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那些年读过的书,装过的清高……

那些年读过的书,装过的清高……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萨克雷的《名利场》怎么样?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人定胜天 VS 造化弄人--萨克雷《名利场》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差不多花了一星期才将《名利场》看完,其它的都还好,就是有时稍嫌罗嗦,篇幅原本可以短些的。开始读时,直觉得作者文笔幽默,可以将语言文字指挥得如此有趣,就边读边笑,越到后面,越只感到无奈,悲哀,直至悲凉。看似在一副不正经的腔调中作者用他的嬉笑怒骂来叙述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却让听故事的人 不舍的遗漏任一情节,因为愈是往后,愈是可以在这些繁复平淡的片段中恍惚地领略出原来我们也是跟随名利场飘荡浮沉的一员罢了,我们以为自己在品味别人荒唐无尽的演出,未曾想只是对自己于生活无力苍白挣扎的自嘲而已。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小说的别题是《无主角的小说》,物极必反,正因为里面谁都不是关键人物到后来每个人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由此每个人的故事都被叙述得详尽具体,他们每到新地方结识了新朋友,作者又会多加几个角色进去,同时将新朋友的生活轨迹精准描摹个遍,到后来这种老是去而又返的习惯搞的读者不耐烦,硬生生地将篇幅续得那么长,《无主角的小说》更像是《太多主角的小说》。萨克雷除了唠叨些,把故事讲透彻的功底还是有的,让人听完上段就迫不及待地催下段,但作者显然对我们这些听众的焦急不耐视而不见:时不时地停下指点概括名利场浮华、人心繁琐及人情难解等永世谜题,谁知道呢,可能这不过是他为文章增加字数的一种手段,抑或是给自己的小说做些短悍解析与与精巧评判,总之,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 。

说是无主角的小说,但艾米丽亚跟倍基的故事占据了绝大版面。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两个女主角都不是作者亲生的,如果非要挑选他的偏爱的话,艾米丽在名单的位置显然要比倍基靠前:她成长于富裕中产阶级之家,自小衣食无忧,父慈母爱,和顺的成长环境恩赐了她柔弱到逆来顺受的性格,当然也不是全然不好,她总是顺其自然地接受命运或者扔给她杂碎,是好是坏,她都能随遇而安。好像命运在测试她柔耐的脾气到底有多名符其实般,她后来经历父亲破产、家道中落、爱人悔婚、结婚私奔、爱人战死沙场、孤身抚养遗腹子的同时侍奉无依双老和亲子被夺的惨境,其中的过程就如朵赖在太阳前的乌云,人们以为风一来,它便会消失得无影,奈何它总卡在那,死都不挪地儿,好在这乌云无一例外地镶着条金边—万事考虑都以艾米的快乐为中心、毫无怨言守候在她身边的都宾上尉,我想这点上,作者也被上尉的痴情所感动,最终给了他俩一个众望所归的大团圆结局。书中称杜宾上尉是故事里唯一的君子,而我看来,物以稀为贵的君子做每个决定都以爱情作为辅助条件,如果能让艾米开心的事他都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促成艾米与她的"天神恋人"奥斯本的婚事;暗地里给予艾米孤儿寡母经济支持;劝说艾米大哥乔斯照顾穷苦无助的妹妹(同时顺带帮衬那老来糊涂的老爹);说服原本厌恶艾米并与之毫无往来的有钱无德公公在临死前交还孙子抚养权的同时给予他们丰厚遗产……瞧瞧,他的所有君子行为都离不开艾米这个宾语,就算最后略显奢侈的美人拥怀也是他花费一番苦心经营所得,实乃名至所归。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艾米的同窗好友倍基感受的是毫不相同的人生,她无依无靠,只能削尖了脑袋往上流社会钻来为自己办算一份好前程,尽管手段不被人称仰,一茬接一茬的无辜受害人遍地开花似的为她炫灿的风光买单,甚至吃牢饭,但总归情有可原:不得志画家父亲没给她提供任何可值得拿上台面的家世背景,她只能充分利用命运所给予的美貌、才华及八面玲珑心来实现多彩美满的生活梦想。她每到一处新地方,就能轻巧的让周围的人死心塌地地绕着她转,但名利场上的人有几个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呢,等到她的光辉耀眼到阻挡贵人们视线时,嫉妒与自私就会迫不及待地联合起来将她赶出他们辉煌艳丽的活动圈,唯恐见到她都会得针眼。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背基生性淡漠,自小亲情的缺失是她对友情与爱情不屑的导火索,在她眼里,没有什么不能被利用,自有人类文字记载历史以来,友情、爱情及亲情都是人们赞美的主要对象,她抓住普通大众这一心理将这三者机妙地转化为她向上爬的云梯,每次都可以百发百中。爱情的投资她过于心急了些,一直认为若他与乔斯的姻缘可以顺她的计划实现的话,对于她跟乔斯不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那个胖子懦弱的天性是公认的,禁不起旁人风言几句便连影子也不顾地隐身不现。这个教训没有让她学聪明,不久后这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就与纨绔子弟克劳莱军官结成秦晋之好,这眷属的促成是用军官损失好几万磅财产继承权来交换的,讽刺的是倍基正是由于军官原本板上钉钉的继承权才对他投怀送抱,未曾想很多时候人定胜天这种信仰总是给我们扇狠辣的耳刮子。好在坚强的姑娘不向命运屈服,相信门关上了还有窗,窗关上了还有通风口,只要活着,都还有路,就是这信念扶持着她最终成为慈善家,命运给她的不屈不挠感动了,付她一个不算差的去处,尽管过程曲折了些。倍基情商智商皆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只可惜是个女儿身,否则放她去闯政界,定有不俗的成绩。她能屈能伸,在离校时可以将校长助理斜眼施舍的字典扔到车外,也可在债主逼债时向其下跪以求宽限,站起来回过头来又可若无其事地回到风光无限的火红日子当中去,好像之前的吞声忍气与之无关。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倍基在上流社会阶梯前的兜兜转转、不得要领的主要原因在于她的遇人不淑。撇开胆小鬼乔斯与一根筋的克劳莱不说,她通向上流社会的最后亦是最重要的一根稻草—权势无边的勋爵先生在享受柔情蜜意后就摇着屁股逃之夭夭,后会有期却是一脸的嫌恶,就差将她赶尽杀绝,他的狗腿子到处传播她不光彩的故事,给她的困苦平白无故地增添一分也好。从头到尾,我是希望倍基可以快点成功的,无奈造化弄人,这条路,她走得好辛苦,只能怨作者是"三分人为,七分注定"的忠实拥护者,总让可怜的主角无法遂心愿。

浮名浮利的名利场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其中的猫腻狗厌,又有几人能看透,就算看透,又有几人舍得放下。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爱情又不是路,能用长短来衡量么?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爱情又不是路,能用长短来衡量么?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没看这本小说之前,听到人们对它的描述是一对男女的初恋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到达原本期望的任何站点,其中女孩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年轻俊杰—一个有为的医生,从此男孩便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等待,等着恰当合适的时机,等着女孩的婚姻破裂或者结束的那一天,然后他可以重新继续在他心中已成为执念甚至有点变态的浪漫。如果这半个多世纪守候只是单纯空白的数日子,那这个男人可被当之无愧地称为痴情种,但情况不是这样,他用滥情与风流无尽地沾惹各种花草来给他的等待添色加彩,也增加了别样的趣味。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大多数的爱情故事总不能免俗地涉及主体双方的家世、金钱及地位的权衡。我在想,如果男主角在刚开始就拥有与他晚年时拥有的金钱与地位来为他的爱情助力,他们两人是否就可开花结果,最让我怀疑的是如果当初他们真的成就了婚姻,这个男人的忠诚度可以让人信服吗?谁能确定他等待时与各种女人的风流只是弥补空虚的手段还是天性使然。遗憾的是,这一切我们都无法考究,毕竟他在医生一命呜呼后就开始对他所谓的挚爱重新发起猛烈与专心的追求,同时为向自己表明决心,毅然断绝了与小他六十岁的被监护人的不伦之情,就算他的这种决绝导致了那十六岁女孩绚烂生命的消失也无法让他回头。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整个故事里充斥着众多的如果,但也只是如果而已。如果女孩与医生的婚姻没能成功,半途破裂,他们二人是否真的可以如小说结尾所暗示般再续前缘;如果他在后期没有取得相当的名利地位,成为寡妇的她又是否可以那么坦然地重新接受他;又如果他没有虚伪地将他的滥交历史掩饰得那么天衣无缝,他的爱情梦想还能否最终顺利达成?再多的如果都无意义,不管如何,他长达五十多年的等待与坚持未负所望,给了他感动了自己的半个多世纪的痴心执着一个还不算迟到的答案。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她与生俱来趋利避害的基因总使她可以得之所愿。在她少女初情跳跃朦胧时期,他的出现满足了她对意识中爱恋的好奇与期待,当来自他的过于单一的浓烈倾慕让她感到厌烦时,医生成熟老练的示爱助她实现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夫人的念想,成为寡妇后,正当内心对医生的愧疚使她犹豫着要不要重新接受他时,报纸赶时地报道了医生与好友对她的背叛从而让她心安理得地在自已的晚年里选择了与孤单分别。另一种说法是她自私,而自私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她一生爱情的完满。

马尔克斯在全文中时不时的传达了一种概念:爱情的第一基奠是金钱财富。因为金钱可以让他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切断霍乱纠缠所以才能有命来进行这长跨度的既复杂又苍白的三角恋情。富人男女们乘坐热气球做交际看到底下被军阀滥杀的工人们时;上流社会的情侣们在在享受游轮假期看到随船漂浮的尸体时;有地位的夫妇们闹别扭出外散心避开遍地死于霍乱的穷人尸体时,他们心中是否会闪过一个念头:这些连死后都无法得一体面之处葬身的同类们有何依撑来完成一场长达大半个人生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此篇完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下一篇 爱人都是祸害——阿加莎 克里斯蒂 的《无一生还》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这是英国高产女推理作家阿加莎的代表作之一,又名《十个印第安小孩》等等。读完此书,不得不佩服阿加莎缜密的逻辑写作能力,在我固有的概念中,女作家一般都精于言情,而逻辑推理应是男作家们的拿手好戏才对。阿加莎不仅打破了这个狭隘的固有观念,并且还成为很多推理小说模式的创作始祖,就以《无一生还》为例,依照童谣的内容杀人及与外界断绝联系的孤岛案件被后来众多推理非推理的文学影视作品所沿用与借鉴,借鉴者包括青山刚昌和东野圭吾等著名作家及相关作品创作者。




此小说的结局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我一向自诩直觉敏锐,在看大多推理作品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第六感很自然的让我得知幕后最终黑手,一般情况下都是百发百中,但《无》带我进入了毫无头绪的秘境,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真相,结尾的一杯冰红茶不仅解了渴更是让读者一激灵的清醒过来,到头来除了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外,只能暗自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当时心絮怎能由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可形容。

由题目就可推测小说的内容,八个来自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职业及社会背景的客人被小岛的神秘主人邀请到岛上别墅做客,连同接待他们的管家在内共十人恰与房内十个小瓷人数目相同,随后他们皆被控诉曾杀过人但却巧妙地通过钻法律漏洞来逃过法律的制裁。同时,每个人的房间内都有相同的描述十个小孩如何死的童谣,毫无疑问,十个人接二连三的顺着童谣描写方式死去,最后的真相由凶手留下的漂流瓶才解开。在这里玩笑地说一句,我觉得作者隐约表示了天下无免费的午餐,小便宜最好不要贪,尤其是那种来路不明的。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这个作品给我留下的唯一疑问是那个年轻女教师之前溺死她的学生时,她的男友也就是学生的叔叔是给她很多暗示的,我主观认为其男友对他侄子的死是要负主要责任,就如买凶杀人一样,是执行者的罪恶重还是指使者的罪孽深。不过最后被邀请上岛的却是女教师,更讽刺的是对外透露这一事件的恰恰是此男友,从这方面来看他最后也成为了造成女教师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男人真的不可靠(笑)。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最后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评价如此高的作品,也难免有渣隙:前军人是通过他妻子装错信封的信才发现他妻子与他下属暗通款曲的,那这个下属收到的应是情人给他上司的信,由此得出将军太太跟情人都已发现将军已得知实情,但对这下续作者并没有任何交代,只说上将一切假装不知,日子照常好等待时机除掉其下属。全文仅有此处说不过去而且也只是旁枝一细节,对主体故事的发展无太大影响。

此篇完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公正,还是公平?这是个难题!--读阿加莎《东方快车谋杀案》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接触阿加莎的作品是从看英国侦探剧集《马普尔系列》开始,发现自己对这种纯推理的故事毫无抵抗能力,一发便不可收拾。《马普尔》看得七七八八时,同类型作品《大侦探波罗》接踵而至,即刻攫取了我的兴趣,《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主角即是波罗。 英剧中波的的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主观认为要超阿加莎小说中的原型,小说中的波罗身型瘦小,留有两边翘起的一字胡,他行事谨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同时有轻微的洁癖强迫症,因为是比利时人,一般习惯说法语。英剧中的波罗保留了一字胡、比利时国籍、洁癖及法语习惯但将他增了肥,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典着滚圆肚子,衣着得体,走路规矩并且Merci 不离口的讨喜侦探,活生生的一只扮作绅士的可爱企鹅。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情节无离奇之处,没有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整个感觉是作者很平静地给读者慢慢的讲一个故事,但同时,作品有很强很生动的剧场带入感,感觉不是在读一本小说,而是跟着波罗看他如何慢慢地给你解疑团,告真相。在回英国的东方快车上,美国富翁在其一等车厢内遭谋杀,快车董事委托波罗解开真相,随着侦破的推进,发现受害人的真实身份是美国臭名昭著的儿童绑架重犯。他在若干年前绑架了一上校三岁的女儿,开出天价赎金,在获得巨额钱财后杀害了那个天真小姑娘。被害小孩的保姆因被怀疑有参与作案跳楼自杀,后查明与其无关亦无法挽回此悲剧:小孩母亲为当红明星,当时已怀有身孕,得知噩耗后早产下一死婴,女明星随之魂销影殒,上校无法承受悲痛最后自杀身亡,好好的和谐美满家庭就这样随风飘散,了无声息。重刑犯后来虽被逮捕,但通过钱权操作被宣判无罪,逍遥法外。可能是上校一家生前极其厚待下人,他的司机、管家、仆人、家庭护士及被害小孩外婆等私下组织了所谓的复仇审判团,经过精心的策划在这列车上成功地实施了复仇。波罗通过对复杂的案情层层剖析,最后获知真相,当然也准备第二种说辞为众人脱罪,因为火车上的受害者罪有应得。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楼主:qquserGH  时间:2021-03-19 11:45:22
阿加莎的小说中有种宣扬公正私刑的隐意:如果通过正常法律途径无法抑恶扬善,正义的复仇也无可厚非,只要出发点是正确的。且不论这样的思想理论我们应如何的去消化接受,它似有还无地涉及到平等与公正是否等同这一辩论,答案显而易见:两者并不等同。就如有张图所示的,平等是给三个不同身高的人三张相同高度的凳子,这三个人站在相同高度的凳子上往围墙里面望,最高的人肯定有最开阔的视野,正常身高者视野普通,而最矮者什么都看不到,就算他们的凳子是一样的;公正就是给这三个人不同高度的凳子让他们都得到相同的视野。就如绑架犯如他人一样平等的受到法律的审判,这时的法律审判就好比那张凳子,但他通过钱权操作让自己免受牢狱之灾,他用非法所得的钱财成了他的身高优势。因此,要平等还是择公正,这真的是个难题。

楼主:qquserGH

字数:1371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21-02-06 05:37:41

更新时间:2021-03-19 11:45:22

评论数:1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