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论语之语论》 里仁第四

《论语之语论》 里仁第四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1 19:47:34
《论语之语论》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意译】孔子说:“街坊闾里,有仁善风俗是最美好的。选择住处,如果不选择住在有仁善之风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
【语论】寻求有仁善风俗的街坊居住,说明不仅具有是非之心,而且还有强烈的向善欲。处仁而居,对于自身修养的提高,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前一篇论述的“礼”,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相对于“仁”这种发自内心的无上美德而言,礼只是一种外在形式。故而此篇,接续论述“仁”这一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
“仁”是什么呢?孔门弟子樊迟曾经做过请教,孔子的回答简明有力:“爱人”。
每个人都爱自身,这是“忠”;从爱自身出发,推己及人,也要做到爱护别人,这是“恕”。从忠到恕,完成了“仁”这一美德,这就是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论语正义》上说:“仁者,善行之大名也。”仁,是所有美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出类拔萃、率领群伦,具有丰富的内涵。“恭、宽、信、敏、惠,智、勇、孝、弟、义”等诸多美德,都以“仁”为本源与核心,并包含在“仁”这种最大的美德之内。
“礼”和“仁”是什么关系呢?
《礼记·礼运》上讲:“仁者,义之本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仁是义的根本,制定礼又要“本于义”,可见“礼”的本源就是“仁”。《论语正义》上说:“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礼和乐,都是由仁生发出来的。
既然仁是核心和根本,礼是外表和末节,那么,仁对礼就起到决定和制约作用,这样,社会上一些不合于“仁”的“礼”,如暴政、独裁、聚敛、殉葬、贵物贱人等习惯和行为,就都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了。这,是“仁”在政治层面上的表现——“仁政”。
孔子提倡“仁政”,是对春秋时代各国暴政以及恶俗的否定和痛击,它维护了人民的权益,促进了思想的转变,使社会有了健康的发展方向。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意译】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安居于贫困之中的,也不可以长期处在快乐之中。有仁德的人,能够长期坚守仁德,是因为他知道‘仁’是最美好的;有智慧的人喜欢仁德,是因为他知道仁德能为他带来益处。”
【语论】没有仁德,是因为丧失了是非之心。《孟子·离娄》上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失去了纯真善良的“赤子之心”,也就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丧失是非之心的人,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必然不能坚持,而走上唯利是图、不计后果的邪路;当他面对快乐幸福时,也不能保持平和中正的心态,时日一久,必定骄奢淫逸,无恶不作。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意译】孔子说:“唯独有仁德的人,能正确的赞美好人、能正确的批评坏人。”
【语论】喜欢好人、厌恶坏人,是具备是非心的正常人所拥有的共同心态。但要对好人或者坏人做出公正而又恰当的评价,则还需要更进一步,即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仁德的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意译】孔子说:“真正立志于追求仁德的人,是不会做坏事的。”
【语论】人无完人。诚心向善的人,虽然也会偶有过失,但决不会犯下恶行。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译】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是从正道获得,那是不应该拥有的;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从正道摆脱,也是不应该丢弃的。一个君子,如果抛开仁德去追求富贵摆脱贫贱,怎么还配得上‘君子’的美名呢?真正的君子,即使在吃完一顿饭的时间内,也不会违背仁德。急切匆忙时一定是这样,颠沛流离时也一定是这样。”
【语论】君子对于仁德,时刻都在追求。一饭之间不忘,颠沛之时不弃。富贵不迁,贫贱不移。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意译】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对仁德不懈追求的人,也没有见过十分厌恶不仁德的人。不懈追求仁德的人,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比仁德更加美好;十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追求仁德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不仁德的事物出现在自己身上。花一天时间全力追求仁德,连这点力气也没有的人,我没有见过。也许有吧,但我没有见到过。”
【语论】时刻追求仁德,恐怕很多人都做不到,那就花上一天时间去追求仁德吧,这个力量应该人人都有吧!
鼓励人们追求仁德。有了好的开端,才会不断地“日日新,又日新”。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意译】孔子说:“人之所以犯错,是因为受到同党的影响。把他的错误剖析明白,他就知道仁善的美好了。”
【语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难免犯错,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才有改过向善的希望。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译】孔子说:“早晨听到大道通行于天下的消息,晚上即使死去,也是可以的。”
【语论】孔子慨叹:在自己有生之年,难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道了。
此章通行的翻译是:“早上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笔者认为不甚恰当。
真理千万条,如果听到一条就心满意足的死而无憾,那么人的一生,不知要死掉多少次?社会还有发展可言吗?这样,就太过夸张而毫无理智了。
作为“任重而道远”的“士”,是“不可以不弘毅”的;宝贵的生命,更是不能轻言放弃的。所以,孔子这里所讲的“道”,必定是独一无二、重中之重的“大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只有儒家的这一最高理想,才值得为其捐躯。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天下为公、人人平等,就是最大的“仁”、最大的“义”。
翻译经典,百分百的准确,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尽量做到合乎情理吧。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译】孔子说:“立志于追求道义,却以穿的坏吃的差为羞耻,这样的士人,是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的。”
【语论】思慕衣食的华美,则追求道义的心志难以专一;心志不专,最终将一事无成。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意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物,没有什么一定要做,也没有什么一定不做,符合不符合正义,是做与不做的标准。”
【语论】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大多数人认为合理的事物,就是正确的事物,即“正义”。作为一个君子,为人处世应该让正义时刻相伴,须臾不可离也。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意译】孔子说:“君子念念不忘的是美好的品德,小人念念不忘的是乡土的安逸。君子做事,首先想到的是违不违法;小人做事,则只想着有没有利益。”
【语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只在“公”、“私”两字。追求美德、厌恶犯罪,是君子的公心;思慕安逸、仅看利益,是小人的私意。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意译】孔子说:“做事以有没有利益为尺度,会招来很多怨恨。”
【语论】自己获利多,别人必定获利少。妨害他人,是取祸之道。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意译】孔子说:“用礼让能治理好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治理国家而不用礼让,那把礼让用在什么地方呢?”
【语论】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首先使用礼让,而不是刑罚。即用教育引导的方法,而不是用强制的方法。“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礼让治理国家,民众不但会具有是非之心,而且能一心向善。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意译】孔子说:“不要忧虑没有职位,应该忧虑具不具备胜任职位的能力;不要忧虑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寻求拥有值得别人了解的优点。”
【语论】不要只想着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应该反思自己拥有了什么;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对社会和他人有没有益处。
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才去要求别人。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意译】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和行为是用一个理念贯穿着的。”曾参说:“是的。”孔子出去后,有弟子问:“你和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呀?”曾参说:“老师的思想和行为,用‘从忠到恕’就可以概括了。”
【语论】尽心竭力是为“忠”,推己及人是为“恕”。
每个人对自己无不尽心竭力,也就是“忠”;把对自己的“忠”运用到别人身上,就是“恕”。“忠”是出发点,“恕”是终点。从“忠”到“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行动过程。也就是说:凡事都以自己的内心为衡量,然后推广到别人身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我想做的事,也要帮助别人实现;我不想做的事,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译】孔子说:“君子时刻与正义相伴,小人时刻与利益为伍。”
【语论】正所谓用心不同,结果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往哪方面努力,就有哪方面的收获。从对“义”和“利”的取舍上面,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君子和小人。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译】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要想着怎样才能够尽快的赶上他;见到品德低下的人,要反观自身,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点。”
【语论】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可以成为我的“榜样”。好的“榜样”要学习,坏的“榜样”要避免。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译】孔子说:“侍奉父母,要婉转的劝谏他们的过失,如果目的没达到,也要尊敬他们,不能违背礼节。即使多次劝谏无效,也不能心怀怨恨。”
【语论】父母的生养之恩,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比拟。所以即使“志不从”,也要做到“敬不违”、“劳而不怨”。这,是局限于家庭而言。
如果融入到广阔的社会,那么,就只有以“正义”为原则,即孔子所讲“义之与比”、孟子所言“惟义所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译】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游历。如果不得已非要到远方去,一定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去向。”
【语论】古时交通不便,到了远方,便音信难通,遇到紧急情况,难以返回。故而,如果不得已必须到远方去,一点要做好预先的安排,以避免憾事的发生。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译】孔子说:“多年以后,仍然遵循父亲的教诲,才可以称得上孝顺。”
【语论】多年不忘教诲,说明思亲之心深切。
此章已见《学而第一》,而少了一半。
“孝”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孔子多次讲过,而听的弟子又不同,所以产生了记载上的详略不同。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译】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日益衰老而忧惧。”
【语论】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和子女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一定要珍惜。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意译】孔子说:“古人很少许下诺言,因为他们以不能实践诺言为耻辱。”
【语论】言易行难。说话之所以要谨慎,是因为行动起来要难上千百倍。“行不及言”,古人认为是一种耻辱。孔子借此以讽时人。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意译】孔子说:“能够节制约束自己的人,很少犯错误。”
【语论】奢侈放纵,不能制约自身的人,则正相反。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译】孔子说:“君子希望做到的是:少说话,多行动。”
【语论】高谈阔论,毫不费力;侃侃而谈,又可呈口舌之快。但付诸行动,却很难很难。严谨而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是言语上的“侏儒”、行动上的“巨人”。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意译】孔子说:“美德众多的人,一定会有人与他亲近。”
【语论】道德高尚,人人仰慕,这样的人,必定会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他的身边。正如孟子所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鼓励人们尚德向善。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意译】子游说:“侍奉君主过于繁琐,会招致羞辱;和朋友交往过于繁琐,会导致疏远。”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1 19:47:34
@zeeblr 2021-03-20 16:35:10
好。为了某些看不懂的,最好指出仁义道德的意思
-----------------------------
“天下为公”是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也就是“大同”社会,也叫“帝道”;其次是“小康”,也叫“王道”。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崇尚“武力”的“霸道”世界,恢复“王道”已经不可能,何况可望而不可即如神话般“人人平等”的帝道呢?
做事只有一步一步来。孔子不得已求其次,故而宣扬最多的是“王道”,也就是仁义礼智勇等理念。

楼主:孔河

字数:514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3-19 20:59:48

更新时间:2021-03-21 19:47:34

评论数: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