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球迷一家 >  中国足球,其实我越来越觉得没资格嘲笑你

中国足球,其实我越来越觉得没资格嘲笑你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从90年意大利世界杯开始关注足球。
整整三十年了,其实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其实完全没有资格嘲笑中国足球。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几乎没为中国足球做出过任何贡献。

虽然一直很关注,但受工作所限,至今我没买票看过一场足球赛。足彩、足球报和体坛周报倒是曾买过很多份,可这有多少钱能真正令中国足球受益呢?

上学时,当时校园内的足球风气挺盛的,但其实我就令仅仅踢过一场球。
只生了一个女儿就响应国家号召了,女儿从小也没踢过球、也不关心足球,估计我要生的是儿子也跟她差不了多少。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可经常踢球的有多少?愿意让自己的子女的踢球的人有多少?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2002年日韩世界杯,是中国国足20年第六次冲击世界杯,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很快就是又一个二十年了。现在看来,虽然在世界杯上三球全输,一球未进,但当时的国足真的史上最近了,这样的状况肯定还会维持好几个二十年。
而当年的国足之所以能够出线,绝对是多个原因综合的结果,那一批球员本身的实力够强、神奇教练、较好的分组形式等等,缺一不可。
而当时之所以能有一帮相对来说较强的球员,这跟当时的足球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我要首先从我上初中的1986年~1989年说起。
做为一个农村孩子,那几年我们家刚刚才解决温饱。然而,虽然我是在足球环境应该说在全国各省只能排倒数的云南的一个小县城上学,但我们学校那时候每年都有球类运动会。三大球,初高中的每个年级的所有班都要组队,不但有男子足球,还有女子足球。
我们学校当时只有250米跑道的小足球场,球场上的草纯粹是自己长的野草,跑道仅仅是铺垫了点煤碴。可就是这样简陋的球场,每天都有人在踢球。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我个人的感觉:上世纪的最后十来年,足球在学校、厂矿、机关、部队的普及率还是蛮高的。
我大概的断言一下:当时的大中专生和中学生,应该说每个男生或多或少都踢过几脚球。全中国,每年能踢上至少一场球的,应该不少于1千万。全国经常踢球的(每周两个小时以上),应该不少于两三百万。

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加上1994年起职业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我认为这就是那十几年中国的足球水平相比现在高得多、能冲进2002年世界杯的最大原因。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至于女足当时的成绩远好于男足,原因也正在这。
虽然当时中国的女足普及率远和受关注度低于男足,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而全世界的女足当时也才在刚刚开始,所以当时中国女足的参与者和职业化水平其实在全世界算是位居前列的。

而之后男女足的水平为啥都越来越差,也正是因为参与者越来越少,而职业化,事实上可以说其实是一直在倒退。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中国足球之所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地步,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太严重,张嘴就骂的人太多。
爱之深,恨之切,这没有问题。问题是:你的谩骂,究竟是能让中国足球有实质性的提高,还是会让参与足球的人更少?
成绩差——骂声多——参与者变少——成绩更差——骂声更多——参与者更少.......
中国足球,就这样一个接一接的循环中变得更差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中国足球,包括亚洲足球,落后的原因很多”,这话我完全赞同,但后面的话我不大苛同,你所列的那3项“次要原因”,其实我觉得都属于重要原因。
“黄种人在足球、篮球、田径、其他高对抗项目上处于先天劣势”,这并非全无道理,但我却觉得并非主因。事实上,你对日韩足球的看法,的确很有普遍性,但这恰恰证明了我前面所说的“中国足球之所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地步,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太严重”。
现在的日韩的确亚洲顶级,我觉得主因是他们的职业化是亚洲做得最好的。而之所以只是世界杯的配角,我觉得最大的原因也正是他们跟中国一样九十年代才开展职业化,由此与欧洲南美所产于的差距,远大于人种体质的劣势。

1992年的亚洲杯,虽然是日本进行,但中日之间的半决赛,大家都认定中国肯定能获胜。为啥?虽然98年到现在我们一直逢韩不胜,但92年以前的日本队还真不是中国队的菜(那场比赛,事实上中国队可谓全场占尽优势,日本最终能3:2险胜完全是靠门将“喘口气就能活”的超常发挥)
而J联赛正是在日本首获亚洲冠军的第二年举办的,仅比我们的甲A早一年。98年成立J2,2014成立J3,如今3级别合计58个队,看起来跟我们中超、中冠、中甲的数量相差不大。
然而,真的差距不大吗?
事实上,日本现在的足球联赛系统多达10个级别。
J3下还有日本足球联赛JFL,日本足协对它的定义是“半职业联赛”。获准成为日职联百年计划加盟球队,符合相关准标准,且在JFL排名前列的方能进入J3。
再往下,是地区联赛。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被分为9个地区,9个地区联赛所决出的12支优秀队伍会进行地区联赛总决赛,排名前列者可进入JFL。
地区联赛下面,47个都道府县均有自己的地方联赛。以东京都为例,东京联赛分为4个级别、22组,一共有247支球队参与。
此外,日本既有仅限职业球队参加的日本联赛杯、仅限地区球队参加的全国成年足球锦标赛,还有职业队和业余队各一半参赛名额的“天皇杯”。去年,业余球队鹿屋体育大学队在鹿儿岛县的预赛中突围而出后,正赛中竟然3:0战胜了J1的名古屋鲸鱼队。同机

除了成年联赛,日本的青少年和校园联赛同样值得一提。仅举高中足球联赛为例:全国四千多所学校经过残酷的县级预选赛,最后决出48支优胜队,讲聚一堂参加全国总决赛。日本的职业球员,此前几乎都参加过高中联赛。其中最神奇的是本田圭佑,他在被职业队淘汰后重新参加高中联赛,因在高中联赛表现出众而重新进入职业队。
此外,日本的青年赛事还包括全国高中综合运动会(高中球队)、日本职业俱乐部青年足球锦标赛和J联赛(俱乐部梯队)。
但日本最重要的青年足球赛事却高元宫杯。它虽然名为杯赛,实际上却是非常完善的青年联赛,覆盖了职业梯队和高中球队,联赛之间相互升降级且全年举行。

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资料,日本的足球人口是480万,其中18岁以下的青年球员是63万。
这两个数字,远比中国高吧?而这恐怕也就是日本现在的足球水平远高于中国的最大原因吧?
而相比于欧洲诸强及巴西、阿根廷,肯定又低了点吧?
如果日本的足球体系能不断提高,假以时日,谁敢说今后不会涌现出更多的中田英寿、中村俊辅、高原直泰、本田圭佑,甚至水平比他们更高得球员呢?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
在同一洲际协会内,足球成绩较好的国家,是不是大多就是注册球员数量排名前列的那些国度?
但是,不同国家,尤其是不在同一洲际协会的国家,也包括差异比较大的亚洲不同地区的国家,能成为注册球员的标准差别较大,所以与此作为标准来判断两个国家的足球水平高低就不太准确。
欧洲,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南斯拉夫地区就已在开展足球运动。在南斯拉夫解体前,南队长期是欧洲劲旅行,贝利曾断言他们能夺得1990年的世界杯(最终在1/4决赛点球负于阿根廷)。
克罗地亚队能在1998年世界杯获得亚军,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是南斯拉夫的重要组成部份,拥有博班、普罗西内基、达沃·苏克、贾尔尼、斯蒂马奇等1997年世青赛冠军成员。
与之相比:日本足球的职化仅比我们早一年(1994年),克罗地亚获得亚军的1998年世界杯是日本队首次进入世界杯。

此外,之所以欧洲的一些小国的足球水平也很高,我认为这跟他们地处欧洲(尤其是属于欧盟)也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他们的各级球队能参与比赛的水平要比亚非等洲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球员前往五大联赛踢球不占外援名额。
西亚地区,阿拉伯人跟(伊朗)波斯人、(土耳其)突厥人的身体条件相差不大吧?而犹太人跟阿拉伯人其实人种并没明显差别,仅是宗教信仰不同吧?但是,目前的土耳其可以吊打所有亚足联成员吧?人口小国以色列的足球水平也不比两伊沙科差吧?假如他俩当年加入的是亚足联,情况完全不一样吧?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忧郁白杨树 2020-12-25 16:52:39
孙兴慜、车范根、中田英寿等,这些已经是黄种人里的顶尖球员了,
你认为他们能和黑、白人里的顶尖球员贝利、马拉多纳、梅西、C罗相提并论吗?
-----------------------------
现代足球起源于欧洲。二战以前,欧洲足球就已开展得如火如荼。那时候的美洲,足球顶尖者的国际地位恐怕还不如现在的孙兴慜和中田英寿吧?恐怕也会认为黑人不能踢足球,更不会想到今后会有位黑人成为球王吧?
还有,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属世界最高水平。但以前呢?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
在身体对抗比较强烈的竞技体育方面,黄种人的确存在一定的劣势,这我绝不否认。
但是,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在不同的情况,其中的某一因素所占的重要性并不一定相同
如果是讲“日本能否夺得世界杯”,黄种人在这一领域存在劣势这恐怕是最重要因素。
如果是讲“日本为何接连参加六届世界杯都未进八强”,日本足球1993年才开始职业化恐怕才是最重要因素,而黄种人劣势最多只能排第二。
至于我们中国,仅2002年进过一次,而且从那以后水平越来越差,现在能谈的只能是一段时间内是否能再次进入世界杯吧?

请百度一下日本队的战绩。自1998年到现在,国足层面上我们一直逢日不胜。然而,1917年的远东运动会,那是日本首次组队参加国际足球比赛,5:0大胜他们的正是中国队,自此开始到1934年的17年间,中国在远东运动会对战日本的战绩是6胜1平。1984年,曾雪麟率队赴日参加麒麟杯邀请赛,被日本队以1:0的比分击败,中国对日本长达67年的不败金身方被打破。
但是,在两国开展职业化以前,日本队至少在中国队面前是不占优势的。
1987年奥运会预选赛,是中国至今唯一一次通过预选赛进入奥运会,而中国队正是在决赛中2:0战胜日本获得的出线权。
1988年亚洲杯,是日本队首次进入亚洲杯决赛圈,但小组赛就被淘汰,中国队刚进入了四强。
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两次遭遇“黑色三分钟”,少一次就能出线,而日本队未进入六强赛。
1992年在日本举办的亚洲杯,半决赛中中国队全场占优,但日本队依靠门将“喘口气就能活”3:2获胜,并在决赛中战胜沙特队首次夺冠。
事实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几年,应该说亚洲足球存在一个循环型的怪圈:中国队对战力量型的韩国、两伊、乌兹别克不占优势,而这几只力量型球队对战技术型的沙特、科威特、阿联酋、日本等又常常不占优势,但中国队对战沙特、科威特、日本等技术型球队又常常不落下风(当然了,“不落下风”不代表一定能赢球,事实上中国队好几次大赛还真就是在这些技术性球队上阴沟翻船)。

之所以列举这些,我想说的是:日本足球至少在1992年都一直不比中国强,可为啥人家能从1998年起每届均能进世界杯,而我们却越来越差呢?
这,肯定不是人种的问题,主要应该是两国职业化发展和足球大环境的差异导致的吧?

人种差异加之我之前说职业化开展比较晚、做为亚洲球队的日本能参加的比赛的水平远相对欧洲球队更差、日本球员能欧洲踢球要占用外援名额,同样的待遇,大部份欧美非的球员肯定会首选在欧洲踢球而不是到日本踢球等等,种种原因之下,我敢肯定日本J联赛的水平短期内绝对达不到欧洲二流联赛的水平,短期内日本对阵欧美二流强队也不会占明显优势。
而我们中国,理论上联赛体系应该可以比日本覆盖得更广吧?日本分为47个都道府县,成年队层面已建立了多达10个层级的联赛体系。而我们的地级市,平均人口数量比他们都道府县还多,地级市数量也远超过47个。假如我们能每个县都至少有一个球队常年打联赛,每个市都有联赛,那全国三百多个地级区划,至少会有四、五千支球队参赛吧?你觉得我们冲出亚洲还会难吗?世界杯上比日本走得更远都有可能吧?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的“进了世界杯的亚洲队也是配角,成绩在那摆着”:
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以后世界杯就安排欧洲强队加巴西阿根廷参加就行了,篮球全世界就保留NBA就行了,乒乓球、羽毛球就中国人玩就行了(最多再加上东亚东南亚和欧洲少部份国家).......
可问题是:百年前英格兰在足球上的统治地位比现在美国在篮球上的地位还高,旧中国时期中国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上连配角都称不上。

事实上,从你刚开始发评时,我就在感叹了:这恰恰证明了我前面所说的“中国足球之所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地步,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太严重”。
02年之前的中国足球,在亚洲范围内绝对不是最强队,且屡屡输掉一些莫名奇妙的比赛,但将其定位为“亚洲内接近一流”这应该没有问题吧?
为啥能老让我们经常感觉有希望(冲出亚洲),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当时参与足球、关心足球的人远比现在多,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在亚洲范围内也能“中等偏上”甚至“接近一流”,而职业化开展时间在亚洲范围内也算是比较早的。
而那段时间中国足球为啥老让我们一次次失望,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关注足球、认定只能赢不能输的人太多了——02年之前的输球,有几次真的是因为技不如人?大部份都是心理素质太差造成的吧?
对于心理素质差的人,被骂得越狠,表现只会更差吧?

02年绝对是中国足球的重要历史节点。
首次进入世界杯,中国足球一下子吸粉无数。然而,包括你在内,虽然认定“进了世界杯的亚洲队也是配角”,但真开打,仍然会觉得三球未胜、一球不进不应该吧?
只要稍微冷静地看问题,那样的战绩,其实那也就是当时的中国队的正常水平吧?可是,无数人立马就粉转黑有没有?

再往后,随着中国队所输对手的档次越来越低,“我都懒得骂他们”的人越来越多,经常踢球的人和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踢球的人越来越少,中国队输球对手的档次自然也继续地越来越低。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那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足之处酌情改进。而且,失败者不一定是一无是处,好的方面得继续保存。
而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太严重。赢一场,立马吹到天上。输一场,又立马贬到一无是处。
每一次的失败,几乎都否定一切。显现出的不足很少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原来好的方面也丢了。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不是我想多了,是你还没明白我的意思。
02以前,“爱之越深,恨之越切”,一输球就开骂的“铁粉”太多;02之后,“哀莫大于心死”者太多。我认为这正是中国足球越来越差的最大原因。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eltonc :我完全赞同你说的“中国足球现在的目标就是日韩,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饭要一口一口吃”。
我认为,只要中国的足球联赛体系能做到跟日本现在的一样,参与人群所占比重跟日本一样,那象日韩一样成为世界杯的常客肯定难度不大,甚至已经比日本走得更远。

毕竟,做任何事,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多肯定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前提是这个优势得能真正好挥出来)。
人口多,不仅仅是球员的选材面更广。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球票和纪念品收入、转播费、赞助费、广告费等等),从而能让更多数量和更高水平的人加入足球行业——不仅仅是球员,还包括教练、队医,以及跟足球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服务类人员等等。而这些人的能力的不断提升,必然能一定程度地提升球员的能力。
数量提升质量,质量再提升数量,数理再继续提升质量......一直保持这样的正循环而不是现在的负循环,拥有比整个欧洲还高的人口数量绝对是发展足球的最大优势,若干后难保不会让我不再提什么黄种人劣势。
但是,在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变成现在的恶性循环很容易,想要变成良性循环,真的很难很难!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的“足球作为竞技体育,成绩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世界杯和世界排名了”:
我第二次留评,我就已知道你属于我说的导致中国足球越来越差的“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太严重”的代表性人物了。
就举你之前提到的克罗地亚和日本。马赛克队98年是季军,18年是亚军,这妥妥比日本队强。可是,02、06、14都止步小组赛,10更是预赛未出线,按你的标准,是不是这4届世界杯届届参加且2次进入16强的日本又更强了?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忧郁白杨树 : @eltonc 所列的日韩对西亚球队为啥不存在人种劣势,我也深有同感。既然你说不能只挑几场比赛,我对比一下最近20年(1998~2018)六届世界杯日韩和西亚最强的沙特、伊朗的世界杯战绩好不好?
日本:6次全参加,最好成绩:16强(3次);
韩国:6次全参加(实际自1986年起从未缺席),除02年四强外的最好成绩:16强(1次);
沙特:参加4次(10、14未出线),最好成绩:小组赛获胜1场(1次,18年小组赛最后一轮2:1胜埃及);
伊朗:参加2次(1998、2006),最好战绩:小组赛获胜1场(1次,98年2:0胜美国)

看到没有,最近6届世界杯,能为亚洲足球挽回一点颜面的是黄皮肤的日韩(哪怕去掉02年韩国很不光彩的四强),而不是属于白种人的西亚球队。
更有可比性的,其实是参加世界杯的次数,这方面日韩更是对沙伊有压倒性优势。

是因为更早前的日韩就比沙伊强吗?
至少98年前的日本没有沙特。日本88年才首次进入亚洲杯正赛,98年首次进入世界杯。而沙特,84、88、96三捧亚洲杯,94年世界杯更是继66年的朝鲜之后成为亚洲第二支能小组出线的队伍。

我想说的是:
至少到1992年以前,日本的足球其实长期比中国和沙特弱。但日本通过不断完善的联赛体系,不但超越足球大环境越来越差的中国且差距越来越大了,而且面对西亚诸强已完全不存在所谓的黄种人劣势。
那我们,为啥不能以日本足球做为榜样呢?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回复 @eltonc :我更是一再提日本,几乎不提韩国。原因跟你有异有同:

一方面,韩国早些年的成绩远好于日本。
1956首届、1960第二届亚洲杯的冠军全被韩国得了。前面也列了,84年韩国参加了历届世界杯,虽然接连五届未赢一场,但至少比中国和日本强。
而且,我前面讲过,八、九十年代,日本对战中国是没有优势的;但韩国对中国,那时候就已经有明显优势。
从最近20来年看,日本足球的进步应该是比韩国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就跟你说的“日本队一条道走到黑”比较相近,不过我更看的是他们在打造覆盖全国的成员和青年联赛上的“一条道走到黑”。
而韩国,我一直说我们“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太严重”,我觉得在这一点韩国也存在一点。
比如说02年世界杯。虽然说其实我们并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因为如果换成任何一届中国队,使用同样的盘外招,我们也肯定进不了四强。但是,我觉得那件事对韩国足球的长远影响应该是弊大于利。
顺便说一下,其实最近这几年几乎只是心里在关心足球,连电视或网络直播都看得不多,所以谈起战术来其实我真不能跟你比,我能讲的只是在大方向上如何发展的个人看法。
我的看法:日本在发展本国联赛上做得比较好,更加重视“引进来”(相比于中国,他们的“引进来”,真的不是赔本赚吆喝,而是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本国联赛的水平)。对于“走出去”,日本并不是不重视,但感觉比较顺其自然,不会刻意强求。
而韩国,我觉得在发展本国联赛上应该不如日本,但“走出去”上目前的确比日本强,但我个人觉得其实许多人纯属强推。
我个人觉得日韩足球目前的这两种发展模式,其实有点接近于金大侠《笑傲江湖》中的气剑之争,我认为韩国模式短期内能象剑宗一样更快见效,但长远来看还是日本模式苦练内功更容易弯道超车。
我还觉得:日本足球更像平民足球。而韩国,经济上被一些大财团所控制的情况远高于日本,韩国K联赛球队几乎全是大财团的厂队,其实韩国K联赛应该说跟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西亚土豪国家一样属于“伪职业化”(但应该没那些土豪“伪”)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你行你上”,这是一位中超球员对一位记者讲的。
其实我并不想去细查这事是究竟如何发生的,但我首先觉得:凡事有因有果。这事肯定是因为记者的某句话惹恼了那位球员。但是,不管那位记者之前讲的话是否客观,该球员的确不该这样讲,这只能说明他的情商比较差。虽然说,情商差的人,除非在某方面真是过分的天才,否则应该在任何领域都不可能做得太好。但我觉得这事,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事实上,如果这话是普通人对那位记者讲,我觉得应该是很有道理的。
毛之不存,皮将焉负?中国的足球记者最红火的时候,应该就是中国足球最高光的90年代后期和00年代初吧?而随着中国足球的越来越差,现在应该没有专职足球记者了吧?
我一直在讲:中国足球成现在这样,争功近利、以失败论英雄的思想很严重是最主要原因。而中国的许多记者,在其中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吧?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你觉得谁上能行?”,这是每次一看到有人开骂我就想问的话。
前面我说过,日本现在J1~J3合计58支队,这跟中超中冠中甲的总数不相上下。
问题是,先不论中冠中甲的水平是否跟J2J3相当,他们J3以下还有7层联赛,我们呢?我们其实也有业余联赛,但除了参与规模的巨大差距外,能象他们的业余、半业余联赛一样逐级升为入职入联赛吗?而他们青年联赛的覆盖度和向职业联赛的输血程度,更是远远超过我们吧?

为美国的《MAXIM》杂志曾将郑智排在国际足坛顶级恶棍的前十位,“郑智这位国字号比赛从未让人满意的球员脾气倒是不小,因裁判未与其握手便追打主裁更让人闻所未闻”的评语是否客面,我在此不做多讲。
我想说的是:虽然“中国队的确是一支强队,把郑智换成郑智化(台湾残疾歌手,《星星点灯》、《水手》、《大国民》等歌典的演唱者),水平也下降不了多少”这样的笑话都早已过气多少年了,但郑智在中国足球的地位依然没有过气吧?
去年,郑智不是还获得“恒大国脚国家队比赛拼搏奖”吗?
今年,郑智应该还会参加因新冠而至今尚未举行的世界杯预选赛的中国叙利亚之战吧?等到中超开始后,恐怕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有趣场景吧:某某队请注意,对方的俱乐部总经理兼助理教练已经做好上场准备了!
我这连讲三个段字,其实想说的是:郑智这样一位在中国足坛优点突出但缺点也很突出的球员,年满四十看来仍有机会在中超和世界杯预选赛登场,这当然说明他的状态保持得好,可更能说明的我们的足球后继无人吧?

事实上,就连从来都不缺人才的巴西队,也做不到一输球就大换血吧?
而全国合计就几百人能勉强称得上职业球员的中国,你觉得换谁上能行?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1-02-05 23:28:30
许多人总垢病“中国球员收入高,水平差”,对此我早就有不同看法。
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如何,应该不仅仅只有一个标准。
而评价一名球员的水平/贡献是否跟收入相匹配,球员本身说了不算,俺们球迷也说了不算,只有俱乐部或足协说了算。
如果有性价比明显好的球员代替他(们),俱乐部或足协能说了算的人不会都是傻子吧?

楼主:TY独狼2020

字数:35674

帖子分类:球迷一家

发表时间:2020-12-25 03:44:47

更新时间:2021-02-05 23:28:30

评论数:6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