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蝉噪

蝉噪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每一件事情都有门槛儿,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人作成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槛儿。

没有迈不过的门槛儿,只有迈不过的心槛儿。金刚经没有门槛儿,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持诵。金刚经门槛儿又很高,高到很多人都难入门儿,高到跟自己的心槛儿一样不好逾越。

人都是在不断地跨过自己的槛儿,却又不断形成新的槛儿。若不能继续越出去,槛儿就地成牢笼,若能跨过去,不远处新槛儿已等候多时了。这些新门槛儿好像是自然形成,又好像是人为设置,最先把绊倒自己的,也最常绊倒自己的,都是自己垒出来的槛儿。

最近又仔细看了一遍《阿甘正传》,发现斯皮尔伯格导演一直都在跨跃自己的槛儿。《猫鼠游戏》,《拯救大兵瑞恩》与《阿甘正传》有基本相同的叙事模式,以《阿甘正传》最成熟复杂,阿甘自己的叙说,长椅上路人的问答,以及电视画面的旁白。这种叙事方式与当代文学叙事几乎是同步的,已经是一个套儿,也是一种槛儿。不过斯皮尔伯格先生并没有过分用力,套路和门框门槛的感觉并不多么强。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又路过金刚经



数读金刚经而不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过其门而不入耳。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此但夸示于人,且作快意,实不得其味儿也。



1,金刚经断代


金刚经从初创到定本流行,涉及到佛教大乘法的兴起与发展。大乘佛教肇始于何时,虽然缺少历史编年记载,却可以确定一个大体时间段。


第一,以阿含经为断代标准。长阿含经是化地部的结集,增一阿含经是大众部结集,里面初有大乘意。而增一阿含经中自称是最殊胜经典,包含诸阿含。可知增一阿含经在四阿含经最晚出。即:大乘佛法初起于化地部派分立以后。


第二,龙树菩萨著作中观论。


第三,无著菩萨注释金刚经。


断某一经典出于何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外证,一种是内证。佛教史不可能有精确编年的外证状态决定了只适用内证法。中国传统文化长于内证法,直至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仍惬心贵当。胡适之博士倡导的新考证法随着他的弟子们执掌学堂,内证法大为削弱,所幸并没有完全道断,赓续于陈寅恪教授。非信佛学者则依据史学考证法,而内证法涉及到信仰,与仅仅是知识考证者不同,不敢妄驳佛经中明显不实的说辞,中国近代有一些信佛学者如吕澂印顺断代多依据心法。我本人无佛教信仰,而略得其心法,《金刚经》讲“无相”,《心经》讲“有相”,据此我个人的断代是:金刚经初起于龙树菩萨之后,定本成于无著菩萨之后,心经成于陈那法师之后。



2,金刚经与阿含经之异


但是心金二经本质上也有共同点,即“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根本共同点表明,大乘法的根基是小乘法。佛说阿含经时世人一直都强调三世实有,即:


“当观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


又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受,想,行,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受,想,行,识;不欣未来受,想 ,行,识;于现在受,想,行,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以上两段经典本来含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一切有部从认识论上反复强调的“三世实有”,进而推广到存在论上的“法体恒存”,第二层意思是实在性存而不论。中观学派(Mādhyamika)主张“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无自性,无自性故空”,否定说一切有部的本体论“实在论”,但是并不否定诸色实有,只是悬置本体论,独拈色与心并行不悖,实际上是遵循了释尊说法的第二层意思。中观论强调释尊说法第二层含义的主张导致说一切有部的分裂出经量部,后经世亲菩萨转向唯识论;与诸有部互相辨难过程中,大乘法确立了“我空,法空,毕竟空”的思路。“无我”并不是“无身”,而是没有五蕴我见。


世亲菩萨《俱舍论》卷二十:“以说三世皆定实有故,许是说一切有宗。”亦说:“又,彼(说一切有部)所言世尊说故,去、来二世体实有者。我等(经量部)亦说有去,来世,谓:过去世曾有名有,未来当有,有果因故。依如是义说有去、来,非谓去、来如现实有。谁言:彼有如现在世?非如现世?彼有云何?彼有去、来二世自性。此复应诘:若俱是有,如何可言是去、来性?故说彼有。但据曾、当因果二性,非体实有。世尊为遮谤因果见,据曾、当义说有去、来。”这明确说明释尊说佛法在认识论上尊重实有而不作本体论的独断,显然不是某些略知佛法一二者所谓的释尊“佛说法非实有,诸色幻有”云云。



3,金刚经之悟入


佛说小乘法,重在以止观对法实现离欲出烦恼,所以身外“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实际上相生相续相灭在在引发一切苦厄。及至大乘法,重点是以转法讲如何获得离欲出烦恼的寂灭之心,寂灭之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能所我俱(灭),所以“所有诸色……彼一切悉皆非我”,与我自性隔离,存而不论,因此大乘论及诸色的存在性:大乘法以和合色法为实在,而以色为假;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从小乘法到大乘法的转变,关键环节是当小乘法的十二处发展到十八界时,“法界”突然发现可有可无。说一切有部由此分裂出经量部,即以法界是心识的表象。《华严经》是小乘转入大乘法的第一部经典,大旨在于物物而不物于物。废名先生以小乘法论阿赖耶识,也是以这个小乘法破成种子论的思路。大乘法可以教人获得比较小乘法更高效的心,若悟必是顿悟。然而这种心识必须落实到身体力行才能达成佛本意“平等慧正观”。心识落实到行,假有即回归为实在,“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因此,大乘法若以真谛慧门读入金刚经,以智求因,则知大乘法先知后行,因智成悲,最终与小乘法的知行合一是一致的,此时如果一直强调“幻有”,则是未能实行焉。若以世谛福门悟入金刚经,因信生心,以缘销业,则知大乘法先行后悟,众生平等,最终与小乘法的知行合一也是一致的,此时如果始终强调“幻有”,则是未能悟道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相对心体成说,非谓诸色虚幻也。


“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小乘法渐悟的果,也是金刚经的根。大乘法若证入此空门,可以顿,可以渐。渐门则是先发菩萨愿,而后降伏其心,众生平等而归大乘;顿法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真空观变迁,即变迁观实在。它的典型呈现句式是:佛所说法,即为非法,是名为法。此句式里,佛说法=实在,非法=真空或尘色,名法=名色,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佛正在说的实在法,不应断见为真空,也不是边见尘色,而是假借名词语句的表现的实在。“假有”不是幻,而是借名称色。


4,金刚经与庄梦


“实在”,既可以是物质之色,又可以是观念之色,两端异出而同归于寂灭实相之心,故而大乘法始终不站队何者为始,亦不不选边何者是先,大类庄生晓梦迷蝴蝶,身在梦里,梦由心造,心藏身中,循环往复,如转风轮,巧歷难穷。其始末本迹,决定于修行者之根器,亦决定于其心槛儿的高低,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跨越自己的心槛儿。迈过金刚经的台阶,越过自己的心槛儿,乃知大乘法之本是教人获得实相,其迹也则如太极图阴阳交接着的太乙线,亦即中道。苟心中得此线,上则得真理,下则得真相,合则得真实,行则得众生,此即实相云乎哉。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听说现在排查“飞·天·拉·面·神·教”。

这其实是个反·宗·教群。对,群,不是什么组织。

非常后现代。

其神,是个面条妖

教义有八戒。第一条是:“煮吧,不在乎。”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说明心见性




佛法修行有两个大门,从信门入,祛业结善缘以悟世谛;自慧门进,转识成智以觉真谛。释迦在世时教人入慧门求智,修小乘之止观对法;佛圆寂后大乘法兴起转法,所有的大乘都是顿悟。顿悟讲根器利钝与机缘深浅。机缘巧合,心下大悟,一片敞亮。至若根器利钝,是说根器上上好的人闻“五蕴皆空”能悟,禅宗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这就是说的“五蕴”的事儿;根器次好则读到“诸法皆空”会悟,所谓诸法就是十二处,这是最基本的对法与转法共有的模式。若读到至十二处仍不悟就不要继续读大乘,回头入信门慢慢从十八界开始慢慢修炼小乘法以图觉悟。


大部分勤恳工作踏实生活的人其实都在做一些类似信门中明心见性的功夫,一般情况下不自知而已。


小时候父母教育我“洒扫,应对,进退”之道,有的客人来了我会有发自内心的亲近之情则起座及时,应对得体,进退自如。对另外有些客人则不热情,起座进退就是个冰凉的程序。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客人走后父母会点拨,自己也会反思。久之,就知道自己内心面对外在的人与事何时会尴尬什么场合会自在,而且也慢慢意识到尴尬时会给父母与客人带来什么影响以及父母客人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如此慢慢就养出来自己的心了。


做家务也是如此。家务活挺杂而容易心烦,心烦时反思自己为什么烦了?无非就是气不顺。一个是家什乱了,一个是迁怒。家什乱的问题好解决,分类,大部分家什都分门别类地收纳着,外面挂一个写着明细的牌子,不管谁找什么东西就直接按图索骥,不会乱翻所有东西,更不会直到翻完所有东西之后才找到自己所需。第二个迁怒于人:所有的发怒都是迁怒,所有的发怒都是自己对别人有期望而别人没有做到位;解决迁怒的办法是对话,把自己的期望说出来,别人能不能做到,愿不愿做到,彼此就心中有数了。……这样,自己的心就高出了一截,不会纠缠着外物。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君子不役于物”。这就是居家过日子里的“遥情”。


这在读书生活中也表现明显。《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这是古人的小学。古人求学小成的层次是学以致用,是学问转为生活,现代社会讲究的自然科学如何人文化,外王如何内圣,很多人一辈子都恐怕完不成,反正我是小学没毕业。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扫地,擦桌子,抹门窗……很多人都为了表现自己抢着干,有的人嫌累逃避去做,抢和逃都同样不好,最好的做法只要做得很自然很平常,因为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持久,持敬,持平。大领导都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抢,避,他都不会在意,他最在意的就是那不抢不避而能勤谨和缓的人。日常洒扫而能勤,谨,和,缓,那已经是扫地僧的高境界了。


以上是日常修炼的套路,儒家谓之小学,约类似佛家所谓的小乘。宗教信仰里从信门入悟的修心专做这个功夫。佛教化斋,挨家挨户地化,不能挑择,不能遗漏,挨骂不避,饭好不惊,菜恶不恼,闭门羹不烦……这是养自己的平静心与平等心。住院和尚挑水,砍柴,打扫厕所,能磨去浮躁的心……想想在家擦洗一两个马桶是什么心情立即可知其磨炼。


小乘程序繁琐,现代生活的节奏却很快,理论上可取而实际上不可行。大乘在中国古代流行,因为儒家小学有十多年的洒扫进退为基础,现代人没有传统儒家基础又没有佛家小乘法,于是大乘法反而易使人更浮晃。反过来说,即便大乘顿悟了,顿悟之后也还是要持敬持平过日子的。


儒家的小学或者佛家的小乘讲究居家过日子,大乘顿悟之后还是要过日子,然则觉悟之前与觉悟之后过日子有什么区别么?


我小姨爱笑,我一直都以为婴宁不如我小姨巧笑倩兮。小时候使小性子时小姨在我身边一阵笑,我就感到浑身的小性子化清风扶摇而去。我跟她玩儿得特别好,谈起居家过日子,谈起四邻琐事,她就一句话说,蒙着眼朝前走吧,然后婴宁而笑。


这句话我小时候不懂,再大些直觉得比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更高明。那么问题来了,“蒙着头朝前走”到底悟了没悟呢?我觉得是这样:日常生活日常工作苟能勤谨和缓,悟或者不悟就已不再重要了,二者顶多有些细微的差别;心如明镜则居家过日子会有一些浴乎沂咏而归的和气,没有见性常是久而持敬的静气。


日常生活过得如此这般已经是颇有遥情了。遥情,有些Romance。Romance与Rome有关,古罗马人用的拉丁文渐渐演变为诸多语种,若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总称为Romance languages。这是一个远离罗马而渐见异国风光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远离。


君子远庖厨。我认为这个远字之意不是逃避,而是“心远地自偏”之“远”。心远远,则见性矣。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字数:9303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18 19:30:34

更新时间:2020-01-02 23:38:33

评论数:6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