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长篇连载《帝国的覆灭》 ——一起来看两晋史

长篇连载《帝国的覆灭》 ——一起来看两晋史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人物关系图1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第九章 贾南风的崛起

【决裂】
驱逐司马亮不要紧,自封辅政大臣不要紧,但要惹到这位,就算是混到头了。
很不幸的是,杨骏虽然知道她不好惹,但必须要面对。
大名鼎鼎的晋朝第一悍妇,集黑丑矮妒恶五毒于一身的皇后贾南风,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的日子,她将成为尬舞之王。
算起来,贾南风和杨家同属于太子党,在赶走齐王的时候还并肩战斗过,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而且杨家,对贾南风是有恩的。
当初由于贾南风嫉妒心太强,自己又生不出儿子。所以她毅然决定,也不让别人生。一旦她发现司马衷的其他妃子怀孕在身,就会拿出看家绝活——断子绝孙戟,来实现这个想法。
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贾南风看见太子宫里的孕妇,悄悄拿出短戟,稍微瞄准,奋力一掷,孕妇肚开肠断,胎儿随之流出。
当然,也不排除她们躲避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贾南风就换短刀,近身杀人。比计生干部效率都高。
短短几年时间,司马炎的孙子就被消灭殆尽。司马炎怒不可遏,发誓要为孙子报仇。
他召集大臣,决心废掉贾南风。关键时刻,皇后杨芷和杨家三兄弟出马了。他们只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司马炎的念头:
“贾妃年纪小不懂事,长大点就好了。况且贾充对国家有大功(背黑锅),现在他刚死,就废掉他女儿,不太厚道。”
司马炎压根没主见,见有人求情,就打消了抓贾南风去坐牢的念头。
而杨芷怕贾南风再闹事,不好收场。只得以婆婆的身份对她严加管教。经常把贾南风叫过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没想到却出现了反效果。
贾南风对此并不买账,你才比我大两岁,什么婆婆?连我妈都管不了我,你是什么东西?
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
司马炎死后,杨芷成了寡妇。贾南风终于爆发了,一点都不把这婆婆放在眼里。
事情越闹越大,到了最后,双方剑拔弩张。
杨骏决定首先发难。发难的原因,除了性格不合,还有分赃不均。
按照合同,司马衷当皇帝了,杨家和贾家应该共享权利。
贾南风还是很有契约精神,不要人督促,自觉就履行了权力。时不时插手一下朝政。
可杨骏觉得,跟这种又凶又狠的丑八怪合作,太没档次。
他决定撕毁合同,让贾南风滚蛋。随即以辅政大臣的身份规定:
朝廷大事,必须经过太后定夺,才能生效。机密文件统统交给散骑常侍段广保管。京城卫戍部队则由中护军张劭统领。前面说过,张劭是杨骏的外甥。顺便说一下,段广也是。
大事小事都由杨家说了算,贾南风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贾南风很生气,后果不严重!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因为她发现,自己是孤家寡人。
老公司马衷肯定是没指望了,这孩子能不玩泥巴就算是长大了。老爹也死了,军队也没熟人。宫内由太后把持,朝廷由杨骏掌控。
算起来,跟杨骏斗,胜率基本在零点左右徘徊。
而且按照辈分,杨骏和太后都是自己的长辈,如果跟他们兵戎相见,必须要承受舆论压力。自己的光辉形象被破坏且不说,更要命的是,不好招揽同伙。
于是贾南风选择了蛰伏等待,毕竟她才35岁,有的是青春。就算等个十年八年的,也没问题。
而杨骏执掌朝政以来,凭借他感人的智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从普通外戚变成了士族公敌,人望没得到,反而被扣了一大摞屎盆子,能得罪的都给得罪了。就连他亲弟弟杨珧和杨济,亲家裴楷都对他避而远之。
所以贾南风没有等到十年八年,仅仅过了几个月,就找到了三个志同道合的小老弟。
一个是太监董猛,另外两个是殿中中郎孟观和李肇。听起来这几位的名字很陌生,实际上他们确实是小人物。
董猛是太子宫的老太监,贾南风的心腹。孟观和李肇是禁卫军低级武官。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讨厌杨骏。所以他们决定联手把杨骏除掉。
这几个小人物一合计,就目前而言,凭他们这几个歪瓜裂枣,是不可能扳倒杨骏的。
要想做大事,还得找外援。而外戚独揽大权,最不满的肯定是皇室宗亲。
他们想到的最佳人选,就是汝南王司马亮。
司马亮是杨骏的死对头,手上还掌管着不少军队。他应该是最有理由也是最有能力扳倒杨骏的。
于是建南风立马派李肇去许昌联系司马亮。
在李肇说明原委后,司马亮痛快的给出了答复:不行!
司马亮或许懦弱,但是在大事大非上还是站得住脚的。他明白,一旦和杨骏兵戎相见,就意味着分裂和战争。照这么一闹,晋王朝这点家当,保不保得住还难说。侄儿尸骨未寒,一定不想看到这一幕。
很显然,贾南风不会考虑这些。虽然被司马亮拒绝了,可她仍不死心。
很快,他就物色了一个新人选。对于这个人,她信心十足。
因为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胆大、手黑、无脑。找这种人来搞事,再适合不过了。
永平元年(291)二月,晋武帝之子、荆州都督、楚王司马玮被征召入京。与司马玮一同前来的,还有扬州都督淮南王司马允。
轰轰烈烈的八王之乱正式拉开序幕。
滑稽的是,召见司马玮来朝的,正是杨骏本人。
前面提到过,晋武帝生前为了防止外戚坐大,采取了一个对策,就是把皇室散布在各州,掌握兵马。一旦朝廷有事,这些人可以立即起兵勤王。
其中实力最强、兵马最多的,是晋武帝的三个皇子:
秦王司马柬、楚王司马玮和淮南王司马允。
司马柬镇守的是长安,他这人不仅性格温和,而且他和皇帝司马衷是一个妈生的。算起来是杨骏的外孙,所以根本不用顾忌。
但司马玮和司马允就不同了。这两个人不是杨皇后所生,跟杨骏只是塑料亲戚。真要斗起来,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特别是司马玮这人,不仅年轻气盛,而且轻财好施,颇有几分黑帮大佬的神韵。杨骏觉得,把他放在外边,实在危险。如果放到自己身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因为按照规定,藩王进京,是不能带军队的。没有枪杆子还搞事,跟找死没啥区别。
可司马玮还是闹起来了。
因为他虽然失去了荆州都督的头衔,却换来了一个叫北军中候的职位。
按说当时皇帝虽然是司马衷,可管事的应该是杨骏。让司马玮担任北军中候,充分说明了杨骏的智商低的令人发指。
北军中候,是个要命的职位。
虽然这个官年薪只有六百石,远远低于地级市市长(太守,二千石)。但他的权力可不是太守能比的——统领五校禁卫军。
所谓五校,是指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个校尉,他们手下,都是精锐骁勇的皇家禁卫军。其中长水校尉统领还统领着乌桓、鲜卑骑兵这种国际雇佣军,战斗力十分强悍。
军权在手,司马玮和贾南风开始密谋铲除杨骏。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联络了杨骏的其他仇人,这当然是一抓一大把。
贾南风比较猴急,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经过洽谈,宾主双方达成了共识,送杨骏上路,夺回大权。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八王之乱人物关系表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血腥的开端】

说干就干。
永平元年(291)三月初八,贾南风和司马玮展开了行动。此时,距离司马玮来洛阳,满打满算,还不到一个月。
鉴于杨骏心腹众多,贾南风和司马玮决定,分工合作。
贾南风主内,控制皇宫。司马玮主外,占领皇城门。而冲锋陷阵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送死工作,他们交给了另一个小弟——东安公司马繇去做。
攻打辅政大臣,似乎应该要有个事实充分、证据确凿的理由。这对贾南风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因为她控制着皇帝。
为了确保杨骏死得更快,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贾南风大笔一挥,赏赐了杨骏一个“图谋造反”的罪名。
在贾南风的笔下,愚钝至极的杨骏成了一个老奸巨猾、心狠手辣,想把皇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的天字第一号奸臣。
很快,皇帝下诏(由贾南风女士友情提供):杨骏图谋造反,罪大恶极,免去一切官职。鉴于杨骏可能闹情绪,特由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带领禁军捉拿。
当晚杀气冲天,宫内宫外兵马调动频繁。而杨骏安插在皇宫内的亲信,基本上毫无动静。只有外甥段广,跪在司马衷面前叩头进谏。相比起他舅舅,段广算是很有水平的。他只用了一句话就揭开了贾南风的谎言:“杨骏年纪那么大了,连儿子都没有,怎么会造反?!”(骏孤公无子,岂有反理?)
听起来是牛头不对马嘴,杨骏造不造反关他儿子屁事?细想一下才知道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基于这个前提:
造反是要考虑成本的,一旦失败自己小命保不住不说,还会连累家里人。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是流民造反,流民造反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反不反都是死。杨骏就不同了,女儿是皇后,自己是朝廷大员,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像以前的曹操、王莽,拼了命的想篡位,就是因为自己有儿子,老子坐了儿子坐,儿子坐了孙子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但杨骏连儿子都没有,自己又老了。篡位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所以一般人只认为杨骏太专权,而不会相信他造反。
然而段广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司马衷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司马衷是连儿子都会认错的主。哪会关心杨骏的死活?杨骏是谁?跟我很熟吗?
段广苦口婆心的说了一箩筐,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
局势越发不可收拾,贾南风派人接手了宫内的防务,皇宫悉数沦陷。皇太后杨芷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让杨骏了解他目前的处境,杨芷急中生智。她命人在纸上写上“救太傅者有赏”几个大字,用箭射出城去。毫无意外,这枝救命箭被贾南风的人捡到了。贾南风大笔一挥,给她婆婆杨芷安了个“勾结造反”的罪名。
实际上杨芷完全是多此一举,因为这时候,杨骏已经知道了他目前的处境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司马玮的禁卫军已经大规模出动了。
危急关头,杨骏召集了所有的幕僚商量对策。
主簿朱振很有谋略,一言就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讨伐杨骏,并不是皇帝的主意,而是贾南风和司马玮自作主张。
并给出了建议:火烧云龙门,堵住禁卫军。打开万春门,集结东宫卫队和张劭的卫戍部队反攻,抓住罪魁祸首(贾南风和司马玮),废掉司马衷,拥立皇太子为帝。
朱振的想法是正确的,司马玮刚刚上任,立足未稳,跟他一起搞事的人也不多。事实上担任攻打杨骏的主力部队,只有东安公司马繇的四百禁军。杨骏的势力依然很大,至少当时东宫(太子宫)的大门万春门由他的部下刘豫把守。只要火烧云龙门,打开万春门,率兵反攻。贾南风和司马玮就成了瓮中之鳖。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然而杨骏决定把他的愚蠢发挥到底。在沉默片刻之后,来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云龙门啊,那是魏明帝建造的,花了不少银子,怎么能一把火就给烧了?”
幕僚们呆若木鸡,半晌都没反应过来。合着我们那么多人命还没一个破门值钱?
大伙在感慨杨骏的文物保护精神的同时,突然遇到老婆生孩子、回家收衣服等重大事务,在侍中傅祇(zhī)的带领下,一哄而散。只留下杨骏一个人瑟瑟发抖。
战局瞬息万变,杨骏的犹豫不决错失了战机。不仅云龙门里面的禁卫军畅行无阻,就连他派去守万春门的刘豫,也被右卫将军裴頠哄骗,不战而降。
短时间内,司马玮和司马繇率禁卫军包围了杨骏府邸,来了个关门打狗。
杨骏兵败如山倒,打算藏到马厩里面蒙混过关,最后被乱枪捅死。
愚蠢、懦弱的侍中、太傅、录尚书事兼都督中外诸军事杨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对他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解脱。
然而对于他的亲朋好友和亲信,就是一场灾难了。
有证据表明,杨珧和杨济二人对他们大哥十分不看好。特别是杨珧,在晋武帝给杨骏加官晋爵的时候,就选择激流勇退,提出反对。在遭到司马炎拒绝后,他又秘密写了一封表章。内容只有一件事:如果杨骏以后犯了错误,自己可以不受牵连。司马炎同意了,并且把这份表章保存了下来,算是书面合同。
然而根本没任何作用。司马炎的合同在他生前有用,现在他死了,自然没用。
而恰好贾南风又是个比她爹还狠毒的角色,她的人生信条就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在杨骏被杀之后,贾南风下令,抓捕了杨珧、杨济还有三个外甥张劭、段广、李斌,加上那个投降的刘豫,一共十多人。
并且为了保证效率,不浪费国家粮食。没有经过请律师、打官司、法院判决等一系列繁琐程序,就把他们斩首示众。与他们共赴黄泉的,还有他们的三族老小(诛三族)。
杨珧死前,曾大呼冤枉,并要求把合同拿出来对质。
监斩官司马繇觉得他太吵,直接派人劈开了他脑袋。
这场政变影响十分恶劣,史书记载:死者数千人。
杨家一手策划司马衷迎娶贾南风,一手策划逼死齐王司马攸,一手保住贾南风的地位。然后被贾南风一手屠杀殆尽,真个天道好轮回。
其中还有跟这事屁关系都没有的人,因为得罪了贾南风的小弟,也被诬陷杀害。
其中最惨的是时任东夷校尉的文鸯(yāng),这位与常山赵子龙齐名的猛将,就因为是诸葛诞的仇人,被司马繇安了个杨骏同党的罪名,满门抄斩。(PS:司马繇是诸葛诞外孙)
尚书武茂,因为看不起贾南风小弟荀恺为人,不跟他做朋友。而被荀恺诬陷是杨骏同党。理由是虽然武茂跟杨骏合不来,但毕竟是兄弟(表的),不杀不太好。武茂被满门抄斩。
大名士裴楷也曾拒绝和荀恺交朋友,这深深地伤害了荀恺幼小的心灵,于是荀恺也想趁机把裴楷整死。理由是虽然裴楷和杨骏关系不好,但毕竟是儿女亲家,不杀不太好。裴楷……屁事没有。
因为裴楷有个朋友,名叫傅衹。
傅衹在诛杀杨骏这件事上是有大功的,正是在他的号召下,杨骏的幕僚才一哄而散。值得一提的是,傅衹这个举动,并不是无心之举。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是贾南风的人。
史书记载:傅衹“起家太子舍人”,也就是说,司马衷才当上太子的时候他就在太子宫上班。对于这样一个人,荀恺是没办法的。傅衹还算厚道,不仅救下了裴楷,还拯救了杨骏的其他幕僚。在他的建议下,贾南风才决定,放过这些人,可谓功德无量。
以贾南风、司马玮为首的夺权派成功的揭开了潘多拉魔盒,晋武帝时期的温和党争时代彻底结束。从此以后,失权者都逃不过被杀的结局。当然,这二人也不例外。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正文不见了?!!!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第十一章 权倾天下

【血腥的胜利】
在除掉杨骏之后,贾南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开心。这倒不是因为杀人太多产生了愧疚。相反,是因为她最恨的人——皇太后杨芷和她妈庞氏,还在苟延残喘。对于贾南风这样一个一向以“斩草除根”为信仰的敬业杀手,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可是要杀杨芷,也是很困难的,毕竟她这个时候,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很显然,贾南风是个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人。在她心里,只有对杨芷的痛恨。每当回想起比自己漂亮几十倍的杨芷高高在上的训斥自己,贾南风就要发狂。于是她指使小弟,以勾结杨骏造反的罪名,废黜杨芷的皇太后封号。儿媳妇废婆婆,这算是开了先例了。很多大臣虽然讨厌杨骏,但对于这么荒唐的事,还是十分不爽。然而没人敢说。在公理和利益面前,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一致的。
张华是少数坚持公理的人之一。这位饱经风霜的大名士,平定孙皓的中流砥柱,经历贾充荀勖排挤的地方官。经过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终于做到了中书监的位置。当年为了齐王司马攸,张华冒着得罪贾充荀勖的风险仗义执言。今天为了一个非亲非故兼落水狗的杨芷,张华依旧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虽然他知道,跟贾南风作对,一不小心脑袋就会搬家。
张华依旧是那个张华,贬斥和排挤打不垮的张华。
王者归来,本色不改。
然而贾南风理都没理,还是坚持以司马衷的名义废掉了杨芷,还把她关进了她自己当年差点去的地方——金镛城(皇家监狱)。
至于杨芷她妈庞氏,贾南风则下令斩首了事。杨芷得知后,当即崩溃,嚎啕大哭。然而现在她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为了救母亲一命,她跪在贾南风面前,叩头求情。不仅如此,为了凸显贾南风的美貌,她还剪断了自己的头发,搞成了叫花子的造型,自称臣妾,希望贾南风能高抬贵手。然而她所做的一切只会让贾南风更加兴奋,庞氏还是被处斩。一年后,她自己也被活活饿死在金镛城。
名噪一时的杨氏家族落了个鸡犬不留的下场。这是一个晋朝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杨家把贾南风捧成太子妃,劝阻司马炎废掉贾南风,拼命保住贾南风的地位。最终他们却全部死在贾南风手上。
不得不说很可悲。更可悲的是,当时杨家遭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爆米花看戏,个把人还趁机踹几脚,吃人血馒头。唯一一个愤怒且有能力报仇的——杨家外甥秦王司马柬,也在政变发生后几个月不明不白的死了。貌似再也没有人为杨家复仇了,可历史总爱开玩笑,有时还特别血腥。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的贾南风,凭借敢打敢杀的干劲,成功了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无数投机分子趁机前来巴结她。司马玮和司马繇等小弟,也凭借吃人血馒头平步青云。司马玮加官卫将军兼北军中候,彻底掌管了禁卫军。司马繇也乌鸡变凤凰,成了东安王。就连太监董猛,都被封了侯爵。貌似应该皆大欢喜,天下太平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螳螂捕蝉】

杨骏死了,辅政大臣的位置就空缺出来了。按目前的情况,贾南风自己来管一切,貌似不太妥当,毕竟那时候武则天还没出来,找不到榜样。司马玮也不行,这个人虽然贵为皇子,可看他的表现,也就是一头粗人。司马繇和董猛等人则更不行了,司马繇太暴力,董猛是个死太监。
现在而今眼目下,只有一个人最适合,那就是被杨骏逼的连夜逃跑的汝南王司马亮。这样一个懦弱的老头,对贾南风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贾南风的安排下,司马亮从许昌入朝,担任太宰兼录尚书事。与他同期担任录尚书事的,是开国元勋中能文能武、硕果仅存的太保卫瓘。
贾南风的这个安排,是很奇怪的。卫瓘不看好司马衷,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曾经委婉的说司马衷太猪,劝司马炎赶紧换个人。虽然说这话的时候,卫瓘十分小心,但还是被贾充发现了。贾充十分愤怒,曾对贾南风说:卫瓘这老小子,差点让你家破人亡啊!
也就是说,卫瓘是司马衷和贾南风的死对头。司马衷智商太低,可以忽略。但贾南风这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指望她那么快就丧失记忆,痛改前非,是不靠谱的。而且从贾南风把杨家斩尽杀绝来看,这人的心胸,比针眼大不了多少。宰相的宝座就这么拱手让人,似乎这里面充斥着阴谋。
事情的发展印证了这点。
从日常表现来看,司马亮跟杨骏的水平,那是难分伯仲。甚至连行为方式都是不谋而合。杨骏为了获得支持,给别人封侯。司马亮为了取得好感,也给别人封侯,并且比杨骏封的还多。搞的朝廷一地鸡毛。
在对待倒杨功臣上,也出现了问题。司马亮觉得,这些小辈在朝中,迟早会闹事,不如把他们赶走。
首先倒霉的,是司马繇,算起来他还是司马亮的亲侄子。司马繇凭借杀杨骏的功劳,平日嚣张跋扈,野心极度膨胀。最后竟然想干掉贾南风单飞。这当然是不可以滴。正巧他和司马亮也有点小矛盾,于是司马亮麻利的给他换了个工作——去辽东报效国家(发配辽东)。
其次是司马玮,这位小老弟虽然才二十出头,可杀起人来照样干净利落,跟土匪差不到哪儿去。司马亮和卫瓘不由得感慨:这什么素质啊!最重要的是,他还掌管着禁卫军,随时可能闹事,必须要尽快解决他。
司马亮一开始打算让司马玮交出兵权,却被司马玮严词拒绝。
他只好策划把司马玮赶回封地去。司马玮听说后,气不打一处来。开始让我进京,现在又让我走,当我是皮球呢?但司马亮不仅是辅政大臣。而且是他爷爷辈,所以他愤怒归愤怒,却拿司马亮一点办法都没有。
司马玮脑子比较瓦特,斗不过司马亮。但他手下可不是吃素的,这帮人最擅长见风使舵,狡猾的像泥鳅。最重要的是,要是司马玮倒霉了,他们也没好果子吃。所以他们不遗余力的帮司马玮想办法。
公孙宏和岐盛是泥鳅中的佼佼者。他们都是司马玮的心腹,其中岐盛还兼任朝廷通缉犯。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他们当即给司马玮分析了当前形势:司马玮是走是留,只取决于一个人。幸运的是,这个人就是连司马亮都惹不起的贾南风。
公孙宏指出:虽然司马玮和贾南风的第一次合作已经结束,但还是要保持革命友谊,期待下一次的合作。通俗的说,就是只要巴结上了贾南风,司马亮就没辙。
司马玮很高兴,于是把巴结贾南风的重任交给了公孙宏和岐盛。
在他看来,这两个人是值得信赖的小兄弟。然而对这两位来说,司马玮却是值得信赖的冤大头。
纵观晋王朝的各种政变,虽然都是由王公贵族担任主演。但是仔细分析,才发现推动剧情发展的人,并不是这些王公贵族,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鼓动主演们搞事,今天你杀我,明天我砍你,搞的晋王朝一地鸡毛。最终却由无数远离政治斗争的老百姓埋单。
董猛算是这类人中的成功人士了,他帮助贾南风成功除掉杨骏,成功出线,被封为县侯。
公孙宏和岐盛对于前辈们的光辉事迹十分神往,他们也决定复制一波。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用经济杠杆获取更大的利益。
这二人比较符合这个理论——一无所有。所幸他们还有杠杆,也就是司马玮。现在司马玮是皇弟,他们是小人物。如果司马玮变成了皇帝,他们就是权倾天下的贵族!
说干就干,他们按照司马玮的指示,前去巴结贾南风。但在此之前,他们首先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当初帮贾南风除掉杨骏的得力助手之一,禁卫军小军官李肇。
虽然杨骏死后,就连阿猫阿狗都升官发财了。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冲锋陷阵的李肇却没捞到什么好处,仅仅升任积弩将军(禁卫军中低级军官)。
公孙宏和岐盛找到李肇,道出了他们的惊天阴谋:
先借贾南风之手除掉司马亮和卫瓘,然后再让司马玮除掉贾南风,到时候朝廷,就是司马玮说了算。鉴于司马玮同志脑子不好使,朝廷大事可能需要他们代劳……
李肇十分爽快,当即表示同意。于是这三个小人物,着手实施他们的计划。
为了首先除掉司马亮和卫瓘,李肇和公孙宏、岐盛三人编造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
罪大恶极的司马亮和卫瓘打算废黜皇帝,另立明主。这件事被司马玮识破,现在向贾南风告发。
贾南风收到报告,十分震惊,马上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免去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并让司马玮率兵捉拿。
司马玮接到诏书后,也是一脸茫然。我不过就想巴结巴结你,用得着动刀动枪?
于是他想上封奏折问问咋回事。
还没动笔,就被传旨的太监阻止了,理由是为了保密。司马玮没再说话,放弃了这个想法,同时也放弃他的小命。
元康元年(291)六月,司马玮乘夜率禁卫军出宫,派公孙宏和杨肇抓捕司马亮,清河王司马遐和荣晦抓捕卫瓘。
一场血腥的武装政变似乎已不可避免,无数人头即将落地。
但令司马玮都没想到的是,抓捕过程异常轻松,甚至没动一刀一枪。
帝国的忠臣司马亮和卫瓘放弃了抵抗,即使他们有能力进行一场恶战。然而为了帝国的安稳,他们还是寄希望于用和平的方式的解决。
然而事实证明,对付豺狼的最佳利器,不是妥协,而是大棒。
眼见司马亮和卫瓘成了落水狗,他们的仇家纷纷抄起了家伙。
第一个倒霉的,是司马亮。
虽然司马玮是他的孙子辈,但做起事来,却比司马懿还狠毒。出于对司马亮的痛恨,司马玮下令:能杀司马亮者,赏布千匹。于是在短时间内,司马亮变成了移动小金库,很快就被士兵分尸。
卫瓘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负责抓捕他的荣晦,是他的老冤家。据说是因为当初荣晦在他手下打工,犯了错,被他亲自开除了,所以结下了梁子。
小人荣晦得了志,立马就向前老板展开了报复。他一口气屠杀了卫瓘和他的九个子孙,差不多满门抄斩。堂堂一代名士,就这么死于竖子之手。
司马亮和卫瓘,只比杨骏多活了三个月。短短半年时间,晋王朝先后两次爆发军事政变,辅政大臣无一善终,帝国愈加飘摇。
两次政变均担任主角的司马玮,人气达到了巅峰。
公孙宏和岐盛二人,获得了第一步的胜利。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干掉贾南风。于是他们趁机劝司马玮率兵杀回皇宫,除掉贾南风,一统天下。
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一贯嚣张、好勇斗狠的司马玮,此时居然犹豫不决。在他的眼里,充满了恐惧。
骁勇粗暴的楚王司马玮凭借一时冲动干掉了他的叔爷爷,干掉了天下闻名的卫瓘。却不敢对他的傻哥哥和丑嫂子动手。因为在他心里,压根没想过要除掉贾南风,都是公孙宏和岐盛为他安排的,他根本不知道。一下子说出来,自然有点犹豫。
不过他也没犹豫多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血腥的空气笼罩着了整个洛阳城。从皇宫里杀出来一队人马,他们捧着皇帝的诏书,当众宣布:诛杀司马亮和卫瓘的事情并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司马玮擅作主张,伪造诏书搞出来的。并下令逮捕司马玮。
司马玮的军队不敢抗命,一哄而散。司马玮无奈束手就擒,并于几天后被斩首示众。成了晋王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斩首处死的皇子,司马玮到死都大呼冤枉,他始终不知道公孙宏和岐盛二人的阴谋。当然,这二人由于阴谋失败,也被执行死刑,附带诛灭三族。与他们一起上路的,还有荣晦。
但关键人物李肇却没有任何消息,如同凭空消失了一样。这让人禁不住怀疑他是双面间谍。
楚王司马玮干掉了汝南王司马亮,开启了宗室相残的血腥时代,史称“八王之乱”。
而在幕后把楚王当枪使的贾南风,就此扫除了一切劲敌,权力达到了巅峰。西晋王朝进入了贾后专政时代。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第十二章 关陇之乱

【山雨欲来】
值得一提的是,贾南风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并不是她有多么神机妙算,而是她会用人。她用的人,算起来还是太子党的反对派,贾家的死对头——张华。
张华曾经极力反对司马衷,拥戴齐王。然而贾南风还是不计前嫌启用他。贾南风之所以这么做。除了张华本人对皇室忠心耿耿这一要素外,关键在于,寒族出身的张华不像杨骏和司马亮,具有威胁她地位的能力。
事实证明,这是她做的最对的决定。
因为在司马玮政变成功之后,正是张华在第一时间看穿了公孙宏和岐盛的阴谋。劝贾南风除掉了司马玮,稳定了局势。
天下再无敌手。
贾南风的当务之急,是要享受生活。而在此之前,她选择把朝廷政务委托给新组建的小团体。
这个小团体的核心,除了张华之外,还有中书令裴楷、侍中裴頠和散骑常侍贾模。
张华和裴楷是老熟人了,裴頠和贾模则是首次登场。其实他们二人也是老熟人——对于贾南风来说。
裴頠是裴楷的侄子,贾南风的表哥。
贾模则是贾南风的堂兄。
也就是说,除了张华,其余人都是关系户。
万幸的是,这几个关系户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
张华不必多说,他多次准确的预测了事情的走向,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裴楷这个人豁然大度,名冠天下。然而可惜的是,他不久后就病死了。
真正与张华搭档的,是裴頠和贾模。
裴頠(wěi),字逸民,开国元老巨鹿公裴秀之子。
这个人虽然是个正儿不经的官二代,他的身上却没有一点不正经的样子。相反,裴頠博学多才,求真务实,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最伟大的事迹就是在玄学盛行的魏晋时代,坚决提倡走实事求是的路线,这是很难得的。
贾模虽然是贾南风的堂兄,在他身上却看不到残暴和奸诈,是个性格温和、踏实肯干的人。
贾南风把政务交给他们之后,就躲在深宫尽情享乐去了。
在这三人的齐心协力下,虽然接连发生了两次政变,但是国家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帝国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照这么下去,晋王朝很有可能恢复元气,不至于出现后面的那些破事。
但天不遂人愿,仅仅安定五年后,华夏大地再一次硝烟四起。并且这次战争的爆发之后,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等合上的时候,已经是三百年后的事了。
元康六年(296),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关中各胡人部落联合起兵造反,并推出了自己的招牌,另立了皇帝,打算单干。
雍州刺史解系匆忙调派政府军前往镇压,却被打的满地找牙。
一时之间,叛军声势浩大,抢夺了不少地盘,大有来洛阳吃烤全羊的势头。
告急文书如雪片一样送往京城,朝廷内外急得团团转。与此同时,细心的张华还发现,随告急文书一起来洛阳,还有解系的弹劾表章。
弹劾的对象,名叫司马伦。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相逢恨晚】

司马伦,字子彝,司马懿最小的儿子,司马炎的叔叔,司马衷的叔爷。
对于这位仁兄,可以用几句话来评断:
辈分很高,名声很臭,十分逗比。
也许是几位哥哥把优良基因占尽了,在司马伦身上,看不到司马懿的一点影子。这位典型的纨绔子弟,从小不学无术,长大了也没任何建树,一天到晚惹是生非,跟他几个哥哥实在差的太远。
但他依然深受司马懿宠爱,因为他的母亲,是司马懿晚年最宠爱的柏夫人。自从有了柏夫人之后,司马懿就渐渐疏远了原配夫人张春华。甚至连面都不见,形同陌路。张春华曾经在司马懿落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不仅为他生了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干三个宝贝儿子,甚至还为了保护司马懿亲手杀了自己的婢女,背上了毒妇的骂名。但依旧败在柏夫人的莲花阵下。
司马伦有这么优秀的妈,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司马懿病死。先后继位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对他虽然没怎么刁难,但自然也不是很待见。
直到老好人司马炎称帝之后,司马伦终于熬出头了,他仰仗自己皇叔的身份,受封琅琊王,成了一方霸主。
有了权力之后,司马伦就迫不及待的暴露了自己的逗比属性,做出了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他竟然派人去偷侄儿司马炎的貂皮大衣!
皇帝家的东西,是能偷的么?司马伦派去的人被当场活捉,搞的满城风雨。按说小偷小摸是市井无赖的专利,司马伦本着打破垄断经营的觉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贵族也有偷窃的权力。
很快,经过庭审,小偷被判处死刑。并且廷尉要求,指使者应当同罪。指使者,就是司马伦。同罪,就是斩首。
这下司马伦彻底慌了,偷件貂皮,还把命搞没了?
幸好在台上的是厚道人司马炎,虽然按照年龄推算,司马伦要比司马炎小很多,当时顶多二十多岁,可毕竟辈分在那儿。所以司马炎大笔一挥,下令不予追究。但令司马炎没想到的事,这位年轻小伙的眼里,不仅仅看到的是貂皮,还有他的宝座。
后来司马伦前往封国琅琊郡(今山东临沂),正式担任土财主。琅琊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这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仅衍生了琅琊诸葛和琅琊王氏等大族,还盛产一种独特的土特产——五斗米道。
该教派的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道陵。一提起道教,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淡薄名利、隐居深山,忙着修仙请勿打扰。
但当时的道教还是不一样的,他们不仅势力庞大,还经常聚众闹事。比如道教分支太平道,在教主张角的领导下,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间接导致了东汉政府垮台。
五斗米道则相对低调一点。不过到了张道陵的孙子张鲁那会,五斗米道不仅占据了整个汉中,还搞起了政教合一的新模式。
后来张鲁投降曹操,五斗米道转入地下发展,并在全国搞起了连锁加盟。
其中发展最好的加盟店之一,就包括琅琊郡。
有证据表明,一流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就笃信五斗米道(所以王氏家族很多人的名字都有道教标志——之,比如王羲之、王献之)。在贵族的影响下,信教成了一种时尚,富人信,穷人也跟着信。
也就是在这里,司马伦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斗米道资深门徒、街头混混兼首席搞事达人——孙秀。
孙秀的出现,将彻底改变司马伦的命运。
晋王朝各种内乱,都是小人物主导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前有李肇公孙宏,后有孙秀。作为一名后起之秀,孙秀则比他的前辈更胜一筹:他的出身更低,人品更垃圾。
虽然与东吴皇室那个孙秀同名,但这位孙秀却没那么好命。他出身于社会最底层,没身份没地位没钱。在那个阶级固化的时代,像他这种人,不是在家种地,就是给地主打工,然后默默死去,一眼就可以看到尽头。
然而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司马伦到琅琊后,给了街头青年孙秀一个天大的机会。凭借着高超的拍马屁技术和深厚的厚黑学功夫,他很快得到了巴结上了司马伦,并得到了认可。两人迅速成了道友,大有乌龟遇王八,相逢恨晚的感觉。
此后孙秀扶摇直上,成了司马伦的首席参谋。
司马伦后来改封赵王,升为征西将军,带孙秀一同去镇守关中。在这里,他们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扰乱关中。
事情的起因,还是在孙秀身上。话说这位仁兄自从乌鸡变凤凰之后,整天跟个暴发户一样。不是忙着收受贿赂就是忙着整人,搞的关中地区鸡犬不宁。
而且孙秀这孩子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以为所有人都会给他面子。恰巧雍州刺史解系也是山东人,算起来,两人还是老乡。但这位老乡,并不十分给孙秀面子。原因很简单,解系认为,孙秀还是那个孙秀,只不过是沐猴而冠,改不了猴子的本性。而解系本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具有阶级优越性,根本不可能看得起孙秀这类暴发户。
孙秀感到十分扎心,于是怂恿司马伦跟解系对着干。
本来按照官职,司马伦是解系的顶头上司。然而司马伦一向臭名远扬,根本没多少人听他的。于是双方进行了拉锯战,陷入了长期的对立,关中形势进一步恶化。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无耻之徒】
领导层内讧,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匈奴人郝度元趁机起兵造反,周围的各大部落倾情加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集结了大批军队。并大败官军,横行关中。司马伦和孙秀只能干瞪眼。解系联合几个太守向朝廷告状,要求拿孙秀祭旗,并让司马伦滚蛋。
张华和裴頠收到表章之后,决定听从解系的建议,派梁王司马肜(róng)代替司马伦,并让司马肜干掉孙秀。司马肜对孙秀一向没啥好感,当即就应了。
如果这时候杀了孙秀,历史将会改写。
但历史没有如果,眼看孙秀小命不保,他的狐朋狗友辛冉正好在司马肜手下当差,替他说了几句好话,孙秀才得以不死。
然而大乱已经铸成。
关中各民族同时反叛,势不可当。
元康六年(296),叛军拥立氐族人齐万年为帝,宣布单干,秃发树机能2.0版正式上线。
雍州驻军已经节节败退,司马肜只得请求中央支援。
经过再三考虑,张华和裴頠任命夏侯骏为安西将军,率建威将军周处和振威将军卢播,讨伐齐万年。
这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因为这个夏侯骏,虽然是名将夏侯渊的孙子,但其实比较废物。他能当统帅,完全是因为他家跟皇室联姻的缘故。
真正有本事的人,是周处。
周处,字子隐,阳羡人。东吴名将周鲂之子。
关于周处,最出名的就是“周处除三害”。据说周处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练过武功,到处为非作歹,整天惹事生非。很快就臭名远扬,成了不折不扣的二杆子小霸王。群众敢怒不敢言,把他跟当地土特产山中虎、水中蛟(大概是鳄鱼)相提并论,并称三害。
后来有人想出了一条妙计,让这三害自相残杀。于是鼓动周处去上山打老虎,下河杀鳄鱼。周处这人也比较实诚,二话没说就去了。打老虎这关比较轻松,算是练手,很快小老虎就被小霸王干掉了。但杀鳄鱼就比较难了,鳄鱼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水下,人占不到便宜。
果不其然,周处下水之后,虽然鳄鱼的尸体摆满了水面。但他也随波而去,杳无音信。
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为周处也死了,纷纷丧心病狂的摆起了酒席庆祝,那阵势,比过年还高兴。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周处竟然活着回来了。见到这一幕,周处才知道自己的群众基础有多差。于是决定痛改前非,他阔别家乡,拜大文学家陆云为师,练成了文武双全的本事。
吴国灭亡之后,周处被任命为新平太守。新平这地方,恰好在关中。周处能文能武,能力一流,楞是把新平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治理成了模范郡,乡亲父老对他好评如潮。后来凭本事升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是监察长官,位高权重。从地级市长到中央大员,周处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巅峰过后,往往是万丈深渊。因为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嫉恶如仇。
遇到唐太宗,嫉恶如仇能成就魏征。
遇到司马衷,嫉恶如仇能害死周处。
没有强大的正义力量支撑,司法尊严将荡然无存。
晋王朝法令宽松,贵族阶级违法乱纪都成了时尚了,不犯个罪违个法,还真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周处决定拿这群蛀虫开刀,只要他们犯罪,周处就向皇帝弹劾。然而皇帝司马衷,跟车门一样,是靠不住的。闹到最后犯罪分子依旧逍遥法外,周处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很不幸的是,司马肜和夏侯骏就是其中之一。
梁王司马肜是司马懿第八子,也就是司马伦的哥哥。虽然这两人并不是一个妈生的,但他们的荒唐无耻是一样的。司马肜曾经也因为容留犯罪分子受到司马炎的处分。后来历任显职,却没有任何作为,反而因为违法乱纪被周处弹劾,因此对周处怀恨在心。
夏侯骏和司马肜这两个顶头上司都是仇人,周处的处境十分危险。曾有人劝他推辞不干,但周处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路了。
齐万年听说周处来了,十分恐惧。因为周处曾是他的父母官,他深知周处的能力。
但很快,他听说了周处并不是统帅,心情顿时就好了。
与他同样高兴的还有司马肜,对于司马肜来说,报仇的机会到了。于是他立马下令周处进攻齐万年。
周处不去。因为齐万年有七万人,他只有五千。很明显,他读过小学。
司马肜又想到了一个十分阴毒的办法,他派卢播和解系与周处一起去。当然,先锋还是周处,解系和卢播只负责支援。
周处虽然知道事情不大对劲,但在司马肜和夏侯骏的催促下,还是勉强上路。
于是英勇无畏的周处率军猛攻叛军,晋军十分卖命,叛军也不白给。
双方从早上杀到晚上,打了整整一天,叛军死伤过万,晋军也元气大伤。但解系和卢播的军队始终没有出现,事实上他们也不可能出现。因为这件事,根本就是一个圈套。解系和卢播,都是司马肜的心腹。而他们早就接到了司马肜的命令,躲在后面看戏。
没有后援,晋军连饭都顾不上吃,后勤补给也跟不上,最终箭尽粮绝。
诀别的时候到了。周处望着白茫茫的万里秦川,这里是秦汉王朝龙兴之地,如今却遍地胡骑。悲怆之情油然而生,他秉公办事,却屡被排挤;忠于司马氏,却反被司马肜出卖。这个世界的公道和正义,此时已不知所踪。
遍体鳞伤、饥肠辘辘的士兵知道自己被坑了,十分愤怒,劝周处撤退。但被周处拒绝,国家负他,他终不负国。疲惫不堪的周处向敌人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最终寡不敌众,死于乱军之中。
十余年后,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站在小舟之上,望着凋零破碎的华夏大地,悲痛流涕。毅然敲着船桨立下誓言:祖逖不能廓清中原,有如大江。而彼时,晋朝皇室和上流贵族正在窝里斗,对北方的沦陷漠不关心。他们没考虑如何剿灭仇敌,却对祖逖的发展壮大十分忌惮,还派人予以监视牵制。
同样的境遇,同样的领导,同样的猪队友,成就了两位同样伟大的英雄。
也许会有人说他们是愚忠,正如污蔑岳飞一样。但那时候不忠于帝王,不忠于国家,难道去忠于上帝?
梁王司马肜和夏侯骏两个无耻之徒合力害死了周处,但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齐万年并不是他们这两头蠢猪能战胜的。
于是晋军节节败退,叛军愈加嚣张,关中地区再次陷入动荡。
兵燹过后,又出现天灾,天灾过后,又发生了瘟疫。无数无辜百姓流离失所,为了一顿饱饭,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当了。实在没什么好当的,就卖儿卖女。为此,政府曾专门下了一道命令——卖自己的儿女,是市场交易行为,受法律保护。问题是儿女都卖了,也不一定能活。没什么吃的,就吃树皮。树皮吃光了,就吃观音土,观音土吃下去,人就没救了。几天之后,必定肚子肿胀而死。
当时的关中,甚至人也被当成了粮食。放眼望去,白骨四处,饿殍遍野,宛如人间炼狱。
那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中国历史步入了最黑暗、最血腥和最无助的时代。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谢谢各位的支持,好几天没更新了,抱歉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第十三章 致命危机(上)

【迷失国度】

关中成了人间炼狱,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洛阳权贵的幸福生活。
在洛阳城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这里居住着全国最有钱有势的人,这些人每天都很忙。
有的忙着搞学术研究,有的忙着搞行为艺术,有的则在为吃腻了山珍海味而发愁。
他们干的事很多,但就是不干人事。
王戎和其堂弟王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位老王来自琅琊王氏,他们在当时十分有名。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王衍则是著名的美男子。他们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玄学领袖。
所谓玄学,是依托道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体讲什么,谁也搞不清楚。因为该学说的宗旨就是讲别人听不懂的东西。
听不懂就对了,越是神秘,越有规格。
但他们还是有理论依据的,玄学的教科书包括《老子》、《庄子》和《周易》。
由于这三本书都不太好研究,各有各的说法,所以玄学很快就成了万精油,席卷了各个阶级。当时的名士,大多是玄学的狂热爱好者。
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就整天聚在一起清谈。
某一天他们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让玄学愈加壮大的宗旨: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说要打破封建思想,让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不得不说这个思想十分前卫,21世纪了都还在用。但他们当时的想法,不仅仅是想打破封建思想,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彼时的曹魏帝国已经是司马氏的天下,司马兄弟不仅杀皇帝杀大臣,还经常号称是诗书传家,既当失足妇女又立贞节牌坊。
这就不太好了。
所以满身正气的阮籍、嵇康和刘伶三人,决心要扒掉司马氏虚伪的面纱。
但正面交锋成本太高(详情见曹髦和夏侯玄),所以他们用学说做武器,同司马氏作斗争。这样不仅可以免祸,还可以让司马氏头疼。
效果十分明显,很快,他们的观点就推广出去了,吸引了大批粉丝。
但也彻底激怒了司马氏,嵇康因此被杀。
嵇康死后,阮籍和刘伶被迫做官。却依然坚持非暴力不合作,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拿工资不干事,打算曲线救国。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这种做法。竟然发展成了一种时尚,搞的后辈争相模仿。
到了司马衷时代,更是群魔乱舞。
以二王为首的世家子弟,都是他们的忠实粉丝。这个粉丝团综合素质很高,王戎打过仗,立过功,又是竹林七贤中最小的一个。王衍潇洒倜傥,博学多才,从小就是流量明星。
他们的优点数都数不过来,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缺点:不办事。
虽然当着高官,拿着高薪,但这俩兄弟好像没融入组织,完全拿自己当外人。朝廷的事情他们毫不关心。没事就旷旷工,旅旅游,搞的手下经常都见不着人。偶尔上上班,也是聚集一群狐朋狗友搞清谈,过着一杯茶一张报就是一天的官僚主义生活。
他们这么做,也是效仿阮籍,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不做错事自然就没事。
在他们的带领下,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虽然有张华和裴頠苦苦支撑,但依然于事无补。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风气的全面崩坏。在当时,王戎和王衍的名气,不仅没有因为他们尸位素餐而受损。反而人气暴涨,远远超过了实干家张华和裴頠。在群众眼里,像二王这种官才是真性情。而踏实办事的,只配一个字:俗。
在玄学的推动下,当时的社会风气甚至变得比八十年代还开放。
如果你有幸生在那个年代,见到路上有一群裸奔的汉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非洲难民或者脑残人士,相反,他们很有可能是玄学专家。如果你见到一群小女孩和大妈一起在马车后面奔跑,千万不要以为她们是在挤公交或抢鸡蛋,很有可能车里坐的是潘安或王衍,她们只是在追星思密达。
除此之外,晋朝男风盛行,男人不尊崇豪迈豁达,而追求肤白貌美。贵族们经常举行party,一起嗑药(寒食散)和干各种不可描述的事情。
这些事在当时都是常事。
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甚至忘记了关中还在打仗,人民还在逃难。在他们眼里,这些事情实在是关他们屁事。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孟观】

张华和裴頠却不能这么想。
作为执政者,周处的死,他们难辞其咎。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拿罪魁祸首司马肜毫无办法。
关中的形势还在恶化,司马肜被齐万年按在地上摩擦。
当务之急,是要找个人顶这个屎盆子。经过深思熟虑,张华找到了老朋友——孟观。
孟观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是贾南风的贴心豆瓣,连司马肜都不敢坑他。无疑是当统帅的最佳人选。
孟观不负众望,火速带领精兵入关,并且亲自挥刀砍人。也许是齐万年欺负司马肜这种废物习惯了,一下子遇到了硬骨头,短时间还不适应。
经过数十次恶战,齐万年被打的毫无脾气,最后兵败被杀。
持续四年之久的战乱至此平息。
但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远远没有终结。
那些因为战争失去土地的难民,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些难民在逃难的路上结队而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史称:流民。
这个类似丐帮的组织,将成为晋王朝的梦魇。但晋王朝的贵族们对此毫无察觉,他们只是随便派了个人前去安抚了事。

【徙戎论】

在战略眼光上,晋王朝的上层精英充分展现了群瞎精神。
但明眼人还是有的。
太子洗(xiǎn)马江统就是杰出代表。就地位来说,洗马只是个负责管理太子宫图书的小官(不是洗马的),人微言轻,根本排不上号。
然而事实证明,江统的眼见远远超过了王衍、王戎,甚至张华。齐万年死后,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战乱消停了。
唯有江统觉得,暴风雨才刚刚到来。托晋武帝司马炎的福,灭吴之后,各州郡的兵都被裁撤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抓个把强盗还可以。派去镇压叛军,玩笑就开大了。
所以州郡的防务一般都是由当地的诸侯王负责,但司马肜和司马伦两位蠢猪用实力证明,诸侯王靠得住,老母猪都会上树。
而且关中这地方,地势险要,遍地都是氐、羌、匈奴人。这些人没事还喜欢闹事,要是遇到个灾荒啥的,更是二话不说就直接反了。
在江统眼里,这些人本不该属于这里。关中自古就是帝王之地,华夏文明的摇篮。从周朝以来,秦汉先后定都长安,把关中打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富庶之地。后来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没人种地,没人当兵,也没人交税。政府才决定引进外来劳动力。
然而这些外来人员很快就凌驾在原住民头上,加上他们并不安分,经常一言不合就起兵造反。虽然最后都是被吊起来打,但他们从没消停过。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所以江统认为,惹不起躲得起,应该趁消灭齐万年的大好时机,让这些大爷滚回老家。即使他们再造反,也是长路漫漫,威胁很小。
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针对在座的氐羌兄弟,而是所有的大爷。
他还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论文,是为《徙戎论》。
文章写完了,就没下文了。因为皇帝司马衷不管事,贾南风忙着约会隔壁老王。至于其他人,要么在修仙,要么在裸奔,哪有时间管这个。
江统的努力白费了,若干年后,当匈奴铁骑踏破洛阳城,人们或许会想起那个卑微的太子洗马,但为时已晚。
坦白的说,西晋灭亡有许多因素。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皇室成员内斗,自己作死。江统的观点充斥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是要不得滴。再说把这些人赶出去有多大的把握,也没人知道。或许还会引起更激烈的反叛。
但从事态发展来看,谁也不能否认,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江统无疑是正确的。此时的羌胡匈奴,因为造反失败而元气大伤,短时间之内无法死灰复燃。
而关中这地方,连连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根本无法生存。如果此时政府提出护送他们回老家,估计很有把握。
退一万步说,即使激起了叛乱,比起以后发生的事情,也实在是微不足道。
令人遗憾的是,江统忽略了晋王朝与生俱来的内斗属性。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致命的决定】
作为引起叛乱的罪魁祸首,赵王司马伦此时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争取宽大处理才对。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司马伦自从回朝之后,不仅不低调行事,反而更加膨胀。他先是要求当录尚书事,不料被张华和裴頠拒绝。后来让了一步,要求当尚书令,又被拒绝。
司马伦觉得十分扎心,不管他在哪儿,好像所有人都在跟他作对。对于这一点,他自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他把张华和裴頠,列为了重点打击目标。
但问题在于,他根本不能把张裴二人怎么样。因为他们的背后,是贾南风这个强大的靠山。
要是司马伦自己做主,估计他只能吹鼻子瞪眼,仰天长啸:天要亡我。但别忘了,司马伦背后,还有一个狡猾透顶的道士孙秀。
在孙道士的指点下,司马伦点醒了迷津:走后宫路线。
于是无耻的司马伦整天跟在侄孙媳妇贾南风屁股后面,溜须拍马,完全跟一只旺财一样。贾南风本来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见司马伦如此懂事,也乐得收一条走狗。与司马伦一同当旺财的,还有梁王司马肜。对于这二人,贾南风没有一点防备,还在继续享受当主人的乐趣。她不知道的是,司马伦唯唯诺诺的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只等着她栽跟头。
司马伦并没有等太久。
平心而论,贾南风虽然浑身都是毛病。但她放手任用张华裴頠等人,保证了晋王朝这俩破车的正常运行。她虽深处后宫,却时刻掌握着朝政,称得上十分精明。
但精明人贾南风还是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事情的起因,还是出于嫉妒。
她嫉妒的对象,名叫司马遹(yù),时任皇太子。
对于司马遹,后世的历史学家有一个共识:司马衷的皇位,一大半是靠他争取到的。他的身世,也十分扑朔迷离。因为他的母亲谢淑妃,最开始是司马炎的老婆。但后来司马炎担心儿子司马衷年纪小,不懂生理学知识,就慷慨的从他一万多老婆中选出了一个,也就是谢淑妃,担任司马衷的业务指导。
老爸捐老婆给儿子,这实在是比较荒唐。会不会有人说鲜卑晋呢?我们不得而知。
只知道谢淑妃不久后就怀孕了。为了躲避贾南风的断子绝孙戟,司马炎决定,接谢淑妃到自己那儿住。后来喜提皇子一枚,取名司马遹。
司马遹从小就十分聪明,深受司马炎宠爱。
按说司马遹的皇子身份十分明朗,没有任何问题。但一贯专注于挖人祖坟的野史爱好者对此还是提出了质疑:司马遹到底是司马炎的皇子,还是司马衷的皇子?
听起来十分骇人听闻。司马炎真的有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自己的儿子强行变成孙子吗?
对此我不敢妄言,但在尔虞我诈的宫廷,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当时,愚蠢的司马衷担任皇太子,遭到了群臣强烈反对,地位岌岌可危。最有希望取代司马衷的,正是司马炎最讨厌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司马炎也知道司马衷不堪重任,但他更不想把皇位拱手送给弟弟。
有人说司马炎此时还有好几个皇子,那么改选皇太子,有可能吗?
答案很明确,这是不可能的。古人十分注重嫡庶之分。嫡子,就是指正妻所生。庶子,就是小老婆所生。嫡子的地位远远高于庶子,所以袁术一直瞧不起哥哥袁绍。在继承家业这方面,也遵循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司马炎的皇长子名叫司马轨,很小就夭折了。次子司马衷自然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地位是最高的。司马炎也是拿这一点当挡箭牌,才扛住了大臣的进攻。如果他要更改接班人,齐王继位的可能性无疑是最高的。所以司马炎只能将错就错,死保司马衷。
但他知道司马衷的斤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司马衷的儿子。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晋王朝的江山社稷。所以狸猫换太子,也并非没有可能。
其实古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谨。拿我们熟知的魏帝曹奂来说,他本来是魏明帝曹叡的堂弟,为了继承曹叡的皇位,活生生变成了曹叡的儿子。他称呼前父曹宇,也不能叫老爸了,应该改口叫爷爷……
后来的唐朝皇帝唐德宗,还把自己的孙子硬生生提拔成了儿子。种种荒唐做法,真应了那句话:我拿你当兄弟,你把我当爸爸。
但不管怎样,司马遹没让司马炎失望。这孩子打小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
特别是有一次,宫中发生火灾,司马炎站在城楼上看热闹,不料却被一个黑影拉到了暗处。司马炎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遹,便问他有何贵干。司马遹答道:晚上起火,人来人往,很容易出意外,不能暴露位置。(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
这时的司马遹,年方五岁,正宗的学龄前小屁孩。
司马炎十分惊奇和感动,他觉得有如此聪明的司马遹在,大晋江山一定坚如磐石。因此坚定了传位给司马衷的决心。然而事实证明,大晋江山坚固个屁。因为他忽略了司马遹最大的敌人——贾南风的存在。
贾南风一向看不起谢淑妃,因为她老爸是杀猪的。杀猪匠的外孙当了皇太子,这当然不能忍。
按照她的性格,她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于是司马炎死后,贾南风派了一个小太监,整天带着司马遹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要是东宫官员来劝谏,小太监还会唆使司马遹对他们拳打脚踢。
挺好一孩子,就这么被玩废了。久而久之,三好儿童司马遹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小混蛋。
虽然做人越来越失败,但司马遹做事却越来越在行。
他充分继承了外公经商(杀猪)的血统,突发奇想的派太监宫女扮作路人和摊贩,在宫里建了个农贸市场。这个农贸市场品种丰富、价格公道、鱼蛇混杂,完全跟外面一样。
司马遹本人则亲自出演杀猪的,而且他卖猪肉,根本就不用称重,只需看一眼就知道几斤几两。除了杀猪外,农贸市场卖的瓜果蔬菜全都是他的产业,完全是垄断经营,赚到的钱都被他拿去逍遥快活了。
贾南风的诡计成功了,但她依旧十分焦灼。
因为司马遹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即使他再差劲,将来也是要继承皇位的。虽然贾南风有废黜司马遹的能力,但她却面临着一个难题——司马遹是司马衷的独子。
说到底,这也怪贾南风的断子绝孙戟练得太好了,把其他小皇子都扼杀在了胎盘里。虽然她自己也有几个孩子,但都是女儿,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所以司马遹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贾南风和她的同党昼夜谋划,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狸猫换太子。
具体操作起来十分简单,贾南风先是往肚子里塞枕头,假装怀孕。然后把妹妹贾午的儿子弄过来,谎称是自己生的。于是司马遹多了个弟弟,贾南风多了张王牌。万事俱备之后,贾南风打算展开行动,却被人拦下了。阻拦她的人,是广城君郭槐,也就是她妈。
郭槐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善茬。她年轻的时候,因为嫉妒,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导致贾充绝后,是臭名昭著的毒妇。她之所以帮司马遹,并不是由于她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她看透了形势。司马遹是万万不能动的,一旦对他下手,必然招致宗室势力的反弹,无异于自掘坟墓。而且司马遹对郭槐十分贴心,三天两头嘘寒问暖,送钱送物。这更加坚定了郭槐保护司马遹的决心。
与郭槐持一致意见的,还有辅政的三位大臣,张华、裴頠和贾模。他们为了帝国鞠躬尽瘁,自然要死保太子,维护朝廷的稳定。于是他们也加入了反对派的行列。
贾南风深感阻力太大,选择了暂时退缩。而司马遹由于这四人的庇护,貌似稳了。然而不幸的是,对贾南风最有约束力的郭槐和贾模先后去世。
司马遹失去了保护伞。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第十四章 致命危机(下)

【风波再起】

形势已经十分危急。据可靠情报,贾后的外侄贾谧此时正撺掇姨妈废黜太子,并将有所行动。但司马遹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他最大的本事是杀猪,而不是从政。在政治上,东宫属官要比他强得多。有人看出了贾后的阴谋,劝司马遹凭借东宫的上万精兵,发动军事政变,废黜贾后。但被司马遹拒绝,气的他们直跺脚,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既然年轻人不行,他们去找老资格的大臣谋划,在众多大臣中,他们最终选择了张华。张华不仅忠心耿耿,而且深谋远虑,看起来是最佳人选。然而他们还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张华本质上只是一介书生。他没有乾纲独断的能力,也没有专擅朝政的野心,何况贾后对他还有知遇之恩。所以当场就拒绝了这事,东宫官员所做的努力,就此白费。
政变虽然泡汤了,但它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东宫到处都安插了贾后的眼线,所以贾后很快就知道了这事。
我没收拾你,你反而打起了我的主意,这还能忍?于是贾后当即展开了行动。
元康九年(299)十二月,贾后以皇帝的名义召见了司马遹。将他灌醉后,逼他写下了一段话,其中有两句比较霸气:陛下和皇后,你们赶紧自杀吧。要是你们下不了手,俺就亲自来。(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
贾后以此为依据,诬陷司马遹阴谋造反,让司马衷下令处死他。
大臣们都震惊了,阴谋造反还有这么明目张胆的?玩我们呢?但摄于贾后的淫威,大家也是敢怒不敢言。在强权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
敢站出来说话的,只有张华和裴頠。这二位仁兄眼见司马遹性命不保,他们宁死不屈,毫不退让,公然和贾后叫板。在他们的坚持下,贾后不得不退步,宣布暂时不杀司马遹,只是废掉他皇太子之位。并贴心的为司马遹换了一个新住所:金墉城。
继杨芷皇后之后,皇家监狱金墉城又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而失败者住进金墉城,慢慢发展成了西晋王朝政治斗争失败的标志。
如无意外,司马遹将在此进行劳改,了此残生。
但有些人是不会让他安宁的。
潜伏了八年之久的司马伦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八年以来,他在贾后面前装傻充愣,阿谀奉承。让贾后误以为他是一条人畜无害的金毛。令贾后没想到的是,这不是一条温顺的狗,而是一匹饿狼,时刻准备吞噬他的猎物。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司马遹被废之后,感到无比愤怒的,除了张华和裴頠,还有东宫官员。估计司马遹平时对手下还不错,加上这些人就是指望皇太子升官发财的。现在老板倒了,饭碗自然就砸了。所以他们很愤怒,恨不得吃了贾后。
最关键的是,他们比张华裴頠更有资本,当时的东宫,拥有上万精兵。这些人干的都是刀尖上舔血的买卖,闹事肯定是 没问题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司马遹被废后,东宫旧部群蛇无主。带头闹事的,是司马雅和许超二人,这两位老弟一个是司马督,一个是常从督。甭管什么督,反正是名不见经传的芝麻官,没啥号召力。
要想闹成事,必须找个大腕才行。经过他们深思熟虑,他们放弃了循规蹈矩的张华和裴頠,而是选择了贪婪成性、臭名远扬又位高权重的司马伦。因为在他们看来,贪婪的人往往可以合作,而且成不了大事。即使事情办成了,也不会威胁到司马遹的皇位。
于是一场血腥的政变,再一次由两个小人物挑起。
与他们设想的一样,司马伦很快就答应合作。但事情的走向是他们没料到,没过几天,贾后就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为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她派太监孙虑去毒杀司马遹。
可怜的司马遹,从被囚禁以来,害怕被毒死,就自己做饭。孙虑无计可施,于是断了他的补给,只给他留有毒的饭菜。但司马遹人缘还算不错,不少宫女太监偷偷的给他送饭。孙虑恼羞成怒,见软的不行,直接来硬的,用药杵将司马遹活活打死。司马遹死前,哀嚎之声传遍了囚所。不知道司马炎泉下有知,作何感想。
司马遹的死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司马雅彻底懵圈了,怎么贾后那么快就行动了?不过以他的智商,根本看不出破绽。因为策划这一切的是,是司马伦的首席参谋道士孙秀。
孙道长跟司马伦一样贪婪,不过他的胃口要大得多。他要的是九五之尊,皇帝宝座。司马遹比他爹司马衷强太多了,如果把他救出来,让他当皇帝,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消息透露给贾后,借贾后之手除掉司马遹,然后再借司马遹手下之手除掉贾后。这一招俗称一石二鸟,贾后也玩过。
果不其然,贾后的行为引起了公愤,特别是东宫旧部,纷纷要操家伙找贾后算账。
于是司马伦和孙秀以为皇太子报仇为名,乘夜率领这群愤兵杀向皇宫,在内应的帮助下,冲进宫城,劫持了皇帝司马衷。贾后平时作威作福,只是依靠皇帝的权威。现在司马衷都成了俘虏,她自然也没什么用了。但司马伦估计觉得碍于面子(毕竟当了那么久的旺财),没有亲自去抓他,而是派了个小辈——齐王司马冏去办这事。司马冏跟贾后是死对头,所以他麻利地活捉了贾后。
这场政变甚至兵不血刃,贾后见大势已去,问了司马冏最后一个问题:“带头大哥是谁?”
“梁王和赵王。”司马冏答道。
贾后听后,神情木然,悔恨交加。当众发表了遗言:“拴狗应该拴脖子,我竟然拴尾巴,真是活该啊。”
权倾天下的遛狗新手贾后就此倒台。司马伦和孙秀尝到了甜头,第一次有了君临天下的感觉。对于他们来说,要是不趁机干几件坏事,那岂不辜负了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楼主:胡御龙vincent  时间:2019-08-25 20:08:01
于是他们决定,先拿他们的宿敌开刀。虽然他们的宿敌很多,但经过认真筛选,最终还是确定了其中最可恶的几个。
分别是:张华、裴頠和解系解结兄弟(排名不分先后)。
这四位仁兄,要么是曾经弹劾过司马伦,要么是曾经得罪过孙秀。得罪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竟敢不让他们胡作非为、违法乱纪,实在是罪大恶极。
但是要凭这个罪名杀他们,那是相当棘手。因为司马伦和孙秀是打着为司马遹报仇的名义来的。这么明目张胆的公报私仇,恐怕难以服众。
所以他们贴心的准备了一些罪名,以供使用。
四人被捕后,司马伦派新入伙的小弟张林前去审问。这位张林兄本来是张华手下的一个小官,因为见风使舵投靠司马伦,得到了重用。对于这个二五仔,大家伙自然没给好脸色。张华开门见山,厉声质问张林:“你要杀忠臣吗?”
张林气场不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来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你身为宰相,眼看皇太子被废,怎么不去死?”
这是啥狗屁逻辑,司马伦身为皇太子的长辈,都活的好好的。张华一个外人,关他屁事?
但枪杆子在别人手上,张华还是耐着性子解释了一下:“皇太子被废的时候,我据理力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司马伦貌似屁事没做)
张林哑口无言,许久之后来了句更无厘头的话:“既然争不过,为啥不退位?”
张华彻底明白了,你玩我呢?对于自己一屁股屎还嫌别人脏的张林,他已无话可说。
几个小时之后,张华、裴頠和解系兄弟一同被杀,并夷灭三族。可怜的张华和裴頠,忠心耿耿,却落得如斯下场。与此同时,贾后的亲属和心腹也全部被处死。至于贾后本人,则是变成了平民,关押在她极其熟悉的地方——金墉城,成了第三位住进来的皇亲国戚。
几天之前,她还是不可一世、至高无上,敢把司马肜和司马伦当狗的皇后。到今天,却成了住阴暗牢房、穿号子服、戴白银手镯的阶下囚。一切都是那么的梦幻,一切又是那么的残酷,所谓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耳。贾后曾经亲手将杨芷、司马遹送进金墉城,却没想到,自己也住进来了。不知此时她的心里作何感想。
现实已经容不得她多想,不久之后,她就被毒杀。
司马伦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自封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唯一一个辅政大臣。属于贾后的时代彻底结束。平心而论,贾后这人贪权好色,丑陋矮小,身上的缺点比癞蛤蟆还多,优点更是打着灯笼都难以找到,被后世之人称为“妖后”。但她掌管朝政的近十年中,虽然屡次发生叛乱,但晋王朝这艘破船还算是正常续航。她大胆启用能臣张华裴頠等人,维持着朝政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皇帝的权威保持着完整,没有群臣逐鹿的事情发生。老百姓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赞美她,而是矮子堆里找高个。至少贾后,比司马伦强了不少。这真应了那句话:全靠猪队友衬托。

楼主:胡御龙vincent

字数:9462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5-22 06:32:42

更新时间:2019-08-25 20:08:01

评论数:1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