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第三千九百0四帖 读《晦庵书话》

第三千九百0四帖 读《晦庵书话》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19-07-22 18:45:49
读书破万卷(3904)·《晦庵书话》
《晦庵书话》,当代书话集。唐弢著。1980年9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堕民>(3889)》。
《晦庵书话》共177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62年北京出版社印行的《书话》,收文41篇;第二部分是“读余书杂”;第三部分是“诗海一勺”;第四部分是“译书过眼录”。二至四部分是全国解放前夕为书报杂志而写的书话。第五部分是“书城八记”写于1965年,曾在香港《大公报》副刊《艺林》上陆续刊载,谈的是买书、藏书、借书、校书、刻书的掌故。
即《书话》(41篇)、《读余书杂》(47篇)、《诗海一勺》(27篇)、《译书过眼录》(54篇)和《书城八记》(8篇)。作者自述:“曾竭力想把每段《书话》写成一篇独立的散文,有时是随笔,有时是札记,有时是带着点絮语式的抒情。”(《晦庵书话》序)他的《书话》(单行本于1962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980年编入《晦庵书话》)还善于“从浩如烟海的材料里捕捉使人感到兴趣的东西,将头绪纷繁的事实用简炼的几笔表达出来”,因此读来兴味盎然。其中所谈《翻版书》、《关于禁书》、《书刊的伪装》、《藏书印》、《藏书票》和《谈封面画》等,更具有艺文史料的内涵。《读余书杂》继承了《书话》的风格,那些对作者、书店和书刊版本的比较介绍,都能厚积薄发,蕴宏取精,使读者增添有益的知识。《诗海一勺》则对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及其有代表性的诗作进行了回溯性的介绍。《译书过眼录》对当时所译世界名著的译者、出版社进行了扫描式的叙述。《书城八记》则说的是买书、藏书、借书、校书及刻书的掌故。《晦庵书话》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对书中涉及的作家、作品、译著及其版本、发行流传、书藏情况都能娓娓道出。陈君隐认为,作者“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现代文学书刊知识(包括目录学知识和版本学知识),他的《晦庵书话》便是这些知识的集中反映”,因而该书也就“事实上奠定了现代文学版本学的基础,因而也为这门学科在将来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唐弢先生的希望——现代文学版本学散记》) 参见 唐弢读书 晦庵序跋
赏析 唐弢先生是一位作家、学者,也是著名的藏书家。他有诗曰:“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购得清河一卷书,古人与我话衷曲。”其实,在唐弢先生的藏书中,最有价值的还是那些从30年代辛辛苦苦、节衣缩食地收集、购买的现代文学图书资料。他认为做学问必须重视第一手资料,必须认真地读原作、读杂志。他有边读书边做笔记的好习惯。他的书话就是他读书、研究的意外收获。早在1945年,这些书话随写随发表于柯灵主编的杂志《万象》,后来扩展到《文汇报》、《联合晚报》,也在《文艺复兴》、《文讯》、《时与文》等杂志发表。解放以后,他的书话又在《人民日报》上连载过。这些作品竟然有了200多篇。
《晦庵书话》是大手笔写下的小文章,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文章熔史料的缜密考证与历史家的真知灼见于一体,写法自由,轻松自在,谈论的问题充满智者的悟性和学者的渊博。这篇序言最早是1962年唐弢先生为自己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书话》写的序言,1980年上海三联书店再次出版《晦庵书话》,序言又收入该书。
序言介绍了他写书话的缘起和经过。读者可以了解到,书话的写作不仅是读书人的黄卷青灯、焚膏继晷之事,也有因为书话引起的生命的危险。这足以使我们对这些书话刮目相看。也就是说,从这些书话中我们可以读到中国的社会史料,文学史料,作家的创作史料,心灵史料。
作者说,他并没有把写书话当成“大事业”,写作就是一种“调剂精神,消除疲劳的一种方式”。这正是书话这种古已有之的文体的写作方式。我们不必正襟危坐地读,却也能得到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这当然不算是无聊的“闲书”,而是可以在闲时看的好书。
作者说是闲书,也表示了书的一种文体特点。“我曾竭力想把每段《书话》写成一篇独立的散文:有时是随笔,有时是札记,有时又带着一点絮语式的抒情。通过《书话》,我曾尝试过怎样从浩如烟海的材料里捕捉使人感到兴趣的东西,也曾尝试过怎样将头绪纷繁的事实用简练的几笔表达出来。”这是表明书话的写作要洒脱,要有情致,要讲究趣味性。这些方面正是《晦庵书话》的风格,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评:《晦庵书话》分五部,《书话》史料内涵富。《诗海一勺》回溯性,诗人诗作具评述。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79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22 20:49:59

更新时间:2019-07-22 18:45:49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