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韩少功、孔见等名作家汇聚椰城畅谈文学那些事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韩少功、孔见等名作家汇聚椰城畅谈文学那些事

楼主:天涯人文  时间:2019-07-04 08:49:02
近日,由《天涯》杂志社和当代中国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首发式座谈会在海口市骑楼老街中山路举行,来自湖南、海南等地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汇聚一堂,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海南著名作家孔见近年发表的人文随笔选粹,也是他的第三部随笔作品集,于今年8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家孔见以思想性书写为人们关注。 随笔作品大多对当代过度世俗化的潮流作出回应与批判。书中汇集了他这些年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在表达方式上,既有文学性,又有趣,因为作者是尽量采取一种容易为读者所接收的方式来书写的。

“因病立方,因事立言。”作家韩少功在座谈会上这么评价《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他认为,这书本并不是纯粹的心灵鸡汤,书中把自己作为审理的挑战对象。在遇到问题时,从自己的身上找“敌人”,找问题的“影子”或“基因”。

作家蒋子丹提出,书名《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恰好是作者抛出的一个命题,反观现实,自律只是一种很陌生的界条。蒋子丹评价这就是一部“具有哲学底蕴的心灵鸡汤”。

孔见表示,这本书是自己的随笔,多是对生活的感悟。“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我们很容易把个人的存在跟整个社会,跟一个国家捆绑在一起,把自己捆绑在时代的 战车上,这种态度有好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归咎于别人、归咎于社会、归咎于国家,而不采取一 种能够有自我担当的精神。我觉得我们的国人在当下,缺少一种对个人命运的自我承担。”

《天涯》杂志编辑部主任林森认为,孔见 的这本书从语言上来讲,充满了诗意,但是它对人性的理解又很豁达、很宽容、很圆润,所以他的表达充满一种很空旷的理解。

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汇聚一堂,对孔见随笔集《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进行探讨交流。

作者简介:

孔见,原名邢孔建,海南乐东人。1960年12月生于海南岛,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大学、海南师范 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随笔、小说、诗歌创作和哲学研究,作品有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诗歌《水的滋味》,评论集《韩少功评传》,以 及小说《河豚》等。并有多篇论文发表。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内容简介】作家孔见以思想性书写为人们所关注。《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他近年发表的人文随笔的选粹,既有指向人本的探问,也有针对文本的诘究,对当今社会过度世俗化现象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在尘埃厚积的地面上寻找闪光货币的价值诉求。作者企图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阐释事物,将哲思与诗情融会到一起,文气活泼洒脱,意趣盎然,给人以阅读的愉快,区别于院墙内的学究。

以下为各位名家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摘要:

王雁翔(《天涯》杂志主编):

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我们聚在这里,一起为作家孔见先生的新著《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举行首发式座谈会。

孔见的思想性随笔,我和我的同事们读了这本书讨论的时候有一个共识,孔见在当代文坛或者是思想文化界,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他思想随笔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大家一个很真诚的看法。据我个人的阅读,我觉得孔见的随笔秉承中国禅宗,直指人心,也直指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病灶。《天涯》曾经发表过他的一些随笔,我在办公室接到过读者的几次电话。一个企业家,说她看了《天涯》上一篇文章,当时正处在思想特别困惑的阶段,这篇文章解决了她精神上的困惑。在那以后,她买了《天涯》从96年改版以来所有的刊物。后来又再次打电话过来,说孔见的《红舞鞋与贾岛牌宝剑》写得很精辟。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一是孔见的思想性随笔确实能够击中当代心理病理、精神困灶;当然也说明,孔见没有广为人知,没有被更多的读者所认识。所以,今天趁着他的新作出版的机会,我们和当代中国出版社共同举办这个座谈会,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孔见先生,分享他在深夜里分泌的精神乳汁。

周五一(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

当代中国出版社很荣幸能够出版孔见先生这本思想性的著作,也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谈孔见的新书。中国这几十年发展很快,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物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各种矛盾、各种思想不断出现。怎么办?有的人从左的方面,有的人从右的方面提出各种意见、建议、方案,但多是针对外部、针对他人的,而孔见在书中则提出“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办”,对怎么解决当前的问题和矛盾提了很好的思路。我认为“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一个社会真正的发展不应归结于物的发展,更重要的应是人的进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突然发现自己落后了,但归结为自己的枪炮不如人,于是开始搞洋务运动,也造枪、造炮、买军舰。但是甲午战争我们又败了,这时意识到我们的制度不如人,于是我们也搞变法、建共和,但中国仍没有改变落后、被欺凌的命运。人们这才开始意识到有文化问题,有中国人自身的问题。鲁迅先生通过揭露和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希望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这个书名,十个人看了,就有九个人认为书中不是批评社会就是批评政府,因为人们往往把自已的不幸归咎于他人,归咎于社会。其实并不是这样,孔见说我们的不幸有我们自己的责任,这里有国民性的问题,有中国人自身的问题。当今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快,尤其是物质建设发展这么快,人心非常浮躁,确实要沉下心认真地反思这个问题。孔见这本书的眼界开阔,思想深刻,文字也好。作为出版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有更多的人反省自己,站在新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我们是借《天涯》杂志社的光在这里办座谈会,我们特别希望这个话题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引发广泛的讨论。谢谢大家!

孔见(作家、天涯杂志社社长):

这本书能够出版,坐在我身边的李一梅女士和周五一社长付出了很多的劳动,他们做得非常认真,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另外,我要感谢在场的朋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这个以我的书为话题的讨论。

另外,我想讲讲自己文学写作的缘起,因为大家都是熟人,我就说得实在一点。我的书起源于我的困境,我这个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困境。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跑到野外,站在海岸上,我眺望远方,始终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我觉得我是被丢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我远离了我的家乡,有一个恶梦我做了大概30年,不断地从一个很高的地方摔下来,就啊啊啊的,像个自由落体,快落地的时候我就醒过来了,一身冷汗。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才消失了。这是一种孤独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找不到家的感觉折磨着我。所以,我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想寻找一种归宿感,一条回家的路。我父母、姐姐始终批判我,觉得我不懂事、不入世,对生活里发生的事不关心,婆婆妈妈、坛坛罐罐的事情都不知道。1978年我考入师范专科学校,读的是历史,但我喜欢文学,除了阅读,还写了一点东西,主要是诗歌,毕业前开始在省一级刊物上发表诗歌。等到我1981年毕业进入社会之后,我碰到很多的问题。我发现文学让自己变得多愁善感,变得脆弱,看到一片叶子掉下来浮想联翩,眼泪要掉下来了。我觉得文学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它除了把我折腾得彻夜不眠以外,不能引出一条道。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抛弃文学了,我需要的是哲学。我读本科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从此以后,我的兴趣在哲学,想解开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像毒蛇一样纠缠着我,咬住我的神经。我开始写一点哲学的东西,有一本书一直没有完成。海南建省以后,我本来不想来海口的,但是我的朋友们一直拉着我来,最后我还是进了报社。当时,这种地方极其混乱,基本坐不住,所以我们不得不回归文学写点随笔散文。90年代的时候曾经也写过一些小说,但是写得不多,写了一阵子以后基本也放弃了,诗歌坚持到90年代后期终止,我唯一保留写作的形态就是思想性随笔。这种思想性的随笔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故乡和生命存在的探索、追寻。这也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困境,寻医问药的过程,我的写作基本上是自己开方子的性质。其他的东西谈不上,但是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是非虚构作品。我确实是这么想的,我就这么写,我也希望按照我的想法去行动。我的生活和我的写作之间没有太大的裂缝,这个裂缝我也一直在把它弥合。现在我把自己交给大家,大家可以随便谈,不要顾及我个人的面子。

韩少功(著名作家):

孔见的写作我一直注意,而且经常同他有交流,觉得他涉及的领域非常重要。中国——尤其是汉区的宗教传统偏弱,一旦儒家的道德维系被动摇,人们就活得比较物 质化,对心灵、信仰、精神这一类问题关注不多,更多的眼光和精力表现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改造他人的冲动。这种改造不管是革命、还是改革,如果没有精神 价值观的支撑或者滋养,其后果往往是可疑的。常有的情况是,我们解除了一种压迫,但受压迫者会变成新的压迫者,又去压迫别人;我们消除了一种不公,但新的 不公可能如期而至,不过是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我们永远在反复地折腾和反复地煎熬。

我很赞同孔见的态度,把警觉和对抗引到我们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当作一种审视和改造的对象,而且是更重要的对象。如果我们能对所有的社会矛盾刨根问底,那么 就不难发现,各种问题的病灶和基因都隐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像孔见说的那样,当一个苦巴巴的“怨妇”或凶巴巴的“斗士”,不仅是改革和革命的避重就轻, 而且总是使很多严重的事实被掩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话题在中国备受冷落,因为指责别人总是更容易。我到过印度多次。我相信孔见的书在印度可能进入畅 销排行榜。刚才雁翔说有一个女企业家是他的铁杆粉丝。这很好。但为什么没有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这样的铁粉?为什么在中国,“心灵”“信仰”“精神”这 些话题总是更多交给了神婆巫汉和尚道士?拿中国和印度比,前者人均和总量的GDP都是后者的四倍多,但是国际民调机构测出来的幸福感,中国却比印度低不 少。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看到印度街上有一些孩子穿个短裤衩,全身脏兮兮,在街头巷尾打板球,玩得很开心。印度人的目光大多像小动物的目光,比方小鹿 的目光,显得安详和纯净——这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然,那种安贫乐道的自我心理排解,也可能隐伏了某种文化催眠的因素,走过头了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 法”。我们也许需要唤起他们的欲望,唤起抗争的热情和勇敢。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人穿金戴银以后仍然目露凶光,透出的只是焦灼和怨恨,让我们看得心里发 毛,那也只能证明社会和文化有病。

孔见的一系列阐述,具有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不是一般的心灵鸡汤,所得到的社会关注和读者认知看来远远不够。他直指人心,却是学养深远,在西学和国学两方面 都下了很大的工夫。就像我以前说过的,他有一种淡定和平常,经常能够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就像朋友之间随意聊天,即便有深义,有险句,也大多藏在不动声色 之处,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样的当代作家,我还很难找到几个能够同他类比的。或许史铁生比较接近一点。铁生同样关注人生与心灵,但学术资源更偏重 西方一些,包括关注基督教。周国平也比较接近,但国平的话题更广泛、包容、务实一些,像一个面对大众的启蒙家。相比之下,孔见似乎热心于尖锐和艰难,愿意 同古今哲人们较劲。

在很多人看来,哲学已是一个夕阳产业。如果后现代主义不无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他们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至少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回归实践。他们强调任何概念 的“语境”“上下文”“历史化”,指出传统哲学的危险,就在于老是喜欢把很多问题抽象地展开讨论,比如说精神和物质、无限和有限、内修和外治……我们在 80年代以来也看到很多中国人打这样的口水战,比如“平等”最重要还是“自由”最重要?是前者优先还是后者优先?这种仗是打不清的,其实也毫无意义。即便 打出了最好的结果,充其量也就是“二律背反”:两者都重要呵,都好呵——说了等于没说。世界上可以有一百种“自由”,要看什么情况下、什么针对点的自由。 比如脱离奴隶身份是一种“自由”;我不遵守交通,想随地吐痰,想到处泡妞——这是另外一种“自由”,与前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同样道理,“平等”也有很多 种,“市场”也有很多种,“精神”也有很多种,如此等等。伊斯兰极端原教旨主义也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狂热下对世俗欲望强烈的鄙视、诅咒、压制,与我 们所谈的“精神”能不能混为一谈?我同意有些朋友的意见,希望孔见以后更注意把概念“历史化”。其实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传统,叫“因病立方,因事立言”。 这样的哲学才是有活性的,才可能助推实践,有更多可操作的确定性。好的哲学一定是让人们更善于行动的,而不是让人们在行动面前更迷茫和更犹豫,更不知如何 是好。

蒋子丹(著名作家):

今天正好是光棍节,外面的人正在购物狂欢,正在扫货,我们却在这里讨论孔见的书,我觉得这很有反差。

我和孔见是熟悉的人,我们原来在一个办公室,也一起做事五六年。我对孔见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他思想、作品的认识都是慢热。最开始和孔见搭档的时候我 们很不协调,很不默契,他看不上我,我也看不上他。后来在海南省作协一起办《天涯》的过程中,逐渐地成了同舟共济的朋友。

对孔见的创作,因为我们平常在办公室也有聊天,孔见这个人跟他提倡的东西,跟他写作中提倡的观点方向是非常一致的,可以说是文如其人。他身上有很强的向上 的能量,他也是从善如流。他觉得这个事是这样的,就会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走,他一系列的思想随笔里面有高级心灵鸡汤的韵味。但他是有哲学底蕴的,而且有信 仰上的追求,他一直在路上走,而且做了很多功课。这么多年来,他的坚持是非常艰苦的。

现在这样的环境确实是这样的,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现在上帝是什么,上帝是传媒,是传媒引导下的芸芸众生。你一想讲点严肃的问题,人家就说你很傻—— 我们就把后面的那个字省掉。在这么一片混沌中,孔见坚持自己的思考方向,一直笔耕不断,现在又写了这本新书。我作为他曾经的老搭档是很为他高兴的。这本书 提出来的命题是,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刚才周社长已经把主要的意思提炼得很清楚了。我觉得,现在大家碰到什么不好的事,都把责任推给别人,社会问题、制度 问题,如果是家庭有问题就是另一半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是学校的问题,总而言之,我们自己没有问题。实际上,承担不幸的是自己,现在要求人有很强的自律能 力,自律恰恰对于大家来说已经变成很陌生的一个戒条,我们特别容易找出一万条道理堕落,也找不出一条道理自律。他那样,我为什么不那样呢?有一种说法,抓 了一个贪官,审问你们怎么那么腐败,唱歌还一人发个小姐?有人回答说别人都抱了,我为什么不抱,如果我不抱,从此以后他们把我视为异己,就不会再跟我来往 了,我的人际关系就会萎缩。当然,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了,让贪官们从不敢到不能,到不想。王岐山有一段时间到某个地方,有人对他说我们已经不想堕落了。王 岐山说哪有这么容易,顶多是不敢。这样的社会风气烂下去很容易,想好很难。现在我们面临的时代、这种世道,像孔见这样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略显孤独。孔见 从小就是一个孤独的人,说不定他这辈子会一直孤独下去,他写出这么孤独的文字,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罕为贵,心灵鸡汤的书太多了,但是有这本书在这里,多多少 少改变了这类书的质量。

我刚才听到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也很感动,像李一梅因为一篇文章就看作者所有的博客,据我了解,现在出版界这种编辑太少了。我觉得当代中国出版社能在这样的 时间,而且是纸媒压力与日剧增的情况下出版这样的书,也有沙里淘金的意义。我相信如果没有心灵的相通,孔见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发出这么孤独的声音,能够被接 纳并且有所反馈,这是读书界的一件幸事,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我们应该对他满怀敬意。

李一梅(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

我本来没打算发言,蒋老师这么一说,让我觉得很激动。我也说说这本书的缘起,其实对于一个出版社和一个编辑来说,没有哪一本书是必须出的或者是一定不能出 的。但是如果这本书出来,就一定有它的理由。我和孔见大概是两三年前见过一面,总共说了不到三句话,后来我就去看他的博客。看了他的全部博客,有一种震撼 的感觉。知道他正在编一本书,我试探的问他,他也没有明确的回复。到了今年春节前,我问了一下,他说已经给了另外一个出版社,正在审。后来有一次他问我, 你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出?我跟他说了一个时间,他就把这本书给了我。

我是一个从小就很悲观的人,但是看了他的书,我的直觉是,里面都是很积极的东西,解开了很多我郁结多年的结,我决定一定要出这本书。最初书名叫《尘埃里的 货币》。我对这个书名不是很理解,设计师设计封面的时候也找不准感觉,一直设计不到位。后来我们将书名改为《病入膏肓的人》,又觉得太吓人了。再后来改为 《收复心灵的失地》,又觉得缺乏一种力量。最终定为现在这个《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书名有疑问有悬念。我们请了一个老出版专家终审,他说这是最近几年来 看的最好的一本书。他女儿当时是某驻外大使馆的武官夫人,打电话的时候问他爸爸最近看什么书,他爸爸说看《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并且很激动地在电话里给 她讲了很多,他女儿听完说书出来了一定给她一本。种种的信息,让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们请了三个设计师设计封面,前后出了十几稿,有的偏重市场,有的 偏重文学,有的80后特别喜欢,有的60后喜欢,有的70后喜欢,众口难调,还得达成共识。目前这个封面大家勉强通过,还不是特别喜欢。如果遇到特别喜欢 的封面,我的心跳就会加速,这个只能说还行。就那个黑白的比例,我们也拿捏调整了多次,社长对这个封面至今也不是很满意。

我再说说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我个人如果认可一个作者,可能我会关注和跟踪他的作品,我会等待,会耐心地等待,他不给我也无所谓,他知道我在等还不给我肯定 有他不给的理由。以前每报一个选题,我有一种很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如果认为这本书有价值,出来了不赚钱我也觉得问心无愧——因为我觉得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 事。现在,我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对,既然认可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宣传营销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这本书,认识它的价值。我做的书不是很多, 特别是最近这半年属于慢行的节奏。我是希望认真做好每一本书,书出来以后就要用大部分的精力来推广。

张浩文(作家、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对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描绘是再准确不过的。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所有人处在这个过山车般的剧烈变化中,都无法 抑制住强烈的眩晕感,脱轨的危机和离心的焦虑迫在眉睫,无论穷人富人,大家都有一肚子的委屈、不满甚至怨恨。如何化解这种愤懑和戾气,几乎所有的理论—— 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把批判的矛头对准社会和体制。左派指责资本主义全球化以及资本渗透下的政府职能失守,右派则归罪于体制的僵化和权力的傲慢。总之,我 们所有的不幸都是制度和他人的恶果,与我们自身毫不相干。

可是孔见的看法不是这样。他不回避现实的污浊,同时又认为这种污浊源于我们自身的施泄。“当今之世,人们视野开阔,思潮纵横,辞令多多,到处都有批判的武 器,在把自己藏进安全的掩体之后,要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和他人的丑陋发起猛烈的攻击,实在是太容易了。但转过身来,在夜深人静时省察自己潜意识深处隐秘的行 为动机,并对自己的人生立场加以清理的人却实在太少了,而这恰恰是社会批判的资格准入,也是社会批判进入建设实践的前提。”孔见的见解切中时弊。体制不是 空泛的,社会不是抽象的,它们是由无数个欲望生猛的鲜活个体推动和运转的。假如我们不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清理污浊,怎么可能指望整个社会清明公正呢?而 且,更为可怕的后果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他人和社会,最终的结果就是:或者陷入丛林社会,把一切人都当作敌人,与社会死磕到底;或者彻底绝望, 完全放弃自我努力甚至弃绝生命。

对孔见的“心学”路线,有些人未必认可,特别是在当下社会矛盾突出、各种利益群体冲突激烈的情况下,他极有可能遭受误解。不过,假如我们不想跟这个很不完 美的社会(也根本没有所谓完美社会)同归于尽,或者,我们想要这个社会从根子上好起来,自我修持不失为一种深度的救赎方案。

楼主:天涯人文  时间:2019-07-04 08:49:02
胡彬(天涯社区总编辑):

孔见这本书确实有很多哲学的意味,有些文字我特别喜欢,反反复复地读,在上面画圈,我本来是在被子里读的,读到兴奋的时候我就坐起来,感觉一下这个文字是 不是特别有意思,特别有用。孔见是我们这个时代“残余”的精神论者,他的作品有社会批评,更有人性批判。但是他批评归批评,并不排斥他人,他很宽容也很体 谅。这些文字最初在别的地方发表,我都看过。现在能够结集出版,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感谢出版社有这样的眼光,沙里淘金,出版并且推荐这本书。

李音(学者、海南大学副教授):

我以前做现代文学研究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现象,进入现代进程以来,中国所有的文化都要经过西方语言的转换。当时沿海江浙地区比较发达,留学生到日本以后, 首先拿西方的知识解释中国现象,做一些实践性的事,就是回去以后调查地方,做地方志。做地理志的时候有很有趣的现象,连家乡的咸菜都要做个注释条:咸菜, 家家常见之物,用什么方法腌制,等等。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不管是多么古典的精神,都要被西方的现代知识进行转换。可是我们要知道,从一 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中,一定会丢失很多东西,一定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表述出来的。或者说,今天表达出来了,作为一个系统性的东西,你要转换到另外 一个系统里,一定会失去。

孔见老师这本书让我感觉到,或许是我们中国发展到现在,有这样的需求了,尝试不再用另外一种文化转译,而是尝试着先讲我们的文化是怎么回事,再和西方的文 化平等地看,我们是两个平等的模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自己的精神,我们从五四过来,西化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感觉方式,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表述方 式,我们的头痛,我们心里的痛只能用西方的语言来讲,我们中国人怎么表述我们的精神困境,怎么表述我们身体的痛,我们都忘了,不会这套语汇了。我为什么说 是“复原古本”呢?就是他在尝试着,我们以前是怎么表达我们的精神,现在和西方的东西进行对等谈话,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本元气淋漓之作,现在我们需 要这样的东西。

另外,我还体会到一点,在这本书里根本看不到我们通常认为的特别强烈的知识分子意识。鲁迅晚年的时候经常说,我和外面千千万万的人是有关系的。孔见是把自 我融入进去,没有高高在上的一种姿态,虽然是做这样的工作,但是心放得很平。他的文章讲到一句话,如果我们对生命这件事,对自己修身的事不重视,是对每个 人的生命玩忽职守。我觉得这句话简直是惊心动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刘复生(评论家,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

这本书里有些代表性的文章,之前都看过,这次出版了挺吃惊的,想不到有这么厚,而且编排方式也很吓人,内篇、外篇、杂篇,感觉到孔见先生内心里血液里还是有大冲动的。

我喜欢谈支撑这本书背后的一些问题结构,我喜欢这个命题。我想理一条,虽然孔见先生也谈到了文学创作个体性的理由,包括小时候的孤独之类的,这是一个方 面。如果把他放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历程里来看,对于当代作家来说,可能是一些共性的东西,他其实是中国当代思想普及的标本,当然他有他个 体化的色彩。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识界兴起的时候,大家的共识是,我们要批判所谓专制的不自由时代,援西学入中学、追究自由、民主的思路,使得80年 代早期或者是中期的时候,兴起了以存在主义为中心的神话哲学、审美哲学、生命哲学等思潮。我觉得这些思想在孔见先生的生命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构成了 他思想里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后来中国危机慢慢地出现了,这个时候出现了两种方向,一种是西化派的,激进的一派在基督教的思想里寻求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当时很多中国人做了这样的选择;另外,可能有的人回到文化保守主义,包括80年代早期开始萌芽的所谓新儒家到后来强化新型哲学。80年代末,文化保守主义 也很强势,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以后,对于现在的批判,对于西方现代思想的批判转到所谓中国传统的思想里,这里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 道家的也好,释家的也好,儒家的也好。80年代的时候我们也谈儒家,但是那个时候可能是在西学的脉络里谈,2000年以后,我们注重的是中庸、礼记、春 秋。这里探讨的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科学关系更大。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得出来孔见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虽然他的选择在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里比较另类。我建议把他放在应对中国本土的现代危机,用本土的 思想资源重新思考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试图从外面应对社会问题这个背景下来谈。但是,他把这个问题放到外篇来谈,我觉得内外是通的。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 是,现在的问题,这种思路会导致我们内心出问题,内心的问题是外部危机的一个折射结果,如果我们要解决外部的问题,恐怕只在外部下药是不行的,还得由内部 入手。所以,内部的问题,既是外部问题的一个结果,又是解决的前提,这是一个非常缠绕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他超越左右等社会改革的方案和批判现代性的方 案,值得我们注意。怎么看待人的问题,不管是左右都遇到困境。大家可能认为左派是解决外部的东西,这是社会性的问题。人的问题,人道主义的问题本身不是科 学里,是意识形态的,所以不用拿它做工具来分析。人的问题是不能谈的,一谈的话容易导致一些意识形态的推论。右派往往容易在一个抽象的哲学化的领域谈这个 问题,我觉得孔见先生对这个问题是内外通着的。

我非常赞同韩少功老师说的,这里有一个陷阱,我们一不小心就容易形而上学地谈,就容易哲学化地谈,就会容易忽略历史的纬度和社会化的纬度,这可能恰恰是非 常致命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孔见先生可能还需要研究。即使我们在哲学的意义上谈,我们也要注意关于哲学里不同的流派对于所谓人的理解,或者说是各种社会 方案总有对人的设定,这个东西必须要和社会政治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否则缺乏真正的具体性和真正的力度。这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李一梅女士说的文章 读起来比较紧,我不把它认为是一种风格的问题,这里还有观念的问题。之所以紧,这是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老是处在一个文字操作上比较紧的状态,为什 么我们阅读起来会感觉到紧,这是因为没有各种各样的事实,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具体的表象进来,如果有就不一样了。如果有,我们就会感觉到舒坦的东西出来 了,这样有力量的内在的节奏感,包括阅读的节奏才会出来。现在感觉到还是在一个哲学的高度里。虽然中间有一些例子,有一些事实,但这是没有时代特征的,放 在任何一个时代似乎都差不多,你说的汽车放在古代是一辆马车,这样的意义差不多。可能孔见先生选择了相对来说,比较不那么吃力的写作方法,但是我们看起来 就很吃力。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把内和外真正地对接起来。我赞同他的思路,内和外必须打通,但是怎么打,方向是什么,可能另类的选择是什么?

这里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而这些问题这本书还没有有效地展开,或者是没有打算处理,我们期待是不是将来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你刚才也提到,当下到了思考大问题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做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问题。书里的文章提到了很多中西文化比较,如果放在80年代, 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当然方向是我们谈西方怎么好,我们怎么跨过去。现在我们谈的是怎么回过来,这个方向是完全倒过来了,这是让人非常可喜的。

我们进入所谓的中和西的脉络的时候,这里有好大的问题,采用中西比较式的结论的方法还是要谨慎。回到我开头说的话,开始的时候,我们以西方价值为规准,中 间我们谈中国问题,但是在西方的思想框架里,用他们的范畴和方法来谈。所以,价值归属是在人家那里,再到后来,以我们自己的方法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 的变化,这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面积的精神转向。在这个意义上,孔见先生以自己的姿态和自己的风格会进了这样一个大潮,而他自己独特的选择,包括他这样的 表达,可能会为这样的转向提供更多的色彩。可能他这样的表达意义会慢慢地彰显出来,可能有些人会跟他暗合,或者受他影响。当然技术上有些东西还值得讨论 ——我说的可能还不对,我感觉内在的力量还可以更强,我说的力量不是表面上看的,而是思想的辐射力、硬度,这些还是可以增加的。这和文字的平实、从容并不 矛盾,我觉得这本书提出了这个时代很多要害的问题,这个问题下一步如何有效地展开,不光是作者本身,恐怕也是我们好多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楼主:天涯人文  时间:2019-07-04 08:49:02
陈继明(小说家,首都师范大学珠海分院教授):

我这两天随便翻这本书的时候,也记住了一些细节。其中有一个细节,孔见先生写到他儿子,他问他儿子,杯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儿子说是用来装水的,他紧接着说 也可以不装水!接下来,孔见发挥得也很好,很见功底。虽然很日常,好像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有着丰富的哲学含义。我觉得孔见先生的文章是很有质地的。他的 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一个例子写到他祖母,他祖母得了老年痴呆症,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就是失忆,这很正常,没有什么——这第一句很正常,可接下来的第二 句就有意思了。他说一个人失去记忆后,会忘了回家的路,过去做过的事也不记得了。他加了这一句,对老年痴呆症的解释马上有了丰富的意味,一看就忘不了。第 三个细节,他说到释迦牟尼的时候,同时说人类的欲望不可遏制,这样说也很普通,说很多人会妥协会克制。他说了一句话,释迦牟尼倡导我们真心妥协,他在妥协 前面加了“真心”而字,我认为“真心妥协”这四个字如果没有长期的持修的工夫是说不出来的,大部分的时间是被迫妥协不得不妥协,含着怨气的妥协,但是他说 人间有少数的几个人能做到真心妥协,我觉得他对妥协的阐释加了“真心”二字很有说服力。我一看就记住了,而且又给我启发。我觉得真心妥协是一个高度,是有 可能做到的。我还记住一个细节,他说到鲁迅,说中国文人的时候也说得非常妙。他说中国作家不缺少得病的人,但是像鲁迅和托尔斯泰这样的病人不多,我很吃惊 这样的表述。我随便翻了一下,就记住了这四个细节。我认为这四个细节显示了孔见先生的工夫,他的文章我还没有细看,但是我相信这是非常有分量的一本书。

单正平(评论家,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从思想方面来说,刚才刘复生说的我也同意,他通中西哲学、中西历史,对人生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思考。孔见有出世的情怀,但还有入世的社会关怀的一面。 他的社会关怀用高度哲学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来写,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变得很小众。有人说他的文字很紧,我觉得是小众,没 有参水,密度大,所以就觉得紧,如果加很多细节、很渲染性的夸张的东西,可能就不紧了。这是内在的限定,孔见先生的个性喜欢安静不喜欢张扬,他不想要极力 地影响别人、游说别人、鼓动别人。用佛家的话说就是随缘,我的文章你看到了挺好,没有看到也没什么。命中注定是一个小众的作者,不可能是大众化的东西。一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说到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人心的浮躁,以至于人心的迷茫也好,或者是绝望也好,总而言之,就是一种所谓的末世的精神现象,很混乱。 但是末世什么时候都有,用弥伦天地的东方精神对世道人心有所帮助,这觉得有点飘渺。

刚才来的时候我一直想一个事,从写作或者是修行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对宗教的理解和看法。前一段,一个人跟我聊天,南航部队 转业的一个团长,后来说到军队腐败,他曾经当过油库的主任。他说这个制度无所不备,各种反腐败的制度都有,但就是不管用。我说你是从部队里出来的,你觉得 应该怎么办?他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听牧师布道。他信基督好几年了,没有其他的办法。那个人的话我有点意外。现在的问题是对宗教的认识。现在中国对宗教是 犹抱琵琶半遮面,很暧昧的态度。笼而统之地说,如果现在有一个精神危机,或者是我们有信仰上的价值观念上的问题需要拯救的话,比较可操作的可能是这个。正 如孔见的书,真正影响的是有道德自觉的人,这样的人可能会接受,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讲,他们需要的是更切实可行的书,告诉他们,我们要行善,不能做 恶,如果做恶会有报应。宗教还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东西,告诉你一个道理,你去实行,去做,如果不做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对缺乏理性反思的人来说,实实在在的宗 教信仰是非常有用的。这是我的一点感想。

王晓冰(散文家):

我和一帮朋友去俄罗斯旅游的时候,孔见这本书一直伴随着我到俄罗斯。路上空闲的时间、在宾馆、在机场我就阅读这本书。我一路在欣赏俄罗斯自然景色和参加一 些文化圣地时,让我又多一些思考或者是感悟。孔见的书里有一句话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个个性失调甚至扭曲的人,在一个完美的社会里照样有痛苦,而且会给 别人带来痛苦;一个心性完美的人可以在不完美的社会里完美地生活,并且能够给他的邻居带来快乐。”我觉得这本书是让我们安静下来的一本书,是让我们能够思 考的一本书,是能够让我们抛下名和利的重负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一本书。平常有机会跟孔见有接触,也听过他的发言,聆听他对人和事的看法,但是,我 想说的是,这本书反映出孔见是一个仁者,同时,他应该也是一位勇者。勇者不一定是冲锋陷阵、慷慨激扬的,但是在当今社会能够坚守自己的[l1]阵地,能够 固守精神城堡的人也是一个勇者,值得我们学习。

黄灯(学者,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

我觉得孔老师是一个低调的人,他的性格里有羞怯的东西,尽管自己包裹得不是很严实,他不愿意别人看到他更多的真相。在北京那种话语氛围,很容易把一个没有 什么成绩的人捧得很红。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尤其是孔见老师这么低调的一个人,成绩很容易被忽视。这点不公平,但也没关系,但是如果能够把更多的声音发出 来,更多的力量传达出来,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刘复生刚才说到一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就是知识分子的问题。这个社会什么共识都达成不了,但是有一个共识我们是能够达成的,就是这个社会已经病了,没有 人不承认这一点。我非常提倡现在的知识分子不要总是坐在房间里写文章,那些东西对付一下就行了,如果你要评职称跟他们玩一下就行了,最关键的是发自内心的 行动,身体力行,孔见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这个人写的文字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任何虚伪的东西在里面,这点我是非常敬佩他的,现在的知识分子能做到这 点就已经了不起了。从他的书里,我感觉这点对我的启发非常大,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介入这个世界,哪怕只是影响身边的一个人。

赵瑜(作家):

孔见先生有一些观点也好,或者是动作也好,出发点特别细小,跟他个性里非常单纯或者是善良的东西有关,这个人写了很多甚至是很尖锐的、批评的观点,出发点 上非常的细小,可能是因为他很善良地看一个东西。用他这样的善良的观点测量或者是试探,发现大家不是这样做的,不但不这样做,甚至过分地超越了他的底线, 他对万物的看法,所以他有一点要表达的欲望和冲动,比如刚才有人说的文字的紧,有的时候可能是他要求苛刻和他所表达的观点,可能触动了别人,我觉得是这样 的意味。他写那些尖锐的观点,我们看了觉得很会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跟他平时的为人作派是有点距离的,他的为人作派是很平和的。

我觉得他很多的观点都是从细小出发,他觉得人很善意,如果是这样就是大同世界了。在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当规矩没有具体细化到各领域,或者是没有细化到利 益和道义领域以后,人很容易站到利的一面,这是趋利性的动作。在趋利的过程中模糊了人的认知,我们从细的善的角度判断这不对,但是我们看到一个新闻的时候 很无奈,甚至转而一想,只能这样了。特别多的对人性谴责的传播造成了我们对价值观的倾斜,对他们这一代人或者是这一个地域的在纯净的天空下喝着椰子水的人 来说,觉得倾斜太多了,对他的内心造成了侵压,不能承受。他是这样的出发点写很庄重甚至是很逻辑的文章,他的出发点往前说是非常诗意的、旧时文人的,本身 他这个人就是旧时文人的范儿了。
楼主:天涯人文  时间:2019-07-04 08:49:02
韩芍夷(小说家):

最早我读孔见的书,是有一次我跟他去杭州度假,在那里看了他的一本书,很吸引我,回来后我去作协向他讨要。他把《韩少功评传》也给我了。当时我想,这书有 什么好看的,评传就不看了,后来没书的时候又拿出来看。我觉得他的评传跟别人不一样,借助韩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从那以后就喜欢上看孔见的书,有些在《天 涯》上已经发表,讲课的时候也给我们讲过了。我看了这本新书以后,觉得他帮助我清理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思考从单一向多维的方向转化。

林森(作家):

我谈点大家忽视的方面。我觉得孔见先生是一个比较浪漫的人,这从他的诗歌和文字里可以看得到。在这个年代,人心很浮躁,信仰缺失,每个人都焦灼不安,他淡 定地看着这些,并没有被裹挟进去,该唱歌的时候唱歌、该念诗歌的时候念诗歌。在他的诗歌、散文里,其实有很大一块,表现了他内心深处浪漫的部分,刚刚他也 讲到,早先他经常读诗读得哀伤流泪,这是一个浪漫多情的人才有的深挚情感。或许大家都被他思考当中玄而空的东西所吸引,反而把他浪漫的这一部分忽略掉了。

再一点,可能很多人也忽略了孔见先生对海南岛的爱。作为海南岛土生土长的人,我更注意到他写这一块的文章。他对海南岛的书写有两块,一是属于历史人文;一 是自然。历史人文这块,很多人都听他讲述过,他从祖先讲起,讲他们邢氏祖先怎么来到海南岛,怎么艰难的生存下来,发展到现在有二三十万人的一个家族,这个 繁衍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他的很多散文,其思考都是和整个家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次他在文章中提到海南岛历史故事的时候,我看了都觉得比 较感动。他关于海南岛的书写还有自然方面,无论是早期写的《万泉河溯源》,还是最近写椰子树的《一泓清泉在襟怀》,都写得很美好,也很动情。

周五一:

这是我第一次与孔见先生见面,有文如其人的感觉。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的最大感受是:现在很多的思想家、很多的作者,都在指点江山,着力于改变社会、改变他 人,而孔见是把自己摆进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里评论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时说到,“政府的恶劣可以从 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我们在批评社会不良风气的时候,也应该把自己摆进去,想想我们的不幸是否也有自己的责任。今天我们痛恨腐败和贪官, 其实出几个贪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腐败的基因在每个人心中流传,许多人只要稍微有点权力,就会以权谋私。比如我们常遇到停车场的收费员以你要不要收据决定 收费的多少,看电梯的也以你是否给钱决定能否让你搬东西上楼,而人们往往并不以此为耻,反而视之为有本事,这是很可怕的。人们在经历了物质极度匮乏而精神 高度强迫、“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很自然地就出现了过于追逐物质而忽视精神的问题,现在大家逐步认识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不能偏废,内在革命和外在 革命缺一不可,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孔见在书中指出“只有把内在的革命与外在的革命结合起来,变成同一个过程,变成一种活泼的日常生活,才能完整地解决人 存在的问题”。我们太缺少这样的认识和精神,这是我为什么想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作为出版者,我们有责任把这本书更好地传播和推广。

【附一】《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封底文字:

孔见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但他的笔下奇象竞出,学涉东西,思接今古,一行行指向时空的宽阔和深远。他的文字有一种亲切与从容的风格,举重若轻,化繁为简, 就像朋友之间的随意聊天。即便有深意、有险句,也多藏于不动声色之处,成为一种用心而不刻意的自然分泌,一种深思熟虑以后的淡定与平常。

——作家韩少功

他的文字深如古井,纯净甘润。世道苍茫,很难遇见如此赏心悦目的文字,疑与信交织的光,能够涂改夜色,而夜在他那里,不再是沉沉黑暗。它当然密不透风,了 无界限,却终归海阔天空,清明澄澈。早习惯满心欢喜地看这个人寻勘的足印与静悟的眼神,知道在路尽头、转身处,有仁慈宽柔的无限,亦有自在永久的初心。

——评论家何向阳

【附二】作家孔见作品目录

随笔:
没有边界的可能性
仇怨与悲悯
成为一只乌鸦
面对最后的审判
石头与神庙的关系
赤贫的精神
人生不过一种意见
对看法的看法
迷失在影像中的人
自我的怪圈
这个女人该不该受苦
奉而献之某王
经典的意义
我们的不幸归咎于谁
红舞鞋和贾岛牌宝剑
富而不贵的生活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社会批评的资格准入
弥纶天地的东方人文精神
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虚无与根据
仁者以财发身
生活的过去进行时
小说:
征服
河豚
房子
丁村的酸梅
失落
狗肉
供桌上的瓶子
发誓
评论:
病入膏肓的人
挖掘沉默中的金子
两种不同的精神原型
遗失在尘埃里的货币
诗人自杀与诗歌的精神导引
与另类生命相遇

(完)

楼主:天涯人文

字数:1571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4-11-28 19:57:00

更新时间:2019-07-04 08:49:02

评论数: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