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小说《流俗地》的发言

小说《流俗地》的发言

楼主:金坛于建新  时间:2021-01-02 18:51:31
小说《流俗地》的发言



我已经不记得是如何认识黎紫书的,我手头有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是她从马来西亚怡保邮寄给我的。书的扉页,写的这样一句话:老于头,在一种维度中,我们存在如同肉体,在另一种维度中,我们存在如同灵魂。落款时间是,2012年3月9日。那么,最迟的认识时间,就是这一天,已经过去八年了。当时读完这本书,我第一印象,好像一部电影,2002年的《时时刻刻》。
跨越时空的三个女人,因为一个名字被联系起来----戴罗薇夫人。
妮可·基德曼扮演的弗吉妮娅·伍尔芙,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伦敦郊区,正在完成她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她游走在虚构与现实生活边缘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甚至渴求着死亡。
朱丽安·摩尔扮演的劳拉·布朗,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家庭主妇。阅读《戴罗薇夫人》,引起她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生活?
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克拉丽萨·沃甘,生活在90年代的纽约,是一位女同,正过着戴罗薇夫人式的生活。不同的时空里,她们的内心深处,关于死亡的挣扎与抗争,没有停息,时时刻刻。
好像当时跟黎紫书聊过,也许没有。我2015年出版小说集《和灵魂一起守夜》,是通过龙扬志先生转交的。后来的联系好像就少了。今年5月,忽然看到《山花》的李晁,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山花》第五期,全文发布黎紫书的长篇小说《流俗地》,立刻问李晁要了一本。我是感染科医生,因为今年的疫情,工作重新分配,时间完全碎片化,无法阅读和写作。年初开始阅读卡罗尔奥茨的《他们》,收获非常之大,至今还没看完。阅读的第二本小说,就是《流俗地》,很快就看完了。巧合的是,《他们》和《流俗地》,都是用意识流的方式来写的。读完《流俗地》,我还是会想起电影《时时刻刻》,我在问自己为什么呢?其实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非要用意识流的方式来写小说呢?我思考的结果是,小说也好,电影也罢,经过那么多优秀艺术家的一再创造,外在的表现方式已经逼近穷尽,逼迫着艺术家进入内心。而内心的思维方式是没有逻辑,跳跃和追忆的,要想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必须用内心思考的方式去形成文字,层层深入或者不断追踪,从没有逻辑中归纳出逻辑,把跳跃和追忆综合成情节,方能显示出人物,甚至是世界,心灵和精神丰富复杂的特质。这是我个人思考,也许并不全面和准确。这也是《流俗地》的艺术特点!
回到《流俗地》,看完小说之后,断断续续的,我跟黎紫书聊了好几次她的小说,概括起来,大概是一下几点。
一,她说写作之初有列出大纲,一共写了三个版本,前两个版本都不满意,第三个版本才满意,写作非常顺手,八个月完成了长篇小说。我评价是流畅,曲折,激情合一。文字第一,人物第二,情节第三。
二,我说,你写的时候,一定既难过,又开心。难过的是自己给自己设立的难度和高度,开心的是自己挺了过来。难过的是人物和时代的命运,开心的是自己能把握。
三,我说,《流俗地》参考了很多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他们》,福克纳,风格掺杂。她说是,这些还真的是只有写作的人才看的出来,她确实暗中努力了,不让那些平实的叙述文字显得寡淡无味。
四,长篇小说写到最后,很容易泄气。这个小说的特点是,越到最后越有力,非常了不起。
五,我问到她写盲女的初衷,她说想不起來這初衷何來。本來是存有野心想要寫個「沒有視覺」的短篇,想看看如果用盲人視角,能怎樣寫小說。後來發現太難了。因為這小說是寫「地方」的,但地方於盲人又代表什麼呢?我说,盲人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只有我的概念。我就是世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里的褒义。然后,我说了一句,面对广阔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意义的盲人!
六,谈到了结尾,我说,银霞盛大的婚礼中,全部过去的人一一呈现,那是梦,被普乃叫醒!她也觉得有意思。这是电影的一种结尾方式。
七,王安忆的评论发表的那一天。我说,你的小说被我,王安忆,翟业军,李晁四个人肯定,一定是好小说。因为,我是医生,会看病体。王安忆是作家,会看本体,翟业军是文学评论家,会看客体,李晁是编辑,会看整体。四个人从四个角度认可你,这个小说必定非常好。
谢谢大家。




楼主:金坛于建新  时间:2021-01-02 18:51:31


楼主:金坛于建新

字数:166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1-02 02:15:37

更新时间:2021-01-02 18:51:31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