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吴述伤寒杂病论-前言

吴述伤寒杂病论-前言

楼主:ty_馨瑞  时间:2019-01-29 16:50:33
作者简介
吴雄志,男,1975年生于四川眉山,九三学社社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部副部长、天津市医药家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执行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项,天津市教委重点课题1项,天津市卫生局中医药专项课题1项,江苏省中医管理局课题2项。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70多篇,SCI收录论文40多篇(38篇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出版中文专著5本,参编英文著作1本。创立英文学术期刊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并担任主编;创立“巴山夜语”中医传承基金;创立“无门医述”中医免费教育平台,带领30000余名学员研习中医。
推荐序一
从今年2月初开始听课,到6月中旬第一期培训结束,吴老师每周两讲,付出太多心血。非常幸运,吴老师命我作序,这给我再次研读的机会。
首先,吴老师帮我们缕清了方证式学习的脉络,对于我来说这一步包括冯世纶老师所传授的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学术体系,包括黄煌老师方证、药证、病证的学术体系,其中包含了理法方药多个层面的内容。吴老师用聚类法、抓独法、用药法为初学者理清了辨证思路和用药细节,与冯老、黄煌老师相互呼应,互为补充。
其次,吴老师为我们打开了学习《伤寒论》的第二道门:气化学派的大门,透过门缝,我们依稀看见了下一进院落的美景,进而产生探索的愿望。他善于应用模型表达复杂的理论,如六经球模型;又善于使用路线图使人一目了然,迅速理解,如聚类法、用药法。
吴老师致力于实现中医理论的自洽性、圆融性、可学习性。在研读过程中,我深感一路珠玉,美不胜收。可以说,吴老师以《伤寒论》为旨归,从六经传变、离合出入的角度去看杂病、温病、中医八大流派的异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且由此建立了对中医的病的认识,使学者惕然发现中医远不止于辨证论治,识病、知病之前因后果也许对治疗具有更宏观、具体的指导意义。吴老师所强调的截断法,就是这种认识的具体实施;而古今一统、寒温一统、内外一统、中西一统则是其最主要的“产品”。
阅读本书,令人非常愉快,但也有吃力之处,例如标本法。就我个人而言:学而未能通。但我直观感受到吴老师在本书中最突出的学术见解即在于此,这也是截断法的理论基础,没有对标本中气理论的深刻认识,就无法辨析学术流派的异同,无法理解中医眼中疾病的传变规律,就无法截断扭转。
平脉法和用药法是吴老师具有独特传承的两个部分。气升水布,火降血下,对应于左右六部18种脉象,吴老师给出17个答案,每一个答案就是一味药,每一味药对应着一系列处方,着实了得。许多人都曾经试图理出清晰的方剂演变线索,但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所见者中,吴老师做得最好。
曾经有医学前辈说:中医将因经方兴起,方证兴盛之后,将是气化学派。三阳传变,三阴递进,三阳在经在腑,三阴寒化热化,可以说这是对方证学派的扼要归纳,读过十卷伤寒论,回头再看这些口诀,恰好把我们所积累的零金碎玉分门别类归纳整齐。收拾好行装,我们就可以继续前进。
方证学派重写实,而气化学派则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时空变幻的抽象认识。建立在古人的生命模型之上的标本中气,由于其取用资料的宏富,具有天然的理论深度,不用苦功,难以纯熟应用。加以医学历经传承,信息丢失,传讲者往往没有足够的底蕴,因而展现出来的模型存在缺陷,导致标本中气学说未能在临床中有效地促进医者水平的提高。吴老师着重强调标本中气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理,进而推测疾病表现,最终完成从方证学派向气化学派的飞跃。他返本归元,以具体化的模型展示了阴阳、六经、八卦等的产生与相互关系,给初学者提供了思考的门径,善莫大焉。
面对如此系统的体系,我们往往会浩叹:吴老师,真天才也。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更应关注吴老师的传承和努力。从他许多的话语中,我们都能看到历代医家的语句和认识。作为研究肿瘤的中医学者,吴老师清晰地认识到,药物治疗的有效,需要从很多方面评价,许多疗效评估以症状的缓解程度为指标,另一些疗效则以生化指标的改变为指标,还有一些需要以肿瘤的大小有无为指标。吴老师提出的形气神一体同调,深刻地揭示了三者的关系。这样的认识,其实深植于中医文化的传统之中。我们看《神农本草经》每一味药物的功效,实际都是按照形、气、神三个层面来进行分解叙述的。
必须指出:吴老师是应时而现的具有开阔心胸,进取心态,积极乐观,担负使命的一代青年中医的代表。正是因为近几十年,几代人对中医事业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医复兴的条件和氛围。没有整个中医界共同的努力,吴老师本来不会出现。
时代需要天才,但天才救不了中医,只有整体水平获得提高,中医才有希望。许多次的私下交流中,吴老师谈及自己办中医教育的心愿,我深表赞同,我们都对中医整体提高抱有最浓厚的愿望。吴老师身体并不太好,每每我们在微信语音听课中担忧他气不接续,但吴老师总是表示,能将平生所学,尽付向学之士,死而无憾。我每每为此深为感动。
医学是帮助人的工作,这是我的老师的核心传授。许多时候我们会迷惑于纷繁万象,不明取舍,彼时只有以我们选择医学为职业时的初心来校正方向才成。作为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的一员,当我们退休的老主任主动来看疑难患者之时,我真切感受到了从赵炳南先生,到张志礼主任,到王萍老师的爱心的传承。而这正是我们选择当医生的初心所在。
我们应该知道:精神传承远比技术传承重要。度尽劫波,有此心在,一切皆可以重建。用中医的话说:这一发心就是真阳、是生命力。从另一种角度看:爱心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而所有的有关医学的智慧,早已完整地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包括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孤单吗?不,我们是一支绵延几千年,横跨几万里,超越时空阻隔,始终行持善念的队伍中的一员。我常常会感动,我们以何因缘,得以置身于这样一条传承的河流之中?我们以何因缘得以置身于这么阳光的事业之中?我们以何因缘能远离纷扰、直道而行?只因为我们都有类似的善良发心:以解民众身心疾苦为职业,以帮助人的方式实践自己的人生。
吴老师就是一位拥有这样发心的人,故乐为之序。
(张苍,男,中医外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96年至今一直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工作,师从陈凯老师学习皮肤病中医辨治经验,师从邓丙戌老师学习皮肤病中医外治法。今年开始师从王萍老师学习红斑狼疮的治疗,师从蔡念宁老师学习白癜风的治疗。主要研究方向:银屑病、痤疮、荨麻疹、慢性皮肤溃疡等皮肤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皮肤病误案四则例析》、《天麻钩藤饮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陈氏宣畅三焦法治疗皮肤病经验》、《吕培文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思路初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治疗浅探》、《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水肿》、《桂枝类方治疗慢性荨麻疹26例临床观察》、《皮肤病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关系》等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中医皮肤科奠基之作《简明中医皮肤病学》的修订再版工作,参与整理王玉章经验集《王玉章皮外科及肿瘤证治精萃》,主编《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参加编写中医高等院校创新教材《中医皮肤病学》。学术上重视整体观念,临床中强调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既重视每个疾病各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又不忽略每个患者各自具有特殊的身体素质。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调理脏腑气血阴阳与局部皮损辨证相结合。标本兼治,重视治本。治疗疾病重视标本缓急,治疗上强调疏导邪气,而非围追堵截。对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发展、变化、转归有一定认识。基于以上认识能为患者提供长程治疗策略的建议。并对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作出合理判断。--好大夫网站收集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张苍
2015年8月15日
推荐序二
雄志老师,幼承庭训,学贯中西,弱冠之初,始博览群书。不惑之年即沐秀医林,实为同道楷模,吾辈之榜样。与吴老师相识虽时不逾年,但对其所学所为颇为慨叹!中医经典信手拈来,娴熟如一日三餐;基础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临床实用性、可重复性非同辈同仁所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雄志老师尤为可敬之处,不仅做研究,也重临床。吾更仰慕其完全利用休息时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更多中西医同仁传播医理,交流学术,令千余学子受教,获益多多。
今雄志老师将其讲稿,汇集《吴述伤寒杂病论》与同道见面,吾有幸先睹为快,其内经和伤寒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聚类法、抓独法的提出让我临证思维跃然,尤其是以药讲法,麻黄、附子、大黄和桂枝等的应用,为我多年临床指点了迷津…
本书出版之日,余乐为雄志老师作序,谨为更好地学习,再学习!今后吾当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努力学习吴老师治学、育人的精神!
(刘宝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陈明教授:2009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肾脏病专业博士毕业,导师陈以平教授。--360百科)
医欣 刘宝利
2015年8月27日清晨
前言
甲午年(2014、1954、1894)腊月,余于经方论坛讲聚类法。余本畏艰难,少言中医。群友孙耀反复劝之,余为其所动,于腊月二十二日开巴山一群,讲述《伤寒杂病论》,据稿作伤寒三书--《伤寒杂病论研究》、《伤寒汇通》与《重订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研究》要在五法六经,详探标本法、聚类法、平脉法、抓独法、截断法在六经辨证中的应用。标本法论理,聚类法论法,平脉法论药,抓独法论方,截断法论病,故五法理、法、方、药,一气贯通。标本法,不厌其烦;聚类法,大道至简;平脉法,以脉定药;抓独法,独处藏奸;截断法,直取其病。
为医者须先识生命。余以六经气化之生命观与标本法,构建生命模型。进而伤寒、金匮,合二为一,以内经解伤寒,融温病于六经,穷究各家之源,故以六经统百家,探索寒温一统、内外一统与古今一统,并汇通中西,以窥求先贤一二。
《伤寒论》辨六经为病,脉证并治,故临证之要,要在病证症结合,形气神同调,法当直取其病,随证化裁,跳出辨证,不离辨证。其应用之法,可详参肿瘤六经辨证法和脾胃病三焦两仪辨证法。
自晚清西学东渐,国医几多磨难。中医之发展,每经数百年乃有一次学术突破,破茧重生。然当今时代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岂有固步之理。余不揣敝陋,尽述所学,得百余志愿者维护平台运转,半年之中,传海内外5000余学子,数十弟子、学员,不辞辛苦,整理成文。唯盼薪火相传,则余与中医之尘缘可了矣。
吴雄志
乙未年六月十八于津门





楼主:ty_馨瑞  时间:2019-01-29 16:50:33
第一章 伤寒概论
一、如何学习中医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学习中医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骨”和“肉”。“骨”,是指中医的根基,就像人要有骨头。根基在哪里?我认为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甚至包括《神农本草经》、《难经》。这六大经典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伤寒杂病论》,非常值得去深入研究。
除了“骨”、根基之外,还要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就是中医的“肉”。这个“肉”是什么呢?就是各家学说。我的体会是可把各家的书当小说看!放在枕头旁一有兴趣就翻翻。中医书籍大概有8千种(有的一种是几册),我看过约1千种。
有“骨”、有“肉”之后还要有什么?还要有“血”!就是我们讲的要有灵性。学中医主要是靠悟性,我认为学3年和学30年的区别不是非常大。“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学医仅3年即成大家,就说明了悟性的重要性。
因此,我总结学中医要有“骨”、有“肉”、有“血”,就是有根基、有知识面,还要有悟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根基和悟性。所以我建议大家专心去研究《伤寒杂病论》,结合个人的悟性,在短期之内,就能够抓住中医最精髓的东西。
学习《伤寒杂病论》之前,我们首先要讲一下如何看待《伤寒杂病论》。我认为如果要正确地看待《伤寒杂病论》,首先应正确地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在过去2千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中医的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把握和学习《伤寒杂病论》。
二、中医的历史与演变
中医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过程。第一个时期是先秦和汉唐,这是中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先秦和汉唐时期,中医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奠定了中医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基础。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中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各家学说的形成(大家对于各家学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后面我们讲医学一统时再去探讨)。第三个阶段是从民国到现在,中医面临巨大挑战的阶段。中医是否科学,中医能不能生存下去,这些都受到了质疑。因此,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才能确看待《伤寒杂病论》,才能思考它的一些更根本的问题。
如果大家感兴趣,还可以研究一下《伤寒杂病论》的传承,基本上可以说其相关历史能写成一个剧本。我们都知道《伤寒杂病论》是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写的书,但是这本书写出来以后很快就遗散了。当时是写在竹简上,用绳子穿起来,流传中容易出现顺序错乱的问题。直到晋代王叔和进行了捜集整理,编撰出了原书的伤寒部分,命名为《伤寒论》共十卷,经王叔和整理后的《伤寒论》得以流传,其余六卷没有被发现和整理,但仍然流散于民间、私相授受。到了唐代,孙思邈晚年撰《千金翼方》时在书里收载了很多内容。到了北宋年间,林亿在皇宫大内发现了《金匮玉函经》,据考证为《伤寒杂病论》中论述杂病的部分,由他把该书整理出来并进行了刊行,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
三、《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是辨“六经为病脉证并治”,比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这句话值得大家深入探讨,它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伤寒论》是一本辨病的书,出发点是辨病,辨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确切地说,它辨的是病的什么?是病位。如果我们理解了六经,就会发现病位本身反应的是什么?是病机。所以,辨六经为“病”和后世的“病”,内涵是不一样的。《伤寒论》辨病,辨的是病位,例如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而病位和病性密切相关--病性与病位共同决定了病在哪一经。而我们后世辨的病,其实是什么?是症状。你看我们《中医内科学》里讲的哮证、喘证、咳嗽、心悸、胸痹,这些严格来讲是症状。中医对这些症状的研究比较深入,并把它们拿出来作为病专门去研究。第二,《伤寒论》奠定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你说它辨病,怎么又奠定了辨证论治的体系呢?其实你看标题“辨…病脉证并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它不仅是辨病,还辨证。
那么,《伤寒论》辨的证有哪些?后面六经聚类法的部分会具体讲,比如三阳辨的是在经在腑,太阳病在经有伤寒证与中风证,在腑有蓄水证与蓄血证,这就是“证”。还有阳明在经有白虎汤证,在腑有承气汤证。三阴是寒化热化,少阴寒化是附子汤证,少阴热化是黄连阿胶汤证。由此可见《伤寒论》首先是辨病,然后再辨证。
四、证的本质
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什么是“证”?也就是说“证”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先看看中医讲的“证”包含哪些内容。中医讲的“证”是一些症候群加上体征,就是几个症状并见的同时伴有一些体征。哪些体征?主要是舌苔和脉象的改变。比如说肾阳虚证,有一些症状经常同时出现,如腰疼、手脚发凉等;体征如脉迟或脉沉、舌淡等。可见“证”是经常同时出现的一些症状群和体征,这些症状群是关联出现的,几个症状经常组合在一起。
“证”的本质是什么?“证”的本质是人体对疾病某个阶段的病理生理应答。如肾阳虚证在本质上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低下而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医的辨证论治主要不是针对病因,而是针对机体应答。举例来说,西医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直接杀灭细菌,中医也有能直接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比如说清热解毒的药物。可是清热解毒药物最强大的作用,并非体现在杀灭细菌上,而是体现在调整机体对疾病的应答上。这个调整过程包拮抗毒(拮抗细菌的内毒素)、抗休克(防治感染性休克)、抗凝(防治感染引起的高凝状态)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如白花蛇舌草实际上是一个免疫增强的药物),等等。这些都是作用在人体上,而不是作用在细菌上,这是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中医优于西医的一大特点。当然有时候也可能是缺点,当人体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时候,中药的作用可能很难奏效,因为它是作用在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不是直接针对病因的治疗。
五、六经辨证法
我们认为六经辨证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六经标本中气法(即标本法),用的是气化辨证。它是根据六经的气化特点来辨证,已经脱离了症状的束缚。这个方法比较复杂,偏重于理论,是从理论上探寻《伤寒杂病论》的根源。我们如果想深入地研究《伤寒杂病论》,标本之法很重要。因此,我对它的形容是不厌其烦。
第二,六经聚类分析法(即聚类法)。这涉及了《伤寒杂病论》的具体应用问题,属于法的运用范畴。我对它的形容是大道至简,把《伤寒杂病论》给简化了,让大家更好地去实际操作。
第三,六经平脉辨证法(即平脉法)。研究《伤寒杂病论》有个学说是“方证学说”,以方测证,以证定方,也就是抓主证,出现什么样的证就可以用什么样的处方。该学说主要借鉴了汉方医学的优点。而我们提出了“脉证学说”--由脉定药,由药定方,由方定证--构成了方药脉证体系,即六经平脉辨证法。平脉法和方证学说是有区别的,方证学说是用患者的证来对应处方,见什么证决定用什么方证,平脉法是用脉来对应药、方和证。
第四,抓独法,独处捉奸,着眼于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抓独法可以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中迅速找到病因病机,让我们跳出辨证去辨证。《伤寒杂病论》讲的“但见一证便是”,我们认为就是指抓独,抓住最具特征的表现就可以辨这个病。
第五,截断法,截断疾病的传变。比如说外感病,不管是伤寒还是温病,都可以用截断法。糖尿病也有一个传变的过程,由胃火到阴虚到气阴两虚再到阴阳两虚。肿瘤也有一个传变的过程,肿瘤到处转移,也可以用截断法来治疗。
这五法构成了我们主要的理法方药体系。这个理法方药体系可以形象地说是:“不厌其烦,大道至简,独处捉奸”。
此外还有肿瘤六经辨证法,这涉及肿瘤科的特殊性。《伤寒杂病论》的处方大部分是调气化、改变人体功能的,对一些功能性的疾病很有效,比如说用来发汗的麻黄汤,有些患者一服药就可以起效。但是肿瘤是一种形质性疾病,是一个新生物,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所以治疗更复杂一些。单纯用《伤寒杂病论》的一些方子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是有效的,但是用来控制肿瘤还是有困难的。所以要学张仲景的法,用肿瘤科特殊的方,这就是我们将要讲的肿瘤六经辨证法。
六、六经辨证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讨论六经辨证的特点。为什么要采用六经辨证或者六经辨病呢?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我们先看看中医是怎么讲人体构成的。首先,人体要有物质基础,就是中医讲的气血精津液,它是生命的原材料。我们的生命拿这些原材料来做什么呢?对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就是所谓的气化活动。这个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通过什么来实现呢?通过我们的脏腑。五脏六腑是实现物质与能量转化的器官,相当于工厂里的机器设备。气血精津液怎样通过脏腑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呢?需要通过特定的通道,这个通道叫作六经,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有的学生讲应该是十二经啊。是的,有手六经、足六经,加起来就是十二经。我们认为六经作为通道把气血精津液运送到脏腑里面,气血精津液在脏腑里面通过气化,完成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这是我们生命的基本过程和特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采用六经来辨证、辨病的根本原因。当然六经也与奇经八脉有关系,因为是十二经脉溢出来的东西跑到奇经八脉中去,所以奇经八脉和六经是密切联系的。
使用六经辨证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可以使思维变得非常简捷。比如六经分为阳经和阴经:阳经有三条,阴经有三条。三阴三阳各有开、枢、阖的关系,就像一个门,通过枢来打开、阖上。如果搞不清楚门是打开的还是阖上的,就去看看枢轴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枢,在阳经是少阳经,在阴经是少阴经。少阳经前面是太阳,后面是阳明;少阴经前面是太阴,后面是厥阴。这就使我们的思维非常清晰。这是六经辨证的一大特点。
六经辨证的另一大特点是二分法,我们首辨阴阳,分一阴一阳为三阴三阳。为什么说六经辨证是二分法?明明应该是三分吗。《素问》中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和《阴阳别论》专门讲了阴阳。“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就是说为什么是三阴三阳而不是二阴二阳呢?它提出了一个开阖枢理论,有开、有阖、有枢。三阳经不光有太阳和阳明,介于太阳、阳明之间还有个少阳。所以你看少阳经的方剂,比如小柴胡汤的用药就很特殊,柴胡是个解表剂,黄芩是个清热剂,治疗经腑同病。那么三阴经呢?除了太阴、厥阴,中间还有个少阴。《黄帝内经》提出的阴阳离合,是指太阳和阳明的离合,中间还有少阳;太阴和厥阴的离合,中间还有少阴。所以说,看似三阴三阳,实际上还是两阴两阳,只是由于它的离合关系产生了三阴三阳,所以我们说六经辨证是二分法。中医讲三才理论,讲天讲地、中间有个人,上面是阳,下面是阴,交在一起就成了人。实际上还是两分法,只是有个离合理论在里面。
六经辨证讲的是气化,后面谈到的标本法就包括了气化。但是肿瘤是个形质病,与气化病有不同之处。比如说一个肿瘤患者发热,你把发热治好了,不表示肿瘤被控制了。我们有一次查房,有个患者是非常典型的厥阴病,出现消渴、后半夜不能入睡等症状。中药治疗2个星期后,这些症状得到了非常好的缓解,他自己觉得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可是检查发现肿瘤进展了。所以说,气化和形质有关联,但不完全等同。那么如何通过治疗形质来阻止它的进展?记住一句话:“阴阳化生五行,五行内藏阴阳”。如果你把这句话搞明白了,就把形质和气化的关系真正搞明白了,治疗肿瘤就会有显著的进步。一定要把这句话想明白,否则你会把气化和形质对立起来。
为什么说“阴阳化生五行,五行内藏阴阳”?《阴阳应象大论》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说完阴阳又说五行,“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最后又说,“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这就是指六经。《阴阳应象大论》上说阴阳应象,应什么象?就是阴阳化生五行,变生六经。
通过六经辨证,我们还可以把气化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都融入其中。所以学习《伤寒杂病论》,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寒温一统,伤寒和温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第二,内外一统,六经辨证不仅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同时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第三,古今一统,经方时方都可以研究使用,只要领悟了张仲景的思想,不见得要完全用经方,你可以使用时方,甚至自己也可以组方。当然,经方的配伍极其精妙,我们很难达到经方的水平,所以我们尊奉张仲景为医圣。第四,如果你对西医认识比较深刻,也可以考虑汇通中西,做到中西一统。
楼主:ty_馨瑞  时间:2019-01-29 16:50:33
七、《伤寒杂病论》研究的代表学说
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学说众多,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点:首先是尊重各种流派,其次是学习其他的流派,最后是阐明我们的特色。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学说,一个是方证学说,再一个是三部六病学说,最后是六经气化学说。其中六经气化学说,也叫六经气化派,就是所谓的气化派。
1.方证学说
目前在伤寒学派里面流传最广、研习的人最多的是方证派(冯世伦为当代代表者)。方证派起源于日本,其特点是以方测证、以证定方。通过处方中药物的组成来推测证,然后临床时再用证来确定方。方证学说比较简单,入门很快,典型病例用那些处方确实是可以见到疗效的。不足之处是只告诉你具备哪些症状你就可以用哪个处方,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伤寒杂病论》的理论。这是方证派的一个特点。
2.三部六病学说
三部六病学派以各种形式存在(刘绍武为当代代表者),总的来说,它把病分成“表证”、“半表半里”和“里证”三部分。我们也用三部法来辨治外感疾病,但是认识和治疗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太阳在表,少阳在半表半里,少阳以后的都属于里证,阳明是里实证,太阴、少阴、厥阴是里虚证。
三部六病派勇于探索和革新,创造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学说的新观点。比如:他们提出太阳、少阴都在表,太阳有麻黄汤、桂枝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甘草汤,都在表。少阳和厥阴都是半表半里,而太阴和阳明是里证。太阳是表的实证,少阴是表的虚证,少阳是半表半里的实证,厥阴是半表半里的虚证,阳明是里的实证,太阴是里的虚证。这就把“表”、“半表半里”、“里”与“虚”、“实”结合起来。如皮肤,他们认为是表证,包含了虚证和实证,就是太阳病和少阴病;里面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肠,他们认为是“里”,包含了阳明和太阴;剩下的就是半表半里。他们把六经为病表述成六个病,就是“表”、“半表半里”、“里”,各有虚实共六个病。
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伤寒杂病论》在讲六经为病的时候,不是指的六个病。这一点讲得很清楚,大家可以去阅读条文,或者等我们讲完《伤寒杂病论》就明白了。比如,如果这个“表证”包含了太阳和少阴的话,那么少阴寒化的真武汤证、少阴热化的黄连阿胶汤证是表证吗?真武汤治哪个表证?黄连阿胶汤又治哪个表证?如果说厥阴是半表半里,治疗厥阴寒化的吴茱萸汤条文里有典型的消化系统症状,“食谷欲呕”吗,既然说肠属“里”,怎么又归到半表半里了呢?如果说阳明、太阴是里,那阳明的白虎汤证也不在肠道,白虎汤证哪有肠道的症状呢?它不是腑实证,那它又怎么会在里呢?这些都是需要解答的问题。
为什么这一学说会把少阴归在表证呢?因为从标本法来讲,太阳为寒水之经,太阳经的功能就是主膀胱气化、蒸腾水液,特点就是多寒多饮,所以它病了就会多寒或者多饮。多寒,比如伤寒的麻黄汤证;多饮,比如五苓散证。太阳为寒水之经,它如何维持布化津液的正常功能呢?需要借助少阴火化。少阴火化是指少阴的阳气蒸腾膀胱水液的过程,少阴经的阳气打通膀胱经的阳气,所以膀胱经的阳气和蒸腾气化作用根于少阴心、肾。肾与膀胱相表里,如果少阴经的热气太重,那么这种人容易热化而转为温病;如果少阴经的热气不足,那么人得了外感也很难发热,老是不好,这就是太少两感证。为什么太阳病恶寒发热?因为它本寒标阳,中见少阴火化,从本就恶寒,少阴的火热一向上宣散就发热,所以少阴经见到的表证是我们讲的太少两感证。
难道说只有太少两感吗?那阳明和太阴呢?阳明太阴也有两感啊!白虎汤证出现“背恶寒”的要用人参,人参是太阴的药,就是阳明太阴两感。太阴阳明也有两感吗?就是桂枝加大黄汤证,“大实痛者加大黄”,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那桂枝汤为什么属太阴呢?我们结合虚劳病篇讲,虚劳病篇就讲了两个病:一个是脾虚,一个是肾虚。脾虚用桂枝汤和小建中汤的化裁方,建中指建运脾胃的中气。理中大家知道吧?建中、理中是对举的,理中汤中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它们不是温脾的药么?温中焦脾胃。小建中汤是在脾胃,那大建中汤呢?三阴证是递进关系,大建中汤就到厥阴证了,先有中焦脾胃的症状,再见到厥阴证就是大建中汤。小柴胡汤见到阳明证就是大柴胡汤证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这里的区别。而少阳和厥阴是什么关系?是一种转出和陷入的关系,厥阴转出少阳、少阳内陷厥阴。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这三条经都是对举的。
所以少阴在经的太少两感证,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了太少两感证。阳明太阴两感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太阴阳明两感是桂枝加大黄汤证;少阳、厥阴是转入、转出的关系,这都是对举的。以此来辨三阴三阳,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如果你说少阴经是在表,就无法理解黄连阿胶汤,也无法理解附子汤、真武汤等,少阴经的很多症状都无法理解。
大家知道三部六病理论从何而来吗?来源于西医的三胚层。我讲了主胚层后,大家就明白这个理论有哪些不足了。三胚层是与两胚层相对应的,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扁体动物以上的全部动物都属于三胚层动物,由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构成,也就是讲体腔动物中间有根管子,就是从口到肛的这根管子。动物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最初是原生生物,没有体腔、不分胚层的,然后到了两胚层的时候就是腔肠动物,继而进化到三胚层动物。三胚层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的皮肤是属于外胚层,我们的眼睛、神经、垂体和肾上腺髓质是属于外胚层;中胚层就包含的多了,心血管、肌肉、结缔组织、生殖系统都是中胚层;内胚层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尿道。见表1-1。
表1-1二胚层的分化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表皮及其附属结构、乳腺、口腔、鼻腔及肛门的上皮、角膜上皮、晶状体、视网膜、内耳、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 结缔组织、肌组织、胸腺、腹膜、心血管、淋巴管、淋巴器官、肾、输尿管、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穹、肾上腺皮质。 咽到直肠、胆囊、肝、胆道、胰、喉、气管、肺、甲状腺、胸腺、中耳故室、咽鼓管、膀胱和后尿道、阴道和阴道前庭。
大家可以看到了吗?三部学说定义的表、半表半里、里,来自三胚层理论。但是大家看到三胚层理论有什么问题没有?如果外胚层属于表,太阳和少阴在表,那么神经也在外胚层,神经归到太阳还是少阴?
中胚层在半表半里,少阳、厥阴都属于半表半里,那心血管归到哪一经?肌肉也在中胚层,肌肉归少阳还是厥阴?中医讲脾主肌肉,对吧?肾、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皮质都在中胚层,能属于少阳、厥阴吗?中医讲肾属少阴,生殖系统不属于少阴、难道属于厥阴吗?临床研究证实,肾上腺皮质是典型的肾的本质,能属于少阳、厥阴吗?显然心血管和肌肉也不是少阳、厥阴,这些都在中胚层,所以这个划分法有问题。
中间那根管子都是内胚层,如都是阳明和太阴,那么问题是,膀胱属于内胚层,属阳明还是太阴?尿道属阳明还是太阴?阴道属阳明还是太阴?这都有问题。因此说,能不能用三胚层理论简单地概括六经,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从生物的进化过程来讲,三胚层仅是动物进化的第一步--由原生生物到两胚层,由两胚层到三胚层,分出三个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进化为扁形动物。但是,在三胚层的基础上形成的器官与系统,是到了更高级的动物阶段,构成了高级的耗散结构(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学说,这也是一种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的概念是相对于平衡结构的概念提出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只研究平衡系统的有序稳定结构,并认为倘若系统原先是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非平衡状态时,是不能在非平衡状态下呈现出一种稳定有序结构的。普利高津等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这种学说回答了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问题),这一点大家看生物进化树就可以看到。用低等动物的三胚层来囊括高等动物的生理特点,这是有问题的。因为高等动物的生理特点是由耗散结构构成的,简单的三胚层是不足以完成高级耗散结构功能的。所以低等动物必须进一步进化,形成由八大系统构成的、五个因素建立的耗散系统。那么,我们为何还要返回去用低级动物的结构理论来描述高等生物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題,人跟其他哺乳动物也不一样。人的直立行走彻底改变了我们身上一个重要的经脉--冲脉。首先,直立行走要克服重力作用:由过去的水平生长变为垂直生长,往天上生长了;其次,由于远离心脏,下肢血液的回心变得异常困难;第三,同样由于重力作用,以前是平行的血液供应,现在要往头上供应血液,所以上部的血液供应也比其他哺乳动物困难;第四,内脏器官难以固定,爬行动物的器官都固定在脊柱上,我们的器官立起来,脏器容易下垂;第五,对爬行动物来讲,重力的作用不足以促进消化系统功能,而人类从口到肛是一根立起来的管子,重力的作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食物往下运行,这导致我们消化系统的很多功能逐步退化了。所以,人直立行走以后,生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深刻地认识人的生理系统变化。
我们要研究人,就要研究这个生命是怎么构成的,是怎么进化的;怎样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两胚层生物,再到三胚层生物,怎样完成一个基本的进化,然后再进化到哺乳动物;我们人跟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有什么区别?先把这些搞清楚了,然后再去研究。
经过以上剖析,再说我们为何要使用六经辨证?因为六经辨证是辨六经为病,而不是辨六病,六经为病和六病是有本质区别的。六病构建的理论体系,是通过简化了《伤寒杂病论》的很多条文和内容,来保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而六经为病则囊括了六经所发生的病,和六病有很大区别。
楼主:ty_馨瑞  时间:2019-01-29 16:50:33
中医的基础理论体系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它的哲学思想,就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二是人体的生理基础。中医的人体生理基础是什么?是以脏腑为器,以气血精津液为料,以经络为道、为传送带。何谓以脏腑为器?这个容器里面的脏和腑有不一样的用途,脏藏精气而不泻,腑传化物而不藏。脏腑好比是口锅,那么气血精津液就是锅里的原料,以脏腑为器,以气血精津液为原料,通过经络的传送,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这个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就是气化。所以,六经气化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六经的经络系统把十二经络归到三阴三阳六经之中,一头以三阴经连脏,以三阳经连腑,腑多实证,脏多虚证;另一头联络我们的气血精津液,从而实现我们的气化。这个理论可以完美地把脏腑和气血精津液联系起来,用于描述人体的生理。
由此可见,六经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中医的人体生理基础,从而把中医最重要的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与以藏象津液经络为代表的生理基础联系了起来。大家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开篇讲阴阳五行,然后是藏象,然后是气血精津液,然后是经络。实际上,只有六经才能很好地把脏腑、气血精津液和经络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高明、非常完美的体系。通过六经这个通路,把脏腑、气血精津液,也就是器和料联系在一起,来阐释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就是气化的过程,就是六经气化,就是我们标本法的精神实质。所以说,六经辨证不是辨六病,而是辨六经为病。比如,太阳之为病,就是太阳病,而不是以太阳这个空壳为名字的一种病。
3.死在太阴吗
如果认为“太阳、少阴是表,少阳、厥阴是半表半里,太阴、阳明是里”,那么就有了“死在太阴”的说法。因为里虚证就是太阴,所以有人说人的生命终结在太阴。可是大家要知道,《伤寒论》的太阴病篇,没有一个字说到死。而实际上《伤寒论》讲的死证,主要集中在少阴病篇和厥阴病篇。我把太阴病篇第一条到最后一条念给大家听,没有一条涉及“死”字。第一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是太阴之为病脉证提纲。脉证提纲在后面有一个补充:“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脉证提纲是对太阴病发病基本情况的概括。第二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讲的是太阴中风,六经都讲中风。第三条是太阴病欲解时,六经病都是这么讲的。第四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讲了太阴病的桂枝汤证。因为太阴病脉浮无力,气虚的人脉浮,后面我们讲太阴病的时候会详细讲。就是说凡是太阴病脉是浮的,可以用桂枝汤发汗。第五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与“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这两句都是补充太阴病脉证提纲的。然后又说了一条什么呢?“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就是说如果腹满时痛,里头有大便的,可以用桂枝加芍药汤通便;如果“大实痛者”’再加大黄。最后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也就是说如果患者胃气弱的话,你要用大黄、芍药通便,量要少。太阴病篇就讲了一个太阴病脉证提纲,两条补充,再就是太阴中风,太阴病欲解时,这都是写六经病的统一套路。最后说太阴病用什么处方?用桂枝汤。然后说了如果肚子疼有大便的,要用芍药通便;如果大便硬一些,加大黄;如果这个人胃气弱的时候,用芍药、大黄的量要少。太阴病篇总共就讲了这些内容。哪一条跟死亡有关系?
死亡,从西医看有两个原因:心衰和休克。心跳没了、血压没了,这个人就会死。心衰属少阴病的多,休克属厥阴病的多,休克的典型症状就是厥阴病的症状。我们临床见到哪个患者是吃不下去饭饿死的?是腹泻给拉死的?而且太阴病腹泻还不是那么厉害,患者几次太阴病腹泻就能拉死吗?别人吃三两饭他吃一两饭,他就饿死了?而且太阴病篇“手足自温”、“脉浮缓”,“手足自温”的话,患者怎么会死呢?“脉浮缓”,休克的时候、心衰的时候,脉怎么会是浮缓的脉呢?至少是一个脉细欲绝、脉微欲绝啊,少阴、厥阴病里面讲过了的。可能有人会说《伤寒论》讲过“除中”啊?可是别忘了,“除中”是在厥阴病篇。“除中”的机理是厥阴病的患者到了命终,人死之前,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大量的分泌,与疾病做最后的抗争,这时候病情突然缓解,然后想逬食,老百姓叫“回光返照”。如果进一步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患者就活过来了;如果皮质激素短暂分泌,机能不能恢复,人就死掉了。这就是中医讲的“除中”,发生在病情极危重的时候。没有人一天吃三两饭,有一天他吃一两饭,突然“除中”就死亡了。一个人一天拉一次大便,有一天拉三次大便就突然“除中”死亡了,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见到的都是非常危重的患者,最后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而“除中”,这个西医可以说得很清楚,怎么会是太阴病呢?
4.《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无关吗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就是《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有的学者(冯世伦为代表者)认为《伤寒杂病论》并非来自《黄帝内经》,继而认为《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是“假”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假六经、真六病(此不知指谁),还有的人说六经为五经,无厥阴;还有人以方测证,说死在太阴。
《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为东汉末年,中医在此之前已经有完整的十二经络的概念。那么《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是什么?是否指十二正经?如果六经分手经、足经,加起来就是十二条经,这是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就是张仲景仅仅借鉴了传统中医的十二正经的名称,创造了六经辨证,也就是说,张仲景讲的六经并不是《黄帝内经》上讲的六经。但是,如果张仲景创造了新的医学体系,那他为什么还要应用传统的中医名词?这是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伤寒杂病论》原序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有人考证后说,“撰用《素问》”之前为原文,“撰用《素问》”之后的是衍文。姑且不论其考证结果,张仲景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说明他这套体系是根据《黄帝内经》等之前的医学书籍整理而来的,既然他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他怎么可能完全颠覆以前的理论来创造新的体系?创造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何又要应用前人书籍里的体系和名词?
第二个问题,《伤寒杂病论》对很多症状的描述,与经络所属的脏腑和循行的部位有关。比如,少阴经有心和肾,《伤寒杂病论》讲少阴病的症状是心和肾的症状,而且和少阴经的循行部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伤寒杂病论》的少阴病和少阴经循行的部位以及所络属的脏腑有关。那怎么能说少阴病是一个新生的概念而与少阴经没有关系呢?
再举几个例子,比如在经在腑的问题。太阳在经出现“项背强几几”,能说跟太阳经络循行的部位没有关系吗?阳明病在腑,大便燥实,我们知道大便是在大肠内形成的,大便燥实能说和阳明大肠经的功能没有关系吗?太阳在腑的膀胱蓄水五苓散证,能说和足太阳膀胱经没有关系吗?五苓散常用于治疗膀胱不稳定,也就是《黄帝内经》讲的“咳而遗尿”的膀胱咳、打个喷嚏也遗尿。我们抓独法有一条,一旦出现因腹腔压力升高、膀胱不稳定而小便出来的,就是五苓散证,用五苓散治疗相当有效。
第三,《黄帝内经》提出了六经标本中气学说。如果说六经仅仅是张仲景创造出来的六个病的概念,与十二经络没有关系,那么标本中气学说又为何能解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比如:太阳为寒水之经,中见少阴热化,少阴热化不足就恶寒,少阴热化太过就发热,素体阳盛之人热化太过则转为温病,热化不足导致水饮泛滥产生蓄水。那么,我们如何能说《伤寒杂病论》的六经与标本中气学说没有关系呢?
所以,如果把六经为病称为六种病,认为与传统中医十二经络没有关系,那么很难用十二经络的循行部位、十二经络配属的脏腑以及标本中气学说等中医理论去解释《伤寒杂病论》。我认为,六病是把《伤寒杂病论》简单化了。我们说大道至简,是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本质、直取其病,不是要把《伤寒杂病论》简单化。所以,我本人不同意六经为病仅仅是六个病,仅仅是《伤寒杂病论》创造出了疾病的六个阶段的观点。
那么,六经为病的优点是什么呢?六经内连脏腑、外络肌表,是人体的一个传送带。六经把我们的气血精津液传送到脏腑,在脏腑内进行气化,又通过六经把气血精津的转化输达到全身。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工厂,脏腑就是工厂的机器,经络就是工厂的传送带,生命的原材料--气血精津液,通过这一套系统发生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所以,用六经去解释整个人体,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原因。如果研究好了《伤寒杂病论》,把《伤寒杂病论》的理论运用到中医的各个学科中去,再结合每个学科自身的特点,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与《黄帝内经》、《难经》以及其他中医传统理论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另搞一套的说法。而且,《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能把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以至于后世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包含进去,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大一统。中医理论包罗万象,各家学说纷繁复杂,如果《伤寒杂病论》的六经理论体系能把其他的理论统一起来,实现大一统,我认为这是中医的进步。割裂《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联系,认为中医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两个独立源头,从而提出《黄帝内经》是针灸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是内科的理论基础(《伤寒》中针灸理论来自何处),本质上严重破坏了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事实上,以《黄帝内经》解《伤寒杂病论》,则《伤寒杂病论》的方药理法自明;以《伤寒杂病论》解《黄帝内经》,则《黄帝内经》之理法均可落于实处。所以,如果把六经归为六病,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它解释不了医学理论的整个体系。
5.三阳次序
三阴的次序为太阴、少阴、厥阴,这在《伤寒论》和《黄帝内经》都是一致的。但是关于三阳的次序问题,《伤寒论》原书的次序是太阳、阳明、少阳,还是太阳、少阳、阳明,到底哪个是正确的?《黄帝内经》上关于三阳次序的记载有二种说法:
第一种是太阳、阳明、少阳,依据为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依次阳气渐衰。《伤寒论》原书的三阳次序即是太阳、阳明、少阳。《素问•热论》上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原因是什么呢?“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倶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倶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可见三阳的次序对应了三阴的次序。
第二种是少阳、太阳、阳明。《灵枢•终始》有说:“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灵枢•禁服》三阳的次序与此相同。《太素》说:“一日外者分为三时:平旦人气始生,为少阳也。日中人气隆盛,为太阳也。日西人气始衰,为虚阳也”。《伤寒杂病论》记载六经为病欲解时的次序也是少阳、太阳、阳明。“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为凌晨3点至早晨9点;“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为早晨9点至下午3点;“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为下午3点至晚上9点。
第三是太阳、少阳、阳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既然三阴按照开、枢、阖的次序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按照开、枢、阖的次序就当为太阳、少阳、阳明。《伤寒论》有说:“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患者本不渴,服柴胡汤后渴,说明转入了阳明。阳明病篇又说“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又与《素问•热论》“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不同。以表里关系而言,太阳为表,少阳半表半里,阳明主里,与太阳、少阳、阳明次序吻合。我们认为第三种次序更为合理,这从三阴三阳的传变规律上也可以看出来。
太阳病的传变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循经传,太阳传少阳,由少阳化热再传入阳明。第二种是越经传,太阳直接传入阳明,多见于素体热盛之人。还有就是太阳病误治,如阳明病篇说的“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也有“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对于越经传,太阳之后就是阳明。
我们在截断法中要讲“三阳传变,三阴递进”。所谓三阳传变是指太阳传少阳,如果少阳证备,则太阳证罢,完全传入少阳则不见太阳证。少阳完全传入阳明,则不见少阳证;所谓三阴递进,指太阴传入少阴,但可以同时具有太阴和少阴的症状;少阴传入厥阴,也可以同时有太阴、少阴、厥阴的症状。阳明病篇说“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所以三阳在阳明已无所复传,我们认为三阳的传变次序当是太阳、少阳、阳明。
为什么《伤寒论》原书的次序又是太阳、阳明、少阳呢?因为太阳为开,为感受外邪之地,《伤寒论》用了三卷来阐述;阳明为阖,“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伤寒论》用了接近一卷的内容来阐述;而少阳为枢,《伤寒论》少阳病篇仅有十条。可见从外感病的复杂程度与重要程度而言,当是太阳、阳明、少阳。如果出现越经传,太阳之后直接是阳明;从一日内人的阳气由内出外而言,是少阳、太阳、阳明;从疾病自身的传变规律而言,是太阳、少阳、阳明。
八、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特点
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特点是:标本法、聚类法、平脉法、抓独法、截断法五法合一。标本法是讲理的;聚类法是讲法的;平脉法、抓独法、截断法是讲方和药的。这五法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不厌其烦、大道至简、直取其病、独处藏奸。其中,标本法是不厌其烦;聚类法、平脉法、截断法,是大道至简;抓独法是独处藏奸,六经辨病,先病后证,法当直取其病,随证化裁。同时,我们强调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我们主张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各家学说,最终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与中西一统。
楼主:ty_馨瑞  时间:2019-01-29 16:50:33
1.标本聚类、平脉辨证、抓独截断,五法合一
标本法,是讲理的,阐释了六经为病的原因和机理,解释了为什么六经为病会出现这些临床表现。我们搞清机理就知道怎么去治疗,这就是标本法的实质。
聚类法是什么呢?聚类法就告诉我们要首辨阴阳。病是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再把它定在三阳或三阴的某一经。三阳为腑多实,三阴为脏多虚。如“恶寒发热”是太阳,“寒热往来”是少阳,“但热不寒”是阳明。三阳病的脉是什么呢?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太阴是手足自温,少阴是手足不温,厥阴就是四肢逆冷了。所以辨病在三阳还是三阴,要先辨阴阳;辨完阴阳,再辨六经,辨病发何经,这样就可以很简单地辨出病在何经;然后再辨病属何证,辨病属何证就更简单了,三阳是在经在腑,三阴是寒化热化,此外三阳有经腑同病,三阴有寒热错杂。比如说:太阳在经是伤寒、中风,太阳在腑是蓄水、蓄血。这个病属何证是很好辨的,在经在腑,寒化热化,大不了这个人有体质的异常,存在兼夹证而已。如果还不能确定,结合抓独法,三阳独取少阳,三阴独取少阴。所以聚类法就是首辨阴阳,次辨病发何经,末辨病属何证。
平脉法讲的是什么?是说以脉定药,以药定方。根据寸关尺的脉象,把两只手的脉立起来,分别对应人体的九个穴位,然后把十八个部位的药定下来。见到哪个部位的脉就知道应该是哪个药,把药抓出来,药一定下来,方就出来了。比如说左寸细数,药就定在黄连上,这个人是个热化证,如病在少阴经那就是黄连阿胶汤证。这就是我们的脉证学说,由脉定药,由药定方,由方定证,就构成了方药脉证体系。
然后是抓独法。这是告诉大家一些特殊的诊病技巧。我们讲独处藏奸,通过抓独法来直取其病,抓住它,方就出来了。比如说:咳而遗尿就是膀胱咳,因为膀胱不稳定咳而遗尿者,那就是五苓散证,凭这一条就可以把方定在五苓散上,气虚加党参或者人参,即春泽汤。这就是抓独法。
第五个是截断法。截断法的目的是什么呢?病不传经,经尽而愈。只要让病不往下传,经尽自然就好了。后面我们要详细讲截断法,三阴和三阳的截断技巧不同。比如,黄土汤中为什么要加生地?加了大量的生地可以维持血容量,患者就不会出现休克,不会出现厥热胜复,出血止后,在少阴就治好了,就不会传厥阴了。白虎汤为什么要用知母?可以阻止病从阳明传入少阴。截断法的目的就是使病不传经,经尽而愈,尤其是肿瘤,肿瘤的转移是有规律的,如果你把它截断了,转移和复发就少了。
我们用聚类法虽然是大道至简,但是并没有简化《伤寒杂病论》,也不存在把理法抛弃而只保留方药的问题。我们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大家忘记条文。怎么忘记条文?通过标本法的六经气化规律把处方推导出来;通过聚类法层层递进,把方给锁定;通过平脉法以脉定药,以药定方,确定主方;通过抓独法把处方直接抓出来。
除五法之外,还有用药法。我们的用药法是要告诉大家:知道用药的特点,就知道方剂的演变;知道方剂的演变,就知道条文的意义;知道条文的意义,就可以融会贯通,从而忘记条文,这就是我们的用药法。例如麻杏石甘汤治疗“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方中有石膏为何说治疗“无大热者”呢?有汗出为什么用麻黄呢?要想搞清楚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和石膏的用意,先要明白麻黄汤和白虎汤。大热,指阳明经证的白虎汤证,白虎汤用知母配石膏,知母可以增强石膏的解热作用。麻黄汤的解热作用依赖于桂枝,要出汗热退。退烧出汗,出汗退烧,解热和镇痛是连在一起的。麻黄汤里的麻黄可以增强桂枝的解热镇痛作用,但它不增强石膏的解热镇痛作用,麻杏石甘汤里没有桂枝配伍麻黄,所以没有强烈的解热作用。麻杏石甘汤虽然可以治疗发热,比如小儿发热就可以用它来退热,但是它治疗的发热是“无大热”,热是不严重的,如果严重就加知母,这个处方就要化裁。
明白了麻杏石甘汤,就会明白它和越婢汤的条文是一样的,接着我们就明白了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的区别:麻杏石甘汤是麻黄汤去掉了桂枝,也没有用知母,所以治疗汗出无大热,和越婢汤是一个意思。越婢汤把麻杏石甘汤里的杏仁变成了姜枣,它是趋风水水肿的,也是汗出无大热,无喘不需要杏仁而用了姜枣。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石膏,所以治疗无汗发热,我们知道了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石膏之后,就明白它是怎么治疗恶寒发热的了;我们知道麻黄汤证,就知道了小青龙汤证,不外乎多了个水气,实际上小青龙汤证出现烦躁的症状,就是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这与大青龙汤用石膏的机理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把麻黄法和整个《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的处方全部连起来。短时间内就可以把所有相关条文搞清楚,这样你还背条文干什么呢?还需要以方测证、以证定方吗?所以我们的特点是忘记条文。这就是我们讲的用药法。
抓独法和截断法是对聚类法、标本法和平脉法的补充。抓独法和抓方证有什么区别?方证是一系列症状和舌脉的组合,而抓独法抓的是特异的症状,甚至可以抛开舌脉,比如说五苓散的咳而遗尿,就可以抛开舌脉,直取特异的症状,把方剂辨认出来。
2.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
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辨证论治,随症加减。而我们的治疗是直取其病,随证化裁。比如:口腔溃疡就可以用导赤散,阴虚加地黄、丹皮之类;阳虚合桂枝、附子之属;腑实合凉膈、硝黄芩。口腔属上焦,加牛膝、车前子之属引之下行,无论寒热皆可。实际上导赤散中的甘草、竹叶、通草(可代替木通),是口腔溃疡专药,随证化裁即可,这就叫跳出辨证、不离辨证。
什么叫“病、证、症有机结合”?就是把辨证论治和辨病、对症治疗有机结合。我们特别强调要“有机结合”,因为现在的辨病和辨证的结合多是扭曲的,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努力达到化境。什么是化境呢?一个处方写出来,应当做到从辨证论治上看一点问题没有,从辨病论治上看一点问题也没有,从对症治疗上看也一点问题都没有!举个例子:栝蒌瞿麦丸治疗阳虚肾癌。要说辨证,肾阳虚用附片,复其气化,没有问题;要说治肾癌,里面有治肾癌的药,瞿麦和天花粉具有强力的抑制肿瘤作用;要说辨证调气化,里面有附子和茯苓,能够调气化,治疗少阴寒化夹饮证,属于很典型的药物;要说对症治疗,患者小便不利,里面也有利小便的药,瞿麦就是利尿的,天花粉也是利尿的。大家知道吗?一般人认为天花粉止渴,《伤寒论》中张仲景用天花粉来利尿,天花粉除了止渴还可以利尿。要说对症它有,要说辨证它有,要说辨病它有,但都是无形的,你看不到辨病、辨证、辨症的痕迹,都融为一体了,这才叫作病、证、症有机结合。
什么叫“形、气、神一体同调”?我们还是以栝蒌瞿麦丸为例,既有调气化的药物,哪些药物?附子和茯苓,一个温煦肾阳,一个蒸腾水液;也有复形质的药物,哪些是复形质的药物?瞿麦和天花粉,都是治肿瘤的。气形同治,所以疗效很好。
我们讲了第一条--病、证、症相结合,第二条--形、气、神同调。做到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就可以跳出辨证,不离辨证。
3.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我们的特点是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各家学说。寒温一统,就是要统一伤寒与温病;内外一统,即统一外感与内伤;古今一统,就是把经方与时方有机统一;中西一统就是汇通中医与西医。综合起来,即我们说的“大一统”。
我国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并存。其中的中西医结合有很大的问题。客观地说,自从我们国家提出中西医结合以来,到今天都没有搞得很明白。国外有整合医学,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原理,把传统医学的一些知识结合到现代医学里面。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至少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来诠释一些西医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诠释一些中医的理论。首先要做好的是中西医学之间的翻译,就像把英文和中文进行翻译的工作。当然,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要很好地相互诠释也是不容易的,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基本、也是最初级的层次。中西医结合更高级的层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不光是诠释,更重要的是融通,从理论到临床上熔为一炉,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把中医和西医的东西熔为一炉,就是我们讲的中西医互补。第三个层次是中西合璧,就是做大一统,把中医和西医最终统一起来,形成一门新医学。我国在几十年前就提到建立新医学的问题,但是过去的实践是失败的。因为当时实现中西医合璧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而且真正要做到中西医合璧,对中医和西医都要做到极深的理解,这种人才很难找到。
所以我们说中西医结合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西互参,相互诠释,用中医诠释西医,用西医诠释中医;第二个层次是中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缺点;第三个层次是中西合璧,把中医西医融合,从而建立一门新医学。
既然要做到中西医合璧,那就首先要做到中西医大一统,要把中医和西医统一起来,我们叫中西医一统。而要做到中西医一统,首先要做到中医一统,就是先要杷中医的知识统一起来。进一步说,要做到中医知识的一统,我们说第一个是内外一统。也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统。这个大家好理解,因为不管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写的,本身就是一本书。《伤寒杂病论》分成了两本书,一个偏外感,一个偏内伤。但是外感内伤相互影响,内伤会影响外感疾病的转归,外感最终传入三阴,也会影响机体脏腑功能导致内伤。所以,首先是如何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统一起来。大家看我们的讲课,很多内容都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分的,是把它们统一起来讲的。第二个是寒温一统,就是把《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说有机地统一。如果能够做到寒温一统,那么就把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这些辨证方法有机统一起来了。实际上做到寒温一统也是可行的,当你对伤寒和温病都有一定研究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就是相互融通的,温病学其实是基于对《伤寒杂病论》的发挥。我们会专门讲寒温一统,就会涉及如何把《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说统一起来的问题。第三个是古今一统,即经方与时方一统。用《伤寒杂病论》的原理去看待时方,把时方的知识有机地融入《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模型之中。如果我们做到了内外一统、寒温一统和古今一统,那么就能做到中医的大一统。在中医做到大一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中西医一统,才谈得上一个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或新医学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做中医的大一统呢?因为《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是我们最早确立的中医临床模型。中医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从《伤寒杂病论》开始的。《黄帝内经》、《难经》等还仅仅是理法的层面,而《伤寒杂病论》是理法方药合一的。关于理法,张仲景在序言里讲了,因为当时具体的原因,传承的不易等,所以以方药为主,理法讲得少。从《伤寒杂病论》开始,中医形成了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我们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后世的各种治法、各种方法大多是从《伤寒杂病论》中脱化而来的。如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从《伤寒杂病论》中脱化而来的,本源都在《伤寒杂病论》里,都是对《伤寒杂病论》的发挥和发扬,所以都可以融入《伤寒杂病论》中去,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六经的模型,我们讲了标本法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六经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医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背后的病机,所以我们应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做到内外一统、寒温一统和古今一统。
大家要记住我们的特点和目标,是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和中西一统。我们讲《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会把《金匮要略》的方子融入进来,把后世李东垣的东西融入进来,把张元素的东西融入进来,把刘完素的东西融入进来,把金元四大家的东西融入进来,古方时方都在一起,还有温病的东西也在里面。讲截断法的时候会讲很多温病的内容,实际上我们不分内外、寒温和古今。同时,我们也把很多西医的知识内容融入进来。我们希望在大一统上做一点工作,哪怕做得很不完善,我们也要做开拓者。
最后我说明一点:伤寒的流派众多,其实没有高低之分。今天我们列举了一些流派的特点,并将我们的特色跟他们相比较,这不是去比较高低的。各种流派都是很优秀的,他们都在《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我们的前辈、老师,都是中医的瑰宝,我们钦佩他们、敬仰他们,要向他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从众多流派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方证派,它很简单、容易上手,比六经气化入门快。我们想要了解伤寒,从方证派那里可以很快地学到东西。三部六病学说有助于我们理解《伤寒杂病论》,是认识《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我们很钦佩方证派的各位大家和传人,很钦佩三部六病学说的各位专家、各位前辈,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前辈。只是我们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需要说明,我觉得这些问题必须要对大家说清楚,不然大家会迷惑。

楼主:ty_馨瑞

字数:24235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9-01-28 20:56:47

更新时间:2019-01-29 16:50:33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