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疯狂的诗词》——诗词原来也可以这样读

《疯狂的诗词》——诗词原来也可以这样读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25

陆游死前写下《示儿》,告诉孩子们:人一死就什么都没了,可悲的是国家还没有统一,失地没有收回。当大宋的将士收回中原的那一天,希望你们祭奠我的时候告诉我一下。

这首诗是何等的凄凉和悲哀,又是多么的忧愤无奈,别人死前写遗嘱分家产,陆游死前写遗嘱让孩子告诉他家国收复的情况。

换谁,看到父亲死前如此的壮志未酬,也会立下誓言,为家国献出自己,尤其是陆游最疼的小儿子陆子聿。

可惜的是陆子聿不仅没有或者压根没想到完成父亲的遗愿,还做了让人不耻的事情,他与老父亲不共戴天的仇敌沆瀣一气,就算陆游死而复生也会被他活活气死。

读书是陆家的优良传统:“五世业儒书有种”,“读书守素业,蝉联二百年”。

《陆放翁家训》中也说过:“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心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意思是告诫孩子们,在家务农才是人生上策,读书学习是中策,当个不贪图虚荣的小官是下策,除此之外其他都不是好的生活,这是让孩子们以后过个普通生活就行了,别为了贪图享乐做出格的事情。

陆游一生都很重视家风建设,所写九千多首诗中有二百多首是教子诗,尤其对小儿子陆子聿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

从古至今,父母都有偏爱小儿子的习惯,一方面,从遗传学来说,生最小的孩子时,父母心智已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而最小孩子又太弱小,就有特别保护的心态。

另一方面,大点儿的孩子要承担家庭重担,要给予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小儿子相对来说压力小些,受到的宠爱就多些,当然,也有例外,像笔者这样,作为家里最小儿子,因为嘴巴不甜而挨揍最多的情况也实属罕见。

陆游为小儿子陆子聿写过不少诗,这可是独家定制品,只写给子聿一个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99年的一个晚上,小儿子子聿正在读书,摇头晃脑背诵古书,看起来很用功。老爹把书拿过来问里面的细枝末节,子聿吞吞吐吐。他挥笔写下这首名诗,告诉子聿:古代人学习跟你一样,都使出了全身力气,毫无保留,用尽青春年华才有所成就;但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深入的理解吃透必须亲身实践才行。

陆子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因为他知道,不装作理解的话可能逃不了一顿打。

除了告诫儿子读书与实践结合之外,他还写过小儿子陪在身边的快乐时光,足见对小儿子的喜爱,这首诗核心思想是告诉大家,他的儿子子聿是个大耳朵。

《示子聿·故山谁伴隐茅茨》

故山谁伴隐茅茨,幸有吾家大耳儿。
雨暗小窗分夜课,雪迷长鑱共朝饥。
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废诗。
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陆游还写过自己早年的成名经历,如今老了,常在梦里听到子聿的读书声:

《示子聿·儒林早岁窃虚名》

儒林早岁窃虚名,白首何曾负短檠。
堪叹一衰今至此,梦回闻汝读书声。

还有父子二人一起读书,忘了时间的美妙时光:

《诵书示子聿·易传三圣至仲尼》

易传三圣至仲尼,炎炎秦火乃见遗。
经中独无一字疑,正须虚心以受之。
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学无硕师。
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父子二人在山顶上读书的快乐时光:

《诵书示子聿·乃翁诵书舍东偏》

乃翁诵书舍东偏,吾儿相和山之巅。
翁老且衰常早眠,儿声夜半方泠然。
楚公著书数百编,少师手挍世世传。
我生七十有八年,见汝任此宁非天。

早晨饿着肚子与子聿读书,要将一生所学传于子聿的诗:

《朝饥示子聿》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陆游与小儿子子聿在一起的时光最快乐,让他回味无穷,他也愿意将毕生所学授予子聿,而子聿是怎么回报老爹的呢?

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陆子聿任职溧阳县令,官不大,却是个肥差。

溧阳位于今南京地区,属于建康府,是个富饶的地区,百姓生活也算富裕,房产价值很高,一亩地至少需要十贯钱!

宋代一个普通县令月薪15贯左右,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这已经算高薪了。宋代的公务员普遍工资比较高,史弥远这样权利通天的年入百万不是问题,可他却只愿意拿出六千贯钱在这个地方买六千亩地,既黑又抠!

这哪是买地,这是挟上司之威让陆子聿白给啊。

更黑的是,陆子聿居然雁过拔毛,只愿意出三千贯从老百姓手中买地,自己贪污掉三千贯。

《吹剑四录》记载:“乃以福贤乡围田六千余亩,献时相史卫王,王以十千一亩酬之。子遹追田主,索田契,约以一千二亩。”

老百姓当然不干了,他们拿起铁锹、木棍抵御陆子聿的强拆,陆子聿“持兵追捕,焚其室庐,众遂群起抵拒……悉填囹圄,灌以尿粪,逼写献契,而一金不酬。”陆子聿派兵抓了抵抗的百姓,烧掉他们的房屋,将他们关进大牢,有的灌尿粪,有的立下自愿献地的字据,一分钱都不用给。

有的老百姓告御状到京城也是喊冤无门,史弥远正当权,诉讼被退回原籍地溧阳处理,这些老百姓又回到陆子聿手里,被变本加厉的折磨。

最终结果,陆子聿赚到一大票钱,史弥远以忽略不计的成本获得大量土地,二人狼狈为奸从老百姓手里挖到不菲的财富。

当时老百姓写了首诗讥讽这个腐败的县令:

寄语金渊陆大夫,归田相府意何如?
加兵杀戮非仁者,纵火焚烧岂义夫!
万口衔冤皆怨汝,千金酬价信欺予。
放翁自有闲田地,何不归家理故书!

陆子聿因为此事一路高升至吏部侍郎(组织部副部长),成为史弥远的得力助手。

看到这里,相信陆游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一生最疼爱的小儿子居然为了一己私欲跟仇敌混在一块鱼肉百姓。

几十年后,蒙古铁骑南下攻陷南京时,这个地方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很轻松被元朝大军拿下,南宋就此灭亡。

当陆子聿某天与老父亲陆游泉下相聚时,陆游问他王师北定中原日时,他该用何种语气回复:爹,别问了,南宋亡了……

让陆游聊以自慰的是,陆子聿晚年将陆游一生的心血汇总成《渭南文集》、《续剑南诗稿》刻版印行,让我们能有幸欣赏到陆游这些知名的诗作。


(陆游篇 已完结 下一个人物更精彩 如需转载请联络公众号:章无计的诗词江湖)

楼主:章无计  时间:2019-07-20 21:39:51
岳飞:名将之死

《满江红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36年,岳飞第二次北伐被围困,壮志未酬写下千古名句。

在这之后的6年间,抗金名将岳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而 赵构重用秦桧“屈己求和”。

一个日夜练兵期待再次北伐收复失地,一个不折不扣的要与金国求和,二人矛盾达到顶峰。

忍无可忍的宋高宗赵构终于要对岳飞下手了。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岳飞特赐死”的敕令,岳飞被押到大理寺的“风波亭”,他在遗书上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然后环顾四周,仿佛要等一个人,他希望见到这个人,和这人告个别。

他并不知道,这个陪他一路建功立业又难以放下的人此时也被押到闹市口问斩。

就在这一天,年仅23岁的抗金功臣、“岳家军”的常胜将军、岳飞之子岳云在闹市口被杀。

他再也等不到岳云的出现,他再也等不到只字片语的告别,他们父子最后的见面场景就是在战场上杀敌、杀敌、杀敌!

直到死,他们都没说上最后一句话。


1

1122年,兵荒马乱,契丹军侵扰燕州百姓,朝廷让童贯当宣抚史,刘韐[gé]被任命为参议官,刘韐在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死队成员,一名19岁的青年前来面试。

刘韐见此人气宇轩昂、眉目有神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应道:我叫岳飞!

刘韐:这名字好,一飞冲天,飞檐走壁。
岳飞答:我出生时,屋里有大鸟飞来鸣叫,我娘就给我取名岳飞,字鹏举。

刘韐点点头:你有什么特长没有?

岳飞把衣服一脱,露出一身肌肉:我能左右开弓,武艺全县第一!(生而有神力,能引弓三百斤,腰驽八石,时人奇之)

刘韐捏了一把岳飞的胳膊,称赞道:好家伙,真肌肉,没注过水的!

“如此武艺,我要给你个队长当当!”

岳飞:管多少人?

刘韐伸出手指:八个!

岳飞:人在哪?我这就集结队伍!

刘韐:等着你去招募。

岳飞:……

这一年,20岁不到的岳飞正式开始了军戎生涯,他的军旅伯乐就是行军参议官刘韐。

刘韐不仅是岳飞的伯乐,自己也是宋朝名将,曾率兵收复山西五台,5年后,“靖康之变”致使京城陷落,金人劝降刘韐,刘韐写下遗书“国破圣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然后沐浴更衣,悬梁殉国。

刘韐成为岳飞的精神导师,一路指引着岳飞抗敌报国。

楼主:章无计

字数:4322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9-06-06 23:06:12

更新时间:2019-07-20 21:39:51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