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诗的故事——《混沌外的乡愁 》纪事

诗的故事——《混沌外的乡愁 》纪事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25年前,菜九自费出版的自由体诗集《混沌外的乡愁 》 之代序言的诗题就是《诗的故事》 。那个故事的主旨,诗到底是理性还是情感,不是那么容易讲清楚的。昨天(20180523)发生的事,与《混沌外的乡愁 》有关,还真能算是诗的故事,至于能否讲清楚,让我们走着瞧。
昨天(20180523)下午,菜九的手机收到来自同一个人的短信及微信添加好友请求,起先因不认识这个人啊,就没有添加好友。转念一想,此人的名字跟夏黎明师兄很接近,还是接受好友吧。接受后一查对方空间,跳出最新图片赫然便是菜九诗集《混沌外的乡愁 》封面及扉页。扉页有菜九签名及菜九无限景仰的程千帆先生程老落款的推介信,内容如下:
骆文叔耘兄嫂,南京有一青年中医学硕士古籍出版社编辑而善新诗,所作有才气,奉上一册求教,请耀东转呈。千帆6月6日。
骆文先生据称是湖北文联 ,可能是诗人。陆耀东是程老旧弟子,当时是武汉某出版社的编辑。此照片显示的日期6月6日即为25年前拙作新面市的时段,记得这个日期是菜九赠程老拙作后几天之内。显然程老迫不及待就想找人结束菜九的默默无闻状态。未果。最终有此承载的拙作被当废物处理而流落市面,被此新好友——南京一买家从湖北卖家手里以300元购得。



程老作古十八年, 20180523也临近程老18年忌日。四分之一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菜九也办理了退休,真是恍若隔世啊。九年前写《永远的程千帆》之后,对程老的情感蕴积到相当浓厚的境地,现在看到有程老亲笔题签推介信,又了解到一段掌故,更加感受到程老对菜九不遗余力的特殊关爱。小子何德何能,居然得到程老如此关爱,莫非前世积了不少德?同时菜九也对自己没有按程老的意愿发展有些许不安,这个也是命,所以也是半点不由人。

菜九与程老结识是偶然又必然的。菜九学医出身,毕业后因很偶然的机缘改行到了古籍出版社,这才有了必然与程老结识的机缘。
1991年年底,程老出任中华大典文学典的主编,而刚刚转到编辑岗位的菜九参与文学典的编辑工作,这样就与程老有了工作关系。其时菜九歪诗写了四年左右,自以为水平可观,但就不受待见。这个宿命一直延续到现在,菜九日后的学术文字也水平可观,也不受待见,估计这个也是命,所以也是半点不由人。菜九很是咽不下这口气,借工作之便,精心挑选手抄几首歪诗呈程老过目掌眼。之后程老对菜九所呈歪诗的评价是连连赞叹,说是非常佩服。程老随即解释道:诗是用来读的,文字再好,读不出来,就不是好诗。你的诗是能读出声的。当时菜九激动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程老也。并且这种闻所未闻的高论立即让菜九印在脑子里了。日后菜九不写诗而专写网络文字时,也非常留意用词的音节,也要让其能读出声来,并明显感觉到那些音节的抑扬顿挫确实可以强化意思及情绪的表达。如果说程老对菜九有过什么点拨教诲,这就是最关键的一条。
程老对菜九的期许并未止于口头上,还特意手书“奇花初胎”条幅相赠。在赠条幅短札中,程老殷殷寄语,鼓励菜九用心写作或大有前途,并告知这四个字出自司空图。

虽然程老对菜九的评价只有寥寥几句,但对菜九的鼓舞是无可估量的。因为菜九背离原来所学,进入全新领域挣命,写诗写到沾沾自喜,还是碰壁累累,难免产生动摇及不自信的惶恐不安。而程老的评价使菜九知道,这些年的折腾或者不属于瞎胡闹,还是有点价值的。程老的看好,相当于给菜九注入了一针兴奋剂、镇静剂、补益剂,让菜九重拾自信,干劲十足。所以菜九对程老萌生了一种难以言表且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感激之情,并用娴熟的诗歌手段答谢程老的隆遇,菜九从程老的杜诗研究集《被开拓的诗世界》找到创作灵感,写了下面这首诗。
程千帆教授

老人与海

――致程千帆教授

升腾起云朵
丝毫不减你的广博
任万舸竞渡
更能展现你的辽阔

你就是沧桑
凝聚了岁月的精魄
你就是巨溟
包容了百川
又全部将出
与人共酌

经历了无数潮起潮落
饱览了无数日出日没
你仍是那样虚怀若谷
你仍是那样超逸洒脱
为了开拓一个共同的诗世界
你敞开胸怀
任千百队征帆驶过

只是这件作品在菜九的文字堆里毫不出彩,最终也没能进入《混沌外的乡愁》,但听人转告,程老把这歪诗交给南京大学某部存档。说明这个不甚出彩之作很对程老脾胃,老先生为此很高兴。

1993年,菜九因在写诗一道上无法突破,决定以自费出版《混沌外的乡愁》诗集为此写作过程作结。后来菜九有点恍惚,怎么没有请程老写序呢?尽管程老有不替人写序的自律,但以程老对菜九的高看,自信只要菜九开口,程老是会很乐意写的。当时可能出于一种奇幻心理,就是在一本书上实现完全自作,连排版封面都是自己定的,不劳外人出任何力。虽然封面设计写了出版社美术编辑的名字,实际上不是他的方案,是菜九土头土脑的模样。所以《混沌外的乡愁》应该是有史以来唯一一本除印刷厂生产环节以外,完全由一个人完成的制作(仅此一点即有收藏价值矣,还要加上没有一个文字差错)。

每本书的编制都可以有独特的构思与故事。《混沌外的乡愁》也不例外,四分之一世纪过去,当年的情景还是能想起不少。当时南京出版社以出版鸡鸣诗丛的名义征集出版,费用只需要区区二千。那个时候菜九工资没有长,三百元出头,二千元不是小数字,加上印刷材料费就是一笔巨款了。为了满足菜九的心愿,哥姐承揽了费用问题。当时菜九想得美,以为自己的作品成色好,会受市场欢迎,可以通过销售收回成本。所以将印数定为一万册,经朋友帮忙,印刷及材料费压到八千元,总投入一万元。
框定并落实费用后,菜九着手编选诗集。菜九根据诗作的内容,将人生探索、男女之情、自然景观、古代文化、死亡感想,分别冠以心歌、情歌、牧歌、古歌、哀歌之名,分成五辑,即五个板块。这五个板块并不均衡,以心歌篇幅最大,在舍弃了一些排版不经济(会出现大幅空白)的作品后,精挑细选,反复斟酌,大概占到全书三分之一弱。最终把全书规模限制在一百首(含封面封底)。经与南京瑞勃特书店商量,将书价定在3.80元,计划按七折销售,只须售出一半,即可收回成本。经过筛选的过程,菜九是越来越自信,自认能把诗集做到世上最捧之列,因为入选的作品没有很差劲的,自信五个板块均有精品可以传世。完成制作后,交南京瑞勃特书店总经销。

诗集面市后,人算不如天算的特点就显现出来了,自我感觉良好,程老觉得不错,都无济于事。南京瑞勃特书店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有个门市部,他们让我在那里搞个签名售书仪式。菜九带了一百本书,在那里整整呆了一个上午,一本也没有签出去,真正是无人问津,连过问一下的人也没有。真是奇了怪了。有一个同事搞第二职业在南京图书馆边上开了一家新知书店,菜九想将诗集在他那里寄销。他很不以为然,断定一本卖不出去。碍于情面,同事还是接受诗集的寄销。几天后,同事告诉菜九,没想到那个诗集居然卖掉了六本。菜九不相信这样的结果,去书店实地验证了一下,原来是卖掉了一本。其中的误差是同事以为诗集有十本,实际上菜九只提供了五本。最好的销售是熟人销售,同道陆纪明先生是春华诗社社长王步高的中学同学,当年在丹阳一中学任教导主任,他很欣

赏菜九的文字,就利用职务之便在校内搞创作活动,一次性从菜九月里拿了三十本诗集。南京瑞勃特书店搞的总经销,还印了单页征订单,估计跟那个签名售书一样,落了个业绩为零的结局。菜九又托江苏文艺出版社销售部的熟人代销二千册,到底销售了多少,不详,肯定不理想。也正因为销售不好,菜九都不敢与各处销售点照面,太丢脸了嘛,洋相出足了嘛。出版前的种种美好愿景,彻底破灭。这样的结果虽然完全没有预料到,但又与菜九的封面题诗《以后的事情》隐隐对应。其曰:
不知何时
上帝完成了第一推动
以后的事情
就很难说
是否符合那个初衷

王步高教授


是啊,憧憬美好屁用没有,冰冷的现实才是真家伙。菜九从工厂提货三千册供以上各种销售及赠送亲友,余下的七千册一直寄存在厂里。这样挤占工厂的空间也不合适啊。所以工厂多次电话催菜九提走。不要说菜九家里地方小,根本堆不下;就是能堆下,天天看着这些积压物资,也会心情不爽,无地自容啊。原本以为有很多人要送,真到了这一步,猛然发现,也没那么多人送。被催到最后,就拜托工厂当废纸处理吧,而且处理的钱也不要给我了。工厂问何故?菜九答曰,这些书就像菜九的亲儿子,卖废纸就相当于亲手杀掉亲儿子,实在下不了手啊。所以有劳了。各寄销点也有来问如何处理存货的,菜九一律作类似回答,让他们自行处理。因为销售数字过小,除了陆纪明先生付款外,其余无论业绩如何,全当奉送。心头滴着血的菜九得出一个人生感悟,就是人生的真谛是心想事不成。

与《混沌外的乡愁》出版后的市场冷漠截然不同,诗集在程老这里还是让菜九感到温暖。起先菜九送了几本给程老供其送人,后来程老又主动要了10本分送门人和熟人,本文开头那个推介信即为其一,其余流落到何方不详。有几个去处是知道的。一是扬州师范学院的叶橹教授,此公系程老文革前的老弟子,受程老之命为菜九写书评,此书评后经田秉锷先生之手,刊发于淮海文汇杂志上。几年前,叶先生大概从菜九的新浪博客上看到此诗评,赶紧收入自己的空间。还有前文提到的程老的老弟子陆耀东。程老曾开心地告诉菜九,陆生看了诗集后来信问,菜九段,什么的干活。估计还有一些研究机构,程老也会定向推介。比如几年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所刘先生来信不附加任何购书条件,要收菜九诗集与作者为词条,请撰写介绍文字。一打听原由,原来又是程老举荐的。至于程老的老弟子武汉大学的吴志达先生拿到的诗集是菜九借工作便利送的。吴先生是中华大典文学典某分典的主编,得到菜九赠送不久,即来信说读到老泪纵横。大概程老一脉,都是挺菜九的。2009年有自称是程老弟子的苍山君也以为菜九的作品十几年后来看还是佳作,鲜有能超过者。所以菜九的书尽管根本没有销路,但到了互联网时代,经过菜九孜孜不倦地在网上传播,跟菜九其他不好销的作品一样,《混沌外的乡愁 》也有了点名著气象,被各色人等收入到各自的空间。几年前听大学同学祖金林兄说,他在部队当领导时,居然让战士把菜九文字抄在黑板上供所部学习。幸亏祖兄的官不大,否则岂不是要传下三军将士学习《混沌外的乡愁 》的佳话?一笑。此等情景,不免让菜九萌发重新出版一次的念想。虽然菜九在诗歌以外写作获得的滋润远胜于诗,写诗的功力基本丧失,但对诗歌的挂怀不减当年。因为有过上次的惨痛,菜九肯定不会自行印刷堆在家里,想通过网络征集读者客户的形式,看看能否凑足印数。这一酝酿,就好些年过去了,还在蠢蠢欲动中,不知伊于胡底。

祖金林手书《混沌外的乡愁.牧歌 》松


《混沌外的乡愁 》部分网上搜索结果

原先当废品处理的诗集,天长日久居然也有了身价,《混沌外的乡愁 》网上的收藏拍卖价普遍在三四十元。有一菜九赠送同事的签名本,拍卖价150元。所以菜九好奇新加好友收藏有程老签名本的价格,想了解这个肯定是最高出价纪录几何。加了微信后一问,好友一冲动竟然在微信语音中说转让给菜九。还没听真切,这条语音就撤销了,估计后悔了,听菜九说明原因后,他也松了一口气。虚惊一场,虚惊一场啊,菜九焉能夺人所爱。
叶橹先生博客截图

从好友电子邮件中知道,他是冲着程老的名望收藏此书的。这个奇缘也是因程老而结。缘之为缘,岂易言载。程老看好的菜九与其诗集并没有走红,而菜九的缅怀程老之作《永远的程千帆》,成了菜九的三大主打品牌之一,名气远在《混沌外的乡愁 》之上。另外两个主打品牌分别是赵太后与鸿门宴,都是古人,只有程老是今人。不知这算不算菜九对程老错爱的回报。

后附《混沌外的乡愁 》代序及好友来信,及各种相关交流。

菜九段20180524动笔,20180527终稿。

夏黎明师兄(左)与菜九段2013于合肥

诗的故事——《混沌外的乡愁 》 之代序言


本是感情奔放的呐喊
却被后来的人
披上了各种衣衫
人们已无法辨清我的面目
我也难免对自己的本源
有了几缕困惑的怅然


本是飘出原始森林的一片树叶
却化作一艘载梦船
装着各种奇思妙想
驶进漫天星斗的夜晚


本是雪山溶化的一滴晶莹
却演变成汹涌的洪峰
流淌四方左冲右突
掀起滔天巨澜

我已长大成人
却在频频回首
将童年顾盼
我还不知要走向何方
就已被压上了
开拓未来的重担

我已能拔步狂奔
却在思念着起步时的蹒跚
至少在那个时候
还不曾染上
我是谁的忧患

我已漂泊了很久
却仍能听见起点的呼唤
也许在我的始发港
搁着那张我要找的帆

我大概 回不去了
既然已走了这麽远
又有了这样一身装扮
那就去找到形象的情感
再从中升华出
理性的璀璨

1990.11


老师:
你好,请问您是XX老师吗?我是南京一个比您小二十岁的年轻人,业余喜欢读点闲书,最近机缘巧合收得一册您的旧著诗集《混沌外的乡愁》,该书是原湖北文联 骆文先生旧藏,近期散出在网上标价出售,我购下后才昨天收到,有趣的是该书内有一段已故著名学者 程千帆老先生的题言,是他当年托人转赠给骆先生时的推赞文字。我好事在网上搜寻有关您的信息,辗转获知您的电子邮箱,故贸然发此封电邮奉告!另您在网上似乎以“菜九段”之名纵横多个论坛,且我也找到您新浪博客并陆续拜读您的各篇文字,很有嚼头!我刚才从您旧日单位打听到一个手机号(139519zzz37),不确定该号码是否您现在在用否?我刚用我的手机(号码是:139519zzz17)给此号码发了一个消息,如您收到还请回给消息,谢谢!贸然叨扰,还请恕唐突!仓促间敲下前言,语不成文处还请担待!同在南京,期待有机会拜晤!匆匆不尽,静候覆信!末祝

暑安 文祺!

晚:zz鸣上

五月二十三日

与南京新友微信截图


您好,请问您是XX老师吗?
请恕贸然叨扰![抱拳][抱拳]
晚1978年生人,比你小廿岁!
不敢,余时喜读点杂书,亦对程老多有仰慕,其签本多有留意,力所能及收一点!此番叨扰您,亦好事之举

程前辈已仙去多年矣
先生贵庚
这是程老的因缘啊本书是程老托其学生陆耀东转骆文的
缘之为缘,岂易言哉。

看过永远的程千帆吗
杜总。:
呵呵,此签名本妥为保存……能得千帆老宝爱,菜九此生没有虚度…
有时间整理一下,出个文集。
是个很好的怀念千帆老的散文题材呵呵,转到你手中真不容易。故事曲折,事迹感人……好好写吧

是被当废物处理被人收藏辗转找到了我
本书是程老托其学生陆耀东转骆文的,
20180527上午新友在QQ上留言如下。
周老师早上好,您最新微信文字已拜读,没想到因晚一好事之举倒引出了您如此一篇回忆性的文字出来,实在晚也是多事之人,请谅唐突!另晚曾有语音消息言可将书奉还,之后又撤销了,实在并非是后悔之意,而是考虑毕竟与您第一次联系,贸然说出此语,恐有借机讹人之忧,晚考虑到这样,故十余秒后即将此语音消息撤回了,而之后您又问及此书入手价格,我也如实相告,其实您与程老曾有过一段缘分,此书应该就是很好的明证,晚作为一个喜读点闲书且收集点签名本的后辈,能因此书与您相识,其实也是冥冥中一种缘分而已,他日若再能缘分相见,拜读您的著述,或许也能在彼此人生道路上都是可略记一笔好玩之事,不知您意下如何?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周先生您好!我是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编辑,冒昧找您是因一件私事。我是程千帆先生的超级粉丝,前年创办了“程门问学”微信公号,以宣传程门学术精神为主,并附带搜集程先生相关资料。近两年来,得到不少师友的支持和勉励。我很早即在网上读过您写程先生的文章。近来在朋友圈看到您的一本著作,上有程先生题跋数字,此又程先生提携您的一个例子。不知您还记得否?特发给您看看。您那篇文章后面所附程先生信札,已经看不到。不知此信还在吗?可否惠示?其他信件亦盼能给我一份电子版!您文中提到的程先生的题字,是不是在曹勇军先生处呢?有没有可能向他要个电子版?我因搜集程先生资料心切,唐突之处,请您海涵!匆匆即颂 著安! 晚 xx 顿首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漂泊思归的云

——苍山牧云作品读后

作者;菜九段

得知苍山牧云先生(以下简称苍山)近期要一举出版十三本文学作品集的消息,菜九的第一反应是够狠,第二反应是够猛,然后就在艳羡、惊叹中期待其大作的问世。笔~@痴~!中@!文~VVww.biChi.me首发看苍山的作品简介,可知其年纪小菜九一大截,而其写作起步却早于菜九,作品远远多于菜九,其涉及面之宽,更是菜九难以望其项背。更难得的是,苍山的各类作品多曾获得过大奖,表明其写作早已远远脱离了自娱自乐层面,有着较高的社会接受认同度。当今社会,一个人能同时兼具新旧体诗词歌赋的写作能力已属十分难得,而苍山不仅新诗、旧体诗词歌赋作品极多,散文、小说、碑铭及文艺理论更是无所不至,而且是十好几册,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异。菜九自恃也算是勤于笔耕,但写出的文字满打满算,也不过能凑成四五个小册子。大家都是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咧?让从未得过奖的菜九来评价得奖专业户苍山的作品,未必能讲到点子上去。尤其是苍山写作所涉及的多个层面如词、赋等领域,菜九连边都沾不上,就更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呢。但通过阅读苍山的部分作品,而读出苍山的写作情怀,这倒是菜九的长项,因此很希望能从这种意义上给出一定深度的解读。

苍山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有一种被放逐的情怀,因为他的作品基本上都大大标注了“漂”的标记。像他的散文,就命名为《漂-诗路夜话》、《漂-月落西桥》;时评文字,就命名为《漂-诗路前沿》;诗学研究文字,命名为《漂-诗画图谱》;读书札记,命名为《漂-诗路随笔》等等,那么,这个让菜九印象深刻、无处不在的漂,可以说是苍山的创作状态,也是其作品的核心底色。在菜九看来,苍山的人生应该是相当成功的。试想,一个古典文学学者转投商界,并取得不小的成就,同时文学创作与研究也没给耽搁,怎么看也是左右逢源、相当相当滋润的。这样一个成功者,怎么会有如此沉郁的漂泊情结呢?这种情结,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爽。而不爽本身又是创作的源头与动力。这不是菜九说的,而是司马迁说的。司马迁有这样一段流传了几千年的名言,其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笔`¥`痴`¥`中`¥`文 www.bi~chi.me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报少卿书)。

司马迁文中的吕览、韩非情状与真实事例有不小的出入,只是太史公在这里不是在说史,而是在说好作品的产生都离不了发愤这种因素。我们知道,《吕氏春秋》并不是在四川写成的,但如今的苍山倒确确实实是从四川这个地方,以十几本作品的形式向当今文坛发出了猛烈一击。这种爆发式的出版形式的底蕴,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发愤。不发愤,就不够狠也不够猛,就没有力道,也就不可能持续二十多年写作不止。需要追问的是,少年得志的苍山,愤从何来?这个问题,菜九因与苍山作过不少交谈,自以为是可以回答得上来的。

菜九与苍山原先并不认识,至今也未见过面,而这半年来,相互间通过不少电话,相互间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多年老友。去年夏末,菜九完成了老师李济仁先生的传记写作之后,觉得应该乘笔风正盛之际,好好写一下对菜九有提携之恩的程千帆先生,为此上网搜集关于程老的写作素材。在这个过程中,突然搜索到苍山的程千帆先生逝世八周年祭的一个作品《苍山牧云题诗悼念恩师程千帆先生逝世八周年》,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菜九原先对这个苍山是有印象的——两三年前更早一些的某段时间,菜九在天涯社区的消息栏里,整版整版都是苍山的留言,每每通知菜九,他又有新作问世了。菜九当时就有印象,此君真能写,写作热情真高。只是菜九一向独来独往,又工作繁忙,实在没有心思看任何人的作品,所以从来没去看过。至此,才知道原来苍山是程老的弟子,真是失敬久远啊。于是,赶忙留言苍山,告知近期将好好地写一写程老。苍山立即就与菜九取得了电话联系,并且在此后的多次通话中表示谢意。菜九在一个字还没写的情况下就受到了苍山的多次感谢,搞得负担挺重。程老的提携,程老弟子的盛情,使得菜九的写作加快了速度,加大了力度,最终写出完全体现菜记风格的文字,如果没有苍山提供的素材,就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与苍山交流时,菜九有这样一种感受:苍山对菜九如同找到多年失散的亲人一般,抒发感慨,吐露心声。菜九完全明白,这是因为菜九与程老有旧的缘故。否则,菜九于苍山何有焉?无非是因为其对程老怀有深深的眷念,才将这种情感倾泄到菜九这里。苍山对程千帆先生的感情让人感动,在菜九听来,苍山在老师身边的日子是那么的温馨,师母下的面条是那么回味无穷,与老师有关的点点滴滴,都成了苍山生命中的宝贵财富,时不时地要拿出来盘点一下。而菜九的出现,又为他的这种记忆盘点和情感倾诉提供了重大机会。于是乎,菜九听到了苍山太多的心声吐露,不仅能从中感受到程千帆先生的伟大人格与深厚学问,也从中辨认出苍山对老师无尽思念中含有的失落情怀。苍山数度对菜九说,他是没脸自承是程千帆先生弟子的,生怕那样一来会有损其家师的名望。对此,菜九颇为理解。因为苍山觉得自己有负老师对他的期盼,他没有最终留在教学与研究岗位上,即是对师门的背叛。

苍山少年有为,属于程老年龄较小的及门弟子,如果能留在高校里,其学术生涯之长,其学术成就之大,将难以限量。大概程老就是这样看待苍山的,故期之甚厚,督之甚勤,而苍山在学业上也是卖力的。因其根基较实,又有天分,其在程老门下所得,或不在任何同门之下。但卖力浸淫传统学问的苍山并没有将留在高校作为其未来的目标,因为当时的高校收入微薄,令苍山心灰意冷,他不打算贫寒中度过一生,毅然选择了离开学术圈。对此,程老一定很不开心,苍山也因有负于程老的栽培,难免长期陷于内疚的情感之中。苍山此后一直没有再入学术圈,不敢声称自己是程千帆先生的弟子的原因,也多半与此有关。

虽然苍山人不在学术圈子里,但他的心可能始终没有离开过学术圈子,毕竟那是他修炼出道的地方。离开了那里,不管过的有多爽,其内心世界里还是会保留着对过去的深沉眷念。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着的存在,不甚介意现在,更多的是怅望过去,憧憬未来。相较于不可知的未来,过去确实是实在的多,也因此牵动了人们更多的情感。对任何人来说,过去都是回不去的伊甸园。而对苍山来说,这种过去可能又由他非常熟悉的学术圈所构成——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的同门,他的师长,一切的一切,构成了苍山的伊甸园。人为天地间之过客,本身就亟具漂泊意味,而苍山从伊甸园出走后开始的人生漂泊,又因有着太多的自我选择成分,其人生行走就带上了自我放逐的意味。漂泊的人生本就使人感慨万端,如果再加入自我放逐的因素,这种感慨将未有穷期矣。因此,菜九以为,即使是在远远脱离了清贫之后,苍山还是会不停地叩问当年的选择是对还是错。骨子里完全是书生的苍山在无限感慨情难自已时,就免不了诉诸笔墨,为诗为赋,为歌为哭。其洋洋十几大册的文字,是在抒发其长期积郁的失落,还是在憧憬对精神故园的渴求,也许是兼而有之。

人生在世,会有太多的不得已,苍山走到今天,自然也有其不得已,这类不得已状态,又赋予了人无限的惆怅。到了苍山这里,无限的惆怅与未有穷期的感慨相激,催化出了一个出上佳文字的写作前提。在菜九看来,离开了学界的苍山大概从来就没有爽过,而适度的不爽,将会使作品有力量、创作有动力,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诗穷而后工的原理吧。因为在一定的心灵扭曲中,会迸发出一种生命能量,而这个能量就隐藏在这种扭曲的皱褶中。而苍山长期处于自我放逐状态中,自然会有回归的渴求。一日没有回归,就一日不得解脱。这种没解脱状态,又会成为他写作的驱动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之所以写个不休,就是为了避免与同门师兄弟们拉大差距。由此看来,苍山这些年来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一种紧迫感,于是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写作状态,所以才会有今天喷发式的合力出击。又因为苍山以前受到的是最醇正的国学熏陶,其文字自然是中规中矩、典雅大方。故尔每每在各种大赛中折桂,更被台湾致公党、四川民盟省委、中国大唐电力集团等等政党、企业慕名请去写赋刻碑。苍山的这种文字成就,正好也与程千帆先生一直提倡的搞研究的人一定要搞创作的主张完全贴合,估计其昔日的同门,也会引以为骄傲的。

知人论世,菜九通过读苍山的作品,对苍山其人的了解又更胜从前。古人云: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苍山懂得并服膺这个道理,因此他手中的那支笔并不完全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时代属于社会。菜九以为,不在学界,但仍然书生气十足的苍山,保持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难怪他的写作并没有把全付心思用来关注个人的情感,更多的时候,他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前途,社会风气的走向。在这些文字集合里,他用了较多的笔墨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社会各阶层精神感受。在当下对国家民族社会关注度日益淡漠的今天,苍山骨子里却禀承着真正的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实属难得。

苍山文字太多,涉猎面太宽,非孤陋如菜九者可以穷尽其妙。但菜九相信,文字本身是有魔力的,可以抒情,可以写意,可以冲击,可以结缘。苍山如许文字,不知又将结缘多少。菜九就是通过文字与苍山结缘的。苍山数度对菜九说,相信有缘人终能握手。实际上,在菜九写缅怀程千帆先生文字时,与苍山已多次精神相通,胜于握手远矣。如今读了苍山多卷作品,写这段观感,何尝不是在握手呢?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永远的程千帆

菜九段供稿

程千帆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不知是因为自己上了年纪特别好怀旧之故,还是近年来旁门左道搞得特别邪乎、感觉日爽一日之故,这一两年来,常常想到程老,尤其是想晤会程老,向他老人家汇报一下菜九一直以来的种种折腾,或可大慰先生老怀。今年(2009年)菜九读史随笔集《历史的侧影》出版前,本想写个自序,在其中表达一下对程老的缅怀之情,后因田秉锷兄的推荐序里已写到了程老,菜九便省掉了自序这个节目。但对程老的怀想仍然每天萦绕心头,难以释怀。而一旦动了想写程老之念,程老的音容笑貌,程老对菜九的种种提携之情,便会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我,真是一日不写,一日不得解脱也。兼之近日程门弟子苍山牧云(潘成稷)先生风闻菜九要写程老,已预先致谢了多次,那么,将程老对菜九的种种关爱诉诸笔端,实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其实菜九从程老游的时间已较晚,且时间并不长,既非其门人,也非一般学生,当属未得先生亲炙者,缅怀程老这样的题材,说起来也轮不到菜九来写。只是菜九以为,不管怎么看,程千帆先生也可算得上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个景点,而景点也者,自然是横岭侧峰,人人眼中笔下各不相同。既然菜九从程老游,也算是到过了这个景点了,看的不深,看的不细,也是到此一游过了,总可以写个游记,或者能说出个与他人不同的一二三来。
程老道德文章学问皆臻一流,在学界盛名素著,而在1988年菜九到江苏古籍出版社工作之前,还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程老其人。菜九的特点是孤陋寡闻,所知甚少,几十年一贯,不曾稍异也。近期程门弟子苍山牧云问了一大串南京地面上的学者,菜九皆闻所未闻,当年不知程老,亦属正常。只不过是以菜九今日对程老的情怀,回看当年的一无所知,真要为这种孤陋到极点而汗颜啊。
虽然菜九不知道程老,但知道沈祖棻。菜九读研时好看闲书,在书库中翻到沈祖棻的《唐人七绝诗浅释》,菜九似懂非懂看读一过,心中油然升起对真学问的崇敬与向往。如沈祖棻先生这样上下纵横陈述探讨为文之道、为文之妙,菜九不禁惊异,纯学问居然能如此有趣、如此精彩、如此迷人,沈祖棻在菜九心目中直如天人一般,实只能仰视也。从此以后,菜九对真学问开始向往不已,尽管如今菜九年过半百仍然没有真学问,但对学问的尊崇,一日未尝稍衰也,并对自己的缺少根基始终引以为憾。
菜九到出版社工作后,看到一本由程千帆著的《日本汉诗选评》,这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程千帆先生其人,并又知道其为沈祖棻的夫君。当时菜九也不知程老是何方神圣,又如何让沈祖棻先生吃了他的套。天人一般的沈祖棻在菜九心中是何等神圣,心中颇有点为沈祖棻抱屈。
看来人类的大毛病——好为自己不懂或知之甚少之事妄下判断、乱发感慨,在菜九身上也严重存在,难免就少年轻狂,终至老年轻狂。后来慢慢了解到,当年的沈祖棻在读研究生,风头正劲,其诗词创作举世无抗手,已有当代李清照之誉;程先生则只是刚刚显露才气的大学新生,当代李清照眼光何等了得,一下子就从众多追求者中发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程千帆,从而缔结一段良缘。知道了这些前因后果之后,菜九不免要为沈祖棻高兴,也要为程老高兴,以为除了程老,或者还真难找到能配得上沈祖棻的如意郎君呢,终不成让天人般的沈祖棻先生无人可嫁、闺中老去吧。怪哉,沈祖棻嫁给程老,为何菜九要那么高兴?因为凡人还有个特性,就是好替古人担忧。菜九一介凡夫俗子,当然也不能免俗。所以,如果沈祖棻真正沦落到无人可嫁,那么菜九之不爽或将未有穷期矣。
实际上当年的菜九只是服膺了沈祖棻的学问文章,但既不了解沈祖棻的生平,也不知道程先生,居然就没由来地贸贸然在肚皮里打起没头官司,实在可笑之至。自菜九结识程老后,心里的疙瘩也随之彻底解开,这里或者用得着范仲淹的话来形容沈祖棻嫁程千帆一事:咦,微斯人,吾谁与归?

菜九结识程老,是1991年底在苏州召开的中华大典文学典样稿审稿会上。程老是国家立项的大型出版项目中华大典文学典的主编,并为整个中华大典的三个副主编之一(主编为任继愈,另两个副主编为席泽宗与戴逸)。菜九供职的江苏古籍出版社承担了中华大典文学典的编辑出版工作,菜九就是在这一年的八月做这份样稿时加入到这项工作的。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才渐渐对程老有所了解了,也知道沈祖棻先生已不幸辞世,不免唏嘘一番。
菜九从1988年中医养生研究生毕业前开始写歪诗,至此已陆续写了四年,其间学过北岛、学过汪国真,焦灼躁动地乱写一气,后来大致确定了谁也不学了,就闭门造车写自己的苦闷感受。渐渐地写得颇为顺手,颇为上路,也渐渐颇有良好感觉。在诗词写作界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写的人只管写,基本上不看,于是写者大大多于看者。菜九基本上也属于只写不看者,常常写出一篇便不免孤芳自赏,自己崇拜自己。估计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因为人的自恋自大本性,决定了人总是敝帚自珍的。不论自己写的有多菜有多滥,也会自封为传世不朽之作。至于为何未能传开,推给老天爷可也。菜九当然也是这副德性,所不同者,可能菜九尚有一份自我警觉与自我质疑,时常会自省,自己的货色真的那么好吗?这个问题自己只能提出,却无法自己解决。所以,缺少外界认可的信心爆满是靠不住的。也因为写的多了,菜九又多了一份焦灼,自己的东西行还是不行,这种疑问总是有形无形地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当此之际,寻求外界的界定评判就是当务之急了。而寻求这方面的解脱,当然是水平越高者越好。中华大典文学典主编程千帆先生,无疑是菜九最需要的判定人。于是,在苏州会议前,菜九为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见也假公济私地做了相应准备——用稿纸抄了几首自认为很能拿得出手的歪诗。
中华大典作为首个由国务院财政部拨款的大型出版项目,当时在学界有着不同的评价。此项目之所以能成立,可能更多的是由出版单位主导推动的,但多数高等院校对此项目殊无好感,以为毫无必要,无甚价值,劳民伤财,估计这种声音也多多少少传到了主持这项工作的李彦同志耳朵里。李是胡耀邦的秘书,身为中央候补委员,为人谦和持重,听到这种反响,心中肯定忐忑不已,毫无底气。这次审稿会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古代文学专家参与,所以对中华大典不以为然之声,在会上亦时有流露。整个项目是否有必要,就很成问题。这时,一个苍老悠长但透着坚定的声音扫清了一切不谐之音,这就是程千帆先生的声音。程老说:典是垂范的意思。尽管可能没有什么新资料,但所有的材料以新的线索重新排列,就会产生新的价值。程老的这番话,搬掉了李彦同志心上的大石头。如释重负的李彦在我们出版方面前大发感慨:这次会议发现了一个人才,这就是程老,可惜年纪太大了(程老时年已七十八岁矣),否则,调到北京,当整个大典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将对整个大典工作起难以估量的作用。程老是否人才,又哪里用得着李彦来评判?只不过李彦阅人多矣,他所说的人才,当然不是我们寻常所说的一般之才。从此感慨可以看出,李彦也让那些反对之声折磨得魂不守舍,至此,心可以放在肚子里矣。其对程老的人才之感慨居然包含如此繁复的内容,这个人才二字实在应该当作一锤定音、力挽狂澜、中流砥柱、拨云见日等等来看待啊。因李彦之评价,菜九对程老之审视菜九货色更加充满期待。于是,菜九于会议期间也拜会了程老,将手抄歪诗呈上,请其有空审评一通。
苏州会议结束后,中华大典的工作就正式全面铺开了。菜九就会经常因工作原因,到程老府上去交流沟通,走动得着实频繁。
记得苏州会后菜九第一次去程老家,是程老主动谈起对菜九所呈歪诗的评价。他说,看了我的诗,觉得非常佩服。当时程老与沈祖棻的唯一哲嗣程丽则大姐也在场,并不住地频频点首。程大姐可能不算学界中人,但所谓木匠的儿子会拉锯,屠夫的儿子会拿刀,她随侍两位老人家一生,经其寓目的作品亦可谓多矣,所以她这个头也不是随便乱点的。多年后,菜九偶尔电话问好时,程大姐仍然记得菜九是个写歪诗的。菜九对自己的评价从来就没低过,但文坛泰斗程千帆先生如此评价,还是大大出乎意料。菜九有什么道行,居然博此好评,实在是不明所以。程老随即解释道:诗是用来读的,文字再好,读不出来,就不是好诗。你的诗是能读出声的。这种高论,不学如菜九,实闻所未闻也。那么,菜九的一直以来的乱写,就属于蒙对了路数。如果说程老对菜九有过什么点拨教诲,这就是最关键的一条。到了网络时代,菜九早就不写诗了,写起网络文字来也非常留意用词的音节,也要让其能读出声来,并明显感觉到那些音节的抑扬顿挫确实可以强化意思及情绪的表达。当时菜九激动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程老也。即使是父母对菜九也没有这么高的评价,何况就算他们高看高评了菜九,其质重又岂能当得起程老评价之万一。程老亲炙弟子苍山牧云近期告我,程老很少看现代诗,以为淡而无味。因此,凡是遇到此类作品,基本上都让他们这些门人对付。菜九回想当时程家父女之情状,以为菜九之作正可以进入那个很少之列。所以苍山牧云又以为菜九在程老处是得了罕有之隆遇了。得程老好评后,菜九骨头一轻,又陆续拿了些歪诗送呈程老。程老也送菜九他与沈祖棻的早年新诗集,并特意手书“奇花初胎”条幅相赠。在赠条幅短札中,程老殷殷寄语,鼓励菜九用心写作或大有前途,并告知这四个字出自司空图。菜九不学,程老不说,还真不知道这四个字的来历,并且连那个“花”字也辨认不出来。
不要小看程老对菜九的评价只有寥寥几句,其对菜九的鼓舞是无可估量的。菜九告别专业进入出版领域,武功尽失,无所凭藉,两眼墨黑,磕磕绊绊,对于欲有所为的我来说,哪一块是属于自己的天,哪一块是属于自己的地,出路何在,实在可以譬之为身陷绝境。而程老的评价使菜九知道,这些年的折腾或者不属于瞎胡闹,还是有点价值的。人实在是一种外强中干的物种,一方面气壮如牛,一方面心虚无比。菜九何尝不如此?是程老给菜九注入了一针兴奋剂、镇静剂、补益剂,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看到了奋斗的曙光。菜九当时对程老的感激之情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现在。为了答谢程老的隆遇,菜九准备为程老写首诗,在粗读了程老的杜诗研究集《被开拓的诗世界》后,才找到了那个写作切入点,写了下面这首诗。


老人与海
――致程千帆教授

升腾起云朵
丝毫不减你的广博
任万舸竞渡
更能展现你的辽阔

你就是沧桑
凝聚了岁月的精魄
你就是巨溟
包容了百川
又全部将出
与人共酌

经历了无数潮起潮落
饱览了无数日出日没
你仍是那样虚怀若谷
你仍是那样超逸洒脱
为了开拓一个共同的诗世界
你敞开胸怀
任千百队征帆驶过

后来听人转告,程老对此很高兴,还把这歪诗交给南京大学某部存档。其实这件作品在菜九的文字堆里毫不出彩,或者他人的夸赞还没达到这个层面,因此不好也好了。最妙者,菜九的夸赞是真夸赞,程老的开心是真开心。只要真,就是好。今年(2009)九月,菜九拜望程大姐时,表达了对程老一贯提携的感激之情。程大姐说,提携奖掖后学,是程老一贯为人。只要看到年轻后进有一可取之处,他都会大加鼓励的。那么,菜九不过为其无数受惠者之一耳;那么,菜九的歪诗处处皆实矣,足可代表无数受程老提携者之心声矣。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其实对于程老,菜九不仅仅是怀有一份感激,更多的是怀有无算的愧疚。因为得程老的大加鼓励后不久,菜九就不打算写诗了。其原因一是写成套路了,无法突破;二是真苦闷一旦落在纸上形成文字后,却读得欣欣然,痛苦与欣快搅在一处,感觉上总觉得怪怪的。所以到1993年,菜九决定以自费出版《混沌外的乡愁》诗集为此写作过程作结。程老并不知道我的这些小九九,在此之前、期间、之后的好几年,还在不停地将杂志社赠寄给他的《诗探索》转寄给我。每当菜九拿到程老寄来的期刊,心头就会泛起一阵愧疚:一是因为辜负了他老人家的厚望,二是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忽悠程老。但也没有勇气向程老坦陈不写的原因,所以程老到死也不知道菜九不写诗的原因。近来向程大姐说明了这种心态,但愿程老的神灵有神通,可以从其哲嗣处得知菜九的苦衷。后来愧疚又添了一桩,当时菜九太骄傲了,怎么连请程老写序的念头都没有呢。尽管程老有不替人写序的自律,但菜九自信,只要自己开口,程老是会很乐意写的。等到诗集出版后,送了几本给程老供其送人。后来,程老又主动要了10本分送门人和熟人,并责成其文革前的老弟子扬州师范学院的叶橹教授为菜九写书评。此书评后经田秉锷先生之手,刊发于淮海文汇杂志上。程老的老弟子武汉大学的吴志达先生给菜九写信,说读诗集读到老泪纵横。听程老说,他的老弟子陆耀东来信问,菜九段,什么的干活。1995年,因菜九单位人员调整,我退出了中华大典的编辑工作,两三年后,忽然接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所刘先生来信,要收菜九诗集与作者为词条,请撰写介绍文字。当时菜九已刊发若干论文,也接到过一些收费辞典的撰写通知,但这个诗集并未能流通开来,基本上可以肯定,北京地头一本菜九的东西也不会有,便去信问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这本书的。对方回信说,是程老举荐的,而且不附加任何购书条件。菜九不写诗已多年,与程老基本上也不联系了,但程老还是一有机会就举荐菜九,我真是又感激又惭愧。程老过世后,菜九又加重了愧疚,因为菜九写得最好的文字,还没有拿给程老过目。尽管菜九不写了,但菜九总是以为,至少那样一来,也不枉程老的一向抬爱啊。这里,菜九写了一连串的愧疚,不像那个感觉一向超爽的菜九,但菜九之于程老,实在是愧疚愧疚再愧疚的。
武则天有个侄子武三思,在史上声名狼藉,但他那个不为人注意的武三思主义确实是一直在大行其道的。武三思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只要对我好,就是好人,对我不好,就是坏人。菜九对于程老完全就是这个主义。因程老对我的格外垂青,菜九自然成了铁杆程党,以我划线,如果有谁播弄程老的不是,菜九就直想上去抽狗日的。于是,菜九自跟程老结识后,对一些于程老不利的流言就格外反感。当时听说颇多的闲话是,以为程老于沈祖棻去世时间不长就娶陶芸为妻一事殊为失当。此话多为沈祖棻先生旧日唱和诗友所发,这些老先生是出于对沈祖棻才气的无比敬仰发此言论,虽属不当,亦情有可原。而其门人学生拾人牙慧、轻薄程老,则属无知之尤。此类言辞,菜九与程老结识之前也听到过一些,未甚在意,及得程老赏识后,再闻此论,则觉得火往脑门上窜。他妈的,程老要娶谁就娶谁,汝等看客,直不须放屁也。程师母(我社搞中华大典人员均这样称呼陶芸先生,此文所称之程师母,均指陶芸先生)多好的一个人,菜九每次都能从其眼神中读出关爱,实程老之佳偶也。菜九对情感之私密知之颇多,或可解码程陶姻缘。程老与沈祖棻相濡以沫、厮守一生,感情至笃,沈逝再婚,当然大有其道理。程老是陶芸大学时期之学长,又共同结文学社,真正是“恨已相逢未嫁时”。程老之不世才华,自然会大大地吸引少女陶芸,而至情至性的程老又岂能对学妹的一往情深一无所知。人生之无奈在于,你什么事都没做,都可能欠下一堆风流债,你的存在就是你的错。程老分身无术,其对陶学妹的歉疚,实在可能要抱撼一辈子的。在陶学妹而言,程老是其心仪之人,沈祖棻亦为其偶像,她绝对是要殷切希望程沈二人幸福美满的。二人晚年之姻缘,实为老天爷哀怜其情可悯,令其相会于南京,终成眷属。对陶先生来说,相当于从地上拾起沈祖棻手中跌落的照料程老的接力棒,完成沈祖棻的未竟之业。想来沈先生的在天之灵,亦会觉得所托有人而大感宽慰。纵览程陶二人的相识相知相结合的全过程,真可谓发乎情止乎礼,真正是行于其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验之于程陶事迹,能有出其外者乎?程陶二人,皆望七老人,又有何求,无非为了相扶相持去走人生的最后一程,又有什么不好理解、难以接受的呢?林肯说过,如果把他心中的痛苦释为海水,将贮满整个太平洋。其实,何止是林肯总统有如此之多的痛苦,世上哪个人心中没有一本血泪帐啊?在浩瀚无涯的苦水中注入一杯甘露,也不过聊有小补。不知人情为何物,只知乱搬古礼之人,理解不了程老本不足为奇,只不过这些不通情亦不甚懂礼之人,亦不可能有什么好文字,他们写出来的东西纵使连篇累牍,也不过是面目可憎、索然无味的货色。那么,当初沈祖棻先生与他们唱和,也不知要放低几多身段喔!
陶芸先生不以文名,不以才称,一个普通退休中学英语老师,她总是在程老身后默默支撑着程老的事业,但程师母的文字功力实在是非同小可。菜九看过程师母缅怀程老的一篇文字,那种才情风骨让菜九自愧弗如。菜九行文,全身发力,剑拔弩张。程师母则平平淡淡,一路写去,生活之细碎事,从其笔下一一流出,举重若轻,浓郁之情若有似无,却无处不在,行文轻描淡写,读之却字字沉重,使人处处感觉到那种椎骨铭心的沉痛。菜九读了程师母的文字,不禁感慨,唯英雄能识英雄。如今菜九的文字也颇受赞誉,得到的好评无算,但自忖要到程师母的境界,还不知要多少时间,或者至死也到不了亦极有可能。

菜九编辑中华大典时,与程老的接触还是较多的。程老是个老派学人,很注重仪表。如果菜九事先约好上门,总见程老西装革履来开门。即便是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也一定是皮鞋、长裤、衬衫这种穿戴,甚至到了与菜九非常熟络后,也是如此。菜九不学俗人一个,穿着最随便不过,相互那么熟悉,程老跟我实在用不着如此。但程老如此作派自有其道理。在菜九看来,除了自重与尊重对方外,这般穿戴亦是一种距离。我虽为晚辈,但非门人即为外人,所以还是内外有别的。程老给我写信都是称我为先生,这又是不远不近之称谓,如果再疏远,那就要称菜九段兄了。穿戴有规矩的程老,与穿戴无章法之菜九聚在一处,就常常出现穿短裤、凉鞋的菜九,与穿长裤、皮鞋的程老相对而坐的滑稽场面。想来程老的修养菜九一辈子也学不到,那是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教养。或者因为菜九不是其门人,菜九的诸多陋习,程老也不便指正。只是菜九见贤不思齐,或也是天性使然,无可救药也。
菜九与程老除工作之外,谈得最多的就是整理沈祖棻遗作。沈祖棻先生于1977年死于车祸,此前刚刚粉碎四人帮,学术研究的风向开始向好,可以搞学术了,沈祖棻或者已经有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但天妒英才,那份活就留给程老了。程老自己也是一大堆被耽搁的活都来不及干,但亡妻之事更是一点也耽搁不起啊。据程门弟子莫砺锋记,“1978年,他自费印行了油印本《涉江词》、《涉江诗》,分赠友好。其后他又把《涉江词》交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把《涉江诗》交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宋词赏析》与《唐人七绝诗浅释》也经程先生整理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梓行,而当年由沈先生与程先生共同草拟的《古诗今选》则经程先生修订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到了1994年,涉江诗词又经程先生亲自进行笺注而以《沈祖棻诗词集》之名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个记载也表明,程老整理沈祖棻遗作真是一日未尝稍歇也。几度出版,仍在不停地打磨,以期精益求精。后来在其门人的悼念文章中知道,程老与程师母时常在夜深人静时逐字逐句推敲那些已经完成过的注释文字,真可谓一字不苟。沈祖棻先生九泉之下有知,当如何欣慰啊。在此事上,菜九也犯了一个自己不许他人犯的错误,即对程老的做法有点腹诽。那是菜九听程老说,准备让其外孙女以外婆为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便觉得程老此举或把孙女的局面搞小,完全可以找更大的题目来做嘛。后来看得多了,便觉得程老此议,除了对沈祖棻先生的情义之外,亦不失为一个大好题材。因为即使将沈祖棻置于古代大家中,其排名亦可排的甚前。因此,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实在应该大做而特做啊。为此,菜九应该向程沈二先贤道个不是。
关于沈祖棻的历史地位,有钱仲联的文字为证。钱仲联作《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及《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均将沈祖棻封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其《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曰:点近世诗坛女将,沈祖棻其临去之秋波矣。涉江诗稿多绝代销魂之作。“傅厚冈前血秽尘,沈沈冤魄恨奔轮”,其吊凌敬言之句也。岂知珞珈山,后人又以此吊祖棻乎?又,《近百年词坛点将录》曰:子苾女词人,出汪旭初门,能传旭初词学。著宋词赏析,剖析精微。姚鹓雏谓其词“短章神韵,直欲胜蓝”。旭初序其涉江词稿,谓其所作,“十余年来有三变:方其肄业上庠,覃思多暇,摹绘景物,才情妍妙,故其词窈然以舒。迨遭世板荡,奔窜殊域,国忧家恤,萃此一身,故其词沈咽而多风。寇难既夷,政治日坏,灵襟绮思,都成灰槁,故其词淡而弥哀。”姚汪月旦,良非轻许。三百年来林下作,秋波临去尚销魂。
在整理沈祖棻遗稿时,程老又相当于重走了一遍走过的路,感慨万端,情不可遏,于是便有两首无限惆怅的《鹧鸪天》:
衾凤钗鸾尚宛然,眼波鬟浪久成烟。文章知己千秋愿,患难夫妻四十年。
哀窈窕,忆缠绵。几番幽梦续欢缘。相思已是无肠断,夜夜青山响杜鹃。

燕子辞巢又一年,东湖依旧柳烘烟。春风重到衡门下,人自单栖月自圆。
红缓带,绿题笺。深恩薄怨总相怜。难偿憔悴梅边泪,永抱遗编泣断弦。

这里“永抱遗编泣断弦”之句,正可以作为程老终其晚年整理沈祖棻遗著的真实写照啊。因程老对沈祖棻的感情非常深厚,就免不了会爱屋及乌。有一本大书由程老任总主编,程老就约沈祖棻先生的老弟子某教授任其中一册之主编,而以菜九的粗浅了解,此教授或非该书的合适人选。这就显然是感情超越理性了,但这种人之常情实属不须深责者。日后菜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非常老于此道。菜九后来编书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把对菜九有恩的、关系近的人尽可能拉上,活菜九一人干,名大家一起署。于是乎,菜九的故旧好友也就会在一些书扉页上扎堆开会,其乐融融。此技得之于程老乎?未也。人之常情使然也。故菜九以为,这样行事的程老才更可爱。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2000年6月初的一个悲伤的日子,菜九一上班,就有一个同事对我说:你的一个老朋友走了。我忙问是谁。被告诉说,是程千帆先生。程老时已八十八岁,按理说也不算是太大的意外,但菜九还是为之一震,脑海中立即涌现出十年前家父去世时没有撰成的残联——俱往矣,先人已乘黄鹤去。下联原来就没想出来,这个时候也当然想不出来,一直到今天仍然没解。只是此联用在程老身上,更合适。因为程老是武汉出身,黄鹤楼或可寄托其思其情。菜九有什么资格去做程老的朋友,不过是一个努力折腾以求无愧于程老错爱的求学后辈而已。当时感到一阵悲哀,不是为程老,而是为自己。因为这些年来,菜九也算能非常轻松地写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自以为硬碰硬的发现也着实不少,在我心底深处,是多么希望能有一天拿上一堆成果到程老处展示一下,以证明其对菜九的青睐并没有看走眼。而程老的遽归道山,使得菜九的种种努力都失去了相当多的意义。至少,菜九想取得程老认可的那一天,永远地失去了。可能在很多人心里,都没有意识到程老也是会死的,所以程老之死就搞得很多人如菜九一般,手足无措了。打听了一下具体情况,得知程老是在中华大典会议上病倒而终于不治的。战士死在疆场,学者死在讲台。程老之死实在应归于战死之列,而这样的死法或者也是一种天意。因为程老的一生,着实是奋斗不息的一生,而其最后又以一种正在战斗的姿态倒下,就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可以无限解读的符号。在去南京大学为程老设置的灵堂之前,菜九综合程老的名字与其致力颇多的唐诗研究,草撰一联,请书法家同事王春南书就:曾就老杜细论文,今从太白济沧海。上句指杜诗“文章千古事”,其中含“千”字;下句化李白诗“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中含“帆”字。
程老的去世,使南京大学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也使整个学界感到震惊,各地的学者与学术单位基本上都在第一时间就发来唁电。菜九以为,这种震惊包含着不知所措的因素。如果说损失,程老几年前就停止研究了,不会再有新作问世了。当时无所不在的惶惶然气氛的奥秘,菜九也是在日后才一点一点回过味来的,借此机会说出来与人们共同参详。程老无所不包的学术根基,决定了其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传承中继站,即使他什么都不用做,其存在就会使人觉得踏实。儒学有尊崇先贤的传统,因为这些先贤承载了传道的重任,尊贤即重道,所谓人在道在统亦在。古之圣贤皆不可见,今天可见者,唯有程老,程老这个对传统文明的最佳继承者,亦是人在则道在,道在则统在。如今程老忽然鹤驾西去,原本就危危欲坠之传统学问,一下子又失去了一根赖以维系之巨柱,人们的惊恐应该包括这种内涵。就好像一群孩子突然被遗弃了,未来将如何,一片茫然矣。孔子哭颜回,天丧予。这是哭道统传不下去。人们哭程老,虽然没有如孔夫子那样明确指出哭的内涵,但道统失散、传无可传的成分在其中矣。
但菜九环视灵堂内悬挂的挽联,心里颇不是滋味,觉得大部分甚至全部挽联都没写到位,什么泰山北斗啦、硕学鸿儒啦、国学大师啦,这些称呼固然可以状写程老,但用来形容张老、王老,也没什么不可以。究竟应该怎么写,菜九没这个量,也写不出来,或者李太白的自挽“仲尼丧兮谁为出涕”,庶几近之。而缺了这方面的元素,痛悼的意义就迹近泛泛了。
在程老遗像前,菜九在程老的注视下,感觉到巨大的失落,并且有孤独与寂苦之感。菜九只能对着程老遗像默默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以对得起程老的抬爱,望程老在天之灵助我一臂之力。
菜九今天静心回顾往事,惊异地发现,我的所有学术方面的知识积累都是在程老生前就全部完成了,此后便没再进一步。近十年来,完全吃老本。没有学术根基却有老本可吃的事,可能有史以来,菜九是独一份了。期间之所以能整出点动静,完全是在旧有基础上精耕细作,搞局部整合,选择新视角与新的切入点,大搞气多于史,文胜质则野,眩人耳目。
从灵堂出来,菜九去看望了程师母。程师母见到菜九的第一句话就是,千帆最后一直在说对不起黄先生。菜九一直以为程老是汪东的学生,于是搞不懂怎么就对不起什么黄先生了。程师母说是黄季刚先生,因黄先生的遗著尚未整理出版。后来菜九又在多处看到类似的报道,都提到程老一直以未能将黄先生著作整理出版为临终遗憾。菜九对此颇不以为然。当年晚些时候,菜九在北大三角地发帖,以为程千帆对得起黄季刚,反而是黄季刚误了程千帆。此论肯定大违程老之意,但菜九自有菜九的道理。菜九以为:“程老的遗憾并不合理。程老具有第一等的才华,又具有第一等的气力和胸襟,并生活于曾经相当宽容、人才辈出的时代,他完全可能成为胡适之第二,但他没有(沈先生岂是江冬秀可比)。原因在于受到老师限定道路的束缚,道路狭窄,局面打不开。画地为牢,只能如此。胡适先生的起点并不高于程老,无非是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最后任何方面均为宗师,任何出手,都成极品。以程老的聪明才智,又亲见胡适之成功的先例,且与胡适之同一时代,居然没有以胡为榜样,奋然崛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程老并没有任何对不起老师的地方,正是他的尊师之情,耽误了他自己。此说对程老颇不恭,但有实事求是的意思。程老生前,菜九无任何报效,愿此妄说能抒解其在天之灵的不安。”确实,程千帆先生师出黄侃之门,得其真传,国学根基坚实无比,学贯中西,几道兼通,因此具有第一流的根基、第一流的才情,兼之第一流的眼界与聪明,又身处学术风气空前自由活跃的时代,他完全可以异峰凸起,与梁启超、胡适之鼎足而三,成为整个中华文明的擎天巨柱。那样一来,较之于今天的成就,其高下实不可以道里计。程老没见过梁启超,但胡适之绝对是有机会见到的。以程老之才情抱负,菜九以为他应该有像胡适之先生那样领袖群伦的追求。程老应该是跟胡适之一样聪明绝顶,其国学起点或者还在胡适之先生之上,但这种历史性的机遇没让程老给抓住,菜九不仅要为程老叹,更要为中华文明而叹啊!程老虽为黄侃门生,但对胡适之先生的学识亦谙熟于心,当年其赞菜九“能读出声来”,及叱菜九“拿证据来”,正是最正宗的胡氏之论啊。所以,程老这个黄侃弟子,实亦为胡适之信徒啊。
除了惦记着黄先生的事外,程老临终前放心不下的还是那些跟随其多年的弟子,他清楚地感觉到大限将近,但没有一句与自己有关的交待,全都是对不起老师,舍不得学生。这是何等心肝耶,完全是圣人无我的襟怀啊。程老的一生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生,重点在于传道,而其生命又正好定格于国学传承的中继站角色上。程老走完了其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一生,既与伟大的中华文明融为一体,又从这个浑厚的一体中凸现出来,成为一个中华文明的象征的符号,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现在可以盘点一下程老的一生。在菜九看来,程老的一生大致由两极构成,一是极度的坎坷,一是极度的幸运。程老遭受的痛苦,应该是人世间所有痛苦的极致。程老经历了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战乱动荡生活。尤其是反右落难时,真是举世封杀,举世皆敌,程老一家三口如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破船,随时会有灭顶之灾。最不堪忍受者,程老与最心爱的治学之道隔绝了,这实在是比要他的命更为严重的处罚,而他也确实准备弃这个与他为敌的世界而去,所以,生还是死这道选择题,程老也如司马迁一样,在当时是做过无数次的。最终程老决定不再选择,而是要坚强地活下来。与司马迁不同者,程老甚至真实地尝试了生与死的轮回。难怪在最后的死神降临之时,程老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死亡本身的惊慌,因为最后的四十年,原本就是被其置之度外的。他已去过一趟鬼门关,所以把生死看得非常淡,故而写下了“不留骨灰,不修坟墓,不举行任何追悼仪式,不接受任何赙财”的遗嘱。说程老是幸运的,是因为程老具有最高的天分,又受到最好的教育,得到最有名望的老师指点,治学之初处在最开明的时代,娶了世界上最好的女人,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完全押对。遭受极度的厄运,但既没有没顶又没有沉沦,亦不受同化,仍然保持了强烈的学术追求与第一流的学术探求力。最后的二十多年,又因为匡亚明先生打破常规与一切条条框框,引进起用了程老,使他的晚年大放异彩。这些罕见的好事集中于一人之身,本身就是奇事一桩。而作为一个最为出色的学者,有了这种幸运,那个极度不幸,包括生死轮回,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 茨威格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一个人首先要有见识,然后是有运气,然后是足够的健康长寿。而程老正是这数者兼具,成为怀有最正宗国学传承的硕果仅存者

各种挽联中反复提到的巨星殒落,倒是状写出了程老去世对菜九的震动。至少程老是照耀菜九生命的一缕阳光,他的去世,使我的世界也黯淡了许多。人生黑暗丑恶太多,光明美好太少,因此,每一个美好光明,都是生命的深层次依恋,是维系生命的营养要素。而这些美好光明,常常是在其失缺时,才凸现出其价值。程老生前的最后几年,菜九平均一年都不能去看望一次,而当程老离开这个世界时,菜九才觉得从程老游的日子是那么的温馨,甚至程老对我的喝斥,都令人无限怀想。所以菜九给程大姐写信时提到,程老如冬日之阳,使人感到温暖。如今这个非常乐意提携菜九的前辈溘然长逝,菜九的生命中就少了一缕阳光。为此,菜九特意将自己的最后一个诗歌作品——给家父的悼亡诗寄给程大姐。此作不仅是程老生前未曾看到者,更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我对程老的情感颇多相通之处,并估计,程老对其师黄侃诸先生或者也怀有类似的情感。

面对亡灵——————家父五周年祭

流逝了的岁月已在记忆中模糊了轮廓
那纸告丧的电报愈发使人触目惊心
对自己感觉的怀疑成了生命的一种常态
已无法改变的铁定了的事实
也无法改变我对你仍旧一往情深的执著

经常性地你在我梦里介入生活
我用成倍的清醒时光续补着由梦提示的段落
从此生活一步步深入沉重
我也从此意识到真实与虚妄之间其实没有隔膜

一意孤行我走进梦里找你
是否因为太多的过去时光被你带进虚无缥缈的部落
理智不住地教诲我们惦念过去是一种不健康情绪
毕竟我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对自己大声说
你不是在同过去一道正从无法猜测到的方位压榨生活

由此醒悟自己一直在过一种缺少底气的生活
再因为缺少了你那更成为一种无根据的漂泊
现在看来你当初也决不比我多一分清醒
只不过那时你与我结伴并且引导着我

你的缺席开始让我的世界扭曲
阵阵滚雷在我耳畔轰响————
被遗弃的恰好是我

真正只有自己才知道被遗弃是耻辱的标记
曾经傲气过的脊梁也开始向外透出虚弱
我还剩下什么
或许只有无从递交的爱意无缘表述的忏悔
以及被它们轮番鞭笞显得伤痕累累的魂魄

你的缺席也将混沌的世界洞开了一个缺口
或许世界因此不再混沌
或许世界因此更加混沌
就在无从确认无从定位无从把握的状态中
生活变得茫然存在变得渺小生命成为一种困惑
人生积攒起的万种艾怨不时从生命的积淀中提取出来
全部涌向你留下的缺口并在那里碰撞交错

从此开始恍然缺憾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状态
即便将所有的依恋所有的失落所有的追悔折叠成小纸船
又怎能奢望它们会自行漂入你的梦河

我已习惯了你站在梦的尽头看我
透过你影影绰绰我看见无数祖先构成的天幕
一条通向久远的路渐渐浮出我心海
或许我就快要触摸到存在中潜伏着的古老脉搏

或许我就是前人向未来放飞的一只风筝
你则是刚刚断掉的那个线头
你正代表着全部前辈在生命的彼岸看我
已经飞得十分疲惫我还将振作精神继续远扬
且负着沉重的眷念替代你们去搏击生活

1995年9月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在程老离开以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菜九通过阅读各种撰述,对程老的了解远多于从程老游的时候。那么,此前的从程老游,实在是梦游啊。菜九从那些撰述中知道,程老固然对晚辈极为谦和,但更多的是对所有阻碍学术研究与发展的人和事,从来就不给什么好脸色。程老正是孟子所说的“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大丈夫伟丈夫,其所具有浩然正气铸就了他的伟大人格,成为了一种长存于天地之间,可与山河同俦、与日月争辉,鼓舞人类前进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因对程老有新的体悟,故在程老逝世次年忌日,菜九又撰一联:

铁肩担道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妙手著文章,奈何以死而拒之

一下子就将程老从李杜层面,上升到孔子老子层面。菜九拿上此联去拜望了程师母,共同缅怀了一阵程老。程师母代赠程老的《桑榆忆往》。此书于程老生前就交出版社了,但正式出版,则是程老身故后的事了。这也是我跟程师母的最后一面。2005年,菜九自费出版读史文集《古史杂识》,想给程老报个喜,便给程师母打了无数次电话,但均无人接听,后询之程大姐,才知道程师母已于2004年辞世。程大姐说,与程师母几十年来相处甚相得,老辈的去世令人伤感。菜九亦然。
最后的程师母,此前的程老,他们的死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旧时代,其具体的时间跨度,应该从洋务运动算起,直至抗日战争。在这个时代里,旧学昌盛,又新知大开,所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各领风骚。程老与程师母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正是旧道德淳正,新知识亦纯正,举手投足间的风范,其后来者无论如何也学不来。以往我们还可以从程老及程师母身上感受那个时代,而二老身后,人们大概也只能从纸上遥望那个时代了。

程老反复再三的对不起黄先生的临终遗言,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即使菜九自信是黄先生拖累了程老,但程老用尽最后一丝气力的重复表述,仍让我心里一直放它不下。近来,因与也是黄侃一脉的钱超尘先生搞得很熟,对程老的临终遗言又有了新的理解。钱老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七十多岁的人了,国学根基扎实,传道情结深厚,一个偶然的机会,菜九于其所在的教研室听到他与年轻后辈讲古,语言中对其老师陆宗达先生的学问与用功充满敬意,使菜九身临其境地领略了那种老派学人对师门对学问深入骨髓的尊崇之情。钱先生对菜九说,他争取定期给年轻人讲一讲训诂之学。其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使传统正宗的学问能传多少传多少。但在菜九看来,他的这份良苦用心或者要大大落空,最终会搞得传无可传。可能他自己也看到这种前景,因此,钱先生即使一只眼睛已看不见,仍然在挣扎着前行,其情可悯。此情此景使菜九猛然想到,程老临终一个劲地说对不起黄先生之言,极可能不是其家人与门人所理解的未能将老师著作整理出版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从老师处得到的真学问未能往下传的意思在其中。程老曾对菜九说过,做大师的小弟子很幸运,辈份一下子就高了上去。而程老的临终遗言使菜九想到,这个小弟子在辈份高之外,可能还有一份责任大的因素。因为老师最后的学问都传了给你,你没能传的下去,九泉之下又如何能与老师相见。如果真是含有这层意思,程老最后的情状之哀之惨,与孔夫子的“天丧予”之叹精神相通,直可使天地为之垂泪矣。
试想,最初程老从黄先生处接下传递国学的接力棒,当其跑到人生终点时,猛然发现,这个棒子还在自己手中,其心中之凄苦,难以名状,无怪其哀叹不已,三焉致意。或者以为,程老的学问已悉数传给了其弟子门人,完全可以安心了。但菜九要说,此认识与事实相距甚远。程老生前死后,程门弟子已成为学界的一块鲜亮招牌,阵容赫赫。但鲜亮也罢,赫赫也罢,不过是各自在施展程老的一支一节。如果仔细推敲,论继承,远未全面;论发展,或者有限。程老门人的文章著作可谓多矣,而即使捏聚成团,估计也当不起程老之斤两。就如同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合在一处,也敌不过孔夫子一人,道理一般无两。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这些孔门弟子形容孔老夫子的话,也正好让程门弟子用来形容其与程老夫子的差距。何以至此,非程老不善传道,亦非弟子不够勤奋,实乃形格势禁,传无可传。用程老的话来说,你们没有我求学时的条件,故教学的方式亦应有所区别。因为没有了传道的条件,程老的传道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传,与其传道的本心,与其理想的传道,差距甚远。整个传道的环境氛围都不存在了,这个道就实在无从传起。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苍山老弟曾乐观地估计,再有三五十年,或者有大师出。但菜九可没这么乐观,看我们今天无比失败的教学体系像个能出大师的样子吗?我们今天的教学骨干力量中像有大师的因子吗?离开了这两点,大师又从何而来?一个人的知识总量之巨大,应该是大师的硬杠杠。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引入程千帆先生自己对大师的定义: “大师应该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他本身研究的对象博大精深,超过同辈人。另一个是更基本也是更重要的,就是他能开一代学术风气,以他的人格、品德、学问,来启发整个一代人。”那么,未来大师的出现或未有穷期矣。
人们之所以说程千帆先生是大师,基本上还没有沿用程先生自己对大师的定义,更多的是看重他所拥有的巨大的知识总量。这个巨大,似乎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态势。只要你跟先生学,哪怕学一辈子,他总有东西教你。即以这个巨大知识总量反观现在的学者,尽管可以同时带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者多矣,但他们真的能拉开这三者的教学梯次吗?对此,菜九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根本不具备这种知识总量。知识总量不够怎么办,玩题材,玩概念,大卖注水猪肉,除此之外,实在也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只不过这种搞法,抖落其虚活后,就会露出识量有限的原形。因为缺少大师,更因为缺少产生大师的土壤,这种识量有限的普遍存在,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整个社会的修养生息,将会缓慢无形地营造产生大师的环境,这个过程将会相当漫长。而在没有大师的漫长岁月里,程千帆先生作为最后一个或一批大师,将受到长时间的怀念。

在写这个文字期间,程门弟子苍山牧云多次来电与我互动,从言谈中发现,自己对一向仰慕的程老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菜九动念写程老之初,多数是出于程老对菜九的私恩深重。而写到这个份上,公心与私心已分无可分了。因此,此刻菜九对程老的崇敬,已超越了当初受其赏识之境,程老实在有一种精神上与道德上的感召力,成为了菜九人生道路上的路标与楷模。并且,程老实在是一本摊开的大书,可以常读常新,永远地读下去。大概基于这种情感,苍山也私自封我为程门的家人。尽管菜九对程老的推崇与尊重或者与其真正的家人与门人可有一比,但这种名分我还是不要的好,程老门下也实在不宜有如菜九般嚣张粗野之人。菜九身处草莽,独来独往惯了,无门无派,也就无拘无束,行事非常方便。
苍山牧云告诉我程老关于学问的理解,使我深受鼓舞。程老说,所谓学问,就是能在很窄的地方,挖到特别深的东西。程氏学问说,较之于钱锺书所界定的“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更实际;甚至于较之于胡适先生倡导的“以经解经”之说亦更多可操作性。菜九这些年来所做之事,不正是在很窄的地方,做深度的挖掘吗?看来菜九的某些努力,亦甚合乎程氏章法,不属于胡闹,还是有望得到程老认可的。知道程老有此一说,菜九又开始想入非非了:嘿嘿,没啥学问根基的菜九,居然也做成了若干正宗学问的事,莫非是一种天意?更妙者,菜九一向自以为自己是开坦克的,只有撞人的份,而绝不怕人来撞,如果人要来撞我,基本上都讨不到好去;而程老与学生谈话时,居然就有“你是破汽车怕撞,要是坦克车还怕撞吗”之说(1984年4月11日蒋寅记,见《桑榆忆往》)。如果让程老知道,日后的菜九居然真的开上了坦克,横冲直撞,放肆无度地四面开炮,滥杀有辜无辜,或将喜不自胜矣。

因感念程老对菜九的恩情,我总想找机会回报万一,所以如果遇到程门一脉需要帮助时,总想往里面掺和。好几年前,我女儿不知如何认识了莫砺锋的博士生张巍,张生毕业前需要发论文,无权无势的菜九也自告奋勇找门路,努力了一大圈,最后什么力也使不上。今年,徐有富的博士生周生杰有著作想找门路出版,菜九又掺和进去,最终又是没有搞定。在报程无门且无果的情况下,菜九却于不知不觉中蒙受程老提携之余荫。2000年,菜九将一篇论文从网络上交给素不相识的杨玉圣,当时菜九还不似如今稍有薄名,但杨玉圣先生居然就请人将其刊发在史学月刊上。本来菜九以为文章能刊发,是菜九的考据工夫了得,近来从网络上查到,原来杨玉圣采访过程老,即为其深深吸引,或者就在与程老的短暂接触中,杨君也感染上了程老的提携菜九之情,无意中为菜九出力。于是,程老对菜九的提携不仅表现于其生前,亦延续到其身后。程老的福泽真是绵长不绝啊!

去年(2008年),河南的一家期刊《传奇故事•百家讲坛》八月刊,同时刊载了程门弟子莫砺锋和菜九的文章,在目录上更是紧挨在一起,程老的爱徒与其非常乐意提携之后辈聚在一处,这种景象难道不正是程老特别希望看到的吗?为了让程老的在天之灵能亲眼目睹这一幕,菜九特意多要了几本期刊,想让程大姐捎(烧)给程老,但去年打了无数次电话均没找到程大姐。这桩心愿,直到今年拿到《历史的侧影》样书后,才得以落实。
盘点往事,程老身后,好像菜九一直就只做一件事,即孜孜以求地要让程老知道,这些年来,菜九并没有虚度。何以至此?皆因为程老对菜九的诗歌创作有所企盼,而菜九又正是在这一点上辜负了程老,那么总要给个说法吧。就如同一个违背了长辈意志的孩子,总要向长辈作个解释吧。这些年来,菜九的文字也多少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认可度,这或者也算脱离了完全意义上的自大自恋之自我喝彩。所以,菜九就是那个违背了长辈意志的孩子,觉得是到了向长辈作出解释的时候了。于是,菜九一直在憧憬、在筹划向程老这个老长辈举办汇报演出、成果展示。《古史杂识》、《历史的侧影》固然可以算一种成果展示,但还算不上汇报演出。既是成果展示又是汇报演出的,则非菜九段山寨大阅兵莫属。

今年(2009年)端午节,菜九将自己一直以来天下去得、正在满世界张贴的文字,集合成一个网络文集目录——菜九段山寨大阅兵,放眼望去,枪刺闪亮、部伍雄壮、铁流滚滚,以至于这种传统意义上当划归于目录学的内容,也成了可以在网络上到处摆谱的篇什,并亦颇有威名。其后到了菜九怀想程老之时,常常就会忍不住网上发帖,请老人家在天之灵检阅菜九的部队。而菜九的部队,完全可以视作为程千帆先生、沈祖棻先生、陶芸先生的部队。三位老人家一生澹泊高雅,或者也是需要偶尔换换口味的,菜九这样火爆嚣张的文字,多少也可起到些微的调剂作用吧。三位老人家如果觉得冷清,如果偶有雅兴,可以在任何时候检阅菜九的部队。那也是你们自己的部队,想什么时候检阅,就什么时候检阅;想检阅几遍,就检阅几遍;那还不是方便之至。那一通通轰然擂响的战鼓,依稀传递着程老心底涌动的奔雷;那一面面威风八面的战旗,分明是程老胸中驶出的一队队征帆。
后记:此文字的初稿于20091008写成。在1007凌晨,菜九生平第一次梦见程老。程老对我说,你出书了,拿来,我给你签字。菜九奇怪:怎么要在我的书上签字呢?应该在你自己的书上签字啊。但也不敢这么说,就把我的书拿来了。那是一个开本很大的书。程老翻开封面,在扉页的左下角签了千帆二字。这些天我一直在思索这个梦的寓意,今天猛然想到,莫非这个梦表示程老认可了菜九的瞎折腾,认领了菜九的那些个满世界摆谱的大阅兵的受阅部队。20091020记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终极版 班固一思考,司马迁就要笑 - 九段道场 http://www.5yedu.com/d619522.html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诗的故事——《混沌外的乡愁 》纪事_江淮晨报网 http://www.jhcb.net/article.php?pd=books&id=605020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混沌外的乡愁 无 题


秋季收获到的
只能是辛勤劳作的春天
年轻时的缠绵
也不会因为岁月的阻隔
留在了生命的那一边

我的风筝飞走了
会有另一个接着升天
我心头萌生着
尝试的冲动
我手中还攥着那截
被风扯断的线

撩开了生活的门帘
便不能再退回到
原有的起点
早先有过的气力
已不复存在
只剩下那些未被抛下的
用热血浸透了的遐思
充当了
开发明天的全部本钱

埋葬了过去的梦
手里还会残留一些
奇妙的碎片
能否期盼它们拼凑起
召唤生命奔赴的
崭新纪年
照耀未来道路的
依旧是青春遥远的闪电
启动沉重心灵的
仍将是那些
当年许下的诺言

1991.10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混沌外的乡愁 凡 夫
------致李白之五
你不曾给过老百姓什么好处
何以他们要费尽心思
对你百般维护
多少次
你流露过对月的向往
人们竟想在你身后
用水为你铺就
揽月的路

说什么你也算作是
文人士大夫
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你还远远及不得老杜
世人并不因此移情他恋
甚至不肯稍稍降低
对你的评估

你固然醉草过吓蛮书
也只能算是
替皇家装点了门户
老百姓却没由来地津津乐道
千年一贯
眉飞色舞
仿佛你是专为他们
卸却了
生活的重负

天子为你捧过觞
公卿曾随你趋步
并没能改掉你的布衣脸谱
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才艺动京华声名满天下
也没能使仕途对你
稍加眷顾

你想当官 也想发财
与寻常百姓的脾胃毫无出入
你想登仙又想入道
也完全投合平凡百姓的
寻常思路

与世人无二
你也负气使性
打架斗殴性命相搏全力以赴
你也无力自拔
狂歌痛饮借酒浇愁回避痛苦
你也自视精明
好高骛远飞扬跋扈于事无补
你也棋差一着
碰壁累累坎坷多蹇辗转失途

孔子说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上知耶
下愚耶
着实不易划分
你的归属
你从未放弃自己的抱负
也不打算更改
已行走多年的道路
所有的不幸
你也全都认了
你终究丢弃不掉的
正是那份
寻常人的质朴

你用真对真你用真对假
除真而外
你竟再没有别的招术
要不就长歌当哭佯狂当怒
让神人共鉴你胸中那份
天地也容不下的愁苦

又有谁帮得了你
你与寻常百姓一般的孤立无助
就连气数
也与大伙没什么两样
一样地逃脱不了
命运摆布

最终人们忘却了怜悯
用爱的眼神将你看顾
人们不可能有另一种选择
是你将他们
引向杰出
寻常人的寻常命运
一通过你
便耀眼夺目
寻常人的寻常品格
一经你手
竟放大的不可收拾
化作闪电 穿云破雾

被奉为仙被供为神被敬为星宿
世人在你面前
却感受不到
一丝一毫的卑下屈辱
你本就是人民的一员
何妨就让你高高在上
人们需要透过你
看清自己的真实面目
1992.8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楼主:菜九段001  时间:2020-12-11 20:23:33
酒  神————致李白

作者:菜九段
-- 发布时间:2005-5-13 14:22:05

--





是英雄
必然落魄
在满是俗人的俗世里
你的那份豪迈
岂能被人轻轻放过

既生于凡尘
也难免随流逐波
想和他人一样
钻营个一官半职
到头来好封妻荫子
创下些功名德业
留与后人评说

钻营很苦
掩饰很累
纵然将与生俱来的本色藏尽
也还会碰上
无法逾越的自我

按说你负才凌云万丈
欲与众人混同
也着实算不了什么
怎奈你与众人隔若霄壤
看不惯的世上事
一入你眼
就逾发显得更多

避世心有不甘
入世又必须忍受浑浊
你便成日价用无尽的醇酒膏梁
将那敏锐过分的感觉
稍稍麻痹
才能少受痛楚地面对
一个个日出日落

酒里乾坤大
求的是闹中取静
静与不静都由不得你
你早已成为
谣言诽谤这些无形之箭的
有形箭垛

真正被射倒
确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实在要命的是
被射的千疮百孔
又半死不活
你还要用自己的雄心
去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折磨

你从来不肯认输
这就是你的过错
那些俗人俗事
管他作甚
没由来地惹出一身伤痛
掀起平地风波
最后还会让这些险涛恶浪
将自己吞没

被打垮了
却不等于被打败
英雄本色
也容不得你稍稍示弱
每一次灰头土脸
都不妨碍你重振旗鼓
存在就是一面旗
正是这面旗
没少给你招灾惹祸

练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你又不愿被络上笼头
这就构成了你一生的焦灼
你以为怀揣着一块美玉
便不难找到买主
怎奈满地都是睁眼瞎
也不论你的货色灵不灵
就注定了你整个生命
要在自己的叫卖声中蹉跎

你受够了
就去杜康里筑起安乐窝
当酒精麻醉了伤痛
你也记起自己的本色
你带着酒气的长啸
上遏行云
彩霞也难免沾上你的诗墨

光有酒还嫌不够
玉壶中也安不下你的天国
本性还原后强化了的洒脱
让你将诗魂托付给了月魂
你就带着你神话般的超逸
信步走向
梦中神往的寥廓

你早已走得远了
那些俗人俗物俗气俗箭
又怎奈你何
你留下的那些酒盅酒盏酒壶
还有那些未曾喝尽的美酒
都已化作太白遗风的面面酒旗
还在都市山野的风中翻飞
招唤着你
不肯归来的魂魄

楼主:菜九段001

字数:2952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6-07 03:22:38

更新时间:2020-12-11 20:23:33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