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0462楼 2014-05-24 10:18:36
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以和保邦,犹不失为图全之善策。而耳食者徒以和议为辱,妄肆诋讥,真可谓知义理而不知时势,听其言则是,而究其实则不可行者也。故知身在局外者易为空言,身在局中者难措实事。总而言之,说和议不好的人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与朝廷利害绝不相关,大言误国,以邀美名,完全不顾国家利益的沽名钓誉之徒,胡铨就是这样的人,试令铨身任国事,能必成恢复之功乎,不能也,即专任韩岳诸......
-----------------------------
超过本文进度的,暂不理睬。赵翼的“不和议将亡国论”也是本文将要批驳的观点,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赵翼讥胡铨为“知义理而不知时势”,却不知自己是“不知时势而舍义理”,同为书生之见,而赵翼的见识尤为鄙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1

离开泗州之后,魏良臣、王绘一行人快马加鞭地往回赶。直到过了长江,魏良臣和王绘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次出使真是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命。
到达镇江府后,魏良臣、王绘又见到了韩世忠,他们对韩世忠是何观感,双方见面是否有些尴尬,那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两个没有后台的可不敢跟历来反对议和的韩世忠闹。他们例行公事地把该让韩世忠知道的事如实相告之后,也不在镇江留宿,当天就出发往常州赶。
十一月二十八日夜里,魏良臣、王绘到达常州,又把在金军中的所见所闻告知了张俊。二十九日夜,他们到达浒市关,知枢密院事的张浚正在此处。张浚请魏良臣、王绘到船上相见,详细询问了此次出使的经过,从侧面打听了赵构这次遣使的意图(请特别注意这一细节,张浚应从魏良臣、王绘嘴里了解、确证了赵构准备为议和付出的代价,揣摩清楚了赵构的心理)。
随后,张浚又问及了金军的情况。魏良臣说金、伪齐联军有“长平之众”(40~60万),王绘则说他在泗州亲眼所见的金军估计不到二万人,但在金营中探听到的情况则是此次南下的金、伪齐联军兵分四路,每路十万人。

——————————————————————
附录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到镇江府,见韩世忠,具以所当预闻者语之。当日,镇江府差到牵驾人夫,即时乘舟,离镇江府。二十八日夜,至常州,见张俊,亦以虏中大意告之。二十九日夜,至浒市关。张浚舣舟集岸,遂往请见,舟中坐语甚久,兼亦略及指使。浚云:“适闻得奉使回,遂欲同诣行在,徐思之,恐人疑惑。如二公到朝廷,必自有所以处。”某见浒市巡检差到人夫,即时解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2

魏良臣、王绘如此回答,引起了张浚的警觉——他们应该是受骗了!极可能是完颜挞懒故意安排人给他们泄露了些假情报,让他们带回来,以动摇赵构和朝廷抵抗的决心。
张浚在内心盘算了一番后,对魏良臣、王绘道:“我本想与二位一同回朝廷,但仔细一想,还是怕引起人疑惑。二位回到朝廷,一定知道如何行事……”
于是,魏良臣、王绘立即告辞,解舟夜航,往平江府而去。
魏良臣、王绘一走,张浚立即写了一道密奏,提醒赵构和赵鼎等宰执大臣:魏良臣、王绘可能中了完颜挞懒的恐吓之计,切不可因他们所言而动摇;并请赵构不要再派使者前往金营,因为完颜挞懒等金国将帅老谋深算,一般的人对付不了他们,只怕是求和不成,反被他们从使者嘴里探听到了本朝的虚实。
十二月一日拂晓时分,魏良臣、王绘赶到了平江府,他们先到都堂来见宰执大臣。接待他们的是宰相赵鼎、参知政事沈于求、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魏良臣开始详细讲述此行的艰险经历。
赵鼎似乎没有耐心听魏良臣诉苦式的汇报,突然打断了他的话,直接来了一句:“先说说完颜挞懒为什么要放二位回来。”(按:赵鼎应该已经看到了张浚的密奏,他关心的是张浚的判断是否正确。)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
甲戌夜,良臣等至许市,遇知枢密院事张浚于舟中。良臣等具告以金人所言,且谓金有长平之众。浚谓曰:“欲同诣行在,徐思之,恐人疑惑。”乃密奏使人为敌所訹,切不可以其言而动;又勿令再往军前,恐我之虚实反为所得。浚遂疾驱临江,召韩世忠、刘光世与议,且劳其军。将士见浚来,勇气自倍。浚部分诸将,遂留镇江节度之。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至十二月初一日拂明,到平江府外,见赵、沈、胡三人,叙次问。赵云:“且说因甚放过二公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3

历来虑事周密的赵鼎急切之下没有注意到自己言语的不妥,这句话实在是太刺激魏良臣、王绘了——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能回来让你赵相公觉得很可疑?是不是只有被完颜挞懒杀了、扣留了,或着死在路上,你赵相公才不会感到意外?
魏良臣脸色顿时很不好看,他不客气地道:“且容我先说明出使的前前后后,”说罢,扭过脸不再看赵鼎,只对沈于求、胡松年继续述说情况。
魏良臣的顶撞使赵鼎颇为不悦,他起身从会客处离开,退到了后面的宰相的坐席。
沈于求见气氛已经不对了,忙道:“大家且坐。”
侍从们把茶端了上来,大家都不说话,都堂陷入了沉默。看样子,赵鼎是要魏良臣主动道歉,否则他是不会回到会客处了。
魏良臣哪里愿意道歉,沉默半晌之后,他终于忍耐不住了:“魏良臣从万死之中侥幸脱身,本欲赴诉于朝廷,不料却首先惹怒了丞相,魏良臣愿在都堂请死!”
赵鼎也不让步:“此事恐怕赵鼎不应该干预,且请沈参政、胡枢密请二位到阁子中说话。”
王绘赶忙出来解劝:“魏侍郎绝不是敢对丞相失礼,只是想说一说此行的艰苦。还望丞相优容,让魏侍郎把话说完。”

——————————————————————
附录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良臣正色曰:“且容略叙本末。”因不顾赵,只向沈、胡,赵乃退步至坐席。沈曰:“大家且坐。”方点茶,皆不语。
良臣起曰:“某脱身万死,今欲赴诉于朝廷,首先掇怒丞相。良臣愿就都堂请死。”
赵曰:“恐鼎不合干预,且请参政、枢密请二公阁子中说话。”
绘曰:“适魏侍郎对丞相非敢失礼,容但备说艰苦,且望丞相优容,使毕其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4

赵鼎脸色稍稍温和了一些,对王绘道:“我知道他此次出使,不知硬着头皮听了人家多少言语,正所谓唾面自干。二位的劳苦,不待你们说就都能知道。刚才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之所以那样问,只不过是想快点知道事情的要领。”
气氛总算是缓和了下来。赵鼎问了关键性的情况,又看了那封以完颜讹里朵名义写的国书。应该说,本来就不愿意屈辱求和的赵鼎对金国的狮子大张口并不感到意外,有这么一封国书带回来也是好事,皇帝总该死心了吧!
会见结束,魏良臣、王绘退出来时,王居正、孙近等侍从官们派人来请他们。于是,魏良臣、王绘又来见侍从官。
魏良臣窝着一肚子怨愤,一见到王居正、孙近等人,他就厉声道:“我之所以奋不顾身,是因为看到朝廷臣僚都有父母妻子,惟独主上孤苦伶仃。现在,朝廷这样对待我魏良臣,将来还能让谁再去当使者!”说罢,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魏良臣是长久压抑后的爆发,他和王绘的确是委屈——他们并没有主张割地求和,是皇帝硬要派人去“申包胥哭秦庭”;他们没想去干这种倒霉的差事,是宰执大臣们自行推荐;宰执大臣们与皇帝意见不合,却对他们不待见,和稀泥的和稀泥,不理不睬的不理不睬,弄得他们两头为难;强敌已经压境,皇帝还死逼着他们穿越战场;韩世忠更好,直接把他们当诱饵用,差点让他们送命;好不容易侥幸捡了一条命回来,宰相不仅不慰劳,还把他们当作可疑分子……

——————————————————————
附录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赵曰:“某知他吃了人多少言语,正所谓唾其面使自干者。适来无他,如二公劳苦,不待言而自知。所以如此问者,欲速知事之要领耳。”其辞少和,乃问曲折,看国书而退。
后省诸从官传语,请相见,遂见。时王居正、唐辉、孙近、刘岑在焉。良臣复厉声曰:“某所以奋不顾身,止念在廷臣僚皆有父母妻子,独主上孤立于此。如朝廷得良臣辈,岂能使人!”因大恸,众皆愕然,且曰:“良臣必泣诉于上前。”遂退。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0489楼 2014-05-25 07:48:25
还有何忠礼,徐规,虞云国这些宋史大家也是持不能完全否定绍兴和议的意见,难道你比这些人还牛吗?还有我怀疑楼主你根本没看过他们的书?
-----------------------------
哈哈哈哈!按这种逻辑,那邓广铭、王曾瑜、龚延明这些宋史大家持否定绍兴和议的意见,难道你比这些人还牛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金戈风云 20499楼 2014-05-25 14:04:00
德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给希特勒以可乘之机,把德国带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你怎么评价?
-----------------------------
@mkopmn 20501楼 2014-05-25 14:44:00
白痴贱种:反侵略和侵略是一回事么?你个王八蛋,按你这厮的混账逻辑,法西斯侵略没错嘛,错的是那些抵抗法西斯的国家,因为“再不好的和平也是和平,在正义的战争也是战争”,和平要比战争要好的多,可以少死很多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看
—————————————————
蒙古对金的战争你怎么评价,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
哈哈哈哈!除了东扯西拉你还有什么招?问你的问题,你怎么不敢正面回答——抵抗法西斯是不是错误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hzcjt863 20505楼 2014-05-25 16:07:24
-----------------------------
不必理睬超出本文范围的东西,mkopmn在故意搅混水。他的“历史知识”大多来自垃圾堆,纠正他那些层出不穷的史实错误都要浪费很多时间。
哈哈!看他那下三滥的伎俩——你说抗金,他理屈词穷,赶紧扯到希特勒;又被驳得无言以对,他又扯到蒙金战争……
他一边“辩论”一边偷偷篡改别人的观点,或者干脆替别人提出观点——你说赵构、秦桧卖国,他问你金国的汉族遗民是不是汉奸……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20511楼 2014-05-25 19:00:00
蒙古对金的战争你怎么评价,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
@mkopmn 20513楼 2014-05-25 19:30:00
哈哈哈哈!除了东扯西拉你还有什么招?问你的问题,你怎么不敢正面回答——抵抗法西斯是不是错误的?
—————————————————
不是。
-----------------------------
哈哈!回顾一下你的高论——“再不好的和平也是和平,在正义的战争也是战争,和平要比战争要好的多,可以少死很多人……好死不如赖活着……”
你觉得这种高论还能成立吗?
你这种汉奸哲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战争责任推到被侵略者身上,把死人的责任强加给抵抗者,而对真正的破坏和平的杀人凶手——侵略者——一字不提。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5

魏良臣、王绘只能恨自己没有靠山了。如果他们出自朱胜非、赵鼎或者某位现任执政的门下,那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从他们的经历可以看出——在南宋的官场,“领导栽培”、“上级提携”是何等重要,“孤寒”之辈实在是混得太辛苦了。最让魏良臣气愤难平的是,韩世忠利用他们当“死间”,大仪镇伏击战的胜利怎么说也有他们一份功劳,可现在连提都没人提一下。
“我一定要到主上面前泣诉!”魏良臣叫道。
几位侍从官愕然,不知该如何劝慰魏良臣才好。
出来后,魏良臣、王绘又见了几位关系要好的同僚。有同僚见魏良臣愤怒未已,劝道:“不要如此,主上马上要召见,还是要平心静气。”
到了中午,赵构传旨宣魏良臣、王绘到内殿觐见(注意:凡议和使者回来,赵构一律是在内殿召见),对他们温言抚慰,嘘寒问暖了一番,然后详细了解了出使经过。魏良臣将完颜挞懒等金人的言语一字不漏地说了一遍。毫无疑问,赵构是极度失望的,从王伦回来起他就一直盼望的事,终于还是落空了。
既然和谈已经谈不下去了,那就只有打了,故而赵构现在最关心的是金、伪齐到底来了多少兵马。因为王绘是武官,所以赵构先向他询问:“金国来了多少兵马?”

——————————————————————
附录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因见吏部汪思温、王纯,度支李元伦,金部吴幵,皆良臣同舍。绘亦吴幵旧同官。众问虏兵多少。绘云:“据所见不及二万人,据刺探及虏人说,四路有人,每路十万,然皆不曾见。”时良臣愤怒未已,汪思温曰:“不须如此,上方召见,公且平其气以待之。”
是日午刻,有旨召对内殿。上问劳,圣语温厚。良臣等皆至感泣。上问过界事,皆如语录对。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6

王绘答道:“臣此次出使,看见从天长自辰州有完颜挞懒的五座大寨,共约二万多人,有战船三百余艘,大小不一,但也不甚精锐;另外听说三太子、四太子、刘麟等还统率有兵马,臣都没有亲眼看见。不过陛下切不可掉以轻心,也说不定是完颜挞懒故意隐藏兵力,不让臣等发现。”王绘认为两国交兵,一般都是要显示兵威来震慑对手,而完颜挞懒似乎故意让南宋使者看到一些羸瘠老弱之卒,这很可能是诱敌之计,不可不防。
“卿所论极是啊!”赵构觉得王绘言之有理。
魏良臣、王绘汇报完毕后,赵构又召参知政事沈于求、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上殿,代表宰执大臣对魏良臣、王绘“表示真诚的慰问”。原来,有侍从官把魏良臣的怨愤之言委婉禀告了赵构,并提醒皇帝——朝廷如此对待冒着生命危险出使金营的使者,将来谁还愿意再干这种差事?
然而,这迟来的慰问难以抚平魏良臣、王绘心中的怨愤,兼之他们已经得罪了宰相赵鼎,所以第二天,王绘就称病不出。魏良臣则又被请到都堂,宰执大臣们又专门询问了金、伪齐四路人马的兵力是不是有四十万。魏良臣这次回答得很谨慎:“四十万之数,是副使(王绘)对同僚说的。这只是耳闻,未曾目睹,故而尚不能肯定。如果是确切情报,岂敢不奏明朝廷?”

——————————————————————
附录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上委曲问贼势。绘曰:“臣所见,自天长至辰州挞懒大寨,五寨共有二万人。或云三太子、四太子、刘麟、四头项,臣皆不曾亲见。有战船三百余只,大小不一,人亦不甚精锐。臣闻汉高祖怒韩王信反,欲与匈奴共击汉,自将击之,前后遣使十余辈,皆以为可击。继遣娄敬,独以为不可,曰:‘两国相击,此宜矜夸见所长。今往,见羸瘠老弱,此必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谓不可击。”乃械系娄敬,往,卒困于平城。臣愿陛下勿轻此贼。臣又闻张仪以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外破公家而成私门。臣死不敢为此,惟圣主审度事情,因时制宜,可保万全。”
上曰:“卿所论极是。卿等见挞懒状貌如何?”良臣曰:“臣等素不识之,其身长大,面微赤色,如患风疾。臣等初见之,首言京城下曾对陛下言以盖房屋为喻。”上愕然曰:“尚能记此说。”是日自泛索后对,日入出堂中,再召沈、胡大殿上相见,问劳甚厚。盖有从官言:“使人远归,朝廷如此相待,后来何以使人?”遂有是礼。某疾作,翌日下休致状。继而堂中请良臣,问四路之数。良臣曰:“却是副使曾与吴幵说。若所闻审的,当须奏知,岂敢不白知朝廷。”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20516楼 2014-05-25 19:59:00
不是。
-----------------------------
@mkopmn 20520楼 2014-05-25 21:13:50
哈哈!回顾一下你的高论——“再不好的和平也是和平,在正义的战争也是战争,和平要比战争要好的多,可以少死很多人……好死不如赖活着……”
你觉得这种高论还能成立吗?
你这种汉奸 哲学 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战争责任推到被侵略者身上,把死人的责任强加给抵抗者,而对真正的破坏和平的杀人凶手——侵略者——一字不提。
—————————————————
这种说法虽然刺耳,但是很现实
-----------------------------
卖国贼的哲学——侵略有理,抵抗该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20536楼 2014-05-26 18:23:00
这种说法虽然刺耳,但是很现实
-----------------------------
@mkopmn 20537楼 2014-05-26 18:27:26
卖国贼的 哲学 ——侵略有理,抵抗该死。
—————————————————
保全百姓也有错吗?
-----------------------------
你还振振有词呢,哪个卖国贼是为了保全百姓才卖国的?哪朝百姓会把保全自己的人称作卖国贼?看看那些为岳飞立生祠的百姓,你以为百姓会蠢到你这种程度,连谁救他们谁害他们都分不清?
哈哈!金军“搜山检海擒赵构”的时候,你怎么不让赵构去完颜粘罕那“投案自首”呢?那将会保全多少百姓啊。
汉奸宣言——我当汉奸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保全百姓。
可怎么看你们这些汉奸也只会保全自己,你们口口声声要和平,可怎么从来不敢制止侵略者?你们信誓旦旦要保全百姓,可怎么从来不敢让侵略者放下屠刀?
你们是一群无耻的贱种,对你们,劝善是无用的,你们只服从暴力和伤害力,只会在鞭子和屠刀面前发抖下跪——你们只配被当作畜生来对待。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20536楼 2014-05-26 18:23:00
这种说法虽然刺耳,但是很现实
-----------------------------
@mkopmn 20539楼 2014-05-26 18:31:00
卖国贼的 哲学 ——侵略有理,抵抗该死。
—————————————————
你认为张巡吃人是对的吗?百姓为什么要为将死的王朝殉葬?
-----------------------------
你是不是总在恨自己生错了时代?你生在鸦片战争时多好,那时当汉奸的机会多,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当汉奸,理由是不为将死的王朝殉葬;或者生在日本侵华时也好,你可以振振有词地卖国,理由是保全百姓难道有错吗?
侵略者杀进来了,你们这些贱种想的却是向抵御外侮的英雄“讨还血债”。你们的存在,对侵略者来说真是一种幸运,对同胞来说则是莫大的灾难。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0555楼 2014-05-26 22:29:42
张弘范史天泽郭虾蟆王晦做什么了就被你当做卖国贼,他们和宋朝有什么关系?他们对宋朝百姓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吗?
-----------------------------
哈哈哈哈!你别想搅混水,本文不讨论王立、吕文德、石达开、李光弼、浑瑊、高仙芝、孟昶、窦建德、张弘范、史天泽、郭虾蟆、王晦,你也犯不着假定出我们对这些人的评价,然后煞有介事地质问。
这里只揭露赵构、秦桧是卖国贼,没评论你说的那些人,你大可不必装作义愤填膺。
你若是不服气,尽管拿证据来证明赵构、秦桧卖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保全百姓、保全将士,证明他们没有干伤天害理的事。如何?敢不敢试一试?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554楼 2014-05-26 22:26:00
@mkopmn 20553楼 2014-05-26 22:19:05
你这是把金朝当做外国吗?
-----------------------------
@mkopmn 20556楼 2014-05-26 22:44:47
贱种!在宋代,金国当然是外国!
—————————————————
看来是我糊涂了,那为什么南宋数次北伐都失败了,你们不是说只要南宋北伐,北方人就会群起响应吗?可是,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这种情形出现了吗?隆兴北伐不过离绍兴和议的签订才二十多年,为什么没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你能说明白吗?
----------------------------
你还是先解释一下绍兴十年为什么北方人群起响应吧,解释一下赵构、秦桧为什么在北方人群起响应的时候偏偏要割地卖国。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7

事后,王绘私下里提醒魏良臣:“陛下召见时,虽然圣语如此,但毕竟是未和宰执商议时说的话。今日宰执奏事之后,事情必定会有变化。还是应该早作抽身之计。”
魏良臣道:“我也已经提请辞职。”
魏良臣、王绘还不知道张浚已经递交了密奏,更不会想到他们关于金、伪齐兵力的汇报,竟然会在几个月后成为了罪状……
其实,不论是赵构还是宰执大臣们,都极希望魏良臣、王绘能给出一个准确的信息,因为此事关系重大,是他们下一步做决策的重要依据。但遗憾的是,魏良臣、王绘的确是无法给出准话,而他们倾向于相信金、伪齐有四十万兵力,无疑使赵构、赵鼎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魏良臣、王绘的判断也给了张浚不小的压力,虽然他觉得魏良臣、王绘像是中了完颜挞懒的恐吓之计,但到底是不是如此,他也不敢百分之百地肯定。在部署防御时,稳妥的做法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和魏良臣、王绘分手后,他火速赶到了镇江,先犒劳了军队,又将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军中将士见张浚亲临前线,士气颇受鼓舞。张浚立即做了一件事——把自己到镇江督战的消息通知完颜兀术。
——————————————————————
附录 王绘 《绍兴甲寅通和录》
某等致仕状,先归,告良臣曰:“陛对时,圣语如此,是未见宰执之语。次日诸公对,事必不然,宜速为去就。”良臣曰:“某已乞从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8

张浚让韩世忠招募了两个人,去完颜兀术军中送信,告诉他们张浚已到镇江。
金人觉得难以置信,问道:“我们听说张浚已经被贬到了岭南,怎么可能在这里?”
送信人拿出张浚签名盖印的书信递了过去。
金人看了,颇感吃惊。随后,他们交给送信人一份以右副元帅完颜挞懒名义写的战书,要与张浚约定日期决战。
完颜兀术挥师直逼长江后,他就在期待的一个最好的局面——赵构和公卿们在他的军事威慑下意志崩溃,南宋又像建炎三年时那样,皇帝跑、大臣窜、军队溃散、百姓逃亡,他就可以再次轻松渡过长江,然后乘势一路追杀。
但现实的情况却出乎了他的意料,赵构宣布御驾亲征,张浚督率沿江诸军与他们隔江对峙。黄天荡一战的凶险,完颜兀术应该还记忆犹新,他比谁都清楚金军在水战中的劣势,不敢轻易发起渡江作战。
事实证明,赵鼎的决策是正确的。完颜兀术下一步颇不好办了,虽然发出了战书,但他也知道南宋军队不可能避长就短,选择在陆上与他决战。完颜兀术只得一面继续打造舟船、战舰,一面观望形势。
两军进入了相持状态。这种相持对完颜兀术是不利的,因为他远道而来,利于速战。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三
初,张浚至江上,令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募军民王愈、王德,持书抵右都监宗弼所,为言张枢密已在镇江。金人问愈:“吾闻张枢密已贬岭南,安得在此?”愈出浚所下文书。见浚书押,色动,即以右副元帅昌书约日索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09

张浚认为:如果放任金、伪齐联军为渡江做准备工作,时间越长,只怕是变数越大,不能守在江南无所作为。因此,他又让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频频派兵乘夜渡江,偷袭金、伪齐联军,而数次袭扰都获得了成功。虽然这种小规模的袭扰战战果都不大,但对双方军队士气的影响却不可低估。
长江防线已经有效地阻挡了金、伪齐联军继续南下,但三大将也不敢率主力过江,实施大规模的反击。如此一来,庐州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仇悆听说张浚亲临前线之后,又屡屡派人去求救。尽管张浚认为仇悆说的很有道理,但他不敢派兵去增援庐州,担心援军一到江北就遭到金国铁骑的猎杀。张浚先是劝仇悆焚毁积聚,弃城撤退,而仇悆则表示宁死不弃庐州,于是,张浚允许仇悆自行处置。
十二月初,刘麟又调集了兵马,对寿春、庐州发起了反扑,并且宣称四太子完颜兀术也将亲统铁骑前来参战。盼不到援兵对仇悆只好派了一千多士兵前去迎敌,但却在寿春附近遭到惨败,全军覆没。消息传来,庐州城里人心惶惶,金国铁骑若来,我们如何抵挡得住?
急得没了办法的仇悆突然听说岳飞一军正火速驰援淮西,他现在只能试着向岳飞求救。但是,东南三大将都不敢过江,岳家军敢吗?如果岳家军不来,仇悆就只能兑现以身殉国的诺言了。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三
戊戌,知枢密院事张浚奏捍御敌马次第,且言:“久相持,恐其别生奸计,已与诸将会议,凡可以克敌者,无不为也。”

是夜,淮东宣抚司正将许世安、王权劫敌栅于真州之东北,获数十人。

浙西、江东宣抚使张俊奏张宗颜过江击敌马获捷事。

敌增兵复犯淮右,仇悆尽发戍军千人拒之,既而败北,无一还者,遂求救于湖北制置使岳飞。

《宋史*仇悆传》
初,宣抚司既不以一卒援诸郡,但令焚积聚,弃城退保,文移不绝于道,又请浚督行之。浚檄悆度其宜处之,悆谓:“残破之余,兵食不给,诚不能支敌。然帅臣任一路之责,誓当死守。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力陈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数州之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110

让仇悆喜出望外的是,寻找岳家军的人派出去不久,就有一队骑兵出现在了庐州城外的漫天风雪之中。
原来,岳飞已经赶到了池州,接到仇悆的求救信息后,他立即命徐庆、牛皋率二千余精骑为先锋,自己则亲统大军为后继,来救庐州。
徐庆、牛皋进城来见仇悆,尚未坐定,就有人来报:发现有大队敌军正向庐州城逼近。仇悆的神色现出了几分慌张,毕竟现在只到了两千人马,岳飞的主力还在路上。
牛皋见了,起身对仇悆道:“不须畏惧,待我们出城退敌。”
仇悆颇为担心,虽然素闻岳家军骁勇善战,但毕竟要以少敌多,并且来的可能不仅是伪齐的兵马,可能还有金国的骑兵。
仇悆和庐州军民在城上观战,只见岳家军的二千精骑出城之后,迅速摆好了阵型,随即战鼓擂响,徐庆、牛皋二员勇将身先士卒,在冰天雪地中向敌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冲击。
岳家军不同于南宋其它军队之处,就是具备强大的攻击能力,在兵力居于劣势时仍敢先发制人。两军短兵相接,徐庆、牛皋所向披靡,几个回合就把敌军的阵型冲散开来。然而,对手毕竟人多势众,他们散而复集。

——————————————————————
附录 《宋史*仇悆传》
麟复以步骑数千至合肥,谍言兀术为之殿,人心怖骇,不知所为。会京西制置使遣牛皋统兵适至,悆顾左右曰:“召牛观察来击贼。”皋既至,以忠义撼之,皋素勇甚,以二千余骑驰出,短兵相接,所向披靡,敌稍慑,散而复集者三。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