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辨材须待七年期?〡西汉末年与王莽篡汉和改制

辨材须待七年期?〡西汉末年与王莽篡汉和改制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刘縯、刘仲、刘秀兄弟是正宗的刘氏宗室,高祖后裔,正儿八经的长沙王刘发的后代。与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实际情况令人怀疑、之后不断遭到史家质疑的大耳儿刘备相比,确实是根正苗红。到了南宋后,就没人再质疑大耳儿是不是刘氏宗室后代了,因为这时已需要刘备出来扛起正统的地位了,到了明代,就没人再认为曹魏是正宗,都认为大耳儿是正统了。这就是现实的历史观。但是刘秀的宗室传承清晰,来去明白,确实在乱世中是一个巨大的号召。其时人们只是希望能复兴汉室,重新实现之前的安稳生活,至于是那个宗室当皇帝,这有关系吗?可是刘家兄弟确实是比较优秀的宗室后代,与那些被养成猪,竟然大力支持王莽篡汉的刘姓宗室们相比,继承汉室江山有资格得多了。可现实是残酷的,纵使是宗室,在这个乱世中,也得有能力、有实力保存自己,击败对手,方能最后登顶,否则如同孺子婴那样,最后还不是被人“皆斩之”?光武在成了气候,打败王郎时,王郎派人乞降,还想靠着冒充的成帝儿子刘子舆捞点什么好处,这时看穿了他们底牌的光武很是霸气地说:“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如果单纯从性格和待人接物来说,其实大哥刘伯升更具有成为帝王的气质。“縯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看看,是不是更有成为力挽狂澜带头大哥的可能?事实上起事的决定是他作出的,起初的军事指挥也是他,当时刘家的带头大哥就只能是他,如果不是大意被害,最后登上帝位的也只会是他。至于刘秀刘文叔,“秀隆准日角,性勤稼穑。縯常非笑之,比于高祖兄仲。”如果是刘縯为帝,同样会得到“隆准日角”的记载的。而且在刘家与李家的人们们商议起事时,刘秀在做什么?“秀卖谷于宛。”好象个乡巴佬似的。但是这样就掩盖住了刘秀身上的特质,使人们都以为他是个能力平庸、胆小怕事、胸无大志的俗夫。可是就这样一个人,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家伙,他是见过大世面,具有当时少有的高学历的人才。他们兄弟都曾就读于王莽所建立的太学,结识了一批同样的读书人,所以刘秀是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深明儒学治国之道的人;同时,他也是来自基层,深明底层民众的需要;当他还具有宗室身分时,就完全具备了当皇帝的本钱了。所以后来不少刘秀的同学投奔他,如他的太学同学强华就拿着赤伏符去找他,为他的登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刘秀为何会深信图谶之学呢?这实在是因为一件神秘之事。究竟是刘秀登基后别人作出来的祥瑞,还是确有其事?这事言之凿凿地记载在信史中,不由人不相信。“秀姊元为新野邓晨妻,秀尝与晨俱过穰人蔡少公,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秀戏曰:‘何用知非仆邪?’,坐者皆大笑”。而在蔡少公说出这话之前,就在长安流传着“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了,有人说这是国师刘秀研究谶讳之学后得出来的,并且为此将自己的名字从刘歆改为刘秀(其实改名是避哀帝刘欣的讳),刘歆是研究谶讳学的大师级人马,他也因此支持王莽篡汉,所以他造图谶的可能性倒是不高,可这条谶讳流传甚广,最后刘歆也因此而自杀。后来刘秀太学的同舍同学强华带来的赤伏符是这样写的:“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是写在煌煌信史《后汉书》中的,如果说是刘秀指使人伪造的,那时间上也不可能,因为赤伏符这书在之前已有了。刘秀得到赤伏符后大喜,因为这就是为他量身订造的,“四七之际”指的是刘秀起事时正好二十八岁,而南方属火,这个给他以巨大的支持,这是他得到天命的证据,所以刘秀马上就宣布登基了。当刘秀最终得到天下,中兴汉室后,更是成了图谶学的迷弟了。
刘氏兄弟起事后,本想与他的同学李通合兵控制住前队大夫甄阜和梁丘赐的部队的,但是起事前夕,李家失事了,连李通的父亲在内,他的家人死了六十四口,真算得上是破家为国了。刘家兄弟起事后,汉军就联合了正在附近的新市、平林军一起攻城略地,但实际上只是抢掠地方、收集物资。可悲的是双方竟然为抢掠来的物资分配产生了矛盾,认为分配不公的新市、平林兵想因此想联合攻打汉军,好在刘秀及时发觉了,进行了调停,将汉军将领们所得的财物收集起来交给了绿林军,才没有造成内哄。由此可见当时的这些所谓义军,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群有组织的匪徒而已。因为南阳郡首府就是宛城,所以刘縯当然想占据宛,但占据宛就先要击败甄阜和梁丘赐,于是刘縯就统军与甄、梁大战。但可悲的是这是刘家兄弟真正的初战,没有战斗经验的汉军大败,刘秀的二哥刘仲、姐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宗族中十多个子弟都战死了。得胜后的莽军集中军力进逼汉军,作为盟军的新市、平林军有了退缩的心思。这时刘縯觉得自己势孤力单,需要联合其它义军才能有胜望。于是刘家兄弟就主动拜访了下江兵的军营。下江兵的统兵主将王常与刘家兄弟交谈后,认同了他们的观点,说服了下江诸将,联合了新市、平林诸军,重整军威,于地皇三年十二月袭击了莽军的后勤重地蓝乡,夺取了莽军的辎重。次年(更始元年,公元23年)正月诸军合作全力猛攻甄阜、梁丘赐的莽军,大败莽军,阵斩了甄阜和梁丘赐;然后移师再败莽军大将严尤和陈茂,包围了宛城。
刘氏兄弟的起事,使起义军在政治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确立了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于是打败新莽军后,天下的义军都自称汉军,“及汉兵起,皆称将军,攻城略地,移书称说。莽闻之,始惧。”王莽已明白,这些人已经不是乌合了,已经有了政治追求。“时汉兵已十馀万,诸将议以兵多而无所统一,欲立刘氏以从人望。”这就产生了如果复兴汉室,那谁该当皇帝的问题。这是个十分重要的事,只有推举出新帝,才能公示天下,汉室已兴,新莽是篡逆。当时“舂陵戴侯曾孙玄在平林兵中,号更始将军。”这个是有资格的;而另一个有资格的就是刘縯刘伯升了。对于南阳诸人来说,当然是立刘縯为帝最好,但是“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縯威明,贪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召縯示其议。”新市、平林人多势众,他们当然不想让刘縯成为皇帝,因为这样就会受到刘家兄弟的制约。绿林诸将们于是私下先商量好了推举刘玄为帝,然后集中讨论时,仗着人多势众,强行推举。当大家有异议时,刘縯为了大局,希望能搁置一下,先行称王,于是提议:“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甚厚,然今赤眉起青、徐,众数十万,闻南阳立宗室,恐赤眉复有所立,王莽未灭而宗室相攻,是疑天下而自损其权,……非计之善者也。不如且称王以号令,王势亦足以斩诸将。若赤眉所立者贤,相率而往从之,必不夺吾爵位。若无所立,破莽,降赤眉,然后举尊号,亦未晚也。”虽然诸将觉得这个提议有理,可是这不符合他们的想法,如果这样,谁知到时刘家兄弟势力会膨胀到多大?毕竟谁当皇帝,是凭实力说话的!所以张卬坚决反对刘縯的提议,坚持他们已经商议好的意见,“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众皆从之。”一锤定音,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从而确立了刘玄的帝位。可这个结果实在不能让人信服,“由是豪桀失望,多不服。”当然,这帮子豪杰们,应当主要是刘家兄弟的同伴下属和南阳当地的士绅,这样就为义军后来的分裂和刘縯的死埋下了伏线。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2、昆阳大战
汉军包围了宛城,这是个重大的事件,当时宛城是天下雄城,是排名前几名的大城,王莽还在此专门设立了管理南方的五均司市。宛城一下,必然天下震动。王莽当然不会等闲视之,他全力调集军队,对南阳汉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引发了决定了新朝命运的新汉昆阳大战。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1)战前的形势
汉军与新市、平林、下江诸军进围宛城,是个战略上的转变,这是继义军推举刘玄为帝后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表明义军已从流动作战向占据大城市转变,一但占据大城,必然会成立政权,形成占领地,得到坚固的后方支持。王莽虽然心中不安,但这时仍有他的底气,他还认为有机会消灭义军,只不过自己未尽全力而已,于是他下诏:“王匡、哀章等讨青、徐盗贼,严尤、陈茂等讨前队丑虏,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复迷惑不解散,将遣大司马,隆新公将百万之师劋绝之矣。”在此时王莽仍是认为他之所以没能消来盗贼,是因为投入的力量不够,只要投入足够的兵力,一定能击败和消灭义军。
这时义军也在为了攻取宛城而作准备,准备的重要一着是清除外部的据点,阻绝外部支援宛城的可能。宛城是处于南阳盘地中的,而盘地有四条出外的路径:一条是西北经武关通长安;一条是东北经昆阳(今河南叶县)出许昌;一条是东南出随州下江陵(武昌);一条是南下襄阳到荆州。那么援军从何而来?这时的义军将领们已经久经战阵,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快明白了如果朝廷发兵援宛,必走昆阳。为何?因为朝廷援军不是一个少的数量,而关中是首都所在,是国家的防卫重点,关中的守备力量是不会派出的,所以援军不会出自武关;其时朝廷真正有力控制的地区是关中、中原、齐鲁、河北、江淮、巴蜀、荆襄、河东、河内等几个地区,长江以南并不是朝廷强力控制的地区,江陵成为战略要点还是三国时的事了,所以援军从荆州、江陵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不大,因为这两地兵力不会很多,不可能单独进入南阳盘地;以王莽的做法,必然是从各地调兵,那么,除了关中外,从其它地方调兵,最好的集中地就是洛阳、许昌一带,从这两个地方集中的部队,要援宛,就只有出昆阳了。先下手为强!三月,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徇昆阳(叶县)、定陵(舞阳)、郾(漯河),皆下之。”拿下了昆阳附近的地方,堵住了进入盘地的入口,建立起了对抗朝廷援军的防线。只不过义军的将领们都没料到莽哥这次发飚了,竟然起倾国之兵来与他们决战,于是这一战就成了决定双方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了。
王莽下诏时还未得知严尤和陈茂战败的消息,其后知道了,他下定了决心,要一战解决掉宛附近的义军,这当然是存了“擒贼先擒王”的想法,因为义军正式推出的皇帝在这边,如果能打败、消灭掉宛城附近的义军,将会成为决定性的转折,不但打掉了义军的主力、鼓舞起莽军的士气,而且必将让其它义军丧胆,消灭他们就变得容易多了。于是王莽发布了全国动员令,调集大军与义军决一死战,具体的措施如下:
“遣司空王邑驰传,与司徒王寻发兵平定山东。”这是发出征集令,调集各地大军,由王邑、王寻率领,准备与义军决战;
“徴诸明军法六十三家以备军吏,以长人巨母霸为垒尉”,这六十三家应当是长期担任军中职务、熟悉军队管理的世家吧,不太可能是那种只会背诵兵法的书呆子,如果是,那王莽就是自取其败了;
“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这个比较搞笑,那是打仗,不是耍马戏,要这些东西干嘛?这又不象西南少数民族那样,拥有“象军”这样的部队;
“邑至洛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号百万。”可能会问,不是说天下百姓都被王莽弄得走投无路、揭竿而起了么?为何还有那么多的兵马支持王莽?这得说清楚,王莽是弄得基层的百姓没了活路,但是,各地的官员们却是王莽政策的得利者,王莽虽然不发工资,但却没有阻止大家刮地皮!官员们都明白,他们的命运与新莽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新莽垮台,他们还能再这样搜刮百姓么?为了自家的利益,他们也得撑起王莽!
王邑、王寻选择的部队集中地是颍川(禹州),而严尤、陈茂战败后正驻扎在此,该地处于洛阳与许昌之间,就是故韩国都城阳翟。其时各地的部队源源不绝地向颍川集中,除了已赶到的部队外,“馀在道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夏,五月,寻、邑南出颍川,与严尤、陈茂合。”莽哥用兵,一如既往的无脑,从打翟义、刘信开始,打匈奴、打西南夷、打山东都是如此,一是人多;二是各不统属;三是任人为亲,没有一个出色的统帅;四是都是些刚洗脚上田的农民,战力不高。看看这些聚集起的部队,无训练、无实战经验、无部伍行阵,不遇敌犹自可,一但战事不利,卷堂大散是必然的。新莽时期地方部队镇压起义军,从史上记载,无一胜迹。这不奇怪,都是农民,为了温饱铤而走险的当然胜过受官府胁迫畏手畏脚的。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2)双方运筹
义军是由多支部队集合而成的,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私心杂念,这是正常的。起初他们都没有料到王莽为了消灭他们下了这么大的本钱。部队是会放出斥侯的,敌方的动静逃不过将领们的眼中。“诸将见寻、邑兵盛,皆反走,入昆阳,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山君想,这肯定不是史家对义军诸将的贬低,其时义军只有不过万人,当见到敌军居然是自己几十上百倍的规模时,说不害怕那是假的,纵使是光武,难道起初就没有过一丝的担心?显然不可能。当时各支部队都分散在外,在干啥?老山不会太高估他们的军纪和追求,他们就是在周边扫荡和抢掠。这是很正常的,在那个年代,军纪严明是个笑话,部队的供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后勤有保障的部队,才谈得上军纪。义军有什么后勤?还不是去到那抢到那,直到明代,农民军绝大部分仍是流寇,到处流窜就食,基本上是走到那抢到那,有如蝗虫,过后地方就如被水洗过一样,什么都没得剩下,他们起自草莽,不会管理地方,更不懂营造根据地。当诸军得知王莽大起天下各军来围剿义军,当时义军主力正在宛下围城,外面的偏师如何敢与数十万大军相敌?于是纷纷撤回昆阳。昆阳是个小城,直到现在,叶县也是个不出名的小地方,四、五线的小城市,可想而知那帮义军将领龟缩在一个小小城池中时是如何的恐惧,尤其是起义军是带着军属的,所以汉军初起时战败才会死掉了刘秀的兄、姐和外甥女。这很正常,不带家属,难道抛下她们让朝廷杀掉?如果这样,部队马上就会散掉。撤回城的将领们见到朝廷势大,担心家人的安全,觉得守不住,大家商量撤兵,分散回乡,避敌锋芒,这并不完全是错误的决定!如果敌将是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将领,这么点义军是一定挡不住的,不管刘秀如何努力,只是因为敌将本身就是个寿头,才使光武得到这个彩头。
散归乡里,刘秀是不同意的。刘秀是个有文化,有见识的人,他清楚,如果不能挡住朝廷大军,就这样分散的话,在朝廷绝对优势大军的围剿下,大家难以幸免,大业就毁于一旦了。于是劝说大家:“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却拔,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刘秀在他大哥刘縯在时,估计平时为人很低调,他不是统兵主将,又不是义军的决策层人物,可能平时负责的就是义军的后勤一类的工作,如果他平时表现勇猛强悍,那么攻击宛城的主力中为何没有他的位置?所以那些粗鲁无文的诸军将领们平时是看不起刘秀的,觉得他胆怯无能,在此时突然听到刘秀的批评,不禁大怒:“刘将军何敢如是!”史书写得当然斯文,实际上看不起刘秀的诸将,可能当时就破口大骂了,刘秀并没有与这些粗人们计较,见他们不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微微一笑,起身离开了。诸将当时正准备撤退时,就得到斥侯的回报,“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这时敌军前锋已逼近,想撤来不及了。诸将见这样,也没别的想法了,死马当做活马医吧,于是不得以,“乃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商量该怎么对敌。
当时昆阳城中约有八、九千的部队,而且当时的随军家属应当也在城中,加上城中居民,这么个小小城池,可能也不能再容纳更多的人了。但是,义军的外围不是没有其它部队的,他们清扫外围时,不但拿下了昆阳,还攻下了定陵和郾,并在那里驻扎了部队防守。敌军这样强大,更需要集中兵力对抗,于是刘秀与诸将约定,由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率领部队留守昆阳。而召集各军救援昆阳的危险任务,刘秀自己挺身而出,接受了下来。当晚刘秀带领李轶等十三骑出城调兵,而敌军前锋已至城下,多达十余万,但是还来不及封锁四门和道路,刘秀们得以乘机从敌军间隙中逸出离去。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当时的形势是义军主力攻打宛城,而莽军主力则准备攻打昆阳。宛城的守将就是后来的光武大将岑彭,是棘阳守长,副将是前队贰严说,岑彭是个强将,义军攻打数月都未能拿下。莽军主力是来救援宛城的,而昆阳正挡在进入南阳盘地的入口处,当然是要解决掉这个麻烦的,是的,昆阳只是个麻烦,而不是威胁,因为昆阳的驻军实在太少,正常情况下,不足以威胁莽军主力。要救援宛城,莽军其实是有多个选择,当然,最顺理成章的是先拿下昆阳,然后再进军宛城,但是莽军名将严尤并不是这样想的,他提出了另一个思路:“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说严尤是名将,并不是他如何勇猛,他统兵作战并不怎样,他是胜在战略眼光高明,他不是个好的军事主官,但可以做个好的参谋长。他提出的意见是明确的,当时莽军占据绝对优势,除了攻击昆阳外,还可以绕过昆阳,全军直扑宛城,与宛城守军夹击义军主力,在这种情况下,义军主力是敌不过两面夹击的,当然,这样就无法防止昆阳守军尾随袭击莽军后卫辎重了。更周全的应当是留下部分兵力监视昆阳,其余部队增援宛城,这样虽然分散了军力,但是以莽军的数量之多,分成两支也只是力弱些,但不影响最后的结果。刘邦当年入关时也是走南阳,当时攻击宛不下后,就曾绕过宛进军,但是,由于他的兵力不占绝对优势,所以张良阻止了他的决定,最后还是回过头来,拿下了宛城,才放心西进。而此时的莽军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军力是敌军的数倍,根本不怕分兵。而且宛城被围数月,随时有被攻陷的危险,越早救援越好。事实上就在莽军攻击昆阳时,义军主力拿下了宛城。如果按照严尤的意见,分兵增援宛城,并且通知宛城坚守,那么败的极可能是义军主力,正如严尤所说的,“宛败,昆阳自服”,宛输了,坚守昆阳就没有意义了。
可是,最终决定权是在主帅手中的,主帅是王邑这个寿头。他觉得严尤的意见不行,为何?不够威风,不够煞气,不够过瘾。“吾昔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王邑并不是什么出色的将领,他的战绩只是在打翟义时有过那么点而已,人就骄狂得不得了。真正的名将,狮子搏兔,也用全力,决不会因为某些方面占优势就目中无人的。而且,在不同条件下的兵力优势,并不等于胜势。赤壁大战,曹军二十多万,而孙吴军只有区区四万,但周郎充分发挥了吴军的水战优势,打得曹军大败而逃。王邑当时根本就没有假如战败、假如没有得胜会如何如何的想法,好象莽军战胜是必然似的,“前歌后舞,顾不快邪!”这是统军大将的心态?这只是个纨绔弟子的派头罢!这是大军作战,怎么这王邑、王寻整得就象逛妓院似的?
古代史书中,常有些奇异的记载,在《后汉书》中就是如此记载的:“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环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这种记载我们当然不能当真,不过是史家用以证明“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证据而已,预示了这场大战的经局,这种事,其实夫子是态度很明确的:“敬鬼神而远之”,“呵呵”一声就是。但义军与莽军双方,一方战战兢兢,全力以赴;另一方骄狂自大,目无余子。虽然说不见得骄狂的一方必败,可是,这样的心态,就无法正确认识双方的优劣,无法安排正确的战略战术,就会大大增加失败的可能。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3)昆阳攻城战
当双方的战略确定下来后,昆阳攻防战就展开了。“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钲鼓之声闻数十里,或为地道、冲輣撞城;积弩乱发,矢如雨下,城中负户而汲。”昆阳是个小城,小到什么地步?一般的弓箭射程约一百五十步,敌军四面围城,朝城中射箭,城中居住的人去井边打水都受威胁,为了躲避乱箭,只好依靠着房屋墙边汲水。这样就可知昆阳有多大了,最多不大于三百步,即约二百米周边,住人也估计只在数万,更多是住不下的。莽军调集大军攻城,围数十重,但我们却从中可以看到莽军攻城的准备不足和指挥协调不力。攻城并不是全军压上,到处乱爬的,而是有重点的,重点就是城门的攻击。因为只有拿下城门,才能让大军进入,占领全城。一般的城墙,纵使爬了上去,并不等于攻下了城池。因为城墙的结构,一般在城门处才有上下的通道,象京城和通邑大城这样的城墙,在拐角也有上下通道,而其它地方是没有的,纵使在其它地方冲上了城墙,也下不去,仍须从城墙上向城门攻击前进。而且一般城墙不宽,上不了太多兵力,守军的增援容易,但攻方从城下上爬增援就不易了。因此,攻城一般都是以攻击城门附近为主,兵力优势不大时,重点攻击一个城门,这样守方纵使守不住,逃掉总是可以的,而且攻城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城池,杀伤敌有生力量是其次。兵力优势大时,可以多攻击几个城门,甚至所有门都攻击,这样守军连逃都逃不了。可一般攻城都不会这样,无路可逃,只会刺激守军拚命,“围三阙一”才是正道。而莽军的攻城器具准备可能也不足,汉时攻城,器具比较简陋,估计是云梯、楼车为主,“冲輣”可能是兼有攻城槌作用的楼车。而楼车的制作需要时间长,制作工艺高,也不是可以长途运送的物品,只会在当地制作。以莽军当时的时间来估计,一到就攻城,应当没有多少象楼车这样攻守兼备的器具,多的应当是云梯一类的简单工具。而且王邑之类的纨绔子弟,也不会将一般士兵的性命放在心上,他的攻城策略应当就是蚁附凭城了。至于挖地道,有经验的军官很易对付,只需在城内也挖一道壕沟,那么地道兵们来多少都是送死。
当时城内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足以令人崩溃。当莽军声势浩大地开到,“围之数十重”时,城内的守军没有信心坚守了。守将们可能商量过,“打不过,不如降了吧!”于是“王凤等乞降。”但莽军的答复是令人惊愕万分的“不许”!!有时读史,往往会读到一些令人无语、无法理解,完全超出正常人思考范围的史实,使人不知该如何去看待,甚至于会怀疑史实的记载是否有误,这个不许投降就是。这是不是王邑、王寻们的一个执念?“当先屠此城,蹀血而进”成了王邑们的心病,若受降,就不能屠城,不能满足其嗜血的欲望么?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为了病态的心理而不顾一切的人,是怎么当上统帅的?这是不是就可以证明新莽必败呢?因为这一切,实在太违背战争常理,我们没法与王邑们的思想产生共鸣。而且,严尤、陈茂在做什么、为什么不规劝?受降的好处太多了,硬打的好处没有,实在不可解。攻击昆阳,不就是为了拿下这地方,打通通往宛城的道路么?受降,马上可以达成一切,为何不干,而要继续强攻,杀伤士卒,迁延时日,影响对宛城的救援呢?也许王邑们的愚蠢脑袋中,会认为屠了昆阳,就能给宛城下的义军主力以巨大压力,令他们不战自溃?这可能吗?而且王邑们“自以为功在漏刻,不以军事为忧。”对于人数上的优势,王邑们自信得很,大概是认为那怕拒降,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攻下昆阳。当然,如果昆阳没有援军的话,被攻下是时间问题,总有守不住的时候。
不许投降的结果,就是城内守军在明白了没有活路后,只能拚死一搏了。昆阳不大,围它几十重意义不大,关键是攻方能投入多少兵力攻城?如果攻城军的器械不够,而又四面凭城的话,那么力分则弱,器械不足,导致莽军一次不能投入太大的兵力,那么守军就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暂时守住城池。对此,严尤是有不同意见的,但他是败军之将,可能不被王邑、王寻所看重。在他前面的意见不被接受后,严尤仍是尽职尽责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兵法》:‘围城为之阙’,宜使逸出以怖宛下。”很明显严尤不赞在这种无脑的打法,希望能放开一面,让敌军逃跑,以消解敌军的斗志,而败军也能将消息带给围宛的义军主力,使义军主力感受到压力,放缓攻城,甚至解围撤退,这是有可能的。可是王邑这个猪头,还是拒绝了。说实话,那怕莽军在昆阳和宛城能侥幸取胜,新莽的政权靠王邑、王寻这种无脑猪头丙,能维持多久?
其实这时汉军在刘伯升的指挥下,已攻下了宛城。更始于是将宛城当做临时首府。但守城的莽军实在也是表现出色,直到食尽援绝,“城中人相食,乃举城降。”这充分说明了岑彭的指挥才能和军事能力。数月围城,被城中杀死打伤的义军应当数以万计了吧,义军将领心中深深不忿,想杀岑彭出口恶气。但刘氏兄弟确是人杰,看人对事,见识过人。刘縯劝说大家:“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是的,不忠于自己事业的人是不受待见的,而纵使是敌人,也敬重守节重义的敌手,张自忠将军与侵华日军恶战直到弹尽粮绝,壮烈殉国,连日军都对他敬重有加,在他死后,还是给了他一个正规的葬礼。而入侵者在入侵时,固然需要变节者和内奸,但不等于他们认可这些人的作为,当新朝已立,大事定矣,为前朝修史,这些变节为奸者者,如吴三桂、洪承畴等,就只能入贰臣传,新朝统治者们同样鄙视并且排斥的。刘縯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侯。”因为刘家兄弟救了岑彭,所以他对刘家兄弟极为心折,在光武独立出来,开始自己打天下的征程后,岑彭迅速投到了光武麾下,并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光武手下独当一面的大将,所向披靡。前面所提的秦丰,虽然不是岑彭的俘虏,但秦丰的主力是被岑彭歼灭的,这样才使接手的吴汉轻松地擒住了秦丰。光武“得陇望蜀”,就是派岑彭统帅汉军入蜀征伐公孙述,他连战连胜,可惜在大好形势下大意了,他没有料到公孙述会出阴招派刺客诈降,就这样中招了。这个公孙述也是个阴狠的家伙,就这样连害了光武两位征蜀主将。这就为最后一任主将吴汉最后得胜后屠成都埋下了伏笔。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4)大战
昆阳在莽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之下,如无外援,那怕王邑、王寻如何猪头,单凭人堆也能堆出胜利。可是他们不知城中已派人调集援军,可能他们也不以为意,因为义军就那么点,纵使主力来援又能如何?
救兵如救火,光武他们一脱出重围,马不停蹄地向在附近驻扎的部队赶去,当时两支主力部队是驻扎在定陵和郾的驻军。“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这是农民军的通病,我们决不会认为农民军是为了天下老百姓的福祉而揭杆起义的吧,其实史上起义的农民军有饥寒交迫、铤而走险的;有邪教扇动、悍不畏死的;有邪火上脑、不知天高地厚的;还有承机搏乱、意存侥幸的,就是没有为了造福大众而奋不顾身的。这些义军队伍在攻下外围要点后,就出动四处劫掠,得财无数,他们身上的盗贼的印记一直未能消除,包括光武后来的部队也同样有这种恶行。更始帝入居长安后,诸将劫掠之性不改,“诸将后到者,更始问:‘虏掠得几何?’左右侍官皆宫省久吏,惊愕相视。”可想而知了吧。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样就不妥了,于是光武毫不客气地问:“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诸将马上明白过来了,于是“乃悉发之。”
六月已卯朔(初一日,一般这天看不到月亮),刘秀与各路援军一起赶到昆阳。“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刘秀的部队已经留在了昆阳,他所统带的部队应当是其它各营的兵马。这种不是自己的兵马不好带,他们愿不愿与将领合力,完全是看将领有没有令他们心服的实力,除非统带的将领久负盛名,勇不可当,气场强大,王霸之气四溢,可令下属兵马纳头便拜。可刘秀明显不属此类,他之前给人的印象是胆怯怕死、懦弱无能,这些初次归他统带的兵马大概也有看他笑话的心理,可是,刘秀的表现令他们大吃一惊,他居然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斩杀数十人后安然返回。这里山君不由得为刘秀的伪装能力大为喝采。在生死关头,人的能力是不可能隐藏的,所以,刘秀是个智勇双全的帅才,在这里就可以清楚表现出来了。但平时刘秀的样子,明显就是他的伪装,他为了一定的目的,低调隐忍,只有在合适时才撕开伪装,以本来面目示人。这样他就为自己减少了很多麻烦,由于他的低调,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大哥刘縯身上,他躲在刘縯的阴影下,以至汉军与绿林诸人矛盾日益尖锐,最后猛烈暴发出来,导致刘縯被害后,刘秀仍然可以靠这个伪装和他的隐忍逃过了一劫,最后迎来了他的事业的高峰,将所有反莽成果收入囊中。所以刘秀才是最优秀和全面的人,他的成功实至名归。“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绿林诸将是粗人,没有认真地去想过为何刘秀会出现“小敌怯、大敌勇”的情况,还以为他突然被霸王附体,变得勇不可当吧。这时敌人的勇气已夺,刘秀再度冲阵,敌军胆气已落,往后退却,机不可失!各部于是大举冲杀,杀敌上千,双方首战,义军大胜。此战取胜,明显是有侥幸成分的,这是因为王邑、王寻的轻敌造成的。双方的部队战力若何?义军明显胜过莽军,莽军是由各地的地方军集合起来的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这样的部队战斗力是渣五的,莽军几乎全是这种兵!而义军则不同,他们在之前已经转战各地,恶战无数,可以说,不行的都死掉了,剩下的全是经验丰富的老兵。真正的老兵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决非生瓜蛋子可比的。刘秀所带来的就是这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数千精兵,二王竟敢仅派同量的部队来拦截,这是战略上的重大错误。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二王犯了战术上的大忌,他使用添油战术,逐波派出队伍来阻挡义军,但不断被义军击败,结果义军越战,越是发现对方不过如此,于是打出了信心和勇气了。这在史上也有过先例,秦楚巨鹿之战就是如此,项羽率军渡河后,包围了秦军中军,其后围点打援,与来援的秦军连战九场,场场取胜,彻底打垮了秦边军主力,取得了关键的胜利。胜利给了刘秀以信心,看到莽军如此无能,刘秀于是冒险率领三千精锐敢死之士,绕道城西水边出击,直扑莽军中军。不得不说,莽军的首脑实在无能,而且骄横得不知如何用兵了,在阻挡的部队连遭败绩的时候,仍没有充分重视援军的战力,调集优势部队阻挡、击退甚至歼灭来军。兵是且来打仗的,不是给人看唬人用的,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再多也是土鸡瓦狗,不但无用,而且还会在战事不利时发生“营啸”,卷堂大散,这种情况最易发生在没有战斗经验和互不统属的新部队身上。不幸的是,莽军两种属性都有。
光武是不知城中曾有过乞降之事,但纵使知道了,又能如何?他肯定在庆幸莽军拒降之余,也为之愕然良久罢?“时伯升拔宛已三日,而光武尚未知。乃伪使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而阳堕其书。寻、邑得之,不憙。”为了与城中沟通,同时坚定他们的守城勇气,光武使了个小计策,既打击了二王的气焰,又通知了城中,让他们得知救兵已到。城中自会密切注视救兵的战况,并会在适当时候出动呼应。当然,以救援宛城为目的的二王肯定大不高兴了,但这也是自找的,如果当初按受了严尤的意见,通知宛城方面,然后全力进军,于宛城下寻找义军主力决战,宛城围已解了。可是大军在二王这样的寿头的统率下,打了个本末倒置。
“寻、邑易之,自将万馀人行陈,欶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也不擅相救。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应当说,光武的胜利,除了二王饭桶无能外,用兵出其不意也是个因素。不能说二王没有考虑过正确的应对策略,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义军的能战远出他们的意料之外而已,在王邑心中,还是以翟义、刘信的乌合之众来衡量汉军,能不败乎?在几十万大军的营中,光武敢于统领一支精兵实施斩首行动,表明了他过人的胆色和眼光,实是不凡!因为在大军营中,光武很好地隐蔽了自己的意图,二王一定没料到汉军居然敢于在百万军中直取上将,当发现了光武的部队时,已来不及调兵了。但是,主帅身边的部队往往是军中最为精锐的亲兵,光武的部队只有三千,而二王却带着万多精锐,二王觉得可以挡住甚至歼灭光武的来袭部队,这是正常的想法。不能说莽军首领的想法是轻敌,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这些亲兵们的战力也远比不上光武所带的敢死队,而且莽军的亲兵们在安逸的环境和烧杀抢掠中积累了大量财物后,早已腐败不堪、贪生怕死了。而“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的命令是个重大的战术错误,可这个错误是建立在误判了义军战力的基础上的。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命令?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认为不出动各军就能取胜;二是二王也知道诸军军纪和训练不行,仓促出动反而会引起混乱,不利作战。反正就不允许诸军出战。但这样一来,就让光武抓住了唯一的胜机了,否则各军如果出动包围上来,纵使好汉也不敌人多,取胜就不易了。乘锐而来,信心百倍的汉军对上了不知所措,贪生怕死的莽军,胜负已定。接战不利的莽军,在得不到支援后,稳不住阵脚了,光武带领的都是精锐,战场经验丰富,一见敌军阵脚松动了,于是乘势猛攻,打垮了莽军的中军,乱军之中,阵斩了王寻。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古代大军作战,由于没有合适的通信工具,只能靠人力通信,其实大将所能指挥的部队是有限的,最好是目力所及,所以真正的激烈的战斗,往往发生在相方人数相差不远的场合,而人数相差悬殊的战争,往往没什么打头,有经验的统军大将,统领处于绝对优势的部队,对方往往知难而退,或者是螳臂挡车,很快就结束战斗了。当然,也有在绝对优势的敌军面前取得大胜的,这些大胜,往往千古留名,或搅动了天下的风云、或引导了历史的走向、或决定了朝代的兴亡。历史上有名的大战有秦楚巨鹿之战、楚汉彭城之战、新汉昆阳之战、三国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金辽步荅岗之战、宋金京口之战、元宋襄阳之战、明清萨尔浒之战等等。而在双方倾尽全力、兵力悬殊极大的战场上取得干脆利落胜利的战役有四次:一是彭城之战;二是昆阳之战;三是淝水之战;四是户步荅岗之战。彭城之战,三万楚军打垮了五十九万汉军;昆阳之战,一万多汉军战胜了四十多万新莽军;淝水之战,八万多晋军战胜了九十万秦军;户步荅岗之战,二万多金军打败了七十万辽军。为何兵少者反胜兵多者?这里不得不指出,统带兵多者的统帅,是不识众寡之用的人。也许会问:说王莽、辽末帝不识众寡这用犹自可,但刘邦、符坚也得这样的评价?是的,他也只能得这样的评价,一盘好棋,一场好局,被他们弄个稀烂,即将到手的天下一统局面,也被他们葬送,令人惋惜。打仗,兵多不是目的,战胜才是根本。所以要用好手中的兵才行。中国的地形,山地、丘陵居多,平原少,因此,可以让几十万大军展开的战场几乎没有。而且,纵使有这样的战场,统帅如何指挥才能运转如意?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靠传令兵、靠简单的旗语指挥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大规模战斗,就只能在事先确定了战略的基础上,由统兵的将领们自由发挥了,主帅只能在观察战场形势后,对己方的阵势和攻防作些基本调整而已。当人数太多,场面太大时,指挥就不灵了,而部队在失去指挥后,很容易因为一些意外、偶然的因素引起军心动摇;动摇后,如无法迅速平息,就会产生混乱;混乱是会传染的,蔓延开去,就会引发恐慌;在恐慌的威迫下,训练较差,战力低下的部队将会率先崩溃逃跑,于是,大溃败就发生了。而大规模的战场上,意外可能、偶然因素太多了。所以,在这种场合下,人数太多反而是个不利的因素。那么,人数多又该如何呢?那就要下好全国山河一盘棋了。以东晋灭吴为例,论实力,晋远胜于吴,当时晋军是多路出击的:王浚统领水军从益州长驱直下,一直打到金陵;杜预从江陵出兵,横扫荆、湖,占据了上游;王浑统领大军,于江北歼灭了东吴的主力,造成了对金陵的压迫并吸引住了东吴的余下兵力,使之无暇他顾;就这样,各方合力,最终灭吴。如果符坚将他的九十万大军这样处置,那么只有八万北府兵的谢玄、刘牢之如何能顾得过来?或问东晋是否会有各个击破的可能?答案是不可能,那怕是分为三路、四路,每路的实力均在晋军之上,因为秦军也是身经百战的劲旅!而且,秦王亲征,晋军主力敢不正面对抗?难道让秦军长驱直入不成?之前秦军十七万在符丕的指挥下围攻襄阳,东晋桓冲手绾七万大军,硬是不敢救,最终襄阳陷落。如果分兵多路,那怕一路败绩,也不会影响全局,不会出现淝水一败,已据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前秦就土崩瓦解的局面。这就说明了符坚采取策略的错误和愚蠢。
当光武击溃了新莽中军,阵斩了对方主将之后,就形成了令对方群龙无首,陷入混乱的局面,这是大崩溃的前提。中军一败,各军动摇。这时,正密切注意城外战况的守城部队行动了,“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光武的敢死队在莽军大营中心开花,而余下的援军在外攻入,城中兵马又鼓噪而出,莽军已经连战连败了,如今又中军覆没,首脑逃去无踪,在义军的三面夹击下,彻底崩溃了。在古代的军事术语中,有一个叫法,“营啸”。因为莽军并未全体出动,而是大部分仍是扎营未动的部队,这时最忌出现恐慌的情况,一但出现,就象一个火星扔进了油锅,会产生漫延的大火,少数人的逃窜引发了全军的溃散,这就是“营啸”。中军的溃散奔逃,引发了全军的恐慌崩溃,四十多万人的崩溃啊,会产生多大的混乱?漫山遍野的溃逃兵将,乱叫乱跳乱咬的马匹、野兽,杂乱倒伏的旗帜,人喊马嘶、惨叫怒吼、风雷激荡,义军衔尾追杀,尸骸满路,血流成溪,“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在大自然的威势下,更让败军增添了恐惧。这个情景,唯有彭城战败后的汉军和淝水败后的秦军可比:“汉军皆走,相随入毂、泗水,死者十余万人。汉卒皆走南山,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秦兵大败,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此战已不可为了,败军的统帅“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水中死人太多了,以致于王、严、陈三人居然能策马踏着河中死人的尸体过了河,逃之夭夭了。至此,关乎天下气运的昆阳大战降下帷幕,义军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既达成了战略目标,拿下了宛城,又击溃了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援军。此战一过,新莽的气数已尽,回天乏术了。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5)余音袅袅
昆阳大战不但摧毁了新莽的军事力量,而且彻底动摇了新莽的统治基础。
义军在此役中收获丰厚:“尽获其军实辎重,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馀。”四十多万大军的军资,尽落于义军手中,这个是王莽掏尽了家底置办的军需,这下子,王莽再也无力打一场这样的大战了。当然,这并不是说王莽手中就没有钱了,他手中仍有丰厚的资金,可是,有钱有何用?打仗靠的是物资!物资都消耗光了,拿着钱到那买去?义军搬都搬不完,最后只好将那些不太重要、或者是已经受潮变质的物资烧掉了,山君相信义军还没败家到烧掉粮草之类的军资。
新莽军是由各路地方部队汇集成的,战败后,散兵游勇当然大部还乡了,当然,也会有少数沦为贼匪,也有被俘加入义军的,但相信大部都是溃散回乡的。而从长安来的部队就被王邑收容了数千人,带回了洛阳。“关中闻之震恐”这个震恐的,怕是王莽和他的朝臣们吧,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谁统治不需交钱纳粮?这样一来,莽军战败,天下将变的信息,十天半月就迅速地传遍了天下。于是,新朝对地方的控制崩溃了,“于是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得知消息的地方豪杰们,注意这种地方豪杰是什么东西,他们就是那些地方的地主、豪强、士绅,当王莽的政策对他们有利时,他们就助纣为虐,利用朝廷政策来盘剥地方,欺压百姓,当一发现朝廷不行了,他们就马上利用手中控制的资源,举旗造反,斩杀朝廷派遣的官吏,自称将军,意图割据地方,与新朝讨价还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他们的意图往往能全部或部分实现,因为新的朝廷同样需要他们的支持。时间一久,这些地方势力就发展成为世家大族,甚至有影响朝政,左右朝局的能力!这些世家,为了能长久保持家族的兴盛,往往是无原则的,将家族的利益凌驾在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上,为了家族的延续,甚至有出卖君王国家的,为了维持统治地位,他们人为地规定出统治阶层地位的高下,三国南北朝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就是这些世家大族无耻居心的结果,不但压抑了人才的发挥,而且导致国家活力尽失,只得偏安一隅,终于还是未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这时,天下已传遍了王莽毒杀平帝的流言,“莽闻汉兵言莽鸩杀孝平皇帝,乃会公卿于王路堂,开所为平帝请命金滕之策,泣示群臣。”山君并未在《汉书。王莽传》中发现有王莽鸩杀平帝的记载,只是《通鉴》中记载了此事,所以山君以记载时间而言,汉书在前,通鉴在后,汉书的记载比较可信。但这有何用?天下人会相信吗?天下百姓受王莽政策荼毒已久,对他恨之入骨,而地方豪强们也需要有个令他们号召大家反对王莽的理由,“鸩杀平帝”就成了王莽大逆不道,得位不正的重要证据,据此即可起兵讨逆,匡正天下。所以,关键并不是王莽有没有杀平帝,而是推翻他这个理由好不好用,好用,就是有!
击溃了莽军主力后,义军自然乘胜追击,扩大地盘,为最终推翻新朝积聚力量了。而刘秀就得到攻略颍川的好差事。当然,这是个较富裕的郡,首府颍川就是故韩国的都城阳翟,所以守备自然也较强大,否则王邑、王寻就不会将此地作为各军聚集的地点。刘秀兵不多,他先攻打父城,但一下子攻不下来,于是就在附近的巾车乡扎下了营盘,作持久准备。这时任职颍川郡掾的冯异受命监管郡属的五个县的守备工作,可是他很不好彩地被刘秀的兵给逮住了。这时的莽朝已没什么好保的了,是个人都知道。冯异与刘秀相见后,他被刘秀所吸引了。他主动对刘秀说:“异有老父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也知天下大势已定,相信了冯异,可能二人也是义气相投吧,一见追随的事,历史上就有过,张良对刘邦就是。冯异回到父城后,对父城的长官苗萌说道:“诸将多横暴,独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所以说冯异是被光武所吸引是不错的,刘秀的所为,言行都给冯异以深刻的印象,让他觉得此人不凡,是天命之人。于是,在冯异的劝说下,苗萌开门请降,刘秀兵不血刃,拿下父城。拿下了父城,不是刘秀此行得到的最大成果,他得到的最大成果是吸引了冯异加入到他的团队中。在为光武打天下的五位独当一面的统帅级重将邓禹、冯异、吴汉、岑彭和耿弇中,山君最高看的就是冯异。以山君的排名,次序应是冯异、吴汉、耿弇、岑彭,最后才是所谓“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冯异平定关中、吴汉平定中原益州、耿弇平定山东、岑彭平定荆州两湖,独邓禹没有平定一方之功。冯异是个文有经略地方安抚民众之才、武有统领大军征伐四方之能的文武全才,而且为人谦退,“大树将军,偏将军冯异也。为人谦退不伐,敕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故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光武出动征伐,冯异常坐镇后方。邓禹攻略关中,被赤眉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光武无法,只好派冯异去代替他,临行时光武对冯异说:“将军今奉辞讨诸不轨,营堡降者,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桑;坏其营壁,无使复聚。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冯异接手后,虽然在猪队友邓禹的拖累下败了一仗,但其后,他麾师大胜赤眉,打散了赤眉的主力,让光武轻松地收拾了余下的赤眉残军。其后按光武的方略,平定关中,削平群雄,并镇守数年,西抚隗嚣,南压公孙述,使光武得以腾出手来专事山东,可谓劳苦功高。其实如果不是死于征陇右的军中,冯异才是征蜀统帅的最佳人选,可惜了。岑彭无备、寇恂轻敌,导致两人被公孙述所害,而吴汉虽然最终平定益州,可是却屠了成都。成为了光武的一个污点。如果派的是胆大心细、富于谋略的冯异当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3、“天生德于予”?
昆阳大战过后,新莽的垮台已成定局。这样一来,对天下的争夺就成了群雄的下一阶段目标。在失去了共同的目标后,内部的权力斗争随之展开,这也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1)清除对手
更始的下属名为汉军,实际上真正的汉军只是刘家兄弟所统领的部队,而其它的部队仍然是新市、平林、下江等诸派所把持,更始只不过是他们联合推出的傀儡而已,真正有能力威胁他们的地位和权利的,是刘家兄弟。当王莽政权仍强大时,他们在外部的威胁下,不得已抱团取暧,当外部威胁解除后,凝聚内部团结的因素就消失了,双方矛盾于是就越来越尖锐了。当然,在之前,也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但在共同目标的影响下,还不至于发展到翻脸的地步。昆阳大战后,刘家兄弟的威名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宛城,是在刘伯升的统领下攻占的;昆阳大战,是在刘文叔的带领下得胜的,这如何不让绿林诸将感到了巨大的威胁?“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日盛,阴劝更始除之。”这样双方就发展到不能相容的地步了。本来他们只是同盟者,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当巨大的权利摆在前面时,不清除掉对手,如何能保障自己的那一份?可惜这帮农民军将领都只是粗鄙无文之人,没法驾御得了国家这驾马车,最后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权利落入别人手中了。刘秀是个精细人,而且为人谨慎,处事周到,他地位较低,而且诸将一直看不起他,也不太防备他,这样他就能了解到较多的情况,也对诸将更加提防。他对这种情况很是担心,忍不住提醒大哥:“事欲不善。”但是神经大条的刘伯升,由于经常与绿林诸将争权夺利,摩擦争吵, 对此不以为意,“縯笑曰:‘常如是耳。’”不放在心上,没有想到随着新莽的即将倒台,双方的关系已从合作者转变为竞争者了。
其实之前已有明显的迹象了:“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献玉玦的典故相信在京城太学读过书的刘縯、刘秀兄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它人也有明白的:“縯舅樊宏谓縯曰:‘建得无有范增之意乎?’縯不应。”不知刘縯是怎么想的,如果说他一点也没有防备之心,山君是不相信的。当时刘秀正在统军经略颍川,不在朝中,如在,估计会更加警觉,并加强防备的。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常有摩擦和争斗,本身就有互相提防,如果单是论双方的实力,刘家兄弟固然弱些,但也不是个可以随便拿捏的软杮子。但是“朋友是拿来出买的”,当亲近的人对你下手时,你防不胜防。李秩是刘家兄弟的同学李通的堂弟,当时也是九死一生的追随他们起兵,并一直在刘縯左右,刘縯当然是将他当作是亲信好友对待。但是,“李秩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这事被刘秀看在眼里,他心中对此人有了提防,于是提醒刘縯:“此人不可复信!”但是刘縯对这个并不在意,也许他不相信这样一个追随自己兄弟起兵,并且是同乡好友的人会害自己。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于是终于发展到了双方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更始被立为帝,刘家兄弟的部下是不服气的,更始有什么能力和战功,凭什么能越过刘縯?更始帝刘玄与刘縯、刘秀是堂兄弟,对于立帝这一点而言,没有谁比谁更有资格,但如从战功、实力和能力而论,更始与刘縯根本无法相比。但恰恰是这点才令到绿林诸将忌惮非常,坚决阻止。刘縯为帝,一定会吞并掉绿林诸军,如阻止吞并,那双方同盟就会马上破裂。论实力,绿林人马当时实力远胜刘家兄弟。所以他的们谋划成功了,推出了更始这个招牌。刘縯有个部将叫刘稷,从名字来看,可能也是他们的族兄弟,而且勇冠三军,战功卓著,他得知更始为帝后,大发雷霆,说:“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直接骂更始不是东西。更始一伙人得知后,一定会策划如何分化、瓦解刘家兄弟的势力,这个刘稷是刘縯手下的勇将,自然要想法调开。于是更始封刘稷为抗威将军,说实话,这个位置并没有亏待了刘稷,他还没有资格得到大将军的位置。但刘稷很不屑更始的官位,不肯接受这个位置,这就为更始一伙提供了发难的机会了。“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这是直接撕破面皮了,陈兵抓捕自己手下的大将,并且没有什么很明确的理由,不接受官职并不是什么可以杀害一个功迹卓著的将领的理由,况且这个人还是自己手下的大将呢?刘縯无法不力争,不争,以后谁还会跟他混?当然,刘縯没想到这就是个引子,最终他们的目的就是对付自己。终于双方翻脸了。刘縯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数千人并不多,刘縯的手下也有不止这么点部队,但是,他们是在城中,而正常情况下,部队是不会驻扎在城中的,如今却出现了数千部队包围并逮捕了刘稷的情况,这样明显的信号不信刘縯不明白。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縯纵使明白,也不得不争。于是更始们就打蛇随棍上了,“李秩、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这个肯定不会是意外,这是蓄谋已久的事件。刘縯在明知对方已有所行动的时候,仍没有作出充分的防范,终于被对方得逞了。更始一伙诡计得逞,除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当然,他们也肯定想好了对付刘秀的方法,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刘秀比他们更隐忍、更决绝、更果断并且更有能力!刘縯不死,刘秀不会出头,可刘縯一去,剩下的就是刘秀的时间了!
这时更始一伙一定是在看刘秀的反应,如果刘秀忍不住跳出来,那就最好了,一并解决了他;如果他不敢动,那也无所谓,反正这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刘縯一死,谅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刘秀的反应果然在他们算中:“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这份忍功,真是要人来比!不惟不为刘縯鸣冤叫屈,而且连刘縯的部属也不予理睬。可是,当时情况下,对方已经磨刀霍霍了,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时,不这样,如何能保住这些部属和还在的势力?刘縯一去,他手下的势力是不可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多少都会散失掉部分,这时才是患难见真情,能在这时还站在自己一边的才是真正值得信任和性命相托的知己,而冯异、岑彭等人就是。这些后来刘秀手下的中坚大将,就是从这时坚定地站在他身边,支持着他不会倒下的柱石。刘秀的表现迷惑了绿林诸人,他们毕竟没有文化,不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居然“更始是以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什么侯不侯的意义不大,关键是刘秀终于保住了部分的实力。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2)分崩离析
到了这时候,王莽再也不能保持他的统治了,他步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中。身边的人也靠不住了,国师刘秀(原名刘歆),因为名应图谶,就被人推出来当招牌:“道士西门君惠谓王莽卫将军王涉曰:‘谶文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遂与国师公刘秀、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孙伋谋以所部兵劫莽降汉,以全宗族。”但这些人都是靠王莽才有今天的,离开了王莽,他们能保全性命吗?孙伋虽然参予了阴谋,但他自己也不托底,于是他就当了告密者,“秋,七月,伋以其谋告莽,莽召忠诘责,因格杀之,使虎贲以斩马剑剉忠,收其宗族,以醇醯、毒药、白刃、丛棘并一坎埋之;秀、涉皆自杀。”王莽很喜欢搞这些神神道道的名堂,其实什么作用也没有,只能发泄一下内心的郁闷罢。而且象刘秀这样从当初篡位时就跟随他鞍前马后,为新朝的建立付出了巨大心血的心腹大臣;而王涉更是至亲子侄,王莽都没脸宣扬他们的反逆罪状,“莽以其骨肉、旧臣,恶其内溃,故隐其诛。”这时的王莽已经知道时日无多了,“莽以军师外破,大臣内畔,左右亡所信,不能复远念郡国,乃召王邑还,为大司马”,这时的王莽已经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没有任何拯救新朝命运的法子,而且他也不懂军事,无法通过武力支撑已摇摇欲堕的统治。“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凭几寐,不复就枕席矣。”这样受折磨,还不如自我了断更好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帝国夕阳西下,分崩离析,那种痛苦,不在局中的人,无法体会的。
这时不但全国处处是起义的烽火,而且对于那些地方豪强们来说,这就是割据地盘,争取好处的最好时机了。于是他们行动起来了。在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两家;一家是陇右的隗家,另一家是蜀中的分孙家。
“成纪隗崔、隗义、上邽杨广、冀人周宗同起兵应汉,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李育。崔兄子嚣,素有名,好经书,崔等共推为上将军。”“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安定大尹王向。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燉煌,皆下之。”陇右本来是比较安定的地方,隗家是本地豪族,一呼百应,在将新莽的官吏杀逐干净后,陇右就落入了隗家手中了。起初隗嚣还是打着“兴辅刘宗”的旗号行事的,“立高庙于邑东,己巳,祀高祖、太宗、世宗,嚣等皆称臣执事”,但随着割据时间的延长,他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就越不愿意将已经得到的利益交出去。最后光武不得以,亲征陇右,几经波折,才平定了陇右。
“初,茂陵公孙述为清水长,有能名,迁导江卒正,治临邛。汉兵起,南阳宗成、商人王岑起兵徇汉中以应汉,杀王莽庸部牧宋遵,众合数万人。述遣使迎成等,成等至成都,虏掠暴横。述召群中豪杰谓曰:‘天下同苦新室,思刘氏久矣,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此寇贼,非义后也。”乃使人诈称汉使者,假述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绶;选精兵西击成等,杀之,并其众。”如果说隗嚣还曾有过遵立刘氏的想法的话,那么,公孙述的做法就是以保民为主,谁得天下不是一样,为何自己不能称王称霸?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彻底的割据,从光武开始征战天下时,就是与光武对抗、争夺的强大势力,不断地支持周边的割据势力与光武争斗,是势不两立的对头,光武从没想过要争取他。最后双方兵戎相见,公孙述打不过光武派遣的两路大军,于是使出阴手,派人诈降,居然让他得手了,将两路大军的主帅寇恂和岑彭都给暗杀了。最后光武派遣了吴汉接手征伐,平定了蜀地,但吴汉这个粗汉居然纵兵劫掠了成都,如果说他是为两位前主帅报仇,山君是不信的,也不闻他们间的交情如何好。
这当中,当然也还有部分的汉宗室也乘时而起,意图侥倖,象“前钟武侯刘望起兵汝南,严尤、陈茂往归之;八月,望即帝位,以尤为大司马,茂为丞相。”这个蠢才做错了两件事,一是不该在更始的时代起事,更始也不过是绿林诸将的一个招牌而已,难道他们真有恢复汉室的志向不成?当然更不容别的宗室起事来分他们一杯羹。如果是在对宗室比较宽容的光武时期起事,只要最后投降了事,估计光武会给他一个空头的爵位的,毕竟大乱之后,真正的宗室所剩无几了。二是不该收容严尤、陈茂。这两人是有才的,但是,他们也是义军的死对头,手中沾满了义军的鲜血,绿林、赤眉的义军领袖们,谁能容得下严、陈二人?当然,如果是光武,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严尤对光武是有交情的:“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当严尤随二王大军包围昆阳时,“及是时,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尤笑曰:‘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如果是光武招降严、陈,可能二位会投降了事的,那就得保首领了。
当然,王莽倒台之前之后,各地割据的豪杰不知多少?但以这两位最为典型。当然,他们是不识时务者,而象稍后在王莽倒台后割据河西五郡的窦融才是真的识时务的俊杰,他在见过光武后,倾心归诚,光武对这种情况是十分善待的,窦家其后不但高官辈出,而且是东汉的著名后族,出了窦宪、窦武等历史名人。
楼主:山君山君  时间:2020-01-06 15:47:30
(3)破关
这时进军关中,彻底推倒王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当时在廉丹死后,王匡这个庸才打不过赤眉军,逃回了洛阳。王莽使他与那个假造金匮的“国将”哀章一起共守洛阳。这注定了新莽必亡的命运了,王莽于武事方面已无人可用,让王匡守洛阳,让王邑当大司马,这些都是义军的手下败将,吓破了胆的丧家狗,还能守得住新朝的家业?
“更始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洛阳,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析人邓晔、于匡起兵南乡以应汉,攻武关都尉朱萌,萌降;进攻右大夫宋纲,杀之;西拔湖。”王莽时有搞笑表演,他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于是那个搅屎棍的说符侯崔发(这是后来清河世族崔家的祖宗)居然出了一条极搞笑而又颇合王莽胃口的屎计:“古者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告天以求救!”于是“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诸生、小民旦夕会哭,为设飧粥国;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余人。”怎么样?这下子不能不佩服莽兄的脑洞开得大了罢?不但自己能哭,而且居然动员起了下面的子民们,早晚各一次参加哭会,不但有食品提供,而其哭功出众者,还能得到官职!这样处于饥荒时期的屁民们能不踊跃参予莽哥的哭天大会?
可无论哭功如何了得,也不能哭走敌军,还是得动用真格的。“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以东,内其妻子宫中以为质。时省中黄金尚六十馀万斤,它财物称是,莽愈爱之,赐九虎士人四千钱;众重怨,无斗意。九虎至华阴回谿,距隘自守。于匡、邓晔击之,六虎败走;二虎诣阙归死,莽使使责死者安在,皆自杀;其四虎亡。三虎收散卒保渭口京师仓。”这是王莽最后一次出兵抵抗了,这时王莽手下的将领死的死,逃的逃,精兵丧失殆尽,所谓的“九虎”,也不过是矬子里面拔高个而已。而且,重赏之下有勇夫,王莽手握几十万斤的黄金都舍不得赏军,这叫下面的大头兵们如何能有斗志?当然,到了这个阶段,纵使王莽化身散财童子,怕也无济于事,钱财那怕再重要,也比不了老命重要,可是如果肯出钱,多少也会有人出来为新莽拚一下命吧,不至于在战场上一哄而散吧!那个什么于匡、邓晔,也不是什么强军,也只是刚刚聚集起事的乌合之众而已,这些所谓的“北军精兵”数万人,居然在这样的对手攻击下,大败而逃,可想而知,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要拚命的想法,甚至可能有人大呼敌至,就能惊散这数万“精兵”吧!
到了这地步,汉军入关根本没有任何阻碍了。“邓晔开武关迎汉兵。李松将三千馀人至湖,与晔等共攻京师仓,未下。晔以弘农掾王宪为校尉,将数百人北度渭,入左冯翊界。”
“李松遣偏将军韩臣等径西至新丰击破莽波水将军,追奔至长门宫”;
“王宪北至频阳,所过迎降。诸县大姓各起兵称汉将,率众随宪”;
“李松、邓晔引军至华阴,而长安旁兵四会城下”;
“天水隗氏方到,皆争欲先入城,贪立大功、卤掠之利”;
到了这个地步,王莽最后的挣扎也令人失笑:“莽赦城中囚徒,皆授兵,杀豨,饮其血,与誓曰:‘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便更始将军史谌将之。度渭桥,皆散走;谌空还。”这些家伙本来就是渺视世俗法规,干尽不法情事的恶徒,这种起誓有何用?他们散去后,在其后的长安大乱中,一定有他们犯下的恶行!
这时长安城外已是一片大乱了,“众兵发掘莽妻、子、父、祖冢,烧其棺椁及九庙、明堂、辟雍,火照城中。”
汉军是外来的部队,而且不知敌人的情况,于是步步为营,小心为上,可是邓晔、于匡、王宪们却是关中人士,熟悉关中情况,反而比汉军主力先入城中。其实当时的兵已是散兵,民是乱民,敢于在这种时候跳出来当街行劫、攻打宫室的,恐怕以地方无赖子和那些流氓无产者居多,而王莽也已无兵追随了,不用担心会被军队攻击,长安已陷入了一片混乱中。大家乘乱抢掠,发国难财。

楼主:山君山君

字数:20315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7-07 04:27:53

更新时间:2020-01-06 15:47:30

评论数:1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