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红楼掩面人

红楼掩面人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小尘土不仅十分赞同蔡义江先生的说法,而且由此还可推论:这个批书人也是作者之一,而且是主要作者。因为从批语内容看,有些故事情节是批书人经历过的,他在曹霑在世时就很关心书稿,视为命根一样,而且有命令“芹溪”删改文稿的权利。所以曹頫应该是作者之一,石头记至少是曹頫父子两人合作写的一本书。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还可以推论,第一回中的甄士隐就是这个批书人,因为他在元妃省亲一回中自称“废人”,而甄士隐姓甄名费,批语说费就是废。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从石头记内容和批语猜测,曹頫并没有死,在石头记初稿完成时他还活着。曹頫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因为雍正查办曹家,主要是亏空库银,而这些亏空全是曹寅任期内发生的。在曹頫看来,这就是跟石呆子一样“被讹拖欠官银”,让我“变卖家产赔补”“坑家败业”,简直没有天理。所以中山狼是无情兽。石呆子案和迎春的遭遇极有可能是曹頫自况、“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就是曹頫晚年生活的缩影。这也是很合情理的。一个带过枷号的的罪余之人,人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本人也自惭形秽,不愿跟人交往。其孤独苦闷之情难以言表。也许还有别有原因,比如身体患病行走不便等。他不通庆吊不会亲友,曹家与社会的交往全由儿子(或侄儿)出面,曹頫的名字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后人当然看不到关于他的记载了。
现在假设第一回的甄士隐(真事隐)暗写曹頫,看书里情节与曹頫是否能对上号。
周汝昌先生说,红楼梦作者曹家与康熙大帝的命运相始终,康熙之死是曹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关于康熙之死,红楼梦中用了极隐晦的暗语表示,即第一回癞和尚念的“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佳节元宵”四字为同音别字。
宋朝人为了避某皇帝的讳,常把“玄”字写为“元”。比如把《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写为“天地元黄”。清朝康熙名玄烨,为避康熙的讳,通用以“元”代“玄”,因此元宵即“玄消”。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甲戌侧批: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其实甄家并没有丢失孩子,此处是为了联系后文情节的虚构比喻,着重点是“元宵佳节霍启”,玄消家劫祸起。元宵喻玄烨之死,“佳节”即“家劫”,家中的劫难始于康熙驾崩之后,拐子指谁不言而喻。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曹家人心里明白,康熙驾崩意味着几十年的靠山崩塌,比失去亲人还要痛苦,一时天昏地暗惊慌失措。新皇估计不会像老皇一样庇护曹家,预感到前景不妙凶多吉少,因此用丢失独生女儿来比喻。如果写甄士隐死了七十岁的老爸来比喻康熙之死,或许更为贴切,但比拟不了当时的心境。失去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除了康熙之外,甄家两口子决不会那样痛苦。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真即假禛,象征雍正登基。听到这个,立刻把曹家吓坏了。
果然“元宵”之后两个月,灾祸降临了。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甲戌眉批: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 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起火的地点在是葫芦庙。关于葫芦庙,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街内有个仁清【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起火的地点在是葫芦庙。关于葫芦庙,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街内有个仁清【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甲戌本在“葫芦庙”三字旁批有“故假语从此具焉”字样,“葫芦”为假语,那真言是什么呢?就是宋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胡虏。作者认为,南直召祸的客观原因是皇族内部的争斗引起,曹家如果不与胡虏结缘纠缠到纷争里去,不至于贻祸子孙后代。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胡适和鲁迅两位前辈先生认为作者是旗人不会反清排满,是一种常情推测,不是必然逻辑。一般情况下,胡虏是排外意识浓厚的汉族文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性称呼,不会出自旗人之口。但曹家虽为满洲旗人,血统也是汉族并非满族,身份是包衣奴才。奴才跟主子决裂以后,其仇恨比夙敌更甚。春秋时伍子胥帮助吴国打败了楚国,对楚平王掘墓鞭尸的不是吴王夫差,而是楚国的旧臣伍子胥。现实中一个耳光就能使铁哥们反目成仇,何况雍正乾隆打了作者曹家不止一个耳光。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作者拿胡虏来称呼清朝皇帝,还有一个原因。大清朝的民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汉族,满族人口很少。皇上惩处奴才,达官显贵被抄家籍产以至流放处死,对普通民众来说如看猫儿狗儿打架一般(第五回)。作者只有同汉族反清文人站在一起,把家仇跟国恨连在一起。才能得到广泛的共鸣,作品才能流传后世。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甲戌眉批: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 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葫芦庙着火的文字隐喻这个案件,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甄(真)家当是南京的江宁织造府。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注意葫芦庙着火的时间是三月十五,元宵节后的两个月。雍正在改元后的正月,也就是康熙死后的两个月,就开始查处曹寅的妻兄李煦,这对曹頫家是当头一棒。因为南京的曹苏州的李是同根同茎“莲枯藕败”的甥舅姻亲,李煦罹罪也意味曹家灾难开始。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葫芦庙着火写在书的第一回,暗指雍正元年。
“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甲戌本第一回这条眉批就能解开红楼主旨之谜。
南直,南直隶,习惯指江南省。召祸,指雍正初年江南几家织造的亏空库银案。此案历经数年,牵涉到的有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和江宁织造曹頫。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好像是指无宵节丢失英莲后甄家夫妻二人的伤心痛苦,其实不是。因为谁家父母丢了孩子,没有不伤心痛苦的,人之本性,无法“喝醒”。
两句批语是对偶句子。意思是南直召祸的主观原因,就是父母的痴心。父母,即曹家祖上曹玺曹寅等,他们对皇室过于痴心,才酿成这场灾祸。“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意为大家不要像我家前辈一样,痴心奉事皇室,那是没有好结果的。
葫芦庙起火的原因是和尚炸供。炸供本为敬神,结果反遭神谴。

楼主:微尘土

字数:7689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5-11-10 15:40:00

更新时间:2019-03-13 09:25:29

评论数:6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