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小说

《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小说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书话老ID 了,坦白说因为太久不上天涯原来的密码忘记了,这不注册了一个备用的。要发出的是关于《红楼梦》的一个读书笔记,颇长,版主容我慢慢发来。关于《红楼梦》我知道书话该有不少红迷,对这本书都有着很深的见解。但是,不管这本书是曹雪芹写的,不是曹雪芹写的,总的有八十回,还是有一百二十回,都不曾影响过小说本身的阅读魅力,对吧,每个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不过是各自深情,看在这个深情的份上,望能给我一个把自己阅读看法说完的时间和机会,谢谢各位。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是创作,不是自传性小说(引言)

谈《红楼梦》的文章太多,多到泛滥,滥了就会觉得说起这本书都有点不好意思,有蹭热点之嫌。

可以说两三百年以来,没有一本书像《红楼梦》这么扑朔迷离,关于其作者,一直众说纷纭。就《红楼梦》到底是自传还是创作,蔡元培先生和胡适先生曾有过激烈的论战,胡适先生在1921年发表了《红楼梦考证》,认定《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自传,为江宁织造曹寅家被抄的家事,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解放后,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中,毛泽东提到:《红楼梦》写出二百多年了,研究“红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有俞平伯,王昆仑,都是专家。何其芳也写了个序,又出了个吴世昌。这是“新红学”,老的不算。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主席这段话,确立了《红楼梦》自传说的地位。

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认定,读这本书自然看到的是对过去家族繁荣的回忆,以及最主要的三角恋,陷入看山是山的局面。如果是曹雪芹------我们假设真有这么个人-------的自传,《红楼梦》的创作意图让人疑惑,作者这么修改增删十几年,就是为了一吐被抄家的苦水?如果这是《红楼梦》一书的成书背景,无论作者写得如何艰辛,始终让人觉得蹊跷贫薄。从叙述家族悲剧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创作意图的话,会觉得此书立意有过于自恋的问题,宝玉这个人呢,说他是情种又到处跟各个姐姐妹妹纠缠不休,有时甚至是让人啼笑皆非的自恋,不光人物性格扭捏,小说的文本结构也失之松散。胡适先生虽然考证过《红楼梦》,本人也并不欣赏此书,在《答苏雪林书》里他坦然提到“我写了几万字考证《红楼梦》,差不多没有一句赞颂《红楼梦》的话”“在那个浅陋而人人自命风流才子的背景里,《红楼梦》的见解和文学技术自然不会高明到哪里去……我向来感觉《红楼梦》比不上《儒林外史》,文学技术上,《红楼梦》比不上《海上花列传》,也比不上《老残游记》。”他认为《红楼梦》没有Plot(情节),缺整体布局,这些看法,有他的道理和真诚,先生君子之风,温润如玉。能吸引我的只是《红楼梦》的语言本身,读之亲切如归,有一种强烈的蛊惑力。

最早让我认识文字之美的作家张爱玲,语言就深受《红楼梦》影响,这个民国女子,在沦陷区的抗战文学的烽烟里,兀自临水照花,人和文字都跟乱世无涉,旁若无人地用《金瓶梅》、《红楼梦》一路传承下来的纯正汉语讲述着人性的各种小缺陷,在她的文字里又揉进了很多西方表现手法,意象,象征,隐喻随手拈来,尤其是将大量通感用于人物形象和心理刻画,阅读里意象纷至沓来,恰似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华丽而流畅,让读者不得不折服她一支千娇百媚笔,连傅雷读过《金锁记》后也由衷称赞说“至少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但张爱玲难学,其文字尖新,词句警人倒不是第一难事,难在她对人性了解基础上那点意思清楚,言辞明白。这个冷峻的女子,她是一个突兀的存在,她不讨好,她不光不讨好任何宏大的主题,甚至不讨好读者,她笔下的人物全是有缺点不够彻底的普通人,“不喜欢写壮烈,喜欢写的只是悲壮,甚至是悲哀,因为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她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象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因为比较接近事实”,可以说张爱玲的写作本质就在反高潮反英雄主义,她是凡事都要反一反,阅读中时常带给人错愕,错愕之后,则是苍凉和启发。她笔下各种“雾数”的人生,充满了各种小烦恼,小困境,人性的不彻底,窘迫,浮动着人生各种不洁净的气息,“如匪浣衣”,有着庸常人生清晰的回响,读之能见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可惜的是无数后来者枉学张爱玲文字的华美,得形忘意,忽视了张爱玲写作里的现代性和启发性 。伟大的戏曲家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了三个女儿,小女儿考狄利亚因为不会说好听的话,惹得父亲不喜欢被取消继承权,而且被迫远嫁,后来甜言蜜语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自然是本性流露,在李尔王失去权力以后虐待凌辱父亲,远嫁法国的考狄利亚忧心如焚,带兵打回英国解救李尔王,考狄利亚的动兵高举着人文主义的大旗:“我们动兵并非基于野心,而是为了爱,亲挚的爱,和我的老父亲的权利,但愿我早些寻到他,见到他。”故事写到这里都跟传统叙事没有太大出入,但是,了不起的莎士比亚让考狄利亚失败,而且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死了,她被爱特门所杀。对这个结局英国人一直不甘心,很想修改成让考狄利亚和父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HAPPY ENDING,但是莎士比亚的伟大恰恰就在他的反高潮,他让考狄利亚对父亲说出了一个常识:“我就像一个女儿爱父亲那样地去爱,一分不多,也一分也不少。我会像我两个姐姐一样地出嫁,我们的妈妈也深爱她的父亲,但是她还是嫁给了您”,考狄利亚用常识向权威提出了挑战,而《李尔王》的结尾,则再次挑战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中世纪戏剧理念。在莎士比亚笔下,权势中的李尔王人性已经被异化,听不得真话和常识,只有在权利被剥夺的过程里他才开始认识到小女儿所体现的人性真善的可贵,但是莎士比亚安排代表真善的考狄利亚死了,善良未必就会一直等待,觉醒过来的李尔王抱着考狄利亚的尸体陷入了悲痛的疯癫中。莎士比亚这个意味深长的戏剧结构对中世纪所建立的人为伦理秩序提出了犀利的拷问,熠熠生辉的未必是金子,真正的善也许有着平常甚至粗粝的外表,王的幡然醒悟来得太迟,《李尔王》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悲剧,它在悲痛中道出了常识和人性真善的可贵,文艺开始观察和思考真实的人生,这正是中世纪写作和现代艺术之间重大的区别。在张爱玲强烈的反讽,反高潮跌落的写法里,我们能看到她对真实人生的这个观照,听见人性动人的啼哭,胡兰成评《倾城之恋》里的人物“背后有着对人生的坚执,如火如荼”“也有着对人生真实的如泣如诉”,胡兰成的聪明解这些地方就能挠到痒处,难怪张爱玲见之即欢喜糊涂。

认为张爱玲去了美国创作激情已经消失的看法也许并不客观,除了《赤地》《秧歌》,六十年代初她还到过台湾,准备采访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故事,为《少帅》取材,这是张爱玲试图突破幽闭型爱情题材的一次努力,自己也抱了很大的寄望。但随着对史实的深入了解,她对少帅本人的看法逐渐改变,“他像一个二世祖一样,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所以对自己没信心,虽然外表看不出来。”对创作中的男主角的好感没有了,创作映射消失,这部小说写到三分之二就丢手,这次罢手,反映的是写作者个人认知上的失望和局限。创作上,张爱玲不曾掩饰自己的才华,她也并不会粉饰自己的失望,她并没有因为对《少帅》这本书曾经倾注心血就随意卖给港台的出版商,以她当时的名声,这实在是太容易的事,这个始终爱惜羽毛的作者将其中部分情节转入了《小团圆》,这部书稿,则被束之高阁,并且留着留着就留成了遗书,最后终于在念念不忘中被遗忘。《小团圆》之后,张爱玲才全面转入了对《红楼梦》和《海上花》的创作研究。
张爱玲晚年沉迷于《红楼梦》,直至到了梦魇的地步,固然有着创作上的失望,但其根本还是源于她对传统的一种本能的热爱和依恋,这个敏感的写作者对旧的文明的消逝有着挥之不去的恐慌。在上海孤岛大红大紫,风华正茂的她就警觉地认为“个人即使来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传奇》再版的话)。二十多岁的年纪,能有这样的清醒和视野,这跟她的才华一样令人绝望。胡适先生则是贯穿其整个文学创作生涯的重要人物,早年在香港求学的张爱玲遭遇空袭,躲空难的她只顾埋头阅读胡适考证过的《醒世姻缘传》,炸弹在周围轰然落下,她想的却只是:“至少得等我读完吧”。在别人崩溃,或者别人认为你也该崩溃的时候依然能专心致志,这就是张爱玲的力量,正是如此天真而亡命,才有了她日后在文坛的横空出世。及至到了美国,张爱玲拜见过偶像胡适,在《忆胡适之》一文她写到“跟胡适之先生谈,我如对神明”,当她看到胡适邮寄回来反复翻读圈点过的《秧歌》的时候,站在原地,“实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到后来有机会翻译胡适推崇的《海上花》时,张爱玲才猛然警觉自己实际上把胡适当作一种传统在依靠,然而,如今这个传统真的不在了。“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高兴的……往往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来。”这些文字里,有着怎样的一种仓惶。正是出于对传统的这种依恋并有感于国外读者对中国小说有偏见:“要是告诉他们中国过去在小说上的成就不下于绘画瓷器,谁也会露出不相信的神气”,张爱玲投入到对《红楼梦》和《海上花》的创作研究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反过来,对飘零海外的她而言,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心灵最好的寄托和籍慰。

张爱玲晚年开始梳理《红楼梦》的叙事逻辑和结构时,自然是从胡适先生的自传说出发,《红楼梦魇》初详,二详基本是在记录各个版本的文字变迁。晚年的张爱玲已经获得了某种自由,她不再为出名或者金钱而写作。对版本的变迁她较真到好像在做科研,又爱做隽语,语言岂止是简洁,直情到了自说自话的地步,不肯有多的解释。从《红楼梦魇》的自序里我们可以看到,初详一出,当时就有读者喊看不懂。尽管这样,作为一个对《红楼梦》曾有偏见的阅读者,在这本书里,依然看到一个天才以诚挚的热爱,试图去接近另外一个天才创作者的灵魂,依然被她的严谨打动,版本的变迁看不懂,那就不时翻翻找看得懂的字句读上几句,偶然对一个细节有上那么点感触,即会回头拿起《红楼梦》比对印证,这样经年累月下来,能领会的地方竟然越来越多,新的思路意外地开始形成。

到了三详红楼梦,张爱玲才根据从各个版本梳理出来的回目重大变动以及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增补,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是创作,不是自传性小说”,要知道到五详红楼梦,这中间,又过去了十来年,这是极其罕见的热爱和投入。从自传说到提出“是创作”,这小小的一步,她走得谨慎而艰难。一个自幼熟读红楼的天才型创作者,去到美国以后,有机会接触到《红楼梦》各个版本,以她的博闻强识,还能下笨功夫:“我唯一的资格实在是熟读《红楼梦》,不同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一点的字自会蹦出来。”有天分的人又比人努力,所以她记录下来的各个版本的变迁,可以说是弥足珍贵,而且有较高的可信度,《红楼梦魇》和其中提出的创作论,在很长的时间里,显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是创作,不是自传性小说”,张爱玲对《红楼梦》传统解读方法这小小的一“反“,让我重新捡起了《红楼梦》。早年被张爱玲启发了文字的美,因为跟踪她的文字,意外地,在《红楼梦》的阅读上,又被她开了眼。重新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想起这句话,才逐渐体会到这一笔抹倒,当真是石破天惊,云垂海立。一扇门就此被推开,一个崭新的境界扑面而来,很多线索,甚至隐藏的疑惑,逐渐地明朗了起来。这份冥冥中的引导和认识上的拓展,它缓慢地,持续地进行着,直到一天,我看到一幅让自己吃惊的画面:一旦把《红楼梦》当作创作性小说,此书的立意和文局需要全面重新审视,如果我们能重新设论,《红楼梦》并非曹自传也非他人为其做的他传,而是假曹家被抄家一事而进行的创作,贾宝玉这个人物面目就逐渐清晰,摆脱了公子自况的角度去看这个人物,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贾宝玉身上的叛逆性,全面重新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和创作意图,甚至可以说因为自传说,这部巨著的无论从从立意,文局结构还是创作手法上,都被极大地扭曲和过低评价了,对这部《圣经》一样流行着的作品,我们因为熟悉而陌生,对其有着并不公平的评价和认识。

要论证这个解读思路,自然会是个庞大艰巨的工程。阅读的时间既漫长,思路成型也极其缓慢,及至终于下笔开始整理这个阅读笔记,个中机缘和友人的鼓励,点滴于心,其间也曾数次怀疑过整理的意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书友快刀丁三在多年前写下他明净的理想:“毕竟所有诚挚的思考,都是为了天真的重建”,今天再读此话,恍然时间之余,看到有那么多人明白在我之前,他们有着我不能企及的智慧,早已在用坚强和热忱的心构建着自己的世界。在这个算法来临的时代,说天真显得有点奇怪,但不论技术如何进步,天真和温度,似乎依然是我们有别于机器之所在;天真和温度,依然是注视我们灵魂,并让其终究摆脱蒙昧,谋求改变的唯一途径。
这个笔记,它只起于内心的困惑,起于一些迷茫软弱和感动,以及一瞬间的勇敢。它将以《红楼梦魇》的创作论作为起点,将八十回里出现的戏曲作为重要解读提示和线索,通过反复梳理文本,提供另外一种解读和评价《红楼梦》的可能的思路。这个笔记,它是为了天真和温度,是为了感激《红楼梦》陪伴过的那些点滴时光,为了向文字启蒙者张爱玲致敬。对个人而言,这个阅读笔记则可以说是一份自我认识成长的记录,是内心的坦白呈辞;它更是关于学习如何忠实自己所见并清晰陈述的勇气,是一卷自我的勇气之书。

是为序。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书话老ID 了,坦白说因为太久不上天涯原来的密码忘记了,这不注册了一个备用的。要发出的是关于《红楼梦》的一个读书笔记,颇长,版主容我慢慢发来。关于《红楼梦》我知道书话该有不少红迷,对这本书都有着很深的见解。但是,不管这本书是曹雪芹写的,不是曹雪芹写的,总的有八十回,还是有一百二十回,都不曾影响过小说本身的阅读魅力,对吧,
------------------------------------------------------
@弹指123 2018-08-01 11:13:42
不对。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风之草上,必偃。周汝昌号召广大妇女们,写续书。
-----------------------------
问候,谢谢阅读。因为笔记颇长,以后会比较少回贴,如果后续引用有错误的,请资深红迷们多指出,先行谢过,鞠躬。题外话恕不多回。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题外话:“红学”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时,本是个玩笑的说法,研究《红楼梦》成为一门严肃的学问,始于胡适先生的《红楼梦》考证。。不过刘梦溪在《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文中说:“胡适的考证,遗留下许多疑点……胡适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是对的,但怎么知道是曹\的儿子?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曹颙的儿子?胡适没有回答。关于雪芹的卒年,胡适始主甲申,后改主壬午,到底哪个对?至于生年,胡适说‘大约生于康熙末叶’,即公元1715至1720之间。然而根据呢?还有,雪芹是什么时间从南京来到北京的?到北京以后做了什么?上过学吗?跟敦诚、敦敏那样熟悉,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死的时候在北京西郊?何时、什么原因促使曹雪芹要到北京西郊去住?西郊范围甚大,曹雪芹具体住在哪里?新妇是谁?何时结的婚?等等,等等。问题成串、成堆,都需要给予解答。”“当然受资料的限制,胡适不可能一一求得答案。……这些问题现在也没有全部解决,甚至大部分都没有解决……”

这些观点,不是这个阅读笔记会讨论的重点,书写这个笔记,重点是用常识常情去还原《红楼梦》为一本创作性文学作品,它本身的结构,故事情节,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等。容我后续有空慢慢贴来。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一、孽根祸胎

诚如张爱玲在《初详红楼梦》卷首所言:《红楼梦》这样的大梦,详起梦来实在有无从着手之感。《红楼梦》结构宏大兼千头万绪,而要论证这本书为创作性小说,更是难上加难自讨苦吃。在孤立而又漫长的思路中,这个阅读笔记最终决定索性按《红楼梦》本身结构,在前面一两节直接开门见山,简洁列出人物的概论纲要,以图统领后面文字。

这样简洁起笔,有着文本结构和自身双重考量。《红楼梦》这本书文字典雅华瞻,细节丰富,任何一个小点都可能让阅读者从自身的经历和思维习惯出发,触动无数共情感鸣,文字的激发力量自身就是文本魅力的最好证明。只是一则这种散漫的解读法已有太多珠玉在前,感悟性文字又实非个人的长项,自付实在没有腆颜露怯的必要,另有一层原因更在于本人倾向把文字当作思考我们身处世界和探索内心,并整理表达的途径和工具,对逻辑和理性有着天然的要求,所以会视简单直接为着手的法门。再则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初读《红楼梦》有着跟我类似的经历:一部大书翻开但觉云山雾罩,不得要领,百无聊奈欲手倦抛书之中翻到十来回以后才开始读出点意思,逐渐入梦。倘使这个阅读笔记的概论式起笔会让阅读者觉得枯燥罗列,从而唤起当初阅读《红楼梦》相似的记忆,倒不失为一个记忆唤醒和诚意的邀约。因为这个邀约或者相似的记忆,就请阅读者略微给出一点耐心,容我一笔舒开,后续再缓缓道来。在后续的分析梳理中,这个笔记会将《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梳理完书中人物的结局命运再层层深入去探讨创作论会触及的其他方面。梳理过程会尽量采用一手文本,即八十回文本本身,并用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版本变迁的研究做重要参考资料,解读过程力求逻辑清晰自洽,以避免不必要的旁逸斜出和过度诠释。

这个小节我们先进入宝玉的人物形象概论:
•贾宝玉是一大孽子。《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大观园时,王夫人就跟她介绍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孽根祸胎”四字劈头而来,可以说下得血泪盈面。从自传说也许该理解为这不过是作者对贾宝玉先抑后扬的笔法,如果是这样,这个创作者的创作心理就不是一般的自恋,在这种自贬里流露出的是露骨的自负与自得,正是胡适先生提到过的“自命风流才子”的恶习。只有了解了宝玉不是所谓的曹雪芹,确立他是创作的人物,宝玉指的是那块通灵顽石,到红尘为的是历练,他对自己家族对阶级的背叛过程才会逐步呈现出清晰的线索,他对黛玉的感情也是从开始的蒙昧到证觉各人只得自己的眼泪的自觉,直至最后经历苦难后的证盟,我们才能看到两人感情发展的清晰线索,明白这孽根祸胎的真正含义,回到文本《石头记》的本意,才能看到顽石完满证见自我的清晰过程,宝玉最后之出家登涉彼岸才能成为必然。

•贾宝玉这个人物有分裂人格,其中贾宝玉这个皮囊是假借甄宝玉,即神侍瑛者的外形,它代表的那部分体现了其所在社会阶层的腐烂奢靡,也让小说找到展示广阔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而石头自性在其间沉浮觉醒,一直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爱恋对象。书中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宝玉差点丢了性命,一僧一道再次出现,摩挲过玉石,“此物已灵”以后,贾宝玉人格出现重大转折。贾宝玉人格的分裂,会让很多人对这个角色产生互相抵牾的阅读感受,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

•摆脱了宝玉这个人物是所谓公子自况的既成看法,我们才能看到,宝玉不仅不是个伪娘,他是古典文学创作里最大的叛逆。他不止脱离了旧式男性对女性那种轻慢的态度,对笔下的女性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呵护,欣赏,对黛玉之爱,更是上升了灵魂,上升到身心的爱恋,这在古典小说是绝无仅有的人物形象。

•高鹗续书庸俗化了《红楼梦》,宝玉之放走黛玉,绝对不可能是高鹗版本的神志昏聩,大掉包的乌龙结局。想想当年《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紫鹃说妹妹要回南方的家,宝玉是何等情形?在大观园里,但凡他能办到,这个混世魔王绝不可能让别人放走黛玉。那么局面只可能后来处于无能为力之境,待到重获自由之时,已无力回天,这才是宝黛恋青梅竹马,不做二人想情感的深度和悲怆。高鄂续书让读者感觉后来宝玉对宝钗移情,令《红楼梦》凭添无数薄凉和恨意,但在保全《红楼梦》这本书上,高鹗并非罪人。

•关于宝黛感情展开可说甚多,黛玉早年的尖酸,闹,都充满了对对方心意不明的担忧和需要反复证明的焦虑。等宝玉剖心迹对黛玉说出“你放心”一节以后,黛玉在书中何曾闹过?《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是书中最明净美好的章节,宝玉无事去见黛玉,妹妹推宝玉去别处玩会儿去,宝玉答“我往哪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味的”,那么来了干啥呢?跟妹妹说说闲话。那段两小无猜,带着最初的亲昵明亮,温静无痕的时光,是人类永远的青春……让我们回归判词“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是意难平”

•他对自己阶层的否定来得非常彻底:“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古今第一大叛逆。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这张陈洪绶的图本来该在上一个小节里贴的,抱歉现在才找到。从创作论里看到的宝玉,那块通灵玉石,可不是电视里欧阳奋强的形象,窃以为同时代陈洪绶画中孤愤,苦闷,高旷的人物比较能贴近《红楼梦》中名士的形象和风骨。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二、花魂(黛玉的人物形象)

•黛玉是书里的灵魂人物,花神。黛玉人物形象脱胎于《西厢记》《牡丹亭》,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多少能看出《西厢记》对它的影响,元春省亲时点的《离魂》一出戏下批注:《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离魂》为《牡丹亭》二十回《闹殇》之舞台版,这说明黛玉人物形象跟《牡丹亭》也有着深厚渊源,这个批注进一步证明了《红楼梦》本身是个创作。黛玉这个人物是作者理想里的知己,她不光是《牡丹亭》里“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的情深典型,她更代表了士阶层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志趣抱负。这个人物是宝玉,同时也是作者追求的高洁境界,所以所有关于她个人形象的描写都是虚笔,所谓意趣从来难描画。

•元春省亲所点四部大戏伏贾府四件大事,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这四部大戏的故事情节是《红楼梦》主要人物和情节构思的直接来源,可以说不止黛玉形象脱胎于《西厢记》《牡丹亭》,宝玉和宝钗形象角色设计和创作思路也都从这几部戏曲里脱化出来,后续将会逐一分析。由于受到戏曲表现手法深重的影响,八十回文本里出现的小物件小信物全部都有下落,通过信物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是典型的戏曲桥段,这个解读中也会逐件落实书中出现过的小物件的作用。袭人拿了蒋玉菡的汗巾人人都知道她后面改嫁蒋玉菡,板儿见巧姐就有香橼(香缘),宝钗嫁给宝玉就有元春的红麝串做信物,同样的宝玉曾把北净王的手串给了黛玉,竟然无人疑惑这个情节的安排是否失当还是另有深意?

•关于黛玉的结局,书里着意铺垫,处处设笔。都知道晴雯是黛玉影子,其实英莲,金钏,小红,龄官都是为黛玉的结局在做曲写。晴雯之死,宝玉尚能见到一面,并重书《芙蓉女儿诔》,一个丫头去世,为何书中用此重笔让宝玉去祭奠,只因他日,当黛玉去到一个“人见不到的去处”之时,宝玉已无机会祭拜,《葬花词》“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怆然,宝玉当初一听,恸倒在地,作者不写而写,哀痛连绵无绝。

•根据《红楼梦魇》,金钏是后来添加脱化的角色,意在交待黛玉结局。在暗示黛玉命运上,晴雯,金钏,英莲,小红,龄官各有其作用,并且在复杂的结构里相互印证,总的回头印证黛玉《葬花词》。

•黛玉嫁北静王时贾家获罪,彼时贾母可能已经不在,基于晴雯,金钏,芳官等十二个女伶都是王夫人出手赶杀,黛玉婚事也应由王夫人安排主持。并且黛玉促成北静王对贾府援手,宝玉得以获释。此节的交待八十回里又安排了一个丫头小红,林红玉,所谓穿红衣的黛玉来暗示,口齿伶俐的小红日后是“择了高枝”了。

•关于“妹妹去了”也即黛玉嫁北静王之后的况味,书里也处处以丫头做妾来曲写。黛玉的外貌书中不肯实写,关于她的命运,也全部借助模样性情跟她亲近的丫头的命运来交代。薛霸王对英莲的荼毒,贾母大丫头鸳鸯宁可撞死也不肯做妾的铿锵,“水蛇腰,削肩膀,模样有点像林妹妹的”晴雯的被逐,金钏的跳井,十二女伶被赶都在暗示黛玉的后来,所谓性命交关处,血泪无需直书,让人遥想即感刺心沉痛。

•当理解了对黛玉命运的暗示不只局限于晴雯,就能明白为何书中处处出现宝玉跟众多丫头突然的亲密瞬间:对晴雯的虚心体贴,临死探视时让晴雯说出“枉担了虚名”的惊心动魄;金钏为何让读者毫无防备地就突然说出“金簪子掉进井里,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样的生死寄托;英莲在斗草一节突然跟宝玉对上了“夫妻蕙”并瞬间低头静默的遇见……这些情节,如果从自传的成书背景去理解,会感觉作者一边对黛玉心上口上知己之言尤在耳畔,却不放过这里那里遇见的美好和自得,让人倍感黛玉深情寄于流水,而如果明白了这些场景全部都是在一层层地展示宝黛生死恋的悲剧复调性,则会油然而生寒冰入骨缠绵辗转之殇痛。宝玉初见小红就感亲切,第二日晨起心里记挂,明明就隔了一个花架,公子张望却不得。这个“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的惆怅,是全书的精神气脉,在八十回文本中通过这些丫头的命运一层层反复地铺展开来,绵密繁复笼罩。
• 正因为书中八十回已经草蛇灰线,处处精心交待和暗示了黛玉和全书的结局,此书不会有所谓后四十回了。已经写尽。




明末清初大画家顾见龙笔下的诗书仕女更符合我心目中的黛玉想象,诗书俊逸,风流婉转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三 诗和理(钗黛之争)

前两节概论涵盖了以后分析会触及到的叙事脉络,如果让读者产生高铁般的眩晕感,那就回想一下,最初阅读《红楼梦》时,是否也是一二回合读得云山雾罩,如有这样的感觉和记忆,在我看来倒会是一个刚刚好的开始。面对《红楼梦》高超精巧的结构和文字间复杂的呼应,也幻想过自己要是传说里的高人或者大侠就好了,稍一比划,立刻拨云散雾,朗朗乾坤,河晏海清。张爱玲在《论写作》中自嘲过这种幻想:“戏文里唱‘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官上马定乾坤’------多么天真纯洁,光整的社会次序。这种宇宙观,思之令人落泪”。幻想既然无益,倒过来想想其实结论也无趣,生命最大的结论也不过是死亡,想明白此层,反而放下很多:通往结论的道路,正如我们的生活,虽然漫长扑朔,混乱杂芜,但既然创作者用生命设了这么个大梦和谜语,我们何妨也抱着享受解密过程的心,缓慢地去接近那个可能的答案,缓慢,意味着我们贴近的努力和深度。后续的小节将逐渐转入对具体人物和事件的分析,笔记也会逐渐好读,而前两节概论,姑且留待回溯。

概论说黛玉是《红楼梦》一书的灵魂人物,可能已经有人不满,那么我们就来聊聊黛玉形象的起源和与之分庭抗礼的宝钗,分析下为何黛玉会成为八十回的灵魂人物。
拥钗拥黛派历来势同水火,拥黛派看宝钗“藏奸”,拥钗派视黛玉“小性”,而从黛玉斗诗时不小心引用《西厢记》词句,宝姐姐过后一番推心置腹的劝说之后妹妹感服,又出现了“钗黛合一”的说法。这样的争吵,年少时不是没关注过,但是时间慢慢地告诉我,这些争吵的本质,不过是读者的自我代入,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里,总是首先看到自己,当然钗黛能让这么多人激起共鸣并自我代入,正是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在反复梳理了这本书的创作结构和戏曲传承以后,我想强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元春省亲点的四部戏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这个批注,要真正理解黛玉和宝钗的形象,必须先了解伏黛玉之死的《离魂》的剧情和丽娘这个人物。

无论是熟悉《红楼梦》的普通读者,还是红学研究者,如张爱玲好友宋淇先生以及周汝昌先生都有谈及《西厢记》对《红楼梦》的影响,黛玉身上明显有莺莺的影子,这早已成为红迷的共识。《红楼梦》反复引用暗示《西厢记》中的唱词,不光用宝黛同读《西厢记》点开二人情思,让宝玉对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思》,宝玉无事去探视妹妹: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到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耳内却听得细细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接下来宝玉对紫鹃说“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第四十四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行酒令时,黛玉不小心说了“良辰美景不夜天”和“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被姐姐注意到了。这些地方都是对《西厢记》唱词的直接引用。

我们随便举一支《西厢记》《混江龙》的曲子:

落红成阵,风飘万里正愁人。池塘春晓,栏槛辞春,粉蝶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尘花。

就这么简单几句唱词,我们可以见到宝玉读《会真记》时,抬头就见“落红成阵”,可见宝玉玉奉题蘅芜苑的“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碟粉轻沾飞絮香”,也可见黛玉的“落絮轻沾扑绣帘,燕泥香惹落尘花”,所以宋淇说《西厢记》是《红楼梦》的私塾老师一点都不过份。但八十回里并没有明确指出《牡丹亭》,我为什么特意点出汤显祖呢,这里就有好几门子话了。

王实甫的《西厢记》成于元代,它是明汤显祖《牡丹亭》的先驱。莺莺和张生一见钟情,鸳鸯最后以私奔完成对爱情勇敢追求的人物形象,到汤显祖手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牡丹亭》说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偶然得梦,梦见一颗梅树下立着一个佳人,告诉他遇到此人才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柳梦梅由此开始对梦中人的思念。杜丽娘为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才貌端妍,在跟随私塾老师学习《诗经》时,本能地从《关雎》开始伤春。丽娘跟丫头春香到花园游园惊梦,感梦书生折柳,相思去世,离世时嘱咐母亲将自己埋在梅树下,并让春香把自画像沉在太湖石底。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拾得丽娘自画像,发现正是自己梦中之人,于是对着画像日思夜想地呼唤,魂游后院的丽娘感应与之幽会,然后告知实情,柳梦梅掘墓开棺,丽娘方才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共赴临安。后柳梦梅高中状元,皇上感于二人旷世爱情,亲口承认二人婚姻的合法性,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比《西厢记》,《牡丹亭》情节更为曲折饱满,其中丽娘相思而逝,离魂之后的人鬼情更是其惊世骇俗的独有情节。莺莺被多情公子打动,以私奔完成了对爱情的追求,到了丽娘身上,开始出现了人性的觉醒,尤其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展示,丽娘并非死于传统戏曲里的“棒打鸳鸯”,而是死于对爱情热烈的渴望,这个人物具备更强烈的人文意识。用丽娘的情多,自觉去对抗儒家之理,让人性在春光舒放的理想国里自由绽放,这正是《游园惊梦》如梦如幻,如泣如诉的大美之所在。我们的古典文学在流传中,一直在吸引一代代个人创作者不断加入,正如最先有《皇帝内经》,然后又有《皇帝素女经》,,,, 一开始,总是一个观点被提出,几十年以后又有人加入新的研究和个人体会,对这个观点不断做出修正完善,逐渐形成一个体系,生命迭代延绵,浩渺深长。 《西厢记》开始也是先有唐的《鸳鸯传》,然后一步步地有《调笑转踏》《西厢记诸宫调》《红娘子》等书,后面又有《倩女离魂》等等,等出现了汤显祖这么个天才之后才有《牡丹亭》的洛阳纸贵,发展脉络清晰。古典文学这样的传承中既有集体记忆,又融合了无数个人气息。所以一个在文学史上没有留下任何活动痕迹的曹家孙辈的人,突然石破天惊地创作出了《红楼梦》这样自传性的鸿篇巨制,这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万难说服我,大违古典文学创作的正常路径与常理。

二十三回宝黛同看过《会真记》(实为《西厢记》)以后,黛玉路过梨香院,听到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赋予这断墙残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想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搁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唱道“你在幽闺自怜”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

这一段文字里,梨香院所演习的,正是《牡丹亭》的著名唱段《游园》一出的唱词,说的是杜丽娘跟丫头春香游园伤春。从上面引文我们看到黛玉在这个情节里自我带入强烈,到了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地。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下面有四个重要批注,其中《离魂》批注伏黛玉之死,《离魂》是《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的舞台版,也就是杜丽娘游园惊梦后,一病不起,相思离世那一场,这是《牡丹亭》有别于《西厢记》的独有情节,结合《离魂》的批注和上面这段引文,我们可以看到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显然不是简单地脱化于《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的影响来得更深刻直接,只是作者交代得隐蔽。我们可以看到,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有一条清晰的传承和发展的线索和逻辑,由莺莺到丽娘到黛玉,人物形象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完善。 至于《红楼梦》为什么会大大方方多处提《西厢记》,而只在二十三回目《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点了句《牡丹亭》,这里留下一个小悬念,我们以后一样会逐渐展开。暂时我们仅限于简单论述元春省亲点的《离魂》下的批注【伏黛玉之死】,透露了黛玉形象的来源和师承,八十回《红楼梦》用黛玉诗性之动人,宝钗理性世界里的无情将汤显祖的诗理世界具象化了。

何谓“诗”,《诗》三百,思无邪,是诗;屈原《离骚》之烂漫汪洋为诗;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是诗;林徽因抚北城古城墙砖痛哭,是诗;《牡丹亭》中的丽娘和柳梦梅从“相看俨然”到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坚毅勇敢是诗;汤显祖写《牡丹亭》因为吴音不合昆曲韵律被时人诟病,做激愤语“宁可拗折天下人嗓子”,不因词害意,此为诗。我们民族曾经有过的诗情,在宋元之后开始萎缩。在这个背景下,汤显祖,以及《红楼梦》作者都表达出了对诗性近于偏执的讴歌和执着,呈现出了强烈的反者道之动的艺术创作倾向,这样就形成了黛玉成为八十回《红楼梦》灵魂人物的文局,书中不光点明了她为“花神”,对她的未来也用了最大的篇幅去影射或者说去曲写,可以说整个八十回文本都在见证宝玉选择取舍的过程。而做为一个大悲剧,诗理都不能见容于世的悲哀,“遍被华林”(鲁迅),才是《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时代哀歌。在写作手法上,钗黛双峰对峙,分庭抗礼。写黛玉则妒而尖,作者深怜笃爱之,写宝钗则世外高人冷而艳,作者处处赞叹之,在诗理的世界,《红楼梦》开始用正反笔颠倒众生。

这个小节我们从戏曲《西厢记》《牡丹亭》分析了黛玉形象的来源以及黛玉会成为八十回文本灵魂人物的原因,并尝试解读与之双峰对峙的宝钗的形象,以后我们的解读会一直比较紧密地围绕《红楼梦》书中出现的戏曲线索,让人纳闷的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红楼梦》的并不多见。宝玉曾埋怨黛玉成天把什么“外四道”的宝姐姐放在心上 ,如果元春省亲点的四部大戏的情节我们都不高度重视,解读《红楼梦》这本书的入手点和方向,是不是同样会有求诸于“外四道”的意思呢。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谢谢网尤柳五帮忙发图,我上传是就显示不成功。这是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所绘《牡丹亭》插图。陈洪绶为避免剃发,自己削发为僧,号“悔僧”,他曾为《西厢记》《牡丹亭》《西游记》《水浒》做插图。可见一个大艺术家的创作,跟传承密不可分,跟时代气息休戚相关,这是学养,也是襟怀。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问候楼上各位,饶不一一。我回复或者更新系统没有相应,这让我很头痛。没想到金泰你到书话发个贴这么难了:(((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四 身心合一

*同济大学张文江教授曾撰文指出,《西游记》在传承的过程里也是不断地有人加入进行改写,中国古代的小说在他看来是一个整体,里面的象全部是相通的。从一些神话故事和诸子寓言(诸如《庄子》“齐谐者,志怪者也”等等)开始,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结束于四大谴责小说,《西游记》就是吸收了好几代人的“息”,由读者的“息”造成的。张文江教授认为最初有一个取经的故事,过一段时间编一点上去,过一段时间编一点上去,加一点减一点,这样积累下来,气息就渐渐丰厚了。有人喜欢这个故事,我就再写一遍。什么时候碰到天才,一下就出来了,这个概率非常之高。在民国之前《西游记》是被当做一本佛道的传教书在读,五四之后,才逐渐被当一本小说看待,张教授这个解读,跟我们上个小节分析从鸳鸯到丽娘再到黛玉,人物形象继承和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在思路上不谋而合。当然一本《西游记》,当作佛道的传教书有传道书的读法,当小说有小说的读法。就跟历史上江宁织造曹寅家的存在以及被抄家这段史实,到目前为止没有争议,但曹家被抄家就是否证明这本书是曹寅家的人写的呢,这事一直有疑点。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按自传说的说法,曹雪芹是曹家孙辈的人物,算算他的年纪,极其年幼。以俞平伯先生排的时间表是九岁(又一说其实这人叫曹天佑,比较符合《红楼梦》书里的曹雪芹身份而已),也有见过排的是五岁的。这样的幼童经历家变,怎么可能对繁华时光有那么深刻的记忆这已经让人起疑,再者倘使真到了“陋室空堂”,“衰草枯杨”,吃饭都成问题的地步,下笔文气节奏必然会有体现,实难想象窘迫中如何写出《红楼梦》那样优美舒缓的文字。刘梦溪在《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文中说:“胡适的考证,遗留下许多疑点……胡适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是对的,但怎么知道是曹頫的儿子?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曹颙的儿子?胡适没有回答。关于雪芹的卒年,胡适始主甲申,后改主壬午,到底哪个对?至于生年,胡适说‘大约生于康熙末叶’,即公元1715至1720之间。然而根据呢?还有,雪芹是什么时间从南京来到北京的?到北京以后做了什么?上过学吗?跟敦诚、敦敏那样熟悉,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死的时候在北京西郊?何时、什么原因促使曹雪芹要到北京西郊去住?西郊范围甚大,曹雪芹具体住在哪里?新妇是谁?何时结的婚?等等,等等。问题成串、成堆,都需要给予解答。”“当然受资料的限制,胡适不可能一一求得答案。……这些问题现在也没有全部解决,甚至大部分都没有解决……”,这些疑问,其实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再者,《红楼梦》作者对传统戏曲极其熟稔,书中涉及大量古代名人,诗词典故,没有对古籍的巨量阅读和浸淫,根本不可能完成此书,这个幼童在抄家之后,漂泊之中如何完成这层积累,又成一层疑问。更让人纳闷的是作为能写出《红楼梦》这样巨著的创作者,这个曹雪芹居然无诗集,文学史上没留下任何活动的痕迹。邓云乡先生终其一生,也就发现了两句诗,可以说太过平庸,完全不见《红楼梦》笔意,疑点重重。即使有这么多疑点,读者一定把《红楼梦》当自传读,可以算一种选择和读法,而这个笔记高度尊重元妃省亲点的四部戏曲的批注,尝试从这几部戏曲去解剖《红楼梦》人物和事件发展,不光是一种可能的角度和思路,最起码体表达了忠实于文本的态度和精神。
【*参见张文江教授 《西游记》讲记】

这里提到戏曲《西游记》,倒并非旁逸斜出或者标新之举,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到南京甑宝玉的时候,有一个【蒙侧批: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这个侧批没有元春省亲点四部大戏下的批注有名,但它同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提示了我们,《红楼梦》甑,贾宝玉的设置和创意,来自《西游记》的六耳,悟空,即我们熟悉的真假美猴王,《西游记》有真假美猴王,《红楼梦》就有甄宝玉假宝玉;《西游记》有水帘洞齐天大圣,《红楼梦》就有贾宝玉“绛洞花王”“混世魔王”。宝玉孽障,叛逆的形象,他跟《西游记》石头缝里蹦出来,战天斗地的齐天大圣直接呼应,只是那个猴子幻化成大观园里色如春花,面如满月的风流佳公子读者就不再认得,可见色相之拘人。对比两个文本,《红楼梦》对《西游记》在结构上有借鉴,写作手法上有学习,但《西游记》侧重用幻化的妖魔来写对人生的思索,取经之路见证破我执证圆满的过程,而《红楼梦》作者刻意反其道而行之,下笔注重描写世事人情,用直面现世的姿态和勇气来见证个人自性的觉醒。

正是由于忽视我们古典文学传承上的内在联系和《红楼梦》批注对几部传统戏曲的强调,在对钗黛人物形象的理解上,还有一个很普遍的认识就是宝玉对黛玉是精神恋爱,视宝钗为世俗生活,这个论断显然受后四十回续书影响比较大,它将《红楼梦》彻底庸俗化了,一旦形成这样的观点,自然无法接受黛玉是《红楼梦》一书的灵魂人物的看法。鉴于一手文本才是阅读最重要的起点,我们将要进行的解说都会秉持尊重八十回原文的精神,否则极易失之漫无边际,自由发挥。关于身心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怎么说这事的:在元妃赏赐众姑娘的礼物里,单单只有宝玉和宝钗一样,有红麝香珠,这就表明金玉良缘是元春和王夫人的意思。二十八回宝玉要姐姐褪下来看看那珠子:

……可巧宝钗左腕子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得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若长在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恨没福……

这闲闲一笔,分明就写出了宝玉对黛玉情感是身心的不可分离。《红楼梦》文笔摄魂处就在这平实而近自然里的朴素和深邃,闲笔里不经意就带来惊动。“平实而近自然”的写作风格是胡适先生推崇《海上花》的理由,其实这个风格正是从《红楼梦》来。日本著名作家,同时也是著名汉学家幸田露伴在《书斋闲话》里这样对比过《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写作风格“《水浒传》以气胜,《红楼梦》以情胜;《水浒传》以事之快胜,《红楼梦》以韵之饶胜;《水浒传》以奇胜,《红楼梦》以平常胜”,此为的评。这个“以平常胜”的风格其实更难学,它难在孕奇崛于平实,化思想于叙事,娓娓道来里绵里藏针,文字节奏始终张驰有度,内在韵律平而不淡,看似轻松闲谈,内里却有笔力千钧。此处闲笔就分明写出宝黛情本来应该有的深度,它看似家常,却不苟且。世人太久不见莲花,似乎已不敢相信两三百年前的士子曾有过坚贞的情怀志向,钗黛和宝玉的形象才会被庸俗化到今天的地步。我们这代人似乎一直在对平庸妥协,庸俗成为一个暴力的君王,在阅读《红楼梦》上的庸俗化倾向,恰好折射出了整整一代人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浅薄和破碎,令人唏嘘。无论如何,在现实的沟渠里,我们还是该庆幸,至少在《红楼梦》这本书里,还保存了钗黛永恒的艺术形象,那些女孩子,还在安慰着一代代丰富不羁的灵魂,清明着我们的心。
宝玉失去黛玉是因为自己身处无能为力之境,在他重获自由之后,跟宝钗的婚姻也应不长久。续书安排宝玉后来科举高中后才出家,但是南京甄宝玉是收了心性,中了科举的,根据卷首语“假做真时真为假”,宝玉就不可能走科举之路。而由命运的复调性,李纨,宝玉哥哥的遗孀,倒可以推演宝钗命运:短暂的婚姻之后,宝玉出家,留下遗腹子,宝钗抚育成长,后科举高中。

这个小节分析了另外一部传统戏曲《西游记》对《红楼梦》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影响,也从身心合一这个角度再次论证黛玉成为《红楼梦》灵魂人物的原因。从涉及到的几部戏曲,无论是《西厢记》《牡丹亭》还是《西游记》,我们已经能看出八十回《红楼梦》作者对古籍浸淫极深,此书无论在结构,立意,人物形象设计和故事情节上,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学,尤其传统戏曲重大影响,宝钗曾对黛玉说自己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无书不读”,这话正是八十回《红楼梦》作者夫子自道。
了不起的莎士比亚每一部戏剧都能找到出处和渊源,这并不妨碍莎士比亚成为伟大的剧作家,同样,八十回《红楼梦》对古典文学这个又承又翻的姿态,它不光体现了作者的视野格局,也同样透露了作者的创作上的野心和抱负。



陈洪绶作《西游记》插图

题外话:我们传统有一个“素读”的提法,所谓“素读”,就是抛开一切加在文本上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读者熟读以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解读逻辑和思路,这样的阅读,可能让同一文本在读者心目种形成千差万别的阅读体验,但这个开放性和创造性,正是作品和阅读生命力所在。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抢红包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我回贴系统不相应,难道是为了让我测试新的功能?这天涯,,,越来越让我不认识了。。。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五、藏奸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雍容大度,处事得体的宝钗有没有藏奸呢?个人认为显而易见。

宝钗家是开当铺的,书里薛蟠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家里的事不上心,当铺该由宝钗一手料理。一个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于当铺这样的盘利营生怎么能够门精,而且能做到深藏不露,罕言寡语,这事想想就有点让人害怕。姐姐的金玉良缘,薛姨妈对王夫人等人说过,是和尚送的金锁,“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因为有这个话儿,宝钗总有点“远着宝玉”。姐姐进京本来是为了选秀的,到第七回,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正常来说,元春有东西送出来,应该先送到王夫人那里,对吧,但这次不,太监借送东西出来应该是传话,这次直接到了薛姨妈那里,应该是为了传话选秀中宝钗落选了,而且那几天宝钗病了,也不怎么出去走动。接着在第八回宝姐姐就开始细看宝玉脖子上的玉,这段看玉写得很有意思: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来正面细看,口中念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还不倒茶去,也在这里发呆干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姐姐翻来翻去地看,念念有词,就不好意思自己说出来,所以回头说莺儿,意思是“该你说话了,还呆在这里干啥”。莺儿果然接戏,侧面说出这八个字跟项圈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对儿,点金玉良缘。但是莺儿话多了,没收住,说这八个字是和尚送的,“必须錾在金器上”,姨妈分明说金锁是和尚送的,这眼看就要穿帮,宝钗果断截住:“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这里批注很让人发噱:【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书里一僧一道出面都是度化,在姨妈莺儿口中竟然管起姻缘作此勾当了,这一批注倒似在笑骂。后面的第三十五回里,薛蟠为了讨好宝钗,说“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它作什么”。炸项圈是拿金器去翻新,这里紧了一笔,这样看来宝钗的项圈是刚炸过的,所以这字到底啥时候錾上去的就变得比较微妙了。

关于金玉良缘这么分析有点诛心,那我们就不深究了。书里宝钗脱不了藏奸之名的事,明写的起码有两起。其一呢,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宝姐姐扑蝶,偶然听到小红跟坠儿议论贾芸捡还手帕的事儿。小红怕人听去,警觉推窗,小红倒是推开窗户说亮话了,宝钗却给吓了一跳,宝钗情急之下脱口就喊出“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佯装追颦儿而去,这事儿事情很小,但脱身嫁祸手法明显。其二呢,王夫人劈手赶杀金钏后后怕,在宝钗前去探视时掩过:“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宝玉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两下子,撵了出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道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到“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也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惯了,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虽然如此,到底我心里不安”。

这段话说得之妥帖,色色都替夫人想到,读者看了很难不佩服宝钗之处事周全,但人命关天,这样的文饰,有没有藏奸呢?常识告诉我们:有。
或者又有人会说:事都出了,不这么开解怎么办?这话也在理儿,而且整部书,宝钗虽然藏奸,面上却并未干过大的缺德事体,所以作者对她算是下笔仁厚,始终留着体面身份,只是安排今后守寡,对“袭为钗副”的袭人,下笔就见真章了。

袭人在丫头里,模样性情女红都不算拔尖,胜在服侍谁就对谁死心塌地。先跟老太太,再服侍湘云,因为其可靠,老太太特意给了宝玉做大丫头,“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亦只有一个宝玉。”她对宝玉的克尽职任自不必说,而且时时受宝玉的气,没有名分跟着宝玉,心里藏着各种委屈,让人看着也觉得实在不容易。
袭之藏奸,是在明知宝玉对晴雯,对黛玉放不下,在死金钏之后,公然地对王夫人声泪惧下地说了那番“不该说的话”,表白了自己“粉生碎骨还是平常”,只是担心“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呢?”这个状告,告得大义凌然,声泪惧下,不但让读者竟几乎要忘记了身份暧昧尴尬的不正是袭人,也让王夫人大为感动:“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者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合我的心事。”袭人终于在王夫人那里得到了认可,每月按姨娘的份例,从自己月钱里给袭人二两银子一吊钱,不必从宫中出。这次状告,近伏晴雯被赶,远致黛玉之死。
柔媚和顺如袭人,关键的一次出手一把赶走情敌,摆平自付没有能力把握的黛玉,难怪有人说袭人天生一手烂牌,却步步为营,和出一把满胡。

如果这是创作,我们看到《红楼梦》作者像一个极度耐心的猎人,在前八十回里,反复描写袭人之贤惠委屈,温柔大度,肝脑涂地,直写到袭人在王夫人面前的哭诉依然克制着笔墨不动声色。但他早早地在卷首判词里做了这样的评语:一簇鲜花,一卷破席,也有几句言辞,写的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似兰堪羡忧伶有福,哪知公子无缘”。铁笔写了宝玉出走(或者获罪)后,花袭人改嫁。
改嫁在今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算在清代,改嫁虽然不体面,用张爱玲的话说“哪家的烟囱不冒烟”,抱广大一点的慈悲心去看的话,改嫁之罪,罪不至死,此为表。袭人之奸,奸在为谋求自己利益,貌似忠良,却以道德廉耻,构陷无辜。今天无限委屈的绝对死忠,异日再换他人,依然是死忠无限,真正的二三其德。

什么利益?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的月银,回家小憩时凤姐特意亲自检视出行的行头包袱,让她回到娘家时风光体面。
到最后,连姨娘都没能挣上。

在最初的判词里,我们看到这个不动声色的猎人,原来一直毒辣地等在那里,他一早就写好了对袭人那份奴才气,她所代表的那个“理”的虚伪和残忍,深深的,无法压抑的憎嫌。

陈洪绶,扑蝶仕女图。宝钗在书里虽然代表了“理”的藏奸和“无情”,但八十回里的人物都有多重象征意义,“正反皆有喻”,不是一句简单的好坏可以概括。她到底是我们“无书不读“的宝姐姐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六、自我认识需要过程(晴雯,妙玉)

小时候阅读《红楼梦》,妙玉这个人物是个关隘。这个人物才情高妙,属意于宝玉,困扰我的是既有黛玉咏絮之才和超逸脱俗,刘姥姥游大观园误以为潇湘馆是哪个公子的书房,侧面点过她房间布置文人气十足,但既有她的文采精华,书里又特意安置一个才情不在她之下的妙玉,而且显然对其“过洁”充满了讽喻,这个人物的作用不如宝钗来得明白,困惑,只有放下。

人对自身和身处的世界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事。当初读到第三十七回丫头们讨论取缠丝白玛瑙碟,停了一停,满心满眼里就觉得这碟子盛荔枝倒真是不错,及至回头再读此书,才发现这段闲谈分明在说宝玉跟王夫人不亲嘛,宝玉偶然孝心一动,让秋纹送王夫人两枝桂花,王夫人就喜得无可不可的,赶着拿自己衣服赏秋纹,可见这对母子平时隔膜之深。一篇闲话,最后还捎带骂了“屋里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在骂袭人呐,这么明显的事,当时就是真真的读不出来,一定要等到青葱岁月变成葱头,回头看到当时那么多的惘然,才会在明白的一瞬间,给辣出眼泪。
从黛玉的正面描写确实很难体会妙玉跟她之间的区别,至少在我个人的阅读体验里,是等到后来明白写晴雯是为了完善黛玉形象,这个问题才开始现了端倪。

晴雯在丫头里是宝玉“心上第一个的人”。凤姐说她:“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正因为生得好,才“风流灵巧招人怨”,这丫头仗着天赋女红过人,府里老少两代祖宗都宠爱,心思简单笃定,从来不曾花功夫在算计将来上,如果我们说黛玉跟宝玉之间有对等的身份才情,晴雯身上,你能看到的一个对等的“真”。这个爆蹄子,小丫头犯事立起眼睛就骂,对宝玉也是处处“逆”他,时不时就要拿话“村”着宝玉,她骂宝玉“蝎蝎鳌鳌老婆子的样儿”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婆婆妈妈的,跟个女人样,啰嗦!”。这分明是夫妻间亲密笃定和恃宠而骄的声口,宝玉却每每不以为意,甚至“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撞你,你再过不去”(袭人语)。《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回,与其说在展示晴雯女红上的聪慧,不如说在描写她不顾性命付出的率真和感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不造作的真气,恰好就是妙玉区别于黛玉的地方。这个真气,在男女私情,可以成就“化蝶”之缠绵和百转千回,发端于艺术,它可以成就一个伟大作品的感人魅力,在做事做人上,它呈现出义事壮举,出真名士之大风流。晴雯之飞扬率真,恰好补充展示了黛玉“诗”性的妩媚动人。

时光流逝,当我自己开始朴素和慢下来,阅读里也开始接近从前无视的真相。重读《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特意拉了宝钗和黛玉吃体己茶,黛玉白问一句“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就招了她冷笑“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且不论黛玉只是承接前面妙玉跟贾母说泡茶用的是旧年的雨水,这不过是礼貌性的客气话,拥黛派也别诧异黛玉也会客套,别忘记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元春省亲时颂圣诗虽然做得敷衍,她不也一样早早交卷?在六十二回,她对宝玉说“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节俭,必致后手不接。”如果因为她经常跟宝玉小性,略过她凡事多看少说的胸中丘壑,显然误读妹妹了。妙玉既专门只拉他几个喝体己茶,说句抬高对方的寒暄性问话,对黛玉似乎并不太难。我们也不去研究梅花上的雪是不是真的干净,光妙玉这么胶柱鼓瑟的架势就缺了晴雯之真挚,她乖僻狂妄,同是老婆子,她奉承贾母而鄙视刘姥姥,“居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作者对妙玉的过洁在叙事里一样隐而不发。

六十三回刑岫烟告诉宝玉,妙玉在荣府寄居是求庇护:“闻得她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这就解释了四十一回为何贾母说不吃瓜片,妙玉立刻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原来是相熟的故交。不过这里也许我们又该用常识去想一下了:清初一个女子有什么可能抛头露面到得罪权贵呢?如果说是她家上得罪人倒可能,或者自身因色惹祸也能成立,但邢岫明确说是因她自己“不合时宜”而起,并且四十一回详细写了那么多怪癖,这显然还是在讽喻某一类人。
行文没有明确表态,但判词和批注一样等着的,劝惩来得相当的严厉。据张爱玲《四详红楼梦》,四十一回靖本眉批只有断续两句“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劝惩……”贾家获罪后,妙玉回到苏州,在渡口遇到歹人。
判词“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妙卿当得起。“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风尘肮脏违心愿,王孙公子何须叹无缘?难道王孙公子可以去嫖(买)?!《红楼梦》里不光秦钟得趣馒头庵,不论是“五毒”回目里的马道婆,还是第七十七回末水月庵的智通和地藏庵的圆心忙着弄两个唱戏的丫头去庵里使唤,文本里出现的老尼老道婆也都很腌臜,难道会是变相妓院的尼庵?
这劝惩,让人汗如雨下。

《红楼梦》作者特意保持对黛玉虚笔的手法,个人阅读的理解是为了成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人物的多重性,人性的复杂深邃,则需要结构上的精心设计去体现。须知我们曾是个诗歌的大国,小说一直像个迟迟不能孕育的孩子。黛玉这个超逸的气韵,要保持,她得“端”着,文章就极容易写成短章的诗歌或者冲淡型的散文,《红楼梦》结构上能成目前看到的样子,殊属不易,这就解释了为何文本里众多丫头的形象反而比钗黛来得精彩动人。
晴雯做为黛玉的补充,她身上体现出来的真,至难得在她跟宝玉之间有着精神的上的对等和喜悦。按说袭人跟宝玉初试云雨,在丫头里也有着特殊的地位。不过细看她之于宝玉,大概就是殷勤巴结,甚至苦口婆心凡此总总。跟袭人的奴才气比,“枉担了虚名”的晴雯则不,在晴雯身上,你看不到下人的卑微,她是处处飞扬,有一种精神的天真和舒张。她的真,换来的是“撕扇子公子追欢笑”。少时读到晴雯撕扇,颇为惊动,一惊富家子弟奢靡气象,太不惜物件了;再惊典故化用得太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前,褒姒还有个爱好喜欢听布帛撕裂的声音,幽王就搜罗布匹供褒姒撕裂以搏一笑,撕扇化用此典,委实让人不安,曹雪芹自比幽王,江山万物都看得如浮云,这也太过自得。
如果能把八十回当作创作,而且明白了晴为黛影,我们看到晴雯一个任性使气,公子就让撕扇追欢笑,晴雯黛玉身上体现的诗性,在作者眼里,那就是倾国倾城之美啊。都道是宝玉惯于伏低做小,但多少人注意到他性格其实怪癖,他不光不屑于跟外面那个男人主导的世界交道,而且冷面冷心,话不投机,拂袖就走,不入心入眼的人事,就连兄弟他也不置一词,贾环见他又恨又怕。所谓做小服低,不过是精神对等的甘愿,不顾一切的倾情付出。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晴雯那风流灵巧的青春容颜,那撕扇时的纯洁欢笑,如同照亮了黑暗的光,它的皎洁妩媚,正是宝黛之情里化蝶般的缠绵和夺目之处。

至于袭人,一是旧式大家庭由通房丫头而姨娘,合情合理,本身并不出奇。二来宝玉有这样的经历,才能算一个心智正常的男性。《红楼梦》整部书时间跨度颇长,从宝黛幼年到成熟,人物形象其实有很大的变化。早年的宝玉颇多孩子气,贾宝玉皮囊的一面占了主导,石头自性尚未觉醒,宝玉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需要时间和过程。等到宝玉真正认识到“各人只得各人的眼泪”,他已经变得非常清晰和坚贞。

不能说宝玉对袭人没有感情,尤其早期,但这感情确实没有那么重要。就在晴雯撕扇同一回,黛玉还戏谑笑称袭人为“嫂子”,可见妹妹都不以为意。妹妹不在意的事情,对宝玉,就也只是个必须的经历吧。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在六十二回,她对宝玉说“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节俭,必致后手不接。”

----我自己读了下贴上去的文字,读到这句,心里亦有触动和伤心,哎,一部兴亡之书,给异化成自传,无言。这本书,真正能永远触动到人的,是不分时代的,永远的兴亡,,,时间的轮回。。。。关机。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七、人伦(探春)

陈朱理学以来,灭人欲,存天理,国人精神开始被钳制,人性不能自然舒张,一个性情不能自然抒发的民族,最可怕的后果是精神的萎缩和创造力的逐渐衰退。充满仁义道德的历史写满了“吃人”这个意思,鲁迅先生写得比较好,他说读二十四孝读得害怕,尤其是“郭巨埋儿”,一个孩子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为了孝敬母亲得埋掉儿子,当然挖到最后都是挖出一堆黄金,如天之福。但用人情常识去看,这真是残忍而虚伪的榜样。
科举制度也逐渐八股,进一步在培养奴性的路上走远去。呆香菱(香菱即英莲,伏黛玉大事,后详叙)跟黛玉学做诗,黛玉第一就论及“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平心而论,这是好的诗论,痛快人语,它不光直接反八股,伏宝玉不可能走科举之路,而且承接了《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狂斐”“骀荡“的创作精神。文艺如果能走自然清新抒发之路,就不至于逐渐沦落为钳制思想的工具。

《游园惊梦》是《牡丹亭》里经典的一折戏,里面有段著名的唱词《醉扶归》,丽娘唱道“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丽娘一生所爱的“天然”,正是“诗”性自在舒放之所在,大观园题匾时,宝玉说不喜欢稻香村就是嫌弃它过于穿凿,“无天然之趣”,这是嫌弃宝钗代表的“理”失了天然可喜。但这样的天然之美,在理学的世界里恰恰是公然的冒犯,可怜晴雯被王善宝家的馋言,立时三刻被叫去审视时还浑然不觉,丫头中午起来正发闷,被传唤时还松散着头,大有春睡捧心的模样就去了,她哪里知道这个天然美人模样就是死罪,它冒犯了王夫人,冒犯了那个天理,王夫人“一见他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刚才的火来。王夫人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晴雯当下心内大异,知道给人暗算了,小心委屈回了王夫人问话,可怜她出得门来“这气非同小可,一出门,便拿绢子握着脸,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内去”,俏丫头抱屈夭风流。无辜的美被摧残,是悲剧,而伟大的艺术,就是含着泪,慢慢展示给你看,它怎样美,又如何被摧残。

要说袭人做个奴才不容易,连个姨娘都还没挣上就这么大费周章了,岂知做主子,实则更难。
主子三个姑娘,惜春太年幼,迎春二木头,三丫头探春则是朵又香又红的红玫瑰,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住的秋爽斋“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头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案上设着大鼎。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见于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个丫头不光年幼的时候就知道把自己的月份钱攒起来,请宝玉外面帮带那朴而不拙的竹器玩意,深得“烟霞闲骨骼”之趣,三丫头更是出了名的厉害人物,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是唯一一个护着下人的姑娘,敢跳出来说要抄就先抄我。王善保的不知深浅,当真做势做脸拉姑娘衣襟,说查过了,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脸上早着了三姑娘一个耳光,大快人心。
这么个姑娘,只可惜是庶出。

庶出不说,赵姨娘还经常的出来叨噔打姑娘脸。凤姐身体小恙不方便料理事务,宝钗和探春两姑娘临时代劳(话说贾府真的找不出男人了?连贾政贾链都不出面,要拉没出阁外姓丫头来处理日常杂务?这节不过是暗示宝钗,探春出嫁以后的时光罢了)。三姑娘才上坐,赵姨娘直接撞上来哭诉“姑娘现踩我”,“我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儿连袭人都不如了”。这是不满月银的事儿,跟探春闹上了。
探春立刻正词袭人的月例是太太的理儿:“太太连房子赏了人,我也没什么有脸之处;一文不赏,我也没什么没脸之处”,李纨看不过了,出话帮忙劝说“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得出来”,探春连这圆场话也直情截住“我拉扯谁?谁家的姑娘拉扯奴才了?”这话,就巴辣了,直接连娘亲之份都抹去,三姑娘接着哭道“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折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

读得挠头不?为了节省口粮孝亲,郭巨得埋亲儿,这探春为了坐稳头层主子的位置,斩钉截铁连亲娘都不认。
烟霞闲骨骼?何曾闲过呢。

即便如此,三姑娘却绝非等闲。她在抄检大观园说出了那惊人的预判“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番见识,到底是儿女堆里的英雄,探春可不糊涂。

探春的判词很清晰: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一女子颜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云:
【才自精明态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
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完全同意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的看法,探春远嫁,当在贾家获罪之前。她唯一不放心的是父母太想念她。如果已经出了事,她劝他们看开一些,说:“穷通皆有命”,未免残忍,“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倒像是叫他们不要找她帮忙,未免太寡淡绝情。第七十八回点了一笔“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大约园中之人不久就要散了”探春去得干净利落,了无牵挂,以她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里展示的才能,倒未必是一个太坏的结局。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这是整个笔记比较小的一部分,人物和事件梳理还没完成。

暂时停发一下,现在还能阅读的人,真的也都是文艺恋尸癖了吧~~~~ 问候各位,周末愉快!~~~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红楼梦魇》注意版本,但是对人物事件其实没有太多的结论,因为张爱有个毛病不怎么注意戏曲,甚至否定传统戏曲。她也不怎么爱读诗词,她自己说因为后四十回没法读才倒过去读诗词。这些地方决定了她没法梳理出一个大的结构和判断,所以《红楼梦魇》是本很难读的书,这些本阅读笔记后面都会写到。但是她的很多细节具有启发性。《红楼梦魇》只是一个起点。
楼主:宁道奇2  时间:2019-03-13 08:28:08
已经贴出的部分连人物事件分析都还没完成,要真正触及全书的立意,人物的魏晋风度什么,真还早着呢

楼主:宁道奇2

字数:4278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8-01 19:08:17

更新时间:2019-03-13 08:28:08

评论数:2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