回到当年被遣返回到祖国亲人怀抱那一刻,杨玉华是最美丽最光荣的时刻。
据志愿军老兵胡一山回忆和当时媒体报道,杨玉华归来的那一刻,她从怀中取出了自己缝制的五星红旗,展开于众人面前。与此同时,一同遣返归来的朝鲜女俘战友也向杨玉华展开一段用中文写的标语:兄弟的中国人民万岁!(下图)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也亲自接见了杨玉华,亲切的对她说:“欢迎你归来,祖国会像母亲一样关怀着你。”这话语今天看起来,联想到她归国后的人生以及成百上千名归国战俘的曾经的遭遇,却另有一番感慨。(下图)

楼主:挑战者2018  时间:2020-12-18 09:03:39
以下转载人民日报1953年8月11日报道:【新华社开城十日电】九日遣返归来的四百七十四名我方女被俘人员中,有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女被俘人员,她的名字叫杨玉华。
当记者从遣返车辆上发现杨玉华的时候,地正挥舞着一面自己缝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戴着自己缝制的中国人民志军军帽,脚上还穿着一双在美方战俘营内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鞋,这个两年来在关方管内受尽了苦难与折的姑娘,一下车就抱着迎接她的同志痛哭起来,同志们围着安慰她,给她擦去额上的汗珠,小心地把她扶上我方的遣接汽车,当汽车驶入卫生通过区时,等候在广场上欢迎她们的朝鮮老大娘和妇女,都激动得下了眼泪。汽车刚刚停下,许多人部迎上来慰问杨玉华.前来慰问我方归来人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杜平将军亲切地拉住她的手,安慰她说:你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里来了,祖国像母亲一样关怀着你,希望你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在杨玉华的手臂上有着大块的伤痕,这是八月八日下午二时她在釜山上了火车以后,被美军部队投掷的气弹烧伤的。当美军部队把及其他我方女人员推进车厢,紧闭门窗的时候,她们立刻意识到新的灾难就要临头了。当时,杨玉华在最后一节车雁里,不一会,美军人员果然从车厢的一端投毒气弹来。杨玉华就奋身部上前去,用身体掩护朝鲜人民的女被俘人员和她们的孩子,三颗毒气弹接连落在她的脚边爆炸,把她烧伤了。
两年来,杨玉华在这种同生死、共患难的斗争中,和朝鲜姊妹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她在美方战俘营中,也受到了朝鲜人民军女被俘人员的深切关怀和爱护。有一次,她被美方人员从战俘营拉了出去,朝鲜人民军女被得人员就全体绝食抗议,迫使美方人员把她放了出回来。
在杨玉华归来被转送到医院以后,朝鲜人民军女被俘人员还托人带给她一只表作为纪念品。

楼主:挑战者2018

字数:499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4-09 06:36:44

更新时间:2020-12-18 09:03:39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