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疯狂的诗词》——诗词原来也可以这样读

《疯狂的诗词》——诗词原来也可以这样读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楼上二位是69式吗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4

陆游被广泛的定义为“爱国诗人”,与他偶像大V的遭遇有关,他自身遇到的不公和家国不幸让他在屈原身上找到了共鸣,他大部分都在写抗金打仗的诗词,很少写情诗,但一写就出了人命。

写了一辈子的爱国诗也没搞死几个敌人,写了首情诗就出了人命,可谓情毒比剑毒更深。

唐婉比陆游小三岁,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也是陆游的表妹,唐闳是唐氏的亲哥哥。

《宋史》记录了通判职责:“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通判相当于一个地区的副长官,主管粮运、家田、水利、诉讼等事宜,同时监督州府长官的言行,不但有行政权还有监察权,是有实权的职位。

作为唐闳的独女,不仅受到独一无二的宠爱,自身也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平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辞赋也有研究。

俗话说,表哥看表妹,越看越得味,陆游对这个表妹也是情愫暗生,表妹对这个表哥的行为习惯也是无比钦佩。

别人拿着手纸蹲茅坑半天不见人,表哥出来手纸上就是一首诗,虽然总觉得哪儿不对,还是让人很钦佩。

陆游除了雄心壮志抱负远大,还写得一手好书法,这幅字叫《怀成都十韵诗》,通过这幅字的水准可以还原一个事实:笔者真的认不全。




陆家以家传凤钗作定情物,与唐家订亲,很快就成了亲。

初次结婚请多多关照!一对新人就这样结婚了,二人相敬如宾、你侬我侬,好不自在。

刚结婚的欣喜让陆游忘却了家国仇恨,忘却了名利富贵,也忘却了作诗,他的眼里只有表妹,她的眼里只有表哥,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了,问:表哥,你每次上厕所的纸用来写诗,那……

陆游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二人快活了几个月,问题来了,陆游没啥上进心了,陆游母亲不乐意了。

小俩口刚结婚,一般都有个玩物丧志期,一玩起来就废寝忘食,问题是,你得玩出个花样玩出个结果来啊。

陆游不读书不作诗就算了,唐婉的肚子也没个动静,唐氏着急了。

婆媳一旦有了间隙,会引发很多鸡毛蒜皮的问题,唐氏就在陆游耳边列举唐婉数宗罪,主要就是这么久了不生孩子,也不爱干家务,对自己老公也不督促督促,成天在屋里唱词作诗。

意思是唐婉影响了陆游的上进。

作为20岁刚出头的陆游,一方面确实喜欢唐婉,另一方面也确实忘了初衷,加上老母亲耳边风吹着,他也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陆游骨子里也是个传统的男人,传统表现在:
1,不忤逆老母亲的意愿;
2,必须传宗接代;
3,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是从古至今很多男人的特点,而唐婉与婆婆矛盾越发激烈,作为唐闳的独生女,她怎么受得了婆婆三番五次的挖苦,有时也忍不住顶顶嘴。

陆游多年后为李清照小知己写的墓志铭就特别赞扬过她:才藻非女子事也,可见他本身也同意母亲的观点。(参见李清照传)

在母亲日趋强烈的意愿之下,陆游终于下手了,他写了休书。

一个男人为了母亲意愿写下休妻之书着实让女人寒心呐!

可陆游这小子不仅会写诗,嘴皮子也厉害,他居然说服唐婉另居它处,说白了就是“包养”嘛!

一个女人一旦抵抗不了男人的甜言蜜语,那就开始入坑了。

陆游安排了一处小公寓“金屋藏娇”,这是典型的离婚不离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这样的行为令人羞耻,也是极端错误的举动,笔者此时都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想以身试错了。

作为书香世家,唐婉不会如此不自爱,也不会如此不自立,唯一可以信服的理由就是,她太爱陆游了,她到死都在寻找答案,为什么手纸上可以写诗。

终于,这种不正当行为被唐氏发现了,一怒之下,唐氏让陆游断绝跟唐婉的关系,并给陆游安排了另一个女子让陆游成亲。

陆游好无奈,好不舍,好心痛,好难过,那又怎么办呢?他把一腔怒气撒在后来的王夫人身上,四年之间生了三个儿子,你看陆游这气性有多大!

唐婉这时才看清陆游的真实面目,我如此真爱,你却离我而去迅速生子,这不是渣男是什么,渣男的最大特点就是,口口声声说爱,一转身就投入到别的女人怀抱。

唐婉也迅速嫁人,还嫁了个皇室子弟名叫赵士程。

那边陆游的气还是没撒完,紧接着他又纳了妾,娶妻生子又纳妾,这气得有多深呐!


【原创不易 如需转载 请联系公众号:章无计的诗词江湖】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5

陆游一生都沉浸在考试与做官的努力之中,只有做官才能让他施展抱负。

绍兴十三年(宋高宗逃到绍兴改年号为“绍兴”),陆游科举考试成绩不错,可惜没有被录取,只因他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与宋高宗理念不符。

绍兴十八年(1148年),陆游父亲陆宰去世,陆游守孝三年不得参加考试。

考试不顺、父亲去世直接导致了陆游把情感寄托在婚姻上,拉开了与唐婉千年绝恋的序幕。

谁知刚序幕刚拉到一半,幕布就断了。

1154年陆游参加进士考试成绩不错,却被秦桧搅黄了,因为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考试,拼爹不行拼爷也没拼过去。

几次考试打击让陆游心灰意冷,郁闷之下他来到沈园喝酒。

沈园是宋代一个姓沈的大富商建造的园林,作为绍兴小有名气的才子陆游早就成为VIP客户,理所当然的就被安排贵宾厅,享受一对一的专属服务,连上厕所都有贵宾通道。

就在酒足饭饱后上个茅厕准备写上几首诗时,陆游偶遇到了贵宾通道里的唐婉和赵士程夫妇。

作为宋太宗第五世孙子,赵士程的贵宾待遇比陆游还资深。

陆游脱口而出:唉哟,不错哦!

唐婉见到几年后的陆游也有些意外,这是她的初恋,她曾经的世界,她既有惊喜也有感伤,陆游已经成为她心中的结,那个挥之不去的结,她多想说:手纸又变成稿纸啦……

在现任丈夫旁边,唐婉也不能太失态,她让服务员送来黄藤酒,亲自端给陆游,跟他保持互为尊敬的状态,陆游却对着黄藤酒发呆,那端着黄藤酒的手曾经是那么的温暖又柔软啊。

赵士程在旁边,唐婉也不便跟前任多说什么,只能寒暄寒暄无关痛痒的,可陆游这时却仿佛要兽性大发,他恨不得上前捶赵士程几拳,自己的女人居然被这个男人搂在怀里,她难道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吗,她难道忘了以前的种种吗,忘了自己给的定情信物了吗,她难道不是独属于自己吗,哪怕离开了,也不能跟其他男人在一起啊。

幸好理智战胜了冲动,他的兽性大发被提前中止,改为了诗兴大发,他让人拿来笔墨,写下了那首千古的情诗,既是对以前的怀念,也是对现在的愤恨。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你用红润润的酥手捧来黄藤酒,春色太美好而你却像宫墙里的绿柳让人无法触碰;春风太可恶了,把以前的欢愉都吹走了,离别这几年生活过得寡然无味,想起当年,真是错错错!

春色如旧,人却憔悴消瘦,泪痕把脸上妆容都哭花了,手帕也湿透了;桃花被吹落,飘落在清冷的阁楼上,曾经的山盟海誓还在心里,再华美的词语都无法表述,若能回到过去,坚决不会再这样了。

你看这首诗的意思,把过去的恩爱表达的一览无遗,悔恨之意溢于言表,说是情诗一点都不为过,既肉麻又深情,不怕才子写诗,就怕才子写情诗。

可你太不把赵士程放在眼里了吧,这要搁现代,是要出人命的,你这是赤裸裸调戏前任啊。

别说分手后很快与人成亲,生了几个儿子,又纳了妾,又为自己的功名奔波,现在人家有了好归宿,反而不顾及对方感受,写下如此肉麻的诗句,太明目张胆了。

这不就是玩暧昧嘛!

唐婉与赵士程婚后也一直未生育,二人感情却甜甜蜜蜜,赵士程不但冒着压力娶一个被休的女子,还成为唐婉的精神支柱与她共沐生活风雨。

陆游把情感一吐为快了,唐婉回去后却陷入了情感的漩涡之中,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男人,毕竟自己付出了很多,这种情感不是后任所能填补的。

女人跟男人不同,女人痴情起来会全身心付出,日夜所思。

跟陆游见过后,那首诗一直在心头萦绕,就算自己被休了依然忘不掉那个伤他的男人,天天想日日想夜夜想,第二年,唐婉写下回应的一首词便郁郁而终。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世间的感情真假,人与人的情感说没就没,黄昏骤雨把花吹落,晨风也吹干了我的眼泪,想写下心事,却不知道如何下笔,只能靠在栏杆上自己跟自己说话,很多事真是太难了!

今日与往日再也不同,我生了重病就像这秋千索。夜风刺骨身体冰冷,听着远方的号角声,心中更有一丝寒意,夜已经深了,生怕别人问我的情况,只好忍住泪水强颜欢笑,不告诉别人真相。

你看唐婉这个清纯姑娘,因为陆游的一首诗把自己身体给整垮了,到死都有些不甘。

而陆游在干啥呢,陆游没有一句嘘寒问暖的话,也没有鼓起勇气抛家弃子跟唐婉再续前缘,他在家忙着生孩子,忙着复习迎接后面的考试。

男人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可怜唐婉当了真,为情所困,为爱所累。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6

那一年,他85岁。

那一年,她28岁。

陆游一生都在写诗和考取功名路上,死的时候85岁。

唐婉一生都给了陆游,为了爱放弃尊严,死的时候28岁。

那一年他们曾经海誓山盟,曾经对酒当诗,曾经亲密无间,可是一个寿比南山活到85,一个情比命贵只活了28。

而陪伴在唐婉身边的赵士程独自过完一生,终身未娶。


7

1148年陆游的父亲陆宰去世,就是那个用火钳子剪脐带的那位。

陆游在家守孝三年,闭门不出。

为了冲喜,陆游与表妹唐婉成了亲。

在母亲的强拆下,陆游很快与表妹离了婚,包养了几个月后还是被母亲发现,母亲让他彻底与唐婉分手。

分手那一夜,两个人哭的跟泪人似的,陆游擦掉眼泪,用一首歌唱出了自己心声,歌词唱道:

这不是偶然 也不是祝愿  这是上天对重逢的安排
不相信眼泪 不相信改变  可是坚信彼此的情结
我应该如何  如何回到你的心田
我应该怎样  怎样才能走进你的梦
我想呀想 盼呀盼 盼望回到我们的初恋
我望呀望 看呀看,在此重逢你的笑颜
那一夜 你没有拒绝我 那一夜 我伤害了你
那一夜 你满脸泪水 那一夜 你为我喝醉
那一夜 我与你分手 那一夜 我伤害了你
那一夜 我举起酒杯 那一夜 我心儿哭醉


8

陆游与唐婉分手后,强忍着心中悲痛,与后来的夫人王氏成了亲,一连生了七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

陆游的一生有三件事是在马不停蹄、时不待我的状态下完成的:

一是写诗,他一生写了上万首诗,存量惊人。

二是考试,他一生考了很多次试,为了当公务员实现毕生愿望,拼了老命。

三是生孩子,这个不用说,事实说明了一切,连未生育的小妾也被迅速赶出家门,居然不能生孩子,瞎耽误什么工夫。


1153年,陆游准备赴京(杭州)参加锁厅考试,这种考试专门为官员及其子女准备,也是对朝廷有功官员的特别恩惠,外面常看到的广告“内供”就是这个意思。

在此之前陆游也考过几次试,他应试的理念就是跟金国干仗,打不过要打,打得过更要打,这与宋高宗赵构的理念背道而驰,也就次次名落孙山。

屡败屡战是陆游脑海里经常浮现的词汇,当不上高官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次他又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考试。

宋朝的科举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早就实行了糊名制度,把考生的名字、籍贯等关键词糊起来不让考官看到,降低了走后门的几率。

可是字迹能辨别啊,于是又发明了誊抄模式,把所有考生试卷再重抄一遍,这回阅卷老师抓瞎了,没法认出谁是谁,可还是有瑕疵,就是试卷的文风和理念。

秦桧任职宰相,是典型的主和派,而这次的主考官是陈之茂,典型的主战派。

在锁厅考试的人才争夺中,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9

秦桧之孙秦埙也参加了这次考试,不仅仅是夺人之战,而是集团利益之争了。

一个要为朝廷选出有雄心抱负完成收复中原大业的志士,一个要为自己孙子博取名利,增加自己在朝廷的话语权。

主考官陈之茂也会写诗词,但在宋朝那个大V频出的年代,就只能算是打酱油的了。

创作方面他虽然是路人,在陆游这个事情上他却留下千古美名。

陈之茂本身就是进士出身,对秦桧早有怨言,多年前考试时就讽刺过秦桧,把他描述为国家罪人,无奈当时主考官张九成力排众议要录取陈之茂,为此跟秦桧也结下梁子。

这个张九成也会写诗词,但在宋朝那个大V满地的年代,他也只能算是高级打酱油的了。

何止是陈之茂,20年前这个张九成也是状元出道。

为了录取陈之茂,张九成跟秦桧闹到宋高宗那儿,宋高宗也很无奈,一边是秦桧,与自己勾肩搭背的权臣,一边是百姓爱戴多才多艺的状元,他也不想把事情搞僵,就赐了陈之茂为“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的意思是没考中进士但是可以用进士这个称呼和荣誉,真是奇葩了,给你荣誉但不给你工资和职位。

张九成虽然为陈之茂搞了个半拉子的“进士”,却为自己埋下祸患。

几年后,张九成被秦桧以“谤讪朝政”罪名革职,谪居江西14年,直到秦桧死后才又出山。

世道轮回,陈之茂这个曾被秦桧压制的进士这回做了主考官,他理所当然的录取陆游为头名,在陆游身上他仿佛看到多年前的自己,但陆游的诗名已经远盛于自己。

录取工作结束后,秦桧气的打开自己孙子秦埙的卷子展示给其他考官,问:我这孙子的试卷怎么样?有没有文采?有没有志向抱负?

考官有的点头称赞:你的这个孙子的试卷写的荡气回肠呀!

有的竖起大拇指:你这孙子写的豪气万丈!

有的握拳:你这孙子,人才啊!

还有的作揖:孙子,牛!


第二年要进行复试,陆游又得第一,秦埙第二。

这事又闹到高宗那,高宗不耐烦,问秦桧:你这孙子到底怎么回事啊,这点事还来烦我!

秦桧指着陈之茂恶狠狠的说:他这孙子干的不是个事儿,把我孙子排在后面。

陈之茂毫不畏缩:陛下,秦桧这孙子就这点文采抱负,还想得第一,真不是个孙子!

高宗怒了:你们这俩孙子都给我闭嘴!统统取消,陆游别当状元了,秦埙也别当状元了,录第三名行了,都回去吧,我要带孙子去了。

陈之茂、秦桧退下,看高宗退朝后,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说:真孙子!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0

陆游又失去了做官的机会,只好回到老家山阴(绍兴),这一呆就是4年。

秦桧病逝后的第3年,陆游终于等来了机会。

陆游的老师曾几在秦桧死后官复原职并升到礼部侍郎的位置,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正部长叫礼部尚书。

曾几一家很厉害,全都是进士,人称“虔州四曾”,父亲曾淮,大哥曾弼,二哥曾懋,三哥曾开,二哥还当过组织部部长,专管干部任免的。

曾几有首玩漂流的代表作: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了,天气太好了,天天都是晴天,正是出去游玩的好季节。
乘着小船沿着小溪漂流,到了小溪尽头发现没路了,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都是翠阴阴的景色,一点不逊来时的景色,几声黄鹂的叫声,更让景色美不胜收。

作为旅游爱好者,曾几这首诗把游玩浙江衢州三衢山时的景色写得很美,他也获得衢州颁发的旅游达人勋章一枚。




曾几跟陆游父亲陆宰一样都是主战派,经常互相往来,陆游很钦佩曾几,曾写过一首诗大加赞美:

《别曾学士》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忽闻高轩过,驩喜忘食眠,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骑气动原隰,霜日明山川。匏系不得从,瞻望抱悁悁。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贱贫未即死,闻道期华颠。他时得公心,敢不知所传。

意思是童年时就对老师的文才和人品很钦佩,中间一大段不用过多解释,就是说老师的文章多么多么好,就像看了复联一样,从1追到终局一战,无法割舍,最后一段意思是若得到老师真传,一定以弟子身份传承下去。

曾几一看陆游小小年纪这么迷自己,又有才华,义不容辞就收了徒。

现在当了教育部副部长,马上启用陆游,陆游就开始了人生当官的第一站,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是什么大官,主管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毕竟没有工作经验嘛,先挂职锻炼锻炼。

第一次当官是什么体验?

陆游在赴任途中写过一首诗:

《泛瑞安江风涛怡然》

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意思是:小船行驶到了浙江瑞安,湖面跟明镜似的,上看下看都是蓝天,蓬莱那样的仙境离我已经不远了,再给我一些风力能让我更快到达,此时此刻好想有艘皮划艇。

你看他当官的心态,就像新婚洞房一样,急不可耐又想好好的干一番。

在宁德期间,陆游作过一首诗文《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这里的城隍庙不是猜灯谜吃小吃的夜生活聚集地,而是祭祀之神,文中提出了“神惟正直”的观点,惟有正直的人死后才能被尊称为神。

正直成为陆游当官的一个信念,基于这个信念,才会让他多年后拒绝了著名诗人辛弃疾的帮助。

当官期间陆游还写过《出县》、《还县》二首诗,写的是当主簿时下乡考察民俗民情的经历,顺带描述了田野景色和农家乐的伙食,土菜很土,野鸡很野。

很快,1159年,陆游挂职锻炼结束,调入京师临安任职敕令所删定官,为行政命令做校对工作,也是个八品小官,但至少不是个鸟不生蛋的小县城了。

调入京都后陆游开启了打小报告模式,一连打了三次,第四次他终于被别人打小报告给干翻了。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1

陆游第一次打小报告时的心情有点紧张,受害人叫杨存中,本名杨沂中。

这个杨沂中出身将门之后,他自己是抗金名将,也是杨家将后人,杨老令公的玄孙,打仗很勇猛,还熟悉孙武吴起的兵法,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都是陆游的老前辈。

可他有个人生污点,曾担任过岳飞父子的监斩官。

宋史记载赵构对他的评价:杨存中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郭子仪也。

这个杨存中对宋高宗忠心耿耿、唯命是从,是他的郭子仪。

郭子仪可是唐朝大将,功高盖主又不被皇帝猜疑,是个完美的臣子,宋高宗对杨存中如此评价,足见信任程度和地位之高。

赵构在逃跑路上凭着杨存中的勇猛和忠心,好不容易完成逃跑大业,杨存中的权威也日盛,与皇帝关系最铁的禁军也由杨存中掌管。

1161年陆游就上奏高宗,说这个杨存中掌管禁军时间太久了,权利太大会有隐患。

大家都知道,陆游这个人写诗好,口才也好,写出来的诗都能要人命,说出来的话也很有技巧,容易说服人,是个爱说“甜言蜜语”的人。

宋高宗一想,确实啊,杨存中跟了我一路跑,对我的底细太了解了,手上兵也这么多,哪天有歹念岂不是难逃一劫?

于是乎,杨存中就被降了职,原本他是比亲王还高一级的国公,降了二级,比亲王还低的郡王。

可杨存中也不知道谁对他下了黑手啊,他仰天长叹:我特么招谁惹谁了,平白无故变郡王了。

宋高宗觉得陆游的提议很好,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就升他当了大理寺司直,负责各地案件的复核,等于是最高法的单位,官至六品,我们熟知的狄仁杰就曾经是大理寺的一个下属副院长。

尝到甜头的陆游开启了第二打小报告的历程。

1162年,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赵昚(shèn)。

宋高宗本身并不是正统的皇族血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暴毙后被弟弟赵匡义接位,广泛的被认为是弑兄夺位。

赵匡义继位后,为避开哥哥的名讳,改名赵光义。

赵构年轻时有一个儿子和几个女儿,唯一的儿子小时候也被吓死了。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跑路,身体也跑垮了,连与宫女独处造人时也担惊受怕金兵的攻击,之后再也没有造出小人来。

所以吓谁都可以,千万别让男人受到惊吓,那都是子孙万代人命关天的事。

赵昚六岁时(1132年)就被选入宫中当接班人,成为赵构的养子,作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昚血脉纯正,无奈赵构一直不退位,当了30年备胎后,机会来了。

1161年,金帝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相继攻占了庐州(安徽合肥)、和州(安徽和县),准备渡江灭宋时,他说了一句话:三日内渡江,否则带兵将军全部砍头!

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多么大的气势,多么鼓舞人心的军令状啊。

很快,金兵内乱,完颜亮被杀。

这可把赵构吓得不轻,差点就成亡国奴了,赶紧立赵昚为皇太子,很快就主动禅位给赵昚,自己做太上皇享清福去了,这招跟他的父亲宋徽宗有一拼。

这个赵昚比赵构强多了,是南宋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着手收复失地、惩治贪污,还平反了岳飞冤案,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开启了有名的“乾淳之治”,后世说他是南宋皇帝之首。

可是刚上任也有懈怠的时候啊,当了这么多年备胎,终于升为正式轮胎,还不先翻滚几天呐。

赵昚即位后赐陆游为进士出身,给了他正规的身份,算是对他的认可,陆游一下觉得自己的地位很重要。

这天赵昚在后宫取乐,陆游上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等,赵昚一时玩性兴起,没有很认真对待,陆游便找大臣张焘,偷偷告诉他,皇上在宫内玩乐呢。

这小报告打的,把自己老板的生活八卦都出卖给同事了。

张焘是个直性子的人,他闯入宫内指责赵昚刚上任就纸醉金迷,赵昚也不便发怒,但他知道刚才只有陆游进殿参奏过,马上宣诏陆游降职为镇江府通判。

这次小报告打错了对象,被降了职。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2

第三次打小报告是在1164年。

金帝完颜亮兵乱被杀后,金国一片混乱,部队撤回后与南宋议和。

宋孝宗即位后派张浚领13万大军北伐,在符离(安徽宿州)遭遇大败,兵力大损后被迫与金国签订“隆兴和议”,虽然这也是屈辱的协议,却让南宋得到40年的喘息机会,大大提升了国力和经济。

这时,陆游对龙大渊、曾觌这2个人的权力有所不满,他又找到张焘打起小报告,说这俩人滥用职权,广结私党,不拿掉他们后患无穷。

作为枢密使的张焘不知为啥总爱信陆游的话,可能一个写诗出名的人不会乱说话,又跑去找宋孝宗赵昚,说这俩人广结私党、滥用职权,不拿掉他们后患无穷啊。

宋孝宗就问,你听谁说的?

张焘脱口而出:游啊。

宋史记载,张焘确实只说了个游,陆游的游。

宋孝宗大怒,怎么又是他!还有完没完?赶紧把他调走。

就这样,陆游又被调到建康府做通判。

1165年,陆游又被调到隆兴府(江西南昌)做通判,离皇帝和权力中心越来越远。

陆游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又要开启打小报告模式,没想到这回噩运来了。

有人提前得知消息后,反咬了陆游一口,说他整天和谏官为伍,力劝官员带兵北伐,破坏安定局面。

宋孝宗本来想趁着百姓安康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下,励精图治发展经济,这么一听就觉得陆游太不顾全大局,嘴太碎了,老是怂恿别人去打仗,就罢了他的官,回家待业去了。

陆游就此告老还乡,回到老家山阴(绍兴)去了,他再次化悲痛为力量,后面又生了好几个孩子。

2年后,陆游写出了一首名诗《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要笑农家腊月酿的酒很浑浊不好喝,丰收之年农家待客的菜肴还是很丰盛的。
一座座山和一道道水流横在眼前以为没有路可走了,忽然发现眼前有一处村庄。
箫声鼓声跟着春社之日越来越近,衣服帽子都很朴素,民风保存的很好。
今后若还能有时间趁着月色出来游玩,我会拄着拐杖随时随刻来敲门。

这是陆游1167年赋闲在家写的诗句,回忆了他在江西南昌做通判时的经历,表面上看是写农家景色和民俗,实际是对命运的不甘,对收复中原的抱负以及对事业东山再起的信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以为很多时候都无路可走的时候,机会一定会马上再次到来。



【原创长文实属不易 需要转载的请先联络公号:章无计的诗词江湖】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3

知道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

啤酒节?喝酒?卖酒?电子商务?

去你的!没文化!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为什么把这个日子定为中国旅游日,而不是五一、十一这样喜闻乐见的日子称为旅游日?

知道这个原因的,一定是饱读诗书腹中有墨的文化人!

因为519这天是著名的旅游达人徐霞客的游记名著《徐霞客游记》开写的日子。

他一边游历大好河山,一边疯狂撸串,一边留下千古名篇。

这本用30年时间完成的60万字名著比西方开启地理探寻的时间更早更完善。

30年啊,这么长的时间得撸掉多少串串?

徐霞客活了54岁,其中三十多年都在旅行中,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所著的旅行日记资料详实,范围广大,是典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践行者。

但今天我们说的不是徐霞客,徐霞客背后有个利益集团支撑,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有善解人意的父母力挺,路上还有铁杆粉丝打赏,是个旅游大V,这些资源谁能比?

我们今天说的是穷游鼻祖陆游先生的穷游经历,他写的《入蜀记》比《徐霞客游记》早了四百多年,是中国第一部游记类专著。

《四库全书》这样评价《入蜀记》: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其它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

四库的意思是陆游这篇游记文不仅仅局限于山川风貌,还有很多对古往诗词作者的实践论证,比如欧阳修的诗作《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江上孤峰蔽绿萝,县楼终日对嵯峨。他原以为是孤峰上长满了绿萝,但到了峡州(湖北宜昌)后才发现绿萝是条溪流的名字。

如果不是实地验证,你的想象和认知就会出错,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这篇游记除了向陆游的启蒙偶像屈原致敬外,世人还发现陆游中年时居然换了自己的爱豆,那就是在这篇游记里引据多达30首诗词的李白,可见对这个爱豆的喜爱之情。

更重要的是,陆游当时是身无分文,且拖家带口,历经160天,跨越1500公里,途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凭一叶小舟和两条腿,他是怎么做到的?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4

1167年,陆游被免职在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游山西村》的经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在高宗任内升职当了大理寺寺直,在孝宗任内又因“喜论恢复”被罢了官。

为了当官施展抱负,陆游考了N次试,落榜后又被恩师启用直到被孝宗罢官。

在家赋闲的4年,陆游除了在当地寻觅山货吃遍野味,还以诗明志,希冀自己的政治生涯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1169年抗金名臣虞允文任职宰相,大量启用主战派官员,陆游也被再次推荐当官,被调到夔(kuí)州(重庆奉节)当通判。

夔州是个比较偏远的地区,一向是被贬官员的发呆之地。

嗯,发呆,无所事事,期望再度被重用,常常发呆等机会。

刘禹锡被贬后在此发呆写下“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的美句,杜甫被贬后发呆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

此时的陆游已经穷困潦倒,刚开始两年靠着积蓄和遣散费还能勉强度日,平常无事还能遍访山村吃遍野货,后面二年就入不敷出了,家里孩子又多,失业金也花完了,锅都快揭不开了,朝廷说去夔州,他想都没想就接受。

虽然夔州通判是个小官,路途又遥远,但在陆游心里又燃起前途无量的火苗,他二话不说收拾行囊一边赴任一边开启“穷游”模式,一路记下所见所闻和自然地理的《入蜀记》。

《入蜀记》记载,1169年末得知被任命的消息,陆游正抱病在床,等到入夏时分身体好些时,由运河、长江水路乘船开始行程。

下面篇幅建议收藏,除了此文,你找不到《入蜀记》全文翻译的文章,而且还这么白话的翻译。

闰年5月18日晚上出发,到了苍南县法云寺。几个好兄弟招待他吃饱喝足,喝到凌晨4点出发,这顿没花钱。


19日黎明,到了柯桥区钱清镇,浮桥很坚固也很漂亮整洁。吃饱喝足下午三点出发到萧山县,在觉苑寺休息。据说这里是江文通(江淹)旧居。有一道大碑,碑文是叶道卿所写。寺额和佛殿都是沈睿达书写。游玩大半天,半夜三四点坐上小舟行驶到西兴镇。

(注:江淹,南北朝第一才子,“江郎才尽”说的就是他。)

20日黎明渡江,江面上很平静,在仙林寺稍作休息,寺庙僧人准备了汤,没有四菜,光喝汤就喝饱了。又买了艘小船,出了北关,把小舟停在红亭休憩,一夜居然没有蚊子。

21-24日,看望几个亲属长辈,在他们家留宿撸串,一分钱没花。

25日,晚,有人请吃饭,桌上放了几大盆明矾,像雪一样。

26日,晚,芮国器(国子监副校长)请吃饭,席间还有仲高兄。

(仲高是陆游堂兄,陆游曾为他作过词:

《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27日,休息,旅游也很累的,好吧。

28日,同仲高兄买小船游览西湖,很多旧相识都离世了,达官贵人却不再往来了。

29日,官场朋友招待我吃饭,邂逅赵德庄少卿彦端。晚上出了涌金门,绕城玩了一圈后回到船上。

30日,吃饭划船,和孩子们荡起双桨。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5
6月1日,午后有小雨,热得没法过。
2日,晚上下雨了,有点凉快,在临平留宿,太师蔡京葬其父于此。睡到半夜起来坐船出发。

3日黎明,到了长河堰这个地方,好多海鲜,午后到了嘉兴。县长和官员们赶来请我吃海鲜。吃的太撑,晚上居然行了十八里,在石门镇留宿,天空有火云,明天估计要热死人。
4日,果然很热,午后有点微风。晚上停在本觉寺门前。寺中有莲池,池中有乌龟无数,听到人声都跑过来。亭中有小碑,郭功甫写的《醉翁操》。

5日,见了嘉兴其他官员,游览了宝华尼寺。

6日,晚上在陈大光县令家做客,一顿海吃。

7日,辞别众人,去方务德家蹭了顿素饭,没荤。晚上出了城。

8日,天气很凉,顺风,运河水泛滥,水漫数尺,妇女儿童都在忙碌舀水排涝。

9日,天气转晴。中午到了吴江县。县长和官员也来了。饭店卖的鱼鲊(zhǎ)很好吃,是饭店的招牌菜。晚上出发,回望长桥层塔,就像画一样。

10日,到了平江,在枫桥寺边上留宿,“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的就是这里。

11日,凌晨四五点从枫桥出发,路上行人已然很多,这地方的人很勤劳,为他们点赞。快到无锡县(无锡),感觉这地方建筑很大气。晚上在县里的驿站歇脚。

12日,白天拜见几个官员,凌晨二点到了常州城。

13日,在常州城荆溪馆停下。夜晚的月亮真亮,与家人一起赏月。

14日,见了很多官员,混吃混喝。

15日,早上过了吕城闸,有一大石兽,南朝帝王陵墓在此。

16日,从丹阳出发,过了新丰,想起李白的诗: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

17-19日到了镇江。跟镇江官员胡吃海喝,与文人墨客喝茶交流。

20日,天气很凉。

21日,休息,肠胃吃坏了。
22日,继续喝,控制不住。
23日,到甘露寺,吃了顿斋饭,肠胃舒服多了。

25日,白天游览金山寺,晚上想出江,船夫说不行,潮水要来,太危险了,只好在江口留宿。哎哟我去,白天游玩晚上睡觉,猴年马月才到啊。好吧,安全第一。

26日,游金山,登玉鉴堂、妙高台。
27日,还在金山,冻死了。
28日,在江中观日出,很壮观。午间过瓜洲,在江中船内正欣赏金山的壮丽,突然风雷大作,吓死我了,幸亏船夫经验很丰富,他嘱咐我在原地等死,没想到一会就停了,逃过一劫。
29日,在瓜洲停泊,天气很清爽。夜晚欣赏金山塔灯。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6
7月1日,黎明时离开瓜洲。晚上到了真州。

2日,见了知州和一众官员,在光孝寺停留片刻,寺中有百人。
3日,与官员聚餐,希望肚子不要吃坏。

4日,今天小船驶得很快,船夫真是疯了,可能是酒驾。

5日,风大,好怕船开得太快,昨天有点晕船。
6日,见了一批官员。
7日,游天庆观。
8日早晨,在太平兴国寺上香。
9日,到了保宁、戒坛二寺。

10日,出了建康城,在大城冈留宿。这里居民不多,只有数十家。
11日,行大江,过三山矶、烈洲、慈姥矶、采石镇,停靠在太平州江口,今晚没怎么吃东西,肚子刚刚好点,晚上下了雨。
12日,停在阅武亭,问船夫怎么进城,船夫说:距城二十里,须步乃可入。只好徒步走了二十里,累死老子了。
13日,见一批官员,聊天中想起了李太白诗作《姑熟十咏》。

14日,晚上放晴了,打开南窗欣赏溪山美景,溪中很多鱼跳跃,鱼很肥,不知道应该是红烧还是清炖。
15日,见了几名教授(教学官员,七品小官),饭后游东岳庙、广福寺,北边有和州新城,李太白写过《黄出凌歊台送族弟泛舟赴华阴》一诗。
16日,在道院聚会。晚上月亮很亮,在水中摇曳,才知道苏轼的那句“玉塔卧微栏”写的很妙。
17日,在李太白祠堂相聚。祠堂在青山的西北面,墓在祠堂后面。山顶有小亭,名曰“谢公亭”,周边有石兽石马,制作很精妙。
18日,行驶在江中,江溪的清浊互不相乱。大江被东梁西梁这两座小山夹在中间,李太白曾写过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梅尧臣写过“东梁如仰蚕,西梁如浮鱼”;徐师川写过“南人北人朝暮船,东梁西梁今古山”,这些佳句都来自这里。
19日,过大、小褐山矶。

20日,前去拜谢宁国太平县主簿。到了中午,过了三山矶,有个道人半醉立在悬崖峭壁上,喝过酒的人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江中看到十多条江豚出没,黑的黄的都有,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21日,过繁昌县。停靠在荻港(芜湖),晚上散步游览龙庙,有个老道人守庙,在此住了十年,每天砍两捆柴卖掉后维持生活,遇到雨雪天气只能乞讨了。又到一庙宇,和尚说前面就是铜陵界,那座大山就是铜官山,李太白写过“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22日,经过铜陵县但没有进去玩,这几天玩的太多了,要收敛一些。

23日,过阳山矶看见了九华山。九华山本叫九子山,李太白将它改名为九华山。

24日,到了池州。李太白往来江东,在此地写了很多首诗,如《秋浦歌》十七首及《九华山》、《青溪》、《白笴陂》、《玉镜潭》。杜牧的诗若与李太白一起读,风格太不同了。

25日,游光孝寺。

26日,过长风沙、罗刹石,李太白和梅尧臣都在这写过诗。
27日,过雁翅夹,这里的居民只有二百多家,岸边的船很多。
28日,过东流县。小船行驶到石壁下,狂风大作,船夫吓得不轻,准备原地等死,在我鼓励下,他竭力控制船向,其他几艘同行的小船也来帮忙,终于稳住。

29日,风雨凄冷,要加衣裳了。有一小舟冒着涛浪来送外卖,有薪菜狶肉。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7

8月1日,过烽火矶。石头太多,奇形怪状,小船行驶的很慢,果然如老杜(杜甫)所写的那样“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2日,早晨,行驶没到二十里,突然风起云涌,赶紧系住缆绳,等云开雾散才继续前行。这时才领悟李太白的“开帆入天镜”的妙境。
3日,停在琵琶亭,见了一干官员。
4日,游天庆观。李太白在此有诗刻《浔阳紫极宫》,而苏轼黄庭坚的诗作已经不复存在。

5日,在庾楼聚会,楼正面对着庐山双剑峰,北临大江,很壮丽。

6日,晚上七八点,有几百个大灯球从岸边放入江面,渐散渐远,如繁星一般,原来是一户人家为祈福所为。
7日,去往庐山。路上的大树乔木都好几百年的光阴。
8日,由山路到太平兴国宫,门庭很壮观。
9日,到晋慧远法师祠堂及神运殿焚香。
10日,晚上告别众人,庐山山中极寒,抱着大火炉睡觉,若回到山下热的还得挥扇子。
11日,坐船走了,秋高气爽,停在赤沙湖口还能看见庐山。老杜在《潭州道林》中写道“殿脚插入赤沙湖”。此湖应当在湖南,然而岳州华容县及此处都有赤沙湖,可见很多地名重复的比较多。
12日,在江中看到一个怪物,有双角,远望如小牛犊,出没水中有声音,难道是蛟龙?
13日,到达富池昭勇庙,有酒和猪肉。

14日,小雨。路过一小石山,山顶被削去一半。

15日,阴天。西风。晚上与几个孩子登岸观月,大的带小的,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多就是麻烦。
16日,过新野夹。玄真子《渔父辞》中写“西塞山前白鹭飞”,李太白《送弟之江东》也写过: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
17日,过回风矶。没有大山,但江水湍急,小船寸步难行。过了兰溪,苏东坡曾写“山下兰芽短浸溪”。买了点鹿肉吃,味道极好,不知道是不是野味。晚上停在巴河口。自兰溪而西,江面很广,这两天都是逆风,船行的慢,船夫吃得多,米也吃完了,便来巴河买米,吃饱后船夫一身是劲,一日竟行了八九十里。
18日,早七点到黄州(湖北黄冈)。杜牧写过“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黄州与樊口正相对,苏东坡说此处是“武昌樊口幽绝处”。

19日,早晨游览东坡(黄冈的赤壁公园)。东坡地势平旷,东边地势颇高,有三间屋,有居士亭,亭下面有一堂。堂中有苏公像。
20日,拂晓时分离开黄州,江面无风,行了十四五里,江面变窄,在戚矶港停船休息。
21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秀丽。晚上停在杨罗洑,居民很多,鱼贱如土,且都是大鱼,船夫没见过这么便宜的,吃到吐。我想找几条小鱼喂猫,没找到。
22日,小雨。过青山矶,碎石很多,水比较浅,适合拍婚纱写真。
23日,早上七点到达鄂州。李太白写过《赠江夏韦太守》: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24日,早饭在漕园光华堂享用,晚饭在奇章堂。

25日,观看水战演习。大舰七百艘,有六七十米长,就仿佛是航空母舰似的壮观,上面有楼橹,旗帜鲜明,踏着巨浪行驶,观看人数有好几万人,真乃天下之壮观,壮哉我大中国呀。
26日,游览头陁寺。李太白在此写过诗,足以说明一切了。

27日,在南楼上聚会,到处转转,拍几张风景照回去留存。
28日,访黄鹤楼故址。李太白写过诗,他老人家写过诗的地方,我都要好好玩一番。黄庭坚、老杜也都写过,最有名的还是我家太白在此楼写的《送孟浩然》: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9日,女儿生病了,请医生为女儿诊脉。

30日,黎明时分离开鄂州,沿鹦鹉洲南行,洲上有茂林神祠,坏了,这里又有我家李太白诗作:至今芳洲上,兰蕙不敢生。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8

9月1日,又到了开学季,想想幼子们跟我奔波就有种说不出的悲凉感。

2日-5日,到了一处村庄,只有二十来家,吃饭都没菜,过得都不太好,就不多写了。
6日,小船继续前行,四处竹林茂盛,鸡犬很悠闲,鸭子浮着水,有临时摆渡者呼唤人上船,真像是一处仙境。船夫说,在这里造一处别墅,爽也!
7日,在湛江停留。
8日,风大。无数大鱼在水中跳跃,好久没喝鱼汤了。

9日,行了三十里,在塔子矶停靠。自从离开鄂州,每天看到的都是山,今天买了只羊和酒,大家一起海吃一顿,光看风景看得身子骨都差了。
10日,风雨太大,小船停在江面上。到对岸买了肉食回来,买了很多条鱼,还有一只乌牡鸡,不忍杀它啊,便留在小船中养着让它下蛋吃,下不了蛋了再宰杀它。
11日,小船继续行驶。从西南方向望去,水与天交接,船夫说,那是潜军港。古人把部队留在那等着敌军过来。找望远镜一看,港中有两个黑点,等船靠近,发现是家禽浮在江中,白色羽毛,跟鹅一样大,味道一定很鲜美。可能是鹄。停在三江口,水很浅,山也看不到了。李太白又来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2日,过石首县,没上岸游览。老杜写过《送石首薛明府》。

13日,听诵梵语《般若心经》,此经惟蜀僧能诵,我就不行了。

14-15日,在公安县游览,老杜写了不少诗在这里。
16日,经过白湖。这里离大武汉很近咯。好兴奋。到了升子铺看到数百只天鹅在游泳,停靠在沙市,此处离公安县已有六十里,老杜写过:买薪犹白帝,鸣橹已沙头。
17日,沙市居住的人大部分都是四川人,如果不是,那也是与四川人结婚的。

18日,见了一批官员。

19日,在新桥马监聚餐。当地人说,这里月初曾下过雪。

20日,晒晒被子,晒晒床单,一股霉气,再不晒晒都要生虱子了。

21日,四面都是浓浓大雾,小船被限速了,蜗牛一样。
22日,船夫杀了一头猪祭祀。
23-25日,祭奠先人,会见官员。
26日,把船修整了一遍。
27日,停靠在新河口,距沙市有三四里。
28-29日,停在方城。遇到大风无法行进。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19

10月1-2日,经过瓜洲坝、仓头、百里洲,停在桂林湾。

3日,与孩子登堤欣赏蜀江,又想起李太白的《荆门望蜀江》。
4日,经过杨木寨,停在龙湾。
5日,过白羊市,停靠在赤崖。

6日,过荆门、十二碚。
7日,游览西山甘泉寺。
8日,过下牢关,千峰万岭,很是巍峨。

9日,下小雪了。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在天空静静缤纷,眼看春天就要来了……
10日,早晨在庙中祭祀后出行。船停在归州城下,南北有门,前临江水,正对黄牛峡。城西北有山,山上有伍子胥庙。
11日,过达洞滩,路很难走,与孩子们坐轿子过滩。李太白有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欧阳修也有诗: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12日,过东滩,入马肝峡。

13-14日,以小舟渡江南,登山,至江渎南庙。
15日,过白狗峡,在兴山口停歇。

16日,见了知州和一众官员。《山海经》曰:夏启封孟除于丹阳城;郭璞注云在秭归县南。说的大概就是这里。
17日-19日,探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东边,石刻有字:宋玉宅。
20日,离开归州。出巫峯门,过天庆观。
21日,在船上看石门关,仅能一人通行,真是天下至险。晚上在巴东县停靠,风景秀丽,远胜秭归。但住家很少,才百余户。

22日,从巴东出发,有一个夫子洞,人迹罕至,周边有围栏,但不知道夫子是谁。

23日,过巫山凝真观,正对巫山,峰峦入云,山脚直插江中。但十二道山峰无法全部看见,只能看到八九道山峰,惟神女峰最为奇峭。

24日,早,抵达巫山。是个大县,比归州、峡州要好得多。南陵山极高大,小路跟毛线一样,一直盘延到山顶,被称为“一百八十盘”。黄庭坚有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饶羊肠。

25日,下午三四点,在大溪口靠岸修整。
26日,从大溪口出发,入瞿唐峡。两壁对耸,直入霄汉。晚上到了瞿唐关,与白帝城相连,老杜诗中说:白帝夔州各异城。
27日,早晨到了夔州。我的天,终于到达目的地,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20
从5月18日到10月27日,足足160天的时间,诗人陆游为我们展示了一套详细的穷游手册。
陆游后来在夔州任职快到期时写过信给时任宰相虞允文,意思是说自己到夔州这么远的地方任职连路费都没有,全靠众筹,这里工资又低,回去的路费也没有,儿子三十了都没娶上媳妇呢。
身无分文却能跨越1500公里去赴任,读了《入蜀记》你就会发现这几点正是陆游的厉害之处:
1,读书多
文中,陆游每到一处都引经据典,常引用李白、欧阳修、黄庭坚等诗文。
一千年前也没有电脑手机啥的能查阅资料,前辈的诗作全靠背,陆游能在每个地点记下前辈大V的诗作,光读书的能力这块就超越了很多人,若没有诗文作为点睛,那这篇《入蜀记》只能改为《撸串记》了。
2,勤俭
陆游是个官宦之家,但也是个勤俭过日子的人。在路过很多地方他买的都是打折的食物,比如鱼,贱到没人吃;还有祭祀时做活动的促销肉,都是买一赠一的东西,有的时间长了也难免有异味,他也舍不得扔。
3,人缘好
每到一处,都有官员请陆游吃饭,还有教育方面的专家与他探讨教育话题。虽然宋朝有官员任职洗尘的惯例,但陆游这样有诗名的小官想必名声很好,才有如此众多官员和教授们与他吃饭切磋;虽然身无分文,却能筹到路费,这也是人缘值的体现。
4,家庭支持
少了家庭支持啥事都做不成,没有陆游二婚老婆和孩子们的支持,哪能跨越几千公里来任职,搁现在就是两地分居闹离婚,孩子管别人叫爹,你还得出抚养费。
5,爱猫
陆游是爱猫达人,自己吃鱼还不忘给爱猫找几条小鱼,这样有爱心的诗人一定坏不到哪儿去。爱猫的男人运气也不会太差。
6,信念
是什么支撑陆游携家带口花5个多月路程去一个偏远之地任职?
是信念,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坚定信念,他相信自己会得到重用,为国家做出贡献,哪怕再远的路也不会阻隔他的脚步和信念。
有了这些因素,何尝不会成功?

【原创不易 如需转载请告知公众号:章无计的诗词江湖】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21

陆游花了160天去夔州任职,途中洋洋洒洒写了4万字的《入蜀记》,这部游记作品很精彩,在笔者的即兴翻译之下,让这部作品成为教科书级别的自驾游指南。

是什么原因让陆游靠一叶小船漂洋过海去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当个芝麻小官?

是信念,也是精神,为了实现报效家国的信念,为了策马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也有不为人知的原因,穷!穷得叮当响,不当官就没工资生活。

在夔州当了几年官后,任期要到了,陆游写给当朝宰相虞允文一封信,说自己太穷了,连回家路费都没了,儿子一个一个长大,对象们一个个来要彩礼钱,实在给不起,要不就再给个官当当吧。

这封求职信写的让笔者泪眼婆娑,既想为他的清正廉明打CALL,又为他的穷困潦倒扼腕,笔者不由地发出一声呐喊:您这样一个刚正不阿的官员,为啥要生7个儿子啊?

此时的南宋皇帝是宋孝宗赵昚,是个很有抱负的皇帝,他上任后启用很多主战派将领,要与金兵大干一场,虞允文就是其中之一。此人曾出使过金国,看到金国举国上下都在运粮造船,回去后禀报皇帝要留个心眼。

1161年,虞允文指挥1.8万残兵在采石(安徽马鞍山)大败金帝完颜亮的40万大军,从此受到宋孝宗的赏识,并官至左丞相。

虞允文接到陆游的自荐信,看的泪眼婆娑(跟笔者一样情感丰富),他比陆游大15岁,放下信,他感叹一声:小陆啊小陆,不乱生孩子,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啊!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22

虞允文写了封推荐信给四川宣抚史王炎,王炎早就听说过陆游的雄心壮志,当下征召陆游等十余人前往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南郑县)幕府任职,为收复中原驱逐金人拟写战略计划书。

陆游对参军有着足够多的热血和准备,上任前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为国出战,为此写过一首诗《投梁参政》: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流离鬓成丝,悲吒泪如洗。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远冲三伏热,前指九月水……士各奋所长,儒生未宜鄙。覆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

这是一封写给梁参政(副丞相)的信:我陆游本是个普通的人,当个很低的小官,到处漂泊鬓发已白,想想就泪如雨下。风烛残年之际还要去遥远的夔州当职,就是为了能挣上糊口的那斗米,顶着三伏天的日头去跋山涉水,到了九月行舟会更加凶险……读书人也可以发挥出自己特长,不该受到鄙视和轻视,我可以披上毡草写军书,哪怕严寒冻掉我的手指头!

陆游一方面有着远大的抱负想击敌报国,一方面又无奈自己只是个小官无法施展,生活还很困苦,令人唏嘘。终于等到让他梦寐以求的参军机会,仿佛人生马上要到达了巅峰。

陆游告别家人单枪匹马入职幕府,试用期也非常卖力,不久就作了一篇有名的《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

这条北伐策略与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相得益彰,都是为了收复中原统一全国而作的精彩规划。

在作战训练上陆游也毫不含糊,经常与部队一起训练,练就一身好剑法,有时会去对岸金营刺探军情,凭着过硬的剑术成功完成几次间谍任务。

陆游也不缺乏勇猛,和同僚们曾经射杀过一只老虎,这也不能怪老虎,那时候人少,老虎的吃人技术还不够熟练,被陆游哥几个给诱杀了,放到现在凭几把剑万万是不可能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及逃票行为的发生,老虎的作战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在战术策略上,陆游也身体力行,常常亲自考察作战前线的实战效果,他自称“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因忙于军务,三天不生火做饭都行,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在研究大散关军事地图后,陆游写下《观大散关图有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在这个地方他又提出占据关东、挥兵东向的意图,随后又写:收复中原,迎接二圣,山河归一,四通八达,直捣黄龙,俘虏金帝,天下清明!

你看,写着写着就不像话了,一腔抱负是好事,但不能太过,你跟岳飞一样,想把二圣赢回来,其他既得利益者咋办呢?他们一定视你为仇敌,要把你整个半身不遂啊。

经过几场北伐胜仗之后,在符离(宿州)这个地方,宋军吃了败仗,加上朝中主和派的干扰,宋孝宗把好不容易收复的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又拱手让给金国,隆兴北伐计划宣告失败,《平戎策》被否决,王炎被调回,幕府解散,陆游下岗了。

【原创不易 如需转载请联络公众号:章无计的诗词江湖】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23


在四川王炎幕府,是陆游离一线抗金最近的地方,下岗后他与前线愈行愈远。

后面的三十多年,陆游过着复制粘贴的生活,一会儿被征召当个官,一会儿把你免职,一会儿让你回老家,一会儿让你来京城谈谈。

1172年,陆游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没事开开会提提意见,挺清闲。

1173年,蜀州缺干部,改任蜀州通判。

1173年5月,虞允文举荐他为嘉州通判。

1174年,虞允文病逝,陆游调回蜀州通判。

1174年10月,陆游被任命为荣州代理州事。

1175年,范成大从桂林调到成都,任四川制置使(军事统帅),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被人打小报告后,范先生又将陆游免职。

(范成大这人官虽然做得比陆游大,但诗名上没有陆游大,在南宋中兴诗人四大天王中,范成大排在陆游之后。)

1176年,陆游郁郁不得志常借酒浇愁写诗,被保守派攻击为“颓放”、“失礼”,便自号“放翁”反击。

(科普一下:古人的名字,名是姓名,字是补充,号是外号,自己没事给自己取个外号,这在现代会被认为是神经病。比如李白,名李白,字太白,字就是补充,本来就够白的了,想让自己更白一些,看来对肤色要求比较高,是个颜控,然后给自己取了外号“青莲居士”;杜甫的甫是美男的意思,所以字子美,他想强调一下,这个男子真的很美,因常居长安城南少陵便给自己取了号叫“少陵野老”;同样,陆游觉得大家都说他颓放、狂放,那就取个外号“放翁”,非气死你们不可:一个狂放的老翁,你还能怎么着?为什么陆游取名陆游,字务观呢?陆游虽是在河面而生,但陆游母亲是北宋诗人秦观的铁杆粉丝,她希望陆游成为秦观那样的人,就叫务观,而秦观字少游,明白了吧?女粉丝就是疯狂!)

1177年,范成大回京,陆游写了首诗《送范舍人还朝》请他带话给皇上: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此处范舍人是对范成大的尊贵身份的称呼,千万别认为这是人家的外号。)

1178年,陆游名气越来越大,孝宗先后任命他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1179年秋,陆游被任命为江西常平提举,11月,奉诏返京被举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想了想写了封辞职信说:老子不干了!

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5年后,被启用为严州知州。

1188年,陆游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

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这官不小了,相当于副部级。他劝宋光宗带头节俭,被主和派攻击,朝廷以“嘲讽风月”将其免职。

1202年,陆游奉诏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职务。

1203年,国史完成,宋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

1203年5月陆游回到老家山阴,著名词人兼抗金名将辛弃疾造访,想为他修栋别墅被拒绝。

1206年,韩侂胄北伐,收复泗州、华州等地,陆游欣喜若狂。

1207年11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带其头颅到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计划宣告彻底失败,陆游与史弥远势不两立。

好了,反派主角登场了。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24

韩侂胄要北伐收复失地,这也是陆游一生的梦想,谁知,一个叫史弥远的人击碎了他的美梦。

史弥远是南宋有名的奸臣,在南宋当了17年的丞相,字同叔,号小溪,这个号让人难以理解,一个奸臣怎么配得上小溪这个萌萌哒的词。

史弥远的爹是尚书右仆射史浩,这是个好爹。

《宋史》记载: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首言赵鼎、李光之无罪,岳飞之久冤,宜复其官爵,禄其子孙。悉从之。

史浩当上丞相后,向皇上进言说赵鼎、李光这两个人是清白无辜的,岳飞也蒙受了很大冤屈,应该恢复他们的官爵,授予他们的子孙俸禄,宋孝宗都批准了。

1207年,韩侂胄与辛弃疾的北伐计划彻底失败,宋朝只好求和,但金国要韩侂胄的人头,韩侂胄哪能答应这样的要求,头没了留个身子给我有何意义呢?

留得头颅在不愁没柴烧,韩侂胄想议和后再从长计议,收复失地是心中不变的信念。

史弥远可不这么想,你韩侂胄的头跟我们有啥关系?一颗头颅就能和谈,这么好的事怎能不做?你韩侂胄又不是金头银头,我一斧子下去就让你变成猪头。

刚开始,史弥远还不敢冒险,他在皇帝面前告状韩侂胄的北伐计划祸国殃民,战争带来的灾难太大,再打下去就要灭国了,宋宁宗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随后,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要干掉韩侂胄。正好韩侂胄曾经说过杨皇后不配当皇后,这下,两人一合计,在韩侂胄上朝路上,一斧头将韩侂胄的脑袋劈掉,装起来献给金国。

宋金两国就此达成“嘉定议和”,史弥远升任右丞相。

你看,皇帝的手段多高超,你要先汇报那不行,这事搞不好把我名声搞臭了;你真要把事干成了,哪怕手段龌龊了,也不会被追责。

太子赵竑不乐意啊,他说“弥远当决配八千里”,要把史弥远流放到八千里之外去。史弥远当机立断,在宋宁宗驾崩后废了太子,拥赵昀为皇帝,这便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

宋理宗自此在史弥远的挟制下做了十年的傀儡皇帝。

史弥远这样一个奸臣居然没有入选《宋史》的奸臣排行榜,也并不意外。

要知道理学是元朝科举的一个标准学派,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是理学宗师朱熹,朱熹与韩侂胄是政治对手,他俩只要一上朝就互相弹劾,彼此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元朝修《宋史》的工作人员就是理学派人员,主张北伐的韩侂胄便入选了“奸臣榜”,而史弥远上任后开放“庆元党禁”,恢复理学地位,任用理学派人士,自然不能“奸臣榜”。

可见,历史有时并不是客观公正的存在,关键在于是谁创造了历史。

韩侂胄1207年11月被史弥远等惨烈杀害,北伐计划就此停止,此时抗金名将辛弃疾也因病去世一个月,临死前还在高喊:杀贼,杀贼。

陆游寄予北伐希望的韩侂胄被杀,好友辛弃疾病逝,自己的爱国热忱也没了个方向,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

1210年1月26日,被免职入职升职降职打仗回家的反反复复折腾的脑壳子疼的陆游去世了,临终前,他把几个孩子叫到跟前,特地把自己最疼的小儿子陆子聿(陆子遹)拉到最前面,写下举世闻名的绝笔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楼主:章无计

字数:4322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9-06-06 23:06:12

更新时间:2019-07-20 21:39:51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