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铁血“三五”——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御林军“整编74师”的前身74军

铁血“三五”——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御林军“整编74师”的前身74军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第一章:74军三个师的前世今生

1937年8月30日,当淞沪会战已经开打一周的时候,国民政府下达命令,以陆军第58师和陆军第51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4军,原58师师长浙江奉化人俞济时被任命为74军首任军长兼58师师长(不久冯圣法任58师师长),51师师长是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王耀武。74军的诞生并不像很多传统意义上国民党嫡系部队一样精心计划、聘请德国顾问耐心培训等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74军刚成立的时候并不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嫡系部队,而是一直半中央半杂牌的二流部队。
一年之后的1938年10月,另外一只以5开头的部队加入到74军的行列——安徽桐城人施中诚任师长的57师。抗战八年来,这只“三五部队”(因下辖的三个师都是以5开头)南征北战,几乎满勤参加了正面战场的所有会战,从一只半中央半杂牌的二流部队迅速成长为国民党军队“五大王牌之首”、“御林军”,在赢得自己人认可的同时,他们也凭借铁血的军人意志和傲人的战绩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被向来瞧不起中国军队的日本人称之为“虎部队”、“三五铁军”!
74军中的三个师从作战能力和战绩上讲无疑都是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58师善攻,兰封会战炮轰罗王站,冬季攻势缴获日军誓死捍卫的军旗,鄂西会战猛打猛追;57师善守,一守武汉会战之田家镇,两个旅长重伤一个,四个团长一死两伤;二守常德会战之常德,8000男儿只剩300;三守长衡会战之邵阳,171团战至不足200;51师则攻守兼备,淞沪会战血战罗店,万家岭大捷阻敌张古山,上高会战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
我们已经不能仅仅从作战能力和战功方面给74军的三个师排座次,但是如果摒弃这些因素,从资历、背景、军中地位、代表人物等综合方面分析,我们暂且按照以下排名分别介绍下74军的三个师:58师、51师、57师。
58师的俞济时是74军的后台,为74军赢得了高层的照顾,“背靠大树好乘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俞济时这个后台,74军早像抗战时期其它杂牌军一样拼没了,哪里还有日后“五大王牌之首”和“御林军”的称号;51师的王耀武是把74军带成“虎部队”的具体实施者,正是依靠他的调教,才把派系复杂的三个师捏合成国军最强的铁拳;57师的施中诚和余程万则是74军精神的升华者,他们干的脏活累活(以常德会战为典型代表)让74军成为当时中国军队的楷模。

58师的前身:从一个民国时期不起眼的“落草军人”说起

淞沪会战74军成军时的58师,是由原来直鲁军陈耀汉的58师残部、浙江保安团和当年国军最精锐的四个“德械师”之一88师(原蒋介石国民警卫第2师)三者的混合体,而关于58师的最早的称号,应该是属于直鲁军陈耀汉部。
陈耀汉,字子杰,山东阳谷县人士,原来在菏泽“省里六中”教书,在民国初年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这位教书匠出身的文人也像他那位宋朝的老乡武松一样落了草,不过他投靠的不是梁山宋江,而是直鲁军阀褚玉璞(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大陆拍的电视剧《秋海棠》吗?这位就是里面的那个反派大BOSS),在其军队某部任参谋长。
陈耀汉并没有像他的老乡武松那样一直忠于宋江,作为一名教师出生的“落草军人”,他还是能分清“春秋大义”的,当1927年北伐的大潮席卷中华大地的时候,他率部“反正”,投靠了北伐军,所部先后被编为国民革命军先遣军、独立第一旅、新编第26师,他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参谋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一师之长。
1931年4月,陈耀汉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他的部队终于不用再使用“新编”、“暂编”这种临时性的称号,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将新编第26师被改编为第58师,陈耀汉任师长,下辖第李延龄第172旅和张镜明第174旅,每旅辖两个团(58师这种两旅四团的编制一直持续到1939年国民政府撤销旅级编制才改为三个团的编制)。
但是,国民政府给予陈耀汉正式的编制并没有改变58师杂牌部队的性质,国民党中央的那些大佬们也没有因此高看这个“反水”过来的师长一眼,旧军阀军队改编的58师的战斗力也不堪一击,接下来的1935年4月,奉命围堵红军贺龙2、6军团的58师遭到了建立以来毁灭性的打击。
在那场被称作“陈家河——桃子溪战役”(位于现湖南张家界市桑梓县,当时隶属湖北,是开国元帅贺龙的家乡)的战斗中,陈耀汉的58师172旅两个团在陈家河被率先歼灭,旅长李延龄等高官被击毙;当陈耀汉率师直属部队和174旅的一个团从桑梓县城赶到陈家河救援可怜的李延龄的时候,我们熟悉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去向不明的共军”突然包围了他们,最终战斗的结果是58师除174旅348团一个团幸免于难外,其余部队全军覆没。红二、六军团以前没有缴获过山炮,这次一下缴获了两门(其中一门,现在还在军事博物馆展览)。
教书匠出身的陈耀汉最终因为这次战败被免去58师师长的职务,由于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他没有继续在国民党军界闯荡,而是回到原籍,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员、中将参议。相对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他在教育上还是颇有贡献的,1932年他出资3300多元在家乡阳谷县安乐镇创办“山东省立第四职业学校”,或许陈耀汉的内心深处一直是这么想的“其实我的理想一直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随着陈耀汉这位民国小人物的谢幕,接下来,我们的第一位正式主角就要登场了。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忧郁的齐克果
58师关键人物:74军第一位“大佬”俞济时的奋斗史

1904年,浙江奉化的俞氏家族,家里的第6个孩子降生,父母给这个孩子取名俞济时,字良桢,这位就是日后74军的首任军长,这只“铁血三五”部队的第一位“大佬”。
由于家境贫困、人口多,加上小时候患目疾,俞济时很小就辍学,之后的日子里,他曾经在米店当过学徒、民信局当过信差、县级政府里做过管理杂事的“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俞济时后来做了国民党的高官,但是他的童年和少年无疑也是历经了人生的坎坷。
俞济时的发迹与他的同族堂叔俞飞鹏不无关系,正是在这位蒋介石的好友、后来官至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的堂叔的安排下,1924年,20岁的俞济时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后来在俞飞鹏的照顾下,俞济时迅速成为蒋介石眼中的红人,最为关键的是,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时任74军军长的俞济时正是走了当时主管国民政府后勤部门的俞飞鹏的后门,为74军留了一艘小火轮,才避免了74军像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其它国军部队一样惨遭日本人的杀戮。
1924年12月,黄埔一期毕业之后,俞济时从军校教导团见习做起,历经两次东征陈炯明、北伐、中原大战的洗礼,职务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直至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警卫军第2师师长,在其中大部分时间里,俞济时主要担任蒋介石警卫工作,这为他接近蒋介石并迅速成长为蒋的身边红人提供了便利。
攫取了革命果实的蒋介石很注重嫡系部队的建设,20世纪30年代中德合作的蜜月期,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蒋介石曾计划按照德军标准整编60个“德械师”,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编成了教导总队、87师、88师、36师四个部队(孙立人的税警被认为是财政部宋子文的武装而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而其中88师的前身,即是俞济时的国民警卫第2师。
1932年1月28日,为了转移国际视线、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伪满洲国”,日军在上海悍然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奋起反抗,重新上台的的蒋介石以第87、88师及税警团、教导团编为第五军,由张治中指挥,于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战,俞济时率领88师官兵浴血奋战,取得了“庙行大捷”,歼敌3000余人。战斗中俞腹部受重伤,肠子穿孔,进租界德国人办的宝隆医院(后改名同济医院)治疗,用鸡肠补伤处,以后有人讥讽俞济时气量小,称之为“鸡肚肠”,俞济时由此也获得了国民党军队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一座。
同时参加这场血战的88师军官里面,有多位日后追随随俞济时加入74军,成为了74军的中间力量,其中重要人物有如下几位:一位是浙江诸暨人、后来接替俞济时成为58师第2任师长的冯圣法,当时任88师262旅523团团长;一位同是浙江诸暨人、后来任58师172旅旅长的何凌霄,当时任88师262旅524团团长;另外一位是湖南祁阳人、后来任58师第4任师长的廖龄奇,当时只是一名营长,从此可以看出,58师确实有中央嫡系军的血统。
1933年,已经深受蒋介石信任的俞济时被前者派到浙江任保安处长,作为蒋介石在浙江的代言人,俞济时迅速搞定了浙江原有的各实力派人物,把浙江原有的保安团整编、整训成7个保安团,并把团、营长全部换成原88师自己的旧部,从而实际掌握了浙江的军政大权。
1935年初,俞济时率领4个浙江保安团、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和其他国民党部队在江西阻击方志敏的红军抗日先遣队第7、第10军团,最后在江西怀玉山区获胜,赣浙皖闽边区苏维埃政府 兼军区政委方志敏被俘牺牲,时任先遣队参谋长的粟裕重伤。“出来混,迟早要还的”,13年后1947年的孟良崮,粟裕在与俞济时、王耀武的继任者张灵甫的再次较量中大获全胜,当然这是后话。
同年的7月,国民政府将浙江省保安团第3、4、7团与原陈耀汉58师残部2个团合编为新的58师,下辖两旅五团(1937年初改为两旅四团),俞济时为师长,俞原在88师的旧部下何凌霄为172旅旅长,而174旅旅长,则仍由“陈家河——桃子溪战役”中幸免于难的原旅长张镜明担任,直至12月,张升任副师长之后,才由安徽盱眙人吴继光继任。
重新组建的58师驻扎在湖北继续围剿红军,后来又参与了“西安事变”后的“讨逆军”,直到淞沪会战爆发后,1937年8月20日,俞济时和他的58师接到参战命令,他们从湖北汉口乘船出发,在南京下关登岸,又改乘火车东进,于8月29日抵达上海附近的嘉定,等待他们的,将是从未碰到的号称当时“亚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日本军队。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忧郁的齐克果

俞济时将军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新人原创作品,求各位高人指点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忧郁的齐克果

51师前身:一位对国共双方都有大恩的“石头将军”

相对于58师复杂的组成,51师相对比较单纯,除了51师的称号外,部队的实体基本上是王耀武一手培植的部队。
而关于51师的称号,最早应该属于滇军范石生部,范石生字小泉(跟日本那个小泉可没有任何关系),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人士,其母亲是家中的庶母(小妾),据说因诞生在古城山草莽间得名“石生”,后来被称为“石头将军”。范石生早年加入同盟会,在云南讲武堂时与开国元帅朱德志同道合,结为金兰之交,是个对国共双方都有大恩的滇军一代名将。
范石生早年曾在一代名将蔡锷将军麾下任文书,追随蔡锷推翻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后来又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滇军一代名将。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范石生率滇军救援广州,与孙中山先生并肩血战,击退叛军,之后中山先生亲自题写“功在国家”四个大字和军刀一柄相赠,以表彰他的功绩。
1927年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遇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部队缺医少药,伤员无法得到治疗,处于极端困难之中,关键时刻,朱德找到云南讲武堂时的挚友范石生,经协商后,起义部队暂用范石生16军47师140团番号,朱德化名王楷,并在范部任职,范石生的此举为日后朱毛井冈山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范石生的第16军在1929年3月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广东编遣区第5师,次年2月又被改编为第51师,从此51师的称号一直伴随了这支滇军6年多的时间,直至1935年范石生老先生弃军从医,部队的凝聚力急剧下降,最终这支部队于1936年4月被国民政府撤销51师番号、解散。
弃军从医的“石头将军”1939年3月在出诊途中被人行刺于昆明街头,终年52岁,滇军一代名将就此将星陨落,刺杀范石生的幕后元凶,直到今天,仍然是个谜。而几年前的1936年,就在他的部队被撤销51师番号之后的几个月,一位国民党军界的后起之秀接过51师的番号,并使其成为后来“威慑东瀛”的名号,这位后起之秀的名字叫——王耀武。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忧郁的齐克果


范石生将军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lyldmsn 7楼 2014-02-20 22:56:52
很不错的样子 期待更新
-----------------------------
怀着很忐忑的心情把这篇文章放上来,竟然有人支持我,很感谢,感谢这么多不认识的朋友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一般情况下我会下午下班后7点左右更新,希望大家支持,先上班去了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忧郁的齐克果


王耀武将军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57师前身:苏皖军阀“不倒翁”——陈调元:

如果说58师是以中央军为主结合少部分杂牌的国民党嫡系部队,51师是黄埔出身的王耀武自己调教出来的准国民党嫡系部队,那么他们的兄弟部队57师则是地地道道的国民党杂牌部队,而且在杂牌里面也属于排名比较靠后的位置,是杂牌中的杂牌。
57师最早是苏皖军阀陈调元的部队,这位因长相憨厚而被称作“陈傻子”的民国军界元老级人物曾因长期周旋于北洋各派军阀、国民政府中间,因而有了军界“不倒翁”的称号,他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因为在湖北陆军中学任教而被唐生智、何应钦、白崇禧等国民党大佬称为老师;20世纪20年代震惊中外的枣庄“临城劫车案”,他只身一人深入匪窝抱犊崮与劫匪谈判和平解决了本次事件,被称作“黄天霸式的英雄”;玩弄奉系智库人物杨宇霆于手掌之中;和“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共同抵抗北伐大军。
1927年3月4日,陈调元在安徽芜湖宣布临阵倒戈,投靠了蒋介石,他的部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7军,他本人就任37军军人兼北路军总指挥,不久,他就被蒋介石任命为安徽省 。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和“围剿”红军的战斗中,他率领他的部队紧随蒋介石南征北战,并在蒋受到国民党其他势力排挤的时候坚定的站在蒋的一边,是坚定的“拥蒋派”,后因“围剿”红军失利辞职,从此失去了军权,在国民政府中央系统长期担任闲置,1943年,抗战期间巡视西北的陈调元患喉癌不治逝世,时年58岁。
陈调元的主力部队37军在1928年底被缩编为46师和47师,而在1930年,陈调元所部的补充第1、第2旅两个旅与山东省警卫团合编成第57师,首任师长是陈调元的老部下岳盛宣,之后,这只部队曾经“围剿”过红军,参加过西安事变后的“讨逆军”,师长从岳盛宣(30年9月—31年4月)、梁鸿恩(代 31年4月—8月)、李松山(31年8月—34年1月)一直到抗战时期初期的阮兆昌(34年1月—38年2月)。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在全国各派新旧军阀暂时放下旧时恩怨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大背景下,原陈调元部队阮兆昌的57师、李松山的55师也被合编为69军投入淞沪战场,两位师长分别兼任正副军长,但在会战中因战绩不佳、损失惨重被撤销了69军建制,次年2月,施中诚升任57师师长,随后的武汉会战,施中诚率57师知耻后勇、血战田家镇,全师几乎打光,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战悲歌!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陈调元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57师关键人物:为一个被后人误解的将军翻案——被误解了的施中诚

1935年11月13日,天津佛教圣地居士林,三声清脆的枪响从佛堂中传出,一代枭雄孙传芳就此殒命,混乱的佛堂中,一位女士边散发传单边大声说道:“我叫施剑翘,为报杀父之仇,打死了孙传芳。详细情况都在这传单上写明。我不走,你们可以去报告警察。”这位女刺客就是轰动民国的女侠客——施剑翘(原名施谷兰),而她所说的“杀父之仇”,要追溯到10年前的军阀混战。
1925年,山东军阀张宗昌和江苏军阀孙传芳为抢地盘大打出手,本来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军阀之间混战的双方都无正义可言,无非都是“抢人、抢地、抢女人”的不义之战,但是战争结束之后孙传芳的一个举动却另当时的舆论对他一致谴责,并最终导致10年后他被刺居士林的下场。生性暴戾乖张的孙传芳将俘虏的张宗昌部第2军军长、“前敌总指挥”施从滨用铁丝绑缚到蚌埠车站割头杀害,并残忍的暴尸三天三夜,悬首于济南七天,不许施家人收尸,这种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杀俘行为引起了当地红十字会和舆论的一致谴责,但由于孙传芳势力强大,谴责归谴责,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但是有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把仇恨深深的埋在了心底,10年来一直寻找刺杀孙传芳的机会,这个人便是施从滨的女儿——施谷兰。
安徽桐城的施家是从军世家,施从滨这代就出了施从滨、施从云兄弟两位军人(弟弟施从云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他们的下一代又有施中诚、施中杰,、施中权三位军人,其中后来成就最大的当属施中诚,他以后做了74军第三任军长,1945年率领74军与日军在湘西血战,全歼日军12747人,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抗战胜利后,施中诚军长率74军57师第一个空运南京警备,施中诚任南京警备司令,74军由此也被称为“御林军”。
1898年施中诚生于安徽桐城,字朴如,早年丧父的他稍长后到山东投靠了伯父施从滨,施从滨对这位侄子特别的照顾,1920年将其送入入保定将弁学堂(即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学习,1923年毕业后施中诚到施从滨军队任见习排长,施从滨被害的时候施中诚27岁,才是个小排长,后来在施从滨夫人的帮助下,张宗昌将其破格提拔为团长,后来任烟台警备司令。
立志为父报仇的施谷兰曾一度把报仇的希望寄托在施中诚这位堂兄的身上,按道理深受伯父一家照顾的施中诚也应该担此重任,但是,一方面20年代的中国不比十年后施谷兰刺杀孙传芳的时期,军阀混战毫无法纪可言,最起码十年后施谷兰刺杀孙传芳的时候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中国,法制环境比十年前略好(施谷兰后被特赦),另一方面当时的孙传芳如日中天,连北伐军都曾败在他手下,后来是蒋介石使用重金分化的手段才解决了这位“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势力,可以想象,即使当时施谷兰或施中诚侥幸刺杀孙传芳成功,等待整个施家的,将是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所以面对堂妹的请求,施中诚曾写信规劝施谷兰不要冒险刺杀孙传芳,认为现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施中诚从整个家族的安危出发规劝施谷兰也无可厚非,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施谷兰完全可以和堂兄施中诚从长计议,等待以后报仇的机会,但是性格刚烈的施谷兰认为施中诚不愿为其父报仇,一封书信断绝了兄妹关系。
我们在为施谷兰这位民国侠女不屈的意志和让很多男儿汗颜的胆量感慨、叫好的同时,也不应该对施中诚苛求什么,更不应该将其称为忘恩负义的“负心汉”,因为这个称号应该送给施谷兰的丈夫——施国宪,这位也曾得到施从滨帮助、提携的人以答应给施谷兰报复仇为名于1928年就娶了施谷兰,但却一直以权势不够高为由不肯兑现自己的诺言,一直到1935年施谷兰带着子女离开了他,相比这位心口不一的伪君子,施中诚从整个家族出发规劝堂妹不要冒险的举动堪称稳重之举。
十几年后的抗日战争,施中诚将军将自己的家仇转变为国恨,投身抗日战场并屡败日军,他一手带出来的“虎贲之师”74军57师血战田家镇和常德,为千千万万个被日军残害了的中国人报了仇,从更大层面上说,施中诚并没有辜负伯父的养育之恩,相信作为中国军人的施从滨如果泉下有知,也将瞑目了。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施中诚将军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第一章关于《74军三个师的前世今生》已经发完了,明天下午7点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开始发第二章《成军第一战——鏖战淞沪》!敬请关注!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江上苇 20楼 2014-02-21 23:18:17
写的还不错,就是错别字太多。
另外有两个史实要修订一下:
1、粟裕在怀玉山重伤?这不知道是哪本不负责的资料瞎说。怀玉山粟裕是率先带队突出来的,那声活龙活虎还真看不出来有重伤的模样,大将自己的回忆录里都没这茬。
2、范石生被刺杀案情况很清楚,就是杨臻之子报父仇而为。说蒋介石指使,系出朱德、周恩来的回忆和叙述,老蒋39年正忙着呢,说实话真没闲工夫来管一个全无威胁的下野军人。哪怕说龙云指使......
-----------------------------
终于有高人出来指点了,很开心,谢谢斑竹的指正,第一次写文章,难免有不足之处,万望多批评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江上苇 21楼 2014-02-21 23:34:29
至于孙传芳杀施从滨,也是事出有因的。
配合施从滨作战的白俄对孙军战俘是怎么干的咱们且不说,施从滨战败逃命之际,为了率先过桥,铁甲车居然是从自己士兵的躯体上活活碾压过去的,现场之惨烈连追击的孙军都觉得不忍卒睹。
所以孙军杀施从滨,当时是人人叫好的。至于施剑翘杀孙传芳,则公认是为冯玉祥所教唆。冯玉祥与施从滨之弟施从云是滦州起义的同党,因而对施家多有关照。
“替父报仇”这招,他此前曾在......
-----------------------------
果然是高人,以前只是一些资料中多少了解到一些“倒戈将军”的所谓“事迹”,没想到这里面故事这么多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第8个ID 23楼 2014-02-22 01:00:11
和当年国军最精锐的四个“德械师”之一88师
丢,蒋阿拉只有三个德械师
36 87 88
-----------------------------
这位朋友,据我了解国军当时却有四个德械师,36、87、88我们应该没有分歧,关键是教导总队是不是德械师。据我了解,1933年桂永清任教导总队总队长之后将教导总队改编为一只野战部队,1937年11月,更是将其扩展为3旅6团的甲种师。老谋子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里佟大为饰演的李教官就是教导总队的。
不过感谢你提出的意见,希望你继续给我的作品提意见,我会继续改进的,再次感谢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第8个ID 24楼 2014-02-22 01:19:12
宋子文的税警总团下辖六个团,老大是陆小曼的姘头王赓。孙立人不过是第四团团长。淞沪会战之后,税惊总团被黄埔一期的黄杰整编成四十师。皖南事变,打响第一枪的就是四十师的人。孙立人在淞沪会战中受伤,伤愈后在湖南招以税警总团的名义招募新兵,重新组编,后在贵州都匀练兵。杜聿明第一次远征缅甸失败后,蒋阿拉无人可用,才想起孙立人。才有后来的新三十八师。
税警总团是 美械。各级军官以美国留学生居多。譬如王......
-----------------------------
关于税警总团的装备,由于税警总团武器装备均由财政部自行采购,精良程度非一般部队可比。博采欧美军事强国之长。开始主要采购美国武器,装备欧立根防空机炮、维克斯两栖战车,步枪主要是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枪或比利时的FN1924/30步骑枪。
到后来,国民党政府允许税警总团拥有德国正规军的武器装备。步枪主要是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枪,轻机枪多是进口的捷克ZB26,重机枪则多为马克沁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手枪自然是名闻遐迩的7.63毫米毛瑟M1932,甚至还配备有“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
不过税警总团确实有着浓重的美国色彩,这点层主了解比我深。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第二章 成军第一战——鏖战淞沪

一个后世“褒大于贬”的决定

1937年8月的南京,“四大火炉”的酷热让身为中国抗战领袖的蒋介石内心无比烦躁,全面抗战打了一个月了,日本人在华北步步紧逼,而华北的那些大小军阀们却依然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与日本人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阻止中央军的进入??????不觉之间他的目光又停留在了巨大的作战地图上,这一看不要紧,惊出了蒋介石一身冷汗,只见标识着日军进攻线路的箭头像一把恶毒的利刃直插中国的腹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直至两广,如果任凭日本人这样打下去,中国将被一分为二,东部沿海富庶的上海、江浙等省份将完全失去西部四川、云南等省份的依靠和支援,到那时日本人如果拿下川渝等地再沿长江东下,那么他的部队就只能被赶到大海里喂鱼了,蒙古人和女真人当年就是按照这条线路拿下南宋和大明朝的,难道悲剧又将在他蒋委员长身上重演?
“娘希匹!”蒋介石骂了一句,“不能让日本人按照他们的意愿打下去!要把日本人的进攻线路由从北向南改为从东到西!”他心里暗想,到时候他就可以把沿海的工业转移到内地、并背靠川渝滇康等省与日本人进行长久的较量,想着他又把目光盯在上海这个“东方巴黎”的大都市,五年前的“一二八”事变,刚刚复出的蒋介石曾经把他的嫡系部队第五军投入战场与日本人打了一仗,虽然后来凭借着国联的调节战事结束,但是中国却丧失了在本属于自己领土上的驻军权,在此之后,就像西方的法国政府一样,蒋介石就开始在上海外围修筑庞大的国防工事,这条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的京沪杭国防工事(注意,这里的京是指南京)共分“京沪”、“沪杭”、“南京”三个组成部分,从1934年开始动工,直到全面抗战开始后仍然没有完全完工。
“对,要把日军的主力部队从华北引到上海!”蒋介石心想,一来,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西方列强利益的主要集中地,在这里开仗将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在国际上孤立日本并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二来,相比华北地区广阔的平原,水系众多的江南一带更加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这样就会把日军的进攻线路改为从东向西,从而避免了几十万国军最终困守东南沿海、被日本人赶下海的危险。蒋介石为自己的这个“一石三鸟”之计颇为自得,并马上召开国民党军界高层会议讨论此事。
会议期间,本就派系复杂的国民党高层们明显的分为了两派,以陈诚、张治中等为主的主战派旗帜鲜明的站在蒋介石这边,主张在上海开战;而以何应钦为主的主和派则认为在上海开战无异于引火烧身,中国军队在装备和战斗力方面都不如日军,如果在沿海的上海仓促开战,日军很有可能凭借海空优势在短期内迅速攻占上海并向西威胁首都南京,一旦南京陷落,将大大影响全国的抗战士气。争论归争论,但是对于在淞沪开战,蒋介石本来就已经下了6、7成的决心,得到陈诚等少壮派的支持后无疑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于是他决定以他的心腹爱将——张治中具体负责战前准备,并决定于8月13日进攻日军在上海虹口的驻地。
抗日战争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大多是日军发动进攻而国军被动防御(甚至像台儿庄大捷也是这种模式),很少有像淞沪会战这样主动进攻日军的。几十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回顾这段历史时发现,虽然淞沪会战最终以国军的惨败告终,但是对于蒋介石当初的这个决定,史学界大多是“褒大于贬”,更有日本史学家惊呼上了蒋介石的当,可以这么说,日本人以惨烈的伤亡赢得了这场会战的胜利,而中国人则赢得了整个战争!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蒋介石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时间:2020-12-28 00:11:15
张治中激战上海市区

1937年8月9日,就当蒋介石下决定要在上海开战的同时,狂傲的日本人又在上海挑事了,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硬闯上海虹桥机场被当场击毙,日本人以此为要挟要求中国撤销上海保安队和其防御公事,这也难怪,日本人欺负中国都习惯了,他们一定还以为中国人依然会像之前一样妥协退让,“我就是把脸伸到你面前,你都不敢打我”,哪知道这次,他们被结结实实打了一巴掌! 8月11日,国民政府下令军队向上海集结。
1937年8月14日,张治中指挥国军中最精锐的两个“德械师”——第87师、88师加上上海保安总团和警察总队猛攻位于虹口的日军海军陆战队总部,同时,中国空军奉命轰炸日军军舰,海军封锁江阴水道,二战时期远东地区最大规模的淞沪会战正式开始!
在这里,有两个事情需要交代一下,第一个是传统意义上,淞沪会战开战的时间一般被认为是1937年8月13日,这场会战也被称作是“八一三会战”,本来蒋介石原定进攻的时间也是8月13日,但是实际上13日这天西方列强在上海的代表团曾经给蒋介石施加压力,希望在最后的时刻避免战争,蒋介石迫于压力把开战的时间推迟了一天,13日这天并没有战事发生,淞沪会战开战的正式时间是8月14日。
第二个事情就更有意思了,当时日军主要驻扎在上海虹口和杨树浦一线约十几公里的地区,驻扎部队主要是日本海军陆战队,日本海军在日军军部内部一直以天之骄子自称,向来瞧不起日本陆军,当然,日本陆军也没把他们的海军兄弟们当盘菜,这对活宝经常没事就互掐,五年前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就是日本海军看到陆军通过一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攫取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眼红不已,想如法炮制占领上海,好在他们的天皇“老爹”那里显摆显摆,证明自己不比陆军“哥哥”差,没想到这帮鸭子在水里还行,到了陆上就被中国军队打了个七荤八素,日本陆军也乐得观看平时只高气昂的海军兄弟在上海碰的一鼻子灰,直到后来考虑到毕竟是“一奶同胞”,陆军省才派出第9、11、14等师团拉了海军兄弟一把,但是战后日本海军却一点都没有感谢陆军老大哥的意思,马上把上海划为海军的利益范围,想想日后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的率领下偷袭珍珠港,倒是与日本海军这种恬不知耻的作风一脉相承!
在张治中3万“德械师”的猛烈攻击下,这只由5000日军海军陆战队和日侨“义勇军”5000人组成的部队经过四天的激战就损失惨重,指挥官长谷川清频频向日本军部发出求援电报,尽管如此,由于日军有强大海空军的支援,并且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也造成了国军巨大的伤亡,国军精锐的88师264旅第一天就伤亡1000多人,少将旅长黄梅兴战死(淞沪会战殉国的第一位国民党将军),527团10个连长7个阵亡!
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把日军引到上海来,国民党的中央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淞沪一带进发,夏楚中的98师来了,宋希濂的36师也来了????既然老蒋都舍得把自己的嫡系部队往上拉,平时首先考虑自保的大小军阀们也都没了什么顾忌,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等地方军阀纷纷请命出战,甚至之前一向和老蒋闹的最欢的桂系部队第7军也正向上海进发,国民党的军队第一次抛弃了派系的分歧,压抑了上百年的民族自尊心终于在这一刻被唤醒,明明知道淞沪战场是个“血肉磨坊”,也都义无反顾的奔向上海那个当时中国抗战的中心。
于此同时,日本东京,原本对是否扩大对华战争争论不已的日本军政内部也随着事态的发展趋向一致,8月14日,日本近卫文磨内阁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决定对中国采取“断然措施”,15日,日本下令总动员,组成“上海派遣军”,任命松井石根为总司令,组成“上海派遣军”的,主要是日军第3师团和第11师团,这只部队配属了大量各类重炮部队于18日从日本登船出发,目的地就是激战中的淞沪战场。

楼主:忧郁的齐克果

字数:28474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4-02-21 03:09:00

更新时间:2020-12-28 00:11:15

评论数:60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