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一部来自冀中农村腹地的长篇小说《红星谱》(多图)

一部来自冀中农村腹地的长篇小说《红星谱》(多图)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一部来自冀中农村腹地的长篇小说《红星谱》(多图)

——津门知名作家李重远(岩波)访问记

藴辉/文 燕玲/摄影
(原载《天津文学艺术网》)




三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原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散襄军,带领津门专职写作行当的一干人马,前往冀中农村的蠡县,向县委领导拜托:本市作家李重远(岩波)要在冀中农村走访、调研,写作梁斌名作《红旗谱》“续篇”,请大力协助为盼!县委书记史来顺等领导当即表示:一定,一切交给县委宣传部!县人大主任绳兰柱对李重远说:我是冀中农村土生土长的干部,一草一木都清清楚楚,我会跟你细聊!县委宣传部安排了一位七十岁退休返聘电视记者岳子元老师,跟随李重远采访。岳老师亲历了冀中农村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的所有变化,他本身就是一口珍贵的信息井,里面有着丰厚的信息源泉。
李重远走向冀中农村以前,在市作协安排下,拜会了天津梁斌研究会前会长郑法清老前辈。郑老已年过八十,是原天津出版局老领导,也是冀中农村乡党。对冀中农村感情深厚,了如指掌。他对冀中农村的发展走向做了基本估价,向李重远阐释和建议了应该写和可以写的内容,譬如,冀中农村多年来的文脉(大儒颜李学派)和武脉(戳脚翻子武功)都十分突出,农民身上有侠气(正反两方面都有),战争年代英雄辈出,和平年代群星璀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页)成绩突出,皮革、毛纺业领跑全国,当时田纪云副总理考察时题字:“南有温州,北有蠡县。”但伴随的问题严重,如土地污染、黑恶势力等。循着这个思路,李重远和老伴(开车)带着岳老师深入冀中农村,一个村一个村走访,半年后锁定两个红旗村(红星村),做为长期深入的立脚点。
县人大主任绳兰柱和李重远深谈了三次,把冀中农村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一五一十交了底。《红星谱》初稿写成后,李重远发给他,他又写来具体修改意见。天津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于建,是李重远的老同学,对这本书也十分关注,见到初稿后也写来三十余条修改意见。津门著名诗人冯景元、著名评论家夏康达对这本书在重要观点、理念上给予了把关定向。天津作协文学院院长武歆、作家章玺、朱春生也提出了宝贵意见。而在写作当中,散襄军书记直接把李重远叫到家里,阐述他对这本书寄予的希望,特别指出,现在社会上“拜金”问题严重,一部分年轻人中了美国人设计的“奶头战略”,不讲理想信念,一心追求享乐等,要给予正面引导和旗帜鲜明的抨击,强调弘扬梁斌《红旗谱》热爱家乡热爱土地,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勇于进取追求光明的精神。
李重远深入冀中农村以后,接触到上中下几方面的林林总总。先进典型必须要看,要听,一般化的村子也应该了解,后进的村子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后进。听对方讲听了很多,但他把更多精力放到和各级干部、农民的闲聊上。他提问题,听他们怎么回答。冀中农村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怎么实现致富?早年靠种粮不可能致富,连吃饱饭都难。于是,搞副业、以副养主是他们的主要出路。但搞副业就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因为有的人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许干,与基层农民的愿望形成尖锐冲突,也由此构成书稿中的很多故事。改革开放后,农村致富大潮波澜壮阔向前推进过程中,这种冲突反反复复不断出现。后来刚刚有了起色,致富农民之间又发生争斗,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精神层面的。导致一个规模最大的优秀农民企业家、退伍军人败北跑到北京去注册重新开始创业,后来这个人成为全国拥军模范,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多次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他的离去,带走的不光是矛盾,还有冀中农村的经济效益。李重远说,他们跑村庄采访,一般不在村里吃饭,都是返回县委吃食堂,偶尔也和岳老师在路边小店要两个包子或两个驴肉火烧,一小碟炒花生,喝一瓶啤酒,这些当年创业者经常吃的简单饭菜,一边交流对那些矛盾冲突的看法,对一些现象进行“反刍”,此时往往会有灵光闪现。
构思中李重远也思考过天津大邱庄的事例,在这个曾经的中国第一村,禹作敏打造了一个农村的“独立王国”,最后违法乱纪锒铛入狱;另一个中国第一村的华西村,那么辉煌,但华西村的90%以上的财权掌握在村书记吴仁宝的四个儿子手中,身后诟病很多。加之冀中农村的林林总总,李重远看到了农民身上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尤其多年来的封建意识几乎是根深蒂固的。要把《红旗谱》的红色精神在新书稿中得以体现,他设计了退伍军人郭向前的人物形象。让他带着部队的正统色彩进入这片地区,让他与这片地区的林林总总发生冲突和实施改造。如果设计一个农民出身的村书记,会在村里得吃得喝,乐在其中,做致富的带头人肯定能做到,但他往往看不到农民自身的局限性。这是他采访了很多干得不错的村书记以后的感觉。按照一般标准(世俗眼光)他们已经很辛苦很不错了,再对他们做更高要求,是强人所难的。如他冒昧地建议一个自己有企业的村书记尝试股份制,于是他打算第二次采访他时,就被坚决地回绝了。李重远自知是多嘴了。但在书稿中,对一个在部队锤炼了好几年的优秀退伍军人,允许做这种设计,至少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这是他的想法。书稿中“汪家”与“郭家”的过节与矛盾,其实是写封建的王权意识与国家发展的矛盾冲突,王权意识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凌驾于众人利益之上,与党和国家倡导的为人民服务风马牛不相及,更谈不上推动社会和历史的进步。
这部书稿还想阐释和演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农村的理想状态究竟是什么,以及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李重远说,有的人可能对于强调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感觉刺耳,而冀中农村的情况,他的体会就是只有以马列主义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才可能减少矛盾和冲突;只有加强基层党的领导,才可能有效遏制黑恶势力的产生和漫延。若在党员干部中搞价值观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混乱、迷茫、不该发生的矛盾和恶性冲突。这种情况若干年内不会改变。2018年中秋节,他和北方网的朋友去冀中农村和农民一起过中秋,被农民团团围住,告状说他要竞选村长,结果竞争对手叫来黑社会,举着大片刀威胁,报了警警察也没及时来,差点发生流血事件。事情就发生在几天前。而以往这片地区的流血事件真的没少发生。近年中央不断强调打黑除恶绝不是无的放矢。《红星谱》只写到了1985年。他不想让这种现象出现在新世纪以后的书稿里。而自1978年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的这些年里,国家的主流舆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类的声音虽有但形不成气候,“自由化倾向”甫一出现就成为被遏制的对象。《红星谱》这部书稿要反映这一时段的故事,尤其继承《红旗谱》的红色精神,就需要站在主流舆论一边。所谓“主流舆论”,需要掰扯的问题肯定也有,但不是这本书应该讲的。
45万字的《红星谱》近期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审查通过,付梓印刷,不日面世。作者李重远(岩波)接受了记者采访,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他特别提到:冀中农村很多村干部和农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反映他们的心声。而这本书重点诠释了一个问题:农村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农民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离开党的领导就很难成事。即使成事了,也很容易很可能出偏。这个立论也可能会有争议,因为,对于什么叫“偏”,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解释。农村的日子好不好,关键不在于单干或集体化,而在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一点在地少人多的地方尤其明显。死水一潭必然受穷。至于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孰优孰劣,“先富带后富”实现不了等等,需要诠释的东西实在太多,不是一本书一个故事所能讲得完的。这本书稿因为“谱”的限定,就带有时间性,是全景式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间段的故事。能够预示未来而不能“描述”未来。在写作过程中冀中农村的县、乡、村干部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李重远(岩波)代表广大读者在此向他们深深致谢!长篇小说《红星谱》,为冀中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敲了金鼓!
===========================================================


与提供大量素材的县人大主任绳兰柱合影


与一直提供帮助的县委宣传部解部长在千里堤合影


走访红星村书记


采访红星村主任


和村干部座谈农村问题


与红星村90岁全国劳模冯建章老两口在一起


采访村毛纺厂


听村主任讲历史


查看红星村庄稼长势


在县委门前


采访小有成就的年轻乡镇企业老板


全县上世纪初最早建立支部的村


村办幼儿园的孩子们



观看村办武校的孩子们练武功


检验脱粒机脱出的麦粒质量


交了一群以种庄稼为生的农民朋友


听红星村秘书田老师讲艰苦创业史


聆听乡镇企业老板的肺腑之言


寒冬里采访红星村听村书记讲土地确权


采访红星村,屋里很冷,写字费劲


采访不得已离开冀中的优秀退伍军人、农民企业家、全国劳模、拥军模范王启发


采访老一代赤脚医生


和老一代赤脚医生合影


采访红星村办学校


采访村办幼儿园


采访红星村办中小学


采访汽车把套企业


观看村姑用缝纫机轧汽车把套


采访村毛纺厂






蠡县的正月灯节


祭奠蠡县革命烈士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礼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七十老汉 2021-03-15 09:42:23
顶!
-----------------------------
谢谢仁兄!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主要人物】
1,郭老铁(郭山河):1923年生人,郭家堡原党支部书记,曾为当年地道战的最早发明人之一,三次掩护华北八路军司令员吕正操将军。性格倔强,钢筋铁骨,多年来带领全村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力向前,艰难探索,为改变本村的贫穷命运奋斗一生,使该村成为国务院命名的“红星村”,周恩来总理亲手颁奖,但因意外英年早逝。
2,沙荆花:1921年生人,郭老铁的老伴,战争年代为村妇救会主任和支前模范,前夫为革命烈士,后嫁给了郭山河,一心支持郭山河的事业,受尽磨难,后竭力培养和支持郭向前的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完成郭山河的嘱托帮郭向前打开局面。享誉一方。
3,郭向前:1954年生人,烈士子弟,从小跟随郭山河长大,复员军人,村书记继任者,改革开放后走在时代前面为改造贫穷家乡,使劲浑身解数,在多次诬陷和折磨中艰难前行并快速成长,最早兴办乡镇企业,走出一条全省独一无二的新路,成为新时代明星。
4,沙耕读:1917年生人,华北八路军司令吕正操下属,解放后在中央工作,改革开放后支持郭家堡工作,放手推动农村副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农民解放思想、多种经营和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极大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村人所赞誉。
5,黄选朝:1905年生人,党员队伍中思想基础欠缺之人,精明老到,名利思想严重,早年沾了堂兄烈士的光曾任县大队政委,此后多年为私利殚精竭虑,对郭山河设障碍,争职位,千方百计贬损郭山河,以“合理”的名目挟制和除掉了郭山河。
6,黄晋升:1927年生人,黄选朝之子,继承父亲的性格特征,任职后继续与郭山河争斗,并一度占据上风,让郭山河痛苦不堪。后受到正面教育有根本改进,因得到某上级领导赏识调到县里任职,后受到郭山河之子郭向前感动,改弦更张。
7,陈之谦:1912年生人,保定二师老师,抗战中支持郭山河工作,德高望重,解放后任HB大学教授,思想进步著述颇丰,培养了众多大学生和各路人才。与邻村著名作家梁斌是好朋友,多年来宣传革命理论和梁斌业绩及《红旗谱》。
8,黄大想:1930年生人,黄召庄村书记,当年县大队队员,受到郭向前的影响搞起多种经营,为改善村民生活殚精竭虑,初期做得风生水起,为全村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后来因与远房侄女关系问题,遭无情打击,脑溢血而亡。
9,柴大霞:1940年出生,柴家营村书记,柴三脚的妻子,为发展村经济使尽浑身解数,但因加工皮革、皮毛造成污染而使工作停止,后得到郭向前帮助,走上发展正轨。
10,解麦收:1921年生人,县委书记,改革开放中因秉持“不管”政策,不设障碍,被村人们戏称“解不管”。后遭到攻击弹劾,他立场坚定,毫不动摇。大力扶持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培养并破格提拔使用了退伍军人郭向前,造福一方。
11,黄大迎:1935年生人,原外县公安分局局长,后调到本县局当局长,在打黑除恶中屡建奇功,曾经受到有关领导干扰和不法分子威胁,但坚持一鼓作气,亲自带人开车到内蒙蹲堵,吃尽苦头,几经反复,在郭向前配合下抓住歹徒。
12,郭尚民:1911年生人,革命烈士,原县大队政委,七七事变以后,带领县大队屡建奇功,杀鬼子除汉奸,烧炮楼反抢粮,群众口碑极好。但在大队日伪军进行报复包围中,因部下恋战,导致陷入被动,最终牺牲。
13,柴大树,1915年生人,革命烈士,原县大队队长,在华北平原带领县大队全体成员奋勇杀敌,屡建奇功,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做出重要贡献,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成为一方水土正面人物的典范。
14,郭三秀:1955年生人,原郭家堡广播员,后被郭向前换下搞副业,成为村里毛纺厂的厂长,她性格泼辣,敢想敢干,敢拼敢打,在不利条件下冲出一条独特发展之路。
15,沙红枣:1955年生人,工农兵学员,天生丽质,聪明伶俐,性格外向,因学生物制药专业回乡创业办制药厂,事业有成,因意外事故,使其容貌尽损,到北京施治,后与主治医师走到一起,发明了新药。
16,柴三脚:1940年生人,武术“搏腿功”世家后人,柴家营村民,急公近义,性格火爆,多年来培养了很多爱好武术的后生,在乡下有一定威望。但因文化修养不够,有时会做出过火之事。
【目录】
第一章,锅与柴;第二章,真与假;第三章,上与下;第四章,情与怨;第五章,喜与忧;第六章,和与分;第七章,彼与此;第八章,慢与快;第九章,虚与实;第十章,死与生;第十一章,旧与新;第十二章,苦与甜;第十三章,私与公;第十四章,小与大;第十五章,疏与亲;第十六章,低与高;第十七章,暗与明;第十八章,降与升;第十九章,劳与得;第二十章,止与行;第二十一章,衰与兴;第二十二章,张与弛;第二十三章,少与多;第二十四章,紧与松;第二十五章,家与国;第二十六章,黑与白;第二十七章,流与派;第二十八章,浅与深;第二十九章,分与合;第三十章,去与来;第三十一章,退与进;第三十二章,性与情;第三十三章,知与行;第三十四章,你与俺;上部尾声。
===========================================================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第一章 锅与柴

夜黑一蓬火,河川镇一带村人们好生解气:“柴家营的鬼子炮楼,被八路军炸毬掉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方圆左近村人的口头禅,形容这个季节天气之冷。可这夜不少人家都走出人来,虽破衣拉花,却在这冷风刺骨的隆冬暗夜吸溜着鼻子揣着手站在远处看“风景”。腾腾的大火卷着浓烟,夹着哔哔啵啵的响声,照亮了黑黢黢的万柳堤与结了冰的五曲河。这些日子,河川镇四十三村的人们活得太压抑了!地下党第一任镇委书记古德高被日本特务队抓捕,烧红的烙铁烫烂他的胸脯之时,实在打熬不住遂变节自首,供出他所知道的一系列地下党情况,包括县大队队长柴大树、政委郭尚民和很多成员的情况。被放出来后,古德高给家里留下一张纸条:“我对不起家乡父老,永远忘了我吧。”便远走他乡,销声匿迹。你是走了,可短短几天,柴家营、郭家堡和很多村庄的县大队队员家里均遭到灭门的烧杀。腊月里凛冽的西北风,正把骇人的血腥气味四处播 r>  中等身材,粗粗莽莽,脸颊上斜着一道刀疤的年轻县大队队长柴大树,面对眼前的大火,怒目圆睁,牙关紧锁,牙帮骨隆起着,一边感受着火光辐射的热度,一边从地上捡了干树枝投进火里。年龄略长身材瘦削的政委郭尚民催促:“赶紧走吧,夜长梦多。”柴大树不吱声,还在往火里投干树枝,仿佛他父母亲、哥哥弟弟惨死在小鬼子刺刀下的画面正在眼前晃荡。日伪军到柴家营抓捕柴大树家人,没想到遭到全村老百姓护卫,日伪军便对全村老百姓大开杀戒,血洗了柴家营!一个死里逃生、后背被扎了一刺刀的老者,辗转找到县大队后哭诉:“大树啊,你可得为父老乡亲报仇啊!”话未落地,气绝身亡。柴大树抱住老者尸体,双腿跪了下去,泪水汩汩而下。
你是县大队的队长,你不管谁管?
火光映得柴大树全身通红,连眼白都是红的。其实,身边的人知道,柴大树自打得知全家和哈么多父老乡亲都被小鬼子捅死,两眼就变红了,几个月都没有恢复。刚才他们摸掉了站岗的伪军,是穿了伪军军服的柴大树用一把匕首解决的。身后的弟兄们迅速将两个百十斤的炸药包安置在门窗要害处,随着撼天动地一声巨响,这座住着几十名鬼子和伪军的为害乡里的魔窟倏忽间在冲天大火中变为废墟。柴大树早就打定主意,一个俘虏也不要!留着你,是必定重操旧业卷土重来的!
这是河川镇的中心炮楼,比周边其他炮楼都大。打掉它,影响更大,更有震慑作用。不论柴大树还在想什么,郭尚民已经等不及了,死死拉住他的胳膊,打了一声唿哨,带领众弟兄快步走过五曲河冰面,钻进了封锁沟。封锁沟是日伪军为分段分割冀中抗日根据地而挖的深、宽各一丈左右的大沟,挖出的土又堆成高墙,叫封锁墙。日伪军欲利用封锁沟和封锁墙达到他们的目的,而八路军和县大队在组织群众予以破坏的同时,间或也会加以利用。天亮前他们要就近赶到西河川陈家沟去修整,县大队一天一宿没吃没睡,觉可以暂时不睡,肚子可要填充,哪怕吃个半饱。前不久,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黄国贤被捕,押在县城监狱里。县大队要尽快拿出营救办法。打掉柴家营中心炮楼,不光是报仇,更是声东击西,小鬼子必然反扑柴家营,分散县城兵力,此时县大队便去劫狱。不想,县大队在五曲河口的老堤头与驰援柴家营的日伪军遭遇。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柴大树原本红着的眼睛,此时似要喷火。他和郭尚民指挥战士们快速占领万柳堤有利地形,以树木和土牛(用于补堤的堆起的土包)为掩护,在东方曦白的天色里乒乒乓乓干了起来。第一个回合,敌人扔下十几具尸体,后退了几百米,也钻进封锁沟。
柴大树的祖上是庇荫一方的“响马”。新时期的考古爱好者曾经考证出他是《水浒》中柴进的后裔。柴进,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绰号小旋风,沧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他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仗义疏财,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考证者称:柴进本不叫柴进,而叫柴金;原籍也不在沧州,而是河川镇柴家营人,是考取功名后到沧州任职。
村民们常把起义军和强盗统称“响马”,柴大树的祖上叫柴广福,是柴进的后世嫡亲孙子,因武功超群,便履行了乡间“好汉护三村,好虎护三林”的风习,急公近义,主持公道,使方圆左近几十公里政治清明,鲜有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之事发生,明末闹起农民起义,柴广福便投奔了李自成,跟随其南征北战,客死他乡,身后留下两儿一女。柴广福半辈子打打杀杀,却不曾拦路抢劫或打家劫舍。几百年下来,柴家营又出了柴大树、柴三脚等诸多“名人”,往上追溯的话,确是“有根有叶”的非寻常之人。而县大队政委郭尚民,也被考古爱好者考证出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后人;郭威因无子而立义子柴荣为嗣,第二代开始姓柴。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郭家与柴家有着撕扯不开的密切关系。但后周第一任皇帝郭威却有几位出了五服的远房侄子、侄孙。《水浒》中的“赛仁贵”郭盛即是其中之一。因唐朝大将薛仁贵有万夫不当之勇,使方天画戟,而郭盛也善使此种兵刃,所以外号便是“赛仁贵”。郭盛的后人流落到华北平原,在河川镇扎了根。
这样的考证未免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但河川镇一带的民间,多年来一直绵延不绝地流传,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记者、作家前来调研、采风,村民们还会煞有介事地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述,仿佛一切都是“真的”。不论真假,柴大树、郭尚民皆有来由,皆有出处,几乎是没有争议,家喻户晓的。
凛冽的西北风,吹得不远处的枯树枝条打起唿哨,原本潮湿的封锁沟底冻得出现很多不规则的大裂缝。沟底梆梆地硬。从沟沿跳下来,脚后跟蹲得生疼。县大队无一伤亡,柴大树喘了口气,恶骂一声要爬上沟沿追击,郭尚民拦住,道:“不能横生枝节,俺们要按原计划行动。”
“不行!对敌人一点不能手软!”柴大树瞪圆了眼睛,脸上的刀疤也在抽动。
“这不是手软,是俺们重任在肩,不能恋战。”
“俺自己带五十斤炸药过去。”
“个人英雄主义,不行!”
“俺非去不可!”
“你不属于自己,你属于组织!关键是你这么做影响了俺们的整体行动!”
柴大树急得旱地拔葱原地一个空翻,翻到沟上面的平地上,甫一落地,又是一个飞脚,将一课小树踹断了。呼哧带喘,强压住胸中闷气。大家见此,全不甘示弱地爬出封锁沟。河川镇四十三村一带习武之人众多,尤以“搏腿功”最为流行,柴大树小时候跟着师父练过,在与小鬼子近距离肉搏战时发挥过救命的作用,一次三个鬼子围住他一人拼刺刀,在紧急招架中他猛地飞起脚来,踢倒一个,顺势刺倒一个,冲出重围,虽然脸上挨了一刀,十分凶险,终归保住性命。当然,他并不怕死,只是感觉自己杀敌不够多,国仇家恨未报,不能这么早就死。武术界“南拳北腿”的说辞由来已久,想必这“北腿”就讲的是实战性极强的“搏腿功”。此门功夫足够深厚的练家子,飞起脚来能让人目不暇接,难以招架,中招者轻伤常见,重伤难免,被踢死也不奇怪;也往往因此助长自身脾气,于不屈不挠绝不认输中蕴含几分固执与骄矜。
郭尚民对着柴大树抱拳作揖:“行了行了,如果俺是对手,没看清你的招法就让你踢个蛋朝东了。”
柴大树也算认了头,不再闹着追击:“敌人退的方向就是五曲河口,哈个地方不能去了。可到哈(哪)个地方弄口吃的咧?”
天气寒冷,一干人穿得都是一般庄户人的棉衣,在封锁沟里稍稍避风一些,可火力不如柴大树壮的郭尚民依旧被冻得肩膀紧缩,一边急速搓着手取暖,一边嘶哈嘶哈地喷着白气。他建议说,可以到东河川靠近县城的沙家店弄吃的,哈边有几家地下抗日模范堡垒户,为县大队百十人弄半顿饭吃该不成问题。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这几家堡垒户,因为这几家堡垒户提供的服务都是救急型的,否则真正到了该救急的时候没有粮食会耽误大事。但为了完成劫狱计划,眼下需要争取时间。柴大树略一思索,走。一干人煞紧腰带,绑紧裹腿,调转方向,顺着豁口爬出封锁沟,穿过封锁墙,在呼啸的西北风中小跑着迤逦而去。不远处敌人尸体旁边的枪支弹药都没来得及捡拾。一袋烟的工夫,五曲河口哈边的日伪军缓过劲来,呼噜呼噜地拉开阵型再次攻来,还有迫击炮的炮弹打过来。
县大队久经战火,战士们从哈“噼啦”、“噼啦”的爆炸声,就听出是小型迫击炮,这种炮便于携带,一个战士就能扛着跑。柴大树就又动了心了,要跑回去迎战,淘换一门炮过来。郭尚民正死拽住他的胳膊制止,一发炮弹已经落在身后不远处,“噼啦”一声爆炸,一块弹皮打飞了柴大树头上的毛巾。他不再恋战,跟着郭尚民紧跑起来。继而感觉头皮火辣辣地疼,一摸一手血,“闹他个妈!”便捂着脑袋奔跑。郭尚民见了,急忙把自己头上的毛巾解下,裹在柴大树头上。
战友情,亲如兄弟,胜于兄弟。柴大树在郭尚民后背轻拍了一掌,以示感谢。
沙家店在东河川镇与县城之间,两边各差五里地。寒冬腊月,加之不知几时日伪军会前来作妖,所以,街上空无一人。街口有一具冻僵的“路倒”(死在路上的人),郭尚民命人将其搬到路边,解下一个战士头上的毛巾,把尸体脸孔包住。看衣着不是太破旧,分不清何许人也,只做情急之中的小小善举吧。柴大树捂着受伤的脑袋非常不屑地“呸”了一口。依他的眼光,这不像受苦人,管哈个干么!
县大队分散进入了几个小院。这几家堡垒户分别坚壁着一些粮食,除了自己种的,还有县大队、区小队存在这里的,因为可靠,组织上随时可能在这些堡垒户藏粮食。虽然每次不一定很多。郭尚民和柴大树来到的这家主人叫沙鸿兴,一个满脸褶皱常带笑容的驼背老者。家里几个儿子都秘密参加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跟随朱德司令打游击。
村里另一个长得一表人才叫沙占魁的汉奸前几天来家里问他:“我说‘背锅儿’(马锅),八路军才讲红星,你他妈的却叫‘沙鸿兴’,是不是想跟大日本皇军叫板?”
“抽烟抽烟,吓死俺(我)也不敢啊,俺哈个鸿是走鸿运的鸿,俺哈个兴是高高兴兴的兴。”
“你不跟着大日本皇军,能有狗屁鸿运?”
“哈个自然,全靠你老弟照应咧。”
算是蒙混过去。过后他和老伴说:“俺这个鸿兴就是红军帽子上的红星。”老伴急忙捂住他的嘴:“二杆子,你说溜了嘴,该招祸来咧!”沙鸿兴方才闭了嘴表示认账。老伴又说,你改个名字有么不可,耽误你抗日吗?好坏心里分,何必非要打个招牌?这话沙鸿兴就不爱听了,改么哎,俺偏不改!这是俺爷爷起的名字!沙鸿兴的爷爷是清末翰林,是他祖上值得夸耀的前辈。老两口为改名的事闹得好几天不说话。
郭尚民和柴大树的蓦然到来,给了老两口言归于好的茬口,两个人马上一起操持起来。
沙鸿兴让柴大树帮忙,把堂屋埋下一半的水缸拔起来搬开,这里是地窖,让老伴下地窖里用瓢舀出一瓢棒子面(玉米面),然后再把水缸挪回去,把边边角角的潮土踩实碾平,消除痕迹。棒子面倒在瓦盆里稀稀拉拉洒些水(不能多),把洗净剁碎的野菜掺进去,加点盐,用筷子搅匀,做成“罢啦儿”,松松散散地上锅蒸。灶火升起时间不长,沙鸿兴就将热气腾腾的“罢啦儿”端上了桌,道:“这吃食熟得快,免得影响你们行动。可以就着蒜吃,有味儿。不过不能管饱,只能垫吧垫吧肚子。”
郭尚民道:“你们东河川管它叫‘罢啦儿’,俺们河川镇叫‘苦累’。吃苦受累的农民能天天吃上它就烧高香,地主老财却拿它喂鸡。”
沙鸿兴一边为大家剥蒜,一边道:“反正都不是好词,‘罢啦儿’大概就是‘命相不济,么都甭说了’的意思。”
柴大树早已饿得不行,用筷子夹“罢啦儿”,太松散,夹不起多少,便下手一撮撮捏着吃,就着蒜,一口接一口地吃相很急,抽冷子还要捂一下脑袋。
沙鸿兴看在眼里,便问:“大队长,你的脑袋——”
柴大树急忙掩饰:“没么,让树杈儿刮了点皮。”
“该不是小鬼子的子弹吧?”
柴大树继续打岔:“挖哈个多的封锁沟、垒哈个长的封锁墙,就能挡住俺们?”
沙鸿兴一声长叹:“把个庄稼人的田地撮鼓得没了样子,收点粮食他们还要来抢。大队长,你说这将来的社会是咋样的?”
柴大树喝了口水,抹抹嘴:“哈个社会,没有侵略,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家家幸福呗。”
“俺等得到昂(吗)?”
“等得到,杀尽不平方太平;瞎子磨刀,快了。”
郭尚民怕柴大树说出不着边际的话,忙接过来总结道:“咱有党的领导,有八路军和全国人民参与,打垮小鬼子是迟早的事!”遂站起身,与沙鸿兴握别。
面前的吃食虽粗粗拉拉,却没人感觉不舒服。闹了半饱,后面的仗就打得有精神;闹个全饱,反倒困倦,影响赶路。“老马啊,谢谢你的‘罢啦儿’。一旦打跑了小鬼子,俺们一定为你请功。”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郭尚民和柴大树来沙鸿兴家吃饭,连做带吃也没多长时间,不过两袋烟的工夫。但他们吃饭的时间却不是中午的饭口,沙鸿兴家在这个时间升起了炊烟,就引起了村里的汉奸沙占魁的注意。其他几家堡垒户做的什么吃食不得而知,反正没见屋顶升起炊烟,唯独沙鸿兴家的屋顶烟囱冒烟了。沙占魁平时并不在村里待着,而是在炮楼里眯着,偶尔会跟着日伪军出去执行任务。抽冷子会回村一趟,找找这个人的麻烦,讹讹哈个人的便宜;这次抓只鸡走,下次赶只羊走。名义是借,还假惺惺地拿着小本记账,可好几年下来从没还过。村人们知道他是“住炮楼”的人,除了背后骂他,没人敢惹。
沙占魁祖上是清末武将,家传的原因他也练过三招两式,按他自己的话说,不干么的人近不了身。家传的祖训是人活一辈子要往上走,甭管是清朝还是民国,乃至日本人当权,你能混到管别人而不是被别人管,就是成功。朝代更替的事老百姓哪里左右得了,可你能不能吃上饭、吃得好,完全靠自己。不要奢谈“理想”和“主义”,这年头连混战不停争地盘的各路军阀都在谈“主义”,惹得天下嗤笑。要么大学者胡适告诉人们:“少谈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俺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吃上饭、吃好饭。一派不问是非曲直的实用主义。这就是沙占魁做了鬼子帮凶的原因。
此次沙占魁正在村里沙老财家跟其小老婆打腻——沙老财不仅不敢得罪,还每次在门外帮沙占魁望风——沙占魁解决完饥渴爬到房顶查看村里的动向,这是他最喜欢干的事:侦查与窥探,然后去特务队领赏。于是,他发现了沙鸿兴家的异常。家家都很穷,一根柴草都是好东西,谁舍得在非饭口时间生火?烧开水喝?穷人家有这么奢侈吗?他猜测沙鸿兴家来了不同寻常的人。他立即骑上自行车回炮楼,叫来了好几个鬼子和伪军,对沙鸿兴严加拷问。沙鸿兴是久经考验的地下党员,一口咬定是老伴肚子疼烧了两碗热水。于是,老两口都被小鬼子用刺刀捅死了。没有等到郭尚民为他请功哈一天。此为后话。而郭尚民也没迎来为沙鸿兴请功的日子。亦为后话。
离开沙鸿兴家以后,郭尚民即与柴大树商定,县大队化整为零,分三路靠近县城,一路化妆进城劫狱,二路城中配合,三路在城外接应。郭尚民读过保定二师,有文化,粗通日语。十年来冀中地区发生的“反割头税”、“高蠡暴动”、“二师学潮”,他虽未参加,却耳熟能详,成败得失全都心中有数。不满四十岁的年纪,于文质彬彬中十分老成。他到县城成衣铺借了服装,化妆成西装革履的日本翻译,带领化妆成小鬼子的十余名战士,为一路。柴大树则带领一干人化妆成车夫,人人推着独轮车,身上是涪涪囊囊的旧棉衣,腼裆的老棉裤,头上扎着旧毛巾,车上盘着绳索,一副随时接活的架势,为二路。
此时一阵大风袭来,黑云压顶,继而飘起大雪。县城各城门站岗的伪军冻得唧唧索索,不停地颠着脚。一路的郭尚民咋咋呼呼地一半日语一半家乡话,站在了南城门几个伪军岗哨面前,拿下伪军手里的大枪的时候,伪军们还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日本翻译,稀里糊涂就了范。此时二路柴大树带着人马紧随其后,占领了南城门楼,掩护郭尚民带领十多名战士去营救黄国贤县长。但郭尚民照方吃药闯进监狱以后,却从伪警口中得知,黄国贤将被押到保定市,先转移到东河川中心炮楼。郭尚民一声长叹。柴大树道,不能空跑一趟,烧狗日的粮库!见郭尚民有些犹豫,柴大树又道:“要么你带人殿后,俺带人打冲锋。”
郭尚民便道:“你能离开俺昂(吗)?”(县大队人人皆知,河川镇四十三村也人人皆知:“锅不离柴,柴不离锅”)柴大树会心一笑,便用驳壳枪顶着伪警腰眼,逼其带路。依靠郭尚民的简单的日语,闯入日伪粮库,这边一干人扑上去拼掉看守,哈边快速放了火。大雪飘飘,火焰熊熊,景观奇特,热度灼人,郭尚民的心却一揪一揪地痛:这全是老百姓的血汗啊。怎奈眼下已变为豺狼的口粮,难道还给他们留着?时间紧迫,环境恶劣,容不得你给老百姓分粮,况且彼时彼刻,老百姓根本不敢前来领粮,因为城头飘舞的是日本太阳旗,街上时时驰过的是架着歪把子机枪的日本宪兵摩托车。柴大树见粮库另一边还有没点燃的地方,要过去继续引火,郭尚民拉住他急退出来:“此地不宜久留,马上奔东河川!”
果不其然,一干人刚出粮库,柴大树嘴里还气咻咻地骂着街,街上日伪军拉长音儿的警笛已经刺耳地响起,赶来救火的两卡车日伪军已到跟前,于是,一场激烈的巷战就此展开,县大队的人马依靠久经磨砺的机智灵活,迅即将几十名日伪军干掉,缴获了一批三八大盖,用破麻袋、破铺哧裹了,装上独轮车捆牢,以最快速度离开。此时城外负责接应的三路弟兄们早已将南城门的所有伪军个个捆成“粽子”,塞在城边封锁沟里。待日伪军大队人马赶来,县大队全体人员早已尥得无影无踪。
劫狱任务虽未完成,也算不虚此行。大雪越下越大,雪花都有铜钱大小。冷风将雪花吹进脖颈,冷冰冰如小刀子割肉。郭尚民突然大喝一声:“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聊表他的怨气与豪气。柴大树便拿腔拿调来了一句冀中味儿的京韵:“好大雪——”一干人便都偷笑。
因为郭尚民从县城成衣铺借过衣服,所以,成衣铺走漏风声将县大队的行动传得神乎其神,似天兵天将突降凡尘;日伪军则恨得咬牙切齿,卷街骂娘。县城内外,贴满告示:凡举报郭尚民柴大树藏身之处者,赏大洋五千;拿来他们人头者,赏大洋一万。
正直的老百姓自然不买账,对这种告示看都不看;等而下之的人便会偷笑:你们几时如此慷慨过?还大洋,甭虚张声势了,能给足臭名昭著的“银联券”已经不错了,怕只怕连“银联券”都舍不得给(银联券是此时华北敌占区日伪军强迫老百姓使用的伪币)。而甘为汉奸的沙占魁一类人,则会为了银联券跑穿了鞋底子。在强大的毁灭性外力面前,一个民族会分裂成若干个群体,在人格、人性上呈现五花八门的状态。
沙占魁所在的炮楼就是东河川中心炮楼,有四层高,算得上这一带气势泱泱俯瞰四周的“高层建筑”。里面驻守日伪军一百多号人,设有警察所,给这一带八路军游击队的活动造成严重威胁,下乡抢粮、抢牲畜,残害百姓的事情时有发生。县委早就指示县大队尽快拔掉这颗钉子。但眼下县长黄国贤也押在这里,炸炮楼的方式就不适合了。
晚上吃饭时间,郭尚民依旧做了化妆,这次他化妆为远近闻名的阴狠歹毒的县特务队长赵志仁(名字很好,却不是志士仁人,外号“二皇军”,热衷酷刑,曾亲手用烧红的烙铁烙过被抓者,直到将人烙死,招供的地下党员古德高就是被他制服的),赵志仁的外形特点是模仿日本人,头戴日本战斗帽,上唇蓄着仁丹胡。郭尚民弄了假胡子和日本战斗帽戴上,带领20多名化妆成特务(衣服没有补丁,略微区别于穷人,不一定很讲究)的战士骑自行车大模大样迤逦前往,接近东河川中心炮楼的时候,先将其通往各地的电话线剪断,拿下站岗的哨兵顺利进入炮楼后,被一个戴白箍的值班伪军迎面拦住:“哪一部分?怎么随便进炮楼?”
郭尚民走近对方,努努仁丹胡,眯着眼问值班伪军:“可曾听过赵志仁大名?”
“听是听过,不过他忙得很,没时间来俺们这。”
“鄙人正是赵志仁,今晚就来了。不欢迎昂?”
值班伪军吓得一个激灵,脚底下咵一个立正:“报告长官,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多多关照!”
“我问你,黄国贤可在这里?宪兵队要提审,派俺们来打前站。”
“报告长官,今天一早保定方面就来车把人押走了。”
郭尚民如雷轰顶,热血一下子涌满大脑。他稳稳心神,竭力让自己镇定,指着值班伪军发起邪火:“俺来了,你们排长干么不迎接!快叫他滚出来,配合俺们到沙家店执行公务,误了皇军大事要你们的狗头!”
正和沙占魁坐在一起吃饭的伪军排长闻声慌忙出来,打躬作揖,因其只听说过赵志仁,也从没见过,看眼前来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感觉县特务队长就应该是这样,便派人上楼通知鬼子小队长,这边急忙集合队伍。衣帽不整的伪军们正慌慌张张地推开碗筷排队,楼上鬼子小队长嘎噔嘎噔地踩着木楼梯下楼来了,甫一露面,柴大树便带人一拥而上将其捺倒扼死。伪军们轰一声乱作一团,纷纷到枪架上抓枪。县大队战士们早已涌进来用枪将他们逼住。伪军们大眼瞪小眼,疑惑地习惯性纷纷举起双手。郭尚民一挥手,又有一群战士冲到楼上,一阵炒爆豆般急剧的枪声随之响起,继而一切归于平静,战士们下得楼来,说:“楼上正在吃喝的鬼子全‘去’了。”
伪军排长战战兢兢问郭尚民:“赵长官,你是二皇军,怎么能打日本人?”
郭尚民撇撇嘴,答非所问道:“你们这些人,赶紧滚蛋,俺们要烧炮楼了!”
伪军们可能猜想到这些人是八路军,也可能猜想是自己人内讧,总之,一个个懵懵懂懂地举着双手溜之乎也,其中包括“一表人才”的沙占魁。大火也随之燃起。
离开炮楼的时候,弟兄们人人身上背了两三杆枪,高兴自是高兴,有人哼起小调“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俺们造”也很正常,郭尚民低声下令让弟兄们快速进入封锁沟。话音未落,一颗手榴弹落在脚下,身边的柴大树眼疾手快立即扑倒了郭尚民。手榴弹“轰”地爆炸了。郭、柴无恙,旁边一个战士牺牲,三个战士受伤。柴大树趴在地上支着耳朵搜索周边动静,倏地挥起驳壳枪朝着不远处有脚步的方向一顿猛射。追过去以后,发现地上有血迹,但人已逃遁。柴大树免不了又怪罪郭尚民心慈手软,你为什么要把伪军和汉奸放走?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蕴辉文章读者反馈:
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康达:《红星谱》挺精彩的,可以一看。
当代著名作家蒋子龙:祝贺!(点赞)真是髙产!
岩萍:新《红星谱》要出版了,点赞!
岩庆:点赞!祝贺!
加拿大华人作家杜杜:李重远(岩波) 恭喜啊!
加拿大华人作家雪犁:祝贺《红星谱》出版,深入基层写作辛苦了!
加拿大华人作家李慧奇:李重远(岩波) 恭喜!
加拿大华人作家、加中笔会会长孙博:不容易,祝贺[庆祝]!
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立国:鸿篇巨制,恭贺。
加拿大华人作家、加中笔会副会长文章:李重远(岩波) 恭喜大作出版!可喜可贺!
彧蛇【诗情太平洋】主编:李重远(岩波) 恭喜!
加拿大华人作家程炯:李重远(岩波)过去的《红旗谱》看过多次。那是小时候。今天的《红星谱》一定更精彩,因为农村生活精彩了。又是一部时代经典。哦,这本《红星谱》一定涉及到很多农村政策。敢大胆执笔就不错了。还不说当前农村的丰富内涵。这本书会让你名扬中国,如当那本。
加拿大华人作家、翻译家、大学教授孙白梅:恭喜大作出版,《红星谱》是梁斌《红旗谱》的姊妹篇,三年磨一剑。
加拿大华人作家张叔轩:恭喜大作出版,太厚重了!
加拿大华人作家余喆:恭喜大作出版!想起了红星二锅头。老少咸宜,有后劲。
加拿大华人作家、加中笔会副会长邓思杰:恭喜恭喜!
加拿大华人作家雪犁:我想,蹲点采访时,您的经历,或许可以成为自传,一定也精彩。不过,一定不能现在发表。
天津作家、高级讲师雨彤:期待!
天津作家布纹:《红星谱》终于诞生了!祝贺!
天津老年大学学友杨军:你好!祝贺你新书出版!还是这新出版的书好看!有着书香画韵。
马来西亚退休教师高万菊:下乡体会,体会乡下。才有乡下大作问世。
天津作家、《西岸风》杂志责编滑卫红:岩波老师,您《红星谱》这本书能不能节选其中一小部分,在《西岸风》上转发,如果还没出书,时机不妥,也可以往后延一延。上次转发您的《治沙记》,读者和领导都反映很好,真实生动感人,人物有血有肉,文章语言有特色,着实见识了您的写作功力,佩服之至!
天津退休干部张巍:重远兄对作品每一细节的反复考究与探寻,用词的严谨,尊重事物发展的科学态度令人钦佩,给您点赞!
天津作协副 、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闫立飞:祝贺!
天津教委退休处长解书明:期待已久的大作,出版了!祝贺!
中国作协会员、静海作协秘书长李恩红:老兄您的大作太多了,真是收获满满,向您学习,给您点赞!
蠡县人大主任绳兰柱:点赞!期待《红星谱》!写东西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我觉得这方面您的优势很突出!
中国作协会员、《当代作家联盟》主编李培东:向李老师学习,为《红星谱》点赞!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七十老汉 2021-03-16 09:00:24
加油!
-----------------------------
谢谢老哥!握手!


楼主:岩波  时间:2021-03-24 14:21:20
@七十老汉 2021-03-23 09:19:49
不到长城非好汉!加油!
-----------------------------
谢谢老朋友!


楼主:岩波

字数:15500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21-03-15 05:40:52

更新时间:2021-03-24 14:21:20

评论数: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