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得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得失

楼主:八卦舟  时间:2019-04-27 22:56:19
刘邓挺进大别山,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大手笔”,因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现在被看成毛泽东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一个英明成功的战略举措。”例如,他孙子毛新宇的博士论文就认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总兵力上还处于劣势,然而,我军却能抓住有利时机,发起并发展进攻,这在军事史上是一个奇迹。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事实是这样吗?


首先,挺进大别山深入敌人空虚的腹地是解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吗?红军长征也把战争引向了蒋管区,这是否意味着红军早在1-5次反围剿的初期就应该主动离开根据地主动进行长征?抗日战争开始,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这是战略进攻吗?在貌似强大的敌人进攻面前,刘邓放弃领导和指挥中原和华东两大共军主力与敌人做战,只率4个纵队避实击虚进入敌后,主要是为避免被敌人消灭,并不是为了进攻。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评价一个战略或战役行动的标准只能是是否有达到了消灭敌人和保存或发展自己的目的。刘邓所部南下大别山和基本同时进行的陈粟“七月分兵”都是虽然调动了敌人,但是都没有消灭敌人或消灭的敌人还不够自己付出的伤亡和代价,同时根据地也遭到敌人的破坏,显然是个失败的战略行动。
刘邓部12万人的的损失近一半。①初始兵力12.4万人+②两次补充2.8万人-③转出时兵力5.86万人-④转军区3.3万人=损失6.04万人。1948年3月主力转出大别山的时候,在补充了1.6万新兵的情况下,全军只有5.86万人。如果不算新兵,大约4.26万人,与47年11月的9万余人相比,损失过半。在大别山脚下,为“轻装”跑的快,还在自己炸炮埋炮,烧汽车自毁辎重,战斗力明显下降了。




有人争辩,毛泽东要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出击外线的原因是我军内线已经不能再歼敌。我军真的到了内线已经完全无可能歼敌的情形?粟裕说:”在山东内线歼敌的机会还是有的,我们还有几十个县在手中,然而刘邓危急,必须顾全大局“。 可刘邓却说他们到大别山是为了缓解山东的压力。实际上华东野战军“7月分兵”不是为了支援鲁西南的刘邓,鲁西南敌军又不多,何须华野分兵支援?华野能够吸住当前敌军主力就是对刘邓最大的支援。华野“7月分兵”实际上是统帅部想通过华野自身的战术变化,打破敌军的进攻,这一点,在毛泽东的“7月分兵”电报中,写得非常明白。
刘邓当时认为“当前敌人现有17个旅,除整编第四十师外,战斗力均不强,山东敌人又难西调,仍有内线歼敌机会,故积极作南进准备立即休整半个月,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二,可以豫皖苏为基地,再跳跃发展。“ 可见,华野和中野都没有认为内线歼敌已经不可能,而是认为还可以内线歼敌。

那么,刘邓部南下大别山是因为敌人太强大,我军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吗? 关内国军总数似乎不少,但由于深入解放区后分兵把守,其机动兵力其实总共只有大约40个旅25万人左右。 1947年6月,由于国民党军主力去山东“重点进攻”,刘邓的鲁西南战役拣到不少便宜,此时如果乘胜配合陈粟打一二个胜仗,南线战场的就可以发生逆转。至47年5月,刘邓所部共42万,其中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力为28万,力量不算小。当时华东解放军地方加野战部队至少有60万(野战部队也是28万,由于我军是内线作战,两军的机动兵力至少有56万,也就是说,关内机动兵力我军是56万对敌人25万,我军兵力有优势。 此前,国军全面进攻,机动兵力比较分散,我军已经大量歼敌(华东的宿北,鲁南,莱芜),刘邓乘敌人去重点进攻山东打的鲁西南战役更是如入无人之竟,这已经与一年后我军打洛阳,打开封类似,战争实际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的时刻。陈粟当时也认为只要再消灭一个硬核桃或二个烂葡萄,华东就可以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如果从更大范围看,这将不仅是华东,而是整个关内战场的转折。如果此时刘邓、陈谢、陈粟三个方面能进行战役配合,以机动兵力56万对25万兵力优势,加上此时敌人基本以一个整编师为作战单位(直到豫东战役,我军都可以每次歼灭一个整编师)。打一二个胜仗,战局就可能逆转,老蒋就要崩溃,我军就此直接转入战略进攻或战略决战并非不可能。

“往往有这种情况,有利情况的出现和主动的恢复,来源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就在此关键时刻,我军没有再努力坚持一下。刘邓没有选择领导和指挥中原和华东两大共军主力与敌人做战,而是选择只率4个纵队避实击虚的进入敌人兵力薄弱的大别山,这是挑重担还是轻担还是有争议的。

南下挺进大别山是毛泽东的命令,刘邓不得不执行吗? 在接到老毛南下的意见后,刘邓并没有立即答应毛泽东去大别山,而是强调当面之敌不强,内线仍有机会歼敌。7月28日致电军委,强调因南渡连续作战,损耗甚大,伤亡约1.3万,炮弹消耗殆尽,新兵没有来源,俘虏至少需20天教育争取后方可补充,以补足伤亡;…当前敌人现有17个旅,除整编第四十师外,战斗力均不强,山东敌人又难西调,仍有内线歼敌机会,故积极作南进准备立即休整半个月,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二,可以豫皖苏为基地,再跳跃发展。“ 第二天,即7月29日,毛泽东电复同意刘邓休整半个月和依托豫皖苏的计划,两个月后再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在山东敌不西逃及刘邓所告各种情况下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刘、邓原来计划,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虽然毛泽东在电报中告之“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并指出“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但并没有催促和命令刘邓立即出动,相反认同了刘邓在目前情况下休整并依托豫皖苏的计划,并且将跃进大别山的时间推迟至两个月后,并没有催促和命令刘邓立即出动。但刘邓在敌人来了以后改变了自己的计划,不提“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大量歼敌”了,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拿毛泽东以前去大别山的意见当做现在的命令(电影上是怎么说的),压制下属的不同意见,声称毛泽东在电报中称“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就是要我们去大别山,这完全是在故意歪曲毛泽东电报的意思。刘邓立即去大别山能解决什么陕北困难?因此,现在有人认为挺进大别山是毛泽东的命令,是当时唯一的迫切的选择,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事实是毛泽东此时(7月29日)在电报中并没有要求刘邓去大别山,而是要他们两个月内“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如果在此期间刘邓真的配合陈粟打几个胜仗,战场形势就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就不用再去大别山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跃进大别山好处是减少共产党根据地的资源。但实际结果是山东的丢了大部分根据地,成了游击区,根据地的干部群众被屠杀数万,这比资源消耗更严重。而晋冀鲁豫根据地并没有因为刘邓挺进到敌占区而停止对这支部队的供应,相反,还要加派部队和运粮队千里迢迢的去接济刘邓跃的人财物力,这比就近供应的负担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同时晋冀鲁豫根据地还又额外承担了华野外线兵团,并补充这些部队的兵员,大大增加了负担。中野华野一个时期歼灭战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于整补速度慢但又有一定整补能力的国民党军队显然是求之不得。

另外,现在有人提到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都一致赞扬刘邓争取了最好的结果,即付出代价,站住了脚,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但实际情况是刘邓在大别山根本没有站住脚,根据地也没建立起来。
邓1948年2月8日对毛说:“根据地之确立与土改完成,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绝非一年半载所能达到。我们南进后,由于对形势认识不够,对困难估计不足,企图迅速完成土改,确立根据地,故五个月的成绩甚微,确犯有急性病毛病。除个别地区,在许多地区,作风很坏,干部私吞果实,不满足分雇农要求,工作毫无基础,情况一严重,全部坍台,遭受损失。部队到新区的供给是个很大问题。大兵团在贫困山地尤其困难。 ” 2月8日刘伯承在后指请示:“我们感觉最近两个月来,因领导和指挥上困难很多,大别山斗争紧张。后方炸弹厂、医院、学校、报纸、通讯社都不能办,炸弹无法供应,影响作战甚大”。 在自己的”根据地"内,不说发展了,连休息的机会都没有,反而辗转消耗。 ”军队分散作战,得不到休整机会,辗转消耗不合算。“土匪肆虐,人民不欢迎,军队士气低落,“日益增长右倾情绪”,我军活动区域日趋萎缩。因此,刘邓在大别山的实际情况是付出了代价却根本没站住脚。
48年2月,刘邓在大别山实在再也呆不下去,请求离开大别山。理由是“大别山斗争紧张,各部队分散行动和作战,很难得休整机会。“一时很难打到好仗,辗转消耗不合算”。刘邓于1948年1月向军委报告:“我们在敌几个强师压迫下,又无法作战,故只能再分散活动……但这样下去,部队将继续削弱,士气将大受影响。地方工作将继续受到很大摧残,此种情况甚为不利,请军委考虑指示。”并继续向军委呼吁希望友邻部队协助将11师吸引调走,报告内容如下;“我们目前情况是部队极不充实,弹药亦渐感困难。如无友邻协助,至少将11师(胡琏)全部调走,部队集结均发生困难……而在分散时敌则以师为单位,寻我分散之旅作战,使我无法休息。两个月来减员不少,长此下去士气将受很大影响,战力更加削弱,极端被动。而我不能集结作战,使三大野战军处于跛足状态,尤属不利。改变此不利局面则有赖于友邻协助和新兵早日到来。” 共产党的部队本来分散后都可以发展壮大,可是刘邓在大别山却是部队分散一次后就损失一次,部队逃亡严重。这是因为工作失误,“左”的离奇,以为半年就可以解决土改问题,分浮财过火,导致社会财富大量浪费,最后是中农不甚负担,贫农更穷,搞的民不聊生。一个村子本来杀一二个恶霸地主就够了,结果却连地主的亲戚朋友一起杀,杀了二百多人,最后连普通群众都给吓跑了,严重脱离群众。人民大多躲避刘邓部队,谈何建立根据地? “《刘邓挺进大别山史》称,从3月以后,大别山腹心地区包括一些军政机关所在地相继陷落,鄂豫、皖西根据地又一次沦为游击区,内线斗争从此转入最艰苦的时期。”根据地又变成了“游击区”,根据地不复存在了。刘邓部队的一切补给最后全部依靠老根据地。

现在实际看到的刘邓跃进大别山的好处就是牵制了敌人一部分兵力,帮助华野摆脱了困境。但如果不分兵,三军配合,华野未必会打那么多败仗,也就没有什么困境需要二野挺进大别山才来帮助摆脱了,利弊相抵,弊大于利。 一年后进行战略决战,其实关内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敌人并没有明显减弱,其机动力量甚至还加强了(主要是收缩地方防御力量形成的),比如原来的第5军扩编成第2兵团,原来的第7军变成第3兵团,原来的整编25师变成第7兵团,整编11师变成第12兵团,整编8师变成第13兵团,敌人遭到削弱的主要是地方防守部队,我军机动力量甚至有所削弱,特别是刘邓部,损失了半数人员不说,还把重武器丢光了,战斗力严重下降。只是陈粟经过半年多的休整力量得到恢复。如果说一年前我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对敌人机动部队还有兵力优势的话,那么一年后如果双方的机动兵力再集中在一起,我军反而没有这样的优势了。这还不能说明挺进大别山是个错误吗?

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之一是毛的军事思想落后,还是10年前眼光,按照只有轻武器军队去指挥,所以他要求解放军各部不要指望后方千里跃进,毛泽东不仅要求刘邓跃进大别山,还要求华野粟裕兵团不要后方过长江,甚至还要求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置长春、沈阳,锦州等东北敌人于不顾,直接去华北甚至西北去消灭分散之敌。但当时国共两党的主力部队已经有很多重武器,并起决定作用,严重依赖后勤。只是毛泽东的这些要求,林彪没有执行,因此就有了辽沈战役。粟裕也软磨硬泡拖着没去,只有刘邓部执行了,损失惨重,因此刘邓知道了不要后方千里跃进的恶果后也支持粟裕不去江南留在江北打几个胜仗的建议,这才有了淮海战役。


有人把关内战略决战胜利的原因归结与刘邓挺进大别山,因为刘邓挺进大别山分散了关内国军的机动力量,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这个说法很牵强。不错,战略决战时国军机动力量被分散了。决战时华东的国军主力只有第5军,一度在华东的桂系主力“钢7军”(此时为第3兵团)和整编11师(此时为第12兵团)均不在华东。 但国军既然可以跟随刘邓到大别山,也可以再次跟随刘邓到华东,甚至可以置损失过半的刘邓于不顾,再次集中兵力于华东。实际上,老蒋也很想把到大别山的国军再集中到华东与共军决战,如果此时国军把大别山的国军再集中到华东,国军的机动兵力将更加强大,仍然可以再次重创华东共军,再次占领华东共军的根据地,收复济南。但此时桂系的白崇禧却不听调遣,公然抗命不再把部队派到华东。其直接原因是辽沈战役的胜利动摇了蒋介石的统治能力,桂系想乘火打劫篡夺国民党的领导权,乐于看到老蒋力量的削弱,以逼迫蒋下台。华中的白崇熙数十万大军按兵不动,对蒋令其于蚌埠设指挥所,统一指挥华中,华东两战场兵力,公然抗命。当淮海会战绪战之际,阳奉阴违,反令第十三绥区王凌云所指挥之第二、第十五军南移襄阳、樊城地区.当黄百韬兵团于碾庄酣战,白的精锐3兵团始终不动,还令向此增援之蒋系部队黄维12兵团停止于蒙城附近不动。幕后主使者副总统李宗仁,更是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与湖南省政府 程潜等通电与共产党和谈,要求老蒋下野.待黄百韬兵团已被歼,黄维兵团复由蒙城向徐州前进,使共军得以各个击破. 因此,华东我军取胜的战略条件是来源于辽沈战役的胜利对敌人的分化作用,而不是挺进大别山。

因此,刘邓挺进大别山,部队损失一半,重武器丢光,战斗力损失很大。在大别山并没有站住脚,新根据地没有建立起来,老根据地又受到损失,负担更重了。刘邓率4个纵队去大别山,放弃了指挥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与敌人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机会,这些都是失。得到的好处主要是分散了敌人,促使敌人分兵给白崇禧去围剿在大别山的刘邓。在辽沈战役胜利后,这部分国军被心怀二心的白崇禧扣住,不能及时返回华东,为后来华野和中野集中兵力歼灭华东国军创造了条件。但是,如果刘邓当初不去大别山,直接指挥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与敌人进行大规模作战,战略决战的机会可能会提前到来。
楼主:八卦舟  时间:2019-04-27 22:56:19
毛泽东不仅要求刘邓跃进大别山,还要求华野粟裕兵团不要后方过长江,甚至还要求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置长春、沈阳,锦州等东北敌人于不顾,直接去华北甚至西北去消灭分散之敌。但当时国共两党的主力部队已经有很多重武器,并起决定作用,严重依赖后勤。只是毛泽东的这些要求,林彪根本没理睬更没有执行,因此就有了辽沈战役。粟裕是软磨硬泡拖着没去,只有刘邓部执行了。因为损失惨重,刘邓知道了不要后方千里跃进的恶果,后来表态支持粟裕不去江南留在江北打几个胜仗的建议,这才有了淮海战役。

楼主:八卦舟

字数:598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9-16 01:16:08

更新时间:2019-04-27 22:56:19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