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教导舰船过客讲座之一:《林彪败仗之死守四平》是歪曲历史的无耻滥贴

教导舰船过客讲座之一:《林彪败仗之死守四平》是歪曲历史的无耻滥贴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请网管一定不要删帖,我有绝对、充分证据证明该文采用下三滥手段,恶意污蔑、诋毁开国元勋,写此文目的在于揭露其卑劣伎俩,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以益于广大读者。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附过客原文,以便于网友公正评论)

林彪败仗之死守四平

最近在自己的博客和一个网友辩论这个题目,我发现在很多网友当中都把失败归结于是毛ZD令林彪“死守四平”,我想有必要区分一下毛ZD的“死守四平”和林彪的“死守四平”两者之间的差异,才能看出四平防御战失败的根本责任在谁。

中央第一次提出控制四平街是3月24日,给前线的电报指出“黄李部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如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

林彪根据中央的指使与4月4日赶到四平前线,向中央和黄克诚发出电报决心在四平与敌“决一死战”,黄克诚收到林彪电报后致电中央、东北局和部队“林总已到四平街,决心在四平地区与顽军决一死战,打垮顽军进攻,以奠定东北局面”。

4月5日林彪在看过地形后制定了四平保卫战策略上报中央,大意是:决心集中6个师(旅)打击进攻之敌,但如敌前进太快来不及反击则“死守四平,主力突击侧后”。

4月6日中央批准了林彪的四平作战策略,并指出“林支日从四平所发电悉,集中六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非常正确。”4月8补充指示“北面作战应以反复肉搏打几昼夜歼灭顽敌一个师至二个师之大部或全部为目的。

因此,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例如六个旅或更多),必须作充分的精神准备与军事准备,必须选择有利于我之地形,这就是说,不要浪打,打则必胜。”

4月11日,林彪致电中央“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我固守四平和夺去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是以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失了力量,而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亦不能歼灭敌人 ”,4月12日中央回复“同意林真子电,以集中力量歼灭敌人为主,不以固守城市为主,并须统筹全局,作长期打算。”


到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央还是林彪的策略看,均不是以“全军”死守四平的策略,主力要么集中歼敌,要么突击敌军侧后,所谓“死守四平”也必然是以少量兵力为之。

4月18日,四平保卫战开打,中央于4月19日再次重申了四平的作战方略:“要战胜顽敌保卫长春,必 须准备对付飞机、坦克(参加过抗日的将士有办法对付之), 并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于四平南北地区举行数次大的战役决 战,才能解决问题。”“这一计划是从我能确保长哈齐三市至少确保 哈齐二市来设想的。至于三市是否能确保,决于是否能在四 平地区大量歼灭敌人,故争取战争胜利,是基本环节。”可以看出,中央四平作战的策略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使用全军死守四平的策略,四平作战的目的是保卫长春,底线是哈、齐。

是什么时候四平保卫战走到了错误路线上呢,那就是四平保卫战开打后,林彪并未按照中央和前线战前达成的方略执行,作战策略发生了动摇,未能执行战前制定的以少量兵力死守四平,而集中机动兵力歼敌的策略,而是用机动部队在四平外围正面迎击国军的进攻部队,当敌军进行迂回时,则进行防线延伸,大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意思,至4月27日在用光了所有机动兵力,构筑了一条东起火石岭,西到八面城长达50公里的防线,对于这些情况,林彪似乎并未报告中央,因为从中央给前线的电报看,对此情况似乎完全不知情。我们可以看下相关的电文:

4月20日:“大战将在四平至公主岭地区打, 不歼灭顽方三四个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凡可调与应调 之兵力必须早调,兼程向公主岭集中,争取主动,不要逐渐 增兵,陷于被动。”(这一电可以看出中央没有全军死守四平意图,而是在四平和公主岭之间歼灭敌军,同时,嘱咐林彪“不要逐渐增兵”,而林彪的做法恰恰相反,不断有机动部队去修补四平外围的防线)

4月21日:“新一军是缅甸远征军〔2〕,蒋军主力,我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养精蓄锐,待其疲劳不堪,粮弹两缺,选择良好地形条件,以数日之连续战斗,将其各个击破,全部或大部歼灭之,就可顿挫蒋方攻势。望照林电令杨国夫曹里怀〔3〕及第八旅等星夜南下,南满〔4〕两个旅兼程北上, 必要时还应加调部队,总期集中优势兵力,争取这一有决定性的战役胜利。”(毛ZD显然考虑的是用守城兵力消耗敌军,然后集中机动部队歼灭新1军)

4月26日:“养电〔3〕悉。我以两个战斗力不强之团,从卯巧起死守四平,至卯有已守了八天。如敌向你们进攻,未能在野战中粉碎其进攻时,你们应以有力一部(例如两个团)死守本溪,以主力在外面行动,挫敌锐气,争取时间,以待停战到来,停战时机已不在远。”(这才是毛ZD认为的四平模式,以少量兵力死守四平消耗敌军,并要本溪也效法)

4月27日:"请考虑增加一部守军(例如一至两个团),化四平街为马德里”(这一电曾经作为毛ZD要林彪“死守四平”的铁证,其实,结合上下文看,不过是最多用4个团死守四平而已,完全不全军死守四平的意思)

4月28日:“我从长春及南满〔4〕调来的生力军集中后,我们意见只在有充分把握能击溃新一军并歼灭一大部根本改变战争局面这样的条件下,才应当使用生力军,否则不宜轻易使用,留待将来使用为有利。你的计划如何盼告。”(还在叮嘱林彪不要轻易使用生力军,而这个时候,林彪的生力军已经都部署到防线上去了)

4月30日:“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四)控制强大机动部队,养精蓄锐以为将来之用,目前不要向敌人举行大规模进攻。”(这一电更清楚了,死守四平是用最多前面讲到的4个团而已,机动部队是要求养精蓄锐准备反击,林彪支持者就只看见“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_^)

5月1日:“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将两处顽军打得精疲力竭,消耗其兵力,挫折其锐气,使其以六个月时间调集的兵力、武器、弹药,受到最大消耗,来不及补充,而我则因取得长、哈,兵力资材可以源源补充,那时,便可能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三)力戒轻敌,每战必须集结全力,打敌一点,以期必胜。此点你已充分注意,望深入教育,一体遵行。”(毛ZD一直考虑的是以一部兵力死守四平,而我集中兵力打敌一点,林彪的实战恰恰相反,林彪将所有机动兵力部署了防线,处处防守,处处薄弱,只能让敌军集中兵力打林彪的一点,^_^)

5月3日:“前方不要攻坚,除必须数量之守城部队外,应控制强大机动部队,以为有利时机在运动战中打击敌人之用。除坚持四平阵地外,速准备公主岭及他处之第二线阵地。”(仍然是要求控制强大机动兵力,所谓的“必须数量守城部队”结合前文,当然是指最多4个团而已,而且此处已在考虑放弃四平,利用纵深阵地阻击敌军,待机反攻)

同日,致电本溪和林彪:“你们决心保卫本溪,中央甚为欣慰。望鼓励士气,争取胜利。各部在进行攻击时,应集中主力打敌一点,以期必胜,切戒处处攻击,分散兵力;在进行防御时,应学 四平范例,以少对多,死守不退。”(毛ZD又一次嘱咐本溪,按他想象中的四平模式办理,^_^)

5月4日:“我军准备于双庙子〔2〕以南建立据点,断敌后路,包围四平之敌而聚歼之,这是一个勇敢的计划〔3〕。但应估计当我断敌后路时,敌必出死力来争,如我能战胜来争之敌,则四平之敌非全线撤退不可;如我不能战胜来争之敌,则战局仍将成胶着状态,于我不利。为了使我能于双庙子以南确定地战胜来争之敌,引起整个战局变化起见,使用于该方面之兵力,似宜多于两个旅,即于南满〔4〕调来之两旅外,再加一部兵力。这样,我将以强大力量出现于敌后,保证建立坚固据点及歼灭来争之敌(例如歼灭其一个师),则四平之敌必将退走。我于该敌退走之际举行反攻,可获大胜。此种反攻,须准备连续打好几天,似宜准备一部分干粮。以上意见系供参考之用,请按实际需要决定之。”(这个时候考虑开始使用生力军了,可惜,林彪哪里还有什么生力军啊,^_^)

5月12日:“(一)望将最主要力量放在开原、昌图地区,切断四平敌之后路,歼灭由沈阳北进之敌。(二)南满〔2〕应取积极动作钳制现在本溪地区之敌五个师,使其不能调动或不能多调动。(三)热河〔3〕我军明日开始进攻十三军,得手后向辽西发展,协助你们。”(太祖爷仍然不知林彪防御情况,还一心想着用生力军围歼敌军呢,岂知道林彪连从南满调来的部队都用到了防线上,结果被新六军一点突破,全线崩溃)


综上所述,四平保卫战战前中央和前线的策略并无分歧,即以少量兵力死守四平消耗敌军,而机动兵力集中歼敌的策略,遗憾的是开战之后,林彪用全军在外围构筑防御工事死守,与战前制定的策略完全南辕北辙。也许会有人认为,以4个团死守四平,四平会丢得更快,我认为这是短视的看法,因为,战前中央就考虑大战在四平至公主岭一线展开,作战目的是确保长哈齐,甚至长春都可以放弃,底线是哈齐,因此,即便四个团守不住,但能达到消耗敌军的目的就已经实现意图,然后我军可以沿四平至长春之间层层设置纵深防御,消耗敌军,只要始终保持机动兵力在手,当敌军处于强弩之末状态时,再实施反击,即便不能歼灭敌军,但击退敌军是可能的,粟裕的一战涟水就基本是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并取得成功。

实际上后来杜聿明就给林彪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林彪47年攻击四平时,就以陈明仁的残兵败将死守四平(91师受到过歼灭性打击,88师被歼灭后刚刚重建,54师也曾被歼灭2个团,这几个师如果也像林彪一样放在四平外围防守,我估计用不了3天,就会被林彪吃干净),而增援部队并不慌着进攻,而是等林彪在四平打得精疲力尽,再实施进攻,一鼓作气将林彪打垮,而敌军总共兵力不过13个师,林彪为24个师,46年四平战役时敌军在本溪和四平总兵力也不过10个师10万余人,而我军在四平和本溪的总兵力却达20万,只要策略运用得当,绝不应该是被敌军各个击破的局面。

(过客原文到此为止)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在中国将帅研究论坛,我就告诉舰船过客,他的恶意造谣污蔑开国元勋的白骨精垃圾帖出现在哪里,俺老孙千钧棒就捶打在哪里,以免他误导、欺骗读者。

我为何扭住不放?因为《林彪败仗之死守四平》是过客所有帖子中恶意歪曲和篡改真实历史的程度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劣臭滥帖,

这么说根据在于:过客帖子写作手法下作而低劣,可谓阴险、毒辣,上不得台面。
·················································································································
铁证如山。

铁证之一:通过掩盖四平保卫战后期最重要的毛泽东电报来误导读者,从而达到歪曲毛泽东真实意思的目的,目的在于将死守四平责任完全推给林总。此种做法可谓阴险。

过客完全为了个人的低劣目的,对四平大战期间毛的完整电文进行肢解,随意剪裁、取舍,只把他喜欢的留下来,不喜欢的全部抹去,以造成毛主张“活”守四平的假象,从而将“死守四平”的屎盆子扣在林总头上。


以下是过客胆战心惊、心虚害怕、完全不敢贴出、故意遗漏的毛有关死守四平或坚守四平以利谈判的重要电文。

(由于资料所限,尽力而为。如有遗漏,望众网友指正补全。)


3月25日:“恩来回延三日,本日赴渝。美方因苏美关系,急欲停战,蒋被迫亦不得不停战。故美方专机接周赴渝谈判,判断数日内即可谈妥,派停战小组至东北,望你们准备一切,尤其是不惜牺牲,打一、二个好胜仗,以利我谈判与将来。”
(此电毛极度充满乐观主义,认为几日内国共谈判即成,提出为了谈判打“好胜仗”。至此,四平之战罩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四平,林彪敢轻易放弃吗?)

4月13日:“马歇尔有于文日动身来华说。马到华后东北可能停战,国方必于数日内尽力攻取四平、本溪。望注意在可能条件下击退其进攻,守住四平、本溪,以利谈判。”

4月16日:“夺取长、哈、齐后,注意纪律 ,给市民以好影响。”“保护国民党一切文职人员,不要杀害一人,以利谈判,军事俘虏亦不杀害。”

4月19日:“长春已得,已令彭、林、周、陈、高夺取哈、齐,并发动群众,整顿军队,为保卫长春而战,同时增强四平兵力,歼灭进攻之敌,坚决保卫整个北满。至西满、南满我军已打出经验,寸土必争,绝不退让。”

4月22日:“望死守四平,挫敌锐气,争取战局好转。”

4月26日:“争取时间,以待停战到来。停战时机已不在远”。

“马歇尔已提出停战方案,有停战的可能。望加强四平守备兵力,鼓励坚守,挫敌锐气,争取时间”

4月28日:“坚守四平的指战员、政工人员们:为和平民主,你们坚守四平,甚为英勇,特传令嘉奖。望你们再接再厉,坚守到最后胜利,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这一电是以中央军委名义向林彪发出。谁都知道,战争年代毛坐镇中枢,中央军委的电文就是毛的电文。4月27日毛刚发一电“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第二天又通过中央军委发电要求“坚守到最后胜利,把四平变成马德里”,可见毛希望守住四平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的心情,是何等迫切!四平,林彪敢撤吗?)

4月29日:“停战协议之签定为期似不甚远,望我东北全党、全军努力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东北停战协议可能于两、三日内签订,望努力奋斗,不要松懈”

4月30日:“时局正在变化,明后日可能签订停战协议”

5月15日:“东北方面是一方面坚决作战,四平街保卫战支持的时间越长越有利,另方面是我对外谈判人员应强调停战与争取停战”。

“作战方面,勿望用全力击溃新六军,并坚守四平。”


从以上过客故意遗漏的毛的电文看,毛的意图一目了然:希望林彪尽可能坚守住四平,一旦谈判成功,整个北满都将是共产党的天下。其间多次提到谈判可能成功。

前面有讲,为了迎合自己的观点,过客严重选择性失眠,漏掉了很多毛“死守四平”以及坚守四平“以利谈判”的电文。各位只要把四平大战期间的毛电依顺序完整地看一遍,毛的真实意图就一目了然。直到5月15日新六 军加入四平战场,国民党10个师发起全面强大攻势,毛仍然主张“四平街保卫战支持的时间越长越有利”。

5月15日的毛电是过客最害怕最不敢贴出的。他也知道“后文大于前文”,在其他场合与网友辩论时他总这么说。总这么说的过客为何讨论四平大战就要例外呢?他心里有鬼!

有这份四平大战结束前最后一封毛电,再加上之前不日就一封连着一封要求林彪“死守四平”、“鼓励坚守,以利谈判”、“死守四平,寸土必争”、“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电报,究竟谁主张死守四平,我想,大凡看得懂中国字的人都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完整读懂毛电的人也不难得出结论,四平大战期间林彪根本就没有机会自主撤退,去搞什么过客自以为是胡思乱想的“先进战法”。因为那样做就根本违背了毛的意图和愿望:坚守四平,以利谈判。

过客:历史是可以修改的吗?当然,你在你的滥帖里这样尝试过,努力过,只把四平之战前期你认为毛“活”守四平的电文贴出,却将后期毛大量关于死守四平的电文故意全部抹去。结果徒劳而已,反而在网友面前暴露 了你不择手段,一切为了贬损林总的丑恶嘴脸。




铁证之二:舰船过客通过谎说战史恶意诋毁林总。此种做法可谓毒辣。
···························································································································
先看他歪曲篡改编造战史的“功力”:

“实际上后来杜聿明就给林彪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林彪47年攻击四平时,就以陈明仁的残兵败将死守四平···,而增援部队并不慌着进攻,而是等林彪在四平打得精疲力尽,再实施进攻,一鼓作气将林彪打垮···”

这简直是鬼扯淡!与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相差十万八千里。还美其名曰“实际上”,改成“胡编乱造”则恰如其分。

“增援部队并不慌着进攻,而是等林彪在四平打得精疲力尽,再实施进攻,一鼓作气将林彪打垮”???!!!

常言道,“历史是个婊子,权势者可以动他一动”。邓大人的改革开放推进了言论自由,如今谁都可以动它一动,胡说八道,胡编乱造。

过客特别崇尚一种歼敌模式:先用少量兵力死守,等敌人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出动强大的机动兵力,一举将敌人击垮。

为了迎合自己的观点,证明这种歼敌模式的“强大”威力,他挖空心思,胆大包天,“用心良苦”,把四平攻坚战国军完全被动救援的真实历史,篡改成杜聿明的主动谋略。

他颠倒黑白,把历史这个“婊子”“动”的乱七八糟。

47年那场四平攻坚战国军出兵救援的真实历史,有以下几个基本史实:

第一个基本史实,四平攻坚战发起后进展顺利,陈明仁哭爹叫娘向南京和沈阳同时呼喊救命,沈阳方面恐惧林总围城打援的威力根本不敢去救,转而苦苦哀求老蒋快速出兵增援东北;
第二个基本史实,老蒋担心四平有失,造成北满长春等处成为孤城,终于答应沈阳方面请求,派出53军驰援东北,并限令杜聿明6月30日之前解除四平街之围;
第三个基本史实,53军开到后,由于东野占据本溪威胁着沈阳,杜聿明担心十几万援军北上后沈阳空虚被东野端了老窝,尽管当时距离老蒋解除四平街之围的期限仅剩13天,仍然不敢立即前往四平,而是部署兵力猛攻本溪;
第四个基本史实,经过数日激战,国军占领本溪,解除了沈阳威胁,此时距离老蒋解围四平的期限仅剩下十日,杜聿明和郑洞国哪敢怠慢,急急忙忙部署北上救援。
第五个基本史实,国军救援四平极不顺利,遭遇顽强阻击,使出浑身解数,经过连日苦战,终于于6月30日即老蒋规定解围期限的最后一天侥幸达成目的。

郑洞国:四平解围战国军前线最高指挥官。

《郑洞国回忆录》:“东北解放军对四平街发动的攻坚战,给了蒋介石先生很大震动,不得不同意调第53军到东北增援,同时限令杜聿明将军,必须在6月30日以前解四平街之围。”
“接到蒋先生的命令后,杜将军躺在病榻上与我及长官部几位高级幕僚连夜研究对策。大家都为占领本溪的解放军对沈阳威胁最大,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在防守沈阳的同时,再去解四平街之围。最后决定以第53军为主力,先扫荡本溪的解放军,以固沈阳门户,然后再集结可以集结的兵力去解四平街之围······经过几天艰苦激战,终将该市(本溪)占领之。我到本溪匆匆布防完毕(注:请大家注意‘匆匆’二字,过客的汉语水平天下一品,‘匆匆’大抵等同于不慌不忙,于是乎有了‘并不慌着进攻’),即于6月20日前后转到铁岭,部署大军北上解四平街之围。”
“6月26日黄昏,担任正面攻击的第93军经一日苦战,终于攻陷昌图县城及昌图车站,但随后在昌图以北地区遭到了解放军更加顽强而猛烈的抵抗,双方在泉头一线陷入焦着状态。
此时,四平街守军已危在旦夕······守军被压迫至市区一角的几个工厂里,继续顽抗,做困兽之斗。陈明仁将军为维系军心士气,据说甚至曾抬出为自己准备的棺木督战,以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同时也不断向沈阳告急,哀请杜聿明将军速发救兵。在沈阳的杜将军急得如坐针毡,一面派出大批飞机轮流飞往四平街上空,几乎昼夜轰炸解放军阵地,支援地面守军作战;一面屡屡电催我迅速率军击破解放军的正面阻击,解救陈明仁部之危。
我接到杜将军一道又一道十万火急的电令后,心情焦虑万分······”


大家看看,真实的历史有过客瞎编的“增援部队并不慌着进攻,而是等林彪在四平打得精疲力尽,再实施进攻”的影子否?分明是一点影儿也没有。过客乃十足的谎说战史。

事实非常清晰,四平攻坚战发起后,国军因为一开始没有胆量去救援而等待53军到来而迟延了几日,就被“细心”的过客抓住“机会”钻了空子恶意胡编乱造:“增援部队并不慌着进攻,而是等林彪在四平打得精疲力尽,再实施进攻”。


为了“证明”自己津津乐道的“先进”战法的“强大”威力,耗费十日、极其艰难、险象环生(《郑洞国回忆录》第285页评价为:“侥幸解围”)的四平被动救援战,过客美滋滋的描述为“一鼓作气将林彪打垮”。

郑洞国笔下真实的杜聿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沈阳的杜将军急得如坐针毡,一面派出大批飞机轮流飞往四平街上空,几乎昼夜轰炸解放军阵地,支援地面守军作战;一面屡屡电催我迅速率军击破解放军的正面阻击,解救陈明仁部之危。 我接到杜将军一道又一道十万火急的电令后,心情焦虑万分······”

可见,国军增援四平完全是一场事先毫无预谋的慌慌张张、狼狈不堪的被动救援战,在过客笔下却成了主动辉煌的预谋诱敌歼灭战,把郑洞国眼里“急得如坐针毡”的杜聿明,涂脂抹粉伪装成高大上的英雄: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稳操胜券。

过客为了贬损林总,竟然发展到胡乱编造战史、造谣污蔑的地步。
·····················································································································

过客说说看,你倒是毒辣还是不毒辣?我看你特别毒辣!

(以上是我的全部正文,欢迎网友们做出客观评论。)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过客,你日日期盼的我的“改进版”出来了,这次显得短小精悍,直奔白骨精帖子的两处死穴。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权休网友,请在此处发言。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过客这个家伙思维能力有重大缺陷,总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臭嘴吧一张就乱说。

郑洞国是四平救援战前线指挥官。过客,杜聿明与林彪究竟谁给谁上课,听郑洞国说:

“四平街解围的战报传到南京,蒋先生十分高兴,先后授予陈明仁、周福成、廖耀湘等高级将领及‘有功’官兵青天白日勋章和云麾勋章,慰勉有加。沈阳城内也接连举行所谓‘庆祝’活动 ,着实热闹了一番。其实我心里非常明白,此次四平街虽然侥幸解围,但国民党军队受到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在解放军持续五十天的夏季攻势中,国民党军队有8万余人被歼,丢失县以上城市四十余座,解放军已将其东、西、南、北的根据地连成一片,而我方仅控制着沈阳、长春、锦州、四平、永吉、本溪等十余个战略要点,完全失去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除非出现什么奇迹,否则今后的日子会更难熬了。”

“东北解放军的夏季攻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也彻底拖垮了杜聿明将军的身体。我由前线回到沈阳后,他已病得难以支持,不得不经蒋先生批准,于7月8日离开东北,准备出国治病(后未去成)。他的司令长官职务由我代理。

“挚友的离去,使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来到东北不过一年多的光景,我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共产党是难以战胜的,担心这样拖下去,将来很难预料会有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从那时起,我就萌动了借机离开这个灾难之地的想法。”
楼主:秋正  时间:2019-04-05 08:49:33

铁证之三:林总一封电文宣告《林彪败仗之死守四平》彻底破产
·····················································································································

舰船过客的垃圾帖《林彪败仗之死守四平》其主要观点就是:林彪只知道构筑防线“被动挨打”这种“落后战法”,不懂得使用机动兵力适时出击这种“先进战法”。

跟过客打交道多年,这家伙的最大特点就是:庸而好自用,嘴巴太臭,胡扯一通,瞎编一通。

他连基本的史实都不清楚,一张嘴就乱说,近乎造谣污蔑,难怪到处遭网友痛骂。
··················································································································································
过客看清了,四平之战开打11天后,4月29日林总致毛电:

“ 二十八日亥时电悉。近十日内,恰值夜间无月亮,不便我大军的夜间进攻。又因地形平坦及新一军已构筑阵地,且71军及52军、60军各一个师已与该军靠拢,故在十日内歼灭或击溃该军可能性不大。进入东北之敌,为国民党最精锐的,新一军又为其最强者。故我军虽英勇奋战,伤亡重大,弹药消耗甚多,但只能作部分的的消灭与击溃敌人,而难于全部击溃与消灭。四平仍在我手,敌攻势挫,但正在调防,准备向我作新的进攻。以上情况供你们研究参考。”

这封电文说明以下三点:

1.过客所谓的林彪只知道采用“落后战法”构筑一条防线“被动挨打”的论调,纯粹是造谣污蔑,客观真实的历史是:

a.一开战,林先是白天出击,但敌人火力强大,效果不好;接着改为夜间出击,这是由双方装备火力决定的,如同朝鲜战场志愿军被迫夜间行动是一个道理。

b.只要条件允许,林总就会抓住机会夜间出击,而且出击的效果不错,敌人被逼构筑一条防线。

2.过客特别会钻空子,完全不顾及客观实际,抓住“机会”就乱黑林。

他的“机会”就是:“近十日内,恰值夜间无月亮,不便我大军的夜间进攻”。过客,说你对林总要求尖酸刻薄,冤枉你了吗?

难道你的想法是:即便是“近十日内,恰值夜间无月亮,不便我大军的夜间进攻”这种不利条件下,林总也该发起大规模进攻去打莽撞仗、糊涂仗、伤亡惨重的仗,才算懂得“先进”战法,否则就是“落后”战法?

3.在客观史实面前,过客所谓的林总只会构筑一条防线“死守”、不懂得适时出击的“先进”战法的论调,彻底破产了。
只要条件许可,林总就不会放弃出击的机会,而且出击效果很好,逼迫敌人效仿林总挖一条防线就是明证。


过客,找一本战史书认真读一读,你对林总的错误认识乃至造谣污蔑自会烟消云散。

在此前提下,你的小脸会羞得通红通红,你嘴臭的毛病就会大为改观。
·····························································································································

楼主:秋正

字数:103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4-01 15:35:27

更新时间:2019-04-05 08:49:33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