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欲采蘋花竞自由 15656楼 2013-08-07 15:54:21
隐士先生,感谢你的好文。我最近又在看关于南宋历史的书,对于岳飞其人我是绝对欣赏并景仰的,亦很想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我有几个问题,可能比较幼稚,想向先生讨教。其一,岳飞留下的文字中曾数次提及“功名”,我想知道岳帅当时说这两个字具体所指是什么?我觉得是收复中原,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而非名利地位,不知先生看法如何。
-----------------------------
兄台过谦了!
功名:功业和名声。不同的人对功业和名声有不同的理解,岳飞所理解的“功”是“上善立徳,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中的功,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岳飞所理解的“名”是可以永载青史之名,不是有名无实之虚名,也不是仅能一时显赫之浮名。
岳飞所说的“功名”不是逐利,不是以获得高位重权为目的。(当然,他要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没有权力地位是不行的,但这只是达到目的的条件,而不是目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欲采蘋花竞自由 15656楼 2013-08-07 15:54:21
第二,岳飞是否是佛教居士?他被捕后一并入狱的有一位僧人,他在江西的东林寺居住过,韩世忠后来自称“清凉居士”,综合看来我觉得他应该是信佛的。可是又看到说他也支持过某处道观建设,是否他也信道教?不知这个问题先生怎么看。还请赐教。感谢。
-----------------------------
岳飞敬儒、敬佛、敬道。这和自唐朝以来出现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有很大关系,到宋朝,很多士人都以与释、道二教人士交往为雅事,但这和真正的信教还是有区别的。僧、道也喜欢结交社会名流,岳飞和韩世忠想要自称居士,他们也会很欢迎。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1

六、左丞右相的较量

在韩世忠、岳飞平定福建、荆湖盗贼之时,朝廷里也在进行着另一种战争——左相吕颐浩和右相秦桧的较量。这在起初还看不出很明显的迹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斗争逐步升级。
吕颐浩入朝后,主要做的两件事是:1、为巩固淮南并出师争夺淮河以北的疆土做准备;2、在朝廷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秦桧主要做的两件事是:1、谋求与金国解仇议和;2、朝廷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在吕颐浩拜相之前,秦桧试图援引陈尧臣、汪伯彦,结果均告失败,但他仍不死心。十月,秦桧又尝试着给妻子王氏的哥哥王(左王右奂)谋个升迁之路,给他安排他一个主管江淮等路采矿、铸钱的肥差,可任命刚刚下达了半个月,就又遭受到台谏官上章议论,最后不得不做罢了。
秦桧连续三次的尝试援引亲党都没能成功,看来南宋朝廷的水实在是太深了。此路难以走通,秦桧又开始动别的脑筋,并很快就想到了新的办法——他看中了此时声望如日中天的洛学名士。
秦桧早年和道学家们有一点渊源关系。秦桧在密州当教授时(请回顾《疑案一*秦桧上书》中的相关讲述),密州知州翟汝文很欣赏秦桧的才气,正是翟汝文推荐秦桧去应试宏词科。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卷四十八
辛巳,直秘阁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王(左王右奂)提点江、淮等路坑冶、铸钱,后半月复寝其命,以言者论列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2

一次,程颢的弟子游酢路过密州,翟汝文请他吃饭,当时秦桧作陪。饭间闲话时,游酢觉得秦桧谈吐不俗,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胡安国向游酢问当今的人才,游酢说的第一个就是秦桧,他说秦桧很像想三国时的荀彧(史称荀彧乃王佐之才),还说秦桧无事不会。这个评价是相当之高了,胡安国由此记住了秦桧的名字。
胡安国是程颐之友朱长文的弟子,精通经史,尤擅《春秋》之学。在靖康年间曾任中书舍人,耿南仲排挤吴敏、李纲时,他曾经仗义执言,因此被贬出了朝廷。故而靖康之难时胡安国不在东京。后来,秦桧上书保赵宋的事传遍了天下,胡安国由此更加觉得游酢对秦桧的赞誉肯定是名副其实——此人不但有才,而且气节刚直。
胡安国一听说秦桧南归,可谓是欣喜不已——一个有王佐之才的忠义之士,如今尽得敌情而归。胡安国对秦桧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立即给他写信。二人虽未见面,却已开始在书信往来中讲论国政,还谈得甚为投机。因此,当秦桧升任参知政事时,胡安国说:“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高兴得睡不着啊!”
当时,胡安国是在洛学的士大夫中威望极高,堪称洛学党魁。赵构即位后,两次召他入朝,他都不肯应赴。而现在,秦桧想要借胡安国来加强自己的势力了。

——————————————————————
附录 《朱子语类》卷一三一
秦会之尝为密教,翟公巽(汝文)时知密州,荐试宏词。游定夫(酢)过密,与之同饭于翟,奇之。后康侯(胡安国)问人才于定夫,首以会之为对,云:“其人类荀文若。”又云,无事不会。京城破,虏欲立张邦昌,执政而下,无敢有异议,惟会之抗疏以为不可。康侯亦义其所为,力言于张德远(浚)诸公之前。后会之自海上归,与闻国政,康侯属望尤切,尝有书疏往来,讲论国政。康侯有词掖、讲筵之召,则会之荐也。然其雅意坚不欲就,是必已窥见其微隐有难处者,故以老病辞。后来会之做出大疏脱,则康侯已谢世矣。

秦会之入参时,胡文定有书与友人云:“吾闻之,喜而不寐!”前辈看他都不破如此。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又是一年秋色 15656楼 2013-08-07 16:26:31
自作者开贴不久被推荐到首页以来,就有幸看到了这长篇巨制。
其中的捣乱者换了一拨又一拨,他们的目的让人恶心,他们的手段却又注定了他们的结局只能是让人唾弃:在一个掌握了大量史实的作者面前只用为了故作标新立异而置事实与道德于不顾的观点去挑战,轻薄得与螳臂当车有何区别?
很希望能买到作者《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实体书,只是作者现在发表在天涯的文章前后体例不一......
-----------------------------
实体书可能要等一等,原因不方便详说,有关部门对涉及民族问题的作品有点过于敏感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5650楼 2013-08-07 01:22:51
而与张宪通书,你就不在临安,这是岳珂也改动不了的。
-----------------------------
@金戈风云 15653楼 2013-08-07 11:18:17
二货:你这厮倒说说看,根据你们“秦桧吧”的几个白痴的“历史研究”,所谓的“与张宪通书”时,岳飞不在临安,那他当时在哪?
-----------------------------
@金戈风云 15667楼 2013-08-08 09:43:37
哈哈!二货装死中……
-----------------------------
呵呵!他只能装死,若是一回答,接下来就要满地找牙。他那20万字不知写完了没有,这一个问题最少让他5万字变成垃圾。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5679楼 2013-08-09 01:57:57
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秦桧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也就是说,国家对外战争之权在他手上,是战是和他有权决定。不过也不全是在他手上,他还必须听命于皇帝,皇帝的意图,他必须赞之,助之。赞不好,助不好,他这个宰相就不合格。所以最终的拍板权不在秦桧的手上,而在高宗的手上。
-----------------------------
哈哈!越写越浆糊了。
“对外战争之权在他手上……不过也不全是在他手上……所以最终的拍板权不在秦桧的手上,而在高宗的手上。”
忽悠别人没忽悠着,把自己忽悠傻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3

秦桧虽然回南宋的时间不长,但很清楚地了解到那些洛学名士们对吕颐浩的评价都不高,认为此人“粗疏”, 对他的很多做法也颇不以为然,尤其是在用人问题上,洛学名士们对吕颐浩更是近乎于鄙视。
相比之下,吕颐浩是个比较现实的人,他喜欢用“材吏”,所谓“材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污浊世道中知道如何达到自己目的那些人。比如:皇帝一面公开下诏减免税赋,一面又必须要筹集钱粮来养兵,不同的官员接到筹措钱粮的任务后,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正直书生会上奏说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且皇帝已经宣布减免税赋,不能失信于民;而“材吏”则会设法巧立名目,用威逼利诱、坑蒙拐骗等手段把百姓所剩无几的的生存资源再榨出一些来,当然,他们一般自己也要借机捞一把。
赵构朝廷里没有治国的能臣,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用“材吏”去搜刮,他们想不到别的办法来应付庞大的军政开支。
于是,皇帝和朝廷就玩起了假面游戏,在公开场合总是悲悯天下苍生,还把那些为百姓诉苦叫冤的人极力嘉奖赞誉;而背地里,仍然是驱使“材吏”去榨取民脂民膏,而给“材吏”们报酬则是默许他们贪赃枉法。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卷四十八
乙丑,诏曰:“党锢之论,自古病之。本朝自章惇、蔡京首建元祐之党,至崇宁、宣和间委任一相,则天下人材不归蔡京,则归王黼之门矣!恭闻太上内禅之日,已自悔为奸臣蒙蔽,乃属其大臣,令辅渊圣尽用司马光政事;逮朕嗣位以来,遵用太上玉音,追复元祐臣僚官职,又录用其子孙,亦欲破朋党之论也。方今国削而迫,殊乏贤能干蛊(?)之士,与共图治,而于推择、除授之际,尚以蔡京、王黼门人为嫌,似未通变。自今应京、黼门人,寔有材能者,公举而器使之,庶几人人自竭,以济艰难之运。”
时吕颐浩为政,喜用材吏,以其多出京、黼之门,恐为言者所指,乃白上下此诏焉。

按:因为材吏多出蔡京、王黼之门,为了能任用这些人,赵构和吕颐浩颇费了一番心思。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4

这些年来,赵构身边的大臣教会了他这种帝王之术——忠奸并举,贪廉并用,惟我所需。忠臣廉士是皇帝脸上的粉,奸贪酷吏是天子背后的爪牙。如此,可以一边对百姓敲骨吸髓,一边让他们还心存希望;让善良而无知的人们觉得皇帝是仁爱的,只是被奸臣所蒙蔽,朝廷里是有“青天”的,只是自己不幸遇上了贪官;让天真的人们还有个盼头,还梦想着哪一天皇帝和青天能够来解救自己,而压迫自己的贪官终会恶有恶报。
吸血割肉时,总是要先上一点麻醉药的。如果吸得太多、割得太狠,连麻醉药都起不了作用了,皇帝和朝廷还可以派出一、两个“青天”,出来主持正义,杀几个“材吏”来平复民愤。当然,吸走的血、割走的肉是不会还给你的,给你的还是一个盼头和剂量更大麻醉药,等到你伤口结了疤,疼痛已经减轻时,“青天”已经走了,新的“材吏”又来了……
在这种帝王之术面前,自命不凡的道学家们往往看不破其中的玄机,往往自以为能为民请命,自以为能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他们自有他们的评判标准,皇帝在表面上永远赞赏着他们的标准,这使得他们更加不易察觉自己其实也只是一种政治工具。
秦桧的心计过人,他也想利用这些道学家给自己的脸上搽粉;但他也聪明反被聪明误,居然想利用他们来对付吕颐浩。

——————————————————————
附录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上曰:“有德者,率淳直,或不能办事;有才者,多是小人。如梁扬祖,诚无学术,使为发运使则有余矣。大扺小人不可在侍从之列,若藉其才,任于外亦何不可?
臣留正等曰:世不能无小人,固也,因其小人而遂绝之,使不容于世,可乎?至治之世,君子小人各安其分,在《易》之《泰》。其至治之时,与君子道长而居于内,小人道消而居于外,是之谓各安其分。且君子小人之别安在哉?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才有所用则岂在所绝哉?使之居外则足以效其所长而不至于害吾之治。此太上皇帝所以不弃扬祖也。生乎斯时者,尚安有不遇之叹?

按:请特别注意留正的“君子小人各安其分”之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5

绍兴元年十一月二日,在秦桧的力荐之下,赵构第三次下诏召胡安国入朝,试中书舍人兼侍讲。朝廷前两次都没有请动他,而这次,也许是因为此前与秦桧在书信往来中议论国事时谈得投机,胡安国虽然也推辞了一番,但终于是应召了,可谓是给足了秦桧面子。
十一月三日,秦桧昔日的上级、此时在朝中任翰林学士的翟汝文,也在秦桧的推荐之下被任命兼侍读之职,为皇帝讲读经史。
秦桧这么做,一来可以显示自己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贤相;二来把这些内心里对吕颐浩总有几分看不起的名士送到皇帝身边,自然会发出一些鄙薄吕颐浩的言论,他们到了朝廷的要害位置,也自然是容易和吕颐浩产生矛盾。
吕颐浩没有察觉秦桧引洛学名士入朝廷有暗中算计自己的意思,他此时的注意力不在秦桧身上,而是盯上了曾阻扰自己拜相的富直柔、韩璜、辛道宗、辛永宗。吕颐浩拜相后,他们仍在赵构面前和朝廷官员中间指说吕颐浩的短处。吕颐浩对这种异己势力也是持不容忍态度,他开始动起了脑筋。
朝廷大臣们都知道富直柔、韩璜、辛道宗、辛永宗与吕颐浩有嫌隙,吕颐浩对他们下手,必须要有充足的、名正言顺的理由。很快,吕颐浩就想到了办法——以结党营私之罪把他们收拾掉。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
乙未,右文殿修撰、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胡安国试中书舍人兼侍讲,秦桧荐之也。

丙申,翰林学士翟汝文兼侍读,吏部侍郎李光兼权侍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5690楼 2013-08-10 01:46:31
绍兴十年,金军临时南侵收复河南、陕西,而岳飞临时出兵进入河南。他经过了什么准备,就敢于提出收复失地?他知道朝廷有他的支持者吗?他知道诸将谁能够帮助他吗?他知道战败了怎么办吗?他知道金国对南宋的策略吗?
-----------------------------
哈哈哈哈!你吃地沟油太多了。这些问题是一个将领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你以为岳飞不知道?你读不了正规的史料,你没见过的东西你就以为没有,太井底之蛙了。
你想靠翻案来出名发财,实在是希望渺茫。一、两则史料就可以把你半年的“研究成果”彻底推翻。
提醒你一下——你要评价岳飞北伐,首先要改变自己军事盲的现状。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6

自明州“张宝事件”之后,辛氏兄弟的军队就取代了原来的禁卫班直,成为了赵构的护卫军。因此,赵构对辛氏兄弟必须绝对放心才行,而辛道宗、辛永宗的某些行为却足以让吕颐浩抓住把柄。
吕颐浩和侍御史沈与求秘密向赵构揭发:富直柔、韩璜与辛道宗、辛永宗交结极深。辛企宗曾携带妓女到富直柔家饮酒作乐,导致舆论哗然,他们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辛道宗、辛永宗还把宫禁内的不少事泄露了出去,导致到处传扬;他们还利用在陛下身边之便,窥探陛下的想法,然后偷偷告诉富直柔,富直柔又告诉韩璜,所以韩璜往往能事先知道陛下的心思,故而在陛下面前总能巧发微中,骗取陛下的信任和欣赏……
本来,文臣、武将结党就是犯了皇帝的大忌,更何况辛氏兄弟还不是一般的武将,他们所掌管的神武中军天天在赵构身边;经历过苗刘兵变和“张宝事件”事件后,赵构已经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吕颐浩和沈与求的揭发立即引起了赵构的高度警惕。
很快,赵构就决定对下手了。为了稳妥起见,赵构和吕颐浩、沈与求又仔细商量了行事步骤。
十一月四日,赵构下诏将辛永宗从神武中军统制改任为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让神武后军统制巨师古暂代神武中军统制之职,先解除了辛永宗的兵权。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
丁酉,神武中军统制辛永宗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神武后军统制巨师古权中军统制。初,上召吕颐浩复相,而永宗与同知枢密院事富直柔、右司谏韩璜见上,多言颐浩之短。侍御史沈与求奏其交结,上将黜永宗,故有是命。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thomas_zqq 15695楼 2013-08-10 13:26:40
感叹一下,岳家军太厉害了,不需要任何谋略,就凭借战斗力强攻,强攻,和蒙古军队有的一比。
曹成这些人与之相比,就如同我们和楼主的差距一样大^_^
-----------------------------
兄台太过谦了!在下哪里敢当?!
如果改成“曹成这些人与之相比,就如同本楼的那几个傻黑和楼主的差距一样大”,嘿嘿!我就敢接受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7

十一月六日,也就是在辛永宗交出兵权的两天后,沈与求紧接着上了一道弹劾的奏章,揭发辛永宗与干办官李秉文一起盗请诸军券钱。赵构随即下诏罢免了辛永宗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之职,给了他一个江南西路兵马副总管的虚衔。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朝廷大臣都嗅出了些许气息:此事恐怕还只是刚刚开始,后面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果然,几天后沈与求再次上章,这回弹劾的就不止是辛永宗了:
“富直柔附会辛道宗、辛永宗兄弟,以为致身之资。陛下将富直柔擢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后,辛氏兄弟竟敢公然在朝臣中说:富直柔的升迁,乃是凭借他们之力。不久,富直柔又提议让辛道宗任枢密院副都承旨之职,当时,给事中陈戬准备驳回,而辛道宗居然派亲信去对陈戬说:‘富直柔因为附会我,所以能有今日的职位。只要这次你不驳回,将来必有报答。’……
“幸赖陛下英明果断,已将辛道宗、辛永宗驱逐出去,臣请陛下将与辛氏兄弟结党营私的富直柔、韩璜一并治罪,给那些阴险私邪的小人一个严厉的警示。”
富直柔、韩璜、辛道宗、辛永宗曾在赵构面前密荐过秦桧,但此时秦桧选择了袖手旁观,他知道不能蹚这道浑水,否则弄不好也会被指责为与他们是一党;再说,自己已经登上了宰相之位,这些人的作用已经起到了,现在价值已经不大了。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
带御器械、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辛永宗罢为江南西路兵马副总管,坐与干办官李秉文盗请诸军券钱,为御史沈与求所论故。

乙巳,右司谏韩璜责监浔州商税,用侍御史沈与求奏也。先是,与求言:“同知枢密院事富直柔附会辛道宗、永宗兄弟,为致身之资。昨者直柔任御史中丞,永宗携女妓宴饮其家,物论腾沸。暨陛下擢登枢府,而道宗兄弟倡言于朝,自谓直柔之用,我尝有力,已而道宗果为枢密院副都承旨。是时,给事中陈戬议驳除命之际,道宗使所亲谕戬曰:‘直柔以附我,故有今日,公第行之,必有以报。’会陛下批降道宗怙宠卖恩,亟罢承旨之命,天下称快。比又除道宗防遏及总管差遣,往来温、台、明三州之间,创置此阙,以便其私,盖直柔请也。外人皆云:宫禁语言,道宗、永宗往往传漏,陛下意向无不知之,必以语直柔,而直柔又以语司谏韩璜,凡璜所言,逆知事端,巧发微中者,直柔道之也。赖陛下英断,逐道宗、永宗于外,伏望并黜直柔及璜,以为臣子阴慝私邪之大戒。”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8

韩璜、富直柔因此相继被罢职。
这件事让秦桧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吕颐浩在赵构心目中的分量,赵构此次下手如此坚决,除了对文臣、武将结党的严加防范之外,还明显有为吕颐浩减少乃至扫除障碍的考虑。毕竟吕颐浩是他的患难之臣,苗刘兵变时在外主事的是吕颐浩和张浚,浮海逃生时吕颐浩紧紧追随在赵构身边,所以,尽管吕颐浩有弱点甚至是比较致命的弱点,但论皇帝对他信任程度,那是没几个人能比得了的。
赵构、吕颐浩、沈与求这次配合得很默契,赵构认为是破富直柔一党,沈与求有大功,不久就将他擢升为了御史中丞。皇帝、宰相、台谏长官站在一条线上,那是谁也翻不出他们的五指山去的。
秦桧很识时务,他知道此时必须要避一下吕颐浩的锋芒,暗暗培植自己的势力,千万不要引起吕颐浩的怀疑。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朝廷里左丞右相倒是颇为和睦,看上去一副同心协力的样子。
吕颐浩在解决了富直柔、韩璜之后,他开始把精力放在了正事上。吕颐浩认为要图谋中兴大业,现在有两个重大的问题要及早解决——1、确定行都的地点;2、尽量将兵权收归朝廷。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
庚戌,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富直柔守本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侍御史沈与求既劾直柔罪,诏下其章,直柔乃求去,遂有是命。

吕颐浩、秦桧因言与求前论宗尹,近击直柔,颇为称职。上曰:“论宗尹固当然,在今日能破直柔党与,尤非小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59

至于选择行都地点的原则,吕颐浩认为:为中兴大业着想,行都的所在地必须易于号令天下,漕运也要便利,最好是选在长江上流(今长江中游),往西可以联接川陕,向东可以顺流而下。
满足上述条件的地点主要有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昌)、荆南府(今湖北荆州)。
吕颐浩还提出了一个近期规划:确定行都之后,应该速发两路大兵,一路入江西、湖南等地平定内寇,一路往池州至建康府一线,威慑、弹压住那些已经接受招安但尚怀反侧之心的盗贼。力争迅速稳定长江以南的局势,确保在来年(绍兴二年)的二、三月间,这些地方能够正常开始春耕,恢复农业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严重的饥荒和经济困难,稳固住南宋的根基。然后,到了夏日大暑之际,朝廷就可以派遣精兵,与刘光世所部成掎角之势,渡过淮河北上,由淮阳军、沂州入密州,以威胁青州、郓州;再命张浚亲自统兵从陕西反攻,经由河中府、绛州进逼河东路。乘河东、山东两路余民还心怀大宋之时,让他们知道、相信王师有收复中原之意,则中兴大业就有了希望。
吕颐浩特别强调:这个计划要想付诸实施就一定要赶快行动,一旦拖延过了春、夏,到了秋高马肥之际,如果金军再次南下,只怕又将是难以应付,后患无穷。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
先是,尚书左仆射吕颐浩言:“今国步多艰,中原隔绝,江淮之地尚有巨贼,驻跸之地最为急务。伏惟陛下发中兴之诚心,行中兴之实事,要当先定驻跸之地。使号令易通于川陕,将兵顺流而可下,漕运不至于艰阻。然后速发大兵:一军从江西、湖南以平群寇,一军往池州至建康府处置已就招安尚怀反侧之人。于明年二、三月间使民得务耕桑,则在我之根本立矣。然后乘大暑之际遣精锐之兵,与刘光世渡淮犄角而北去,由淮阳军、沂州入密州以摇青、郓;命张浚躬亲统兵由河中府入绛州以撼河东,乘两路余民心怀我宋未泯之时,知王师有收复中原之意,则中兴之业可觊也!若不速为之,逡巡过春夏,则金人它日再来,不惟大江之南我之根本不可立,而日后之患不可胜言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回复第15704楼, @湖东隐士
正文 3—8—159
至于选择行都地点的原则,吕颐浩认为:为中兴大业着想,行都的所在地必须易于号令天下,漕运也要便利,最好是选在长江上流(今长江中游),往西可以联接川陕,向东可以顺流而下。
满足上述条件的地点主要有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昌)、荆南府(今湖北荆州)。
--------------------------
@茶山砍柴 15707楼 2013-08-11 03:57:28
个人觉得,九江之后就算长江下游了。
-----------------------------
是的,现在一般把湖口以下成为下游。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更正——
正文 3—8—159中“最好是选在长江上流(今长江中游)” 应为: “最好是选在长江上流(此处指长江的今湖北宜昌至江苏南京段)”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绍兴初年南宋行都的适宜地点

图上以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为例说明吕颐浩选择行都地点的原则。绿线所示是必须马上着手建立的秦岭—武当山—襄阳—桐柏山—淮河防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以绍兴元年的宋金战争形势,南宋应立即设法沿秦岭—武当山—襄阳—桐柏山—淮河建立第一道防线,西依山、东凭水,以精兵扼守住襄阳、信阳、楚州等战略要地;并依托长江建立第二道防线作为支撑,屯主力重兵于鄂州—江州—建康—平江等地。
在两条防线之间的地区,可实行屯田和营田,以解决第一道防线的部分或大部分军需,依靠汉中平原、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及江淮水网地区的农业为守军提供粮食;彻底平定长江以南的内寇,恢复生产,使其成为部署在长江防线上的宋军主力的经济支撑。
吕颐浩尚欠缺盱横全局的战略眼光,他最大的问题是对襄阳、信阳等战略要地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他的计划远不够周密完整,选择的北伐时间也明显过早,但定都于上流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从当时的情况看,欲号令天下、进取中原,行都的最佳地点应是鄂州——此为通衢之地,往西可以联接川陕,向东可以顺江而下支援淮南,北有汉水可通襄阳,南有湖湘、广南可输钱粮,乃是英雄用武之地。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