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从古代文明讲起

从古代文明讲起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时间:2021-03-11 03:03:09
当历史的尘埃在考古人手中一点点拂去,我们渐渐看清了文明最初的模样。本文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讲述中华文明 5000 年发展史的重大脉络,恢复印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家国记忆。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时间:2021-03-11 03:03:09
接下来我们从中华文明的源头--良渚文明讲起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时间:2021-03-11 03:03:09
2007 年,考古学界确认发现了良渚古城,当时找到良渚古城的一个城圈,有六公里长,南北有 1900 米,东西有 1700 米。它的面积大概有三平方公里。城的发现首先是一种人在不同居住地的划分,城内是手工业者,而城外是农业者。其次它是一个等级的划分。再者,城的发现是一个组织大规模劳力,施行建设,那么可以让我们看到大型工程背后的社会发达程度。

随着 2007 年发现良渚古城之后,我们近十年来做了不间断的考古工作。对良渚区域内一百平方公里,我们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对那一百平方公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 2009 年,我们发现第一条良渚水坝,距离良渚古城外围大概有八公里。一直到 2015 年,我们总共确认了 11 条水坝,这 11 条水坝在良渚的西北部,离开良渚古城有十几公里。这个大型水利工程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早 1000 年,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我们知道古埃及在 4000 多年前有一条水坝,而良渚的 11 条水坝,组成了大约 13 平方公里的一个库区、一个湖。它通过一条五公里长的堤坝,将水可以引到良渚古城的边上。由此可知,它有一个非常强大而且周密的规划能力,也对城市建设有一个非常大的、周密的规划设计。

我们现在比较清楚良渚古城的总工程量。对于城市布局,首先它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的都城,就像后代的北京城。它的一种建筑模式,核心地区是一个高台,是良渚的宫殿所在地。宫殿区的范围有 600 多米乘 400 多米,共 30 多万平方米。一个十几米高人工堆筑的高台。随着不断的发现,我们也知道上面的宫殿应该非常大,并在边上发现了当年留下来的木头。长度有 14 米、15 米这么大的一个木头,所以良渚的宫殿一定也非常大。宫殿区的外围是它的内城,内城现在有三平方公里。三平方公里的概念是多少?我们可能没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我们对北京的故宫比较了解,三平方公里就是四个故宫这么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城墙的宽度是从 20 米到 150 米这么大的一个宽度,现在保留下来的高度有四米左右。一圈的城墙有六公里长,由此我们可以非常精确地算出它的土方量。整个城是在一个沼泽地上面修建的,底部先在沼泽地上铺石头,石头都是从远处的山上开采来的,然后在石头上堆筑山上的黄色粘土,土也是从山上运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对良渚整个修城的工程量以及修城的过程比较清楚。

到 2010 年,我们又在它的外围发现了外郭城,良渚古城持续了大概 1000 年的时间。当它发展到晚期,城内可能就住不下,所以逐渐地往外发展,于是在外面圈了一个城圈。外郭城加上内城的面积大约有八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城,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大的城。如果你到现场看,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当年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它应该有一个理念,两山之间非常居中的位置,从城的中心往南北西三面的山都是大概等距离三公里的样子。

中国在后代的选都城的文献里《吕氏春秋》中有明确的记载,建都的理念是「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中之中而立宫。」所以我们看中国后代比较重要的都城、城市,它都有一个「以山为郭」,不是我们现在盖别墅到山坡上比较好。当年,离开山,是在一个地理单元的中心位置,体现「以山为郭」的概念。今天站在良渚古城的宫殿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以山为郭」的概念,一圈都是山,这样一个居中的概念。当年,城外有好几百米宽的水面,想象这个地方就像水泊梁山,然后人进来都要经过一个很宽的湖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画面和感觉。

作为考古者,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它要选这个地方。良渚整个的文化,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一个族群。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用的东西。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在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如果另外的一种文化对它来讲是外族,那么北面是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西面是安徽、江西地区,往南面是福建地区,是另外的文化。选择在杭州、余杭这个地区,它处于笤溪上游和中游的交接位置,而且在太湖水主要干流的上面。作为一个族群,相对其他的族群,它是一个大后方,所以没有战争的威胁。

杭州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大概有一千平方公里,是一个非常适宜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区、一个沼泽地的地区。选择一个地方立都必然有天然的条件,也有交通的条件。从良渚古城沿着苕溪到太湖,大概只有 60 多公里,可能需要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用船或是竹排到达太湖。太湖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交通枢纽,可以四通八达。太湖的北岸是苏州、无锡地区,也是良渚的核心地区,东面是上海嘉兴地区,所以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条件在于,它有一个发展农业的平原,又有很大的山地作为矿物,作为木材,作为山上动植物的资源。同时也有安全性,它距离其他外族比较远。

我们今天认识良渚文化,不仅仅是文化面貌的认识,还有整个区域性架构的认识。在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距它的上游有十几公里。从整个水利系统到古城的范围,两山之间,我们在地图上算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当年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它对这一百多平方公里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在五千年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这个是我们今天认识的良渚文化。

我们对整个建设规模和土石方量有比较清楚的钻探,从古城一直到水坝,所有大型的土台、大型的工程的总土石方量经过测算大概有一千多万立方,一千多万立方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埃及的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大概是三百万立方。对于一千多万立方,假设一个人一天能够完成一方土石方,那么就需要一千多万个工。在古代,一个人从远距离把土、石头搬过来,一天可能完不成一方。如果设想三个人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可以算出这一千多万工大概需要多少天。这样的一个大型工程,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墓葬等级,包括农业的发达程度,才得到世界上考古界学术界的公认,良渚文化它已经达到一个成熟的国家阶段、国家文明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很有意思。5000 年左右的时候,人类社会处在一个半神话状态,他们做着现在看起来很傻的工程或者超级工程。金字塔、良渚古城、水坝都是在这个年代出现。我们后代、夏商周以后的青铜文明,都不做这样超大型的工程。那个时候,人生活在一种神化状态,把王当做神来敬的阶段。改变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个认知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

良渚古城的修建材料——草裹泥

现在我们很难计算宫殿所用木头的工量,光是土石方量就非常大。土石方的组织修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是做不成的。从城来讲,在中国考古中被叫作城的有很多,最早到七八千年前,当时像一个小村庄的围墙。但良渚的城已经达到国家级,一般小规模的社会组织完不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它堆筑有大型的土台、水坝,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就是用草裹泥。原先我们一直不明白如何做这么大的工程。现在我们挖土都是雇老乡,用土箕挑土,非常慢。后来我们发现他用了一种草裹泥,突然明白了良渚人如何做工程。草裹泥首先解决了一个工作流程的问题,就像后来的土坯和砖。可以分工协作,如果用土器挑,你要到那儿现挖,但通过现挖做特大工程肯定不行。

对于草裹泥,现在知道有一些人专门加工做草包,做成大概三四十公分长、十几公分厚。实际上,当时他们用木锹切这块泥,然后用在沼泽地里割的茅草等,把它捆扎起来。我们对草裹泥的草进行分析,发现有的是用芦苇来捆。由此可见整个的分工协作,有一部分人在各个地方或是很远的地方加工草包,有一部分人负责运输,运到后,有一部分人往上摞。这样来讲,工程进展会非常快,主要是人海战术。例如大跃进时期修水库、挖河,从那些老照片发现都是上万人的大会战,不用挑而是用人来传递。从很多良渚古城的堆筑中发现,堆筑的草裹泥往往是一个大的区块,就像现在的写字台,大概两三个立方的一部分。与其它地方不一样,弄开后呈现出泥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证明它是取自不同地方的泥,我们还可以推断大概是一个船运过来的,这对于理解组织实施这样大型工程的运输与垒筑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现在的考古不是一个推测性或者猜测性,我们要做到比较科学性的理解。很多人猜测这么大的工程可能要做好多年,挖的城墙和水坝等地方,堆了几十米高,但它不是经过了很长时间,中间没有间隔。在考古上,如果堆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停掉,中间隔了两个月或者一年再堆,那么中间会有一个间隔层,并且能够看出来。通过考古的剖面,我们知道有的可以一次性堆上来,这肯定组织了一次人海战术,一个大量人的组织。为保障大量人群的组织和生活,其背后有更多的人来支撑。即使没有金属、没有文字,我们也可以知道良渚的社会已经达到国家形态的组织能力,如此规模才能组织实施这样强大的工程!

良渚农业的发展——碳化稻米

我们现在知道良渚的农业非常发达,石犁、石镰刀与现在没什么区别。在此之前,我们对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马家浜文化考古发现 7000 年左右的时候,有非常小块的稻田。2010 年,我们在临平的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比较大的稻田。那个稻田经过考古发掘才知道大概是今天 80 亩地这么大的稻田,它的田埂做得非常考究,田埂是用红土铺的。我们发现了好多条田埂,每一条田埂之间的宽度大概有 20 米,非常规范的 20 米左右。田埂有一百多米长,地块有一个这么大稻田的面积。

2010 年,在良渚古城宫殿区的东坡,发现了一个灰坑。考古学上叫灰坑,也就是倒垃圾的坑,坑里面都是被烧过的稻米,不同于一般的碳化,应该是烧之后没烧透就变炭了,坑里边的稻米大概有 2 到 3 万斤这么多。现在的考古借用了很多科技手段,做了同位素分析,发现稻米应该不是来源于一个地方,因此知道这是一个城市的粮食储备。2017,宫殿区南面的一个高地上钻探下去,发现都是被烧过的稻米,都是碳化的稻米,这个区域的周边都是水面,也符合古代粮仓的设计。它的范围大概有 5000 多平米,底下被烧过稻米堆积的厚度有 60 公分左右。

经过测算,我们用千粒重,就是一千粒稻米的重量,然后定量分析。每钻探一个立方厘米或者一个立方米,算出里面有多少粒稻米,由此推算出,这个区域内被烧毁的稻米大概有 20 万公斤。这个区域内除了有烧过的稻米,还有稻草的痕迹、木头的痕迹、捆绑绳子的痕迹,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粮仓的位置。一个文明的发展肯定要有一个经济基础做支撑。这是它非常发达的农业的一个支撑。另外,我们在良渚古城内部的河里发现了大量的猪骨头,当时人主要养猪,主要吃猪肉。六七千年前,比如河姆渡文化,人们可能主要吃鹿一类的东西。除了水稻,我们还知道当时的很多东西,现在考古尽量做到最全面。我们知道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树,和现在差不了太多。当时有什么水果,比方桃子、李子、杏等,然后除了水稻之外,还有菱角,有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但是在良渚就没有发现小米。

中国在整个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都是一个以水稻为农业基础的文明。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都是以小米与黍(中国古代的五谷)为主。江南地区主要以稻米、水稻为主要的农业支撑。

良渚古城消失之谜

2010 年,我们在距离良渚古城东面大概 30 公里,现在余杭区所在的茅山遗址,发现了小山边上的村庄,村庄前面有良渚的稻田。良渚后期,大概在 4100 年左右,确实有像史书上记载的大禹治水,整个杭州地区被洪水淹没了。洪水发生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我们今天知道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很多的民族都有洪水传说?在那个时候,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影响了整个北半球。随着暴雨成灾,再有钱塘潮,后来有修钱塘堤的这样一个保护措施。钱塘潮涌进来之后,水出不去。我们知道杭州这个一千平方公里的盆地在 4000 年左右时被洪水淹掉,中间大概一两千年内没有人居住。这也是直到今天良渚古城、良渚遗址能够保存完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在现在的稻田挖下去,大概有 1 到 2 米都是洪泛层。我们经过非常科学地分析洪泛层里面的沙子。沙子到底是从上游的山沟里出来的,还是钱塘潮涌进来的沙子?我们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合作测沙子,然后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沙子来自于长江口,也就是长江三角洲长江口带下来的泥沙,经过钱塘潮涌进来,然后淹没整个地区。这也是良渚古城后来消失,而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一个原因。一个这么发达的文化突然就消失了的原因。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时间:2021-03-11 03:03:09
良渚玉器的特点

良渚玉器是中国史前时期玉器发展的一个顶峰。突然发达起来的良渚玉器与之前有非常大的区别。良渚之前的玉器是以装饰、以自然崇拜,比如红山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等文化是以自然崇拜和装饰为特点的玉器。到了良渚文化,玉器的种类一下子丰富,良渚文化突然发达。后来仔细研究良渚玉器后发现,它主要是围绕并表现神像有关。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中唯一一种创造了神话和神像的文明,它有一个半人半兽的神像形象。这个形象在良渚早期就已经产生。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长江下游地区是一个非常统一而且一致的神的形象。形象是头戴羽冠,底下是鸟身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山海经》里讲了很多的神话故事,比如我们熟知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人面兽身,以及埃及金字塔前的人面狮身像。造神不能完全与人一样,都有半人半兽的形象。首先产生一个神的设计、神的信仰,然后围绕着神的信仰设计一整套的玉礼器。在良渚文化中比较有特点的,叫做冠状饰。一个梳子插在头上,就是神像上帽子的形象。1986 年,发掘反山 12 号墓里边出土的玉琮王上面有这个完整的神像,我们才知道良渚文化中的神大概长得什么样。它有一个羽冠的帽子,玉器的设计里是用来标识身份的。贵族的墓葬里必须要带上一个梳子插在头上的冠装饰。良渚时期,宗教处于类似萨满教的状态。萨满教的形式是,巫师是神的代言人、神的扮演者。他要把自己打扮得与神比较像。每一个首领,每一个巫师头上都戴一个玉的、神像的帽子。这就是玉的一个设计。

良渚的玉琮非常有特点,中国琮的造型从良渚起源,一个逐渐由圆变方的过程,上面是一个像手镯的柱形玉器。四面刻上良渚神徽的形象。随着它的变化,逐渐把鼻子部分加高,就变成一个立体的方形,纹饰也逐渐简化。玉琮是良渚神权的一个象征,神权的一个代表。所谓的神权,实际上是对通神的垄断,就是说老百姓是不能通神的。这样,统治者变成神的代言人。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例如古埃及法老,也是神的代表。早期文明都是这一种模式。玉琮是良渚人发明的一种神像的载体,类似于今天的佛像。你将它供在那儿,好像知道神之所在,能够把神请过来。玉琮可以说是神权的代表,冠状饰是神的扮演、神的象征。另外,良渚还有玉璜。玉璜是半圆形,史书里有记载,所谓的半璧为璜,半圆形。良渚文化之前,在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晚期就有玉璜,但那时候的玉璜没有良渚做得规范。

从一些墓葬的出土,我们知道玉璜是女性贵族佩戴在胸前的一种装饰品。到良渚文化,也延续女性贵族佩戴。但冠状饰是神像帽子的象征,是不分男女,都有的。

另外,良渚有非常好的权杖设计,就是玉钺。良渚玉钺的把大概有七八十公分长,把的顶端与底端都安有玉的装饰。从侧面看,像一个小船的模型。原来不认识的时候,也有考古发现。考古对器物的命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这件东西从古代史书到后代都有的,并且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包括鼎和豆,在历史上有记载的。比如玉琮、玉璧这些也有记载。还有一种是根据形态命名,比如冠状饰就是形态命名。良渚玉钺顶端的装饰最早被叫做舰形器,就像军舰的一个侧影,非常像一个小船的剪影。

后来研究知道,它是神像帽子对折起来侧面一半的样子,神像的帽子装在一个权杖的上面。钺整个的安并,顶端装一个东西,底端装一个东西,然后中间有一个把,就是钺字的象形字。国王的王字就是由钺的象形字转化而来的。当初设计字时,从象形、会意这些角度,怎么设计一个王字?如果画一个人肯定不太行。要与王直接相关,当你看到王时,他手里面可能拿着一把钺。我们读史记时,知道武王伐商,「左把黄钺,右秉白旄」这样的一个形象。这是一个指挥权杖,是王字的象形字。在王字象形字的上面,王权杖的设计上加了一个神像的帽子,可想而知,这是君权神授或者王权神授,就是说王权,这个生杀予夺的权利是与神有关的,所以将神像的帽子戴在权杖的上面,这一设计非常巧妙又好看。

在反山 12 号墓的玉钺上,我们发现了唯一一件在玉钺的两面直接刻了神像的形象,它也表示王权神授的概念。另外,良渚比较大件的玉器是玉璧,玉璧是良渚人发明的一个圆形的中间孔的玉器。玉璧在良渚文化里是比较大件的玉礼器,它用来祭祀,祭神。但是不直接象征某个东西,可能在一开始不是特别重要。但是良渚人发明的玉器到了商周时期,《礼记》里有记载六瑞系统。到了商周时期,我们进入青铜文明。大多数祭祀是以青铜器作为主要的。除青铜之外,玉是从商周墓葬一直到汉代墓葬里有的。中国人非常讲究玉的佩戴。《周礼》里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中国人常常说「天圆地方」。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首先对地球以及自己的环境有个理解、有个概念,然后对人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概念,所以这是宗教产生或者哲学思想产生最根本的东西。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概念是「天圆地方」。从旷野上望,天好像是圆形,而地是方的。《周礼》里来规范玉的礼器,以玉琮来祭地。璧是圆形,所以苍璧礼天。玉琮、玉璧都是良渚人发明的。经过 1000 年,玉琮上面的纹饰就由具象逐渐变为抽象,变为简化。然后到商周时期,玉琮上没有纹饰,只有内圆外方,到后来被用在天圆地方的祭祀里。

良渚玉器的制作

良渚文化虽然没有金属,也没有成熟的文字,但是良渚玉器非常发达。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玉器的加工,它不亚于金属的生产。首先,玉和金属一样,不是到处都有,不是每个村庄可以自己完成。它要经过远距离的、贸易的、互相合作的模式产生的一种产品。

玉是这样一种矿物特性,非常少见,要经过不同人群的合作,最后才能够产生的一个东西。玉器比黄金更难加工,玉器的硬度非常高。良渚玉器的雕刻,上面的纹饰几乎达到一种微雕的形态,国内国外的考古学者来看,都非常的震惊。玉的硬度可达到 6.5 度左右,一般的金属刻不动,一般的小刀只有 5 度左右。中国有句古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直到清代,琢玉的工艺用铁是刻不动的,铁的硬度没有玉高。那么首先要做解玉砂,解玉砂也就是石英砂。一般石英的硬度是七度左右,可以刻动玉器。就良渚玉的加工来讲,它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能够雕成那么细的纹饰,它的钻孔切割很多东西,应该用绳子或者其他工具来带动解玉砂切割、加工、打磨。它的雕刻,现在认为是用一种黑色的石英。在良渚加工出土、加工玉料的地方,发现了很多石英、黑石英的片,黑石英可以打成非常尖锐的小工具,玉的纹饰也应该是用黑石英加工的。

另外,我们不知道良渚玉料的来源,虽然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发现了玉器的加工厂,但还是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些玉从哪个地方来。现在在江苏的溧阳发现了一个玉矿,玉矿的成分与良渚文化的玉是一致的,但它没有被古代人开采过,证明在天目山脉具备玉产生的条件。良渚文化的玉与红山文化的玉有点相似,与后来西北的玉差别比较大。所以现在考古一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要去寻找解决。

良渚玉器的影响

良渚的玉器被发现和被利用是很早开始的。在宋代,肯定有良渚文化的玉器、玉琮出土,可以证明良渚玉器在宋代是被人收藏,并且被照着做了这样造型的瓷器。良渚文化是 1959 年命名的,但良渚玉器最早被认识是 1973 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发现。在随葬良渚的陶器这样的墓葬里边,出土了以往被认为是周汉时期的玉琮、玉璧的大型玉器。才知道在这么早的史前文化里有这么高级的玉器。从 1973 年开始,考古界对良渚文化的等级有了关注。

真正对良渚文化的认知是在 80 年代中期,随着江苏吴县草鞋山、江苏武进的寺墩,上海的福泉山、以及浙江省余杭反山、瑶山的发现,才证明良渚文化有着非常发达的社会。墓葬的等级可以分为三四个等级,高等级的墓葬,随葬的有上千件玉器,里边有后代一直在用的玉琮、玉璧、玉璜等玉器。从 80 年代以来,我们对良渚文化社会发达的程度非常了解,知道它有非常严密的等级,它有统一的信仰。它在整个太湖流域有一个统一的神徽的形象。良渚的玉器在分类上有标志身份、标志信仰、标志权利各个方面的,一种等级森严的、分化的现象。这是我们从 80 年代末一直到 90 年代,以及上个世纪对良渚文化的一个认识。

良渚文化发明的玉琮、玉璧一直用到明清。皇帝在祭祀的时候也在用,它所发明的很多东西一直用下来,与有些文明不太一样。有些文明被外族完全消灭,后来的文明没有继承性。之所以说中华 5000 年文明,中国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个区域内,互相交替、互相流动、没有断根,互相被吸收、被用。我们今天发现的良渚,通过玉器来讲,到商周时期,殷墟有很多的玉琮,一看也是受到良渚玉琮的影响。近几年,我们发现了成都的金沙遗址,非常著名,成都金沙遗址里有一件良渚的玉琮。成都金沙遗址相当于殷墟这个时期。在商代,收藏有良渚的玉琮,然后照着模仿,做了很多他们当代的玉琮,与良渚的不太一样,但一看便知是模仿的。通过这些研究,我们知道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我觉得考古让我们走向一个不断认知的历史。随着考古的发展,或者说今天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不断地回到过去,一方面展望未来,一方面不断探索地更远,而且是比较客观的。以前,包括《史记》里记载,夏代以前是传说时代。现在通过考古逐渐地证实,逐渐地往前推,从五千年到一万年再到近几百万年,我们逐渐了解地球真实的一个发展过程,包括对整个宇宙的了解,对整个地球环境的变化,所以这也是考古不断探索的动力。

良渚古城在 2013 年正式提出来申报世界遗产,经过近些年整个环境的整治、遗址的展示,到今年为止,我们已基本上把遗址公园的整个系统做出来了。2018 年 1 月份,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申遗的文本,到明年,也就是 2019 年,争取申报世界遗产。良渚古城申遗的范围总共有 14 平方公里。这里包含了古城、包含了水利系统,包含了瑶山祭坛和墓地,整个的一个大区域,这是整个良渚文化 80 年来或者整个良渚遗址发现以来的总结。我们的文化遗产最终还是要为当今社会服务,不能只在考古界,自己做研究,要将它证明给世人、展示给世人。申报世界遗产也是一个保护管理的手段。

我相信良渚遗址会成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感受中华 5000 年文明的旅游目的地。对于良渚文化,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今天得到了世界上考古界的公认,良渚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国家的社会。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时间:2021-03-11 03:03:09
接下来我们要讲「最早中国」的诞生地--二里头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时间:2021-03-11 03:03:09
@青藤雪个 @招福 @江上苇 @蒙城漆园守 @沈略 @大军冯毅 为什么把二里头的两篇回帖删除?

楼主:历史的天空819

字数:891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2-26 08:01:27

更新时间:2021-03-11 03:03:09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