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海州书生 2019-06-21 15:51:19
有声有色的佳作。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春光辉耀 2019-06-22 08:04:00

-----------------------------
文友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她一听,睁大眼睛,看着他,感到很是惊讶。心想你既然想投笔从戎,为何又不愿意参加政府军队。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就发出一连串的反问:

“这为啥呀?政府军队就是在抗日啊!我们四川的军队上前线的也很多嘛,有上百万的川军出川抗敌呀。远处的不说,其中有不少就是经江阳码头出发的,你忘了我们还去欢送过他们吗?你该不是叶公好龙吧?”

“国民党军队只是消极抗日。大半个中国的国土不就是在他们手上丢掉的吗?你没有看见这样多逃难到四川来的人吗?”他的话又有点激昂起来,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手势。

“这……这,说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这是不是有点太偏激了。我觉得也不能一概而论吧。国土沦陷,这也不能完全怪我们的军队,装备、人员等方面都不如日本人,打仗的事恐怕不像坐在教室里那样简单,战争中的事是很复杂的。听说苏联军队也是节节败退的。”她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并不同意他说的。共产党方面说国民党是消极抗日,国民党方面说共产党是游而不击。孰是孰非,一般老百姓很难搞明白。想到这里就说,“是非自有公论,历史会还我们一个公道的。”

“不怪军队,就怪政府,国民党政府是很腐败的,你没见城里那些灯红酒绿的地方,都是那帮人吗?老百姓都咋个说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些官员都是一些发国难财的人。”

说这些话,是他想起跟古明琪在城里看到的那些情景。有一次他们进城搞一次募捐活动,一般老百姓都捐出自己吃饭的钱,他们到一些大饭店去募捐,却被赶出来。因为撞上一帮官员在里面吃喝,说是怕影响那些在里面大把挥霍官员的兴致。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6-21 17:10:58


-----------------------------
湖光山色,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江翼惠的想法跟他不一样,官场官吏腐败是一回事,沙场士兵浴血是另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就像四川军阀“二刘”,过去总争地盘打内战,祸害老百姓。她小的时候就经历过“二刘”在江阳开战,亲眼见到把江阳城打得稀巴烂。

抗战开始,在民族大义面前,“二刘”之一的刘湘,率部出川抗日。他后来病死在前线,留下遗言:“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所作所为赢得国人尊敬。想到这些,她的声音也提高起来:

“是呀,历代的朝庭政府哪有不腐败的?但抗日的将士们还是值得钦佩的。你忘了那些从我们面前经过,只穿着草鞋或光着脚板就上前线的川军士兵?你刚才提到很多难民逃到四川来,这不也是国民党军队守住了四川,才有难民能逃进来。要不然的话,就该我们去当难民了!”

鲍仁甫的脑壳里却听不进去,这时他想的是国民党搞皖南事变,搞反共,逼走了古明琪,冷笑了一下,用很不屑的口气说:

“是吗?国民党有这样多的军队,就该全力抗日。年初国民党军队把共产党的新四军消灭了,还把军长叶挺都抓起来了,说要进行审判。不把心思用在打日本人身上,反而用来对付共产党那点军队。同室操戈,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也干得出来 !”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6-24 22:22:25


-----------------------------
荷花清凉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6-25 09:45:25
学习!支持!
-----------------------------
文友暑安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江翼惠不是那种不关心时事的人,她对鲍仁甫提到的皖南事变是晓得的,这是当时的轰动国内外的一件事,政府的报纸对这件事有很多报道。所以,马上接口说道:

“啊,这事我也晓得,报上不是也说了嘛,说新四军闹独立,袭击友军,抢占地盘,破坏抗战,政府才采取了行动。说是要对他们进行整编之类的嘛。”

“哼,那些都是国民党政府的报纸说的,都是恶人先告状,倒打一钉耙的手法。实际上新四军是在敌后抗战,当然要寻求发展。明摆着的事嘛,共产党的力量与国民党的力量相比,哪个强哪个弱?共产党犯得着去惹国民党吗?大敌当前,一致对外,才是政府该干的事!”

“事情已经过去,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真相早晚会清楚的。哪个都不可能一手遮天,历史是公正的。”

“重庆的《新华日报》原来是报道了事情真像的,国民党政府不让登报。周恩来才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这样的话,国民党政府要是不心虚,为啥不让别人说话,还是心头有鬼嘛。”

“我明白了,你这都是古明琪告诉你的吧。”她想到了古明琪跟他的亲近。

“我刚才说过了,我有自己的脑壳,我有自己的主见,我有自己的眼睛,我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搞专制的人才封锁舆论!”

鲍仁甫说这些话,有不少确实是古明琪告诉他的,也确实是他自己的想法。因为皖南事变,他有机会去延安,另一方面因为皖南事变,他失去了心爱的人,否则的话,他和心爱的人肯定会有更好的机会去延安。这让他在对国民党的不满中,添加了一份个人情绪。

他沉默下来,她也不再说话,把视线投向江尽头。

远去的帆影已经融入重重暮色中。

(第二章第四节 白帆东去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二章 第五节 夕阳西下

晚风中,天边的太阳终于跌下山脊,火烧云开始失去那梦幻般的玫瑰色,最后流云般散去。光线暗下来,波光粼粼的江面也渐渐模糊,最后那点帆影消失在水天之际。原来参差不齐、随风摇曳的芦苇,这时也朦胧成了一片,能听见它们在风中的簌簌声,却看不见飞絮了。

周围的农家茅屋开始冒起炊烟,四下响起农妇呼唤牛羊归圈、鸡鸭归笼的吆喝声。鲍仁甫见江翼惠不说话了,也想着自己的心事。

在学校呆这一年,鲍仁甫常常和古明琪到附近田野散步,对这些平静、安宁的田园和茅屋场景是那样熟悉,那样亲近。跟古明琪的接近,让他更加明白这表象后面,是外敌的铁蹄践踏,是内部的民不聊生,而根源还是专制制度造成的。

从前和古明琪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常常讨论时政问题。当初自己之所以被古明琪吸引,就是因为她有明确的信念,有为了这种信念献身的执著。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这种执著所打动,古明琪曾告诉过他:

“共产党一定能成功,国民党一定会失败。”

说这话,古明琪两眼放光。旁边的鲍仁甫看着那张青春焕发的脸,似乎有一种圣洁的光照耀着,内心也被深深地感动,不过他也仍有疑惑的地方:

“明琪,看你说得这样肯定,为啥呢?我看不出这其中的道理。现在的政府不还是国民党政府吗?说句不好听的话,共产党就那么一点军队和地盘,能打过国民党?我不相信。”

鲍仁甫晃着脑壳表示不相信,因为他心头确实是半信半疑的。他不怀疑共产主义理论的正确,但他不太相信共产党能战胜国民党,毕竟力量对比确实差得太远,好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共产党是为多数人的,国民党是为少数人的,为多数人的肯定能成功。这道理还用说吗?为多数人的利益奋斗,当然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这岂有不胜利的道理。”古明琪的话没有一点迟疑,而且是信心满满。

“国民党也说是为多数人的,三民主义中不是还有民生主义吗?”鲍仁甫反问道。

“国民党说它是为多数人的,你信吗?现在的国民党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孙中山讲民生,现在的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老百姓有民生吗?你看看学校周围的乡村,有几家是能吃饱饭的?民不聊生啊!”说到这里,古明琪指着西边的太阳,“就冲着这一点,这个政府就不会得老百姓拥护。这个政府就像夕阳西下,迟早会落下山头。”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6-26 14:53:06
打卡
-----------------------------
谢谢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鲍仁甫想古明琪说这话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人也远走高飞了,真是物非人也非啊!见他在想事,隔了好一阵,江翼惠才问:

“在想啥呢?”

鲍仁甫从回忆中转过神来,想着古明琪说过的话,看着余光中的山脊,对江翼惠说:专制制度下,老百姓就会民不聊生。现在是抗战时期,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也坐不稳江山,早晚会垮台。

江翼惠在心里想,一个国家长期处在内战外战当中,老百姓日子自然是没法过了。这恐怕也不是一个政党之过吧,即便换了一个政党也未必就能搞好。于是说道:

“战争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自然谈不上民生了。”

“你看我们这一带的农村在战火之外,农民的日子照样是很苦的。在西北的延安,那是共产党管辖下的地盘,共产党做到了孙中山没有做到的事情,农民都有自己的田土,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反过来说,国民党能把自己的田分给农民吗?”

江翼惠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她对时局不仅关心,而且了解。她在心里想,国民党为啥要把自己的田分给农民呢?共产党是自己没田,把富人的田分给穷人,这是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嘛。再说现在是全民抗战时期,共产党也把过去分田分地的政策改为减租退押政策。而他还是那种激进的思想,不过,她并不想跟他争论,她主要是陪他出来放松心情的,重塑生活信念,于是轻描淡写地回答:

“那也是你听说的吧。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当下是听说的。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延安,会看到这些是真的。”

“那好。我倒要看看是真是假。”

听到江翼惠的回答,鲍仁甫感到莫名的惆怅。本来自己是有机会看到这一切的,是自己把这大好的机会弄丢了。机会像那帆影,远去了,消失了。古明琪是去了延安,自己这辈子恐怕是去不成了。太阳落山,野外暮色渐浓。这时,耳边又响起了江翼惠声音:

“又在想啥?太阳落山了,我们往回走吧。”

“没想啥。回吧。”他点点头,“夕阳西下,是哪个也拦不住的。”

后半句,鲍仁甫是在重复古明琪曾经说过的话,但江翼惠却觉得没头没脑,不晓得他在指啥。不过,她并不打破沙锅问到底,哪个心头都有自己的块垒。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冷月888 2019-06-25 19:08:15
拜读学习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冷月888 2019-06-27 19:20:35
前来拜访
-----------------------------
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两个人踏上了回学校的路。

一路上都碰见挽着裤腿,打着光脚,扛着犁耙,赶着牛的农民。太阳落坡,农民才收工,这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于今没有改变。

他想耕者有其田这理想,也有几千年历史了,而这些农民很多没有自己的田,只是佃户。学校附近一带的农村,他跟古明琪去搞过社会调查,晓得很多农民都没有自己的田土,或者有巴掌大的一块地。茅草屋里更是家徒四壁,空荡荡的。

农村这些情况,江翼惠也了解一些,因为她也参加过到乡下巡回宣传、办夜校等活动。但她不晓得他在想这些,她在想咋个让他振作起来。

其实这个时候,鲍仁甫又在想另外的一个事。古明琪曾经跟他说过,她的舅舅在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他想自己也可以去找她的舅舅,说不定能帮助自己去延安或去前线,想到这里,他就情不自禁地说:

“要是有机会,我还是要到前线去。”

“你既然这样执著,我建议你去找古明琚,你不是叫她‘三姐’吗?”

因为古明琪的缘故,鲍仁甫跟着她叫古明琚为“三姐”。江翼惠说起上半年的一件事。鲁怀之从前线回来,由古明琚出面请他到学校作过一次讲演。江翼惠对鲍仁甫说,你既然想上前线,古明琚的姐夫就是在前线带兵打仗的人,你通过古明琚的关系找他,肯定能对你有所照应。

鲍仁甫心里说,我要找就会直接去找古明瑾。因为他认识古明瑾,是一次他陪古明琪去的。折服于古明瑾的风采,他冒昧地说了一句,二姐,你真漂亮。他还记得她笑起来说,你很会说话嘛,又跟古明琪开玩笑:小妹,你这个小男友也长得不赖嘛。以后常来耍,有事需要帮忙也可以来找我。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6-27 22:52:34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对上前线,鲍仁甫想到是找古明琪的舅舅,而江翼惠想到的是找古明琚的姐夫,完全是两回事。所以,鲍仁甫还是明确表示不愿去国民党军队。江翼惠一听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意,就说:

“你这种想法有你自己的考虑,可能也是对的,但让人感到是自相矛盾的。你想,你又不愿意参加政府军队,那么你的想法咋个实现?参加共产党军队也不现实,尽管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你这次没能与古明琪一同出走,机会已经失去了。共产党纪律严明,没人介绍,其他途径也是走不通的。不过,我们都是年青人,其他机会还会有,你没有必要从此就这样消沉下去。”

“我没有消沉,只是感到一些后悔。”

“后悔有啥用呀!虽然我是一个女的,其实我有时也想到前线去,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但我是不会为此懊悔的。我觉得无论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都是可以为国家出力的。”

“战争期间,正是用人之际,对个人而言也是最好的时机。在后方唱高调,说空话有啥用?我就最讨厌说空话的人。”

“我不反对你说的,但我并不完全赞同。对国家来说,战争是短暂的,战争迟早会结束的。在更长的时间里,国家需要经济建设,解决民生更需要靠经济发展。国家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对个人来说,为社会出力的途径也很多,即使是像当下这种战争期间,也不是只有到前线去打仗才算是为国出力。难道在后方的这样多人就没有为抗战出力?没有后方成千上万的人的努力,抗战能坚持下去吗?”她的话说得并不犀利,却富有逻辑性,能说服人。

“你说的也对,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有所不甘罢。”鲍仁甫回应道,心想江翼惠说得在理,也善解人意,不由侧头看她一眼。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6-29 10:23:34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6-30 13:29:47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两个人并肩走着,鲍仁甫在想自己的心事,他觉得自己应该对江翼惠刮目相看,江翼惠与古明琪完全是不同的两类人。

古明琪表面不张扬,在人众中不显眼,一个很普通的女性。但古明琪有一种被信仰燃烧的激情,内心是一盆火,能够感染靠近她的人,自己就是被她的激情所吸引的。

江翼惠是放在人堆里就能脱颖而出的人物,她容貌出众,气质不凡,与各种人都能很好地打交道,但心里却是有自己主见的人,不是那种随风倒的人。她的知识面,看问题的角度,都比古明琪更宽泛。尤其是她对问题的冷静态度和分析能力,鲍仁甫在心里承认比自己和古明琪都强。

“我觉得,年青人嘛,哪个都想为社会做点事,为国家效力,一是得有这个心,二是得有这个本事。所以你只要有心,学好了本领,随时都可以为社会做事的。并不是一次机会没有了,就终生再没有机会了,你说是这个道理吗?” 她只像在说心里话,而不是与人讨论。

“我……”

鲍仁甫心里不完全服,嘴上却感到说不过她。看着前面暮色中隐隐约约的燕子岩,夜幕来临,飞翔的燕子都栖息在岩穴中了,他一时语塞,不晓得说啥好。

江翼惠能理解他的心情,却并不认同他那种坚持一种选择的心态,就进一步劝慰:

“依我看,你先把你的学业完成,如到时还是没有你认为的那种机会,你还可以继续去读大学。人要有了本事,为国效力的机会有得是。我们都还年青,这种机会肯定会有。你又何必执著于一端。”

学校到了,谈话停下来,两个人分手回宿舍。

看着江翼惠离去的背影,鲍仁甫嘴上没说,但心里承认她说得对,对她更多了几分折服。她不仅是一个漂亮女人,而且是一个有见解的女人,还能把道理说得入情入理。他心里又多了一层感情的砝码。

自那次谈话后,鲍仁甫觉得江翼惠跟自己说得来,又善解人意。随着交流增多,两个人越走越近,慢慢好上了。

(第二章 第五节 夕阳西下    完)

楼主:山茅2018

字数:48375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4-24 22:48:40

更新时间:2021-04-05 12:20:28

评论数:22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