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曼荼罗·红》:赤裸裸的生存与血淋淋的爱!

《曼荼罗·红》:赤裸裸的生存与血淋淋的爱!

楼主:rachelmmy  时间:2021-03-15 17:13:01
这本书也许可以称之为草根版的《源氏物语》罢,所不同的是,《源氏物语》写的是一个古代贵族的恋爱的故事,而《曼荼罗?红》描绘的是当代民间草根的现实困境,这种悲哀的结局,让人想起奥尼尔的戏剧《天边外》,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悲剧。
男女之爱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惯常的问题,从古至今,也有无数的人探讨过这个问题,经历过恋爱的人也有各自的感受,然而,把男女之爱放置在生存挣扎的困境之中,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生存与血淋淋的爱!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再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卿卿我我,只有偏执的仇恨与病态的折磨!
这个事实也许可以说明,男女之爱也并非有人幻想的,是某种神秘的自然力或者天然生理作用,而同样是作为社会性的人的现实生存的一部分。
韩非子是个理性、冷酷的思想家,他彻底戳破了儒家宣扬的人伦天性的忠孝仁义,他说,父子关系也无非是父养子,子供父的利益交换关系,彼此供养的不好,父子之间照样争吵,怨怒;君臣关系也不是什么抽象的“忠”,而是君主提供俸禄,臣子为高官厚禄去卖命,彼此都是冲着利益而来的。韩非子立论的着眼点,人都是自私,利己的,都是趋利避害的。韩非子没讲爱情,但是套用他的思路说,男女爱情的本质,也无非是男人提供衣食住所,女人则为共同的未来而生养,双方合作,生儿育女为着以后有人养老。这可真应了民间的俗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虽说这是部分人眼里庸俗的爱情观,不过,现实的生活似乎总是在支持这个结论,比如《曼荼罗?红》描绘的“爱情”大致如此:当男主角在女主角眼里是个勤奋上进的男青年的时候,女主角看他怎么都顺眼,每天临出门之前,还要求他亲吻自己……但是景况一转,当男主角穷困末路的时候,女主角看到他就厌恶,双方之间,除了冷战,对峙,就是冷嘲热讽。
有个“剩女”对我说,她再也不想去参加任何相亲会了,现在的相亲会基本上成了骡马交易配种市场:男的一上来就看女的长相,女的一上来就问对方月薪多少。我告诉她,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还没到上相亲会的年龄,大家还不着急,还可以互相挑逗,勾引,讨价还价;一到相亲会的阶段,就是直接摊牌,直奔主题的时候了,合作就要谈条件,还有啥客气的?
诗人海涅年轻貌美,也得不到贵夫人的爱;贵族歌德成了老朽,还春心不减,继续勾引少女。原因就这么简单,现实:海涅是个草根,穷吊丝,文艺男,没钱,没身份,没地位;而歌德是贵族,权臣,大文豪,有钱,有身份,有地位。
《水浒传》里面有提到明朝时期的追女条件,王婆对西门庆说:
“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捱光的,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的大货;第三件,要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绵里针忍耐;第五件,要闲工夫。此五件,唤做‘潘、驴、邓、小、闲’。五件俱全,此事便获。”
这王婆果然是行家里手,职业媒婆,他对女人的需求可谓洞彻骨髓,用现在的话来说,男人追女的条件无非就是,长的帅,鸟大,钱多,殷勤,有闲工夫。这些条款到现在也未见过时,何也?人性如此。
《曼荼罗?红》里面,男主角拷问道:
“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我和她之间维持共同生活的基础是什么?性?爱?共同的志趣、爱好?建立家庭,享受天伦的权利并承担世俗的责任?还是,仅仅为了找个人凑合着过日子?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有一点。从自然的生理需求、现实的生存需要,到世俗的社会责任、宗教的伦理秩序,各种动机一应俱全。”
实际上,无论是世俗的生活,还是宗教的伦理秩序,最终还是要到人性的本质中去找原因。那么,人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这个众说纷纭,但是佛陀对于人性的思考,却足以启示我们对于爱情的认识。
众所周知,佛家是不讲爱情的,佛陀也不谈爱情如何伟大、神圣,佛陀把人的世俗本质归咎为一个字眼,欲望,佛经里面经常讲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除了食欲和睡欲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外,对于财富,名誉和色欲的满足之中,包含着人的价值选择,也包含着普通人理解中的爱情。谁也不敢说自己对爱情的选择之中,没有财富、名誉和美色的考虑。实际上,男女之爱就包含在财欲,色欲,名欲之中,相貌,财富,地位,不正是权衡世俗爱情的砝码吗?谁又敢说自己的爱情观念里没有这三样东西?
正因为男女之爱的本质是一种欲望,所以,它既不高尚,也不卑鄙,而只是一种自然行为。佛教是否定欲望的,认为欲望让人沉沦,因此,佛陀拒绝谈论爱情。也正是因为爱情是一种欲望,因此,它包含着对于欲望的占有、满足和攀比心态!你的女朋友漂亮,有钱,有地位,我要找个更好的压倒你;你老公是高富帅,我更要找个贵族,王子,如此等等。
《曼荼罗?红》是一部严肃的经典文学,原因就在于此,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了男女之爱的本质,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爱,男主角与少女的爱,少妇的爱,甚至中老年妇女的爱,但所有这一切对于爱欲的剖析都不是虚假、伪烂的煽情,而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幽烛微。爱欲里包含着占有,或者说,爱欲的本质就是占有,因此,爱欲才因为这种占有而疯狂,这种自私、阴暗的占有才是爱欲的基础,正因为如此,爱欲才是如此的浅薄而脆弱。当男主角知道女主角不再属于他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地想到要杀死她,和她同归于尽,而不是诚心诚意地祝福她。当然这个男主角或许太偏执,但是“爱情”的华丽外表掩盖了这种自私的占有,才让我们看不清“爱情”的卑鄙实质。
说到“赤裸裸的生存与血淋淋的爱”,世界文学里恐怕没有超过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撕碎一切虚假和伪善的尖锐与疯狂!那种彻底颠覆一切人性中玫瑰色幻想的绝望,往往让人怀疑人生。也正是如此,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残酷的天才”。我觉得,《曼荼罗?红》在某种程度上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绝望与疯狂,作品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和陀氏的那种病态的疯狂相比较。至于作者本人是否受到过陀氏的影响,不得而知。不过至少可以确定,作者肯定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起码,那种病态的心理分析就有陀氏的影响。
在这部作品里,基本看不出多少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一定要说有,那就是佛教的虚无主义,当然,严格地说,佛教是印度式思维。作品整个体现出来的那种悲哀、沉重、阴郁是一种俄罗斯式的罪孽与拯救的痛苦选择,正因为它沉重,所以他属于少数人,至少它不是通俗文学。但严肃的经典文学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通过剖析人性的阴暗和人生的痛苦,揭示了世界的真相,成为我们领悟人性,理解人生的路标。只要人类存在,人总会思索自己的人生,那么,包含着深刻、深沉、深重的思考的经典文学就会永恒。


楼主:rachelmmy  时间:2021-03-15 17:13:01
勘破红尘之后怎么办?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是讲妇女解放的。按照他的分析,如果娜拉没有获得经济独立,那么,即使她出走之后,也无非是两条路,要么当了妓女,要么最后还得回来。鲁迅然后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娜拉之所以出走,当然是梦醒了,但是,梦醒了就一定有路可走吗?
人生也是如此,当我们勘破了红尘俗世的各种虚假,伪善,欺诈,罪恶之后,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生活的价值,这样的生活是否还值得继续过?如果不值得,那又如何?勘破红尘了,遁入空门吗?
再说主题,先说说这个书的下册。原来以为是作者划分的上下册,按内容分的,但是看完下册,觉得这完全是把一本书从中间断开,没啥意义。不过,从内容上说,上下册也是有区别的,上册注重谈男女爱情,讲故事;下册则注重论述思想,有各种长篇大论的心理剖析和哲学思考。这让人想起托尔斯泰、雨果的作品,里面充斥着长篇累牍的论述与说教。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哲学论文,其中心任务还是塑造人物。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托尔斯泰、雨果式的作品都写成了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包含着特定时代的思想脉动。
这个书大概也是属于这个类型,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主要是心理分析太复杂,而且哲学说教太多,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和思绪,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心路历程。当然,严肃文学注重精神探索,讲故事反倒成了辅助线索。就比如《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看,无非是两个三角恋的故事,依稀想起美学家朱光潜讲过这个问题,故事对于经典文学来说,就比如支撑起满树繁花的架子,读者更欣赏满树的花朵,而不是只看光秃秃的架子。同样一个题材,可以写成经典文学,也可以写成地摊花边文学,就比如,《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包法利夫人》,如果是小资去写,估计也就写出三个婚外情、三角恋故事,有啥看头?但是,这几部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文学,而非通俗地摊货,何也?有思想故也!
我在朋友的推荐之下,读了这本书,《曼荼罗?红》这类书在中国实在不多见,属于中国人按照欧洲古典文学的方式写出来的关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整个写作风格都是欧洲古典文学式的,尤其是那种精细入微,连绵不绝的心理分析,跟《罪与罚》、《追忆似水年华》里面那种病态敏感的心理剖析已经差不多了,有些地方,甚至更极端,比方故事的结尾,长达数十页的关于心理绵延状态的意识流,虽然在风格上有新异的阅读体验,但多少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作者大概是想描写一个不间断的心理绵延状态,但是读者一口气读下来也累得够呛。
正是因为写作方式的差异,让这本书细腻、丰厚起来,充满了思想的张力,否则,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何至于写了六十多万字?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好高骛远,软弱、敏感,有点病态的自恋,又有点源氏物语式的多愁善感,主要谈恋爱了2个姑娘,全都以失败告终,一个自戕而死,另一个嫁给了富豪,只有男主角自己,在梦呓一样的幻觉中进入了飘飘然的宗教境界,比如结尾描写的这样:“当我又一次想起黎碧芸的时候,她忽然之间变得出奇的妩媚、娇艳,那种如同施加了魔咒一样的蛊惑力几乎要把我俘获过去,进入她的世界……(完)”处理的很有意境,耐人寻味。
那么,这个主人公的结局如何呢?朋友推测说,估计除了去当和尚,再没有更好的职业适合他了。这个主人公的性格,有点类似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但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都是贵族知识分子,他们属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的具有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他们既远离上层统治者,又不肯和劳动人民为伍,又不肯抛弃优裕的贵族式的寄生生活,不满于现状又无力改变,最后全都在愤世嫉俗中空虚无为。
而《曼荼罗?红》里面描写的主人公,属于下层知识分子,完全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孤独的个体,自诩勘破红尘,又没有彻底决裂世俗生活的勇气;贪恋凡尘俗世的爱欲又无力争取,最后大概只好落入传统的狂狷不羁一类,比如李贽、徐渭那种老愤青。
从下册里主人公对哲学,宗教,政治,文化,自然科学与终极关怀,等等问题的深邃思考来看,他显然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而讽刺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个行动上的侏儒;他的眼光始终盯着星空,却一直在尘世的泥淖里艰难地跋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的可悲下场只有令人叹惋!
然而,这正是悲剧的根源,因为这是性格的悲剧,一个人自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又不肯和世俗生活妥协,与世推移的个人主义者,等待他的,那就只有被世俗的洪流淹没。
读完这本书,我也在思考:如果尘世的一切虚假、伪善的帷幕被揭开,如果世俗生活没有价值,如果尘世间的一切终将灰飞烟灭,那,我们活着终究有何意义?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就在于,生命本身无意义的空虚和渴望永恒价值的灵魂对于意义的本能追求!这种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迫使理想主义者去燃烧自己的生命激情,在浑浑噩噩的世俗之中,点亮自己的人生,由此,他或许会成为亚历山大,耶稣、佛陀,也有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或者《罪与罚》里面的主人公,一个为了理想而去杀人的罪犯。
认识到人生的虚无本质,才迫使我们去追求价值,那么,这种价值,是像佛陀一样,抛弃世俗去过宗教生活的价值呢?还是像切?格瓦拉一样,一心想在尘世建成“理想国”的价值呢?这也就是勘破红尘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谁也不能说佛陀是对的,格瓦拉是错的;或者反过来,格瓦拉是对是,佛陀是错的,因为价值理性是一种信仰,它取决于每一个人对于生命、自由和人的本质的理解。
楼主:rachelmmy  时间:2021-03-15 17:13:01
从本书的序言和后记都想象不出到底是写什么的,只是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大谈特谈哲学,宗教,天地,宇宙,等等。不过翻过之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在一种普鲁斯特式的繁冗和琐碎的心理剖析中,折射着一个人格分裂者的精神呓语。
全书充斥着连绵而密集的关于性、爱欲的描写和剖析,中间又穿插着长篇大论的哲学思辨和精神感悟,更奇怪的是,关于爱欲和哲学,肉体与灵魂,感觉与理性的冲突,背谬地结合在男主的精神冲突之中:此人沉沦苦海又贪恋肉欲,厌弃尘世又渴求美色,幻想成仙成佛又放不下娇妻爱侣,盲目自大又自卑自贱,妄想成为超人、圣哲又自怨自艾,顾影自怜,总之,两种完全对立的冲突性格在撕裂着人性,这显然是一种轻度的精神分裂症状,就比如虐待狂和受虐狂这种两种极端的性心理往往却能同时集中于一个人身上。
看看男主对性的厌恶又渴求的矛盾心态:
“性欲实在是个令人讨厌的东西,人的道德完善和精神升华在很大程度上都消耗在克制性欲的身心活动中了。据说,列夫?托尔斯泰被性欲折磨了一辈子,因之,列宁以不乏嘲弄的口气说,老托尔斯泰一面吃着菜饼子、穿着树皮鞋,下田劳动,过着清教徒的生活,一面拍打着胸脯忏悔自己的罪过:“啊!我下流,我好色。”人在被炽烈的性欲灼烧的过程中,就是在经受精神上的炼狱!……无疑,在一切束缚于人的东西之中,性欲就像个可怕的痼疾一样难以治愈。”
这男人自己被性欲煎熬,还要把托尔斯泰也绕上,呵,给自己开脱!很可笑,当然,人有欲望,这也非未必就是罪恶,关键是只要符合一定的伦理规范就行,可是这个男主偏偏又害了妄想症和自大狂,一心想成仙成佛,这样,他的欲望对他来说就成为自我折磨:
“在无数次仰望星空的静思默想中,总感到尘世的一切是何其地卑微与荒谬……这世界上的种种成败利钝,相对于浩淼、悠远的宇宙时空,又何足挂齿呢?于是,我决心要成为宗教领袖,成为耶稣、佛陀一样的精神导师,成为世世代代、亿万群氓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这就很可笑,可悲了,一个人陷溺在欲望的泥淖里仰望星空,渴望成仙成佛,如此极端的人格必然就是精神分裂者的精神状态,因此上说,这书其实是剖析了一个精神分裂者的幻想和呓语。
轻度的人格分裂人人都有,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作为社会成员光鲜、华丽的一面,但也有作为私密个体真实、阴暗的一面,这是人性的辩证法,任何圣贤、导师都不可避免,龙树菩萨、奥古斯丁这样的大圣哲年轻的时候都曾经荒淫放荡,萨特私通自己的女学生,如此等等。但是一个完整的人始终能保持人格的统一性,如果人格分裂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精神分裂症。情况往往是,一个人越是过分的压抑自己,他的欲望往往会以另一种扭曲的形式爆发出来。
能够洞悉这种人性的深度分裂的天才,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老陀塑造的那些角色,几乎都充斥着善恶矛盾冲突的人格分裂者,而作为一种文化,这种性格分裂和极端化的倾向在印度宗教文化中更为突出:
“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印度斯坦却不是东方的意大利,而是东方的爱尔兰。意大利和爱尔兰——一个淫乐世界和一个悲苦世界——的这种奇怪的结合,早在印度斯坦宗教的古老传统里已经显示出来了。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崇拜林伽的宗教,又是崇拜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僧侣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马克思这个批评是很尖锐的,体现出哲人的深刻洞察力,印度宗教文化中正是充斥着这两种极端化的倾向,极端的禁欲苦行与放纵淫乐的诡异结合。为什么会这样呢?物极必反,因为这两种行为都过于极端,必然会走向自身的反面,最后形成这种极端分裂而又统一的宗教文化。其实,这也正是人性中欲望和理性,肉体和灵魂的终极性冲突,他构成了人性中根本性的心理张力,敏锐、深刻的天才对之挖掘越深刻,越透彻,就越能成就伟大的艺术,原因就是如此。
因此,初读《曼荼罗?红》这类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小说,惊讶于人性的扭曲与分裂,不过仔细考虑,这正是人性的诡异与幽暗之处。文学是人性的精神秘史,始终透射着人性的底色和基质,原因就是如此。

楼主:rachelmmy

字数:619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5-02-06 07:42:00

更新时间:2021-03-15 17:13:01

评论数: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