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后40回写法的因地制宜

后40回写法的因地制宜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如题。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后40回写法的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写作方法。
因陋就简,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文革时期“红学”研究人才的选用。比如,土法上马,就是因陋就简。比如,大炼钢铁,也是土法上马。没办法,只能土法上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作条件,也要上。当时,“红学”人才选用,只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没办法。于是,姚文元,选用周汝昌。姚文元就是伯乐,周汝昌就是1000里马,顾随就是上士。冯其庸也是900里马。黄裳也是800里马。

力挽雕弓如满月:
你有没有没有兴趣句读的解读下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我想好处是,阐发了美学,阐发了红楼梦,算是拓展。

非业非力:
王国维是国学高手,这不用说。吕启祥,肯定打不过他。王国维,是投票。投赞同票。至于他用什么方法解读,解释,并不重要。
据我粗知,王国维,受叔本华悲剧人生哲学的影响,很深。恰好红楼梦,写的是悲剧,于是,王国维,就用悲剧理论,来解释红楼梦剧情。如果王国维不曾看过叔本华的理论,就不能深入理解红楼梦的文学之美吗?
后40回写法,是怎么因地制宜的呢?后40回,与前80回,相比,显然,有两个明显不同:1,前80回,是开头;后40回,是结尾;2,前80回,是喜剧;后40回,是悲剧。悲剧和喜剧,写法,应该不同;应该因地制宜;比如,王熙凤,是丑角;写她的能力,应该大肆渲染;用泼墨;写她倒霉,就应该轻描淡写;否则,就是揭短,不含蓄。

力挽雕弓如满月:
期待学者,研判下王国维的红楼,我们也好领略下美和境界。文本是学者的强项。

非业非力:
王国维对红楼梦的理解,肯定是深刻的。他精通国学。吕启祥,女,文革大学毕业。这显然,没法比。老郑,郑午然,也是文革大学毕业。
以上,属于旁证。
后40回,焚稿,当然是很美的文学。但是,王国维,说后40回,壮美,举的例子,却是另一个场面,即,林黛玉与贾宝玉最后那次见面的场面。确实生动。笔法高超。后40回的美,文字水平,相当高。详略得当,符合传奇的特点。
写文章,详略得当,就是美。剪裁合理,就是美。表达方法恰当,就是美。王国维,很朴实,不像文革时期的妇女红学家们,追求奇特。
诗歌方面,林黛玉琴曲四章,懂诗歌的人,会认为,是高水平的。
王国维,在文学方面来说,显然是品牌商品。信誉商品。王国维“壮美”举例,与我产生共鸣。取得了我的信任。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红学会的两小破绽

1,广告词,都不吝啬使用褒义词。比如,红学家,百度资料介绍,个个都是英明神武,出身不凡。幼怀贞敏,早悟三空。很早,就上道了。
2,只讨论,不表决。走过场。比如,这次两岸交流,也是不表决。讨论,可以千次,万次,不厌倦;表决,一次也不允许。扯皮玩。或者,表决,也是暗箱操作。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红学会的两大漏洞

两大漏洞。
1,“泰斗”,习惯性放屁。涉及诚信问题。涉及公序良俗问题。
2,作者署名,先改为“高鹗”;后来,见势不妙,又改为“无名氏”。都属于违法乱纪行为。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红学会的两小破绽

1,广告词,都不吝啬使用褒义词。比如,红学家,百度资料介绍,个个都是英明神武,出身不凡。幼怀贞敏,早悟三空。很早,就上道了。
2,只讨论,不表决。走过场。比如,这次两岸交流,也是不表决。讨论,可以千次,万次,不厌倦;表决,一次也不允许。扯皮玩。或者,表决,也是暗箱操作。

两岸名家谈红后40回:台湾学者白先勇与几位大陆红学家探讨记录
http://bbs.tianya.cn/post-106-554315-1.shtml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郑午然的文艺水平

郑午然的文艺水平

玩弄大词

有的人,外行,但是,也想表现一下,于是,就会或者,用类比推理;或者,玩弄大词,进而否定一切;和稀泥;抹杀差别。

有的人,不是外行,但是,是低级专家,却冒充高级专家。于是,也或者,缩着;变相缩着;或者,玩弄大词;不敢讨论具体问题。

玩弄大词,应该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即,玄学。神乎其神。神秘主义。蒙骗妇女们。

论金自称是毛粉。毛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你应该讨论具体问题。不能概括讨论任何问题。否定,就是玩弄大词。当然,论金也违背毛的这条教导。参与红楼梦问题讨论,但是,却不肯进行具体讨论。

老郑,郑午然,低级专家,却冒充高级专家。自称“严肃作家”。小说作品,编辑退稿,赖编辑不严肃,不识货。自称有文艺细胞。但是,红楼梦问题,他不肯深入讨论。只下结论,曰:张爱玲看红楼梦,看懂了。文艺细胞,这显然是个大词。怎样体现你有文艺细胞呢?必须进行具体问题讨论。后40回,是试金石,照妖镜。冒充专家,用这个照妖镜,照一下,就会露原形。

童天一,“倒行”,是什么意思?也不具体。因此,也是大词。

还有很多人,喜欢玩弄大词,我这里,就不都点名了。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后40回问题解答
http://bbs.tianya.cn/post-no01-523181-1.shtml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修正:
论金自称是毛粉。毛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你应该讨论具体问题。不能概括讨论任何问题。否则,就是玩弄大词。当然,论金也违背毛的这条教导。参与红楼梦问题讨论,但是,却不肯进行具体讨论。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沈治钧:刘项元来不读书——关于刘心武先生所开的国际玩笑

其二,余函皮里阳秋,柔中带刚,批评刘书满纸荒唐,讥讽作者不学无术。所谓“最受欢迎的作家”、“运用文学家的高远想象力”、“思入微茫”、“引人入胜”等,精选此等具有特殊针对性的语句,竟是在评骘一部其作者自引为无上荣光的“学术”之作,褒乎?贬乎?“想象力”而“高远”,距离真正的学术愈行愈近,还是南辕北辙?稍一品味,便能豁然。又,“思入微茫”显为索隐猜谜的委婉表达,“微茫”即虚妄,典出葛洪《抱朴子》卷二十《袪惑》。河东蒲阪有个叫项曼都的人,自称曾经跟着仙人飞升上天,因拜见上帝时举措失仪,见斥归家,河东父老于是称其为“斥仙人”。葛洪认为,项曼都的话纯属“微茫欺诳”。类似项曼都那种神乎其神的“斥仙人”,总是变换着各种不同的面目出现,满口“妄语”,可是“人犹有不觉其虚者”,老是受骗。那是因为,他们欺世盗名的手法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即“颇因事类之象似者而加益之”,就是善于抓住一点点相似的东西,逐渐引申发挥,“运用文学家的高远想象力”,越说越像,越吹越妙,最后仿佛自己都信以为真了。那么,普通人当然就很容易上当了,短时间难以分辨真假。我们可以谅解那众多上当受骗的人,同时,也必须揭露“斥仙人”项曼都之流“微茫欺诳”的本质。余函以“思入微茫”来形容刘书的特征,此无异于斥其“欺诳”,可谓一针见血。
此外,余英时选用项曼都的故事为典,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即把“揭秘”作者刘先生与“斥仙人”项先生这两个人的姓氏合为“刘项”,用晚唐章碣的《焚书坑》中“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全唐诗》卷六六九)诗句为典。写信人显然注意到了刘书中俯拾即是的牵强附会、无知妄说、逻辑错误与文史讹谬,故含蓄地指出那都是“不读书”之过。“刘项”原指刘邦、项羽,今指刘心武、项曼都。余英时不难想到,“揭秘”作者的“不读书”自有历史根源,不过是“文革”之类政治运动的受害者罢了。遗憾的是,有人浑然不觉其害,以“不读书”而“思入微茫”,又不安于室,四处招摇,那就只能“欺诳”了。至于“思入微茫”之下的“引人入胜”,乃指涉范围极为宽泛的成语,自可形容宫闱秘史之类的地摊文学。此其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妄语乃尔,而人犹有不觉其虚者,况其微茫欺诳,颇因事类之象似者而加益之,非至明者,仓卒安能辨哉!”

在葛洪那里,微茫,是贬义词;那么,思入微茫,也可以是贬义词。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思入微茫,沈治钧理解是贬义词。为什么呢?因为具体语境。具体语境,是沈治钧对余英时和刘心武的了解。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反方观点:

余英时“思入微茫”一词不是在暗讽刘心武
http://bbs.tianya.cn/post-106-557615-1.shtml#fabu_anchor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戏精问题

我国“学术诚信”问题的严重程度

海外网2月12日电 青年演员翟天临遭“学术打假”,校方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此,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月11日评论,作为演员,只要演值在线,学历高低本不是关键;但作为学生,无论是否为名人,学术规范必须一碗水端平。有真才实学不怕挤水分,弄虚作假一定经不起推敲。博士帽是校园最高的荣誉,但注定越来越不好“混”,欲带冠冕,必承其重。

此外,人民日报官微还以“学术诚信和招考公平更该捍卫”为题评论称,舞台上打假,生活中却遭“学术打假”,人生充满戏剧化。高学历不是演出来的,而靠真才实学淬炼而成。与学霸人设坍塌相比,抄袭疑云更需廓清,学术诚信和招考公平更该捍卫。校方已介入,当用公正调查回应舆论关切。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余英时“思入微茫”的具体语境

@倒蛋冰:举报 2019-02-16 21:08:21 评论
评论 非业非力:你不是说从具体语境分析出余英时信里的思入微茫是扯淡的意思吗?不要回避你先前的话嘛,请从信中语境分析,我洗耳恭听(。)

作者:非业非力 时间:2019-02-17 08:52:05
余英时那封信“思入微茫”的具体语境:
1,余英时,不认识刘心武,刘心武贸然送书,余英时会高兴吗?不得不勉强礼貌性回信,表示感谢。
2,秦学,是刘心武自己瞎想出来的。很荒唐。谁都能看出了。余英时,也不傻,也能看出来。但是,他会假装赞扬一番。刘心武被群殴,是偶然的吗?
3,余英时是享誉世界的学者;刘心武没什么学问,名气也不大。那么,余英时,能看得起刘心武吗?以上,就是“思入微茫”的具体语境。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3,余英时是享誉世界的学者;刘心武没什么学问,名气也不大。那么,余英时,能看得起刘心武吗?以上,就是【秦学】“思入微茫”的具体语境。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周汝昌先生雕像

周汝昌,习惯性放屁。树碑立传。这怎么解释呢?这只能解释为红学会搞传销活动。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冯唐金线编辑

“冯唐金线”这词儿,来源是他关于韩寒“代笔门”写的文章《大是》。他在文中写道:“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在某些时代,甚至负相关,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君子可以和而不同,我的这些想法,长时间放在肚子里。”
连李银河都在用“金线”比量王小波:“昨晚与冯唐相聚畅谈,他对小波文字的评价我一开始看了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是我知道在他心目中小波的文学是上了他心中的那条‘金线’的”。 [8]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03-11 03:05:08
冯唐冯小刚都是一路货色
原创|发布:2016-12-15 10:34:19 更新:2016-12-15 10:34:19 阅读 13060赞 154

昨天(2015-12-29),浙江文艺出版社发微博,冯唐翻译的泰戈尔《飞屌集》因为“引起文学界和翻译界的巨大争议”,下架了。有意思的是,关于冯唐争议又引来新一轮的争议,当初恨不得把这个妇产科大夫煎炸了的人们,如今又假惺惺表示,冯唐虽黄,也不能不让丫的出台呀!

《飞屌集》该不该下架?这事没有什么可讨论的:是出版社自己怕怕了,跟有关部门没有什么关系,号召“誓死保卫丫骂街权利”的那些人就省省吧,这个体位不对,请重插。

以上文字出现了两次“丫”,有些失态。“丫”并不是常见书面语汇,这是一句地道的北京话,要听其精髓,尤其要口头表达——你可以花18.8元去电影院看《老炮》,听冯小刚说,地道得很,而且会出现“你丫的”、“你这老丫的”、“去你丫的”等等变体,和“他妈的”、“傻逼”、“爷们儿”等词汇杂拌嫁接组合,完成优雅地口炮。

这些词汇在冯金线的北京三部曲里也是屡见不鲜。“他的阳具比阳光还炙热,烧穿了他的裤头和医院的被单”、“他的阴茎强直如矢”,这些是关于“丫的”文艺化表达。如果把这些四九城回忆和生殖器表达去掉,这些新京派文学平淡得要死,不过是被一帮酒桌上的意见领袖吹上天的散装荷尔蒙。号称最好的《万物生长》被李玉拍成了电影,大家也看到了,非常失败,尤其是让韩庚这个东北出生韩国发迹的美男来演北京土著秋水,跟让李易峰演六爷儿子一样扯淡:一开口就违和了。连仅有的“丫的”都说不标准,仅剩可以卖弄的痞子范儿、优越感都没了,还有什么看头?

所谓“老北京优越感”,这些年的文艺作品中随处可见:冯唐的《北京三部曲》里有,《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有;他们可以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背着书包的马小军,也可以是《家有儿女》的一口子京片子的张一山;小到《看上去很美》里桀骜不驯的方枪枪,老到《老炮》里的顽主六爷,大牌到当年掀翻文坛的苍孙王朔,甚至《让子弹飞》里的打手枪的姜文,收藏大拿马未都,玩摇滚上电视的黑豹窦唯崔大师,被推为第一才女的北京胡同柴火妞徐静蕾,都带着这层自以为是的光芒。

冯唐冯小刚,被认为有调性也好,被黑得生活不能自理也罢,归根到底都是一路货色,作品里永远透着一股子豆汁儿味的优越感。其实,你国文艺圈一直刮着这么一阵妖风:以混不吝为有范儿,以端着酒杯扯着嗓子喊“干喽”为豪爽,以嘴上挂着生殖器来表示率直,以当街插架三刀六洞不顾后果来表达义气。

这些人都是谁?主要是三股势力:一是1949年后,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被吆五喝六大院子弟更换,査建英搞了《八十年代访谈录》,从刘索拉阿城一路访到田壮壮,其实应该改名《四九城少爷姑奶奶们的朋友圈》;《最后的贵族》这样的书名,我不信全国其他地方的作者好意思起,章诒和们就可以理所当然。

二是运气不好没有红色贵族背景,但也是京城顽主老北京土著:冯唐的《不二》把历史环境置换到唐朝,但是你看到哪都感觉有个贫嘴北京地痞跟着你叨逼叨,俨然身边有个贫嘴张大民;六爷也是个典型:这条小巷归我管,老头小孩我都罩得住。

第三股就有些弱,他们是新进城抢到北京户口,以能吃上地道烤鸭、抽上醇厚雾霾、说出纯正京片子为荣的新北京人,主要是聚集在八通线地铁沿线月供不会太高的京城人民。

三股势力的心态还是不一样的:新北京人在找归属感,胡同老大六爷虽然底层了一些,但其心倔强、维护意识强,不愿意京城被更多土豪新贵霸占;而真正厉害的是大院子弟们,查一查刘索拉、洪晃们的家谱,“也不是你们这些小老百姓能理解的”。大家虽然阶层不同,气质一样。所以,南方一个副省长的公子在京城耍横,二环三十二郎什么的,自然是被他们看不惯、看不上——我们才是精英顽主皇城根长大的爷们儿,你们这帮小屁孩!我爸爸是打过江山的!

有学者指出,大院子弟的人生经历分成“文革”参与者、回归者、改革者、顽主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事实上都和出身血统、文化垄断、特权享受等休戚相关。这股子优越感到了八十年代更是越演越烈。北大三角地西单民主墙,哥们上过街绝过食挥过小红旗的,别看中国那么大,所谓文艺思潮就北京那几个大院几个沙龙几个小团伙在做案。我们责无旁贷有此后多年的话语权。现在呢?没有什么思潮渊薮文艺先锋发源地了,报社倒闭、春晚式微、文学格局呈炸裂状,首都文化精英们谁也也轻易垄断不了舆论和趣味的话语权,但老牌装逼犯们心有不甘,就在文学和电影里继续这层优越感。

需要说明的是,也并不是所有北京文艺工作者都有这层优越感的:高晓松虽然胖,但是能够好好说普通话讲秘辛事;王小波也写到生殖器,但是你不觉得它傲气讨厌令人厌烦。而前几天,冯小刚微博又贴了封矫情的《给波儿的信》,读完后,我完全相信这电这是他内心所想,电影乃个人本色演出。比如告诫孩子婚姻这一段:”山东临沂有个姑娘叫郑虹,娶她这样的当媳妇,关你十年出来还等着你,一块儿过日子,睡觉踏实。“卧槽,二百块打算买人家一辈子吗?你倒是乐意了,人姑娘自己说啥了吗?哪来的优越感!

所以,冯唐冯小刚都是一路货色,喜欢的人极喜欢,讨厌的极反感。其实大院文学、北京土著范儿也没那么讨厌,我只是单纯讨厌这种其来有自但公开叫卖其实很尴尬的优越感,他们也没有一硬到底:崔健端了这么多年还是上综艺节目撕逼去了,六爷真有能耐,就别召唤中纪委呀!

事实上,任何形式的优越感都是令人讨厌的,尤其是在一个根本没有所谓贵族的国度。

楼主:非业非力

字数:5700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2-16 16:24:54

更新时间:2019-03-11 03:05:08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