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我的越南之旅

我的越南之旅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中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为了抢着上项目,人为地评出什么“新一线城市”。这些,都是“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西北的银川,自从王建国当了宁夏的自治区“一把手”;就开始了所谓的“大银川”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提前“吸干”了周边城市的资源及人口。导致,其他城市越来越“落败”和“萧条”;完全丧失了发展的“经济动力”和后劲。

因为,银川做为宁夏的“首府”;它把所有“公共建设”的资金都抽走了,别的城市“中产”或“有本事的人”也都跑到省城。那别的城市还怎么发展?

可能,这些问题也提醒着越南的“执政者”在观察中国;同时,怎么规避这些错误。发展的“慢”一点,只要能实现 “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真的“硬道理”。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我的家乡:宁夏石嘴山是一座塞上煤城,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GDP占到全宁夏的60%。但是,自从2010年以后由于煤炭基本上被开采完了;现在成了一个被“抛弃”的城市,或者换个说法“资源枯竭型”城市。

整个城市由于煤矿的“衰落”而面临转型,过去大家围绕着“煤”也自成体系地形成了“煤化工”产业链;但是,随着“低碳减排”政策的实施,这些行业也走上了“末路”。

城市的青年,只要考上外地的高校;毕业后基本没有回来的,剩下的老是“老、弱、小”。这个城市在眼看着走向“自然消亡”。。。。。。

由于,“大银川概念”在一步一步地实施;老百姓眼看着周围城市的资金、人才“被抽吸”到银川,而自己“无可耐何”的“衰落”并走向“灭亡”。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仅是在银川;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着,未来的小城市或地级市的“出路”在哪里?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直面行业真相,洞见鞋业未来

【前言】目前越南最低工资约140美元至180美元(区域别不同),加总保费与加班费等变动薪资,估计平均月薪至少300美元,若以宝成在越南聘雇人数15万计算,等于一年人事费用逾14亿元,接下来,越南的薪资成本,只会如同複利般愈滚愈大。

美中贸易战局势依旧不明,鞋业巨头宝成早已布局东南亚。

然而蔡佩君却示警:越南已经没有便宜工资。

外界多以为,纺织产业当中的成衣与制鞋业,因为在东南亚拥有庞大产线,应该是享受避开关税的转单利益,但事情结果似乎不然。

上个月,耐克与Adidas等国际一线品牌大厂签署一份给美国总统川普的公开信,信中要求川普重新考虑对中国製造鞋类加徵25%关税;因为一旦开徵,对国家、企业或是消费者都是灾难。

佩君解释,很多厂商跟宝成很像,在越南产能比重已经很大,如果要再盖新厂或是扩充产线,会造成一定经营压力,原因就出在,现在越南已经没有便宜劳工。

台股纺织股后聚阳董事长周理平同样提到:

新加入者要移入越南、原有企业要扩厂,现在两股力量都在抢工,只会造成竞争压力加剧,当地劳动力呈现供需失衡,越南已经过热了。

目前越南最低工资约140美元至180美元(区域别不同),加总保费与加班费等变动薪资,估计平均月薪至少300美元,若以宝成在越南聘雇人数15万计算,等于一年人事费用逾14亿元,接下来,越南的薪资成本,只会如同複利般愈滚愈大。

一名曾在鞋业的人资主管透露,越南劳动法令规定,进驻的企业必须制定梯形薪资,以政府公告最低薪资水准为基准,第一级距的薪资水准为最低薪资加7%。

从第二级距起每多一个级距增加5%,以此类推。

举例来说,假设越南最低薪资月薪为140美元,第一级薪资为149.8美元、第二级月薪水准就是157.3美元、第三级为165.2美元,按照员工年资进阶薪资级距。

过去十年,越南政府每年以一成多幅度调涨最低工资,当最低工资上涨,梯形薪资会跟著垫高,「等于是所有员工都调薪15%,这是很可怕的支出」。

不仅如此,潜在费用也是一大陷阱,例如,资方每年依据劳工总薪资的2%支付工会会费,年年涨最低工资加上梯形薪资,总薪资规模持续扩大,工会会费跟著水涨船高,这还不包括当地的社保成本。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robert_86 2019-05-25 11:28:45
上面的是越南国家艺术剧院
-----------------------------
@大肚佛爷 2019-06-30 13:52:56
十年前我也经常去北越。
北越的百姓对中国深恶痛绝。
一个老华侨告诉我,当年的侵略战争让越南死了很多年轻人,而且导致越南经济十年倒退。所以现在的北越居民很仇视中国人。
-----------------------------
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越南人对中国人“使起坏”来毫无愧意;甚至故意地“坑”中国人啦。。。。。。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桴嘛4073 2019-07-19 08:21:02
楼主加油写,看得不过瘾??
-----------------------------
谢谢!等我有时间再去越南旅游一下,再更新吧。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为钱而进口量会去 2019-07-19 08:45:47
lz我一直打都在支持你呢!加油!!!
-----------------------------
谢谢!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加尔瑟农 2020-02-05 20:30:15
整个帖子,把汇率全部搞错了。在越南生活的我们看来,把本贴的价值降为一边无用之贴。而楼主居然一直没有更正。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是: 1:3380 。也就是1元人民币对等折合,等价于3380越南盾。 我们天天用越南盾,天天在换算,简直烂熟于心的。
-----------------------------
SB,请你看看下面的旅客“雅丹之舟”的回复,现在还是1比3200。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整个春节都是窝在家里过的;现在马上“五一节”假期到了,不少人计划着好好出去玩玩。

如果这个时候你想去越南等中南国家旅游,你就要考虑清楚:越南是分雨季和旱季的,雨季去,经常会遇到“滂沱大雨”令人很是扫兴的。

越南的气候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的11月至4月为“旱季”;5月至10月为“雨季”。

从气温上看: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凉季,3月至4月为热季;5月至10月为雨季,多为大雨和暴雨季节。

所以说:越南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11月至来年的2月,气温适中,阳光明媚、睛空万里。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为了帮助大家熟悉越南的地理,我上一张“越南全国地图”给大家参考。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金兰湾是越南东南部重要军港、海军基地,位于庆和省南部海岸。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由两个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组成。

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湾口仅宽1300米;外港平巴湾,水深10-22米,湾口宽约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

水深可停泊航空母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它同时位于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1979年5月2日,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两个月后,苏联和越南签订了苏联海军使用金兰湾作为物资技术保障站的协议,期限25年。之后这里建成了苏联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全部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改造,附近机场常驻一个独立混成航空团。根据条约,港口内可最多可部署10艘水面舰只、8艘潜艇和6艘辅助船只。金兰湾物资技术保障站主要执行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7分舰队舰艇的后勤和技术保障任务,保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作战任务的苏联海军官兵在此休整。基地油库容量7000吨。苏军在金兰湾部署了反潜和导弹武器基地,以及技术维护部队。军事设施的警卫和防御则由苏联海军陆战队分队负责。

1979年2月28日,苏联海军第一批后勤辅助舰船进泊岘港。至这一年年底,共有35艘次舰船在岘港和金兰湾港口作短暂休整。

1980年1月,苏联太平洋舰队开始派舰船赴南海值勤。同年6月,进驻岘港的舰队改驻金兰湾。

1980—1982年间,到金兰湾进行休整的苏联舰船经常保持在10—15艘,其中“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曾先后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赴南海活动,并三次在金兰湾进行补给休整。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头顶战争的“阴云”的日子;理所当然的认为世界原本就是和平的,岁月静好是很自然的事情。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如果,世界和平是那样的容易:就不会有21世界初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南联盟战争。只不过,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的“常任理事国”;体量太大,不是别人敢随便“欺负”的。

但是,曾经战争的“阴云”也同样笼罩在我们的头上。不信的话,“90后”的年轻人可以问问你的父母、伯伯(大部分出生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告诉你:在1980年~1985年代,我们国家的《人民日报》经常整版的“刊载”-----苏联军队在我国周边分布的“趋势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军XX万、其中空军力量是XX、战斗机XX、轰炸机XX(可以携带XX件核武器)。。。。。。

整个80年代,全国这样的报纸都很多。我那时已经是一个高中生,都可以从中分析出:中国的安全压力整体来自北方,在北方的中国军力主要布防在三个方向上:新疆、东北、其次是外蒙古方向上。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那时候,很多国营企业都是施行“战时编制”:我父亲的单位是一个煤矿的机电科,同时为战时立即能拉出去参加战斗;机电科还有一个名字叫“机电营”,半自动冲锋机是发到“武装机干民兵”手上,平时就放在家里的。

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有驻军代表办公室,平时有关国防战事(驻军代表有叫停生产的权力);特别是:每年2~3的军事演习,驻军代表的权力比矿长的权力都大。

所以,我的中学阶段也参观过许多军事演习,在中学旁边的当地“武装部”见识过各类轻型武器。例如:迫击炮、重型机关枪、64式半自动步枪、高射炮、高射机关枪等等。

可能,因为我是男孩子,对各类武器有着“天然的”爱好,这些武器里我试过的有:56式步枪、64式半自动步枪,我的打靶成绩是全班最好的,经常是10发89环~94环。这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我的家乡---宁夏石嘴山,是一个以煤矿为主的工业城市,它濒临黄河。宁夏与内蒙古以黄河为界,左边是宁夏;右边是内蒙。

由于,宁夏是地势平坦(我们的城市位于银川平原上);加上贺兰山只是“南北走向”,无法形成天然的、阻挡地形。所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训练怎么寻找“防空洞”,当来不急跑到“防空洞”时;怎么有效地利用土墙、坑洞来预防苏修的“原子弹”辐射伤害。。。。。。

对付核辐射的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钻到“防空洞”里最好,同时还要戴上“护目镜”。如果,在地面上怎么预防呢?最好是穿白色衣服(例如:像医生的白大褂), 据说:白色衣服能反射大部的“辐射光”。。。。。。

为了让学生有机会熟悉“人民防空知识”,经常有附近的部队代表来学校培训我们。我现在还记得有一个部队是:73815部队,大概这个部队是一个团的规模吧。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日出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把营归,风占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这首歌曲,相信你的爷爷、父母都非常鼓励熟悉和喜欢。因为,我们生活在80年代;感觉的生活,”幸福感“远远高于现在。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读书也只要5块钱(1983年,上高一时)。。。。。。

1979年,苏联军队大举入侵阿富汗,从中国的西边”挤压“中国;这个事件还是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心里压力“,导致中国的”国防开支“都是空前高涨的。所以,那个时候中国普通的老百姓,平时能吃饱肚子就不错啦。

1980年,前苏联在莫斯科举办: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表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谴责和愤怒,美国带头拒绝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并号召其他国家一起抵制。在美国的号召下,最终一共有65个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云,占当时报名参赛国数量的五分之二。

最后只有80个国家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大约5000余人参赛,参赛人数还没有参与报道的记者数量多,创历史记录。其中有一半以上选手是苏联、东德、匈牙利、古巴这样的苏联盟友国。很多参赛国只是象征性派几个人来参赛,而且都对比赛毫无热情。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1979年,刚一”开年“就传来一个”令人振奋斗“的消息:邓小平访问美国,带来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局。。。。。。

1979年1月29日上午,美国白宫南草坪上首次并排升起五星红旗和星条旗。在这里,美国总统卡特为中国的贵宾———邓小平副总理举行了欢迎仪式。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刻。此前不久,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和隔绝,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邓小平,此刻又作为中国人民的代表,开始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的访美之旅。

2月下旬的一个深夜,一个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父亲匆忙中接了一个电话,就穿上衣服走了,这一走就是3天3夜(当时以为是煤矿上发生死亡事故)。。。。。。

第九天,就从广播上听到:中国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多年后,我父亲回忆起这个会议说:因为,中国政府担心苏联出兵西北,让西北的各大军事单位、各大国家厂矿等;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防备苏联的侵略。。。。。。

由于,这个会议涉及当年的最高机密;参加会议的干部都是处级以上干部,并且开会期间,他们都被限制在宁夏军区礼堂,连晚上都不能出去(全部由宁夏军区负责保卫)。

我父亲被分配到的工作是:把宁夏自治区的许多”保密文件“由银川转移到他们煤矿的井下看管,从银川把”保密文件“押运到煤矿,由军队负责。但是到了矿上,转运到井下;由第二煤矿机电营负责,丢失或损毁;都由我父亲负责。。。。。。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是充分的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备战工作的。。。。。。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老实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政府对外用兵打的“最为辛苦”的一次反击战,也是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反击战,没有真正地把“毛泽东军事思想”真正的发挥出来。

这,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对越作战是“匆忙”中决定的,本来中国政府没有想打这个战争;毕竟,中、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本来都是社会主义“兄弟”,突然“反目”;心里的弯,肯定是一下子无法转变过来。但是,邓小平访问美国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想让中国帮美国“出口气”;给出来许多“诱人的条件”,并坚持要中国“出手大打”。。。。。。

二、中国军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加对外战争了;对军队的指挥水平都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加上军队武器也远远落后于苏联、美国等国家。

三、越南与中国边界的地形实在是不利于中国用兵,到处都是不大的山头山;山与山之间距离也就200~300米,期间到处是茂密的树林,便于敌人“潜伏”和“藏匿”。

四、中国的坦克部队与陆军之间,协同作战配合较差;主要是“作战能力强”的部队,都配备在中国的北方,从新疆、东北、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等。

五、中国的坦克在越南的北方,由于多山也发挥不好;许多中国的坦克,都是被越南人用苏联的“冰雹式”反坦克导弹击毁。

六、中国政府保护了“克制”,没有使用“空中力量”进行“立体式”打击;主要是担心这样做,引起苏联对中国的进攻。。。。。。
楼主:robert_86  时间:2020-04-27 16:31:41
苏联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1964年10月-1982年11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在1965年-1975年之间,苏联经济实力飞涨。和很多人的常识相冲突的是,实际上苏联时期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是相当高的。举个例子,1965年苏联的人均国民收入是美国的62%,到197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美国的67%。(如果拿1975年和1965年的国民人均收入做对比,则增长了44%)。而即使到今天,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也没有美国人的40%。

后来苏联解体实际上和经济没什么关系,严格来说是政治出了问题。而1965-1975年这10年,苏联的经济实力整整提高了一倍。随着越战结束,美国军人阶级影响力崩塌,此时的苏联走上了国力的巅峰期,而美国也开始推行势力收缩策略。(历史上的美国直到今天都有一个世代参军的军人阶级,这个军人阶级在越战之前的政治影响力非常大,越战之后开始在政治上边缘化)当时间过渡到1975年后,此时的苏联核武器存量超过了美国,战略导弹部队实力全面超越美国。军事实力,经济实力都达到巅峰期的苏联其势力控制着全世界70%的面积。

军事上,苏联的军费支出年年增高,从1965年到1981年,军费支出从326亿卢布提高到了1550亿卢布。到1981年时,此时的苏联装备各型坦克57000辆(还不包括其他华约国家,总计接近100000辆),而且此时的苏联坦克仍然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种技术优势要到1990年后才消失)。而勃列日涅夫时期最著名的时间,当属“西方-81”军演。1981年,苏联为炫耀武力,威慑波兰改革派并震慑北约,举行了西方-81军演,并邀请了北约武官参观演习。

西方-81军演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开始于1981年9月4日,历时8天。陆海空三军,战略火箭军全部参加了演习,投入的兵力超过50万人。演习中投入了上万辆坦克。此次演习中苏联达成了一个成就:“以平方公里为部队数量的计算单位”。此次演习中,苏联军方要求“最大限度接近实战”。导演部没有对演习进行任何限制,纯粹是红蓝双方的自由对抗。

20世纪中后期,苏联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苏联在很多领域都超越美国。那么,有人会说了巅峰时期的苏联到底有多强大呢?

巅峰时期苏联的强大,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1、苏联国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是全球国土面积最大国家。巅峰时期苏联拥有1亿多人,当时苏联整体国民素质,甚至比美国还要高

2、苏联还是一个产油大国,西方一些专家认为,当时苏联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出售石油

3、拥有强大军事力量,苏联当时常备兵力高达300万左右,后备兵力上千万。同时苏联还有:各类坦克6万多辆、上千艘各种战舰、上万架各种作战飞机、4万多枚核武器按照苏联当时的军事实力,想要灭掉整个欧洲只需要一个月时间。

还有,当时苏联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N次。巅峰时期苏联的势力范围遍及全球,并且在很多国家都建有军事基地。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苏联15个成员国先后以独立国家身份加入到联合国大家庭。苏联在国外的所有财产、外交机构、军事设施,基本都由俄罗斯接收。

1984年是苏联的巅峰时刻。强大到令整个世界窒息。坦克海,战斗机云,时刻威胁着欧洲及中国。当时,苏联号称七天内横扫西德等前线对峙北约国家,一周之内推进到英吉利海峡,三个月内荡平欧洲。正因为苏联常规力量对北约的压倒性优势,逼得美国以核均势来平衡并不放弃首先对苏联采取核打击的政策。

作者:越南人小阿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733368/answer/1161534725
来源:知乎

楼主:robert_86

字数:97046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9-05-25 17:01:35

更新时间:2020-04-27 16:31:41

评论数:27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