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老臧侃《周易》系列之一 趋吉正道 [上经•乾册]

老臧侃《周易》系列之一 趋吉正道 [上经•乾册]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五、三易(下)
——《易》经看世界四大法宝之三



(一)



侃完遁卦您就明白了,原来,本卦它即是来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与时行”,也即是应该怎样去“与时偕行”的。人究竟该怎样去“与时偕行”?想“与时偕行”,便要“变通趋时”,便要通过“变通”来“趋时”,也便是凡事要知变,要知道“变易”,要“应时而变”。
说是想“与时偕行”凡事就要知变,就要知道“变易”,那么,是不是遇事只需一个“变易”便能万事大吉了?也并非如此,其实还要知道在“变易”当中也要有个“不易”在里头。不管进或退,不管遁退之时要退几分,不管如何去千变万化,而其中有一条是始终不能变的。这条始终不能变的东西,就是周公讲的那个务必得用牛皮条捆绑结实的心志,也即是那种矢志不渝地去走“中正”之道,矢志不渝地去“贞”,矢志不渝地去“与天地准”的心志。
在遁卦表示的这种阳消阴长之退势时局里,您若是“大人”那样的阳性事物,则,去遁退便是“与时行”了,一遁便可亨通不已。能遁退也就表明您以这“不易”的心志去“变易”得怪不错了,就表明您把道给走对了,走得是正好“与天地准”了,也即是您“简易”得挺不糙,“简易”得挺妥当了。相反,此时您一个“大人”那样的阳性事物若不去遁退,却去昂首阔步地往前冲呢,这便不是“与时行”,便成逆势而动了。如此以往,那就会艰塞不通,甚至掉脑袋都是大有可能的。这也便表明没以那种“不易”的心志去“变易”好而把条道给走错了,走得正好跟“与天地准”之道相背离了,也即是把时局“简易”得太不恰当喽。
如果,谁是“小人”这样的阴性事物而在遁卦表示的此种阳消阴长之退势时局里去顺势往前进,哎,那他就是“与时行”,就没啥不利了。这便表明他以那“不易”的心志去“变易”得极好,去把条道给走对了,走得正好“与天地准”了,也就是他“简易”得挺得当了。反之,此刻,“小人”这样的阴性事物不去奋发有为地积极进取,倒缩头缩脑地像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光在那一股劲往后倒退不止呀,卧槽,这便不是“与时行”,便成逆势而动了。如此逆势而动,就会艰塞不通,就无啥利处,就表明他没以那“不易”的心志去“变易”好而把道给走反了,走得正好跟“与天地准”的道路相背离了,这也即是他未能“简易”得当。
总而言之,无论是进还是退,无论千变万化地如何去“变易”,而“与天地准”的心志是“不易”的,是始终都不能改变的。唯有以此“不易”而去“变易”,到头来才能将事事物物“简易”得当而趋吉避凶地去整出那个好果子来。您望望,这其中所贯穿的那不便直干干净是《易》经看世界四大法宝里的“变易”、“不易”、“简易”这样的“三易”光辉思想嘛。
实际上,仔细去瞅瞅就能发现,不仅本卦遁,其它各卦也都无不饱含着“三易”伟大光辉思想。您看那上经的讼卦,它从初爻到五爻便只讲了个“中正”,说无论何事只有“中正”,只有“贞”了,才能得吉,这是永远不变的,此即为讼事之“不易”的一面。可是不是不“中正”就果真赢不得官司?也不一定。最后的上九爻《爻辞》话锋一转,便举了个心术不正而通过那歪门邪道也赢了官司的例子,这就是此事之“变易”的一面。那么,到底遇上官司该坚定“不易”地去“中正”还是该“变易”地去走歪门邪道?自然,这便全得由自己去拿捏,便全得由自己去“简易”了。不过,若居心不正,就是把官司糊弄赢了还不如输掉的好。您说弄来弄去的末了弄送到个“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弄送到那刚赐给您条破裤腰带还没等用它把裤子捆腰上捂暖和便又让人剥夺回去,干落个丢人现眼,这不就太窝囊了嘛。究竟哪头粗哪头细?哪头温温哪头热?究竟该当如何去“简易”?您心里,可别没个数儿哇。
足见,在讼卦也是像“三易”等这样的《易》经看世界的法宝,也是这些法宝里的伟大光辉思想在大放光彩。事实上那一卦又一卦的,您只要细心去体悟都能悟出它里面的“三易”等伟大光辉思想。整个一部《易》,它的确是每个脚落都充满了四大法宝的伟大光辉思想。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二)



说起“变易”、“不易”、“简易”这“三易”,其实它们原本就是世界客观存在着的道理。您望望,天上那大日头,它日升夜落的是成天在这变化不息,那俏月亮,它盈了则亏,园了则缺,是永远都在这变化不休。还有地上的人世间,它阳消便阴长,春去则夏来,是年复一年始终在那变化万千而止不住,这就都是乾坤里的些变化,就都是世界之“变易”的一面。
再瞅瞅,天上那大日头,尽管它日升夜落而成天在变化不息,可它却矢志不渝地永远挂在高天上而从根没见掉下来。这月亮,尽管盈了则变亏而园了便化缺地在变化不休,可它又始终在那七天一段阴阳往来而一个月一个阴阳来回,是月月又岁岁从根也未改变过。还有地上这人世间,尽管它阳消就阴长而春去则变夏地成年在变化不止,可它也自古到如今总是一年春夏秋冬那四季而亘古未改变。这即为乾坤里的不变,也即是世界之“不易”的那一面。
再想想,这世界,无论它“变易”也好,还是“不易”也罢,等到天地几时一下子敲定那一天而用其鬼斧神工把这一天推送给人间,哎,这一天,它就成了某年、某月的那一天。实质上,这一天,也便是天地“简易”出来的个自然结局。天地只要“简易”出如此一个结局,那就彻底定住了。老天定住这天是那一天,它便铁定了是那一天。人本事再大也无力改变,所剩下的,就只有一个“与时行”了。人在天地间,确乎是好可怜呀,好可怜。
虽然人在天地间显得好可怜,但是,咱们的古圣先哲,特别是作《易》的圣人,他们从天地间,从客观世界里将这些天地演化道理提炼出来,并用它们去放眼看世界,结果,便得到了诸多大智大慧,便把个世界及世上万般事事物物看得喔,那简直是透亮至极。当然,圣人们的大智大慧之相当大的部分,就被圣人们择巴择巴毛而装进了这部《易》经里。
因为世界在不断“变易”,而“变易”便有可能变吉或变凶。为尽可能趋吉而避凶,所以,《易》经就提出了在乾等卦里朗显的“夕惕若厉”之“危机意识”。正是在此“危机意识”指导下,人们才有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那样一些思维模式,那样一些处事大智慧。因为世界在千变万化之“变易”中还有亘古不变的一面,正是这种亘古不变的一面才让乾坤有道可走,才让人们有理可依。所以,《易》经就总结提出了像“一分为二”等那样一些千古不变的道理,正是这些千古不变的道理,才指引着人们步步走在了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上。因为世界还又有好生之德,又有造化万物等那样一些“简易”的鬼斧神工,所以,《易》经就从中效法出了像天下万般事物务必都得去“贞”,务必都得去“与天地准”,务必都得往“天人合一”之道上去靠拢等如此一些人类行为的大智大慧。正是这些大智大慧才使中华民族闯过各种激流险滩而一路走过了千万年。并且,还必将继续带领世人走向那光辉的未来。
在《易》经看来,满世界的万般事事物物从这头看过去,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即为“变易”;同时,满世界的万般事事物物从那头看过来,则是任凭千变万化,末了都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都是变成一阴一阳这两样东东,再往后即是九九归一而归成一太极,——此即为“简易”;可无论往那头“变易”,还是向这头“简易”,所依据的便全是“一分为二”,便全是一极分两仪(阴与阳)这一永恒不变的道理,——此即为“不易”。总之,满世界及其万般事事物物正是在“变易”、“不易”与“简易”之中,才走向了永恒。当然,也正因为世界有以上“三易”的存在,圣人们才从中归纳总结出了“三易”伟大光辉思想。因此,孔圣人在《周易•系辞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易与天地准”!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三)



因为世界存在着“三易”,因为世界以易、不易、简易面目千变万化而又像愚公挖山不止一样在那无休无止,所以,人面对变来变去的世界就会感觉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因此,先人便极其注重用先哲从客观世界提炼的“三易”法宝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以求在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及事物中能趋吉避凶。对此,从古人的些重大举措和伟大思想里都分明可见。
您看,古代的铜钱,其中心为一方孔,边缘则是圆形。这中心的方孔就表示事物不变的规则,就表示人要守住的那些原则等“不易”的东西,而边缘的圆形便表示应对事物变化的这些理则,便表示人该随时随地去顺势变化而变向圆满的那样一些“变易”的东西。铜钱的内方与外圆共为一体所朗显出的“不易”与“变易”精神,就非常形象地表达出了人们常讲的种“有所变又有所不变”的富含大智大慧的思维方式。这其中的“有所不变”为“经(不易)”,“有所变”即为“权(变易)”。人要想趋吉避凶,便务必得在乾坤的“变易”与“不易”之间而“持经达权”,便务必得有原则地去顺势应变,从而去最终“简易”出那根“与天地准”之“道”,并紧紧以此“道”去观察、思考和操作所面对的一切事事物物。这即是人们趋吉避凶的,那个不二法门。这个法门,几千年来已经通过铜钱的广泛流通等诸多方式而深深融化进了国人的血脉里,并确乎成了人们趋吉避凶而一路亨通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
实际上,古人对“三易”法宝的重视和应用,从流传的各种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在上经讲过,“三易”思想原本即是一代代作《易》的圣人为让人趋吉避凶而在实践中由“变易”,到“不易”与“变易”,再到“不易”、“变易”与“简易”这样的路数,从客观世界逐渐总结完善出来的,特别是孔圣人在《周易•十翼》里的相关论述使后人对“三易”思想有了更加明晰而系统的认识。不过,最能体现孔圣人对“三易”法宝格外重视的还是他曾经讲过的那句名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逾矩”的“矩”,其实就类似于后来制造的铜钱中心的这个“方”,就是“不易”的东西,而“随心所欲”,其实就像铜钱外缘的那个“圆”,也就是那些“变易”的东西。孔圣人说的意思是,人呐,该“不逾矩”便务必得去“不逾矩”,当“随心所欲”便务必得去“随心所欲”。唯有如此以往,才能趋吉避凶,才能将任何事事物物都捣鼓进个圆满里,而似这般将事事物物都捣鼓进个圆满里去,那也即是个“简易”。
要是把“随心所欲”这种“变易”视为阳,则“不逾矩”那种“不易”就属阴。您道人生在世办起万般事事来,或说“简易”起万般事事来,果真是怪不简单吗?啊呀,实质上,却是极其简单。到头来,也不过便在于拿捏好一阴(“不易”)一阳(“变易”)这两个东东。可您要讲人生在世面临的万般事事都挺简单呢,倒又并不是。那一阴一阳变化万千,直至无穷,连孔夫子这样的圣人也是在活到七十岁以后,才把它们的道道给悟透辟了的。
除了众学之源的《易》经之外,如果,您再去翻翻古圣先哲留下来的其它众多智慧宝典,就会发现到处都有“三易”伟大光辉思想在闪闪发光。例如,孙武在《孙子兵法》里便英明地指出:“兵者,诡道也。”何谓“诡道”?“诡道”,就是阴谋阳谋相互混杂的千变万化之道。对兵法上的这种“诡道”,《孙子兵法》专门辟有一章《九变篇》,在那一章里孙武着重讲了军事上的各种变化之道。他说:“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这意思总的说即是,凡大将只有通晓权变之用,才可谓知晓了那用兵之道。实质上,这便是“三易”法宝之“变易”思想在兵法上应用的突出表现。总览古今中外,大凡能带兵打仗之人都精通此道。据刘兰芳先生讲,岳飞平生最爱吃的就是豆腐。为啥?想来那即是因为古人水里来火里去炼丹没炼成而炼出的这方神奇的豆腐,它生性极其多变。恰如作家郑渊洁先生所说,炒股什么的,风险全太大,只有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软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稀了是豆浆,做香了是豆腐乳,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赔。之所以做豆腐能稳赚不赔,根本原因就在豆腐之千变万化的那个“变易”上。岳飞一生带兵打仗,常吃豆腐准定便是为了要经常提醒自己时时处处注意用兵上的变化之道。这就像伟人毛泽东每每抽烟都要从中间掰开成两半,以此去提醒自己要牢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是一个用意。
《孙子兵法》中还指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道是,在处理战争事情上能不战而使一个国家屈服,便别去破坏那个国家;能不消灭一个军、卒而使其屈服,便别去消灭那个军、卒。百战百胜,并非善中之善;能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为善中之最善。这即是说,能把战争那种事情“简易”到什么事都不用做,一仗也不用打,却又使敌人能够屈服喔,哇噻,这就到达善中之最善的那个佳境了。究其实,这便是“三易”法宝之“简易”思想的突出表现。
同样,孙武在突出“变易”与“简易”思想时,也没忘提出了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下同欲者胜”;“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等等那样一些千古不变的哲理。毫无疑问,这些千古不变的哲理,就正是“三易”之“不易”思想的自然流露咧。
《孙子兵法》里又说,将在外,君命可以不听。也即是说,对上边的指示,要听,可也断不能全听。事事处处不听上头的话而光唱反调,那便成了“逆种”。“逆种”,是早晚都会被上头借故处理掉的。反之,事事处处盲目听从上头指示,就成了毫无创意的“奴才”。这“奴才”,则保不准啥时候便要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上头掉入“火坑”。上头的意旨是“经”,是“不易”,下属的随机应变即是“权”,即是“变易”。下属在执行上头的意旨中,要依据上边的意旨,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将上头的“经”变成自己的“权”,在“经”与“权”之间,也就是在“不变”与“变”之间拿捏好分寸,也就是要把握好那个“度”。这个“度”的分寸不可上、不可下,不可左、不可右,不可前、不可后,拿捏好了,便叫得了中庸之道。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的拿捏那个“度”时,一切尽要以合道为准。也就是合道则行,不合道则止,末了全以效果而论。这个拿捏的过程,便是“简易”。只要“简易”的功夫了得,那就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要是“简易”功夫不到家,甭问,便不定会在啥时候让鳖给活捉了去。所以说,将在外,君命合道则听,不合道则万万不能从。您都瞧瞧,这孙武所讲的,那不就是“变易”、“不易”、“简易”之“三易”思想的综合运用了吗?对不对。足见,“三易”思想对中华传统思想的影响是何等深重而久远。
事实上,即便是到了现如今,尽管现代化的十字路口上的红绿灯古代没有,可不少地道的中国人,还是好用古代的“三易”思想来对待这家伙。过红绿灯路口时,按现行规则讲应该“红灯停,绿灯行”,而按“三易”思路考虑却是“红灯也不一定停,绿灯也不一定行”。就是说,遇到红灯时,要先看一看。若另一条路上确实无人无车,也没有拍照设备,则闯一下红灯也未尝不可。假如,灯坏了,光红不绿了,那么,不闯这红灯直接便是傻掉了。若遇上绿灯呢,也不可不动脑子径直就前往,也还得先望望另一条路上是不是有不守规则而正在闯红灯的闯过来。别忘了,那些不守规则闯红灯的,便专拣这守规则的木头人儿闯。经常就有不守规则闯红灯的,把守规则的闯出老么远去。不瞒您说,俺曾经便被个鸟那么闯过。对以上举动,外国人好说咱们不守规则。可您想想,啥规则不规则?咹?只要能安全通过路口又罚不了款出不了祸,能早回家跟老婆孩子吃饭,这不就是“铁”则?原本便“无可无不可”。
若论科学,细思量,还是“三易”思想最科学,别看交警是不许那么走。对此,俺和好多弟兄都一直这么认为。啊呀,妹妹,您可先别跟俺讲如此认为在不在理,反正此类情况,它确乎就表明《易》经“三易”思想数千年来对国人的影响究竟是何等深远重大而又细微啰。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四)



《易》经的“三易”思想,而今照样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知晓了“变易”之理,想问题、做事情就会懂得“应时而变”,就会去“变通趋时”。只要通过“变通”而趋了时,便准定会看见天下各种通天大道其实多的是。同样,知晓了“不易”,则在想问题、做事情的变来变去之中,就会懂得“变易”里也还有其“不易”的些道理。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如何去千变万化,便都会固守住这些“不易”的东西。如此一来,像始终要保持自强不息的阳刚精神,任何情况下都要居心中正,所有事情都得“贞”在那“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不管漂泊何方而俺的颗心永远都是“中国心”等等这样一些该“不易”的东东,就统统永远不会随便被变易掉。守住该“不易”的东东再去“变易”,哎,最终,就会“变易”出最好的结局。人们常讲的“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实质上,便尽为此理。
当然,知晓了“简易”的重要意义,那就更不用说了。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事事物物,只要懂得“简易”之理即会明白,人首先要在思想上加以简单化而把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找出,这才不至于把各种事物越看越复杂,越想越头疼。天下万般事也惟有能看出其简要的本质,才能抓住要害而以简驭繁,才不至于把那道路给走偏。这便像《易》把世上的刚与柔、静与动、明与暗、高与低、仁与义、得与失、吉与凶、福与祸等万物、万事、万象全归结为“一阴一阳”,而末了统统尽装进那一乾一坤而让人从中把世界看得极其亮堂是一模一样。
您看这围棋,从古到今多少人杀得天昏地暗,可杀来杀去,在高手眼里也不过就是一黑一白两种东东。高手从中“简易”出了“形而上”的那些道理,所以,降伏起它来便如鱼得水而比较容易。在想问题与做事情当中,若于思想上“简易”出“与天地准”的思路,再在行动上“简易”出能“贞”在“与天地准”之道上的举措,就有利于涉大川、过大河,就有利于闯大业,就有利于趋吉避凶走进“无咎”之崇高胜境。相反,若“简易”功夫不中用而理不出思路,找不到出路,到头来,当然,便必定没了活路。历史上周朝和秦朝都建立了大一统的天下,最后,又都归于灭亡。看起来好像与草木荣枯道理一样全是有荣有枯,有兴有亡,全是一阴一阳,但是,周朝传承三十世,历时七百余载,而秦朝却只传到二世,不过十三年光景。您道这是咋了?不用说,那根本原因就是对世事的“简易”功夫大不一样。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从康有为到孙中山,多少仁人志士想建都没建成。最终,还是由毛泽东带领的这帮人才建立成功。那之所以建成的原因固然很多,而主要原因之一当该便是因为毛泽东这帮人的“简易”功夫十分了得。通过革命建立新中国谈何容易?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处理。可在毛泽东那里,众多革命问题被他“简易”来“简易”去,到头来也就只“简易”成了一个东东,它便是《毛泽东选集》头一卷开首的第一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看看,简约而又不简单。正因为“简”,才容易办到。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程中恰恰是以此话里的那种思想去指导,于每个阶段中都注重了“统一战线”的结成,用“统一战线”这样一些法宝,才使革命大业步步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再说现代企业该如何驾驭?企业的那些事事自然也是极其纷纭复杂,所需要的能耐自然也是多种多样。可要说最关键的,其实也就一条,这便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便是将企业各种有关事物“简易”得越简单越好,能简单到啥事情都没有,啥事情都不用做,光剩下关起门来在家数票子了,那就顶好不过,就是最中用的本事。反之,若不懂“简易”之妙,把企业料理到越管事越多,越管越复杂,越管越乱套,越管越麻烦的地步,天啊,这便快完啰。
现实中,“变易”、“不易”与“简易”是既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区别、相互转化的。只有将此三个“玩艺”理束好,摆弄好,从而,步步行走在“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才能落得个好。假如,像百姓说的那样三不动就把桩事搞成“赍子毛炒韭菜,乱七八糟地一大堆”,这便不得了。您望望“同仁堂”为什么能几百年不倒?最根本的应该就只有一条,那便是它的产品审时度势地千变万化,而德性却能任凭千变万化始终守住“仁义”矢志不渝。您寻思企业如何驾驭?企业驾驭也不过就是如此去找出“不易”和“变易”的东西,而后,将“不易”的持之以恒,把“变易”的随时随地去加以权变。这也即是“持经达变”,那“不易”的部分为“经”,而“变易”的部分即为“变”。如果企业驾驭者只看到“变易”而忽略了“不易”,便会凡事变来变去地乱变一气,末了把个企业变得一塌糊涂散鸟伙。如果企业驾驭者仅看到“不易”而忽略了“变易”,则会凡事不知变通,最终僵化待毙。所以,英明的企业驾驭者必须既懂得创新求变,又知道万变不离其宗。到底是这个啥子何时何地当变,又到底是那个啥子何时何地该不变?啊呀,这就全靠驾御者去“简易”出条“与天地准”之“道”,并切实以“与天地准”之“道”去“简易”好自己脚下的那根“路”来喽。
却道,究竟什么是企业驾驭原理?俺感觉,也便独有像“三易”这样的东东才是真正的,根本性的,永恒的企业驾驭原理。您说,不是?那您可讲出个道道来,咱听听啵,咋?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五)



把《易》侃到这地界,俺还想再多说几句。《易》经之“象思维”、“一分为二”、“三易”与“四维几何”等法宝的伟大光辉思想,其实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及世界东方,而且,也极其广泛地影响了这个世界的西方。根据国际《易经》学会 、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英文《中国哲学季刊》总编辑成中英先生考证,近代以来西方人在发现自己的哲学发生了内在困难和矛盾,出现了问题之际,包括遇到宗教问题、实在主义反实在主义的争辩等问题时,往往都是中国哲学给了它一个适当调和,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着重大影响。所以,瑞士的汉斯•海因茨•赫尔茨((Hans Heinz Holz)在纪念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时指出:“‘光从东方来’。自从欧洲的非理性主义发现真理与幸福来自东方以后,中国人那本解释宇宙、求卦问卜的《易经》,在欧洲可以说是人人皆知。”
您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却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何而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为德国古典哲学,而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在哲学上最杰出的成即为辩证法。就是这黑格尔,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头次系统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成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企图揭示此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过,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代表,他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位。由于世界处于复杂的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因而,要正确认识世界必须借助辩证思维方式。马克思便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又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对其进行了改造。在吸收前人优秀哲学成果基础上,马克思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那么,马克思所用的黑格尔辩证法又是从何而来?据成中英先生讲,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就是受《易经》思想的影响才搞出来的。在乾卦说过,继承《归藏易》的道家代表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这“道”,您可以说,而一旦说出来,哎,便否定了它,便不是原来的“道”了,它就重新进行了一个超越。老子讲的“道”,其实即是包含了“变易”、“不易”那俩“易”的“易”。若把“变易”视为阳仪,则“不易”即为阴仪。正是这一阴一阳构成了“道”,也正是这两“易”在那“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最终“万物混成”,生出了万物、万事、万象错综相杂的个大千世界。这一“可以为天下母”,包含着“变易”和“不易”之两“易”的“易”,老子不知它的名和姓,便把它叫着了“道”。黑格尔由此悟出一个结论就是,“一阴一阳”所合成的“道”,它还需不断超越,不断超越便是不断融合,不断提升,不断扩大。实质上,也即是不断地去“变易”和“不易”。需要特别一提的是,黑格尔曾经讲,中国的那些东西,讲得是极为简约,不需要翻译。若硬要翻译出来,反而会妨害孔子、老子等中国古圣先哲的原意。可见,这个外国老黑,哥唻,他那外(汉)语水平还是极其不洼的。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仿佛他比现代许多中国人看得都明白。恰恰因为黑格尔如此通晓汉语,而又仔细去研究了《易经》等书,才鼓捣出了个辩证法,而这种辩证法,在他之前,于西方那地场,却是打着灯笼也到处跟找不到的。
不少人都知道,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一系列范畴组成的科学体系。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又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412页)。列宁在此只说了“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若问该两部分是指哪两部分?列宁没仔细讲,马克思、恩格斯也没见细说。这两部分到底是哪俩部分?俺以为,这俩部分其实便是《易经》讲的一阴与一阳两个东东。也即是说,列宁讲的“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的那两部分,其一部分是阴,另一部分是阳。这个“统一物”呢,它就是一太极。“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就是《易经》讲的“一极分两仪”,也就是“一分为二”。《易经》的“太极”和“阴”与“阳”等东东简约玄妙至极,它们是几千年或说是近万年来,经过不计其数的中华民族的古圣先哲费心从客观世界简易出来的,充满了人类最高智慧却又让人极难琢磨的些东东。所以,在黑格尔那时代,《易经》的“太极”和“阴”与“阳”这些东东大概便都没翻译过去。没翻译过去的原因可能是一来为了不妨害中国古圣先哲的原意,二来原本西方就少有太极、阴阳等那样的概念,即便是想翻也不好翻译。这就像金庸的武侠少说在华人圈里颇为流行,而在非华人圈里却流传甚少。为什么?主要便是因为不好翻译。比如“降龙十八掌”,咋翻?您想把它翻成德语还是英文?显然,都怪难。所以,《易经》的“一阴一阳”那个“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就成了“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这样的东西。
再说,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否定之否定规律里“否定”指事物内部都有“否定”的一面,其实那便是《易经》讲的“变易”,而“肯定”指事物内部都有“肯定”的一面,其实这便是《易经》讲的“不易”。“肯定”(不易)是维持事物自身延续存在的那一方面,也即是肯定事物为其自身而不为其它事物的一面。“否定”(变易)是促使事物自身灭亡的这一方面,也即是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它物的方面。同一事物,用马克思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与用《易经》包含“变易”和“不易”那个“道”的思想来理解,结果是一模一样。例如,在生物有机体中,用《易经》之“道”的思想理解,遗传就是“不易”的一面,正因为有了这“不易”的一面,才维持了物种的不变性,才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现象。变异,则是促使事物变成新物种的一面,也即是“变易”的那一面。陈胜吴广起义时陈胜讲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便是基于事物之“变易”的道理来讲的。如果用马克思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理解,则遗传即是“肯定”的一面,正因为有此“肯定”的一面,才维持了物种的那个不变性,才有了龙生龙,凤生凤。“否定”,也即是变异,就是促使事物变成新物种之否定的一面。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依据的便是事物之“否定”这一道理。瞧瞧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跟用“变易”和“不易”的道理来理解,其结论那不就完全是一样的嘛。
要说结论果真完全一样呢,也不全对。用《易经》“三易”思想来理解,陈胜讲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类为“变易”,百姓讲的“龙生龙,凤生凤”一类为“不易”,而除了以上两“易”之外还有个“简易”在里头,这便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也即是说有种也好,无种也罢,最终“简易”出个啥东西,就是个啥东西。可马克思否定之否定规律之中,却好像只有“变易”与“不易”这俩“易”,而“简易”之意思倒并不明显哩。
最后,再看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界限。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而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同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样事物处在量的积累阶段,实质上便是事物呆在《易经》说的那种“不易”的状态,而事物处于质的飞跃阶段,实质上便是事物呆在《易经》说的那种“物极必反”之“变易”状态。世上万般事事物物就是这么“易”来又“易”去地在那走着各自生老病死的历程。
以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继承了人类优秀哲学成果形成的优秀哲学。虽然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而从更深层上看它浑身都浸满了《易经》的大智大慧。因此,马克思哲学一经传入中国便被中国人所接受,便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生根开花并结出了异常丰硕的成果。所以,毛泽东以他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底蕴来研读马克思主义,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您仔细看看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众多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等都有重大发展和贡献。在毛泽东的著作里尽管引用了不少马、列原话,可深究起来,则不难发现到处都闪耀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大智大慧,直让人感觉与其说他老人家以马克思主义来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还不如说是他以优良的中国传统思想去诠释了马列主义。
悉心琢磨便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偏重于《易经》的“道”,也即是偏重“变易”与“不易”这两仪,而毛泽东思想却连“简易”也包括在内。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 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01页。)“实事求是”,与《易经》“与天地准”是一脉相承的。“与天地准”所指的,便是人在“简易”过程中要守住的条最高标准。只要能守住该标准就能把事事都办到“贞”上去,而进入那中正圆满的境界。进入中正圆满境界,也便到达了“无咎”的崇高境界。到了“无咎”之境,就会逢凶化吉,吉而又吉,最终尽可能实现万事大吉。即便是到头来没能捞着吉,也无怨无悔,也于自己身上就没有丁点责任可追究了。
为啥在世界不少地方把马克思主义都丢尽了的情况下,中国人依然如此执著地喜欢它?哦,原来,马克思主义便像个中国人出国到西方溜达了一阵子,尔后,又返回了故里,自然就会倍受国人的热烈欢迎嘞。俺以为,总有一天《易经》会在世界范围内被人民奉为至宝,而歪果仁(外国人)要学《易》,马列主义哲学确乎是他们最通俗的读本呢。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第三十四卦 大壮



《周易》原文:



第三十四卦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

卦辞: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大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

爻辞、小象曰: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 艰则吉,咎不长也。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一、卦画与卦名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



本卦与前边那遁卦互为覆卦,遁卦倒过来便是这大壮卦。遁卦为上乾下艮,倒过来就成了震上乾下。震象征雷,表示动;乾象征天,表示刚,一看卦象很容易便让人想起天上有时出现的那种疾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刚健大壮之景象。所以,这大壮通常就叫“雷天大壮”。

素日里人一见面,免不了都要寒暄几句。若想知道谁他爹还在不在,当然不能见面便问您爹死了没?对啵。那该咋问?只能问您家俺老叔身板还挺壮?此时,他爹若还没去,大半就会笑呵呵地道:还怪硬朗,还挺壮实哩。求其实,这种壮实的壮即为大壮卦的“壮”。“壮”,本指人体高大,肌肉结实。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叫壮年。后来,壮便到处都用开了。例如,土地也可论壮不壮,种地人就好把肥沃土地说成那地真壮;人胆气小了来,也可吃豹子胆去壮壮胆;家道不济,还可娶个好媳妇壮壮家门。不过,要说把“壮”用得最好的,大概便要数曹操《步出夏门行》里的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了。您看人家曹丞相,都到了垂暮之年,而这颗心喔,却还是那么壮。全不像现代人,正年轻得一掐一包水,倒已郁闷好多年啰。
这大壮卦,它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在早讲过,前边的遁卦在“十二消息”卦里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当中的六月。那六月时节,天地万物是正处于从四月到九月这样一个阳消阴长之际。在遁卦表示的地上就已经二阴生成,再往前生一阴,便到了否卦表示的七月。如此一爻爻生阴,直至那九月,也即是到剥卦表示的地上则五阴生成。再往上继续阴剥阳,乾卦六阳就全剥尽而到了十月。到十月,便变成了纯阴的坤卦表示的地上。在坤卦表示的地上,为六爻皆阴,阴盛至极。于是,又物极必反,而开始生阳。这就来到从十月(亥月)到(来年)三月(辰月)之阳长息阴阶段了。至十一月(子月),也便是那复卦表示的地方一阳生成;到十二月(丑月),也即临卦表示的地上则二阳生成;如此一爻爻一直至二月(卯月),也就是大壮卦表示的这个地方,四阳便生成了。再往上生一阳,就到了夬卦表示的五阳生成的地方。继续往上阳息阴,便到了四月(巳月),就又变成了纯阳的乾卦。那时便又是六爻皆阳,又到了阳盛至极的地方。于是,又物极必反,又开始生阴,又开始从乾到垢,再到遁、到否……到坤的周而复始。我们的先祖认为,老天的运行之道就是如此阴阳消长而循环不已的。
从“十二消息”卦里看,这大壮卦为四阳息二阴,阳占主导地位。再往前不远,也不过两爻之距,便要到达物极必反之阳消阴长时位上,便又要走进反面里去了。因此,《周易•杂卦传》中指出:“大壮则止,遁则退也。”意思是,前头那遁卦为退,而这大壮卦则为止。也即是说,大壮了,就要知止。若不知止而再往前挪几步,啊呀,那可便要来到个不壮上了哇。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二、卦辞与彖曰

卦辞: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一)大者壮



关于究竟什么是“大壮”?孔圣人在本卦《彖》传里英明地指出:“大壮,大者壮也。”说是您还寻思何为“大壮”?啊呀,也便只有那些大的,只有那些大起来了的家伙,才是个“壮”哦。可这些小的们,则不论怎么讲,就是您说破嘴皮子,也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壮”。
譬如,那谁他爹,尽管已经年过九十了,可人家肺活量却依然很大,还气壮如牛,这便是个壮,这便是挺硬朗,这便是怪结实,怪健康。相反,假如,谁他二大爷已经气若游丝,眼望着一口小其一口了呢,咦,不用问,那就是不壮,那就是快要回去喽。
您望望,这大壮卦,它已经生成四条阳爻,仅剩两条阴爻便要全呈显阳性了,一看,就是老么粗大,对吧。所以,它便叫大壮。再去瞧瞧那复卦,它则仅仅是一阳生成,而临卦,也不过为二阳生成,都还呈出种阴性,眼瞅着就是老么细小,当然,它们便全不能叫“大壮”。
在前面遁卦里提到过,其《卦辞》“小利贞”的个“小”,咱得用《易》经看世界四大法宝的“象思维”去理解。用“象思维”看“小”,它指的是所有具有阴性的这一大类事事物物。比如:阴爻、柔、弱、下级、小人、孬、凶等等那样一些阴性事事物物,就都是些个“小”。同样,“大壮”的这个“大”,咱也还是得用“象思维”来看。用“象思维”看,“大”则是指所有具有阳性的那一大类事事物物。例如,阳爻、刚、强、上级、大人、君子、好、吉等等这样一些阳性事事物物,便都要把它们视为“大壮”的“大”才中。
却道,究竟为啥只有那大的事物才能叫“壮”?本卦《彖》传接着道:“刚以动,故壮。”说你当为什么只有这些大的事物才能叫“壮”?因为,像刚、强、大人、君子等那样一些阳刚性东西,也就只有于它们发展壮大之后,依靠这个“大”,才能得以更好地去动弹,而在很小时,则往往都动不到好处。所以,才说“大者壮”,才把那些大的们,叫着“壮”哦。
从卦象看,大壮卦为震上乾下,震象征雷,为刚,也表示动,乾则象征天,这便表示像电闪雷鸣那样的刚,只有它往大处发展到高高的苍天上,仗着如此一种“大”,才能得以展现它这幅无比壮观的景象。反之,若那电闪雷鸣一股脑地往小处缩进狭窄的夹皮沟里去了,靠这么一种“小”,那就根本不可能展现出种壮观的景象。因此说,只有大者,才能叫“壮”。
您知道,有句话讲“老太太擤鼻涕,巴里攥了”,为啥她擤鼻涕便会巴掌里攥着了呢?归齐,这就是因为那老太太,她已是个小老太婆了,已经不壮了,已经没有气力了,对啵。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二)咋可大壮?



说只有大才是真正的“壮”,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大?《卦辞》指出:“大壮,利贞。”意思是,要论如何才能“大壮”,啊呀,也就唯有“贞”了之后才最有利。“贞”即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而正卡在“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所以,《卦辞》的意思其实也便是,世上万般事事物物都只有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而正卡在“与天地准”之金光大道上,都只有如此去“贞”了以后,才最有利于它的“大壮”。
《彖》传进一步解析到:“大壮利贞,大者正也。”说《卦辞》“大壮利贞”讲的就是,若仔细去瞅瞅,若好好去琢磨琢磨周围放眼所能及的一切,便不难发现,但凡是大的,就无不统统全是“正”的啊。也即是说,这些个大的,它们无不都是大在那个“正”上的哦。
早先讲过,这“正”,它便像现代数学里的“平面几何”那样,是从二维向度平面地去看处于中正的事物而看出来的一个结果。卦里的“正”,实质上就相当于“中正”,也就相当于从“立体几何”或“四维几何”去看处于中正的事物而看出的个“贞”。只要是不偏不倚地正卡在“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这便是“贞”。“贞”呈现在二维平面的卦里即为“正”,即是个中正而不歪斜。《彖》传“大者正也”意思就是,那些个大的,它们便无不都是大在个“正”上,无不都是大在个中正上,无不都是大在个“贞”上,无不都是一举手、一投足都履行在个“贞”上。因此,这才有利于它们的那个大壮,才有利于它们去发展壮大的。
就在俺把这书写到此处的当口,恰好邻居正在院里垒墙盖屋。举目瞅过去,但见那瓦匠眯缝起眼吊起个施工线来,专注认真得是一丝不苟,他们无不全是不辞劳苦地直到把墙磊得与吊得中而又正地与天地准了的施工线相吻准才肯罢休。您别寻思瓦匠好像都不识字,可他们都深知像垒墙盖房等这些事都只有照着那根中正的施工线往上垒,才能不管垒多高都歪不倒。假如,离开这根中正的施工线,那怕稍有半点差池,这墙便会毫不含糊地哗啦啦倒下来。
实际上,不光是堵墙,放眼望望满世界各种事事物物的那些个大,恰如圣人所说无不都是大在一个“正”,无不都只大在个中正上。所以,《彖》传最后就感叹到:“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意思是,从“正”了便可“大”上,就满可看出天地间万物、万事、万象的这些个万般情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了。原来,天地间万物、万事、万象,它们要去大,要去发展壮大,也便独有在个“正”上卯足劲头,也便独有在个“贞”上泼下大功夫,那才中啊。
据崔建林先生讲,刘牧说过一句话:“天地无不覆载,大也;覆载无所偏私,正也。”道是,这老天呀,无论什么东西都覆盖在它下面,竟就没有个啥是它不去覆盖的,也没有个啥是它盖不了的;那大地哟,无论什么东西都承载在它上面,竟就没有啥是它不能去载,没有啥是它载不起的。您以为究竟什么是大?这便是个大哇。那么,天地之如此一个大,它是咋来的?当然,这就是因为它们覆载起那些东西来毫无偏私。它们绝不会亲娘养的便要,后娘养的就扔,喜欢够了则不管亲后全她奶奶的统统都拽掉拉倒。这是个啥?哎,这便是个“正”,这便是那个中正。正因为有了此一“正”,有了此一中正,才有了天地的那个“大”啊。
嫂们,您都瞧瞧,归齐,人人都喜欢得没法治的这个“大壮”,它是唯有从个“正”里,是唯有从个中正里才能搞出来,是唯有从个“贞”的路数中,才能整出来呐,吭。啧啧。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三、大象曰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



(一)雷在天上

前边讲了,“壮”是指高大、壮实、健康、刚健等等,那么,要说天下最壮的,它又是个啥子呢?您看,这大《象》传就直接告诉我们了:“雷在天上,大壮。”
该大壮卦由震上乾下组成,而震象征雷,乾表示天,一看卦象,自然,便会让人想起那暴风骤雨来临之际,天上经常出现的幅无比壮阔之电闪雷鸣的景象。当一个响雷轰隆隆炸开时,立马就会震天动地,所向披靡。却道,究竟什么是天下最大的壮?您都望望,很显然,这应该才是天下那个真正的大壮,对啵。因此,孔圣人的大《象》传才说:“雷在天上,大壮。”这意思即是,您看见天上经常出现的那种电闪雷鸣的景象来没有?啊呀,如同这般模样子的,那才是天下真正的这个“大壮”哦。
您还以为,别人找个老婆连担水都挑不动,而您找了个婆娘,却能轻松地挑着担水又怀里抱着个小娃子在街上跑得唬唬的,那便是个“大壮”了吗?难呢,可不是这样的,吭。

(二)非礼勿履

后头的句“君子以非礼勿履”,咋理解?关于“礼”与“履”,在乾卦和履卦咱讲过。什么是“礼”?俺以为,那道喔,它原本是事物运化的客观规律,而这客观规律被人们认识了的那一些,就叫着“理”。这些“理”落实到人身上,也便成了“礼”。所以说,在此,您要是将“礼”仅仅理解成人与人见面后的那么种低头哈腰、客客气气的礼貌之“礼”,这您就太肤浅了。实质上,“礼”应该是通着“理”的,而“理”,它又是通着“道”的。什么是“履”呢?“履”,即为履行、践履,也即是指人的那些社会实践活动。
如此看来,一个人在履行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或说是在社会实践当中),如果他的一切举动都彬彬有礼了,都与“礼”相符了,这应当便算是他把自己的人生道路给“履”好了,便算是他与“礼”相符了,也就是符合道理了。符合了道理,用周文王《卦辞》与周公《爻辞》中的话讲即是“贞”了,用孔圣人《周易•系辞传》中的话讲即是“与天地准”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即是言行实事求是而尽按那客观规律去办事了。这么一来,哎,在别人看来,您个家伙便是有“礼”了。有了“礼”,其实,也就是有“理”了。有了“理”,也即是符合那“道”了。符合“道”了,也便是“贞”了,也便是“与天地准”喽。
如此想来,大《象》传“君子以非礼勿履”的意思就是,人家君子在履行起自己的人生道路来的时候,也即是在去发展壮大当中,啊呀,他们便无不都是以本卦所讲的些个道理,而去“非礼勿履”地履行自己这个人生道路的。
早先,在《卦辞》与《彖》传里不是说“壮”就是“大”么,不是说要想“大”就得去“正”,就得去中正,就得去“贞”,就得去“与天地准”么,人家君子,便无不都是以这样一些道理去一心一意地扑在那些个“礼”上,去一心一意地扑在那些个“理”上,去一心一意地“贞”,去一心一意地奔走在“与天地准”的大正之道上的。可对“非礼”之道,对些不在“礼”上,不在“理”上,不在“道”上的不正之道,您就是打死他,人家君子都保证不会去“履”,都断不会往上去走动哩。实质上,这应该便是为什么君子之道会越走越康壮,而小人之道会越走越艰难的那个根本原因之所在。
或许您知道,孔圣人在《论语》里讲:“非礼无视,非礼无听,非礼无言,非礼无动。”仔细品味这几句话,其实一言以蔽之,也即是本处所说的句“非礼勿履”。
孔圣人在《论语》里还讲:“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号召人们努力克制自我,以此,去把自己的思想回复到周朝(周文王与周公)倡导的那“礼”上去,回复到那“理”上去,回复到那“道”上去,回复到那“与天地准”之金光大道上去。谁要是果真能回复到以上这样的一些地方上去了哟,那就是“仁”了。也即是说,如此以往他便走进人该走的根道上去喽。
可是,在俺心里有件这么桩事,俺不说,您肯定不知道。那是在“文革”后期“批林批孔”的时节里,当时俺还正在上中学。老师讲:孔老二这个老东西呀,你看他,好好地就楞要舍命去鼓吹那个“克己复礼”。鼓吹这东西,便是让人都来克制自己而重新回到周朝那些个烂七八糟的见人就低头哈腰的熊礼数上去,就是去搞复辟。你说你吹乎点什么东西不好,咹,非要去吹乎什么“克己复礼”,非要去吹乎让人低头哈腰,非要去吹呼搞复辟这种破玩意?嗯?真还不如人家武二郎去打老虎,不是?呵呵,现在想来,俺便直感觉,那时节,恐怕老师也没捞着仔细研究这《周易》,也并未深透理解孔圣人“克己复礼”的真正含义。
俺个人认为,“克己复礼”的本质,应该就是让人们“非礼勿履”,应该就是让人们努力克制而把自己复归到那“礼”上去,复归到那“理”上去,复归到“与天地准”这根人人都该走起来不散伙的仁义之道上去,倒断不可误入歧途而放着正大光明的君子之道不去走,却专拣那歪门邪道的小人之道去走起来没完没了,也决不是光去讲求见人便要低头哈腰这等肤浅的礼数。对此,不知妹妹您是咋想的。反正,俺感觉,俺的此种看法,还是蛮有道理的呢。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值此元旦佳节之际,老臧恭祝各位新老朋友平安吉祥,身体安康,阖家快乐!!!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四、爻辞与小象曰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 艰则吉,咎不长也。



(一)初九爻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1、壮于趾

关于本卦这头一爻,易学家们历来都众说不一。咱还是先看看《爻辞》里那些单词,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吧。“壮于趾”的“趾”,在噬嗑卦讲过,古代所谓“趾”,本为足,也即是指这个脚的,倒幷非是指脚趾头,而脚指呢,则叫“指”。在早还讲过,每卦初爻位所表示的都是事物之初下之位。如果,把一卦当成个人来看,初爻就好像人的那个脚。所以,这初九爻便来说道脚了。那么,“壮于趾”,咋理解?“壮于趾”的意思应该是,这脚屋,它非常壮实,非常有力气。从爻象看,该初九爻为阳爻居于阳爻位,是正得其位。阳爻,就表示强壮、刚健。一看便知,初九爻所象征的只脚,它的确就是很壮,的确就是很有力气。
却道,《爻辞》“征凶”的“征”,怎么讲?先前也说过,《尔雅》里告诉我们“征,行也”,道是“征”,便是指诸如出行、出征、征伐等那样一些个行动的。末了这句“有孚”呢,早在需等卦中也探讨过,它就是指讲信誉,有信用了。


2、一切行动讲信用

明白了以上这些词句的意思,再来看《爻辞》和《象》传,您道,该咋理解?显然,《爻辞》“壮于趾,征凶”的意思即是,如果,谁觉得自己那脚很壮实,很有劲,脚上功夫很不赖了,这时候就仅凭此种憨力气,便要去采取行动,便要去出行、出征、征伐啥的,天啊,那他就得完球了,就得闹出凶来了。所以,《爻辞》最后才又语重深长地教导人们“有孚”,意思是千万别忘了要“有孚”,断不能忘了人只凡一动弹便都得讲信誉,都要有信用呐。
这其实就是在说,不管什么事事,只要一想去操作,一想去行动,心头便都得装着那“诚信”。只有绷紧这根弦,符合信用的行为就去干,就去行动,只有如此以往,那才能得吉。反之,若光凭脚上的点憨力气,便要出行、出征、征伐啥的,这肯定就要整出凶来喽。
孔圣人在本爻小《象》里指出“壮于趾,其孚穷也”,道是若仅凭自己的脚壮,便去采取什么行动,那必定就要闹出凶灾来,而闹出凶灾来的这个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如此而为,那“孚”,也即是那诚信呀,必定便顾不上,便被穷掉了啊。
可见,本爻所说的,实质上就是无论有多么壮,也都不能仅靠着个壮去行动,而应该以自己的行动是不是“有孚”,是不是守信用为准绳,也即是一切行动都要讲信用。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只有讲诚信、守信用的“有孚”之道,才是条合“礼”之道,才是条合“理”之道,才是根“与天地准”之人该走的仁义之道,才是条通天而能趋吉避凶之正大光明的君子之道。因此,叫是个人,即便是您能穷掉了裤衩子,也都断不可穷没了这个“孚”哇。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二)九二爻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1、贞吉

这九二爻为阳爻,用“象思维”考虑,阳爻就表示刚、强、上级、大人、君子、好、吉等阳性事物。所以,咱便可认为本爻所象征的即为“吉”。却道,吉从何来?您看,该爻虽是阳爻处于阴爻位,属居位不当,可它正好居在下经卦的正中间,那就表示只凡一动,哎,正好便能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而正卡在“与天地准”的金光大道上,也即是刚好就能“贞”。正因为能“贞”,这“吉”也便出来了。因此,《爻辞》才说:“贞吉”。

2、以中得吉

孔圣人在本爻小《象》传里特别强调道:“九二贞吉,以中也。”意思是,九二爻的吉,您务必要注意它是以“中”而得来的哦。也即是说,无论怎么壮总归得“中”了,才能吉。
您若问,这个“中”,又是去中在哪儿的呢?当然,这就是要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既无过又无不及地刚好中在那“与天地准”的中正之道儿上。
在前面《卦辞》里,周文王讲了:“大壮,利贞。”说是,人呐,一举手、一投足,都只有“贞”了,才有利于大壮,才有利于去发展壮大。所谓“贞”,便是指履行起些个事事来所采取的举动,要中在“礼”上,要中在“理”上,要中在“道”上,也便是要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地恰好尽去中在“与天地准”的中正之道上。联系着本爻的内容稍一琢磨,您就会理解到,《卦辞》其实便是朝着这一爻而来的。那《卦辞》的主要意思落实在爻里,也即为本爻的这个“贞吉”。本爻《爻辞》中的“贞”,也就是《卦辞》里的那个“贞”。《爻辞》与《卦辞》的“贞”,实质上,也便是本爻小《象》传里的“中”,也便是上面《彖》传“大者正也”所讲的那个“正”。哎呀呀,您都望望,归齐《卦辞》、《爻辞》与《彖》、《象》之精神,竟都是如此贯通如一而万变不离其宗的啊。啧啧。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三)九三爻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1、血可流贞勿丢

周公《爻辞》“君子用罔”的这个“罔”,怎么讲?“罔(wǎng)”,本义是以绳或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用的那张网。孔圣人在《周易•系辞传(下)》中有句话道是:“(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这里头讲的“罔”,即同“网”。不过,严格说来,只有那捕鸟兽用的才叫“网”,而捕鱼用的则叫罟,要是笼统地说这俩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另外,因为“罔”还有层“无”、“没有”的意思,如在“置若罔闻”一词中即是指“无”、“没有”,所以,不少人都讲“罔”在此应理解成“无”、“没有”。俺倒认为,还是将“罔”当“网”来理解,比较妥当。不信,后边,您可以慢慢仔细去体会。
那么,《爻辞》“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咋理解?这意思应该是,那小人,那些不成熟,不成材料的人,凡事便只知道用“壮”,只知道用憨力气应对,却不知道去动脑子想办法。因此,小人一般就得不到好处。这也恰恰表明,他们便正是些不成材料的小人。可人家君子则大不一样,君子凡事会不光用“壮”,还极为重视“用罔”,也即是还非常重视发挥智慧的作用,非常注意动脑子去编制张类似网一样的东西,非常注意以此去应对各种事事物物。
兴许您晓得,在黄河入海口那片年轻的土地上,人们逮起兔子来,有的就好用网。这猎人瞅准了兔子经常出没的个地方,便会在那里下上张网。这网随风一飘,但见它软不邋遢犹如青青草一般是好一派弱不禁风的模样。可赶等那兔子扛着个脑袋一路蹿过来,奔着网一下子闯上去的时候,啊呀,旋即就会身子挂在网的这一边,而脑袋却钻到网的另一边,就那样被网死死掐着脖吊在网上了。您别看这网软不邋遢好像一丁点刚性都没有,求其实,可不是那样的。假如,留心去瞧一瞧,您便会发现,有些被网住的兔子脖颈上被网绳缧得喔,一道道的,血淋淋的,净是血口子。足见,这网,它确乎能柔也能刚。用它逮起个兔子来,那是当刚则刚,该柔则柔,因应形势,刚柔适宜,恰好就能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地去正中在这无比正确的逮兔子的客观规律上,也即是能正中在“与天地准”的逮兔子的中正之道上,也即是在逮兔子当中的确能将那“贞”落实得极其漂亮。正因为网能将“贞”落实得这般漂亮,所以,兔子往它身上那么一蹿,才刚好便会逮个正着喽。
试想,假如,您觉得自己壮得怪不含糊,壮得血厉害,就单用一身憨力气,非要下脚跑着去撵兔子的话,您说说,到头来恐怕连个兔子尾巴您也捞不着,不是?显然,只凡是君子,便断不会傻乎乎地去单用“壮”,不会只用憨力气,而更会注意“用罔”,用智慧去逮兔子。
本爻小《象》传“小人用壮,君子罔也”所说的,应该就是以上这番意思。像动不动便凭自己的“壮”,便光仗着自己那点麻子劲去莽撞应对事事物物,这就只是小人的所为,就只是小人所干的勾当,却断不是君子的做派。那君子,人家都是用罔,都是用智慧去编织张类似网一样的东西,都是用智慧去编织张类似现代人的“关系网”一样的东西来应对万般事事物物的。这个如同网的东西,它一定是当刚则刚,该柔则柔,因应形势,刚柔适宜的。因此,用它去应对事物便正好能不偏不倚而恰中在“与天地准”的中正之道上,便刚好能于干事之中极好地落实那个“贞”。所以,君子办事是办啥就能把啥办到好处,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即便是想捞得个年轻干净又漂亮的女兔子,嚇,这都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啦。
看来,那“贞”确乎是太重要了,吭。因而,周公《爻辞》才紧接着就道:“贞厉。”说凡事务必要去“贞”的这个“贞”,这个“与天地准”,这个按客观规律去办事情哟,那简直是太厉害,太重要了。头可断,血可流,而这“贞”,那可果真得坚贞不屈而万万不能丢!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2、进退两难

说那些不成材料的小人,凡事就都只知道去用“壮”,就都只知道去用些鸟憨力气,却愣是不晓得用脑子来应对。那么,如果,光用“壮”的话,究竟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周公在本爻《爻辞》的最后,便给咱举了个例子,这就是《爻辞》后头讲的“羝羊触藩,羸其角。”
“羝羊触藩”的“羝(dī)”,是指公羊。据崔建林先生说,此类羊在民间也叫“大顶羊”,它的角粗长而又体壮。要是它往人身上那么一顶呀,咦,随即便能顶出老么长的一道血口子来,煞是厉害。“触(觸chén)”呢,为形声字,从“角”,“蜀”声,本义是抵、顶,也就是以角撞物的意思。“藩(fān)”,是藩篱的藩,指篱笆。
关于“羸其角”的这个“羸(léi)”,粗一看,它跟输赢的“赢”极其相似。可实质上,它们却并不一样。“羸”的下边中间是个羊字,而那输赢的赢下边中间则是个贝字。这“羸”,是形声字,从“羊”,本义为瘦弱,也通“累”,有缠绕、困住之意。此处的“羸”,应该同“累”,作缠绕、困住讲。在王肃本里,“羸”即为“缧”,而在郑玄、虞翻本里便作“纍”,在蜀才本中就为“累”,所有以上那一些所指的都是系缧、缠绕、困住的意思。
总起来看,“羝羊触藩,羸其角”即是说,您看见这个光有力气而没有脑子的大公羊顶篱笆墙来没有?那个傻毙的大公羊喔,有时它便觉得自己怪不含糊,仅凭一身憨力气就要往这篱笆墙上一头闯将过去。结果咋样?不用问,那羊角便会被篱笆困住,最终就只落得个进退两不得的下场。这便是光“用壮”而不“用罔”,到头来“贞”不了,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哦对了,兄弟,您也许知道,本处的句“羝羊触藩”,后来,就成了句成语而常被人用来比喻落进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里。例如,明朝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段便道:“自实走得一个不耐烦,正所谓:羝羊触藩,进退两难。”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四)九四爻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1、勇往直前

前面九三爻《爻辞》说是人若凡事只晓得用“壮”,只晓得去用憨力气,却不知去用脑子的话,便会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公羊顶篱笆墙一样,最终,必定走不进“与天地准”之金光大道上,必定不能按客观规律来办事情。用《易》经的话讲,也即是必定就“贞”不了。“贞”不了,到头来,便只能落得个“羝羊触藩,羸其角”这样一个进退两难的下场,便只能被整得如同那羊的两只粗而又长的角死死地让篱笆墙就这么活活卡在那而进也进不得,退又退不出,直接是欲死不甘,求活不能,生令人一憷起当初仅凭一时之勇而单用了这个鸟“壮”那一出,便能后悔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便能立马要悔断这根九曲肠似的。
可是,谁都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果,一个人一时糊涂而未加小心,不料想,也一下子竟就掉进那种“羝羊触藩”,而进退两难的困境,又该咋办才好?您看,这九四爻《爻辞》,便直接告诉我们了:“贞吉悔亡,藩决不羸”。
“悔(huǐ)”,本为悔恨、懊悔,就是懊恼已往做得不对。做得不对,便是有过失,便会有灾祸。所以,“悔”也指过失、灾祸。“决(jué)”,即决口子的决。像堤岸被水冲出缺口,就叫决口,而“藩决”则是指那篱笆墙决开了口子。“贞吉悔亡,藩决不羸”的意思是,假如,谁不小心掉进“羝羊触藩”进退两难困境里,该咋办是好?不用说,要想脱离此种困境,关键还全在个“贞”上。凡事只要“贞”了,便会吉,只要“贞”了,这“悔”,这些过失、灾祸啥的,就会消亡了,就会死掉了,就不会让您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咧。那么,若论在大顶羊被这篱笆墙卡住的当口上,怎样才算“贞”了呢?当此之际,如果那大顶羊,它再使使劲,再去用上一把壮而把篱笆墙决开个口子的话,啊呀,这便是此时此刻的那个“贞”了。想想也是,真要冲开个口子一溜大吉,这不就不用再去受那个累困了嘛。对啵。
却道,这番“藩决不羸”的景象能体现出个啥道理来呢?孔圣人指出:“藩决不羸,尚往也。”说从“藩决不羸”里,便可充分体会到那么种“尚往”的精神来啊。“尚”即为崇尚,“往”是勇往直前的往。“尚往”,就是种身处困境而崇尚勇往直前往前闯的精神。这也便是在说,当处于“羝羊触藩”进退不得之“时位”上,就得再去用把壮,就得勇往直前地往前闯。唯有如此,才能“藩决不羸”,才能得以解脱。不然,便早晚都得被篱笆墙给活羸死咧。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2、大壮三易

这一卦的初九爻说“壮于趾,征凶”,意思是你若觉得自己那脚很壮,挺有劲,脚上的功夫怪不赖,就仅凭这种憨力气去行动,去出征、去征伐啥的,那便要得凶,而九三爻则讲“小人用壮,君子用罔”,意思是这动不动就仅凭自己的“壮”,单仗着自己那点麻子劲去莽撞应对事物,便净是些不成熟,不成材料之小人所干的勾当,人家君子遇事都是用罔去网,都是用智慧去应对。这么说来,那是不是这“壮”,就永远不可用了呢?那倒也不是。来到这九四爻便告诉咱,当身处“羝羊触藩”而进退两难的“时位”上,哎,此刻,就必须得再去用上一把“壮”,就必须勇往直前地往前闯。你可别以为“羝羊触藩”那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原本正是因为用“壮”所导致,由此,便不敢再去用“壮”了。事实上,当此之际,还必须得再勇往直前地往前闯这么一闯,再去努力用上一把“壮”,最终,才能“藩决不羸”,才能得以彻底解脱困境。不然,那就只能承着等死咯。这其实即是在说,那“壮”喔,不该用时便不能用,而该用之时,则务必得去使劲用,不用还就真不中。总而言之,用起“壮”来要用得恰当而适宜,这才行。所以,本爻《爻辞》末了便谆谆教导我们:“壮于大舆之輹。”
“舆(yú)”,本指车厢,也即是车中装载东西的那一部分,后来也泛指车。“輹(fù)”,又叫车伏兔,为垫在车箱和车轴之间的块木头。这块木头,它上面承载车箱,下面呈弧形而架在车轮子的轴上,宛如现在小轿车下边在车厢与车轮间承上启下的那车大梁。因这“輹”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大关键作用,因而,它就要求格外地壮。陈年里,买马车的人于买车前,肯定都要先低头去仔细瞅瞅那车伏兔究竟壮不壮。生怕輹不壮,马一跑,这车上的人掉下来,她妹根腿的,您说那不便得把个人儿磕破头了,不是?总起来看,“壮于大舆之輹”的意思是,这“壮”呀,要壮,就得让它壮在像大车之輹那样一些个该壮的正当地处上。是这般,那车子啥的才算是造得“与天地准”了,才是按客观规律去办了,才是真正“贞”了哇。
把本卦参悟至此,不难发现,周公的《爻辞》,它其实便是照着《易经》放眼看世界之四大法宝的“三易”思想来作就的。一般讲,不能动不动便去用“壮”,这是“不易”;二般特殊情况下,则该用“壮”时,那还得勇往直前地再大胆用“壮”向前闯,此即为“变易”;究竟何时当用“壮”?又何时该不用“壮”?当然,这便全仗您自己根据所处的具体“时位”而审时度势地去“简易”了。总之,只要能当刚则刚,该柔则柔,因应形势,刚柔适宜,正好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既无过又无不及地正中在“与天地准”的中正之道上,只要能刚好于干事之中极好地将“贞”落到实处,哇塞,那就算您把这事事抓施好了。果真如此抓施好了,便会一路大吉而无悔。纵观《周易》八八六十四卦,那一卦又一卦的无不都饱含了这种“三易”光辉思想,都是在向人们彰显应该如何根据各种不同“时位”,去在“变易”与“不易”当中,而把自己“简易”到那趋吉避凶之人生正确轨道上来的。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恭祝各位新老朋友除夕大吉!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恭祝各位新老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财源广进!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楼主:dyzang  时间:2021-04-05 22:45:03

(五)六五爻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1、丧羊于易

对“丧羊于易”里的这个“易”,易学家们也是众说不一,有的认为它同“移”,即是移动的移,有的认为它通“埸”,有边界之意。俺却以为,它在此应理解成变易、改变。
前面讲了,那大公羊单凭自己的壮就去逞一时之勇,就去用角往这篱笆墙上只一撞,便把脑袋让篱笆墙给死死卡住了,便直落了个进退两难的困境在身上。按理说,那大公羊本不该遇事不动脑子而仅凭一身憨力气就把脑袋往这篱笆墙上闯。可是,既然已经闯了上去,已经顶出了那么个“羝羊触藩,羸其角”的下场,已经顶出了那么个被篱笆墙死死卡住而进退两难的结果以后,它便应该再努力去用一把壮,便应该再勇往直前地使把劲将篱笆墙决开个口子,尔后,一溜大吉。若果真如此以往,也就“藩决不羸”了,也就不用再受这篱笆墙的累困了。但是,不曾想,此时的那个傻羊,它并没照着正道走,倒不该用壮时却用了壮,而该用壮之际,竟又不去用这个壮了。您都说,那不直接便把正确道路给篡改了嘛。这一来,当然就得让那硬巴夯的篱笆墙,把它给活活羸死咧。
《爻辞》“丧羊于易”说的即是,这大公羊,它丧便丧在对那正确道路的改变上,它丧便丧在不该用壮倒去用了壮,而该用壮时,咦,倒又傻不拉几地高低不去用这壮咯。

本爻小《象》传“丧羊于易,位不当也”,咋讲?该五爻位是阳爻位,若阳爻呆在此处,那就是正得其位,而这里呆着的却为阴爻,那则是居位不当。居位不当落实于羊身上,便表示这大公羊,它在“羝羊触藩,羸其角”的“时位”上,该用壮时却没用壮,却楞在那硬巴夯的篱笆墙上软不邋遢地极瞪俩眼干等着死了,身处关键时刻却一点阳刚劲头都没有喽。
似这般,您想想,那大傻羊还能不死?要是不死,这倒反而真就奇怪死了,不是?

楼主:dyzang

字数:580645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8-04-03 16:25:57

更新时间:2021-04-05 22:45:03

评论数:1655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