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天可汗时代(三十一):唐灭东突厥,李世民成了天可汗

天可汗时代(三十一):唐灭东突厥,李世民成了天可汗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4-11 23:39:33
一、灾难
贞观元年(627年)至贞观三年,是大唐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因为这三年自然灾害不断。有学者专门对公元627年前后的气候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627年前后北半球应当存在一次气候的突然变冷,变冷的原因可能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有关。这次气候变冷给蒙古高原和黄河流域带来的后果就是连续多年的雪灾和霜灾。《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元年,关中发生严重的饥荒,一斗米值绢一匹;贞观二年,天下又发生蝗灾;三年,发生大水(不知这次大水与雪融化是否有关)。这三年灾害与我国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自然灾害,官府要做的当然是救灾和赈灾了。李世民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钱来帮助饥民,又打开义仓赈灾放粮。可灾害太过严重,李世民的这点私房钱根本无济无事。因此他下令饥民们可自由离家,到那些有粮食的地方去讨饭、打工、啃树皮、吃树叶。
大家不要小看后面这个赈灾措施。在古代这个措施往往是解决大规模饥荒最有效的办法.可真正敢这么做的人并不多,因为把那些眼睛饿得发绿的饥民凑在一起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安全隐患,更不要说让他们自由流动了。
于是大唐的国土上出现了一群群逃荒的饥民。饥民们大多都是从关中往关东或江南走,因为南方的灾害比北方要轻得多。可有一个人却借机违反规定往西北而去,这个人就是高僧玄奘。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讨饭,而是取经。在那些吃不饱肚子的年代里,还能坚持理想的人,绝不是平凡的人。
到贞观三年下半年的时候,情况渐渐好转。贞观四年(630年),天下大丰收,几乎所有的逃荒者都返回了家乡。那一年,一斗米仅值34钱(贞观初年时值绢一匹,约360文钱),整个国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李世民与大唐一起渡过了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

可在蒙古高原的东突厥就没这么幸运了。大唐是雪灾、霜灾、旱灾、蝗灾、水灾轮翻上阵,东突厥则主要是雪灾。
突厥是一个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是牛、羊。这种食物不像稻米、小麦那样好储存,因为这些食物本身也要吃东西,也怕冷。连续几年冬天,蒙古草原平地大雪数尺,成群的牛羊不是冻死,就是因没有草吃而饿死。
游牧民族的食物来源除放牧外,还有打猎和抢劫。可漫天雪地里,有人饲养的牛、羊都饿死,那些没人饲养的野兽早就死了或跑得没了踪影。至于抢劫,对象当然是大唐,但大唐的北方也发生严重灾害,饥民成群地逃往南方,留下的是为数不多的守家的人和严阵以待的士兵。这个时候去抢劫,一来没多少东西可抢;二来风险太大。
东突厥正经历一场严重的危机。突厥不像大唐那样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有转圜的余地,而且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也不是大唐的李世民。
东突厥的危机,除自然灾害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祸。
北方游牧民族的 俗与中原汉族大相径庭。游牧民族要在与中原汉族对抗中不落下风,保持其纯朴风俗非常重要,这一点早在匈奴与汉朝对峙时就有人考虑到了。
在西汉文帝时期,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病死后,他的儿子老上单于继位。由于国内不稳,各路诸侯对帝位虎视眈眈,国力也没有恢复,汉文帝决定继续与匈奴和亲,把一位宗室女当成自己的女儿,封为公主后嫁给老上单于,并让太监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匈奴。中行说不愿去,对汉文帝说:“我如果到了匈奴肯定会威胁汉国。”汉文帝只当他在说气话,不以为意。没想到中行说一到了匈奴,果然背叛汉朝,完全跟匈奴人站在同一立场上,深受老上单于宠信。
中行说极力破坏汉朝和匈奴的和亲政策,不断为匈奴出谋划策,策动袭击汉朝边郡和发起战争,因此被称作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汉奸中行说确实有两把刷子。他深知匈奴与汉朝风俗不同,竭力劝说老上单于不要太看重汉朝衣服和食物的精美。按他的说法,匈奴人口比不上汉朝一个大郡,之所以能打败强大的汉朝,就在于风俗纯朴。
匈奴风俗,人人吃肉喝奶,穿皮衣,练就了骑马射箭的本领,牲畜吃草饮水,随时转移;匈奴规则简便易行,君臣关系也简单,单于的命令轻易就能贯彻执行。汉朝的丝绸衣服虽然漂亮,但穿在身上骑马不方便,一入草棘之中,衣服全挂烂了。
中行说不仅让匈奴人保持了纯朴本性,还教会了他们记数、下毒等本领。汉文帝和汉景帝虽然是两位贤明的君主,在对匈关系上却是一筹莫展。

突厥与匈奴风俗基本相同,颉利可汗也重用了一位汉人赵德言。
可惜的是,赵德言不是中行说,两人的能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赵德言把突厥人的风俗和规则全变了,让颉利可汗以及他的大小老婆、贵臣们穿从唐朝抢来的丝绸衣服,吃唐朝人的精美食物,而且对颉利可汗说,最有可能夺走你汗位的是你的伯伯、叔叔和兄弟,你不要重用他们,应当重用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胡人。
突厥这个民族本身人数不多,在征服了薛延陀、回纥、契丹、靺鞨、奚、契苾、思结等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以及高昌等多个国家后,才强大起来。我国古代汉族人把北方的少数民族都叫胡人,这种叫法多多少少有点轻视的味道。突厥人强大后,觉得自己可以和汉族平起平坐甚至高一等,于是把突厥人从胡人中“分离”出来,只是称其他少数民族叫胡人。
赵德言忘了,突厥不是汉族,蒙古草原也不是中原。汉族是农耕民族,人们居所固定,社会也稳定,因此血缘在社会关系的维系上显得没那么重要。而突厥是一个游牧民族,今天住在这里,明天在哪里住都不知道,血缘关系和民族认同感成了维持社会关系和国家稳定的重要纽带。
颉利可汗的重胡疏突政策让他的突厥亲友们寒了心,而薛延陀、回纥、契丹等部落又觉得颉利可汗不是自己人,因此只要有机会就闹独立。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4-11 23:39:33
希望多多关注。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4-11 23:39:33
二、分裂
薛延陀离开了,回纥离开了,拔野骨也离开了。颉利可汗看下面的部落一个接一个地逃离,心急如焚。如果都走了,谁来供我吃供我喝啊?他命侄子欲谷设率军十万追击叛军。但突厥军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回纥人在马鬣(lie)山(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市北)以五千骑兵大破欲谷设的十万铁骑,薛延陀也连破突厥四设(突厥的“设”指能统兵的大臣,相当于汉族的将军)。
见突厥人的势力江河日下,当时势力还小的契丹等部落也在思虑着逃跑。与薛延陀、回纥等部落不同,薛延陀、回纥是往北跑,契丹则是往南跑,跑到大唐向李世民请降。
颉利派了一名使者到大唐要人,说:“你把契丹人还给我们吧?”
“凭什么?”李世民问。
“我们用梁师都来跟你交换。”
“梁师都本来就是中国人,他盗取我的土地,残害我的百姓,你们突厥国还庇护他。契丹与突厥本来就种类不同,他们来归附我,你们有什么权力要回去?梁师都就是我釜中的鱼,我想什么时候拿就什么时候拿,就算拿不到,我也不会用投靠我的人去换他。”
突厥使者灰溜溜地回去了。

上面提到的梁师都是隋末反王之一。他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起兵造反,占据了陕西北部的雕阴、延安等郡,自立为帝,国号梁。突厥人封梁师都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梁师都之所以这么多年都没有被大唐灭掉,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突厥人的庇护。而留下梁师都,在大唐与突厥之间有一条缓冲地带,免得大唐处处与强大的突厥直接接壤,对大唐来说似乎也不坏。正因如此,大唐一直没有全力攻打梁师都,只是命驻扎在附近的唐军对他进行骚扰和监控。
东突厥已经自身难保,他的附庸国梁国更是风雨飘揺。梁国百姓在恶劣天气下栽种的那点可怜的庄稼几乎被唐军的轻骑兵蹂践殆尽,梁师都君臣之间由于唐军的反间计而离心离德。梁国的一些将领计划发动一场兵变,但事情泄露,匆忙逃奔大唐。
李世民知道攻取梁师都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先是写了一封信给梁师都,劝他归降。
梁师都轻蔑地“呸”了一声,拒绝了李世民的请求。这是一个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人,尽管这只鸡快死了。
梁师都的“呸”彻底激怒了李世民,他派妹夫柴绍和将军薛万均领兵,与附近的夏州唐军一道攻打梁师都。战争没有任何悬念,最后唐军将梁国都城朔方团团围住,突厥人虽然派来了援兵,却只能远远地看着,根本不敢救援。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四月,梁师都的堂弟杀了梁师都,出城向唐军投降。大唐把夏州州府迁到朔方(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

大臣们纷纷劝李世民出兵攻打东突厥,但李世民没有同意。他还在等,等什么呢?
等东突厥内乱!
打败一个强大帝国的往往不是他人,而是他自己。目前东突厥治下的小兄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但东突厥本身还没正式分裂,表面还是一只大老虎。李世民想在这只老虎不仅被饿瘦,还且还饿小的时候才动手。
另外,攻打东突厥也需要一个适当的理由。
李世民没有忘记他刚登基做皇帝时,与颉利可汗缔结的渭水之盟。尽管一想起这城下之盟,他的眼前就浮现出颉利可汗那张狂的笑脸,心就隐隐作痛。但既然缔结了盟约,那还是得遵守。
大唐乃诚信之国,唐军是仁义之师。别人可以不仁,我不可以不义!
李世民相信他不需要等太久,因为颉利可汗与他的侄子突利小可汗已经闹翻了。
突利可汗的地盘在幽州(今北京地区)以北,管着奚、霫(xi)等一些小部落。与契丹人一样,这些小部落由于遭受雪灾,肚子饿得咕咕叫,为了有口饭吃,他们拖家带口,离开突厥,跑到南边投靠大唐。突利可汗辖区内的人越来越少,颉利非常生气,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啊,连几个小部落也管不住?”
突利觉得很冤枉,你不是也没管住薛延陀、回纥和契丹人吗?凭什么骂我?!
但他不敢吱声,只是把怨恨深深地埋在心里。
欲谷设兵败后,颉利命突利小可汗率兵讨伐薛延陀和回纥。没想到突利败得更惨,数万部队出发,却只有少数轻骑兵跟着他逃回。颉利可汗怒不可遏,将突利鞭打一顿,只打得他皮开肉绽,接着又将他囚禁十余日。
打完关完后,颉利又将突利放回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颉利可汗并不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他完全凭自己的喜怒做事。
重获自由的突利可汗对大可汗颉利恨到了极点,反叛之心由此而生。可颉利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帝国分裂的危险,还不断地向突利可汗要兵、要马、要粮。
突利不敢不给,但又舍不得,而且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早晚会成为一名光杆司令。危急之中,突利可汗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李世民。当年在豳州,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两人已经结为兄弟。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突利向李世民上书,请求归降。李世民等的就是这个,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颉利可汗得知突利要投靠大唐的消息后,又惊又怒,嘴巴张开后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他后悔啊,后悔将突利这小子放回去,早知如此,当初就应当一刀把他宰了,一了百了。
突利与薛延陀、回纥、契丹人不同。薛延陀、回纥、契丹是外族,他们走了,也只是走了几批奴隶(尽管其中的一些奴隶曾得到重用,但还是奴隶),只要其他奴隶多干点活或者自家人加把劲,日子虽然过得苦些,但还能过得下去。而突利就不一样了,他是东突厥的二当家。二当家一走,这个国家就少了一小半,还附带一个严重后果——人心不稳。
颉利可汗急忙发兵攻打突利,就是把他们全杀了,也不能让他们跑到大唐。突利可汗打不过颉利,派使者到长安求救。
接到突利的求救信,李世民召开大臣们商议。他问:“我与突利是兄弟,他有难,我不能不救;可我们也与颉利缔结过盟约,怎么办呢?”
善于决断的兵部尚书杜如晦回答:“戎狄不讲信义,突厥人终当背弃盟约。现在不趁他国家大乱而取之,我们将后悔不及。取乱侮亡,古今同理。”
对东突厥用兵的政策就这样定了,下面要做的就是什么时候用兵,如何用兵了。

三、薛延陀
李世民答应救援突利,但没有立即派大部队前往,只是命边境唐军择机对他策应。
李世民这样做,既履行了救援突利可汗的诺言,又不至于将颉利可汗的兵锋全部引向自己。毕竟,人家亲叔侄打仗,你这位假兄弟没必要大包大揽替一方出头,只需拉拉偏架就行了。
东突厥内斗期间,李世民也没闲着,他做了一件事——册封薛延陀的俟斤夷男为可汗。
薛延陀与回纥、拔野古、同罗等都属于铁勒诸部之一。铁勒又叫勅勒,是一个部落联盟,大家熟悉的一首北方民歌-《敕勒歌》,唱的就是古代铁勒人豪迈悠闲的富足生活: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俟斤是突厥官名,突厥人把铁勒各部的首领都封为俟斤,薛延陀首领夷男也是其中之一。铁勒各部逃离东突厥后,聚在一起商量选一位领导,让他带领大家把反抗突厥人的事业发扬光大。当时薛延陀的势力最大,因此铁勒各部共同推举夷男为新可汗。
夷男没有接受,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他不想做那出头鸟,免得成为突厥人重点打击的靶子。还有,薛延陀的势力虽然最大,但也只是比回纥人大那么一点而已。
就在夷男为不敢接受可汗位置而感到惋惜、郁闷时,大唐的使者到了,李世民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回纥、拔野古、同罗、阿跌等铁勒部落都归他管。
李世民只是给了夷男一个空名,在慷他人之慨。回纥、拔野古等部落本来也不属于大唐,而且大唐目前管不了回纥和拔野古。
但大唐的册封对夷男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大唐已经取代东突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夷男的可汗是大唐封的,这表明薛延陀就是大唐的属国,以后谁敢为难薛延陀,大唐不可能放任不管。
有了这么一座大靠山,夷男高兴地接受了可汗的宝座,并派自己的弟弟统特勒前往长安朝贡。
李世民赐给夷男一把宝刀和一根宝鞭,让统特勒转告夷男:“你部有人犯了大罪,你就用这把刀斩了他;有人犯了小罪,就用这根鞭抽他。”
夷男笑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线,突厥的颉利可汗却慌了。
薛延陀在突厥北边,大唐在南边,这是要两边夹击我啊。
李世民倒没有想过要与薛延陀一起夹击突厥人,但薛延陀肯定可以极大地牵制东突厥的力量。
颉利可汗放下架子,派使者出使大唐,向大唐称臣,并请求和亲,迎娶大唐公主。
颉利可汗的如意算盘是,先稳住大唐,等到国力恢复后再说。虽然称臣很没面子,但如果能娶回来一位漂亮的公主,丢点面子也没什么。而且两家结亲以后,女婿在老丈人面前放低点姿态,拜他两拜,也说得过去。
李世民不可能让颉利的小算盘得逞,他拒绝了颉利的请求。

楼主:流水星晨

字数:546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4-11 05:11:21

更新时间:2019-04-11 23:39:33

评论数: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