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红楼幻笔(6——8)

红楼幻笔(6——8)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第六回

1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上回说到贾宝玉梦中,警幻仙姑将“字可卿者”的“妩媚一人”许配给他,没经什么手续就入了洞房。这个女子当然不是指即将病死的秦氏,也不是鬼魂,而是秦氏的替身。
第十三回写秦氏死后,有三个人表现异常,一个是贾珍,还有两个叫珠的丫头。他们恨不能代秦氏死,其中一个还正真死了。一珍二珠化为珍珠,是袭人本名。
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甲戌侧批:数句文完一回提纲文字】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甲戌夹批:写出袭人身份】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伏下晴雯】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一段小儿女之态,可谓追魂摄魄之笔】暂且别无话说。【一句接住上回红楼梦大篇文字,另起本回正文】
红楼梦写的是梦,贾宝玉的梦是梦中梦。太虚梦中警幻讲的是“意淫”,对象是可卿。红楼梦中行儿女之事的对象是袭人。可见袭人就是秦氏鬼魂化来的。
戚序本第二回脂批说贾雨村娶娇杏是“总帽”,即意淫报复故事的概括。甲戌本第六回批:“宝玉袭人亦大家常事耳。写得是已全领警幻意淫之训。”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玉,就是贾雨村吟的“玉在匮中”,真家丫头撷花,撷花的感受就是花气袭人。
袭人与宝玉之事,脂批“数句文完一回提纲文字,”提纲就是“意淫”,用文字来糟蹋仇人。
太虚梦中是仙姑安排,红楼梦中是贾母作主,都是一回事。贴身丫头就是主人的玩物,男主角“遂强袭人……”,拉来就干没商量。
脂批“伏下晴雯”。秦氏鬼魂与绛珠是一起入世的。秦化为袭,绛化为晴。太虚梦前的四个丫头是袭人媚人,晴雯麝月。袭人就是“妩媚一人”,晴雯是被鹿射死的霁月。“绛芸轩中诸事情景由此而生”(第五回批),晴袭之争是全书情节的“题纲”,薛林只是晴袭的分身。
甲戌本批语说:“数句文完一回提纲文字”,意思是,袭人跟宝玉的私情,是“一回题纲文字”的结果。这个“一回”指的是第五回,第五回贾宝玉的梦是全书的题纲,梦的主题是警幻仙姑说的“意淫”,意淫的对象就是袭人。批语“伏下晴雯”,意思是虽然没有明写晴雯,但袭人与晴雯的对立是全书的题纲文字。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2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回目上联写袭人,下联写刘姥姥,看似没有关联,其实是一脉相承。
批语“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回前诗说“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暗示刘姥姥与王熙凤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那跟袭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回[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实是“谁为秦种”,即谁是秦氏的祖宗,袭人是秦氏替身。
再说得明白一点,秦种即清种。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就是要翻开历史看一看,从盘古开天地到如今,谁为清的祖宗?这就是演怀金悼玉红楼梦的初衷。绛珠要吃蜜青果即觅清果,也是要寻找大清朝廷的来龙去脉。
第五回提出“谁为情(秦)种”的问题,第六回第七回解答这个问题。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哪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
【甲戌侧批:略有些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真千里伏线】
批语“略有些瓜葛”照应第八回秦业家“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刘姥姥家就是秦业家。“瓜葛”二字,即荣府与葫芦的关系。批语强调“千里”是伏线。
“数十回后之正脉也”,“数”字读三声,动词,“数十回后”即从第六回往后数十回,第十六回秦钟之死。刘姥姥即是暗写秦业——情种之祖,因此批语说是“正脉”。刘姥姥是关外远祖,秦钟是入关后的近宗,母皇虫生的皇子,一根藤蔓上“花儿”结出的倭瓜,——外来的葫芦种。
秦钟的父亲叫秦业,脂批说“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因为祖宗造了孽,所以秦钟与秦氏都活不长。介绍秦家也用了“素与贾家有些瓜葛”字样,暗示秦家也是冷乡来人。秦氏家中的对联上联止于“冷”字,下联止于“香”字。秦氏死后,棺材来自潢海铁网山,据古书,也在北国边陲。
秦家也是冷乡来人。
千里之外,言其原籍在山海关之外,遥远的北国。芥荳之微,照应第六十三回小戏子荳官,荳官是扮小花面的,她与芳官等扮男装,是扮的“犬戎名姓”外国人种。小小人家,小小的族群,爱新觉罗家族。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你道这一家姓甚名谁,又与荣府有甚瓜葛?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甲戌夹批:妙谦,是石头口角】逐细言来。
此书每到画龙点睛之处和关键人物出场,都会有“蠢物”现身说法:第一回写贾雨村和甄士隐,连写了约十来个“蠢”字;第三回贾宝玉林黛玉会面时,有“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的句子;元妃省亲一场,“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点醒看官注意书的主题——“蠢”字的真实用意。刘姥姥出场前“蠢物”用“石头口角”发话,可见刘姥姥是个跟主题有关的重要人物。
石头记是石上之文,石头石上即“蠢物”之上——“三人”。
刘姥姥是母皇虫,蠢字三人一日二虫,是刘姥姥的后代。
方才所说的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甲戌夹批:与贾雨村遥遥相对】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两呼两起,不过欲观者自醒】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
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对书中人物的评价各抒己见褒贬不一。但有两个人物没有太多争议。一个是贾雨村,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另一个是刘姥姥,她是红楼戏中的丑角,她的插科打诨给这本专门描写公子小姐打牌喝酒聊天泡妞的作品生色不少。一个乡下来的老年农妇,底层劳动人民被官宦人家当做嘲笑取乐的对象,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同情。这差不多是红楼读者的共识。
但是共识不等于真实,常识也可能是错误的。
作者在书的开篇就说用的是假语村言。假语即假话,写了一个贾雨村;村言就是骂人的话,写了一个刘姥姥,“与贾雨村遥遥相对”(甲戌批语),两个人物都是假的。
批语写“两呼两起”是什么意思?文中介绍这千里之外的小小人家时,先用了“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又用了“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知道,这就是“两呼”,即重复强调。强调什么呢?第一是小小人家的与荣府发生“瓜葛”是很遥远的事情,只有王夫人和周瑞夫妇知道有这个“乾亲”外,荣府人都不认识刘姥姥和王成王狗儿。二是重复强调金陵王家之乾亲,凤姐虽是“姐儿”的妈妈,王夫人是贾宝玉的妈妈,但是王夫人和王熙凤都不姓贾,她们是嫁到贾家来才当上管家婆。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观念,她们的娘家——金陵王家跟贾府是异姓根本不是一家,而是二姓外人
因此严格说,千里之外的小小人家是跟金陵王家有亲,与贾家并无“瓜葛”。批语“欲观者自醒”,就是说作者不能把话说明白,启示读者要自己领悟。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刘姥姥何人?她的真身不是一个贫苦的农妇,而是关外的祖宗。刘拆“卯金刀”,金和刀卯合在一起,拿着刀的金,女真后裔,流寇的老辈。关外的老祖宗穿越时空来到中华都城,她还是当年贫穷愚昧的老样子,但时间过了一百来年,空间走了一千多里。因此他跟后代们 “皆不认识”,他自己对这个环境很不适应,“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
现实世界人无法穿越时空,但精神世界人的思维就能,在梦里戏里小说里更能。人在梦中能与死去的熟人会面,看古书多了也能梦见古人,庄子能梦中化蝶,孔子能梦见周公。侯宝林有一个相声《关公战秦琼》。《聊斋》里有一篇《甄后》,甄后本是三国时袁绍的儿媳妇,曹操打败袁绍,曹丕乘乱纳了甄氏。可是在蒲松林笔下,甄后竟穿越了一千几百年,跟明清时的一位书生相爱同居了。南朝《述异记》里,有一个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看见几个人下棋,看完棋后发现斧头的木柄已经腐烂掉了,回到村里,人们都不认识他,原来时间已过了若干年了。
刘姥姥进荣府,是一出穿越时空的戏。第七回回目《贾琏戏熙凤》,假借其祖宗来取笑王熙凤。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甲戌夹批:石头记中公勋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无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妹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音老,出谐声字笺。称呼毕肖】接来一处过活。…………
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四字便抵一篇世家传】连过宗的,……
以上文字值得仔细研究。
首先是文理欠通。“狗儿亦生一子”,男人不会生孩子,跟谁生的?“嫡妻刘氏,又生一女”,从文意上看,好像板儿是狗儿跟妾生的。如板儿也是嫡妻生的,应写为“狗儿嫡妻刘氏,先生一子,又生一女”的。
开辟鸿蒙谁为秦(青)种?刘姥姥的两个外孙,名叫板儿青儿,取“扳开青史”“扳清家谱”之寓意。扳清之祖刘姥姥也。“嫡妻刘氏”,即流逝,第五回里“偶因济刘氏”,指帮助过刘姥姥的后代。
“小名狗儿”,——第五回前后都有“猫儿狗儿打架”字样,又跟六十三回的“犬戎名姓”呼应。狗儿的父亲王成,是成则为王败则寇之意,与第二回中贾雨村的议论衔接。本来是寇是虫,夺得了政权,就成了王。
第六十二回荳官说的“仇人蕙”,暗指刘姥姥游大观园,千里之外的“犬戎名姓”与中原儿女的对话。
总之,刘姥姥其实与荣府没有亲缘关系,前面说“两呼两起”,强调的金陵王家,刘姥姥也说狗儿“和金陵王家连过宗”,即王狗儿家是金陵王家乾亲。
“金陵王家乾亲”这六个字的字义是:金,历史上女真国号,爱新觉罗(满语有“金”的含义)氏为女真后裔,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国号金,1636年改为大清;陵与“凌”为古今字,侵略,欺凌。金陵不是地名,用为主谓词组,是金人侵占之意;用为偏正词组,是金侵略者或金鬼子之意。乾亲的乾字,与乾隆的“乾”是一个字。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甲戌夹批:从刘姥姥心中意中幻拟出奇怪文字】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从刘姥姥心中目中设譬拟想,真是镜花水月】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三字有劲】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甲戌侧批:写得出】【甲戌夹批:细是巳时】
这段关于时钟的描写,前批“是冬日”,后批“是巳时。”说明什么呢?
冬初的长安,7点多太阳才出山,6点多天还朦胧,刘姥姥上路的时间不会早于6点。因为她们是走亲戚,不是上车站赶乘火车怕误了钟点。6点多起身也必须晴天趁月色,不然看不见路。
这一大段冗长的文字,批语特别点醒“是巳时”,是要告诉看官什么呢?
刘姥姥住在京郊,带一个小孩步行,早上6点来钟起身,走到城里,先在贾府门口磨蹭了多时,几经周折才找到周瑞家。两人说了好多话,又派一个小丫头去打探;到了平儿屋里又好多时,时钟才打八九下,可见“乡下”王狗儿家离贾府很近,那为什么要说“千里之外” 呢?
此处作者隐去真事没写:这个金陵王家的乾亲原来是“千里之外”的“小小人家”,后代们移居到京城来了。
清朝有个叫张新之的人,他的批语说:“大道理乃此书大旨,于刘姥姥暗演之,于秦氏明演之。”(第十三回)“刘姥姥至三十九回方再见,而中间二十余回无非演刘姥姥者”。(第七回)“谁能打焦太一个霹雳,震碎红楼,使梦者醒而烈曰当空,刘老老偃旗息鼓,搬向原乡里去住。”(第八回)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3 玻璃炕屏

写到回末,突然插入这么一段:
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甲戌侧批:如纨绔写照】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的。…………凤姐笑道: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
清朝很多人认为这是暗写凤姐跟贾蓉的暧昧关系。只能看见正面的美女和淫,这叫正照风月鉴。
戚序本总评是“梦里风流,醒后风流,试问何真何假?刘姆乞谋,蓉儿借求,多少颠倒相酬。”批书人是知情人,他认为贾蓉借物是紧扣刘姥姥乞求的,是用谐音来暗示刘姥姥一进荣府这场戏的隐喻。
试问何真何假?贾蓉即假容,刘姥姥的贫穷样子和王熙凤华贵形象全是假的,真的是写“千里之外”的戎羌。
玻璃炕屏其实是“玻璃看屏”,作者有意把“看”写为“炕”,以圆故事情节。第五十二回写: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只顾看画儿,宝玉道:…………
“玻璃看屏”—— 就是晴雯只顾看的画儿,金星玻璃盒子内屏上画的外国女子。芳官在第六十三回扮的是异族男人,贾宝玉给她起的番名就是金星玻璃。第五十二回专门描写外国美人。薛宝琴还讲了“真真国的女孩子”,“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
宝琴说的“西洋画上的美人”,就是晴雯“玻璃”盒上“看屏”的外国美女。“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的外国人是影射谁呢?
因此,第六回回末贾蓉来借玻璃炕屏,暗示刘姥姥与王熙凤都是第五十二回晴雯看的金星玻璃盒内屏上的外国美人。
甲戌本批:“此刘妪一进荣国府。用周瑞家的,又过下回无痕。是无一笔写一人文字之笔。”刘姥姥是周瑞家的引来的。周瑞家的,胡诌乱说全是假的。她是冷子兴的丈母娘,诌丈母娘。冷子兴,冷乡人建立新朝。周瑞家的家庭就是冷乡人,她引来的刘姥姥也是冷乡之人。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4 二递三递
甲戌回前: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递三递及巧姐之归着。
“且伏二递三递”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把“二递三递”解为刘姥姥二进三进,是个大大误读。“递”与“进”字形字义大不相同。再说,如果石头记真有个“后部”,写了刘姥姥“三进”和巧姐的结局,批语决不会提前告诉看官。
说书人有个规矩,就是不能向听众透露后面的情节,尤其不能让听众知道结局,那样以后听众会大大减少。稗官小说的作者也一样,不能提前把人物的“归着”写出来,后事如何要看下回。看官们有悬念,才有阅读兴趣。
批书者提前告诉人们刘姥姥有“三进”和巧姐的结局,正说明根本没有写。如果写了,无需作者废话。批三国的在三顾茅庐时还要写上“伏取西川和六出祈山”,有这样批书的吗?因为看官自己有眼。
“二递三递”是什么意思呢?还是听古人自己解释。唐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文中递字是一代一代传位的意思,即“家天下”传宗接代。因此刘姥姥的“二递三递”,指入关后传宗接代。
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她要生皇子皇孙,一代一代传下去。
第四十回写探春屋里
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
蝈蝈蚂蚱都是蝗虫的变种或别名,刘姥姥当然不会说自己是母蝗虫。她只是告诉看官,我的直系后代,外孙板儿就是我下的皇子。
刘姥姥何许人也?她是“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她的家乡冬天很冷,地上能积三四尺深的雪。“刘”字可拆“卯金刀”,将金与刀卯在一起,拿着刀的金鬼子,流寇的老辈。
清人张新之写:“刘姥姥至三十九回方再见,而中间二十余回无非演刘姥姥者。”此人认为石头记前面的二十几回文字都与刘姥姥有关,都是刘姥姥的后代。也就是说,刘姥姥繁衍了许多皇子皇孙。第二十一回写到多官多浑虫时,庚辰本批:“今之浑虫更多也。”
贾琏对多浑虫的老婆多姑娘儿说,“你就是娘娘”。贾琏还有一位情人叫鲍二家的,因与贾琏奸情败败露上吊死了。多浑虫死后,多姑娘儿改嫁了鲍二。野史记载,孝庄后鲍尔济吉特氏在丈夫死后,与小叔子摄政王有染,并有下嫁多尔衮的传闻。
刘姥姥的家乡很冷,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讲述中华在地上的政治态势。冷子,即冷乡人。冷乡人,建立了新朝。
当日宁国公【甲戌侧批:演】与荣国公【源】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贾蔷贾菌之祖,不言可知矣】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
演说“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只说“贾代化袭了官”,这四个儿子是谁?要到后面寻找。
“生了四个儿子”, 第七十六回尤氏讲故事:
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
故事中的四个儿子是指四个后代,一个眼睛隐顺治(一目);一个鼻孔隐康熙;哑巴隐雍正(雍正二字无口);一个耳朵隐乾隆。
第十九回林黛玉问贾宝玉“你有暖香没有”,换成文言表达,就是“暖香无”三字。第五十回的题目《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此回里有“花”的谜语。
“良宵花解语”,良宵不是美好的夜晚,而是元宵。“花解语”,指有关花的谜语。“良宵花解语”,解开暖香坞的元宵谜语,花袭人的秘密就解开了。
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
这个谜语叫一字谜。古人误认为萤虫是草化的,所以谜底是花。反过来说,花也是虫化的。“花”拆“草化”二字。
因此花袭人也是草虫化来的。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李纨道: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着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
第十七回贾宝玉题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绕堤,紧绕主题也;柳,“刘妪”二字合音,三篙,三稿,指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三回文字;翠,生色也。
刘姥“二进”三回文字,是丑角荳官演示的戏,全书的精彩篇章。
刘姥姥“二进”的三回文字,不是与无关紧要的插曲,而是紧绕书的主题。此三回文字给全书生色不少。“隔岸花”,红楼梦写美女很多,就像隔岸观花一样看不真切,其实是一脉相承,有脉络可寻的。
还有一联是: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千里之外芥荳之微的刘姥姥,她表演关外的流寇。这几回文字生动有趣,显示了作者的才华。
“睡足酴醿梦也香”,“酴醿”两字全带酒,指第四十一回刘姥姥“途迷”。刘姥姥喝醉酒迷了路,错走到怡红院睡在宝玉床上。袭人发现了,满屋子“酒屁臭气”。酒屁臭气写为香?“梦也香”不是写气味,是说刘姥姥睡的很香,人不推她醒不了。
还有一个人姓花叫芳官的,也是喝醉酒睡到宝玉床上。芳官曾扮过北方少数民族男人。刘姥姥虽然不姓花,但头上也戴着花。
这些情节演示:睡在宝玉床上,姓花名字带着香气的女人,她是千里之外来的,不是中原人氏,而且是个男人。
林黛玉的《葬花词》中有一句“柳丝榆荚自芳菲”,柳榆即刘妪,柳丝榆荚即刘姥姥的子孙。“自芳菲”,花家的儿子叫花自芳,是刘姥姥的后代,注意他是个男人不是丫头。
这就是“隔岸花分一脉香。”这些人是一脉相传的同族血亲。贾宝玉到了花袭人家,庚辰本的批语是:“一树千枝,一源万派,无意随手,伏脉千里。”
宝玉晚上问袭人:“今儿那个穿红的是你什么人?”注意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讲的故事,雪地里有一个穿“大红袄儿”的姑娘抽柴,第二十六回袭人的穿扮与这个雪地抽柴的姑娘完全一样。
这个雪地抽柴的女孩,简称“雪中抱柴”,就是薛宝钗,她是“描花样子”写的,照花袭人的样子描出来的。薛家即“千里之外雪地人家”的缩写,头上顶着柴草。所谓“金簪雪里埋”。薛字与“孽”字字形相近。薛家住在东北角上的梨香院,离乡怨也。宝钗住进大观园的蘅芜苑,还在东北角上,那里没有花木长满了草,适宜草虫生长。
王熙凤也是刘姥姥繁衍的皇子。第三十八回平儿把螃蟹黄子抹到凤姐脸上,向看官暗示,她就是横行霸道的皇子。此回薛宝钗有诗曰:“皮里春秋空黑黄”,意为螃蟹的寿命不长,只剩下黑心皇子一代了。王熙凤就是末代黑心皇子。
甲戌本批“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
旧时给人物写传记,通例是开头先写祖宗几代。刘姥姥是给凤姐写正传,说明刘姥姥是凤姐的祖先。“乾亲”是乾隆的祖宗。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5 巧姐之归着
甲戌回前: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递三递及巧姐之归着。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为大姐儿改名巧哥儿。
这里有个叙事上的矛盾。
刘姥姥改名的是大姐儿,可是还有个巧姐儿,大姐儿和巧姐儿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第二十七回和二十九回都写了大姐和巧姐。“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巧姐儿早已存在,与大姐儿是两个人,比大姐儿大好几岁。怎么刘姥姥又把大姐儿起名为“巧哥儿”呢?
有人说这是作者的疏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文字会有这样大的疏漏吗?众多的批书人都没有看出来?
第二十九回以前大姐儿和巧姐儿是分得清的。二十九回到四十二回,就只有大姐儿了。到四十二回以后,又是只有巧姐儿没有大姐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姐儿就是“大脚儿”,巧姐儿就是“小脚儿”。满族妇女天足,戏称“大脚儿”,汉族妇女裹足,故称“小脚儿。”大姐巧姐代指满汉两族。
批语说写刘姥姥是凤姐的正传并“伏巧姐之归着”,就是说,清主入关以后,小脚儿汉族也归刘姥姥的后代管着了。王熙凤即刘妪的后代。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6 招大姐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甲戌眉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作者并非泛写,且为求亲靠友下一棒喝。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1-04-09 13:53:10
这招大姐又是怎么回事?
多数人把“招大姐”理解为后来刘姥救巧姐,是个大大的误读。刘姥姥诉苦乞求施舍,当时是有忍耻之心,但与报恩无关。世上也有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的白眼狼。如果真有像高鹗续书那样的事,那叫感恩之心,不能写“忍耻之心”,词不达意文理不通。
巧姐儿比大姐儿年龄大好多。千里之外来的大脚儿用武力征服了小脚儿,但思想文化的软实力不行,跟中原文化相比有点原始落后,自觉是个耻辱拿不出手,难以征服人数众多的小脚儿,此即批语“忍耻之心”。
所以入关后的多尔衮起,拚命学习中原小脚文化。这条批语“招大姐”就是指满从汉俗的历史意义。招者,招赘或招降也。
满族皇帝政治军事上征服了中原汉族,但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在思想文化上又被中原汉族所征服,即被中原汉族所招降。没有一个关内中原人认努尔哈赤为祖宗,反过来关外来的满族皇帝却成为孔孟的信徒,到处修文庙,自己反倒成了儒家的徒子徒孙。就像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嫁到富贵大家当了管家婆一样,觉得娘家什么都不好,把房产家私全作为嫁妆并给夫家,儿女改从夫姓,自己改从夫俗,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之处娘家人了。
《石头记》中刘姥姥,雪地抽柴的女孩,真真国的女孩子,全写成女人,金陵王家的王夫人,秦可卿,王熙凤全嫁到贾府,薛宝钗更是一心想嫁到府做媳妇,都是比喻大清皇帝。薛宝钗的诗“冰雪招来露砌魂”,她也是招来的大脚儿。

再说第四十二回。王熙凤同藕官一样,十二钗全是演员,不只扮一个角色。王熙凤在四十二回改扮入关后的多尔衮孝庄后等人。多尔衮等入关时和入关后遇到不少麻烦,就像刘姥姥刚入大观园,马上在石子路上跌倒一样。于是向他死去父辈请教。刘姥姥扮演复活了的努尔哈赤,他对入关后的家人面授机宜。
刘姥姥说:“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他)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四十回)。注意此处的“你们家”,原来是“他们家”,如今变成“自己家”了。
复活的关外祖先说:咱是个芥荳之微的小小人家,中原是大家“礼仪之邦”,要想子孙后代坐稳天下,确实不易。我是个死了的人,活着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小脚儿人多,咱们人少,占了中原,不那么容易坐得稳。要想“成家立业”“长命百岁”,不妨用“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脚儿们常用“以夷制夷”,咱们来个“以汉制汉”。咱们要学习他们的礼仪典章文字民俗……用他们那一套来治理,我觉得这个办法行得通。”

多尔衮等觉得很有道理,立即付诸实践。入关打进北京城后,先给崇祯皇帝发丧,告诉全国民众,你们明朝末代皇帝的死与我们无关,是李闯王害死的。其次大量任用明朝降官到各地任职,依旧用汉官当地方官来治民。思想上提倡尊孔尊孟,皇帝带头努力学习中原文化,从小就请汉族文人当宫廷教师,读五经四书“作诗填词”(五十二回)。后来又恢复科考。顺治间曾一度允许满汉通婚。上行下效,大姐儿以仿效巧姐儿为时尚,渐渐跟中原人融成一体了。四十一回以后就只有巧姐了。
曹家祖上为满洲旗人,自以为是大姐儿,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厢情愿。因为接待主子等原因挪用了公库银子,又被皇家踢回了原形,——还是巧姐儿。所以在第五回自称巧姐。
刘姥姥把大姐儿改名为巧姐儿,就是比喻满人改从汉俗。除头发样式外,沿用中原的文字和风俗习惯,有的干脆改姓中原汉姓,于是“大姐儿”全变成“巧姐儿”,看起来没有什么分别了。
鲁迅先生说:元朝蒙古人被中原人打败,还能回到老家去,晚清皇帝辛亥后已经回不去了。清朝末年革命家们起先还提过“驱逐鞑虏”的口号,后来发现,满汉都成了一家人。不过小脚儿们妇女缠足的习惯也于二十世纪改变,全变成大脚儿了。

楼主:微尘土

字数:1536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3-13 16:38:32

更新时间:2021-04-09 13:53:10

评论数:4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